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有哪些公正无私的历史人物

有哪些公正无私的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3-03 04:25:50

㈠ 历史上既尽忠又尽孝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唐朝的名臣魏征,有胆量、有谋略,善于挽回君王所做不恰当的决定。无论版大事小事,权只要皇帝不对,魏征一定是毫不留情苦苦的劝谏;纵然皇帝非常的生气,魏征仍然是不肯停止。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很好的鹞子,非常的喜爱,经常把鹞子放在自己的手臂上立著。有一次,看到魏征来了,怕他看见,就赶紧把鹞子藏在怀里;魏征心里有数,向太宗奏事的时候,就故意的拖延时间,鹞子因此而闷死在唐太宗的怀里。(这是因为魏征不想唐太宗玩物丧志,有损君威的缘故,就用这种方法劝谏。)

㈡ 秉公执法的人物有哪些

1、包拯: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2、任长霞:

任长霞是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中国警察界先进人物,曾被作为先进典范在全国学习。工作期间,被誉为“警界女神警”。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积累的控申积案。

3、郭占利:

郭占利1957年4月生,中专文化,中共党员,山西省偏关县地方税务局会计师。从1994年担任编关县地税局局长以来,带领全局职工秉公执法,大胆改革,使该局的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2)有哪些公正无私的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秉公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

1、忽视秉公执法的重要性,法治观念淡薄

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重要执法机关,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究其原因,是在思想深处没有牢固树立秉公执法的意识,没有贯彻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一味地沉缅于旧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之中。

2、宗旨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唯一宗旨,也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公安机关民警执法的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安定和谐。这种特权思想严重、宗旨意识淡薄的行为严重破坏了警民鱼水情,对待执法工作采取这种不正确的态度,极易导致冤、假、错案,影响司法公正,影响公安机关的形象。

3、业务经费不足,外部执法环境差,执法监督不力

我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相对较低,尤其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地域经济差距悬殊。公安体制改革一再强调要保障公安业务经费,不给公安机关下任务、定罚没指标。但是地方财政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方财政的工资发放尚有困难。

㈢ 有哪些公正无私的历史人物事迹

苏轼: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京做过大官。一日,其乡友带上厚礼想求他帮忙谋个一官半职,并说:“如您不便,劳令弟之驾也行。”乡情不便明伤,苏轼便先给来客讲了一则“寓言”。大意是:某人穷极盗墓,数掘无获,便想去掘伯夷、叔齐之墓,只听伯夷在墓里说:“我是在首阳山饿死的,除了一把枯骨,别无一物,何以如尔愿?”盗墓人丧气地说:“那我就挖开叔齐之墓,碰碰运气吧!”伯夷又说:“连我也不过如此,我弟弟就更帮不上忙了!”

狄仁杰:任大理丞时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一年之内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其名声远洋海外,有荷兰人高罗佩所著《狄公案》系列广受好评。

海瑞:铁面无私为官清廉。 曾直言进谏痛斥嘉靖皇帝。

包拯巧断牛舌案:有盗贼将人家牛的舌头割掉了,牛的主人前来上诉.包拯说:“你只管回家,把牛杀掉卖了.”不久又有人来控告,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包拯道:“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控告别人呢?”这个盗贼听罢又是吃惊又是佩服.

㈣ 铁面无私可以形容哪些历史人物

1、孙叔敖

孙叔敖,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清官。春秋时期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以贤能、清廉闻名于世。孙叔敖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

孙叔敖在任宰相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不叹息。孙叔敖作为宰相,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

2、西门豹

西门豹,战国时,魏国著名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我们太熟悉了,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至今流传。

西门豹在邺县当县长的时候,当地有一个让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习俗,叫河伯娶亲。西门豹铲除这股歪风、邪风之后,而西门豹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

3、张汤

张汤,西汉汉武帝时的著名酷吏。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当然,如此张汤,下场自然很惨。元鼎二年,也就是张汤担任御史大夫的第六年,张汤自己被人举报,罪名是官商勾结,以权谋私,泄露国家机密,破坏经济改革。

结果,张汤被迫自杀。张汤死后,家里的财产不超过五百金,都是俸禄所得和皇帝所赐,没有其他产业。

4、黄霸

黄霸,事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史学家班固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还是数黄霸第一。”

黄霸断案却崇尚仁政,反对酷刑,对疑案坚持从轻处理,主张对犯罪实行外宽内明,教化为先,把重点放在防患于未然上。为了解民间情况,黄霸还常派官员微服私访,并亲自以平民身份,深入民间,关心百姓疾苦。

5、包拯。

包拯,在华人世界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就连从来不读书的也知道。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在民众心中是明镜高悬执法如山的象征。

据正史记载,包拯权知开封府时,曾大开正门。民众但有冤情,可以直接上堂控诉。办事人员做不了手脚,一贯横行霸道的贪官污吏和地痞流氓纷纷收手。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包公比阎王爷还铁面无私。

㈤ 秉公执法可以形容哪些名人

秉公执法指持心公正无私地执行法律法规可以用来形容司法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
司法工作人员:是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四条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的范围。)
侦查:负有侦查职责的人员。这些人员包括各级公安、国家安全、检察等依法行使侦查权的机关中负责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进行侦查、讯问职责的人员。

检察:负有检察职责的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中担任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进行法律监督的人员。
审判:负有审判职责的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中担任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审判工作的人员,包括院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书记员。
监管:负有监管职责的人员。包括各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以及司法行政机关监狱劳教和社区矫正部门中担任监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和劳教人员职责的工作人员。
行政执法人员,是下列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
行政执法部门主要包括: 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城市管理局、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建设局、交通局、信息产业局、水利局、农业局、畜牧水产局、林业局、商务局、文化局、体育局、审计局、统计局、中小企业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园林局、档案局、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社保局、气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民族宗教局、城乡规划局、房产管理和住房保障局、物价局、环境卫生局、粮食局、旅游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科技局 此外,还有一些办公室和委员会: 外事办公室、人民防空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生委等部门。

㈥ 历史上,八大忠奸难辨的人物,哪个你感觉确实是英雄

包拯
大黑脸,眉心一个月牙,黑脸大青天包拯的形象深入人心,公正无私,洁身自好回。翻遍了宋代历史,却答没有包拯的叙述,在合肥老家的包氏宗祠、也无黑脸包公,只是一位普通的白面书生。黑脸全凭后人想象,因为老百姓需要塑造出这样一个铁面无私艺术包拯来满足自己的希望。

㈦ 中国最公正无私的人是谁

没有办法统计这个问题,但是中国有一个公正无私的代表包拯包青天

㈧ 历史人物中,哪些人有公正无私、忧国忧民的精神

中国古代一些有名的清官、廉吏:包拯、海瑞、狄仁杰、刘墉、于成龙、房玄龄、姚崇、文天祥、岳飞、辛弃疾、林则徐、范仲淹等
近现代的主要有:焦裕禄、孔繁森等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㈨ 公正无私的历史人物事迹

包青天可来以吗?
包拯源即人们常说的包公(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事迹:
1042年,宋仁宗实行食盐官营专卖制度,出现了很多的弊端。由于工作非常辛苦,食盐极为沉重,致使很多的差役、士兵、牲畜都不堪重负,人则逃亡他乡,牲畜累得常常倒地而亡。食盐供应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也影响了人民生活。
包公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专门去了陕西的解州(今山西运城)考察民情,并及时上奏朝廷,请求废止官营专卖制度,让商贩们自由经营,国家可以收税增加收入,这样就可以双方获利,百姓也方便。仁宗采纳了包公的建议。施行新的食盐通商法后,国家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很多,人民也不再为吃盐而犯愁了。稍后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也对此制度赞叹道:“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

㈩ 跟祁黄羊一样有着一心为公的高贵品质的历史人物(2个),好的我给30

1.王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是真宗朝执政时间最长的宰相,天下称为“贤相”。其为人宽厚大度,处事谨慎,治家严谨,对子女要求严格,家风俭朴,不置私产,在做人与治家上为后人做出了榜样;为政廉洁自律,深谋远虑,推贤进士,知人善任,忠心为国,公而无私,不以权为子女谋私利,为稳定北宋局势做出了贡献,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王旦 宽厚 谨慎 廉洁
王旦(957—1017),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字子明。其父王佑为太祖、太宗时名臣,有很高的威望。王旦幼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好学上进,善著文辞,深得其父器重。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后回京师为著作佐郎,预编《文苑精华·诗类》。淳化二年(991)累迁知制诰。历任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理检院等。真宗即位后,擢翰林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咸平三年(1000)同知枢密院事,逾年,为参知政事。景德三年(1006)拜相,监修两朝国史。天禧元年(1017)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澶渊之盟以后,“契丹修和,西夏誓守故地,二边兵罢不用”。[1]北宋与周边的关系缓和下来,长期对外征战的局面已经结束,这样为经济的恢复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会。而天下太平,上意浸满,王钦若、丁谓等怂恿皇上,大兴神仙土木祷祠之事。王旦提出“祖宗之法具在,务行故事,慎所变改”。从而规劝皇帝,控制其过度偏离正常的统治轨道。目的是要减轻人民的负担,维持社会的稳定,巩固北宋王朝,建立起长期统治的局面。身为宰相的王旦,在执行这一大政方针时,身体力行,克尽职守,赢得了真宗的信赖。“帝久益信之,言无不听,凡大臣所请,必曰:‘王旦以为如何?’”
王旦任宰相11年,为政清廉,处事谨慎,善断大事,为人宽厚,以德服人,顾全大局,备受当时人们尊敬和赞誉。其德操修养与人格魅力仍令今人叹服。其为政之道及廉洁自律,忠心为国、公而无私的品质仍值得我们今天的官员学习和借鉴。

2. 南宋荆湖南路转运使、知潭州真德秀,曾以四事劝勉同僚,这四事是:“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就是官员本身要清廉,不贪污受贿;对百姓要有仁爱慈悲之心,体察民情,为民造福;处事要公正无私,不阿附权贵,不虐待百姓;办事要勤奋,不懒惰,不懈怠。宋人吕本中则说过:“当官之法,唯为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对清、慎、勤三事,明清时代的官员、学者多有论列,清康熙皇帝甚至亲自书写“清、慎、勤”三字,刻石印刷,赐给各位大臣,作为做官的准则。综合起来,所谓清官,应该做到“清”、“仁”、“公”、“勤”。在这四个方面,包拯都做得比较好,因此可以称之为清官的典范。
(一)清正廉洁,节俭朴素
首先,包拯一生清正廉洁,从不贪污受贿。如康定元年(1040),他升任知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端州有一种全国著名的特产——端砚。笔、墨、纸、砚合称为文房四宝,而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被称之为四宝之最。端砚石质坚实温润,纹理细密,发墨快而不干涸,书写流利生辉,从唐代起就享有盛名,成为供朝廷享用的贡品。到宋代,朝野上下更是视端砚为珍宝。包拯以前的端州知州,往往在贡砚的数额之外,加征数十倍的端砚,用以贿赂朝中权贵,作为升官发财的“敲门砖”。包拯上任之后,只按上贡数额征收,不加重砚工的负担,不去贿赂权贵。他十分喜欢书法,南宋人刘克庄称包拯“笔法端劲,翰墨间风流蕴藉”。他在端州任职将近三年,离任入朝时,竟然连一块端砚也未带走,其律己是何等的廉洁!正如明人于谦所说:“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要做到清正廉洁,必须生活节俭,节俭方能养廉,奢侈必然导致贪污。包公正是如此。宋朝《两朝国史·包拯传》记载,包拯“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就是说:他家里生活勤俭节约,虽然后来官至三司使、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但是其穿的、用的、吃的,仍然和刚做官任天长县知县时一样俭朴。其夫人董氏的《墓志铭》也记载:“孝肃渐贵,夫人与公终日相对,亡声伎珍怪之玩,素风泊然。”宋代达官贵人素有蓄养歌伎之风,而包拯闲暇时只与夫人对谈,而无声色狗马之类的娱乐。
他对贪官污吏十分憎恶,曾在《乞不用赃吏》疏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欲乞今后应臣僚犯赃抵罪,不从轻贷,并依条施行;纵遇大赦,更不录用,或所犯若轻者,只得授副使、上佐。”意思是说,清廉是人民的表率,贪污则是危害人民的盗贼。对于贪赃枉法者,要严惩不贷,并且永不录用。
他不但自身廉洁,而且制定了一条“家训”,劝诫子孙将来永远清廉。这则家训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就是说,后世子孙当官有犯贪污罪的,活着不准放回包氏家族,死后不准归葬包家的祖坟茔地。也就是宣布开除包氏的族籍,不承认他们是包拯的后代。这则家训真是独特而严厉。史书记载包拯子孙如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也都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深受世人的称赞。《包公(绶)墓志铭》载:“公既终,发遗箧,诰轴、著述外,曾无毫发所积为后日计者。益知公生平清苦守节,廉白是务,遗外声利,罕有伦比。孝肃以清白劲正光于青史,公可谓能克家者,孝肃之风,至于公而益炽也。”意思是说,包绶死后,箱箧中除了官诰、著述之外,没有分文钱财。包拯的清正廉洁之风,到其子包绶时,更加发扬光大了。
(二)兴利除弊,为民造福 清廉是对一个官员的起码要求。而做官仅仅自身清廉是远远不够的。明代思想家吕坤说:“设官正为要兴利除害、转危为安耳。设廉静寡欲,分毫无损害于民,而万事废弛,分毫无益于民,也逃不得‘尸位素餐’四字。”意思是说,做官只是自身清廉,而不能兴利除弊,造福人民,仍然逃不掉“尸位素餐”四字,也就仍然是“白吃干饭”的。清人谢金銮进一步说:“做官须替百姓办事,方为称职。若说我不要钱,便可自问无愧,则州邑各有城隍神像,峨冠正容,终日端坐,已极廉静,可以不设官府矣。”也就是说,做官不替百姓办事,还不如不设官呢!
包拯不但自身清廉,而且所到之处,都深入体察民情,兴利除弊,为百姓做好事。例如他知端州时,发现老百姓由于饮用江水,身体多病,他就发动群众,在端州城内打了七眼水井。百姓改饮井水,健康状况大为改善。这些井被称为“包公井”,有的至今尚存。

阅读全文

与有哪些公正无私的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