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蚌埠有哪些历史典故
大禹治水圣地
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即位于今天的怀远县有4A级涂荆山风景区,涂山也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会诸侯之地,他在此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现存有涂山庙、启母石、禹会村、千年银杏、圣泉、灵泉等胜迹。每年农历3月28日前后3天为禹王庙会,远近百姓纷纷前来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场面盛大。
和氏璧发现之地
与涂山隔河相望的荆山,就是春秋时和氏璧发现之地。在荆山西面,仍存有卞和抱玉之地——“卞和洞”。相传当年卞和在此发现绝世美玉,献给楚王,却不为楚王所识,卞和所献的璧玉,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和氏璧。荆山还有苏东坡赞誉的“天下第七泉”——白乳泉以及望淮楼、启王宫等名景。特别是到六月石榴开花之时,满山石榴花似火燃烧,其景美不胜收。
霸王别姬的垓下古战场
在固镇镜内,还有一处楚汉相争鏖战之处——垓下古战场,现留有霸王城、韩信点将台、虞姬墓等遗迹。霸王别姬的故事就发生在蚌埠,很值得一游。垓下不仅因古霸王别姬而出名,还因其是春秋战国的古城而引起中国考古界的震惊,垓下古城的发现与发掘,被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龙兴之地凤阳(凤阳属于滁州市)
蚌埠东20公里处的凤阳县,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现有明代皇陵、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宝刹古寺——龙兴寺,有禅窟寺,有明代初期的中都城古建筑和石碑碣,还有号称“江北第一溶洞”的韭山洞。
美丽的龙子湖公园
在蚌埠东郊,有一片湖泊,相当于四个西湖的面积
。相传朱元璋儿童时代曾在这里放牛,此湖后被人称为龙子湖。经过整治,龙子湖公园已经成为十分美丽的4A级风景区。在风景区,还有明代所建的汤和墓,墓前存有石人石兽。龙子湖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内湖,水面面积8.4平方千米。
② 蚌埠历史有哪些传说
大禹文化,劈山导淮,涂山望夫石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王会诸侯。
大明文化,朱元璋,丐帮文化,豪放派,港台街,抱大腿,跪舔,吃百家饭。
③ 蚌埠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有影响的人物
单长庚
单长庚(?~1645),字西朗,明宿州湖沟集(今湖沟区湖沟乡)人。庠生,有武略,善骑射。崇祯年间,应募从军于史可法部,因屡立战功,升力行营守备。福王在南京称帝(1644)后,奉命随兴平(今陕西兴平)伯高杰赴河南开封抗击清军。高杰为壮大军事力量,特约睢州(今河南睢县)驻防总兵许定国联合作战,然许定国迟迟按兵不动,他便随高杰亲往督促。谁知许定国佯装恭顺,挑选美女为高杰把盏,醉而杀之。与此同时,高杰的数十名随从官兵也被许定国以妓、酒招抚,唯单长庚晓以大义,拒不投降。半夜,单长庚与标下千总潘一凤潜逃,至睢州西门外,被许军追及,双双战死。
徐大鹏 徐大鹏(生卒年不详),清灵璧县固镇保(今我县城北区皇店乡瓦房村)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中武解元,四十三年(1778)中进士。初任广东罗定州(今罗定县)协右营守备,出征台湾、贵州安南县(今晴隆县境),为朝廷立下战功,改任督标中营都司。嘉庆元年,(1796)进剿湖南省苗族地区,升任广西右江游击,后因病归里。七年(1802),病愈,率乡勇堵剿宿州王朝名。被朝廷起用后受赏顶戴花翎,升任河北易州(今易县)营游击署河间府(今河间县)协副将。
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
元末明初,有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名人,他就是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为“开国元老,异姓真 王”的明朝功臣——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汉族,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区永平岗人。宋朝南渡是迁来怀远,到他已经是第七世。其父常六六,母高氏。其妻蓝氏生有三子三女。
常遇春生于公元1330年(元朝至顺元年)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23岁时,适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常遇春也在平阿山区加入了刘聚的起义军。由于他赋性刚毅,状貌奇伟,英勇善战,胆识过人,深受刘聚的器重,不久便当上了什夫长。后来,他因不满刘聚的“善恶不分”,毅然于公元1355年初,率领几十人赶到和州投奔朱元璋。而此时朱元璋的势力已经日渐壮大,正欲渡江南下,常遇春自愿请命为前部先锋。乃至渡江朱元璋兵分三路,轮攻采石,元兵布阵矶上,矶下虽巨舟如织,但相距三丈有余,难以登岸。第一路郭英先攻,第二路胡大海再攻,均未攻上而败退。第三路常遇春见势乘快舟而至,奋发神威,舍舟挺戈飞身登矶,众敌丧胆(今马鞍山市采石矶犹有常遇春大脚印古迹)四散逃窜,遂攻下采石,乘胜又夺取了太平(今当涂)。这对朱元璋进军克复江南地区,建立根据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此战之后,常遇春便成为朱元璋手下一名得力将领。朱元璋授其为“总管府先锋”不久又升任管军总管。
④ 安徽有哪些辉煌的历史!
这个全安徽文化网
-
安徽历史网,安徽历史文化第回一门户答
http://www.ahage.net/
⑤ 蚌埠的历史,由来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辖市,位于东经°12’、北纬32°57’。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现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区和怀远、固镇、五河三县,总面积5917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7.45万人。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实行郡县制后,今蚌埠地域分属九江、泗水两郡。其东部(今凤阳县境内)设钟离县。
汉高祖四年,今蚌埠淮河北归属沛郡,淮河南归属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淮南国复改为九江郡,并在蚌埠西部(今怀远县境内)设置当涂县。
隋开皇二年,西楚州改为濠州;废荆山郡,马头县改为涂山县。大业三年,又将濠州改为钟离郡,领钟离、涂山县。今蚌埠北郊则属彭城郡谷阳县域。
北宋元佑元年,今蚌埠淮河北隶于新置灵璧县,为淮南东路宿州所辖;淮河以南只存钟离县,为淮南西路濠州所辖。宣和七年,金兵南下陷汴京,取淮北,宿州初为山东西路领,至金大定六年改属南京路。
明洪武二年,凤阳建中都,钟离县更名中立县,翌年再改名为临淮县。洪武六年,撤中都设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迁新城改名凤阳府,临淮县亦改名凤阳县;蚌埠西部仍为怀远县,东北为五河县。三个县明初均为中书省凤阳府所领。永乐元年,凤阳府为南京直隶。
民国元年,蚌埠三县司废,河南岸改属凤阳县,置二区公署;河北岸小蚌埠属灵璧县,一直到民国35年。民国3年,恢复道制,蚌埠河南岸属安徽省淮泗道凤阳县辖。民国18年,蚌埠曾成立市政筹备处,但翌年即撤销,仍属凤阳县所辖。
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撤销皖北行署,蚌埠市为安徽省直辖。1956年,安徽省置蚌埠专区,专员公署驻蚌。
1958年11月起,蚌埠市隶属省和专区双重领导。1961年3月撤销蚌埠专区,此后至1985年,蚌埠市一直属安徽省直辖。
(5)蚌埠的辉煌历史有哪些扩展阅读:
蚌埠特产:
1、蚌埠石榴
安徽蚌埠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久负盛誉,据传从唐代已有栽植,到了清代怀远石榴已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有:“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
可见,怀远石榴在很久已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并以其艳丽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莹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风味,赢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评。
怀远石榴远销东南亚、英国、罗马尼亚等国,引种到前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怀远石榴色泽艳丽,果皮橙红色,黄白相间,布着红晕,并有青翠光泽,如玉琢脂凝,十分奇观。
怀远石榴有驰名中外的玉石籽、玛瑙籽、果大而美的大笨子、二笨子、青皮等,红艳悦目的粉皮、红葫芦、美人蕉等。有白花白籽白实的三白石榴,还有花大艳美的千层花石榴。
怀远石榴品质名列全国各大石榴产区之首,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含糖量高是其显著特点。
2、蚌埠花生
安徽蚌埠固镇花生又名落花生、双子叶植物,叶脉为网状脉,种子有果皮包被。历史上曾叫长生果、地豆、落花参、落地松、成寿果、番豆无花果、地果、唐人豆。
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
彩色花生主要分为富硒黑花生、白玉花生、珍珠花生等几个品种,其中按果仁外皮颜色又能分为黑、紫黑、白、紫红、红白,彩粒等几个色系。
五彩花生有黑色、雪白、白底红花纹、黑底黄花纹、黄底黑花纹等颜色。长出的秧蔓与普通花生没有区别,只是叶片稍大一些。
⑥ 蚌埠有多少年的历史,经历了多少的风雨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辖市,位于东经117°12’、北纬32°57’。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现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区和怀远、固镇、五河三县,总面积5917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7.45万人。 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氏族聚居区。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是时起,今怀远县和蚌埠市区西部属涂山氏国,今蚌埠市区东部属钟离国。春秋时期,今固镇县先后属宋、吴,今五河县先后属徐方、鲁、宋;战国时期,今怀远县、蚌埠市区、固镇县均属楚,五河县先属宋、吴,后属楚。 历经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南宋宝(礻右)五年(1257年)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均属淮南西路;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辖今五河县,属淮南东路。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分属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钟离县,均属安丰路濠州;今固镇县属宿州,五河县属泗州。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濠州升为临濠府。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宿州、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凤阳县。因临濠府先后改为中立府、凤阳府、宿州及怀远、灵璧县、五河、凤阳各县均属凤阳府所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五河县改属泗州。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凤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1667年设),后属安徽省淮泗道。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五河、怀远、凤阳5县分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改属安徽省第四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蚌埠设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伪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战胜利后,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蚌埠市、怀远县、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县。1952年4月,蚌埠市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仍属宿县专区。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组建成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改划属蚌埠市至今。
⑦ 蚌埠的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今蚌埠(含市区及所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下同)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战国时期,今蚌埠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
秦朝时期,秦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
南宋时期,至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分钟离县(今凤阳县)置怀远军和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朝时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属濠州(治今凤阳),今蚌埠市区西属濠州怀远县,东属濠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宿州灵璧县、泗州五河、濠州怀远县分领。
明朝时期,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凤阳府怀远县,东属凤阳府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凤阳府宿州及凤阳府怀远县、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凤阳府泗州五河县、凤阳府凤阳县。濠州先更名临濠府后更名凤阳府,全境均属凤阳府。
清朝时期,清沿袭明制全境属凤阳府,雍正年间泗州脱离凤阳府,五河县属泗州,其余均属凤阳府。其中凤阳县主簿衙门驻小蚌埠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全境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凤阳、五河、怀远等县分领。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1938年凤阳县城由府城迁至蚌埠,同时蚌埠又为安徽省会(当时名为凤阳县蚌埠镇)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脱离凤阳县(府城又重新作为凤阳县城),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
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划属蚌埠市至今。
⑧ 蚌埠的历史有多久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辖市,位于东经117°12’、北纬32°57’。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现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区和怀远、固镇、五河三县,总面积5917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7.45万人。
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氏族聚居区。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是时起,今怀远县和蚌埠市区西部属涂山氏国,今蚌埠市区东部属钟离国。春秋时期,今固镇县先后属宋、吴,今五河县先后属徐方、鲁、宋;战国时期,今怀远县、蚌埠市区、固镇县均属楚,五河县先属宋、吴,后属楚。
历经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南宋宝(礻右)五年(1257年)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均属淮南西路;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辖今五河县,属淮南东路。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分属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钟离县,均属安丰路濠州;今固镇县属宿州,五河县属泗州。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濠州升为临濠府。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宿州、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凤阳县。因临濠府先后改为中立府、凤阳府、宿州及怀远、灵璧县、五河、凤阳各县均属凤阳府所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五河县改属泗州。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凤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1667年设),后属安徽省淮泗道。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五河、怀远、凤阳5县分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改属安徽省第四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蚌埠设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伪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战胜利后,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蚌埠市、怀远县、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县。1952年4月,蚌埠市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仍属宿县专区。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组建成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改划属蚌埠市至今。
风流少年 2008-03-20 19:25 检举
⑨ 蚌埠地区有过什么历史战役么
楚汉相争的霸王别姬垓下古战场,就在我市的固镇县境内,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徐蚌会战)指挥部就设在我市蚌山区孙家圩子。
⑩ 安徽蚌埠古今有哪些名人
安徽蚌埠古今名人有汤和、朱元璋、年羹尧、史玉柱、蒋雯丽等。
1、汤和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的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2、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 汉族。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
3、蒋雯丽
蒋雯丽,1969年6月20日生于安徽蚌埠,中国影视女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会员 。199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1989年,参演首部电视剧《悬崖百合》,饰演保育院的老师,并获得飞天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同年,参演首部电影《离离原上草》,饰演山区姑娘水秀。
4、史玉柱
史玉柱,1962年9月15日生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商人、企业家。1984年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分配至安徽省统计局工作。1989年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系(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后,随即下海创业。
5、年羹尧
年羹尧(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