⑴ 山西向全国移民是从哪年开始的
古槐移民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那么,你来自何方呢?——可曾听祖辈们念叨过:问我
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来这些
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幼皆知。古大槐树处位于洪洞县城,是闻名全国的明代
迁民遗址,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
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枣庄齐村郭氏分支,究竟来自何处?是唐末郭暧的后代随军来枣庄守边呢,还是明初大槐
树的移民呢?在少年时代,我常常听父辈们讲大槐树移民的故事,那时,我深信不疑,我
们就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人。及年长,发现山东许许多多的人们都说自己是洪洞县大槐树
移民。我就开始怀疑:明代以前,我们这里没有人烟了吗?后来读地方志,志书里说,据
统计枣庄地区,有60%以上的村庄是明初大槐树移民而来。枣庄、齐村不在其列,这些村
庄早在唐代以前就存在了。再说这60%的村庄里,是纯粹的移民呢,还是原来就有不多人
口,后来又增加了一部分移民呢?谁人能统计得那么准确?近读家谱,我相信:我的祖籍
是江苏邳州黄泥湾,黄泥湾是由八义集大郭庄那里迁居而来。问题在于黄泥湾是什么年代
从八义集大郭庄迁居而来?八义集大郭庄又是什么年代从峄县上郭家迁居而来?《上郭谱
》记载:一世支祖为郭公颐,与上郭一世支祖郭公修真平辈。明朝中叶八世祖加忠迁往邳
县八义集大郭庄,这里的记载因缺乏具体年代,其准确度有多大?至于八义集大郭庄支祖
向黄泥湾迁居,只是口传,没有文字记载,什么时间迁出连传说都找不到。齐村支祖由黄
泥湾迁出,已历经十代人。从家谱上看,与邳州大王庙那一支派从黄湾迁出在年代时间上
很相近。我们家谱上记载的许多人物大都是断代史,史料很不全面,再加上以讹传讹,人
为的主观错误所至。《上郭谱》首卷第20页,邳州18世郭恒桢在谱序中写道:“吾郭氏之
由山西洪洞迁山东兖州,分居徐东邳有年矣,代远年湮,多遭丧乱,谱牒失修,又有年矣
。予生也晚,家贫不克力,学识之无而已年。念及水源木本之事,敦宗睦族之行,心有余
而力不足。峄县族人,祖居之邦也。”他肯定郭氏族人是洪洞移民,但时间没有说明。《
上郭谱》首卷第21页,邳县19世郭允涵认为:“吾族散处于邳睢铜灵丰沛间者有年矣。明
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来此地乃汾阳王之后裔也,三支祖修真墓前有碑文可考。”这位
19世族人,说得十分肯定,故不能排除我们是口碑相传中的大槐树的移民。
一、古槐移民传说
据《洪洞县志》和《明史》记载: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
,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增,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
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
兵燹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
无人之地。在中原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
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四境安谧。较之于相邻诸省,
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
地区。洪洞等地土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
西往外地迁民,凡“丁多田少”及“有丁无田”之家,都在迁移之列。从洪武初年至永乐
十五年,五十余年期间组织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
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为唐贞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
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前遮数亩,荫藏数目”的汉槐,车马大道从
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权在广济寺
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发放“凭照川资”。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荟萃之地。明洪武至永
乐十五年间,屡移山西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六百多年
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以及海内外。
据说,每次迁民,不管家在何处,都以洪洞为集中地。官家在广济寺旁设机构,进行登
记,而后才往各地迁送。常言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正因为这样,老百姓临离开
洪洞时人人痛苦、个个流泪,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抑天长号
,其状极为悲切。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
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
,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每个人都是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望
啊望,望不够家乡的广济寺,望不够广济寺旁边的大槐树。当走到很远很远的时候,人们
最后一瞥,只能望见耸立云端的槐树和树梢上的老鸹窝。大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翠
绿色的枝叶上下摇动,就好像是为离别故土的人们送行。于是,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
民惜别家乡的标志,这株古槐的形象便牢牢地刻在了所有移民的心中:古槐——我的故乡
,从此融为一体。以后,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
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便成了流传的歌谣。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
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
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
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
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初,洪洞村民景大启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
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
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
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20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
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
”,该表上共有 450姓,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 600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
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
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
——当时的迁民是强迫性的。明政府广帖告示,欺骗百姓说 :“不愿迁移者,到大槐
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往古
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人也来了。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
他们拖家带口,熙熙攘攘,暗中祷告上苍祈求保佑他们平安无事。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
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数员将簇拥着一个官员,那官员大声宣布道 :“大明皇帝敕
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 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雳,人们都惊呆了,但不久就
醒悟过来:他们受骗了!人们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骂的、 有呼儿唤女的、有哭爹叫
娘的,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接着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
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人们的哭喊声惊天动地。
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甘肃普遍传说
,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
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
——据先辈传,当时凡同族近亲是在洪洞大槐树下分路而迁。牛氏兄弟在分迁时砸破一
口大锅,每人拿一块碎铁为纪念,人称“打锅牛”。河北、河南等地也有打锅牛的传说。
——人们出于对大槐树的留恋,临行前都想最后拥抱一次。有一户十一兄弟手拉手难以
合围,最后由大嫂加入后才得以实现。因此,可以想象大槐树有多么粗大。
——在山东、陕西及河南的一部分县中,还传说由于是被绑押解迁出的,因而至今人民
走路仍有背手习惯。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
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
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
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移民大多
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
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
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
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
乡的苦恋,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
、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
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
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
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
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
。”河南偃师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毫西名门。”河南武
陟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有些移民的名字
更表现了留恋家乡的意思,河南偃师县寇店乡韩寨村《赵氏宗谱》载:赵氏始祖兄弟四人
,名“经、营、槐、显”“念新造之艰窘,伯与仲故讳经,而讳营。恐故乡之遗忘,叔与
季则讳槐,而讳显”。这里“显”显然是“乡”的意思。移民们迁往各地,有一姓分为几
个姓者,并且时常保持来往,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
”;“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
——誉延嘉树,荫庇群生。大槐树处有一牌坊,建于1914年。牌坊四脚三腿,飞檐斗拱,
浮雕彩绘,匾额诗风,古色古香,甚是典雅。横额雕刻“誉延嘉树”,背面是“荫庇群生
”。这八个字既是对古大槐树的赞誉,也是对迁民先祖的纪念,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明末李自成义军有一路经洪洞杀向北京。在洪洞休息后,首领们连下拔营起寨的命令,兵
马岿然不动。原来士兵们成群结队,拈香荷表,到大槐树下烧香焚纸,叩头参拜,祭奠先
祖。义军多为河南、陕西人,他们是古槐后裔,来到祖先发祥之地,互相转告,参拜古槐
,寄托思乡之情。首领们之情后,干脆置办丰盛的供品,列队前往古槐祭祖。在洪洞境内
,义军经过之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视百姓为乡亲,连军粮马草也不在洪洞征收。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
处肆意抢掠,杀戮人民,赵城受害最甚。赵城名士张瑞机对当时的残暴写道:无论贫富贵
贱,一律枪决,不余一家,不遗一人,冰雹猛雨,无此遍及。仓无剩米,笥无遗缣。沿门
抄没搜奇珍,破扉掘地穿壶粤。弹丸飞雨沾血腥,马尘所至遭凌暴。北掠霍州南平阳,陶
唐遗区断炊烟。淫杀焚掠,所过成墟。淫掠焚杀,惨无人理。三日饱载南去,车400辆,驼
300头,马数千匹。负包担囊,相属于道。卢军过后,赵城一片狼藉,城无街市,邻无炊烟
,鸡犬无声,家无门户,箱无遗缕,盘盖无完缶,书画无整幅,墙壁倾圮,挖地三尺。无
贫无富,无商无民,尸体遍道。整个赵城,灰烬惨然。环城五里,男携妇,母抱儿,夜行
逃难,踏雪逾沟,山风刺骨,冻馁困乏,相抱而泣,仰首苍天,不成一语。事后,赵城人
民铸卢永祥铁像,高四尺,宽二尺八寸,两手各持元宝,跪伏于城南门外,人见吐之,以
解愤恨。卢军到了洪洞,下令放假半天抢劫。士兵大都是冀鲁豫人,来到古大槐树处,纷
纷下马膜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
下。卢永祥也是山东人,见此情景,下令放假一天,朝拜古槐,并到四方认亲。大槐树“
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故土如同胎记,深嵌在国人的肌肤上。不管光阴之波多么
强劲,总也不能将故乡从游子记忆的深土中拔出。古槐移民已逾六百载,当初的移民及其
后代,早已有了他们的许多故乡。虽然移民的哭声早已烟消云散,眼泪也早已化作新的悲
欢,但古槐移民历史记忆的磷光,仍穿越悠邈的时空,在辽阔的宇宙中忽明忽灭地闪烁。
悠悠 600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
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在祖国的大地上,遍布着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
裔。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 400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广
大劳动人民从古槐迁走后,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
“大槐树处是我们的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解放后,这里游人不断,他们千
里迢迢,寻根认祖,有的来自南海之滨,有的来自长城脚下,还有来自异国他乡的海外侨
胞。这些炎黄子孙,也像古槐一样,一代又一代,繁衍在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地球东西
,世界各地。他们牢记父辈昔日背井离乡,飘流四方之苦,继承祖业,艰苦奋斗。在国内
的,正在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四化”宏图,进行新的“垦荒拓芜”;在海外的,不忘祖国
,不忘根本,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被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鸹窝时,洒下
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⑵ 礼泉县今年有几个镇要建移民安置房
礼泉县有20个乡镇。 礼泉县,咸阳市辖县,面积1017平方公里,辖5镇15乡。
⑶ 礼泉县的地方名人
符浩、阎纲、邹志安、刘世让、宋伯鲁等。
1、符浩
符浩,1916年4月13日生于陕西礼泉。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驻日本、越南等国大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
2016年6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2、阎纲
阎纲,1932年生,陕西礼泉人,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1986年调中央文化部。中国著名作家,“首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编辑的报刊有:《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当代文学研究丛刊》《评论选刊》《文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热点文学》。
3、邹志安
邹志安,陕西礼泉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师范学校。历任礼泉县小学教师、县文化馆员,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专业创作员、理事、主席团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爱情心理探索》,短篇小说集《乡情》、《哦,小公马》,中篇小说集《心旌,为什么飘摇》等。
凭借《哦·小公马》和《支书下台唱大戏》连获第7、8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一举跃上全国文坛。
4、刘世让
刘世让(?—623年)。字元钦,京兆醴泉(今陕西礼泉北)人,唐初将领。初仕隋,为征仕郎。李渊军入长安后归唐,被授予安州道行军总管,率军2万拒薛举,为薛举所俘。
薛仁杲被唐军平灭后得归,授彭州刺史。历任陕东道行军总管、弘农郡公、检校并州总管等职。后受命经略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防备突厥。突厥惧其威名,使人反间。
武德六年(623年),传其与突厥可汗通谋,将行作乱,被高祖冤杀。
5、宋伯鲁
宋伯鲁,(一八五四―一九三二)字芝栋,一字芝田,亦署芝钝,陕西礼泉人。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进士,入词林。与杨深秀合疏弹许应骙阻挠新政。
戊戌变政(一八九八)后,遄回原籍,致力诗、画,山水专攻王时敏,颇存矩矱,用笔在着力不着力之间,凭空取神,苍润中更饶秀气。
花卉具陈淳、徐渭风韵。书则参合柳公权、赵孟頫。目力至佳,年逾七十,犹能写蝇头小楷。卒年七十九。著海棠仙馆集。《画人轶闻》、《清画家诗史》
⑷ 礼泉县南坊镇东里村什么时候,能移民搬迁
刚刚有 个人 问这个 问题 , 我 已经说了,
是正月 十六开学
⑸ 求顺治8年移民的历史情况
1651年(顺治八年),清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凡移住之农民,每月供给食粮一斗,每垧垦地给种子六升,垦民每百人贷与耕牛二十头,其中食粮、种子于秋收后,如数归偿.......凡招来新民,归部遣官偕同县官,城中每丁给地基绳,永为民业。”这是顺治八年的东北移民事件。
其中23年间“鲁民(今山东)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辽东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山东的百姓大多迁至了辽宁省的大连和丹东,而其他省份的百姓大都迁至了辽西(辽西中心城市为锦州)和辽北地区。
(5)礼泉县移民从哪里来历史扩展阅读:
1668至1860年,为维护东北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关东实行禁封政策。这期间,关内和关外的移民,以及文化交流骤然停止,其实也是清政府闭关自守的一种体现。
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闯关东的百姓已经大规模向黑龙江地区迁移。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关东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关东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
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大约占全部闯关东人口(3700万)的一半。
全国解放后,统计的闯关东后留下的山东人达到700多万,约占当时东北总人口(4000万)17%,而当时全国人口为5.4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
⑹ 一部四川移民史,也是一部血泪史,四川人到底是从哪迁来的
秦的第一次移民到四川总共搬迁了10,000户家庭。根据四口之家或五口之家的计算,最多有四五万人。这是四川历史上第一次移民。但是,这仅仅是开始。实际上,自从秦开始军事迁移到四川以来,有许多逃亡者和流离失所者将他们的妻子和悲伤带到了四川。第二次移民,从东汉末至东晋,群众分裂,中原陷入混乱,大批人死于混乱,或散落各地。
从顺治和康熙年间,清朝逐渐实施了鼓励南北各省人进入四川的政策。本世纪的移民活动也是四川历史上第五大移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向西迁至重庆,随后迁移了许多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东部人口也迁入其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和三峡移民,四川和重庆迎来了历史上的新一轮移民。
⑺ 谁知道陕西礼泉东庄水库啥时候可以搬迁,移民搬到什么地方知道的帮忙答复一下哦!
具体时间未定,十有八九移民烟霞镇
⑻ 礼泉的名人都有哪些他们的事迹有哪些
吕效祖、阎景翰、曹伯庸是礼泉三位著名文化老人。他们都是关学继承者,学养精深;都长期从教,桃李满天下;都已过古稀之年,却笔耕不辍,著述迭出。更重要的是,三人都籍贯礼泉县,因为地缘关系而互相激励,在各自领域内均取得了卓然的成就,堪称为我省老有所为者的典范———
曹伯庸:75岁,书法家
漫步街头,翻阅书刊,曹伯庸先生的书法常常赫然闪烁于我的眼前,那种于法度严谨中流露出的高洁书香和高雅的书卷气息直沁入心脾,赏心而悦目。而在陕西师范大学家属区,退休后的曹伯庸先生与老同学阎景翰先生比邻而居,花园挨着花园,架上藤蔓厮缠在一起,就像在老家连畔种地一样,一看就知道,绝对是铁杆的乡里乡亲。在先生古色古香的客厅里坐定,听先生说故地往事,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先生说小时候曾去过我的老家,抬着轿请一位人称“八爷”的白发背头有遗老之风的风水先生,其子陈皮,小名叫“高兴”,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
刚刚出版的《宗山人》一书中有先生的简介:“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悉心临摹欧阳询《九成宫礼泉铭》,培养了热爱书法的兴趣。中年后,广涉诸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退休后,潜心书艺研究,作品益臻炉火纯青境界,书品、人品誉满三秦。其书作曾参加全国第一、二届及省、市多次书展,并被选送日、韩、新等国展出,有些被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等单位和名家收藏,还被选入《中国长安当代名家书画精品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陕西老年名家书画选》等多种大型书画集。先生博学多才,于‘版本目录学’、‘古籍文献学’,文物、书画鉴定和篆刻等研究有素。于绘画、诗词,偶而为之,信手拈来,亦无不饶有情趣。近年来致力于书法教育工作,深受学员欢迎。”先生家学深厚,长期接受学校系统教育,终生职业为教师,其交游也尽是文化界的耆宿精英,故涵养深沉,蕴藉风雅,其书稳重沉著,清秀健挺。凡此经历,精学、多识、多能,在陕西书画界名流中恐怕也是不多见的。
刘念先先生在《真体内充 蓄素守中———曹伯庸先生书法臆说》一文中写道:“书品基于人品,伯庸满腹诗书的诗人气质,反映于书作之中则气清形和,内涵秀雅;证之于人,则虚心谦和,耿直坦率,重视友谊,淡于名利,忠信为先,急公重义,宽以待人,尤为爱护青年、常怀赤子之心,不失敦厚之旨。故其书也稳重畅适,率真温纯。这些正是其书之所以耐人观摩之秘。”我想说,这也是晚辈如我等亲聆先生教旨的真实感受:凡虚怀博学者,其德艺之风必将山高而水长。
⑼ 山西洪洞县移民的历史
河北省广大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是说,自己的祖宗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来的。如果接着要问:为什么迁移呢?那就得从“燕王扫王”说起了。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领重兵镇压守大都(即今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早死,朱元璋死后,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火文)即皇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建议,大力削藩,剥夺分封全国各地的叔父们的兵权。燕王以讨齐、黄为名,起兵反抗,号称“靖难”。建文帝派兵平叛。于是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的大战。史书上称之为“靖难之战”,民间传说则为“燕王扫北”。在此期间,人民遭受战乱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史书上记载,河北这块地方“青辚白骨”,“怵惊心目”,满目荒凉。而山西洪洞一带,却无兵荒马乱之苦,连年风调雨顺,四境安宁,人民生息繁衍,一片升平景象。“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1403年,燕王军攻占南京,建文帝于战乱中失踪。燕王即皇帝位,改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在历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发展生产,极力恢复河北一带经济。永乐初年,诏令从山西“分丁于真定、南官一带占籍为民。”于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便在洪洞县设立一个移民机构,专门办理移民事宜。相传此处有一棵老槐树。故河北老百姓中有“要问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的说法。
⑽ 陕西省礼泉县县名来源
礼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
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221)建县,距今2218年。夏属雍州版,周称焦获,秦权叫谷口县(一作瓠口),西汉置谷口邑,属左冯翊管辖,后改为谷喙县,东汉并入池阳,南北朝时改称宁夷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因境内有泉,味甘如泉,且旁有醴泉宫,故更名为醴泉县。1964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醴泉县”更名为“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