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哪个朝代人口最多
当代除外,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总体而言,自然距离当代越近的朝代,人口越多了。清朝时期,红薯的引入与播种解决了很大的饥饿问题,康熙年间的人口就已经破亿了,清末到民国年间达到了4亿人。
Ⅱ 中国古代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1840年以前以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31150万最多
也许有?
夏.商:1 355万人口。版
西周 2000万左右。权
西汉 5959万人
唐代 8000万左右。
清代乾隆 20809万,至道光 增长到近4亿人。
民国 40000万左右
现代 13亿
Ⅲ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人口最多
宋朝,一般历史是这样的,下来就是清朝
Ⅳ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人口最多
中国历代人口略计
中国历代人口统计:
西汉: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2年,全国有户1223万,总人口5959.4978万。汉书-地理志下
东汉:公元57年,汉光武帝建武中元2年,全国有户427.9634万,总人口2100万。
续汉书-郡国志五公元75年,汉明帝永平18年,全国有户586.0573万,总人口3412.5021万。续汉书-郡国志五公元88年,汉章帝章和2年,全国有户745.6784万,总人口4335.6367万。续汉书-郡国志五公元105年,汉和帝元兴元年,全国有户923.7112万,总人口5325.6029万。续汉书-郡国志五公元156年,汉桓帝永寿2年,全国有户1067.7960万,总人口5647.6856万。续汉书-郡国志五三国:魏: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4年,全国有户66.3423万,总人口443。2881万。晋书-地理志蜀:公元263年,蜀汉后主炎兴元年,全国有户28万,总人口94万。通典-食货七吴:公元280年,吴主皓天纪4年,全国有户52.3万,总人口200万。晋书-地理志西晋: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有户245.984万,总人口1616.3863万。晋书-地理志南北朝:刘宋:公元464年,宋武帝大明8年,全国有户90.687万,总人口468.5501万。通典-食货七北魏:公元525年,魏孝武帝正光年,全国有户500万,总人口3200万。通典-食货七北齐:公元577年,北齐幼主承光元年,全国有户303万,总人口2000万。通典-食货七南陈:公元589年,陈后主桢明3年,全国有户50万,总人口200万。通典-食货七隋:公元609年,隋炀帝大业5年,全国有户890.7536万,总人口4601.9956万。通典-食货七唐: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22年,全国有户300万。 通典-食货七。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全国有户615.6141万,总人口3714万。资治通鉴-卷208 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全国有户841.2871万,总人口4814.3609万。新唐书-地理志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13年,全国有户906.9154万,总人口5288.0488万。新唐书-地理志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14年,全国有户891.4709万,总人口5291.9309万。通典-食货七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2年,全国有户293.3125万,总人口1690万。通典-食货七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15年,全国有户237.54万,总人口1576万。旧唐书-穆宗纪五代:公元959年,周世宗显德6年,全国有户230.9812万。 册府元龟-卷486 宋:公元996年,宋太宗至道2年,全国有户457.4257万。太宗实录卷79 公元1053年,宋仁宗皇佑5年,全国有户1079.2705万。续资治通鉴长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6年,全国有户1722.1713户。续资治通鉴长编公元1122年,宋徽宗宣和4年,全国有户2088.2258万。宋书-地理志公元1162年,宋高宗绍兴32年,全国有户1113.9580万。玉海卷20 金:公元1187年,金世宗大定27年,全国有户678.9449万,总人口4470.5086万。金史-食货志元:公元1291年,元世祖至元28年,全国有户1343.0332万,总人口5984.8964万。元史-世祖本纪明:公元1381年,明太祖洪武14年,全国有户1065.4362万,总人口5987万。明太祖实录-卷140 公元1502年,明孝宗弘治15年,全国有户1041万,总人口5090.8672万。明孝宗实录-卷194 公元1620年,明光宗泰昌元年,全国有户983.5426万。总人口5165.5万。明熹宗实录-卷4 清: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9年,全国总人口1448.3858万。清实录世祖卷61 公元1713年,清圣祖康熙52年,全国总人口2358.7224万。清实录圣祖卷257 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6年,全国总人口14341.1559万。高宗实录卷157 公元1834年,清宣宗道光14年,全国总人口40100.8574万。宣宗实录卷261 公元1887年,清德宗光绪13年,全国总人口37763.6万。光绪会典卷十七中华民国:公元1913年,民国2年,全国总人口43200万。民国二年世界年鉴公元1928年,民国17年,全国总人口47478万。民国十七年户口调查统计报告公元1947年,民国36年,全国总人口46100万。中华民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国和国:公元1954年,全国总人口60266万。公元1969年,全国总人口80671万。公元1981年,全国总人口100072万。公元1995年,全国总人口120000万。公元2000年,全国总人口130000万。
Ⅳ 中国人口最多是哪个朝代
中国自先秦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人口发展状况。
中国是最早有人口记录的国家,史料丰富。但多是历代王朝征课赋役的户、口或丁数。这些数字有的比较接近实际存在的人口,有的则需估算才能成可比数字。而边疆民族人口多不列国家编户,不易估算,但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大。
先秦两汉时期 最早的人口数量可溯及公元前21世纪的夏禹时代,有1300余万人,但系后人追述,不足据。春秋战国之际,进入封建社会,特别是秦统一中国后,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国土亦扩大,人口增长较快。至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可视为中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若以秦岭、淮河一带为界,当时北方约占人口总数的77.5%,南方占22.5%;黄河中下游的豫、冀、兖、徐、青五州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12.6%,人口则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东汉时期,南方人口略增,北方稍降。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末至南北朝,战乱不已,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人口急剧减少。但这一时期的记录,多的也只有二三百万户,可能遗漏甚多;加以当时坞壁、田庄盛行,有所谓“百室合户,千丁共籍”者,丁口隐匿,所录户口数字自不足据。若参酌隋统一后的记录,则南北朝时在籍人口约有4000万,比汉代高峰减1/3。战乱中人口南迁,南方人口比重有增加之势。
隋唐时期 隋统一中国,经济恢复颇快,又曾大力检括户口,纠察隐匿。大业五年(609)记录在籍人口4602万。唐前期政治安定,生产发展,天宝十四年(755)记录在籍人口5292万,户数则不过 900万,每户平均五六人,以后大体如是。唐代幅员大于汉,边疆属国辽阔,又僧尼、军士、游民等均未包括在内,实际人口当超过汉代。安史之乱及唐末战争迄五代十国,北方人口再度下降。但江南经济有发展,并开始开发岭南,故整个人口损失不会太大,重心继续南移。
宋代 宋代政治上虽较弱,但经济上有较大发展,南方生产繁盛,农业、手工业以及科学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惟宋代记录户多口少,每户平均只有二口多,显系匿报。北宋元丰三年(1080)有在籍人口2383万,大观四年(1110)即增至 46735万。北方辽国无人口记录,至南宋绍熙四年(1193)有在籍人口2784万,金国明昌六年(1195)记录达4849万口。中外学者研究宋辽金人口,大多认为达到历史上第二个高峰,其估计自8000万至1.2亿不等,估算年增长率自0.5%至0.8%不等。总之,宋代中国人口已达一亿以上,其增长速度,在世界中世纪史亦属少见。按元丰三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人口重心已移至长江中下游。南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续有北人南迁,但总数增长不大。
元、明、清时期 宋末战争,及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国人口又一次剧烈下降。至元二十八年(1291)记录仅5985万口,比宋之高峰减少40%以上。但至元记录不实,不在编之户口众多,实际减少不会这样多。
明初曾注意整理户籍。洪武二十六年(1393)记录为6055万人,永乐元年(1403)增至6660万人,恢复颇快。惟宣德以后之记录逐渐减少,至万历时仍不过6000余万;大约是黄册制度破坏后,隐漏较多之故。明代垦田增加,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达,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学者估计万历时中国人口当远超过一亿,有谓达1.6亿者。明末战乱,户口有所减少,但减少不会很多。人口分布,则与宋代大体相同。
清代初期行编审制,人口计丁(16~60岁男性),丁数亦有隐漏。顺治十二年(1655)记录仅1403万丁。康熙五十一年(1712)宣布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申报大增,康熙五十三年为2462万丁,按丁数占人口20%计,约有1.23亿人。乾隆以后人口记录用保甲法,乾隆二十七年(1762)已达2亿;五十五年超过3亿;道光二十年达4.13亿。乾嘉百年间人口年增长率在0.6%左右,形成中国人口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高峰。此后步入近代,人口趋于停滞。
清代农业和工商业有普遍发展,华中丘陵地带和岭南都大力开发,并因农民人身自由,人口流动性增大,向西南移民尤多。四川人口记录,乾隆初不过数百万,道光时已逾4000万,实际恐不只此数。东北放垦较晚,但在光绪时已有一定移民。整个人口分布仍以长江流域为重心。按道光十至十九年之记录平均,北方各省只占总人口的30.3%,南方各省占69.7%;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5.3人,北方各省为45.8人,南方各省达104.6人;江苏、浙江密度尤大。
历代人口发展的特点 中国历代王朝大都采取奖励人口增殖政策,民间亦以生育人丁为家族兴旺的标志。在小农经济和多子继承制度下,每家都希望有较强劳动力,因而趋向早婚和多子女。古有男子30而娶之说,但汉制20岁授田,北朝、隋、唐均18岁授田,大体即成家之年;并有推早之势,如清代16岁即成丁(古为21岁)。以此,形成封建社会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10世纪以后,中国食物问题解决得比较好,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长期性的人口增殖早于欧洲。然而垦田面积终属有限,到乾隆人口迅速增长时,人均耕地不过3亩余。
Ⅵ 中国历史上人口过亿的朝代有哪些
第一名:清朝 高峰人口4.5亿
唐前期政治安定,生产发展,天宝十四年(755)记录在籍人口5292万,户数则不过 900万,每户平均五六人,以后大体如是。唐代幅员大于汉,边疆属国辽阔,又僧尼、军士、游民等均未包括在内,实际人口当超过汉代。安史之乱及唐末战争迄五代十国,北方人口再度下降。但江南经济有发展,并开始开发岭南,故整个人口损失不会太大,重心继续南移。
Ⅶ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人口最多,有多少人!
清朝 到乾隆年间复,丁赋(人头制税)并入地税,以后滋生人丁不再课税,人口隐瞒少了,人口增加甚快。乾隆6年(公元1741年)在籍人口总数为143,411,559人(《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57),这在中国历史上全国总人口数第一次达到一亿以上。到乾隆28年(公元1763年),人口总数为204,209,828人(《清实录高家实录》卷701)。乾隆59年(公元1794年)人口总数为313,281,795人(《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467)。从乾隆6年到乾隆59年,经历53年,人口由1.43亿增加到3.13亿。乾隆是清朝极盛时期,五十年内人口翻一番是完全可能的。道光14年(公元1834年)人口总数为401,008,574人(《清实录宣宗实录》卷261),全国人口第一次增加到4亿以上。
Ⅷ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人口最多
清以绝对人口过亿,及数倍的人口增长,遥遥领先于其他各朝。二十世纪常说的“版四万万五干万同胞”,就权是清朝创造的人口数字。宋以初年的三千余万,至南宋时达七千余万,可见北宋一朝对人口的贡献。(一说为,宋从韧年不足两千万。至徽宗鼎盛时达四千六百万。)明以元末五千余万人口起家,到满清入关时官方统计为六千余万,史家估计还应再加上“隐户”,约数也只能恢复到南宋盛时的标准。终元一代,人口略有增加而不显著。唐人口多维持在四、五千余万,安史与黄巢之乱时有所减少。隋初年人口繁庶,末年大乱人口锐减,两汉出现过两次从人口凋零不足两千万)至人口大增(五干余万)再人口剧减(不足两千万)的过程,汉的失分,主要在长达四百年的时间里,总增长几乎为负。秦在灭六国的过程中,中国总人口呈大幅下降趋势;“建国”后民生极苦,不会对人口增长有所贡献,但也不至于再象战争年代那样剧减,秦始皇二十六年时人口约两千万,这应该是秦朝人口的基本数字。秦的幸运在于它很快覆亡,无须对王朝结束后、兵祸连连造成的人口流失负责。晋的人口最少(一千六百余万),增长为负数,敬陪末座
Ⅸ 中国各个朝代的人口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人口最多
清以绝对人口过亿,及数倍的人口增长,遥遥领先于其他各朝。二十世纪常说的“四万万五干万同胞”,就是清朝创造的人口数字。
中国自先秦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人口发展状况。
中国是最早有人口记录的国家,史料丰富。但多是历代王朝征课赋役的户、口或丁数。这些数字有的比较接近实际存在的人口,有的则需估算才能成可比数字。而边疆民族人口多不列国家编户,不易估算,但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大。
先秦两汉时期 最早的人口数量可溯及公元前21世纪的夏禹时代,有1300余万人,但系后人追述,不足据。春秋战国之际,进入封建社会,特别是秦统一中国后,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国土亦扩大,人口增长较快。至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可视为中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若以秦岭、淮河一带为界,当时北方约占人口总数的77.5%,南方占22.5%;黄河中下游的豫、冀、兖、徐、青五州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12.6%,人口则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东汉时期,南方人口略增,北方稍降。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末至南北朝,战乱不已,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人口急剧减少。但这一时期的记录,多的也只有二三百万户,可能遗漏甚多;加以当时坞壁、田庄盛行,有所谓“百室合户,千丁共籍”者,丁口隐匿,所录户口数字自不足据。若参酌隋统一后的记录,则南北朝时在籍人口约有4000万,比汉代高峰减1/3。战乱中人口南迁,南方人口比重有增加之势。
隋唐时期 隋统一中国,经济恢复颇快,又曾大力检括户口,纠察隐匿。大业五年(609)记录在籍人口4602万。唐前期政治安定,生产发展,天宝十四年(755)记录在籍人口5292万,户数则不过 900万,每户平均五六人,以后大体如是。唐代幅员大于汉,边疆属国辽阔,又僧尼、军士、游民等均未包括在内,实际人口当超过汉代。安史之乱及唐末战争迄五代十国,北方人口再度下降。但江南经济有发展,并开始开发岭南,故整个人口损失不会太大,重心继续南移。
宋代 宋代政治上虽较弱,但经济上有较大发展,南方生产繁盛,农业、手工业以及科学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惟宋代记录户多口少,每户平均只有二口多,显系匿报。北宋元丰三年(1080)有在籍人口2383万,大观四年(1110)即增至 46735万。北方辽国无人口记录,至南宋绍熙四年(1193)有在籍人口2784万,金国明昌六年(1195)记录达4849万口。中外学者研究宋辽金人口,大多认为达到历史上第二个高峰,其估计自8000万至1.2亿不等,估算年增长率自0.5%至0.8%不等。总之,宋代中国人口已达一亿以上,其增长速度,在世界中世纪史亦属少见。按元丰三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人口重心已移至长江中下游。南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续有北人南迁,但总数增长不大。
元、明、清时期 宋末战争,及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国人口又一次剧烈下降。至元二十八年(1291)记录仅5985万口,比宋之高峰减少40%以上。但至元记录不实,不在编之户口众多,实际减少不会这样多。
明初曾注意整理户籍。洪武二十六年(1393)记录为6055万人,永乐元年(1403)增至6660万人,恢复颇快。惟宣德以后之记录逐渐减少,至万历时仍不过6000余万;大约是黄册制度破坏后,隐漏较多之故。明代垦田增加,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达,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学者估计万历时中国人口当远超过一亿,有谓达1.6亿者。明末战乱,户口有所减少,但减少不会很多。人口分布,则与宋代大体相同。
清代初期行编审制,人口计丁(16~60岁男性),丁数亦有隐漏。顺治十二年(1655)记录仅1403万丁。康熙五十一年(1712)宣布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申报大增,康熙五十三年为2462万丁,按丁数占人口20%计,约有1.23亿人。乾隆以后人口记录用保甲法,乾隆二十七年(1762)已达2亿;五十五年超过3亿;道光二十年达4.13亿。乾嘉百年间人口年增长率在0.6%左右,形成中国人口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高峰。此后步入近代,人口趋于停滞。
清代农业和工商业有普遍发展,华中丘陵地带和岭南都大力开发,并因农民人身自由,人口流动性增大,向西南移民尤多。四川人口记录,乾隆初不过数百万,道光时已逾4000万,实际恐不只此数。东北放垦较晚,但在光绪时已有一定移民。整个人口分布仍以长江流域为重心。按道光十至十九年之记录平均,北方各省只占总人口的30.3%,南方各省占69.7%;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5.3人,北方各省为45.8人,南方各省达104.6人;江苏、浙江密度尤大。
历代人口发展的特点 中国历代王朝大都采取奖励人口增殖政策,民间亦以生育人丁为家族兴旺的标志。在小农经济和多子继承制度下,每家都希望有较强劳动力,因而趋向早婚和多子女。古有男子30而娶之说,但汉制20岁授田,北朝、隋、唐均18岁授田,大体即成家之年;并有推早之势,如清代16岁即成丁(古为21岁)。以此,形成封建社会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10世纪以后,中国食物问题解决得比较好,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长期性的人口增殖早于欧洲。然而垦田面积终属有限,到乾隆人口迅速增长时,人均耕地不过3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