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一、设计历史学案,引导学生“会读”
传统的历史教案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具有封闭性。而设计历史学案的目的则把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如何学,具有公开性。教师在编写学案前应作两手准备:一是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参考资料,研究和分析教材;二是要分析学情,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和能力。在此基础上的学案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和梯度性,层次性旨在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各有所得,梯度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它有助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一般来说,学案的设计包括导学目标、知识结构、学法指导、反馈练习等。通常有三个层次:“读什么”。这是课本内容的梳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入理,由浅入深,将知识点拆分或整合,引导学生能读下去。“怎样读”。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重在帮助学生发掘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明确知识点的网络,不至于出现“云深不知处”的历史空洞感。“为什么读”。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它需要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能力和情感价值方面的问题,比重一般较少。学案编制完成后发给学生,学生可以依据学案要求预习课文,注意知识点的逻辑联系,抓住重点,把握本质,并对学案适当的补充,大致对本学内容有所了解,并对一定问题尝试进行解答。
二、老师精讲,引导学生“会听”历史
听课是掌握历史知识的非常关键环节。过去较多的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昏”,导致教学恶性循环的产生。要求老师精讲,这并不是说教师不要讲。相反,教师更要自己讲,而且是会讲,精讲。即内容精要、语言简洁、分析到位,既有针对性,不面面俱到;也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有种“四两拨千斤”之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精讲”而又有效率呢?
矫正学生听课思路,保持同一状态。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讲与学生听的时间差,学生的听跟不上教师讲的节奏。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调控学生的听课状况,使课堂教学处于“同时态”,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指导学生的课堂板书。一般的课堂板书突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等问题,把知识点浓缩,可减轻学生的记忆量,又提高学习效果。
三、巧设“包袱”,引导学生“会想”历史
相声能吸引人,就在于它不断地抖出一个又一个“包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而设问也应有“立意”,制造出“包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留给学生“想”的时空。没有“想”的时间和空间,就难以让“包袱”自然打开。设立“包中包”,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体验到成功之后,学习主动性就会提高。这时,老师要适时地抖出下一个“包袱”,让学生继续追思求索。这种设问不在数量,而在于质量。通过层层得设问和探讨,使知识得到了连贯和整理,也调动了他们的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当然,教师有时也不必忙于解答,让他们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取得教学相长的最佳效果。
四、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会用”历史
历史练习,是教学中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不同变式的呈现,培养学生“会用”的层次性。老师根据内容、能力的要求不同,设计不同题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巩固了知识,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表现之一是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几乎每个学校都相似,勿需再分析。表现之二是能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表现之三是能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尝试学生自主命题,体现训练的主体性。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课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和考试都有益处。
五、采取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重要方法和手段。为此,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断激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善于运用情感策略。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善于把握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充分展示历史课程的情感价值,充满激情地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广大历史教师在运用教学策略,必须依照教育教学规律,灵活处理各种教学活动,使自己成为学生值得信任的好朋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真实流畅地表达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心态中交流,合作,感受历史研究中曲折艰辛,体会灵感产生时的心理氛围,体验得出历史结论的满足欢乐。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种的课堂活动。为了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往,可以采取学术讲座、表演历史剧、讲历史故事等形式,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情感条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以教师的激情带动学生学习热情,要给学生多鼓励,多表扬。三是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承认,正视,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权利,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展的主权交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重点问题可以全班讨论,较大的、关键的问题让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解决的,老师不讲;小组讨论解决得不够好或没解决的,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点拨,然后再让学生思考、讨论,直到问题解决。学生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从中获得了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加深对结论的理解和巩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也逐渐得到培养。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六、实践操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践操作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运用能力的手段和途径。高中生的认知、个性、社会性等相对初中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具有更为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辨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增强,而且业已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他们具有强烈的自主需要和更强的自律能力等。为此,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的教学要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积极创造条件。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只有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可能成为一个实践、探索与创造的课堂。
⑵ 怎样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摆正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现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大部分学生掌握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实际的教学时间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定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事实上高一学生由于学习水平、学习时间、学习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
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1、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2003
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这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内容,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因此,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如,根据材料所知修筑长城是西汉开拓河西地区(西北地区)的一个举措,代表了西汉经营西北地区的努力和活动,因此可以将此题变换为“分析西汉、东汉为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响”,便可将该题纳入到所构建的知识结构中了,可以顺利地迁移“西汉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设置西域都护、使者校尉”等内容进行分析和回答。
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如上题,问题的情境进行转化后,便将该题“类化”
到学生已构建的关于“西汉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和意义” 的认知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在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集体备课,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⑶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妙设计问题——刘金库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妙设计问题 刘金库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要有明确而又科学的教学目标,内容完整形式丰富的教学过程,更要有有效的目标达成。要完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更需要师生的双边互动。教师的引导就是要求老师对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自主学习与探究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思考与动手能力,这样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是知识的教学、职能的发展与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知识教学是基本,智能培养是核心,思想教育是灵魂。我们从知识入手,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使其受到思想教育。故而提高学生智能、加强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与责任。而职能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的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方法的引导、探究式的启发与归纳。问题的设计极其重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与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笔者从事教育21年,而从事历史教学11年了,下面我仅就自己10多年的历史教学中如何巧妙设计课堂问题与大家交流与探讨,如有不妥,敬请指正。一.导语设计问题 从导语开始设计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导语是有着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要自然、流畅,而不是牵强附会。怎样由上一节(前面)学习内容很自然过渡到新学内容,并且能留下悬念,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例一:七年级(上) 第九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学完以后,紧接着学习:第十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我的导语是这样的:前面我们学习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了解由于秦的暴政引起陈胜吴广起义并推翻了秦的统治,那么秦的灭亡将会有哪个政权建立?面对农民战争后的经济萧条,新的统治者将会采取怎样措施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结果会如何?要想解决这三大问题,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学习第十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三个问题相互关联,悬念迭起,学生会有极大兴趣的。例二:九年级(下) 第十一课 西方世界社会秩序的调整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下一课罗斯福新政与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我的导语是: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方世界社会的秩序调整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了解通 过巴黎和会 与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亚太地区的矛盾,形成了战后的世界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4---1929年是世界相对稳定时期,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在战后发展“繁荣时期”,但繁荣的背后隐藏这危机,很快爆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有三大特点,损失最大的是美国和德国,面对这场经济大危机,美国和德国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摆脱经济呢?今天我 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二课罗斯福新政与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二.课题是设计问题 从学习的课题入手提出问题,直入要害,紧扣重点,突出重点,每一课的题目就是本课的核心、重点,开门见山突破重点,可以事半功倍,会有更好效果。例一:七年级(上)第八课 秦的统一 今天我们学习秦的统一,请同学们探讨以下问题:1.秦统一的条件 2. 秦统一了哪些方面?又有哪些具体措施?你最欣赏哪项措施?并说明理由。3.秦统一的各项措施有怎样的作用,又有哪些措施现在还在起作用? 例二:九年级(上)第二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从题目可以提出一下问题: 1,大河流域有几大河流?共有几大文明古国?并从东向西依次说出其名称。2.上古文明为哪个社会的文明,这些文明的共性是什么?三.链条式设计问题: 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使问题紧凑,拓展学生思维,也更能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 例一: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是什么关系?西汉初年实施休养生息的背景什么? 2.休养生息重点解决了发展农业方面的什么问题?休养生息的作用是什么?对西汉又怎样的影响?汉高祖、文帝、景帝治理国家的措施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借鉴? 例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经历几代皇帝?这几代皇帝的共同作为是什么?2.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繁荣时期,请你分析其繁荣的原因有哪些?一个国家强盛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四.图片式设计问题 借用图片设计问题,比较直观,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把知识与图片结合起来,其实也是知识的运用与联想。 例一: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并回答问题: 图一 田纳西河水利工程 图二 蓝鹰游行在纽约举行 1.图一是罗斯福新政中解决什么问题?他还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该问题? 2.图二有事罗斯福新政中解决什么问题的?其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其新政的?2007年以来的经济危机还未过去,各国借鉴了罗斯福的哪项措施来摆脱危机? 例二: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并回答问题: 1.由两幅图,看出日本军队前后有何变化?这种变化给日本、中国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这两幅图与日本历史上哪一事件有关?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例三: 图一 攻打冬宫 图二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图三 秋收起义 图四 井冈山会师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并回答问题: 1.列宁说“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爆发革命”与图一图二有关,是什么事件?其性质是什么? 2.图三图四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所走的路,两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给你有何启示?五.综合归纳式设计问题: 就是把相同或相近几个事件放在一起,找出共同点,进行归纳,拓展提升,得出一种感想或认识、启示。 例如:1.从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的事件中,他们几位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请问这种精神是什么? 2.由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你的感想是什么? 3.由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思想运动给你的认识什么? 4.由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你的到怎样的感悟? 总之,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灵活性、归纳性和提升拓展性,方可起到将智能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语言精练、简洁,通俗易懂,也需要教师对教材非常熟悉,要有深挖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自成一体,驾轻就熟,灵活运用,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用历史知识解释现实的问题,使学生对历史有一种亲切感,历史的人和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在轻松中学习历史,在历史中寻找知识与快乐。 作者工作单位:安康市汉滨区初级中学
⑷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的喜爱迁移到对教师所教内容上,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笔者一直认为,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长,更是学生的朋友。教师要以人格的魅力去感化学生、影响学生。教师和学生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后,在教学时就能在自己原有的能力基础上将课堂效率发挥到最大,教学效果就更加显著。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课堂上,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学生也不再是唯命是从的士兵。师生之间可以平等对话、共同探究、合作讨论、彼此争辩、畅所欲言,师生都将成为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合作伙伴。师生之间应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但有语言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教师与学生同时探讨、反思、进步,从而和谐共进。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要真正做到发扬民主,与学生平等对话;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求得师生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感到教师既可敬又可亲,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得学生更加积极认真地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否则,就算你上课上得再精彩,说得天花乱坠,效果也不会很明显。更重要的是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采纳学生的建议,因为接受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要求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推动教学改革的主要动力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我们只是猜测他们需要什么。就像主持人一样,要满足观众的需求,就要了解观众的口味,才知道如何提高自身的水平,不断突破。服务对象参与服务项目建设,有利于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保障,这是商业领域成功的秘诀,也是今后学校成功办学的策略。学生对教学提出建议,教师进行演绎,或指导学生自己为自己上课(通过角色的交换,学生能力提高更快),要求教师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这样有利于加快教改步伐,推动教改的进步和发展。
二、备好教材,备好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吃透知识,更应该先准确地把握《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方向,掌握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教师在平常备课时,一定要非常熟悉课本,明确重难点,并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需要备学生。要时时想到学生,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轻松快捷地熟记知识点、如何解题又快又准。例如: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产业革命,本身的重大变化就是以电力代替了蒸汽力,使工业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改进,使工业发展的动力更强大、持久和稳定,所以,学习本课主题可从电力的广泛应用为切入点,使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哪些特点。对这些特点的了解是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意义的先决条件。因此,可以让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加深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精心设计,先易后难,先慢后快,这样才能做到好学生能吃饱,后进生能吃到。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样才会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而且针对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尽量鼓励学生参与目标的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评价。例如,在学习巴黎和会的性质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就是通过学生对巴黎和会签定的一系列条约内容的分析、探讨的活动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定的掠夺性条约,从而得出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这一重要结论。
为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历史的学习特点对学生实施探究性教学。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通过查阅报纸、报刊杂志、书籍以及利用网上资源收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针对学生收集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到了相关知识,开阔了视野,认识到了法西斯的残暴本性,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确立起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还培养了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三、避免盲目赶进度
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较多,古今中外,错综复杂。许多教师为了在中考前赢得更多的备考时间,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拼命赶进度,也不管学生有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要点。以后复习时,学生不明白又重新上一遍课。笔者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一来并没有真正赢得时间,反而很被动。还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平时上课就把知识落实到位,稳扎稳打。二来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历史科与其他学科一样,知识之间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没有掌握好(特别是事件的背景),直接影响后面知识的理解。不懂的内容越来越多,学不懂就不想学;不想学就更不懂,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内容,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不应该盲目地赶进度。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并不是对教材作大的调整,而是指一个单元需要多少课时完成,每课时内容分配,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每节课讲多少内容,讲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可强求一定要完成多少任务。例如我们在学习《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时,由于初中生缺乏对经济危机方面知识的积累,使之对济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加速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理解较为困难,所以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尝试制作了一张“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简表,使学生在巩固本课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总结、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理解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既承接前一课“经济危机”,又诱使学生思考下一课有关二战的内容,逐步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及课程编排的意图,形成阶段性的知识系统。
科学地安排好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提高得更快。
四、有选择地采用多媒体教学
每节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这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并且耗时较多。我们只能有选择地将一些难理解的、抽象的、有危险的、知识量大的课题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且容易混淆。笔者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先用地图演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地理位置,接着分别用四种不同颜色的动画箭头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然后将各知识点归纳成对比表,展示给学生,接着显示相关练习题进行测试。学生学习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但有的教师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运用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其他常规媒体的运用。事实上,任何教学媒体都有所长,也有所短。尽管多媒体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一些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直观教具、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等。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结合,优化教学。
五、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堂练习。现在学生手里都有多本练习册,有些习题多次重复,还有些题超纲过难,重复的习题学生厌倦,过难的习题给学生增加负担,丧失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筛精选习题,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做无用功。并且讲评时,要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要求,没必要逐一讲解。大部分学生明白的可以不讲,个别不明白的同学可以课后单独辅导。学生平时测试或考试时,教师也应该一起考。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讲解时才更有针对性。
要想切实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这要求我们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得当,我们的课堂效率一定事半功倍。
⑸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从事历史教学已有七年,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贯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认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著名教育家余文森教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教学有效性即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总结自身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与运用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是进行教学的基础。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对比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不断改变自身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授课中我发现如果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自然产生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每个年轻的心灵里,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点燃。每当课上讲到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时,平常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能够认真听课了,甚至还能够认真思索教师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让我意识到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得让学生听你的课,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到让学生学会,进而达到会学。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比如:可以创设好的情境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作用。当然,在讲到枯燥无味历史知识时,也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三、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对新课程,我们常常苦恼于资源的无处寻找,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接触课程资源,但是没有从宏观上加以把握,没有明确地进行分类,使用时目的性不强,缺乏系统化……难以产生宏观效应”。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先从教材入手,反复推敲、体会,根据学习目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整合、裁剪,突出重点、难点;其次以教材为核心,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在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充分挖掘、利用现实中的教育资源,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那么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都有哪些呢?“教学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包括人力、物力、信息、组织等,和无形资源,包括社区文化、社区认同感及归属感等。”
1、挖掘物质资源,体现历史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其它学科相比,历史课程资源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报刊、文学作品等不同类型的物质资源,充分体现历史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2、开发人力资源,展现历史的鲜活性。在课堂上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的教,一个是学生的学。首先,教师是资源的利用者,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亚夫说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教师有怎样的学科教育观念,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准。”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的教学艺术是让学生喜欢历史课的首要因素。如果我们的课堂死气沉沉、昏昏欲睡。学生怎么能不跟着死气沉沉、昏昏欲睡呢?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注意个人的积累和修养,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让学生爱上你的课,爱听你的课。
其次,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不是按照成人的意图和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他们与课程接触时,时时刻刻都在用儿童的眼光去理解、去体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会给课程带来新鲜血液,成为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怎样开发学生资源呢?还是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积极地寻找有意义的东西,同时也实现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在授课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我们一直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强调接受学习。他们从不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是被动地接受,使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思维受到扼制。其实,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即老师不再局限向学生问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从传统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休,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从“舞台剧的主角转变为导演”。最终在教师转换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五、要有针对性的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是检验一堂课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环节,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课堂检测一定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制定,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反思将会使更多的人获得成功。教学反思对于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重新审视,对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判断,它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寻找解决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
总之,提高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熟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
⑹ 如何做好历史教学改革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历史科历来被认为是文科,所以教学中教师注重讲授,学生强调记忆,这有背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危机引发改革”,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出现了大量的针对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论文,这是一个喜人的局面。笔者在学习新课程改革方案和他人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改变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想法,以求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1 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1.1
改变教育观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老师被给予很高的地位,以至于有“天地君亲师”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说法。这种思想对现今教育的不良影响甚大,在学校里老师是管理者和权威,在课堂上老师是主导者和控制者,这与现代教育是不相容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要树立师生之间平等和学生人人平等的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健康、全面和自由地发展”,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要认识到教师的职责是以智者、长者和友者的身份帮助我们所教的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老师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服务于学生。这样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1.2
提高自身素质:何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要求人人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但也要看看《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专著,如果文学功底不及,那也要能静下心来翻翻《中国通史》和《外国历史》等专业书籍。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且身体力行,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教育心理学就认为初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其中老师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在诸多的名人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对青少年成长影响大的一是家庭父母;二是学校老师。可以毫无夸张的说,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就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努力以渊博的知识教好书,以高尚的情操育好人。
2 适应时代发展,改革课堂教学
2.1 改革教学方式:我们现行的教学模式源于前苏联所提倡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课堂教学方式。历史老师典型的讲授方式就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阶段,最后就是历史意义。
2.2
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以前的光学投影仪,现在的电学投影仪、多媒体平台和网络教学等现代的教育技术是直观性教育原则的充分体现。如果我们能科学地应用电教媒体教学,就能把远的拉近、把抽象的变具体、把虚的变实,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我的做法有三:一是利用互联网,对课堂的某个课题搜寻更多的历史材料,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理解更全面;二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演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尤其是历史地图,这样就可以克服在黑板上画费时和照课本讲不明的缺点,让学生了解更明白;三是每学期有计划的选定几个好的课题播放与历史题材有关的音像片段。
2.3
开展探究式教学: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要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借鉴西方教育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水平和教师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我们要从理论上逐步完善,在实践中慢慢探索。我目前的做法有二:一是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动――动脑、动口和动手。每节课联系课堂内容,备课时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学生在课本上能找到答案,然后照念一遍,这样提问意义不大。而是一些如“太平天国为什么会由胜而败”,“星星之火,为什么可以燎原”等问题,这样才有思考的空间,讨论的余地。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同学回答,如果课堂上时间不够,就布置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继续完成;第二个做法是每个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三个左右的同学走上讲台来讲历史故事。要做到有实效,还得想些小办法。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激发学生上台,开始时可鼓励班上对历史科有兴趣的同学带头先讲,以此来影响其它同学;其次,就是要指导上台讲的同学准备好资料,认真地帮他们修改发言稿;最后,就是要搞“赏识教育”,尤其要鼓励成绩落后的学生上台,多表扬多赞赏,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热情。如上学期我教的初二(3)班有个姓林的男生喜欢听历史评书,我就先鼓励他上台讲几段《隋唐演义》,在他的影响下,班上一下就有十来个同学要求上台讲历史故事了。这样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形式。
3 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教学法》就强调“中学历史课的课外活动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指出课外活动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灵活,直观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加上农村中学条件的限制,初中历史课外活动实际成为了“纸上谈兵”。为改变这种状况,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课外活动的开展我有以下三点做法:其一,每学期开学初就要求每个同学至少写一篇历史读书报告,以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文字表达能力。先对照历史课本,让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选题,然后给他们开出相应的参考书目,让学生充分利用我校图书馆的资源,同时鼓励家中有电脑的同学上网搜集资料,期中的时候要求写出提纲,期末结束之前上交。为保证效果,开始就告诉学生这读书报告计入期末成绩,平时也注意加强指导,多给予帮助,这样期末时各班绝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完成的;另外,为了丰富学生生活,我们学校每个月公开放映一次电影,借这个机会我们历史科组给学校领导推荐放映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开国大典》等历史题材片和历史文献片,以延伸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第三就是组织少数同学参观和进行乡土调研。由历史科组组织我校家庭条件允许的,同时对历史科有兴趣的同学自愿地在周日参观已成功申请世界遗产的开平碉楼,并开展相关的调研,虽说参加的同学不多,但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育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有了好的转变。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利用目前历史科考试压力相对小的因素,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尽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让学生通过历史科的学习,能“知兴衰、辩善恶、明是非”,完成历史教学的“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智能”三大任务。
⑺ 如何搞好中学历史教学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历史科历来被认为是文科,所以教学中教师注重讲授,学生强调记忆,这有背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危机引发改革”,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出现了大量的针对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论文,这是一个喜人的局面。笔者在学习新课程改革方案和他人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改变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想法,以求与同行们共同探讨。1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1.1改变教育观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老师被给予很高的地位,以至于有“天地君亲师”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说法。这种思想对现今教育的不良影响甚大,在学校里老师是管理者和权威,在课堂上老师是主导者和控制者,这与现代教育是不相容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要树立师生之间平等和学生人人平等的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健康、全面和自由地发展”,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要认识到教师的职责是以智者、长者和友者的身份帮助我们所教的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老师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服务于学生。这样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1.2提高自身素质:何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要求人人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但也要看看《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专著,如果文学功底不及,那也要能静下心来翻翻《中国通史》和《外国历史》等专业书籍。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且身体力行,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教育心理学就认为初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其中老师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在诸多的名人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对青少年成长影响大的一是家庭父母;二是学校老师。可以毫无夸张的说,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就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努力以渊博的知识教好书,以高尚的情操育好人。2适应时代发展,改革课堂教学2.1改革教学方式:我们现行的教学模式源于前苏联所提倡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课堂教学方式。历史老师典型的讲授方式就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阶段,最后就是历史意义。2.2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以前的光学投影仪,现在的电学投影仪、多媒体平台和网络教学等现代的教育技术是直观性教育原则的充分体现。如果我们能科学地应用电教媒体教学,就能把远的拉近、把抽象的变具体、把虚的变实,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我的做法有三:一是利用互联网,对课堂的某个课题搜寻的历史材料,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理解更全面;二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演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尤其是历史地图,这样就可以克服在黑板上画费时和照课本讲不明的缺点,让学生了解更明白;三是每学期有计划的选定几个好的课题播放与历史题材有关的音像片段。2.3开展探究式教学: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要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借鉴西方教育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水平和教师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我们要从理论上逐步完善,在实践中慢慢探索。我目前的做法有二:一是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动――动脑、动口和动手。每节课联系课堂内容,备课时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学生在课本上能找到答案,然后照念一遍,这样提问意义不大。而是一些如“太平天国为什么会由胜而败”,“星星之火,为什么可以燎原”等问题,这样才有思考的空间,讨论的余地。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同学回答,如果课堂上时间不够,就布置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继续完成;第二个做法是每个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三个左右的同学走上讲台来讲历史故事。要做到有实效,还得想些小法。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激发学生上台,开始时可鼓励班上对历史科有兴趣的同学带头先讲,以此来影响其它同学;其次,就是要指导上台讲的同学准备好资料,认真地帮他们修改发言稿;最后,就是要搞“赏识教育”,尤其要鼓励成绩落后的学生上台,多表扬多赞赏,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热情。如上学期我教的初二(3)班有个姓林的男生喜欢听历史评书,我就先鼓励他上台讲几段《隋唐演义》,在他的影响下,班上一下就有十来个同学要求上台讲历史故事了。这样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形式。3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中学历史教学法》就强调“中学历史课的课外活动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指出课外活动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灵活,直观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加上农村中学条件的限制,初中历史课外活动实际成为了“纸上谈兵”。为改变这种状况,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课外活动的开展我有以下三点做法:其一,每学期开学初就要求每个同学至少写一篇历史读书报告,以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文字表达能力。先对照历史课本,让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选题,然后给他们开出相应的参考书目,让学生充分利用我校图书馆的资源,同时鼓励家中有电脑的同学上网搜集资料,期中的时候要求写出提纲,期末结束之前上交。为保证效果,开始就告诉学生这读书报告计入期末成绩,平时也注意加强指导,多给予帮助,这样期末时各班绝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完成的;另外,为了丰富学生生活,我们学校每个月公开放映一次电影,借这个机会我们历史科组给学校领导推荐放映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开国大典》等历史题材片和历史文献片,以延伸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第三就是组织少数同学参观和进行乡土调研。由历史科组组织我校家庭条件允许的,同时对历史科有兴趣的同学自愿地在周日参观已成功申请世界遗产的开平碉楼,并开展相关的调研,虽说参加的同学不多,但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育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有了好的转变。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利用目前历史科考试压力相对小的因素,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尽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让学生通过历史科的学习,能“知兴衰、辩善恶、明是非”,完成历史教学的“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智能”三大任务。
⑻ 历史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对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看得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因而,教师需要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探求性。 比如提到彩陶时,我提出:原始人怎么会想到用火烧泥做陶呢?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几种观点:(1)用泥盛肉放在火上烤,泥土变硬成型就是陶;(2)森林大火后,地面被烧硬给人们的启示;(3)半坡人房屋中有火炕,火坑周围的土变硬给了人们灵感;(4)把泥土做成型用来煮粟,火烧之后就是陶。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再造了历史上这个发现的过程。教师要使学生时刻面临问题,但也不能为问而问,问题过于平淡,让学生感觉无趣。当然问题也不能过难,没有学生能答出也是毫无意义的。课前设计问题时要精心准备,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发现的快乐。 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引导下探求知识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肯尼思·胡佛认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巴尔扎克也说,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讲到“孔子”一节时,利用孔子“当仁不让于师”一句,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师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探究越来越深,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激发而越来越强烈,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也不断发展提高。在互动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 在学习“司母戊鼎”时,提到它的铸造采用合范法,学生立刻提问:各部分分别铸成后,怎样再合铸成一个整体?对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在表扬这个同学勇于质疑,发动学生课后积极探求答案的同时,下课后我也认真查阅资料,在以后备课时更细致,做更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发表见解,提出疑问,保护他们探求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乐。 二、认真组织探究课与课外活动 1.精心设计“学习与探究课”。每一个学习主题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是“北京师大版”教科书新设的内容,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式创造性学习起重要作用。这一课型的设立,要求教师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走进教室满堂灌”的教学状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设计“了解身边的‘历史’”一课时,除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调查制作一课家族树,介绍家庭成员状况外,组织学生自愿结合为四个小组,分别完成四个题目:①求真中学的发展与未来;②我这十三年;③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进;④信息交流的实现。每个学生各负责查找一部分资料,由组长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集体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通过活动在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在探求中获得知识的快乐,也实现了自我教育;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共同合作的重要;体验到挫折与成功的经验。这无疑会增强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2.重视每节课的“活动建议”。布鲁纳曾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北京师大版”新教材中“活动建议”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对每节课的“活动建议”我都认真思考,认真对待,根据现实条件及学生状况或直接利用,或稍做变通。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就直接利用了课本上的主题: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很多学生通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了非常好的文章。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的原设计是给成语故事配上图画,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我怕学生兴趣不大或应付了事,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故把它改为:搜集成语故事,写出给我们的启示。每个学生都做得很好,而且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活动实践中,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由衷地感到一种创造的快乐,每个人都兴趣盎然。对每一次活动我都及时反馈、讲评,以巩固活动的成果,巩固学生在活动中建立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而历史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水平。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少。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多读书,读好书”上。卡耐基说:“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求思考,实现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能力。 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我注意有机地穿插一些成语典故,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推荐《东周列国志》一书,并与“活动建议”的内容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在读过之后与我进行探讨。至今,我已向学生推荐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网络全书》等课外阅读书目。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我将在学期末指导学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就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收集材料,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在探究中读,在读书中思,在思考后写,形成历史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谈古论今”,引导学生探索现实 据调查显示,学生关心现实远胜于关心历史。提倡实行“谈古论今”,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使之“活化”、“升华”,而且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教学更贴近时代,以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当前,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时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习“商鞅变法”时,学生了解变法背景以及变法使秦强大,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触及旧贵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情况,从而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艰巨性。改革是向旧时代、旧制度的挑战,必然会遇到阻力;认识到改革的进步性,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在探求中加深了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谈古论今”,在教学中除了“以古鉴今”的内容外,还包括“就古评古”、“据往知来”、“以古证今”、“中外相鉴”等涵义。“北京师大版”新教材删繁就简,给教学中“谈古论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⑼ 浅析如何运用史料进行历史课堂教学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出现,犹如一夜春风,呈现出了“千姿百态”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历史课堂教学来说,无论是哪一种课堂教学方式或所谓的模式,都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因为无论对于历史这门学科,还是对于历史课堂教学来说,史料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好史料,尤其是面对连史料的概念,都不是很了解的初中学生来说,历史教学就显得更难开展,然而没有史料的历史教学,肯定是空洞的、无力的,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重视史料的作用,以及史料的运用和技巧。如何在初中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弱水三千”,现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粗略谈一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史料,方式方法也变化多样,借助多媒体技术和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使课堂绚丽多彩,听者目不暇接。然而无论怎样运用史料,必须要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史料教学的运用必须紧扣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如果是教师带领学生行驶的一艘木船的话,那么它最终航行的目的就是到达核心素养的彼岸,教学方法的春风再温暖舒适,也不能脱离核心素养这个目的,纵然风再大,也只能在“芦花浅水边”。所以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必须体现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即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如果史料教学中体现不了这些素养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再绚丽,也只是“绣花的小船”,行之不远。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的运用史料教学,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第四课《经济大危机》这一课中,要把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就需要合理恰当的运用史料教学。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首先利用图片史料,展示“美国汽车长龙” 、“交易所前的拥挤人群”等图片史料,让学生了解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前的社会状况,用图片史料让学生感受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美国社会的状况,利用直观的图片史料,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然后教师结合这些史料分析,得出所谓“繁荣”的背后蕴藏的危机,在此基础上,展示“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图表史料和“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的照片史料,让学生讨论思考,从这些史料中分析危机爆发前,那种所谓的“繁荣”其实是虚假繁荣,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此基础上再次展示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母女的“对话史料”以及1920—1929年美国贫富分化,以及各阶层工资比例的两段文字史料,然后同学生一同探讨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从而让学生利用历史情境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现象,同时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当然除了这些素养外,要让本课主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就需要利用史料渗透历史价值观核心素养,所以这一课,可以展示罗斯福的生平史料,以及他面对经济危机所应对的措施,让学生意识到罗斯福在美国历史上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让学生们意识到只有把个人的价值同祖国民族的利益相结合,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让学生们对历史事实、人物的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从而在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史料教学的运用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必须有的放矢,始终要围绕着历史核心素养这个目的,只有这样,在“芦花浅水边”的这艘课堂教学的木船才会行的稳,驶的远。
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都知道,史料教学的运用必须围绕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我们就需要慎重的选择史料了,可以说史料选择的类型和角度,直接关系到一堂历史课教学的成败,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我们如何选择,如何把选择的史料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这就需要历史教师有扎实专业的素养,和敏锐的史料意识。而这种素养和意识不仅来自专业的学习,更源自于实际的教学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历史教师同仁都会感到,往往一堂课的知识点,都会有大家最熟悉的史料,我们一上某一课,要用史料教学时,第一时间也会想到这些“经典”的史料,可以说在这些
“经典”史料运用后,往往课堂教学效率高、气氛好,事半功倍,让其他史料黯然失色,教师会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再用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第四课《经济大危机》为例,如果让你用史料表现经济大危机下,资本主义国家的表现,那么课本上的“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的照片、“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图片、“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图表,这些史料虽然直接来自课本,但它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反应出经济大危机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表现出的危机。相信只要上这一节课的教师,运用到史料教学,都绕不开这三个史料,它们就是《经济大危机》这一课的经典史料,所以一堂历史课史料的运用,不在于史料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标新立异,而在于是否符合一堂课的主旨和教学目的最佳完成,从一节的实际出发,这些史料就在我们身边,它往往就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沧海”和“巫山”。关键我们要学会选择,这个选择,这个“曾经”和“除却”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学经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
三、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正确合理的选择了史料后,不意味着就一劳永逸了,因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他们的基础、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都会有所差异,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利用史料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面对班级全体学生,采取不同的史料教学方法。而这个目的的实现,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史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实现。再以《经济大危机》一课为例,面对“后进生”,我们可以用“浅种稻”的方式,展示经济大危机下的图片史料,让他们回答经济大危机下,究竟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既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参与其中和其他同学一起探究后面的历史知识。面对“中等生”,我们可以用“不深不浅种荷花”方式,出示有关经济大危机原因方面的史料,让他们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经济爆发的原因,既可以把他们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又可以利用“中等生”这一班级最大的群体,中间带两头,活跃整个班级的课堂气氛。面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就可以用“深处种菱”的方式了,展示罗斯福本人以及罗斯福新政内容的有关史料,让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影响,并让他们学会评价罗斯福,这种史料的运用,一方面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有余力”学生真正的“余力”,同时也能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通过不同史料的运用,以及史料角度的不同运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在课堂的“湖面”上茁壮的成长。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法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慎重的选择史料,并注意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最大限度的把所有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让史料教学的方法发挥到最大的限度。让教师和学生经过“种菱、种稻、种荷花”的耕耘后,经历了“沧海”和“巫山”,能在“芦花浅水边”欣赏课堂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