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厦门的历史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
宋属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顺治十二年(1655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属于福建省,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起属于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永春州、大田县)自泉州移驻厦门。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4月28日,思明县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福建军政府,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厦门道,辖今泉州、莆田、厦门、大田县,1925年废)。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翌年1月“闽变”失败后,厦门特别市政府和兴泉省随之撤销,厦门恢复思明县建制,与同安县均属福建省政府直辖。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莆田、厦门),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恢复厦门市政府建制,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
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福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
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2003年05月经国务院批准,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
B. 厦门同安丽田园的历史
丽田园既占文化景观之秀美,又领同安沃溪河流之浩淼,集原生态景观、闽南民专俗文化属、闽南古民居、悠久的农耕文化于一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异常丰富。“春色好,千里绿田园。柳舞莺啼花似海,橹摇鱼跃水如天。归雁过云山”杨光的这首《忆江南》,概括了丽田园秀丽、广阔、静谧的原生态自然环境。
C. 同安的历史
晋太康
印象同安
三年(282年)析东安县(驻地今福建省 南安市)置同安县,当年即废。康贞元十九年(803年)析晋安4乡置大同场,为县之前身。
后晋天福四年(939),升大同场为同安县,正式升场置县,辖3乡11里,隶属于泉州府。辖区包括今厦 门、同安县、金门县及龙海一部分。[1] 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949年,南唐升泉州府为清源军(辖今泉州、厦 门、莆田、漳州)。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升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入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
宋同安县下辖3乡33里,后并为27里,再缩为11里,即同禾、民安、翔风、嘉禾(以上属绥德乡)、长兴、从顺、感化、归德(以上属永丰乡)、仁德、安仁、积善(以上属明盛乡)。[2]
元代改里为都,3乡之下统44都。永丰乡下辖原从顺里西界1~5都,原感化里西界6~8都,原归德里西界9~10都,原长兴里东界1~3都,计13都;明盛乡下辖原仁德里西界11~13都,原安仁里西界14~16都,原积善里西界17~20都,计10都;绥德乡下辖原同禾里东界4~7都,原民安里东界8~11都,原翔风里东界12~20都、原嘉禾里西界21~24都,计21都。[2] 元代属于泉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恢复里制,里下辖都。增置在坊里辖县城2隅。全县共划3乡12里2隅44都。洪武二十年为防倭患,尽徙大小嶝岛2都人民于内陆。永乐元年(1403年)从顺里5都并为3都,感化里3都并为1都,长兴里3都并为1都,归德里2都并为1都,县辖3乡12里2隅35都。后都下设图。成化六年(1470年),大、小嶝2都人民奏复其旧。至此,同安县下辖12里2隅37都53图。[2]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始筑“厦门城“。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 门,十二年(1655年)在同安县 绥德乡 嘉禾里 改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
清代开始,隶属福建 兴泉永道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从兴泉道管辖下设台厦兵备道,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起属于兴泉永道,兴泉永道辖今泉州、莆田、厦 门,永春州、大田县,道台自泉州移驻厦 门。清沿明制。乾隆四十年(1775年),析翔风、民安2里(丙洲除外,划归从顺里)及同禾里的五、六、七都置马巷厅。光绪间行保甲制,改图为保。至清末,同安的行政建制层级为:县→乡→里→都→保→甲(每保10甲,每甲10户)。全县共3乡9里21都。[2]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兴泉永道改名南路道,民国3年改名厦门道,管辖厦 门、莆田、泉州和大田县,4月,划出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不久废。
民国元年(1912年),裁马巷厅复归同安县。至民国36年,稳定为13乡镇150保2325甲,保持至1949年9月同安解放。[1] 民国四年,1915年划出 金门岛和附近岛屿设置金门县。
1933年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市,厦门市成立,旋改特别市,同安县和厦门市隶属兴泉省(治所泉州),兴泉省辖今泉州、莆田、厦 门, 翌年1月“闽变”失败后,厦门特别市政府和兴泉省撤销,厦门岛内恢复思明县建制,与同安县均属福建省政府直辖。
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地同安县)。
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厦 门、泉州、莆田)。
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 厦门岛沦陷, 同安县仍隶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进入了福建大陆,攻入厦门, 后金门战役(古宁头战役),金门炮战。详见金门战役、金门炮战[3] 相关 文章和词条(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了《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历时21年的金门炮击,正式划上了句号)。
1949年9月 隶属于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泉 州,管辖泉州、莆田、厦门。
1950年7月 改属福建省泉州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泉州、莆田、同安县,后改名为晋江专区。
1953年11月 划出同安县集美乡到厦门市郊。
1958年10月 从晋江专区划出改隶于厦 门。
1970年8月 再划归晋江地区。
1973年9月 归隶厦门市。[2]
1949年后县以下建制历经区、乡、公社、乡镇、镇的变更。
1996年12月 全县辖19镇、场(不含良种场),共18个居委会213个村委会。辖域面积由解放初的1481平方公里缩小为1078.55平方公里。[1]
1997年05月01日同安撤县设区。
2003年0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分出设立厦门市翔安区,将厦门市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2003年09月,撤销开元区、鼓浪屿区,大幅减少政府编制,节约行政开支,促进社会发展,降低施政成本。行政区划调整前:同安区面积1048平方千米,人口55万。行政区划调整后,同安区辖大同街道、祥平街道、莲花镇、新民镇、洪塘镇、西柯镇、汀溪镇、五显镇。区人民政府驻祥平街道。现有土地总面积658平方公里,人口71万(其中外来人口37.6万)。
D. 厦门的历史!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国民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有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
E. 同安钟楼的历史
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老城区中心的南门路65号,与同安影剧院遥对。始建于1930年(民国十九年),为纪念在护国战争中牺牲的庄尊贤、潘节文两位烈士所建。 同安古城中心,耸立着一座钟楼。没有报时的装置,也没有悠扬的钟声,古老的钟楼俯瞰着脚下的车水马龙,独守寂寞。 91年前护国战争的风云早已化为尘烟消逝于时光的轨迹中,独有这钟楼,给后人留下凭吊的印记。 “民国五年(1916年)6月1日(农历端午节)之夜,同安发生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护国之役’,‘中华革命党人’庄尊贤、潘节文率‘闽南讨袁联军’攻打县城,与北洋军一营血战,不幸中炮牺牲。因军心涣散、弹药不继,同安反袁之役失败。1930年,辛亥元老陈延香先生募资在城中心建‘钟楼’以纪念两烈士。” 这便是钟楼的由来。随着它的建成,同安县城有了新的最高点。如今,古老的同安城早已车水马龙,然而钟楼依然是屹立于老城区的地标。“到钟楼。”只要你报出这三个字,同安的摩的司机便能准确无误地把你送达目的地,不用再费其他言语。 然而,钟楼的存在,对于新同安人而言,更多的也只是一个地标,随意问几个30岁以下的同安人:“钟楼历史由来如何?”得到的回答不是瞠目相对,便是面面相觑了。 原同安县文化局局长、文史专家颜立水老先生回忆了钟楼旧事。 抗战时期直到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钟楼都是空袭警报的“发布中心”。先是从原同安后河教堂搬来一口1921年美国铸的钟,后来换成了防空警报器,遇有飞机来袭,急促的钟声和尖厉的防空警报便曾先后从这里响起。 “警报声很长,在乡下都能听得见。”颜老说,1954年台湾飞行员胡弘一驾机起义后,就迫降于今同安双溪公园附近的溪边,当时,钟楼上的防空警报响了好久。 上世纪60年代起,钟楼又成了同安消防队的驻地,直到1988年,消防队搬走。时年,颜老在同安县文化局局长任上,他组织人员拆掉了钟楼周围的一些建筑,并重新对其进行装修,才恢复了钟楼原貌。此后,钟楼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当年做防空警报用的钟和防空警报器都还在钟楼上,只不过都已成为文物,而钟楼也在周遭的尘嚣中独守寂寞,回味往昔。
F. 厦门的历史遗址有哪些
南普陀寺、厦门北辰山、梵天寺、胡里山炮台、曾厝垵
G. 厦门城市的历史
厦门历史沿革简述
福建有四大岛,依大小次序排列是:平潭岛,东山岛,金门岛,厦门岛。
宋元明清的厦门,指的都是厦门岛。历史上的厦门,行政级别很低,它隶属同安县,“同安县十一里之一里耳”,而同安县隶属泉州府。据最新唐墓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唐时厦门,称嘉禾屿,又名嘉禾里。宋时延续此名,称其“产嘉禾,一茎数穗,故名”。不过,在24巻简明《中国大网络全书》里,尚查不到“嘉禾屿”词条,可见其默默无闻。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授命兴筑厦门城,城建成于洪武二十七年,始有厦门之名。清初,郑成功据厦门,以厦门为反清复台基地,设思明州,旋废。民国元年,改设思明县。1933年先改为思明市,后改为厦门市。连同鼓浪屿,厦门市面积总共不过约为130平方公里,可谓弹丸之地、蕞尔小岛。现在厦门面积1516平方公里,那是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岛外的扩展。由于填海造地,目前实际面积已达1645平方公里。这个数字不大,但已经是本岛面积的十多倍。
厦门地理位置,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民国厦门志》说它“实屏蔽澎、台,控制浙、粤”,《台湾府志》云:“台郡、厦岛,鸟之两翼”。明设中左所,清驻水师提督、海防厅、台厦兵备道、兴泉永道。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十闽之保障,海疆之要区也。故武则命水师提督五营弁兵守之,文则移兴泉永道、泉防同知驻焉。”(《道光厦门志》)也就是说,厦门本身的行政级别低,但在厦门设置的军事机构与行政机构级别很高,台厦兵备道连台湾都管了,兴泉永道署管兴化、泉州二府及永春州。
如果把厦门看作一个人,他出身贫寒,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是靠海吃海的渔夫,是灌园织布的村姑。如果把厦门视为一本书,它开篇平平,没有大起大落,但平淡中有伏笔,有哲理,越来越引人入胜,创造过辉煌的篇章。
厦门历史地位的彰显,始于明末清初。明永乐以后,中国闭关自守。郑成功为筹集军饷,在厦门设立五商、十行,以厦门港为中心,积极开展海外及沿海地区的贸易。众所周知,南宋时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泉州的繁荣带动了它管辖而离它不远的厦门的发展。后刺桐港没落,漳州月港崛起,月港没落时,兴起的是厦门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闽海关在厦门设立。近代的厦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觊觎之地。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厦门与广州、上海、宁波、福州一起,被迫成为对外通商的口岸,也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这是厦门的耻辱,但也是厦门抗辱奋争、发展的契机。新中国建立后,台湾海峡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对话”,使厦门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那“对话”的形式很特殊,是军事对峙,是“万炮震金门”。改革开放以后,厦门成为经济特区、副省级单列市,越来越为全国乃至世界所关注。著名经济学家钱伟长预言,厦门的未来将成为东方纽约港。尽管这只是一种方式的表述,但的的确确,厦门更辉煌的篇章,有待未来写出。
相比起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厦门历史不长,建城至今600多年。但古之同安包含厦门,今之厦门包含同安,同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1700多年(从它第一次建县,即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算起)。至于厦门的人类文明史就更长了,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就多次在本岛西南部采集到石锛、石斧,50年代文物普查,曾发现12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最近的翔安考古调查,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
漫步厦门,我深切感受到,这是一块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它怀抱里没有埋藏国之重器,也罕见令人震惊的世之珍宝,然而,它在近现代抗争中崛起,拥有不遥远过去的辉煌;他饱含历史的深刻,不乏文化的厚重,多少金戈铁马之声犹萦在耳,一部近现代的发展史历历在目。它盈蕴深远的文脉,充满现代化活力,让人触得到深沉而强有力的脉搏。
H. 厦门的历史简介
厦门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先秦时期,厦门属百越之地;《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闽国933年龙启元年时升为同安县,再次设县,属泉州,州驻地在晋江县 。
唐朝,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灭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 保大七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漳州)。
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人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宋属平海军、泉州。
元朝,属泉州路。明朝,实行里都图制,厦门为嘉禾里,下设四个都,每个都下辖两个图。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永宁卫的中、左两个千户所移驻嘉禾屿,并筑厦门城,此后遂以中左所作为厦门岛的代称。
雍正五年(1727年)分守兴泉道移驻厦门,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称兴泉永道,管辖兴化府(今莆田)、泉州府和永春州。至此,厦门成为福建东南沿海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厦门成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1843年11月2日),厦门正式开埠。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902年11月21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厦门鼓浪屿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屿成为“万国租界”。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恢复厦门市政府建制,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
1949年09月,同安县、厦门市分别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福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0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1958年0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
2003年05月,经国务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其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翔安区。行政区调整后,厦门市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至2016年12月底不变。
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
(8)厦门同安的历史有哪些扩展阅读
厦门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以佛教为主。闽南古刹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在海内外负盛名;基督教新街礼拜堂被称为“中华第一圣堂”;天主教厦门教区设于鼓浪屿,是闽南天主教对外交往的中心。
正月初三忌拜年,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以厦门菜为代表之一的闽菜位列中国八大菜系,兼带台湾、潮汕风味。厦门菜肴创出清、鲜、淡、脆、略带微辣的独特风味,尤以生猛海鲜、仿古药膳、普陀素菜、风味小吃著称。
厦门全年盛产海鲜,种类繁多,有龙虾、鲍鱼、螃蟹,还是虾、螺、贝类等。特色小吃有:面线糊、沙茶面、土笋冻、海蛎煎、炸五香、花生汤、烧肉粽等。
I. 同安县的历史文化
同安县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闽国时期正式设县,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这里的农民画发展较早,普及面广,长期吸收戏曲,舞蹈、音乐的精华,建立了一支以农民为主体,兼有年画、风俗画、墙画、绣花、剪纸、雕刻等多画种的业余美术队伍。
这几年又不断吸收当代国画和西洋画的技巧,使当地农民画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都从量多面广向高质量、高技巧发展,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各种展览活动,获奖率较高,其中《香蕉家禽》、《农村经济搞活了》、《同安车鼓》、《龙舟竞渡》等4 幅入选1983年全国农民画展并获奖。
《同安车鼓》被选送出国巡展。 1987年作品《春》入选参加中国首届艺术节展出并收藏。1988年有14 幅作品入选省农民书画大赛展,4幅获优秀奖。1989年《春》、《采茶舞》、《锦上添花》、《春播忙》收入《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选萃》一书。 1988年,同安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同安幅员广袤,地灵人杰。唐代定居现地厦门禾山“南陈北薛”的陈黯、薛令之,开同安“海滨邹鲁”之先河;北宋同安白礁神医吴本又医济人成为今天闽台两地共同信仰的英灵;苏颂以成功研制“水运仪象台”攀登十一世纪中外科技高峰;
南宋朱熹首任同安,兴贤育才,留芳千古。由明至清,银同宝地,更是英贤竞立,人才辈出。“理学名宦”“林希元”“二疑”体用,为朱子之真传嫡派;“双冠南宫”的许钟斗被泉州府地称为“天下第一敖(能干),许獬进士头(即会元)”;洪朝选居官清廉,刚介直声;陈永华渡台先贤,创功立业。
J. 厦门有哪些名胜古迹
【南普陀寺】千年古刹
南普陀寺有“千年古刹”之称,位于五老峰山下,比邻厦门大学。它始建于唐代,为闽南著名古刹之一,因奉祀观音为主,又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南普陀荟集了闽南渊源 流长的历史文化,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 藏经阁、左右厢房、钟鼓楼等构成的建筑群,雄伟壮观,颇具佛教特色,更具“佛法无边”之威严。寺院内设有旅游购物纪念品的专卖处,可以买到有关佛事的各种物品。每年农历2月19日、6 月19日、9月19日为观音诞生日。是时,寺内均举行盛大活动,可见到众多的善男信女,手持燃香,祈求健康、财富和快乐。即使在平常时,也是人流不断,多为国内外游人及本地的信奉者前来参拜,香火鼎盛,远近闻名。现光拜佛之后, 稍适休息,还可以攀岩直上。登上山顶、俯看厦门大学园景和厦港一带的风光。
南普陀寺内的四大金刚、弥勒、韦陀、三宝、千手观音、十八罗汉等塑像,神态各异,富 有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藏经阁珍藏着佛经、宋 钟、玉佛等许多佛教的珍贵文物,后山一带有历代名家石刻多处。近年来,海外捐资、政府拨款新修了山门、兜率陀院、阿兰若处、须摩提国、 太虚台以及多处墓塔。古刹新姿,远胜旧观。在 南普陀寺内,游客还可品尝独具一格的著名南普 陀素菜。
位于南普陀寺一侧的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在海内外久负盛名,是宏扬佛法、培养佛家弟子的摇篮。目前,有很多学生在此就学。
【五老峰】横插天际 气派非凡
南普陀寺后的五老峰,崛起于厦门港海滨,横插天际,气派非凡。五个山头峥嵘凌空,时有白云缭绕,缥缥渺渺,远远望去,好像是五个须发皆白,阅尽人间沧桑的老人翘首遥望茫茫大海。这就是厦门八景之一“五老凌霄”。
石坡上镌刻着“五老峰”三字,迎面巨石上,刻着一个特大的“佛”字,高四米多,宽三米多,这字是清朝光绪乙已(公元1869年)振慧 所书。“佛”字岩左侧,有侨胞捐建的对南普陀寺中兴有建树的景峰和尚与喜参和尚墓塔,左侧穿过石径,有转逢和尚墓塔。转逢和尚墓塔下侧,有普照寺遗址。普照寺是唐朝陈启公布施开辟的,以洞为室,建普照寺。寺内石洞壁上,有明代太常宗载题刻的“飞泉”二字。半山腰,有一兜率陀院,现已修茸一新。近旁,有太虚大师之塔亟太虚大师纪念亭。深入其中,您还可见到 五老峰上遍布着的相思树,这种树被称为“台湾相思树”。若是您攀岩直上,美丽的厦门大学校园风光和厦门港景色将一览无余。
【同安孔庙】现为同安区博物馆
同安孔庙座落在同安区城东溪西畔,始建于五代,现存的建筑是清朝乾隆年间重建的大成殿。
如今的孔庙已成为同安区博物馆,陈列着自西汉以来同安的史迹和文物。寺庙北侧的场地,摆放着200多件从全区各地收集的石雕、碑刻,神态各异,造型逼真,人称“同安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