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上有哪些人可以称之为 国士无双
1、管仲
功绩:辅佐齐桓公取得春秋第一霸,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奠定齐国几个世纪的强大国力。而且,齐桓公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英明的君主,这更体现了管仲的能力。
2、范蠡
功绩: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干翻死对头吴国成功称霸,而且传说归隐后成为CEO(经商)迎娶白富美(西施)登上人生巅峰,实在是人生赢家羡煞我等diaosi必须入榜。
3、乐毅
功绩:辅佐燕国,使小国逆袭,成功干翻齐国,占领七十余城几乎令其灭国,忒牛了。小时候读书就觉得乐毅实在太强悍。后来虽中离间计,但能最终脱困且和燕王冰释前嫌,不枉一代贤才。
4、蔺相如
功绩:不说了,小学课文都背过……一代贤相,和廉颇搭档使强秦头疼很多年。这舌头上的功夫和脖子的硬度,古往今来估计没几个文臣可以和他相比的。
5、信陵君魏无忌
功绩:战国四君子,人格、功绩,当以信陵君为首。两度纠结犹如乌合之众的六国军队击败开了挂的秦军,也是醉了。
② 历史上有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是“国士无双”
张骞担当得起“国士无双”这四个字,我们知道在汉武帝决心断绝匈奴之扰开始,西汉王朝对匈奴的征战中出现了好几个响当当的名字: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立下汗马功劳,名垂千古,至今为世人铭记。而张骞相对于几位战功卓越的大将军,后人对其的描述总是有些轻描淡写,似乎张骞只是花了十几年坐了一趟长途旅行,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之后张骞经过乌孙,大宛来到月氏,但是没有达成合作协议,于是准备回国,在返程途中又被匈奴抓住,不过这次张骞比较幸运,过了一年匈奴领导层斗争,他趁乱逃走。直到在长安城门前,看到离开13年的故乡,我想那时的张骞心中该是多么的欣慰。张骞被世人评价为东方的哥伦布,名副其实,真乃无双之国士啊。
③ 什么是国士之风
国士是"国中杰出人物"的意思
风就是"风范"的意思
所以就是连起来就好理解了```
④ 历史上够资格被称为“国士无双”的人都有哪些
首先被考虑的人自然是“兵仙”韩信了,这句话原本就是萧何评价他的言语,其次有资格能够承担的起“国士无双”这四个字的还有姜太公、诸葛亮等人。
“国士”是形容人才的意思,而“无双”是形容此人独一无二,因此当初萧何百里追韩信,而后但对于刘邦的疑问,给予的回答便是说韩信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才。
蜀汉丞相诸葛亮,昔日未出茅庐便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计”,为刘备制定跨有荆、益二州,保护其险阻的策略,随后在赤壁之战后一直替刘备管理财政赋税,在汉中之战时候亲自坐镇成都,保障刘备的军需安全,刘备去世成为了托孤大臣,并且被刘禅拜为“相父”,随后凭借一己之力使得蜀汉起死回生,对外先是与东吴和好,对内亲自南征平定叛乱,随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⑤ 我国历史上哪些人可以被称为无双国士
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5月14日,在罗布泊成功进行了核航弹空投爆炸试验,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
1966年10月27日9时,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发射爆炸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
1967年6月5日,氢弹装置终于加工完毕,8日运抵试验基地,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⑥ 历史上有哪些人够资格被称为「国士无双」
秦朝复末年,韩信因得不制到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刘邦,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滕公的推荐给萧何,萧何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刘邦。刘邦敷衍应付,韩信不辞而别,萧何月下追韩信,对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刘邦拜他为大将
国士无双: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⑦ 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有哪些
很高兴回答你提问的这个问题,来说说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一、陶朱——范蠡(前536-前448)
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辅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
《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但他仗义疏财,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
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理应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
二、猗顿(春秋战国时期)
猗顿独树一帜,他没有任何背景,完全靠白手起家,其所用时间之短、积累的财富数额之大比其他富豪毫不逊色,在当时就与全国首富陶朱公齐名了。
猗顿姓王,因为在“猗地停顿”发家致富而被后人称为猗顿。猗顿就象三国时的刘备三顾茅庐一样不厌其烦地拜访陶朱公,终于感动了“上帝”,陶朱公接见了他并授他八字秘诀:“子欲速富,当畜五牸”。
于是,猗顿成了养殖专业户,做大以后又开始制盐贩盐,之后又进入珠宝业。其家产“西抵桑泉,东跨盐池,南条北嵋”,方圆百里,皆其所有。疆域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汉代《盐铁论》载:“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河之大;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虑;负荷之商,不知猗顿之富……”
三、邓通(汉文帝时期)
汉文帝男宠,凭借与汉文帝的亲密关系,依靠当时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邓通个性温和、谨慎,不喜欢张扬,更不善于交际。
有一天,文帝命令许负为邓通相面。许负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在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将邓通家乡附近的大小铜山都赏赐给他,准许他铸钱。
邓通�庠罅粒至孔悖癖≡龋实卮浚献酝豕蟪迹兄梁郎叹藜郑碌椒贩蜃咦洌薏幌舶送ㄇN夤苑⑿辛看笳加攀疲送ㄇ灾实赜帕既∈ぁU庖皇逼冢夤氲送ㄋ那伊鞅槿�
文帝死,景帝一即位,便把邓通革职,追夺铜山,并没收他的所有家产。邓通,一旦落难,竟与乞丐一样,身无分文,最后饿死街头。
四、石崇(西晋)
其财富来源系任荆州刺史时拦劫沿途客商而得。最经典的故事是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斗富大获全胜,可谓“富可敌国”也毫不夸张。
盖因不懂“外不露富”的古训,终为一才妓绿珠破财,最后连命也搭上。
五、富可敌国——沈万三(1330年-1376年)
元末明初江南巨富。以垦殖为根本,以分财为经商的资本,大胆通番。他可能算是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贸易商人。
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个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费用。只可惜其孙卷入蓝玉之案又被朱元璋充军云南,财产没收。
六、刘瑾(明朝)
史上最有钱的人,太监身家66万斤黄金。明代正德朝大宦官,《亚洲华尔街日报》列为世界级富翁。
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被抄家时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折合现币约38亿元)。其它珍宝细软无法统计。李自成打进北京时收缴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白银20万公斤。
七、和珅(清朝)
史上最有名的贪官,没收赤金就有580万两。嘉庆抄家时所获财产相当于乾隆盛世18年的全国赋税收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了。
据统计,和珅贪污的总额约是9万万两白银,也就是9亿两白银
八、第一富翁——伍秉鉴(1769—1843年)
商名伍浩官。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他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迅速成巨富。1834年已宣称有资产2600万元(一说为2600万两)。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
1843年,清朝令行商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 300万元外商债务,他独自承担100万。同年在广州病逝。
九、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
胡光墉,清徽州绩溪人,幼名顺官,字雪岩,着名徽商。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
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
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并开办胡庆余堂中药店。
十、王炽(晚清)
一代钱王,红顶商人。资本主义在西方巳兴起,生活在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王朝的他抓住全国商品经济萌动的态势,投巨资于刚兴起的银行票据汇兑行业。
以昆明“同庆丰”钱庄为龙头,在当时全国22个行省中的15个行省及香港、越南、马来西亚设立分行……被誉为“执全国商界牛耳”之云南金融业的开山鼻祖。
巨商王炽在英国《The Times》评选的19世纪10年代世界首富中排名第四,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三代一品红顶商人”,晚清名臣李鸿章曾称其为“犹如清廷之国库也”。
王炽的商德商道,对后人都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十一、宋子文(民国)
《亚洲华尔街日报》列为世界级富翁。据说在任民国财政部长期间,靠垄断美国对华军援物资业务,其财富在当时早已首屈一指。
上个世纪30年代,他从美国学成回国,应着妹夫蒋介石的春风,随即被任命为财政部长,到1943年1月,他已经积蓄7000多万美元。1949年6月抵美后直至离开这个世界,他在美国度过了22年的“寓公”生活。
他很少出门,和家人深居在别墅里,闲暇时,就和老朋友相聚打牌来消磨时光,要么就是玩自己的石油股票和期货。为了安全起见,他还在宅邸周围安装了警报系统,这更保障了他一劳永逸地生活在自己的王国里。
⑧ 三国志中常说的“有国士之风”是什么风,有何典故吗
该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韩)信者,国士无双。”楚国因齐国无故出兵而派遣使者前去质问,该使者在见到齐桓公时声称齐楚两国相距甚远,即便是两国的马、牛也不会错走至对方疆域上,所以齐国因何要对楚国出兵?之所以是“风马牛”是因为这些都是常见的事物。齐桓公会对楚国出兵其实并非心血来潮,只不过他的出兵理由实在站不住脚。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将齐国治理得非常不错,因此一些实力较弱的诸侯国便纷纷向其示好,其中蔡国君主为了示好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齐桓公。齐桓公对这位年轻貌美的蔡姬甚是喜欢,时常会陪她游山玩水。就在其中一次游湖过程中这个蔡姬突然爆发小孩心性,在船只游至湖中央时突然开始左右摇摆,从而导致船只开始剧烈摇晃。齐桓公因为不会水的缘故十分担心自己会不小心掉进湖里,所以也是立刻进行制止。
6、陈寿描写凌统: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亲纳贤才,礼贤下士,看重信义,轻视财物,也是国士之风的重要表现。
所以,综合以上三国人物对于当时国士之风的评定,三国时期的国士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一国俊杰。三国时代的国士之风,就是那种理想崇高、气节雄壮、注重修养、严于律己、礼贤下士、忠诚信义、仗义疏财的风度。
⑨ 从有国士之风的悍将,到叛国投敌的降将,李陵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李陵是一个爱兵如子、品德也非常高尚的人,他很受汉武帝的欣赏曾被钦定为出征匈奴的大将,然而最终李陵却弃国投敌。司马迁还帮助他这么一个叛国之人求情,司马迁对李陵这个人的人品认知与李陵是否投降于匈奴并无关系。
最终李陵虽然被困山谷之中,在没有可用兵器、没有援兵之时,他在众多匈奴士兵的包围之下。他选择让自己部下都相继逃出去,自己无奈之下选择投降。像李陵这样的人虽有投降之实,但是他的高尚品质仍受众人赏识,仍让后人崇尚。
司马迁为李陵求情,很大程度是因为司马迁太过心寒。李陵从前线多次传来捷报,众位大臣都去向汉武帝贺喜。可当李陵投降的讯息传来,所有大臣向汉武帝所进之言皆是讽刺之词。司马迁也正是向汉武帝表达自己的想法,才遭遇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