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洛阳本土的历史名人有那些
以下的一百位历史名人,或生于洛阳,或葬于洛阳,或长期生活于洛阳,或功业创立于洛阳。洛阳要想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就要大打历史名人牌,或重建其故里故居或墓地,或建其纪念建筑,至少也要为其建雕像或浮雕(据说这个计划正准备进行)。
信史前:
伏羲:人文始祖,孟津龙马负图寺始建于晋永和四年,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因传说中伏羲在此降伏龙马、创制八卦而得名,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出现地,“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伏羲的祭祀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夏朝:
后羿,传说中射日的英雄,为东方夷族的一个首领,他乘太康无道、夏民怨愤,入居斟(寻卩),执政,拒太康于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寻卩),后被其亲信寒浞杀死。
夏桀:夏朝末位君主,名履癸,约于公元前一八一八年左右即位,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于前一七六六年左右为成汤所败,死于南巢,夏亡,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
杜康:字仲宁,相传为县康家卫人,造酒祖师,在洛阳造酒。
商朝:
商汤,子姓,名履,灭夏后称为武汤、成汤或成唐,甲骨文中称太乙、高祖乙,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汤原是东方商族部落的首领。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因以为族号。汤任贤臣伊尹为相,委以国政,以亳(在今唯阳区境内)为据点,积蓄力量,准备灭夏而代之。先后攻灭邻近的葛国(在今宁陵县境内)及韦(在今滑县东南)、顾(在今山东省城鄄县东北)等夏的羽翼国,最后终于利用夏的最后一个君主桀荒淫无道,夏内部矛盾激化的时机,攻灭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汤在位期间推行善政,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众,停止人殉以保护劳动力。汤即天子位,定都西毫。位于洛阳市偃师城西、洛河北岸的尸乡沟一带。
伊尹 :生卒年待考。商初名臣。名挚,洛阳伊川人(亦说栾川人或嵩县人)。因官封为尹,故称伊尹,又称阿衡或保衡。原为有莘氏女陪嫁于汤的媵臣,因精通治国之道,汤授以国政,在助汤灭夏中所建功勋卓著。汤死后,辅佐外丙、仲壬。仲壬死后,立太甲。太甲无道,伊尹将其放逐桐宫(今虞城南)。3年后,太甲悔过,复得其位。享年百岁,卒后商王沃丁葬以天子之礼,与汤并祀。传有《伊训》、《咸有一德》等,已佚。
周朝:
周武王:周武王伐纣时,聚八百诸侯于孟津,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洛邑。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因以周太王所居地为其采邑,故称周公。 营建洛阳邑,在洛阳制礼作乐。
伯夷叔齐:劝阻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周平王:名姬宜臼,一作宜咎(公元前?-前720年)。幽王子。幽王被杀,他被拥立为王。在位51年,病死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葬于平丘(今河南省太康县金堆乡)。姬宜臼,幽王位时,原被立为太子。幽王宠爱褒姒后,废黜了宜臼,改立为伯服为太子。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幽王以后退走了。申、鲁、许等诸侯国就拥立宜臼为王,于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即位。公元前770幽王太子宜臼将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邑。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史称周王朝为东周。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曾为东周王朝"守藏室之史",长期在洛阳管理图书典籍。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白圭:生卒年待考。战国著名商业活动家,魏惠王时大臣。洛阳人。主张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贸易致富。遇到丰年,收买谷物,卖出丝漆;遇到荒年,卖出粮食,购进帛絮。被历代商贾尊为鼻祖。
㈡ 我想知道洛阳出过那些名人(最好有简解)
伏羲:人文始祖。大约距今七八千年。伏羲氏发现“河图”与“洛书”,并画出“八卦”,用简单而寓意深长的符号,概括了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明的新曙光,它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初基,反映了河洛先民在和大自然斗争中所形成的人类思维的伟大成就,是河洛先民智慧和社会实践的结晶。
杜康:字仲宁,相传为造酒鼻祖,在我市伊川、汝阳一带造酒成名。如今,两县留有大量的杜康造酒遗迹,两县的杜康酒业发展旺盛。
伊尹:生卒年待考。商初名臣。名挚,洛阳伊川人(亦说栾川人或嵩县人)。因官封为尹,故称伊尹,又称阿衡或保衡。原为有莘氏女陪嫁于汤的媵臣,因精通治国之道,汤授以国政,在助汤灭夏中所建功勋卓著。伊川县平等乡有伊尹墓遗址。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因以周太王所居地为其采邑,故称周公。营建洛阳邑,在洛阳制礼作乐,被后人尊称为元圣。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曾为东周王朝“守藏室之史”,长期在洛阳管理图书典籍。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白圭:生卒年待考。战国著名商业活动家,魏惠王时大臣。洛阳人。主张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贸易致富。遇到丰年,收买谷物,卖出丝漆;遇到荒年,卖出粮食,购进帛絮。被历代商贾尊为鼻祖。
苏秦: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倡导合纵说的重要活动家。字季子。洛阳人。传有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之故事。致力于纵横之术,先后游说六国,劝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纵之势。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归赵封为安君。后奉燕昭王命入齐,从事民间活动,被齐人车裂而死。
秦汉隋唐人才辈出
吕不韦:秦国相国,史记中称他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家,主编《吕氏春秋》为秦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封地有河南洛阳十万户,在洛阳自尽,葬于洛阳。
田横:刘邦称帝,遣使诏齐王田横降,横不从,于洛阳途中自刎,葬于洛阳。岛上五百壮士闻此噩耗,集体挥刀殉节。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人。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得到郡守吴公的赏识,收为弟子。文帝即位后,因吴公的推荐,任为博士,掌文献典籍。其时,贾谊不过20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但以见识和议论,赢得博士中年长者的尊敬,受到文帝的重视,不到一年,被擢升为太中大夫。朝廷上许多法令、规章的制定,都由他主持进行。贾谊的才华和文帝对他的信任,引起了一部分朝臣的不满。他们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流言,动摇了文帝对贾谊的信任,结果文帝让贾谊离开长安,去做长沙王的太傅。
桑弘羊(前152~前80)西汉大臣。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在他的参与主持下,先后制定、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货币等经济政策,从富商大贾手里夺回了盐铁和贸易的控制权,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班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使西域,汉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胁迫西域各国出兵,寇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西域与汉断绝65年的关系至此恢复。直到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才从西域返回洛阳,葬于洛阳。班超在西域30年,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班固:修《汉书》)。东汉建初七年(82年),兰台令史班固在洛阳著《汉书》。《汉书》用了20余年时间修成,从秦末农民大起义写到王莽失败,计120卷,分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班固死后,部分“表”、“志”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续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内容丰富的断代史。
蔡伦: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宦官蔡伦改进民间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敝布、鱼网作纸,献给和帝,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许慎(54-149年),古文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他初举孝廉,后入京,官至太尉南阁祭酒。曾从贾逵受古文经学,博通经籍,当时洛阳儒生称其为“五经无双许叔重”。他收集小篆、古文(战国文字)、籀文(西周文字,即大篆)共9533个字,逐一按形体、声韵、训诂进行简要地解说,撰成《说文解字》14篇,凡13.3万余字。这部书创稿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至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九月,许慎遣其子许冲进奉朝廷,历时22年。《说文解字》集西周以来文字之大成,也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是我国一部系统而比较完备的字典。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公元690--705年在位。出生于洛阳。十四岁被唐太宗选入宫内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她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洛阳度过的。唐高宗时被封为昭仪,后被立为皇后,参与朝政,与唐高宗并称“二圣”。684年中宗即位,她临朝称制。同年,废中宗立睿宗。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她开创殿试制度,注重选拔人才。任用酷吏,大兴冤狱。晚年奢侈专断。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武则天病死。
玄奘(600-664年),俗名陈袆,法名玄奘,俗称唐僧、唐三藏、唐高僧,通称三藏法师,唐代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佛学大师、佛经翻译家、旅行家。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现存诗歌达1400余首。
李龟年,生卒年不详。唐朝时东都洛阳人。著名歌唱家、宫廷乐师。他精通音律,通晓多种演奏技巧,笛子和筚篥也吹奏得漂亮,还会击羯鼓。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原籍洛阳人。其诗“我家本瀍榖,有地介皋巩”可证,后迁至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因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一位开启宋明理学唯心主义初源的哲学家。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世称元九,洛阳(今属河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小说家。其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白二人的文学主张相同,诗风接近,互相影响,因此又称"元白体"。
白居易(772-864年),字乐天,号“醉吟先生”,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河南新郑。是我国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
宋元明清名人承前启后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祖籍涿州(今河北涿县),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的生父赵弘殷,少骁勇,善骑射,为后周铁骑第一军指挥使,转右厢都指挥使,领岳州防御使。曾为后唐禁军军官,故安家于洛阳夹马营。后唐明宗天成二年,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据说他出生当夜,附近火光冲天,故这里又叫“火烧街”。如今这里还有一处破窑院,传说为赵匡胤故居。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偃师佃庄镇相公庄)人。祖父梦奇,官至后唐户部侍郎。父龟图,曾任后周起居郎。龟图妻妾甚众,与妻刘氏不睦,因而蒙正幼时与母一起被逐出在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家宅。母子二人遂回到故乡洛阳,栖身于寒窑中,颇受困顿窘乏之苦。他少有壮志,发奋攻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中进士第一(即状元),从此青云直上,成为北宋一代名相。
邵雍(1011-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居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是我国宋代著名的象数学家,也是伊洛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被封建统治者捧为"圣人"、"夫子"。
程颢、程颐为同胞兄弟,二人同为北宋教育家,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人尊称“二程”。他们继承周敦颐和邵雍的哲学观点,并融合佛、道内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代表儒家思想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后世称之为“洛学”或“伊洛理学”。到了南宋,其学说经朱熹继承和发展,成为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官方哲学,即“程朱理学”。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出身在官僚地主家庭,祖籍山西夏县。司马光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他一生杰出的成就表现在史学方面。在闲居洛阳时负责编修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姚燧(1238-1313年),字靖甫,号牧庵,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太子少傅、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姚燧祖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后迁居河南洛阳。
吕维祺(1587-1641年),字介孺,号豫石,学者称明德先生,明末河南府(洛阳)新安县人。他著书颇丰,主要有《孝经本义》、《或问大全》、《明德堂文集》、《敬学诗》、《吕豫石集》、《奏疏音韵日月灯》。
王铎(1592-1652年),孟津人,世称“王孟津”和“神笔王铎”。明末清初大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连科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累官礼部尚书。明朝灭亡后,他入清做官,顺治年间以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充任明史副总裁。顺治六年,授礼部左侍郎,为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顺治九年(1652年)3月病死故里,谥号文安,终年61岁。
李绿园(1707-1790),本名海观,字孔堂,号绿园。清代文学家,长篇古典小说《歧路灯》的作者。
上述名人或生于洛阳,或死于洛阳;或长期居住在洛阳,或对洛阳进行过重大的访问;或创作在洛阳,或发明在洛阳;或在洛阳建立了巨大的功勋,或洛阳造就了他一生的辉煌……
㈢ 洛阳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观音婢
㈣ 洛阳的名人都有谁
洛阳地情网,上面有洛阳市志,可以在线阅读。其中洛阳人物志中,对洛阳名人有较专为详细的介绍。
不过我属认为不是很全……可以自己去看下……
网址如下http://www.lydqw.com/db/BookRead.aspx?bookid=200904080018
㈤ 洛阳有过什么历史事件或历史名人
先说洛阳的历史大事件,下面说洛阳名人!夏太康迁都斟寻:夏朝前期,太康迁都斟寻其地在今洛阳市偃师境内伊、洛二水汇流处上游的二里头村一带。是为洛阳建城之始。
㈥ 洛阳历史名人事迹有什么具体点的
史前 伏羲:人文始祖,洛阳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出现地,“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伏羲的祭祀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上古帝喾:帝喾(高辛氏)都亳邑(今偃师县城关镇高庄村)七十余载,教化万民,天下归心。 帝喾次子挚,曾继帝喾为帝,仍都亳,在位仅9年被废。 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帝喾及其诸子均为历史上不同凡响的人物,政治活动中心又多都居于河洛之间。 夏朝 后羿:传说中射日的英雄, 杜康:造酒祖师,在洛阳造酒。 夏桀:夏朝暴君。 商朝 商汤:灭夏后称为武汤,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伊尹:商初名臣。 周朝 周武王,周武王伐纣时,聚八百诸侯于孟津,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洛邑。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营建成周洛邑,在洛阳制礼作乐,教化人伦。 伯夷叔齐:劝阻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周平王: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史称周王朝为东周。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是东周时期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苏秦: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倡导合纵说的重要活动家。传有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之故事。致力于纵横之术,先后游说六国,劝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纵之势。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还有被历代商贾尊为鼻祖的白圭,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 秦朝 吕不韦:秦国相国,史记中称他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家,主编《吕氏春秋》为秦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现偃师市首阳山镇大冢头村 偃师一高 存有吕不韦冢,大冢上有槐林,冢旁建有春秋园。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开国明君,建都洛阳。 班超:出使西域,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班固:投笔从戎修《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内容丰富的断代史。 蔡伦:造纸术的改进者,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张衡: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在洛阳发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还有东汉名将,马援、窦宪等,东汉文学家,许慎、蔡邕等。 三国 魏武帝曹操: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 曹植: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诗人。曹操三子,《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 曹丕:魏文帝,曹操长子。 司马懿: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国重臣。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懿为宣帝。卒于洛阳。 关羽:蜀汉名将,忠义的化身,封建社会被尊为武圣,与孔子齐名,首级葬于洛阳。 此外的三国名人还有袁绍、董卓、吕布、司马师、刘禅、邓艾、钟会、钟繇、稽康、阮籍、马钧等。 西晋南北朝 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建都洛阳。 左思:致使洛阳为之纸贵。 陈寿,楚著作郎,终御史治书,在洛阳撰《三国志》。 祖逖:闻鸡起舞,志向宏远。 刘琨:西晋诗人,军事家。 还有西晋名将杜预,注《九章算术》的著名数学家刘徽,另外还有裴秀、石崇、绿珠、潘岳、桓温等。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是北魏一位杰出的皇帝,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现了历史上的北魏盛期。 还有檀道济、高欢、兰陵王高长恭等。 隋朝 隋炀帝:隋代第二位皇帝,开创科举,营建东都洛阳,开发西域,开掘运河,修筑长城,开辟驰道。 隋朝名将韩擒虎、贺若弼等。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定东都洛阳一战是其一生最光彩的一幕。称帝后三次来到洛阳,共两年时间。 长孙无忌:字机辅,洛阳人,文德皇后之兄。好学,有筹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齐国公。 玄奘:通称为唐僧,古今以来,翻译经典最多的,舍唐僧之外其谁焉。 武则天:自立为则天皇帝,国号为周,在洛阳称帝,史称“武周”。 狄仁杰:唐代名臣,不畏权贵,正直无私。民间有广为流传的狄仁杰破案《狄公案》一书,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文笔上的得力助手。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洛阳,开创了“开元盛世”,开元年间曾都洛近十年。 王维:唐诗人、画家。 杜甫:盛唐大诗人,长期生活于洛阳,并以洛阳为家乡。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吴道子:中国唐代画家。被尊为画圣。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张旭: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长期生活于洛阳。 颜真卿:创立书法上另一种的新风格,后宋代四大家的书法,皆受颜真卿笔法的影响,因此颜真卿算的上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人物。葬于洛阳。 郭子仪:唐代著名的军事家。 白居易: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影响极为广泛。晚年隐居于洛阳。葬于洛阳。 刘禹锡:中唐诗人。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这一时期独有成就的诗人。 李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人称“诗鬼”,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曾长期在洛阳任职。字梦得,山东无极(今属河北)人,后迁洛阳 。 李商隐:长期生活于洛阳。 杜牧:曾在洛阳任御史。 李白、高适、杜甫在梁园墙壁作诗,前宰相宗楚客孙女千金买壁成为佳话。 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 程颢,理学家、教育家。 赵普,北宋开国名相,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司马光 久居洛阳,传世名言: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资治通鉴》成书于洛阳。 富弼,北宋名相。 范仲淹,葬于洛阳 、
㈦ 古代洛阳出过多少名人呢,请列举出二十个!
周最、苏代、白圭、苏、乐羊子妻、长孙澄、贾谊、范迁、长孙无忌、吴雄、单超、孙堪、左称、左珀、种拂、种勋、挚恂、庆鸿、史晨、晋灼、赵廷美、温仲舒、赵安仁、范雍、赵尚宽、张奎。
1、白圭
白圭,战国时期中原(洛阳)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
他主张减轻田税,征收产物的二十分之一。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经商。
谷物成熟时,进收粮食;蚕茧出产时收进絮帛,出售粮食。白圭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认为农业的一个周期为12年。他亦认为经商要按时机,就像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
2、苏秦
苏秦(?—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著作有《苏子》31篇,收于《汉书·艺文志》,早佚。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3、温仲舒
温仲舒(944年—1010年),字秉阳,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东)人。北宋大臣,与寇准并称“温寇”。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考中了进士,位列探花。曾任枢密院副使,改任同知枢密院事,位列宰执,后外放秦州知州,驱逐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使之从边地成为北宋的内地。回朝后担任过参知政事。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温仲舒被封为昭文馆大学士,不久去世,享年67岁。追赠左仆射,谥号为恭肃。
4、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唐高宗,成为顾命大臣。
永徽年间,拜太尉、同平章事,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显庆四年(659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自缢而死。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昭陵。
5、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
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洛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白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苏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温仲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贾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孙无忌
㈧ 洛阳的名人都有哪些
史前伏羲:人文始祖,后羿:传说中射日的英雄,
杜康:造酒祖师,在洛阳造酒。
商朝:
商汤:灭夏后称为武汤,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周朝:
周公:。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孔子:鲁国人,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苏秦: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倡导合纵说的重要活动家。传有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之故事。致力于纵横之术,先后游说六国,劝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纵之势。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还有被历代商贾尊为鼻祖的白圭,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
秦朝:
吕不韦:秦国相国,史记中称他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家,主编《吕氏春秋》为秦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封地有河南洛阳十万户。
西汉:
刘邦:刘邦称帝,定都洛阳三个月,置酒洛阳南宫,与群臣论所以取天下之道。
还有西汉名臣,贾谊、桑弘羊。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建立者。建都洛阳。25-57年在位。
班固:投笔从戎修《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内容丰富的断代史。
蔡伦:造纸术的改进者,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张衡: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在洛阳发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三国:
关羽:蜀汉名将,忠义的化身,封建社会被尊为武圣,与孔子齐名,首级葬于洛阳。
此外三国时在洛阳的名人还有袁绍、董卓、吕布、司马师、刘禅、邓艾、钟会、钟繇、稽康、阮籍、马钧等。
西晋南北朝:
左思:致使洛阳为之纸贵。
陈寿,楚著作郎,终御史治书,在洛阳撰《三国志》。
祖逖:闻鸡起舞,志向宏远。
刘琨:西晋诗人,军事家。
隋朝:
。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唐朝的著名千古一帝,文治武功难有比者,定东都洛阳一战是其一生最光彩的一幕。称帝后三次来到洛阳,共两年时间。
长孙皇后:洛阳人,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被立为皇后。
长孙无忌:字机辅,洛阳人,文德皇后之兄。好学,有筹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齐国公。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洛阳,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开元年间曾都洛近十年。
王维:唐诗人、画家。字摩诘。
李白:曾三次到过洛阳,做了多首传世名作,并与杜甫在洛阳相会。
杜甫:盛唐大诗人,长期生活于洛阳,并以洛阳为家乡。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吴道子:中国唐代画家。被尊为画圣。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张旭: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长期生活于洛阳。
颜真卿:创立书法上另一种的新风格,后宋代四大家的书法,皆受颜真卿笔法的影响,因此颜真卿算的上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人物。 葬于洛阳。
白居易: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影响极为广泛。晚年隐居于洛阳。葬于洛阳。
刘禹锡:洛阳人,中唐诗人。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这一时期独有成就的诗人。
李贺:洛阳人,字长吉,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人称“诗鬼”,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其先太原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后隐居洛阳香山 ,并葬于此。(香山,在龙门山对面)。
还有与洛阳有关的名人有张说、许远、元稹、孟郊、李贺、韦庄等。
五代:
朱温:朱温以梁为国号,都开封,以洛阳为西都。
李存勖:迁都洛阳,以洛阳为洛京。李存勖以继唐而有天下,故国号唐,史称"后唐"。
另外还有石敬瑭,灭后唐。建晋,建都洛阳。
宋代:
李煜: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 葬于洛阳。
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庙号太祖。洛阳人。 赵光义,宋第二代皇帝。
赵普:北宋名臣。字则平。洛阳人。北宋名臣吕蒙正、富弼,洛阳人。
司马光:北宋名臣,史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曾在洛阳任西京留守,作《洛阳牡丹记》与《新唐书》。
邵雍:北宋哲学家。后居洛阳。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葬于洛阳市伊川县。
程颢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洛阳伊川县人。
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程颢弟。
㈨ 古代出生于洛阳的名人
● 玄 奘
玄奘(602—644年),姓陈,法名玄奘。洛阳偃师人,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三藏、唐高僧、佛教学者、翻译家、旅行家、与鸠摩罗仁真帝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他从小就出家于洛阳净土寺为和尚,后又在国内遍访名师,他感到所说纷歧,难得定率,便决心到天竺学习,在那烂陀寺从戎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同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天竺,经历了17年,贞观十九年回到了长安。译出经、论35部,凡1335卷,1300多万言。多用直译,笔法严谨。所译经籍,对丰富祖国文化有一定贡献,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世称“新译”。曾编译《成唯识论》。撰有《大唐西域记》一书,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和从事考古的重要资料。他到天竺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后人为纪念他,在其故乡村南建唐僧寺一座。寺内大殿为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修,现在尚为完好。他的父亲陈惠在隋代曾任江陵县令,二哥陈素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名长捷。
● 元 稹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小说家。其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元稹出身寒门,又早年丧父,依靠亲戚度日。他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学习,发奋为文,15 岁明经及第,21岁初仁河中府。25岁登书判拔萃科,授为秘书省校书郎。28岁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对策第一,授左拾遗。青年时代,具有正义感,力主改革时弊,因遭忌,被贬为河南县尉。后又任监察御史,奉使东蜀,不畏权贵,惩处贪官污吏,名动三川。但因得罪了宦官,而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又贬谪通州司马。转而依附宦官权势。穆宗继位,召升膳部员外郎,后又升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工部侍郎。穆宗长宗二年升任宰相数月,同年罢相,出任同州刺史、后改越州刺史、又转浙东观察使。在任职属地仍改革时弊,大和三年回长安任尚书左丞。次年任武昌军节度使至死。终年53岁。 他的诗作,以乐府诗为最有名。如《国家词》、《织妇词》、《采珠行》、《连昌宫词》。他的小诗《行宫》,写得含蓄有味。虽只有四句,而读者不觉其短。他写的《莺莺传》,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取材。元稹,可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优秀作家。
● 伊 尹
伊尹名挚,夏末商初人。是古代著名的贤相。伊尹出生于伊洛流域的古代有莘国的空桑涧,即今日洛阳嵩县莘乐沟。他出身于奴隶家庭,其父为奴隶主的家用奴隶厨师,母为采桑养蚕
的奴隶。
伊尹自幼聪慧,勤学上进,耕于有莘国之野,但由于父传,他的烹调技术很高。他还努力钻研治国之道。所以,他既是奴隶,又是奴隶主子弟的“师仆”。商部族的首领汤求贤若渴,几次去求伊挚,他没有从。空桑涧西南平地上有个小山丘,相传就是商汤请伊挚的三聘台。之后,商汤娶有辛氏之女为妻,伊挚以陪嫁奴隶身份来到了商汤身边。并很快得到商 (未完待续)
--作者:往事如风 (2005-07-18 20:59) 回复留言
1. (续上) 汤的信任,为其灭夏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商朝建立后,伊挚受封为尹,即宰相,助汤治理国家。商汤死后,伊尹曾辅佐外丙、仲壬、太甲等。伊尹在政治上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他强调“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他常用夏王朝灭亡的原因是夏桀“弗克庸德”来教育国君。他指出:“明德则天下存,失德则天下亡。”他对商朝的创立及巩固起了重大作用。 伊尹活了100多岁,到沃丁执政时死去。死后葬于西亳,离汤冢有7里地。在今偃师县城西 10公里处。明代在嵩县城南沙沟龙头村重修的“元圣祠”是作为伊尹的出生地而建的。祠门的对联把伊尹与孔子并举,称伊尹为元圣,称孔子为至圣。后来人们称他为中国第一位贤相,尊他为元圣。
● 周公旦
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文王之了,武王之弟。周公为周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卓绝的功勋。他协助武王姬发完成兴周灭商的大业,建立了周朝。武王卒后,成王姬育继位。而当时成王还是年幼,根本不懂治国之事。在周朝草创、百废待兴之时,周公旦代成王执政,处理国家大事。周公摄政不久,却引起了周统汉集团的猜忌,以分封商地管叔和蔡叔尤甚,到处造谣,说周公欺成王年幼,企图篡夺王位,被封为商地的纣王儿子武庚认为有机可乘,便与管督、蔡叔等人互相勾结,扯旗反叛。在这紧急关头,周公决定亲自率军东征,经过三年战斗,平定了叛乱,武庚、管叔被诛杀,蔡叔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周公东征之后,开始实行大分封,同时觉得镐京偏西,不利于统治全国,有必要在东方伊洛一带建个新都,于是就在成王五年,开始大规模地营建新都洛阳,仅用了一年时间,在洛阳创建两座城:西为王城,东为成周城。总称洛邑。洛邑建成后,西周有两个都城。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京制、周公居洛期间,制礼作乐,确立了周朝的统治体制,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成王成人后,周公将政权归还给成王。《尚书·无逸》篇,就是周公归政时,对成王的一番谆谆告诫,为成王执政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周公营建洛邑并长久居洛,与洛邑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洛阳的人们都尊敬周公,把周公作为幸吉祥、胜利的象征。
● 尹 洙
尹洙(1001—1047年),字师鲁,河南洛阳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新古文运动的先驱者。
尹洙自幼聪敏好学,早就与兄源知名于时。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及第,调绎州正平县主簿,历任河南府曹参军,安国军节度判官、知光泽县。又举书判拔萃,为山南东道节度掌书记,知伊阳县。后召试殿中,任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不久被贬郢州酒税,徙唐州。后复任太子中允,知河南县。又任经略判官,继迁集贤校理、通判州事、加直集贤院、太常丞、知泾州。又徙知庆州、晋州,迁起居舍人,直龙图阁、知路州等。庆历七年91047年) 四月十日病卒,终年47岁。 尹洙一生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他与欧阳修、梅尧臣等高举韩柳复古文的 (未完待续)
2. (续上) 大旗,一改宋初文坛的浮靡之气,开一代文学新风。其作品有《尹洙集》28卷。今传本《河南先生文集》27卷,附一卷。此外,他还著有《五代春秋》。
● 朱敦儒
朱敦儒(1086—1175年),字希真,河南洛阳人。她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具有超然不群、不受凤凰管、不归麒麟辖的性格,他常以梅花自喻,不与群芳争艳。早年隐居不仕。两次举荐为官而不出。绍兴二年(1132年),宣谕伎明又向朝廷推荐朱敦儒,言敦儒深达治体,有经世才,很多翰廷在臣也称颂他的学问与人品,所以高宗皇帝下诏命他为右迪功郎,并命肇庆府督促他赴临安任职,敦儒仍不肯受诏,在众朋的劝勉下,他方应诏到了临安。赐进士出身,授以秘书正字,尔后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典狱。后来因主张抗战,发表主战言论,并于主战派李光等人交通,受到右谏议大夫汪勃的弹劾,于1149年被罢官。 朱敦儒是宋代一位著名的词人。其负早期秀婉工丽,注意词的格律和四声,多写隐居生活。南渡后,家国之难,流离之苦,尤其是壮志难酬的无限悲慨使他的词风大有改变,使他唱出了具有这个时代特征的愤激慷慨的主旋律。后来秦桧当政,选用一些文人来装点门面。加之秦桧之子秦(火+喜)喜欢工词与乐府,朱敦儒再次出仕,被任命为鸿胪少卿,秦桧死,郭儒又被罢官。他的后来出仕,众说不一。宋高宗说:“此人朕且囊荐以隐逸命官,置之馆阁,岂用始怡退而晚奔竟耶。”看来,他后来出仕是有难言苦衷的。
朱敦儒有《樵歌》,也称《太平樵歌》,有人把他的词风分为三段:即早年词风浓艳、丽巧;中年词风激越慷慨;闲居后词风婉明清畅。这三段又唱出了不同时代、不同格调的三部曲。
伊尹 :生卒年待考。商初名臣。名挚,洛阳伊川人(亦说栾川人或嵩县人)。因官封为尹,故称伊尹,又称阿衡或保衡。原为有莘氏女陪嫁于汤的媵臣,因精通治国之道,汤授以国政,在助汤灭夏中所建功勋卓著。汤死后,辅佐外丙、仲壬。仲壬死后,立太甲。太甲无道,伊尹将其放逐桐宫(今虞城南)。3年后,太甲悔过,复得其位。享年百岁,卒后商王沃丁葬以天子之礼,与汤并祀。传有《伊训》、《咸有一德》等,已佚。
白圭:生卒年待考。战国著名商业活动家,魏惠王时大臣。洛阳人。主张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贸易致富。遇到丰年,收买谷物,卖出丝漆;遇到荒年,卖出粮食,购进帛絮。被历代商贾尊为鼻祖。
苏秦: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倡导合纵说的重要活动家。字季子。洛阳人。传有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之故事。致力于纵横之术,先后游说六国,劝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纵之势。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归赵封为安君。后奉燕昭王命入齐,从事民间活动,被齐人车裂而死。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人。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得到郡守吴公的赏识,收为弟子。文帝即位后,因吴公的推荐,任为博士,掌文献典籍。其时,贾谊不过20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但以见识和议论,赢得博士中年长者的尊敬,受到文帝的重视,不到一年,被擢升为太中大夫。朝廷上许多法令、规章的制定,都由他主持进行。贾谊的才华和文帝对他的信任,引起了一部分朝臣的不满。他们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流言,动摇了文帝对贾谊的信任,结果文帝让贾谊离开长安,去做长沙王的太傅。
贺若弼(544~607)隋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