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都应该讲解透彻。
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天京变乱”这一史实时同学们比较熟悉。若只设问原因如何,过程怎样,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尝试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和问题链,效果就不同:(1)假设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什么样的政权?(2)假设没有“天京变乱”,洪秀全的“天国”理想会实现吗?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牵涉到“天京变乱”,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败因、教训等热情,在模拟假设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问题。如“太平天国变成了新的政权”,“太平天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太平天国割据南方与清对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国理想变成梦”,“洪秀全成为民选总统”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单独设问,学生兴趣很难提起。可设计以下历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围剿”前国民党政权和苏区控制的国土、人口、拥有的兵力、军事策略、外援的对比表,同时出示国民党的碉堡工事和红军的防御工事图片。就战争开始后,假设一方
是红军的指挥者李德,另一方是蒋介石,进行模拟指挥(主要是策略)并谈感想。这样一来,不但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求异探究的空间。于是有同学提出败因主要是中共的军事策略错误;也有认为主要是红军的综合实力不如国民党;还有认为主要是国民党的持久战消耗了我们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问题。于是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讲解使学生对“天京变乱”和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历史教学中,好的设问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何才能提出好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究其原因,教材讲的很明确,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总结历史规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较分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通过比较分析,三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2、都通过了侵略扩展获得大量资金,原料市场;3、都注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3、垄断组织的促进作用。至此问题就已基本解决。但学生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如果稍加点拨,就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国家统一,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有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样的分析比较,将“史”与“论”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二、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你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 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故事、脍炙人口的歌诀、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能的谜语、幽默动人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创新的意识。例如,我在讲“春秋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这一内容时,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国有一个改革家在推行变法法令这前,担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给十金。’人民感到奇怪,只是观望着,没有人去搬。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赏金增加到五十。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去了,他果然获得五十金重赏,表明政令一旦下达,就坚决执行。同学们知道这位改革家是谁吗?学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兴趣盎然,我利用这一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商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实行变法?变法的内容和结果怎样?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何被施以车裂之刑?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为了让学生理解1977-1978年中国“在徘徊中前进”,我把当年的 “你办事我放心”、“黑龙江省委敬迎华国锋主席像”、“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等宣传资料展示出来,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由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由于资料新颖,学生兴趣浓厚,有的想到了虽然“文革”结束,但个人崇拜现象依然存在,并且还在制造新的个人崇拜;有的想到了“左”的错误仍在继续;还有的想到了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改变等等。这样,学生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识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诱发了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外,高中学生很喜欢在历史教学中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因而我十分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例如,在讲到苏联与德国法西斯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为防范德国的侵略,为作战做了一些准备,加紧东部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并将重工业迁往东部。这些准备工作为苏联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正在开发大西北。提到此,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结果得出了新颖的结论,开发大西北不仅仅是发展了中国经济,还具有战略意义,获得了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启发引导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要学会阅读课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一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组织语言表达。三是教会学生构建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网络。
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引导。如我在讲“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秋召开的洛川会议上决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为什么不把八路军直接调到正面战场上作战,而要开赴敌后战场呢?开赴敌后战场以后,又为什么不立即组织百团大战呢?”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1937年,八路军3个师才3万人左右,若与强敌硬拼,不仅达不到抗日救国的目的,反而会达到蒋介石对红军五次围剿没有达到的目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既避免了国民党可能的挟制、吞并,又能够组织起抗日游击队,开展敌后武装斗争。这样,既有利于持久抗战,又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引导下,适时设疑,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不断转换分析问题的视角,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维历史联想能力。因此通过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第一、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教材上的结论,有些只是“一家之言”。因此,课堂首先就要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破除迷信,畅所欲言,容忍学生对教师、对教材说“不”,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心灵自由。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我在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目时,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我启发学生把民族资产阶级对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工人阶级的几种不同态度进行分析对照,并引导学生运用大量历史事实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最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对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这一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下,教材不只是课程资源,同时非常重视史料的编辑。教师要多渠道,有针对性筛选史料。在丰富的史料面前,学生的思维回到历史中,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如讲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我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古代人口南移,环境的变化,气候的演变,经典作家的论述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南移的缘由,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处理,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使思维向多维的方向发展,更好拓宽了思维视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什么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三、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问答题来做。各种题型可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第四、逆向发散性。逆向发散性是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指向与题目意义的方向相异或相反的思想方法。在平时归纳整理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在应用时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维定势,对学习者解决问题时有积极作用,但也容易在情景或规定性发生变化时造成误判。善于运用逆向发散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思维的失误,而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全面深刻地看待和评价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从整体上逆向思考,而且要从局部去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的,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因此历史事件往往就是逆向思考的契入点。例如我在讲解内阁的设立时,我要求学生顺着我设立的问题去整理教材看书。明成祖为什么设内阁?明太祖为什么要废丞相?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何时产生?有何变化?变化的趋势的是什么?逆向思维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很多,要多选择相关的高考题去训练学生。
第五、写作实践。事实证明,让学生写史学小论文,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这种写作,可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见解,阐述出某种新观念。通过锻炼,其思维能力也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途径可以探究。所谓“教无成法,教学有法”,这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究、总结。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在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贰』 如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要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必须注意培养下列各种具体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如何认识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如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残酷性和进步性;如何看待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发展性;如何分析殖民主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如何分析历史的曲折性和向前性;如何认识革命的暴力性与和平性(1919年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中,以和平夺权的方式,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如何认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跃入社会主义社会)等等,如果用确定的、线性的逻辑思维模式来看待,就很难找到它的合理内核,若以辩证思维作指导,就能解开它的“历史之谜”。所以辩证思维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可以以一个历史事件为圆心,把自己的思维扩散开来,延伸出去。例如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摆脱民族危机,学生可以就此思考相关的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垄断形成、《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瓜分狂潮、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加深理解,提高应变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例如某学生一反史学界对方伯谦临阵脱逃、最终伏法的定论,认为“方案”纯属冤狱,并通过旁征博引,自 圆其说,得出“重新认识甲午战争中的方伯谦”的观点。该过程实际就是由心智到实践,最终演绎出创造思维的过程。可见,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学生可以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囿于成规,突破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从史实的现象及本质中,剖析探索,寻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维结论。
第四,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如证明书上所给的结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你如何证明?)或者进行逆向设问,清学生思考,如隋炀帝如果不穷奢极欲,他能成为一代明君吗?为什么?商纣王曾经杀了自己的叔父,唐太宗却杀死自己的亲兄弟,那唐太宗也和纣王一样是个暴君吗?为什么?
第五,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在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历史思维包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还应包括运用直观形象、表象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等加工的形象思维。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大量的课本插图、照片、地图、投影片、影视音像制品往往用于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历史感,以形象地展现或佐证课本上写的、教师讲的知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主要功能。今天,新的课程改革呼唤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和研究,学会自己去寻找规律和作出结论。教学中,教师要使形象化的历史资料素材在启发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作用,把学生从直观性的学习,带入到探究性的、创造性的学习历史的领域。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立足课本,把课本读懂、读精、读深。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而能力的培养,又是从基础抓起的。没有全面准确的历史基础知识,无法谈能力的培养,况且,历史教材本身也包含一些隐性知识,要挖掘出这些知识,只有完全熟悉了教材,才能悟出其中真谛。隐性知识的挖掘,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将起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不仅不能冷落课本,而且对课本一要读懂,二要读精,三要读深。读懂,就是对课本中段与段、节与节、章与章、图与文之中一些内在联系要让学生读明白,要挖掘历史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寻找历史事件的起因即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外因与内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对一些注释内容也要领会。读精,就是要善于归纳总结。读深,就是要挖掘课本里的一些隐性知识、实现知识迁移。隐性问题的答案语言往往不是课文中的原话,因此,要根据课文内容精选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把训练贯穿于教材与课堂之中,一方面让课本知识延伸,另一方面让学生历史思维向深层发展。不要一味追求高、深、难,不要一味挖掘一些理论要求过高且与政治课过于靠近、答案随意性较大的内容进行训练;材料解析题训练的重点不要放在那些生涩难懂的古文上。否则,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将使考生缺乏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而事倍功半。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历史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己列出提纲,找出每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讲课之中,变原来陈述式教学为论证式、探究式教学,从传授知识“是什么”的教学转变为“为什么”的教学。课堂上注意一题多问,培养多角度思维能力;反向分析问题,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同类项比较归纳,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概括思维能力;对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培养历史辩证思维能力等等。对教材中一些难点,大胆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博采众议,达成共识。讲评课不要单纯进行答案的灌输,更不要让学生认为老师的答案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要鼓励学生对权威、对教师、对答案、对题目质疑。特别是一些问答题及材料解析题牵涉主观意识的答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集思广益。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考题,充分发挥潜在能力,达到高层次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切勿把学生变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上课让学生单向静听;切勿上填鸭式习题讲评课,不允许学生对“标准”答案质疑。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以讨论、辩论、小论文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1、以“讨论”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讨论要求师生合作,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我完成部分学习任务,并创造性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朝广度和深度方面拓展。运用讨论促进思维发展的具体做法如:进行探索和揭示历史规律的讨论;进行从整体事物的个别方面研究事物本质的讨论;进行把事物的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反映历史发展轮廓或全貌的思维方法的讨论。
2、以“辩论”拓宽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辩论会,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途径。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媒介多样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到来,舆论界对社会各界活动作了大量报通,各种纪念活动广泛持久展开,形成全球性热点。我们可以组织一场年级辩论会。首先拟定辩题。有关于背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关于结果的:战争对人类社会发展利与弊等等。让学生自发组织,选取辩题,展开辩论。这种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源于课本,又适度超出课本内容,把课堂知识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此外还锻炼辩论技巧 ,大大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
3、以“小论文”提高学生史论结合的动手能力。
心理学认为,思维活动总是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活动可分为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再生性思维。但中学生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这种创造性思维不是专指对历史学提出新观点、新结论,而是指他们能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对待学习,以探索和创造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未知史事进行有创见的思索。在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基础上,提倡撰写小论文,就是这样一种创造性思维培养工作。
四、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比如用现在中学生就掌握对数和三角函数去和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比较,以为祖冲之不伟大,这就违背了历史地看问题的方法。通过平日的强调和潜移默化,学生就会练就一双历史的眼睛。
2、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这里并不是套用极左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即注意人民性问题。例如,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调整有利于当时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就应肯定。苏联牺牲波兰人民利益与德国法西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应否定。 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就应否定,而主持开凿大运河、派人去西域和台湾就应肯定。
3、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历史材料就得看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地点、类别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问答题则要逐字逐句,默读三遍,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绝不能瞅上一眼,草率答题。不然就有可能把“俄国”答成“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答成“二次革命”,把“近代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误为“法国大革命”等。又如,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说: “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不认真分析就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误认为“1648年革命不是英国革命”,而实际上正是英国革命。马克思的意思是强调英国、法国革命的国际影响。
五、用讨论式教学创设思辨的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精心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引导启发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辩论和研究学习。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此方法来把问题引向深入。
1、讨论式教学的一般方法包括四个方面:(1)教学组织方法,如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造自由轻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启发引导思考、置疑诘问等等。(2)指导学生准备、参与讨论的方法,如指导学生怎样明确问题、选择论点?怎样收集资料,提供论据?采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怎样抓住别人言论的中心?等等。(3)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如启发学生变换角度考虑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前面的讨论是否偏题,启发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等等。(4)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发展自我的方法。如指导学生填写自测情况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行反思,教会学生如何沉静下来、反复思考问题等等。
2、讨论式教学的组织程序如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假设、分析、论证→总结评价(讨论的准备)(讨论过程)(修正、迁移)实施结果与分析讨论。
① 根据中心问题,创设思考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思维不合逻辑、对问题的原因迷惑不解,或者不符合应有的客观历史现状,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② 引导学生明确问题实质,收集归纳论点与论据(历史事实)形成观点,同时考虑可能出现的其他观点,分析其正误及思考表达的方法。
③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随时记录别人观点中的重点问题,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适时对前一段讨论进行分析反溃引导学生注意逻辑性与科学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揭示出历史发展的规律。
④ 总结评价学生讨论,评价学生在知识与能力层次上所达到的目标是否实现,启发学生自我总结,指出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矫正的方法。也可以再提出一个相似的问题,让学生作出回答,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迁移。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理论基础与能力基础,学生的现状是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依据,任何教学方法均离不开学生的客观实际。因此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程度、认识方法、依据的思想观点,就成为我们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
第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创设有益的学习情境。美国教育家林格指出:在教学中,教育心理学关心三个焦点区域的理解的发展,即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这三个区域相互重叠和相互关联。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学习、探究的气氛中,自觉地、主动地感受历史,从而激发起学生去理解与寻究历史问题的愿望。
第三,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的辩证关系。像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人民和英雄人物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应该在教师举例说明后 ,让学生再举同类例子加以说明以巩固基本理论。
第四,引导学生注意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提高理论结合实际和应变能力。如当前的改革开放、中日关系、统一台湾、伊拉克冲突、多极发展、民族问题、科技文化发展等都应注意。平时注意了这些问题 ,考试中遇到相关试题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回答。
——广东肇庆中学 王瑞
『叁』 作家通常是如何表现其独到的感性体验和对历史的思考深度的
小说的主人公通常在一种沉郁的氛围中出现,他坎坷的人生与社会政治的重要事件相专连,其坎坷曲折的命运往往属令人感叹。通过这样的描写和框架结构来体现出反思小说的艺术价值,从而表现出作家独到的感性体验和对历史的思考深度。
『肆』 如何从一个极度感性的人变得极度理性
1、在生活中不断努力和进取,经历多了,生活经验有了,详专细的分析,在分属析人与事或物时,就会变得理性。
2、在生活中勇于担当,承担责任,后果的预知,为自己和别人负责。
3、全面的认识,对于人、事或物能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再总结。遇到挫折和困难,克服困难。
4、养成冷静的态度,遇到事情三思而后行,养成习惯,总结经验。
5、感性指人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强,能体会到任何事物情感的变化。感性的人,在待人处事过程中,更遵从自己的意识,也就是习惯于从心所想出发,不会更多的考虑客观条件,若是以主观看法为主导即会变成唯心主义和宗教。
感性人的优点:感情丰富、有人情味、心软善良、情感细腻、感受力强、艺术天赋高、浪漫、具有感染力。
感性的人缺点:多愁善感、感情用事、主观、情绪化。
6、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的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
理性是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反之就是反理性。理性的本质就是否定与怀疑。
『伍』 历史应该怎么教
教历史事实,即通常所说的历史知识,是指客观存在过的的真实情况,包括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内容。
一、为什么讲历史事实
1、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是用事实说话的人文学科,原原本本告诉学生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是历史教学本真性的要求。
2、? 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学生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的事物比较容易理解,对理性的知识则不太容易理解。
3、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对历史知识、学科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提高加强过程性,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讲历史事实的意义
二、历史事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淡化史实:在教学中,只重视历史结论的教学,忽视史实教学。如就教材讲教材,不能提供丰富的史实;简单罗列史实,不注重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纵向、横向联系)。
(二)跨越史实: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提供史实材料,跨越史实。在一些特殊的地区,由于师资水平和硬件条件的局限,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简单地让学生在教材上划结论的现象。
(三)割裂史实与三维目标:在教学中,只注重史实的讲述,不太注重学生历史思维习惯和历史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方式不恰当:新课程倡导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教学的主动参与,有些教师认为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是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了,这是对新课程理解的误区
三、怎样讲历史事实
讲授历史事实遵循的原则:
(一)事实的选取要依据课标,体现三维目标,围绕重、难点
(二) 要理清历史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 史实的选材要具体、丰富、生动,注重历史细节
(四)史实的呈现方式上要多样化
四、历史事实的教学类型
(一)关于历史事件的教学
(二)关于历史人物的教学
(三)关于历史文物、历史遗址或遗迹图片的教学。
『陆』 如何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历史是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纪录,诠释和研究。它内容丰富,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是一门包罗万象的人文学科。
一. 一、认识历史科的作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李世民说的一句话,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培根也曾说:“读史使人明智。”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历史有很大的作用。从人类的历史中,可以认识祖先的历史,知晓民族的兴衰,了解古今中外曾经发生的事件,吸取古代的经验教训,增长见识,认识社会,提高预见未来的悟性,陶冶一个人的情趣,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培养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吸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学生真正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将来适应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因此一定要使原来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历史无用论思想彻底去掉,使他们自觉培养起对历史的兴趣。
二.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
1. 1、 利用提问方法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提问会对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刺激,一旦所提出的问题富有启发性,就会引起学生钻研教材,探讨问题的兴趣。比如在讲“淝水之战”前,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投鞭断流”,“草木谐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然后提问:“同学们,这三个成语出自什么历史事件?其具体内容如何?”当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后,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有的学生在相互讨论,有的学生在独立思考,使课堂教学秩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朝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前进。当学生正确地回答了提问后,会产生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振奋和解决问题的愉快,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历史的兴趣。
2. 2、 利用对比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对比法就是用某些有共同联系的史实来进行比较异同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对比法,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扎实,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上《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这节课时,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中国历史关于戊戌变法,然后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会取的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他们两者有什么不同?通过这种比较,学生加深了对日本历史的认识,巩固了已有的旧知识,也就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3. 3、 利用分析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使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总体认识。例如,在讲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首先就需要对战争过程进行具体分析:第一个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号召人民为争取生存而斗争;第一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把斗争锋芒直指秦朝统治者;起义军队伍由开始的900人,发展到几十万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第一次推翻了封建王朝。然后得出“秦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通过这种分析,使教材有限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建立整体完整的知识结构,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帮助学生重构历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 4、 利用音像资料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音像资料包括录音带,照片,录像带,光盘等等。在历史教学中,有些内容可以重新利用音像手段,再现历史现象产生的时间,地点,历史背景及其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感性认识。比如在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节的“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开国大典的盛况,然后播放开国大典的音像资料: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天安门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通过这些音像资料,再现了伟人的音容笑貌,这是最生动,最传神,最真实的历史,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记忆。
5.5、 利用历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历史课是枯燥无趣的,不愿意学习的课,学习起来就成为一些历史事件的简单机械的背诵,这样就大大禁锢了历史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如果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历史知识就会变得真实而生动,从而使历史课变得趣味盎然。例如在上《蓝色的地中海文明》这节课时,可以补充罗马建城的传说——“母狼乳婴的故事”。 传说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的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称陷落后,来到了意大利中部一个叫作“拉丁”的地方居住下来。埃涅阿斯的后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城市,并成为了这里的国王。当王位传到努米托尔时发生了内讧,他的弟弟阿穆留斯篡夺了王位。为绝后患,阿穆留斯下令杀死了努米托尔的儿子,并强迫他的女儿西尔维娅去当祭司。依据规定,祭司是不能结婚的。西尔维娅违背了他的约束,与战神玛尔斯相爱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阿穆留斯得知此事,下令把这对双胞胎投入台伯河溺死。兄弟俩被冲上了岸,被一只母狼用奶水养活。此后,这对双胞胎兄弟被路过的牧羊人收养,分别被取名为“罗慕路”和“勒莫”。兄弟俩长大后,重新夺回了王位,并在当初他们被遗弃的台伯河边建了一座新城。但是兄弟二人在用谁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的问题上发生了争吵,最后罗慕路杀死弟弟,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举行了城市奠基仪式:罗慕路把一对公牛和母牛套在犁上,赶着他们绕着帕拉丁山犁出了一道深沟,到预定开设城门的地方,罗慕路把犁头抬起,城市的轮廓就这样确定下来了。罗慕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为“罗马”,罗马由此立国。通过这种历史故事的补充,可以营造“寓教于乐”的氛围,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充满兴趣的学习中获得知识。
以上这些培养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是我在多年历史教学中的体会。然而教无定法,今后我将在这方面多做探索,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更有效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柒』 怎样训练自己的感性思维
你好同学,首先你能认识到这个问题很好,你很幸运遇到了我们。全国最正能量最专业的情感咨询机构。
感性思维
男人是左脑动物,习惯性逻辑思考,男人的世界里更多的都是 1+1 等 于 2,因为所以,由此可得的逻辑思维。
而女人,恰巧相反,她们是右脑动物,她们从来不会想那些逻辑性的东西,她们喜欢情绪化,感情化。所以她们才会看韩剧看到哭,才会经常无理取闹。这就是感性思维。
男人思维太过逻辑严谨,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女朋友哭着跟你说:“今天有个项目做砸了,老板骂了我一顿,还罚了我 300 块钱,呜呜呜呜 鸣”
一个理性思维的人一定会对她讲一大堆的道理,告诉她这个项目应该怎么处理,BALABALA 的。
而感性思维的人只会一把将女人搂过来,温暖的说一句:“没事,有我!”
很明显,后者更容易俘获女人的芳心,因为女热不需要道理,她只需要你能懂她,你能照顾到她的情绪,因为她们是感性的。
你甚至还可以更好玩的搂着她说:“没事,如果是我,我会罚你 600,哈哈哈”
大部分兄弟在刚加完夜班后,心情就会压抑,试图通过和姑娘聊天释 放各种负能量,想都不都想就去跟女人抱怨今天又经历了哪些让人歇斯底里的事情。
其实重点不是抱怨出了问题,而是他们的文字信息出现了问题,他们 在表达自己心情的时候不够具象化,只是简单的说出自己的心情:“我 今天很不爽。”
这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女人无法从不具有场 景画面感的文字中体会到负能量的情绪,第二个更致命的问题是这些兄弟一旦开始传播负能量了就根本停不下来。
所以男人要与女人交流就必须具备感性思维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描述画面感的文字信息与女人交流;第二方面,要懂得情 绪切换,否则互动会变得单调无趣。
所以男人要与女人交流就必须具备感性思维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描述画面感的文字信息与女人交流; 第二方面,要懂得情绪切换,否则互动会变得单调无趣。
其实我们都有过感性思维的时候,那就是小时候的我们只需要负责无 忧无虑地玩,压根不用考虑吃喝住的问题,很自然的就能随着心情, 去说自己想说的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那时候大脑的思考方式是 “联想、回忆”,说出来的东西都是可以让别人听了就能想象到画面 的,让她们毫不费劲地代入情绪解读内容,然后马上作出反馈内容。
相信我,感性思维的沟通方式会很好玩,现在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去 联想、回忆那些让你产生情绪的场景。内容一定是包含了“摸到、闻 到、听到、吃到、看到”的整个场景过程。
比如我不开心的时候我会对女人说:“今天拉了几次肚子好不舒服。”
女人会去想象这个画面,很自然的代入这种负面情绪,她可能会说: “吃点药。”但我会马上切换到积极的情绪状态,否则这会让别人觉 得你非常死板,所以我会很开心的说:“看到你的照片瞬间好多了。”
Ok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你学会了吗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加油!
『捌』 如何训练自己的感性思维,跳跃思维,发散思维
有意识的往这方面去思考问题
『玖』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内容摘要】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是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二是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启发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四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关键词】历史概念 历史材料 历史思维
【正文】古人云“授之以渔,非授之以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而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但在传统教育尤其是讲授法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确定性,强调问题答案的惟一性和标准化,在头脑中形成了太多的心理定势,用单一的固有的,常规的心理准备去应付各种问题,从而缺乏思考的独立性和富有新意的想象,反而不利于创造性发挥。“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告诉我们:知识、技能和思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都应该讲解透彻。
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天京变乱”这一史实时同学们比较熟悉。若只设问原因如何,过程怎样,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尝试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和问题链,效果就不同:(1)假设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什么样的政权?(2)假设没有“天京变乱”,洪秀全的“天国”理想会实现吗?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牵涉到“天京变乱”,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败因、教训等热情,在模拟假设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问题。如“太平天国变成了新的政权”,“太平天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太平天国割据南方与清对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国理想变成梦”,“洪秀全成为民选总统”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单独设问,学生兴趣很难提起。可设计以下历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围剿”前国民党政权和苏区控制的国土、人口、拥有的兵力、军事策略、外援的对比表,同时出示国民党的碉堡工事和红军的防御工事图片。就战争开始后,假设一方
是红军的指挥者李德,另一方是蒋介石,进行模拟指挥(主要是策略)并谈感想。这样一来,不但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求异探究的空间。于是有同学提出败因主要是中共的军事策略错误;也有认为主要是红军的综合实力不如国民党;还有认为主要是国民党的持久战消耗了我们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问题。于是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讲解使学生对“天京变乱”和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历史教学中,好的设问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何才能提出好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究其原因,教材讲的很明确,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总结历史规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较分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通过比较分析,三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2、都通过了侵略扩展获得大量资金,原料市场;3、都注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3、垄断组织的促进作用。至此问题就已基本解决。但学生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如果稍加点拨,就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国家统一,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有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样的分析比较,将“史”与“论”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二、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你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 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故事、脍炙人口的歌诀、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能的谜语、幽默动人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创新的意识。例如,我在讲“春秋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这一内容时,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国有一个改革家在推行变法法令这前,担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给十金。’人民感到奇怪,只是观望着,没有人去搬。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赏金增加到五十。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去了,他果然获得五十金重赏,表明政令一旦下达,就坚决执行。同学们知道这位改革家是谁吗?学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兴趣盎然,我利用这一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商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实行变法?变法的内容和结果怎样?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何被施以车裂之刑?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为了让学生理解1977-1978年中国“在徘徊中前进”,我把当年的 “你办事我放心”、“黑龙江省委敬迎华国锋主席像”、“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等宣传资料展示出来,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由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由于资料新颖,学生兴趣浓厚,有的想到了虽然“文革”结束,但个人崇拜现象依然存在,并且还在制造新的个人崇拜;有的想到了“左”的错误仍在继续;还有的想到了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改变等等。这样,学生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识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诱发了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外,高中学生很喜欢在历史教学中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因而我十分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例如,在讲到苏联与德国法西斯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为防范德国的侵略,为作战做了一些准备,加紧东部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并将重工业迁往东部。这些准备工作为苏联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正在开发大西北。提到此,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结果得出了新颖的结论,开发大西北不仅仅是发展了中国经济,还具有战略意义,获得了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启发引导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要学会阅读课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一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组织语言表达。三是教会学生构建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网络。
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引导。如我在讲“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秋召开的洛川会议上决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为什么不把八路军直接调到正面战场上作战,而要开赴敌后战场呢?开赴敌后战场以后,又为什么不立即组织百团大战呢?”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1937年,八路军3个师才3万人左右,若与强敌硬拼,不仅达不到抗日救国的目的,反而会达到蒋介石对红军五次围剿没有达到的目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既避免了国民党可能的挟制、吞并,又能够组织起抗日游击队,开展敌后武装斗争。这样,既有利于持久抗战,又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引导下,适时设疑,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不断转换分析问题的视角,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维历史联想能力。因此通过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第一、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教材上的结论,有些只是“一家之言”。因此,课堂首先就要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破除迷信,畅所欲言,容忍学生对教师、对教材说“不”,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心灵自由。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我在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目时,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我启发学生把民族资产阶级对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工人阶级的几种不同态度进行分析对照,并引导学生运用大量历史事实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最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对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这一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下,教材不只是课程资源,同时非常重视史料的编辑。教师要多渠道,有针对性筛选史料。在丰富的史料面前,学生的思维回到历史中,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如讲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我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古代人口南移,环境的变化,气候的演变,经典作家的论述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南移的缘由,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处理,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使思维向多维的方向发展,更好拓宽了思维视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什么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三、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问答题来做。各种题型可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第四、逆向发散性。逆向发散性是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指向与题目意义的方向相异或相反的思想方法。在平时归纳整理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在应用时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维定势,对学习者解决问题时有积极作用,但也容易在情景或规定性发生变化时造成误判。善于运用逆向发散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思维的失误,而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全面深刻地看待和评价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从整体上逆向思考,而且要从局部去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的,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因此历史事件往往就是逆向思考的契入点。例如我在讲解内阁的设立时,我要求学生顺着我设立的问题去整理教材看书。明成祖为什么设内阁?明太祖为什么要废丞相?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何时产生?有何变化?变化的趋势的是什么?逆向思维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很多,要多选择相关的高考题去训练学生。
第五、写作实践。事实证明,让学生写史学小论文,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这种写作,可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见解,阐述出某种新观念。通过锻炼,其思维能力也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途径可以探究。所谓“教无成法,教学有法”,这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究、总结。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在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