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饶有哪些历史文化古迹!!至少三种!!
鹅湖书院
淳佑十年,朝廷赐名“文宗书院”,明景泰年间更名为“鹅湖书院”内。淳熙二年容(1175年)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会讲于此,各持己见,在这次辩论中所显现出来的思想火花照亮了理学发展的前途。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由宋至清,今属上饶各地,共建书院161 所。历代上饶籍状元13人,宰相23人,进士两千余人他们大多都是从书院中走出的国家栋梁。其中鹅湖书院、信江书院、叠山书院、怀玉书院并称为上饶的四大书院。
三清山,上饶集中营
B. 上饶的由来
饶市,位于中国江西省东北部。为“四省通衢”之地,东接浙江、南毗福建、北邻安徽。200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现辖十县一区一市。全市面积2.279万平方公里,人口660万。2002年,上饶市确立了“建设开放、文明、发展的上饶,实现上饶在江西东部快速崛起”的新目标,实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上饶,正日益发现着深刻而鲜明的变化。
上饶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三清山、龟峰,3A级旅游区婺源;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浙赣铁路复线、皖赣铁路、横南铁路和320国道、206国道、311高速公路东西横贯,南北穿行。
上饶古属扬州,春秋为吴越之地。自东汉建安年间析豫章郡地设置鄱阳郡(析余汗地置上饶县)以来,已有1700多年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上饶凭借“八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出现全面增长的强劲势头。上饶已探明的工业矿藏达70余种。其中铜储量占全国储量的16.8%,亚洲最大的铜矿就在上饶境内。黄金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80%,铅、锌、磷、蛇纹石、硫铁矿等均居全省首位。 全市拥有科技专业学会402个,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770个。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4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2000多名。 上饶市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上饶作为江西“东大门”,具有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资金、科技、人才、信息流动的良好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综合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推进对外开放,加速建设开放、文明、发展的上饶
C. 上饶属于哪个省
上饶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北纬 27°34' 至 29°34' 、东经 116°13' 至 118°29' 之间。东邻浙江衢州,南连福建南平,西濒鄱阳湖而接九江,北连景德镇和安徽徽州,居于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而成为江西的 “ 东大门 ” 。
全市东西长约 210 公里 ,南北宽约 194 公里 。土地总面积约 2.28 万平方公里 ,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3.65% 。境内东南北部三面环山,西部临水,中部丘陵广布。基本地貌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地型大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西向依次为边缘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北部黄山尾闾蟠结在皖赣之间 , 东部怀玉山脉绵延于赣浙边境,东南部武夷山脉迤逦入赣闽怀抱 , 西北部则与九江、南昌共托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昌江、信江、乐安江流贯全区。全境丘陵占总面积的 75 % , 水面占 11%, 岗地、平原占 14 %。
上饶地理形势是两条山脉夹一条大河拥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武夷山脉东北—西南走向,怀玉山脉和鄣公山脉东南—西北走向,两条山脉之间的信江,汇集了140多条支流,由东向西直奔鄱阳湖,背有靠前有沼,风水独占鳌头。当信江从源头奔流而出入鄱阳湖时,就注定了这条贯穿赣东北大地的河流要成为上饶人民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这条汇聚了怀玉山脉、武夷山脉等无数源流的母亲河,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迹。黄岗山,华东第一高峰;三清山,江南第一仙峰;鹅湖山,儒释道三胜境;灵山,中国道教第三十三福地。大鄣山、铜钹山、大茅山、磨盘山、洪山、岑山等诸山,或巍峨险峻,或阿娜秀丽,不一而足。
鹅湖书院、婺源民居、婺源宗祠、婺源古桥、上饶集中营旧址、葛源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铅山连史纸、弋阳腔、婺源三雕、婺源傩舞、婺源歙砚、婺源徽剧等国家级文化遗产,河口镇、石塘镇、葛源镇、江湾镇、汪口村、延村、理坑村、李坑村、晓起村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澄波桥,始建于晋升平年间的三清山古建筑群(含石雕、石刻),铸造于宋建炎元年的鸡应寺铜钟,清代玉山考棚、上饶县龚氏宗祠中的《浣纱记》浮雕、流传千年的赣东北“串堂”、鄱阳传统渔俗、万年贡米生产习俗等一大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上饶山水孕育出来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
历史沿革
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上乘富饶”,素称富饶之地。
秦属九江、会稽、丹阳3郡。
汉为豫章、会稽、丹阳3郡。
三国吴属鄱阳、会稽、新都3郡。
晋属鄱阳、新安、信安、建安4郡。
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为饶州,后罢饶州复鄱阳郡。
唐武德五年改鄱阳郡为饶州,是域属饶州、衢州、歙州。乾元元年析饶州之弋阳、衢州之常山、玉山3县置信州,是域属饶州、信州、歙州,隶江南东、西2道。
宋主属信州上饶郡、饶州鄱阳郡,隶江南东路。
元主属信州路、饶州路及铅山州,隶江浙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为五道,是域主属九江道饶州府、湖东道广信府。
清沿明制。
民国初主属豫章道、浔阳道。1932年主属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区。
1949年属上饶、乐平2专区,辖景德镇市和上饶、弋阳、横峰、铅山、余江、广丰、东乡、玉山、贵溪、乐平、德兴、鄱阳、万年、余干、婺源、浮梁16县。1950年乐平专区更名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增设县级上饶市。1952年上饶、浮梁2专区合并设立鹰潭专区,旋改称上饶专区。1953年景德镇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 鄱阳县1986年更名为波阳县,2003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改回鄱阳县。现在已经不存在波阳县这个地名。。1958年浮梁县划归景德镇市。1960年上饶县并入上饶市。1964年恢复上饶县。1968年东乡县划归抚州专区。1970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1983年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贵溪、余江2县划归鹰潭市。1990年德兴县改市。
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设立地级上饶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信州区。
上饶县建于东汉末期建安年间,约公元205年前,初属豫章郡,不久改属鄱阳郡。晋初并入葛阳县,仍属鄱阳郡。南宋复置,隋开皇九年(589),再度并入葛阳县,属饶州。十二年,葛阳改称弋阳。唐武德四年(621),上饶县析出重置。七年,省入弋阳,乾元元年(758),再度析出重置,隶于江南东道信州。宋,仍属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隶于江浙行省信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为广信府。四年,广信府隶于江西行省。民国3年(1914),上饶县隶于豫章道。15年,直属江西省。21年,隶于江西省第六行政区。27年,县城上饶镇改称广平镇。1949年5月3日,上饶县解放,广平镇及附近部分城区析出建立上饶市,全市总面积64.68平方千米,隶于上饶专区。1960年3月,上饶县并入上饶市,全市总面积扩至2554.68平方千米。1964年4月,上饶县重新分出,上饶市辖域仍同建国初。1993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上饶县的沙溪镇、灵溪乡、秦峰乡、朝阳乡划归上饶市管辖,市域面积扩到338.6平方千米。相当于原有面积的5倍,仍隶属上饶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0年7月10日,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原上饶市改称信州区,隶属新设立的地级上饶市管辖。
人文环境
自唐至清,上饶各地出的进士有2000多人,比苏州历史上的进士还多;宋明两代,上饶出的状元和宰相冠江南;以谢枋得、赵汝愚为代表的众多民族英雄,以朱熹、娄谅为代表的众多学者,以姜夔、蒋钍铨为代表的众多文学家,以陶母、娄妃为代表的众多女杰,以詹天佑、黄家驷为代表的众多的科学家,以方志敏、黄道为代表的众多近现代革命家,都是上饶历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
行政区划
江西省管辖。下辖十县一区 ( 信州区、 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 ) ,代管一市(德兴市)。
信州区 面积 308平方千米,人口 36万。邮政编码334000。 区人民政府驻三江大道。辖6街道1镇2乡。
德兴市 面积2082平方千米,人口 31万。邮政编码334200。 市人民政府驻银城街道。辖1街道5镇6乡。
上饶县 面积2240平方千米,人口 69万。邮政编码334100。 县人民政府驻上饶县城西。辖2街道11镇10乡。
广丰县 面积1378平方千米,人口 76万。邮政编码334600。 县人民政府驻永丰街道。辖3街道16镇4乡。
玉山县 面积1723平方千米,人口 54万。邮政编码334700。 县人民政府驻冰溪镇。辖11镇6乡。
铅山县 面积2178平方千米,人口 41万。邮政编码334500。 县人民政府驻河口镇。辖7镇10乡(含2民族乡)。
横峰县 面积 655平方千米,人口 19万。邮政编码334300。 县人民政府驻岑阳镇。辖2镇6乡。
弋阳县 面积1592平方千米,人口 36万。邮政编码334400。 县人民政府驻弋江镇。辖9镇5乡。
余干县 面积2326平方千米,人口 86万。邮政编码335100。 县人民政府驻玉亭镇。
鄱阳县 面积4215平方千米,人口137万。邮政编码333100。 县人民政府驻鄱阳镇。辖14镇15乡。
万年县 面积1140平方千米,人口 35万。邮政编码335500。 县人民政府驻陈营镇。辖6镇6乡。
婺源县 面积2947平方千米,人口 33万。邮政编码333200。 县人民政府驻紫阳镇。辖10镇6乡。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70 余种 , 为江西省重点矿产资源区。储量居全国之冠的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铜矿。金、银储量分别占全省的 86.6 %和 65 %以上。上饶、广丰磷矿是江南八大磷矿之一。花岗岩、大理石、砚石等石材绚丽多彩、品种齐全,总储量达 440 亿立方米。煤炭、石灰石、瓷土、膨润土等非金属类矿产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 , 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全市有 459 万亩耕地, 147 万亩草地, 348 万亩水面和 1700 万亩林地。大小河流 320 余条,水能理论蕴藏量 117 万千瓦 , 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 61 万千瓦。区内森林覆盖率为 51 %,主要树种有松木、杉木、樟木、栲木等。遍布全市的油茶、油桐、板栗、毛竹等则为主要经济林品种。
气候
气候温湿 , 属中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 16.7℃ 至 18.3℃ 之间,年均降水量 1600 至 1800 毫米,年均日照时数 1781 至 2098 小时,年均无霜期 25l 至 274 天。由于气候温暖 ,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农作物生长十分繁茂。
民族
市内 28 个民族 , 汉族占总人口的99.8 %。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畲族 , 主要聚居在铅山县太源畲族乡 , 其他各少数民族均散居全市各地。
D. 江西上饶有什么悠久的历史文化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上饶万年县仙人洞就有人类的生版产活动;余干县华林权岗小石山的洞窟里,曾刻有尧舜时期记录治水的古篆文。截至2006年,上饶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475处,其中古文化遗址121处,古建筑966处,古墓191处,古窟寺及石刻9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0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3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6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00余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20327件,其中一级品96件,二级品608件,三级品1624件。
上饶至今还保留了很多古代的方言,特别是上饶广丰地区,至今民间交流用的还是古代吴国方言,现称“广丰话”,比如说是叫”曰“,上饶还有很多名胜古迹,比如三清山、龟峰(圭峰)、婺源、灵山、鄱阳湖、上饶集中营等
E. 请教江西省上饶市的历史沿革
地处江西省东北部。简称 “ 赣东北 ” 。位于北纬 27°' 至 29°34' 、东经 116°13' 至 118°29' 之间。东邻浙江衢洲,南连福建南平,西濒鄱阳湖而接九江,北连景德镇和安徽徽州,居于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而成为江西的 “ 东大门 ” 。下辖一市十县一区 ( 信州区、德兴市 , 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 ) 。 全市东西长约 210 公里 ,南北宽约 194 公里 。土地总面积约 2.28 万平方公里 ,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3.65% 。境内东南北部三面环山,西部临水,中部丘陵广布。基本地貌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地型大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西向依次为边缘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北部黄山尾闾蟠结在皖赣之间 , 东部怀玉山脉绵延于赣浙边境,东南部武夷山脉迤逦入赣闽怀抱 , 西北部则与九江、南昌共托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昌江、信江、乐安江流贯全区。全境丘陵占总面积的 75 % , 水面占 11%, 岗地、平原占 14 %。 历史 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素称富饶之地。 秦属九江、会稽、丹阳3郡。 汉为豫章、会稽、丹阳3郡。 三国吴属鄱阳、会稽、新都3郡。 晋属鄱阳、新安、信安、建安4郡。 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为饶州,后罢饶州复鄱阳郡。 唐武德五年改鄱阳郡为饶州,是域属饶州、衢州、歙州。乾元元年析饶州之弋阳、衢州之常山、玉山3县置信州,是域属饶州、信州、歙州,隶江南东、西2道。 宋主属信州上饶郡、饶州鄱阳郡,隶江南东路。 元主属信州路、饶州路及铅山州,隶江浙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为五道,是域主属九江道饶州府、湖东道广信府。 清沿明制。 民国初主属豫章道、浔阳道。1932年主属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区。 1949年属上饶、乐平2专区,辖景德镇市和上饶、弋阳、横峰、铅山、余江、广丰、东乡、玉山、贵溪、乐平、德兴、鄱阳、万年、余干、婺源、浮梁16县。1950年乐平专区更名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增设县级上饶市。1952年上饶、浮梁2专区合并设立鹰潭专区,旋改称上饶专区。1953年景德镇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1957年鄱阳县更名为波阳县。1958年浮梁县划归景德镇市。1960年上饶县并入上饶市。1964年恢复上饶县。1968年东乡县划归抚州专区。1970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1983年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贵溪、余江2县划归鹰潭市。1990年德兴县改市。 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设立地级上饶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信州区。 上饶县建于东汉未期建安年间,约公元205年前,初属豫章郡,不久改属鄱阳郡。晋初并入葛阳县,仍属鄱阳郡。南宋复置,隋开皇九年(589),再度并入葛阳县,属饶州。十二年,葛阳改称弋阳。唐武德四年(621),上饶县析出重置。七年,省入弋阳,乾元元年(758),再度析出重置,隶于江南东道信州。宋,仍属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隶于江浙行省信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为广信府。四年,广信府隶于江西行省。民国3年(1914),上饶县隶于豫章道。15年,直属江西省。21年,隶于江西省第六行政区。27年,县城上饶镇改称广平镇。1949年5月3日,上饶县解放,广平镇及附近部分城区析出建立上饶市,全市总面积64.68平方千米,隶于上饶专区。1960年3月,上饶县并入上饶市,全市总面积扩至2554.68平方千米。1964年4月,上饶县重新分出,上饶市辖域仍同建国初。1993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上饶县的沙溪镇、灵溪乡、秦峰乡、朝阳乡划归上饶市管辖,市域面积扩到338.6平方千米。相当于原有面积的5倍,仍隶属上饶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0年7月10日,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原上饶市改称信州区,隶属新设立的地级上饶市管辖。 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70 余种 , 为江西省重点矿产资源区。储量居全国之冠的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铜矿。金、银储量分别占全省的 86.6 %和 65 %以上。上饶、广丰磷矿是江南八大磷矿之一。花岗岩、大理石、砚石等石材绚丽多彩、品种齐全,总储量达 440 亿立方米。煤炭、石灰石、瓷土、膨润土等非金属类矿产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 , 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全市有 459 万亩耕地, 147 万亩草地, 348 万亩水面和 1700 万亩林地。大小河流 320 余条,水能理论蕴藏量 117 万千瓦 , 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 61 万千瓦。区内森林覆盖率为 51 %,主要树种有松木、杉木、樟木、栲木等。遍布全市的油茶、油桐、板栗、毛竹等则为主要经济林品种。 气候 气候温湿 , 属中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 16.7℃ 至 18.3℃ 之间,年均降水量 1600 至 1800 毫米,年均日照时数 1781 至 2098 小时,年均无霜期 25l 至 274 天。由于气候温暖 ,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农作物生长十分繁茂。 民族 市内28 个民族 , 汉族占总人口的99.8 %。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畲族 , 主要聚居在铅山县太源畲族乡 , 其他各少数民族均散居全市各地。 风景 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和前辈们的文明历史,造就了上饶众多特色鲜明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国家级重点名胜区、道教名山三清山 , 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和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于一体,有“ 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 ” 之誉 , 晋代著名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葛洪曾在此修道炼丹。 西部的鄱阳湖 , 碧波浩瀚、风光旖旎,建有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北面朱熹故里婺源, 以名震遐迩的 “四古 ”(古树、古洞、古建筑、古文化) 和 “四色”(“红”-荷包红鲤,“绿”-婺绿茶,“黑”-龙尾砚, “白” -江湾梨 ) 成为近年我国特色旅游的一枝独秀;另有灵岩洞群 , 怪石、奇洞、美泉、古树,钟灵毓秀 , 世所罕见。省级风景名胜区弋阳圭峰,盆景般镶缀在地区中部,方圆 3.5 平方公里内景点集中、景观奇丽 , 使人目不暇接而留连忘返。
F. 上饶市名的来历
上饶——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上乘富饶”,在古代这里是物产丰饶之地。
上饶市,古称信州,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自古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上饶下辖12个县区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两次)、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等多项城市荣誉。
辖境东西宽210千米,南北长194千米。土地总面积22791平方千米,山地面积2342平方千米,丘陵区面积14436平方千米,平原区面积6013平方千米,分别占上饶市总面积的10.27%、63.34%和26.39%。上饶名山胜迹众多,早在唐朝就已是旅游胜地,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观光游记、诗词歌咏数不胜数。
参考:http://ke..com/subview/13664/8410679.htm?fromtitle=上饶市&fromid=522174&type=syn
G. 谁知道上饶市位于江西的哪方
上饶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北纬 27°34' 至 29°34' 、东经 116°13' 至 118°29' 之间。东邻浙江衢州,南连福建南平,西濒鄱阳湖而接九江,北连景德镇和安徽徽州,居于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而成为江西的 “ 东大门 ” 。
地理
[编辑本段]
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北纬 27°34' 至 29°34' 、东经 116°13' 至 118°29' 之间。东邻浙江衢州,南连福建南平,西濒鄱阳湖而接九江,北连景德镇和安徽徽州,居于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而成为江西的 “ 东大门 ” 。
全市东西长约 210 公里 ,南北宽约 194 公里 。土地总面积约 2.28 万平方公里 ,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3.65% 。境内东南北部三面环山,西部临水,中部丘陵广布。基本地貌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地型大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西向依次为边缘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北部黄山尾闾蟠结在皖赣之间 , 东部怀玉山脉绵延于赣浙边境,东南部武夷山脉迤逦入赣闽怀抱 , 西北部则与九江、南昌共托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昌江、信江、乐安江流贯全区。全境丘陵占总面积的 75 % , 水面占 11%, 岗地、平原占 14 %。
上饶地理形势是两条山脉夹一条大河拥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武夷山脉东北—西南走向,怀玉山脉和鄣公山脉东南—西北走向,两条山脉之间的信江,汇集了140多条支流,由东向西直奔鄱阳湖,背有靠前有沼,风水独占鳌头。当信江从源头奔流而出入鄱阳湖时,就注定了这条贯穿赣东北大地的河流要成为上饶人民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这条汇聚了怀玉山脉、武夷山脉等无数源流的母亲河,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迹。黄岗山,华东第一高峰;三清山,江南第一仙峰;鹅湖山,儒释道三胜境;灵山,中国道教第三十三福地。大鄣山、铜钹山、大茅山、磨盘山、洪山、岑山等诸山,或巍峨险峻,或阿娜秀丽,不一而足。
鹅湖书院、婺源民居、婺源宗祠、婺源古桥、上饶集中营旧址、葛源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铅山连史纸、弋阳腔、婺源三雕、婺源傩舞、婺源歙砚、婺源徽剧等国家级文化遗产,河口镇、石塘镇、葛源镇、江湾镇、汪口村、延村、理坑村、李坑村、晓起村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澄波桥,始建于晋升平年间的三清山古建筑群(含石雕、石刻),铸造于宋建炎元年的鸡应寺铜钟,清代玉山考棚、上饶县龚氏宗祠中的《浣纱记》浮雕、流传千年的赣东北“串堂”、鄱阳传统渔俗、万年贡米生产习俗等一大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上饶山水孕育出来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上乘富饶”,素称富饶之地。
秦属九江、会稽、丹阳3郡。
汉为豫章、会稽、丹阳3郡。
三国吴属鄱阳、会稽、新都3郡。
晋属鄱阳、新安、信安、建安4郡。
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为饶州,后罢饶州复鄱阳郡。
唐武德五年改鄱阳郡为饶州,是域属饶州、衢州、歙州。乾元元年析饶州之弋阳、衢州之常山、玉山3县置信州,是域属饶州、信州、歙州,隶江南东、西2道。
宋主属信州上饶郡、饶州鄱阳郡,隶江南东路。
元主属信州路、饶州路及铅山州,隶江浙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为五道,是域主属九江道饶州府、湖东道广信府。
清沿明制。
民国初主属豫章道、浔阳道。1932年主属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区。
1949年属上饶、乐平2专区,辖景德镇市和上饶、弋阳、横峰、铅山、余江、广丰、东乡、玉山、贵溪、乐平、德兴、鄱阳、万年、余干、婺源、浮梁16县。1950年乐平专区更名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增设县级上饶市。1952年上饶、浮梁2专区合并设立鹰潭专区,旋改称上饶专区。1953年景德镇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 鄱阳县1986年更名为波阳县,2003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改回鄱阳县。现在已经不存在波阳县这个地名。。1958年浮梁县划归景德镇市。1960年上饶县并入上饶市。1964年恢复上饶县。1968年东乡县划归抚州专区。1970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1983年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贵溪、余江2县划归鹰潭市。1990年德兴县改市。
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设立地级上饶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信州区。
上饶县建于东汉末期建安年间,约公元205年前,初属豫章郡,不久改属鄱阳郡。晋初并入葛阳县,仍属鄱阳郡。南宋复置,隋开皇九年(589),再度并入葛阳县,属饶州。十二年,葛阳改称弋阳。唐武德四年(621),上饶县析出重置。七年,省入弋阳,乾元元年(758),再度析出重置,隶于江南东道信州。宋,仍属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隶于江浙行省信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为广信府。四年,广信府隶于江西行省。民国3年(1914),上饶县隶于豫章道。15年,直属江西省。21年,隶于江西省第六行政区。27年,县城上饶镇改称广平镇。1949年5月3日,上饶县解放,广平镇及附近部分城区析出建立上饶市,全市总面积64.68平方千米,隶于上饶专区。1960年3月,上饶县并入上饶市,全市总面积扩至2554.68平方千米。1964年4月,上饶县重新分出,上饶市辖域仍同建国初。1993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上饶县的沙溪镇、灵溪乡、秦峰乡、朝阳乡划归上饶市管辖,市域面积扩到338.6平方千米。相当于原有面积的5倍,仍隶属上饶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0年7月10日,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原上饶市改称信州区,隶属新设立的地级上饶市管辖。
人文环境
[编辑本段]
自唐至清,上饶各地出的进士有2000多人,比苏州历史上的进士还多;宋明两代,上饶出的状元和宰相冠江南;以谢枋得、赵汝愚为代表的众多民族英雄,以朱熹、娄谅为代表的众多学者,以姜夔、蒋钍铨为代表的众多文学家,以陶母、娄妃为代表的众多女杰,以詹天佑、黄家驷为代表的众多的科学家,以方志敏、黄道为代表的众多近现代革命家,都是上饶历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
行政区划
[编辑本段]
江西省管辖。下辖十县一区 ( 信州区、 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 ) ,代管一市(德兴市)。
信州区 面积 308平方千米,人口 36万。邮政编码334000。 区人民政府驻三江大道。辖6街道1镇2乡。
德兴市 面积2082平方千米,人口 31万。邮政编码334200。 市人民政府驻银城街道。辖1街道5镇6乡。
上饶县 面积2240平方千米,人口 69万。邮政编码334100。 县人民政府驻上饶县城西。辖2街道11镇10乡。
广丰县 面积1378平方千米,人口 76万。邮政编码334600。 县人民政府驻永丰街道。辖3街道16镇4乡。
玉山县 面积1723平方千米,人口 54万。邮政编码334700。 县人民政府驻冰溪镇。辖11镇6乡。
铅山县 面积2178平方千米,人口 41万。邮政编码334500。 县人民政府驻河口镇。辖7镇10乡(含2民族乡)。
横峰县 面积 655平方千米,人口 19万。邮政编码334300。 县人民政府驻岑阳镇。辖2镇6乡。
弋阳县 面积1592平方千米,人口 36万。邮政编码334400。 县人民政府驻弋江镇。辖9镇5乡。
余干县 面积2326平方千米,人口 86万。邮政编码335100。 县人民政府驻玉亭镇。
鄱阳县 面积4215平方千米,人口137万。邮政编码333100。 县人民政府驻鄱阳镇。辖14镇15乡。
万年县 面积1140平方千米,人口 35万。邮政编码335500。 县人民政府驻陈营镇。辖6镇6乡。
婺源县 面积2947平方千米,人口 33万。邮政编码333200。 县人民政府驻紫阳镇。辖10镇6乡。
自然资源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70 余种 , 为江西省重点矿产资源区。储量居全国之冠的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铜矿。金、银储量分别占全省的 86.6 %和 65 %以上。上饶、广丰磷矿是江南八大磷矿之一。花岗岩、大理石、砚石等石材绚丽多彩、品种齐全,总储量达 440 亿立方米。煤炭、石灰石、瓷土、膨润土等非金属类矿产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 , 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全市有 459 万亩耕地, 147 万亩草地, 348 万亩水面和 1700 万亩林地。大小河流 320 余条,水能理论蕴藏量 117 万千瓦 , 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 61 万千瓦。区内森林覆盖率为 51 %,主要树种有松木、杉木、樟木、栲木等。遍布全市的油茶、油桐、板栗、毛竹等则为主要经济林品种。
气候
[编辑本段]
气候温湿 , 属中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 16.7℃ 至 18.3℃ 之间,年均降水量 1600 至 1800 毫米,年均日照时数 1781 至 2098 小时,年均无霜期 25l 至 274 天。由于气候温暖 ,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农作物生长十分繁茂。
民族
[编辑本段]
市内 28 个民族 , 汉族占总人口的99.8 %。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畲族 , 主要聚居在铅山县太源畲族乡 , 其他各少数民族均散居全市各地。
风景名胜
[编辑本段]
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和前辈们的文明历史,造就了上饶众多特色鲜明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
世界自然遗产及国家级重点名胜区、道教名山三清山 , 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和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于一体,有 “ 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 ” 之誉 , 晋代著名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葛洪曾在此修道炼丹。
市内有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公园的云碧阁为市区内最高点,可俯瞰信江及市景.
西部的鄱阳湖 , 碧波浩瀚、风光旖旎,建有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
北面中国最美的乡村-朱熹故里婺源, 以名震遐迩的 “四古 ”(古树、古洞、古建筑、古文化) 和 “四色”(“红 ”-荷包红鲤,“绿”-婺源绿茶,“黑”-龙尾砚, “白” -江湾雪梨 ) 成为近年我国特色旅游的一枝独秀;另有灵岩洞群 , 怪石、奇洞、美泉、古树,钟灵毓秀 , 世所罕见。
省级风景名胜区弋阳圭峰,盆景般镶缀在地区中部,方圆 3.5 平方公里内景点集中、景观奇丽 , 使人目不暇接而留连忘返。
上饶主要旅游景点:彩虹桥·延村 ·三清山 ·婺源 ·万年神农源 ·弋阳龟峰 ·婺源江湾 ·大鄣山 ·灵岩洞 ·李坑 ·司春女神 ·上下晓起 ·理坑 ·婺源博物馆 ·三清宫 ·上饶集中营 ·鸳鸯湖 ·虎滩漂流 ·玉京峰 ·文公山 ·虹关 ·上饶师范学院 ·圭峰 ·灵山 ·西华台 (0) ·石鼓岭 (0) ·玉灵观 (0) ·风雷塔 ·梯云岭 ·龙天宝塔 ·黄村经义堂 ·巨蟒出山 ·老子看经
十大历史名人
[编辑本段]
吴芮、张潜、洪迈、朱熹、辛弃疾、姜夔、江永、蒋仕铨、詹天佑、方志敏。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3664.htm
H. 上饶的历史。多告诉点 OK》
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素称富饶之地。
秦属九江、会稽、丹阳3郡。
汉为豫章、会稽、丹阳3郡。
三国吴属鄱阳、会稽、新都3郡。
晋属鄱阳、新安、信安、建安4郡。
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为饶州,后罢饶州复鄱阳郡。
唐武德五年改鄱阳郡为饶州,是域属饶州、衢州、歙州。乾元元年析饶州之弋阳、衢州之常山、玉山3县置信州,是域属饶州、信州、歙州,隶江南东、西2道。
宋主属信州上饶郡、饶州鄱阳郡,隶江南东路。
元主属信州路、饶州路及铅山州,隶江浙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为五道,是域主属九江道饶州府、湖东道广信府。
清沿明制。
民国初主属豫章道、浔阳道。1932年主属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区。
1949年属上饶、乐平2专区,辖景德镇市和上饶、弋阳、横峰、铅山、余江、广丰、东乡、玉山、贵溪、乐平、德兴、鄱阳、万年、余干、婺源、浮梁16县。1950年乐平专区更名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增设县级上饶市。1952年上饶、浮梁2专区合并设立鹰潭专区,旋改称上饶专区。1953年景德镇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1957年鄱阳县更名为波阳县。1958年浮梁县划归景德镇市。1960年上饶县并入上饶市。1964年恢复上饶县。1968年东乡县划归抚州专区。1970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1983年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贵溪、余江2县划归鹰潭市。1990年德兴县改市。
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设立地级上饶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信州区。
上饶县建于东汉未期建安年间,约公元205年前,初属豫章郡,不久改属鄱阳郡。晋初并入葛阳县,仍属鄱阳郡。南宋复置,隋开皇九年(589),再度并入葛阳县,属饶州。十二年,葛阳改称弋阳。唐武德四年(621),上饶县析出重置。七年,省入弋阳,乾元元年(758),再度析出重置,隶于江南东道信州。宋,仍属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隶于江浙行省信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为广信府。四年,广信府隶于江西行省。民国3年(1914),上饶县隶于豫章道。15年,直属江西省。21年,隶于江西省第六行政区。27年,县城上饶镇改称广平镇。1949年5月3日,上饶县解放,广平镇及附近部分城区析出建立上饶市,全市总面积64.68平方千米,隶于上饶专区。1960年3月,上饶县并入上饶市,全市总面积扩至2554.68平方千米。1964年4月,上饶县重新分出,上饶市辖域仍同建国初。1993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上饶县的沙溪镇、灵溪乡、秦峰乡、朝阳乡划归上饶市管辖,市域面积扩到338.6平方千米。相当于原有面积的5倍,仍隶属上饶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0年7月10日,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原上饶市改称信州区,隶属新设立的地级上饶市管辖。
婺源 江西婺源 婺源旅游 婺源
I. 上饶的辖境历史
上饶辖境可考的历史中,属扬州,最早为周之番邑,属楚东境。周敬王十六年(前504),吴伐楚取番,属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灭越,复属楚。秦设郡县制时主属九江郡(玉山、铅山县部分属会稽郡,婺源县属鄣郡),汉属豫章郡(玉山、铅山县归属同秦,婺源改属丹阳郡),三国吴至隋主属鄱阳郡,梁承圣二年(553)改鄱阳郡为吴州,时区境主要属吴州,次属金华、新安、建安3郡,陈光大二年(568)罢吴州,复为鄱阳郡。
隋初改金华郡为婺州,并定阳县入信安县。开皇九年(589),改鄱阳郡为饶州,改新安郡为歙州。大业三年(607)复饶州为鄱阳郡,复婺州为金华郡,复歙州为新安郡。唐时改郡为州,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区境属江南道。乾元元年(758年)始设信州,其时市境主属饶、信二州,其次分属歙、抚二州,均属江南西道。五代,区境初属杨吴,后属南唐,都归镇南军节度管辖。杨吴时,区境仍分属饶、信、歙、抚四州。升元元年(937)改饶州为永平军。
宋,开宝八年(975)废永平军仍为饶州。区境分属饶、信、歙3州,均隶江南东路。元贞元年(1295)后,区境分属信州路、饶州路、徽州路和铅山州,均隶江浙行中书省。明初区境分属广信、饶州、徽州3府。太祖丁酉年(1357,元至正十七年),改徽州路为兴安府;庚子年(1360,元至正二十年),改信州路为广信府,仍隶江浙行省;辛丑年(1361,元至正二十一年),改饶州路为鄱阳府。
洪武二年(1369),复改鄱阳府为饶州府。四年,以广信府改隶江西行省。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广信、饶州两府均隶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与明同。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府,各县直属于省。三年设道,区境主要属江西省豫章、浔阳两道,其次属安徽省芜湖道。民国38年6月,置赣东北行政区,驻地上饶县广平镇,下辖上饶、贵溪、鄱阳、乐平4个专区。9月,赣东北行政区撤销,所属各专区划归江西省辖。建国后,1952年9月,并上饶、浮梁两专区称上饶专区,专署驻上饶市。1971年4月23日,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200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上饶地区改设上饶市。 2015年2月16日,国务院(国函[2015]37号)批复同意撤销广丰县,设立上饶市广丰区,以原广丰县的行政区域为广丰区的行政区域,广丰区人民政府驻永丰街道府前街1号。 周番邑南接豫章(今南昌市),东接姑蔑(今浙江省衢州市),北邻鹊岸(今安徽省鹊头镇),东北界鸠兹(今安徽省芜湖市东),西南毗艾(今永修县),西北连潜(今安徽省霍山县东北)。秦置余汗县,有兹、义、善、乐安、葛兴、葛阳、晋兴等壤。西汉时,番阳县实辖今波阳县、最德镇市及其所属浮梁县地,万年和都昌两县之各一部,以及安徽省至德(今安徽省东至县境)和祁门(今属安徽省)两县之各一部。余汗县实辖今余干、乐平、余江、上饶、弋阳、贵溪、横峰等6县,上饶、德兴2市,以及万年、东乡、广丰、玉山、铅山5县之各一部。东汉光和元年(178),余汗县分出乐安乡置乐平县。建安初,鄱阳县分出北境置广昌县,余汗分置上饶县,复分上饶以为建平县。建安十五年(210)鄱阳郡所辖9县,其中除邾阳、历陵为原豫章郡属县,乃鄱阳置郡后新增之疆域外,其余广昌、乐安、葛阳、上饶、建平等县均为秦番阳、余汗两县所分置者。
三国中,鄱阳郡疆域仍前不变。吴永安三年(260)后,建平县自郡境划出改属建安郡。均为原鄱阳郡原有疆域。惟武德五年(622)分鄱阳县西境益置都昌县;证圣间分弋阳东境益以常山、须江两县部分地置玉山县,隶衢州;开元二十八年(740),乐平县分怀金乡益婺源县;至德二年(757)分鄱阳北境置至德县;永泰二年(766)分浮梁部分地益置祁门县;元和七年(812),乐平县分丹阳乡归属婺源县。乾元元年(758)所置之信州各县大多原为饶州辖境,新增疆域,弋阳县有自建州划来之鹅湖、旌孝、招善3乡,自抚州划入之仁义乡;玉山县自衢州来属;永丰县有自须江西北划入之部分属境。五代中,永平军所辖新增德兴县,信州所辖新增铅山县,均为原饶、信二州属境分置。
宋复永平军为饶州,增设安仁县,信州复置永丰县,均在原二州境内增置。铅山县于开宝八年(975)曾自信州划出,直隶京师,不久还隶信州。元,饶、信二路辖境除铅山县自信州划出,益以上饶之乾元、永乐2乡和弋阳之新政、善政2乡升为州,直隶江浙行省外,其余不变。明,饶州府增万年县,广信府增兴安县,均为分境内辖区所置,惟铅山州降为县复入属广信府,为新增之疆域。余干县于正德七年(1512)分出习泰乡之一部以益置东乡县,从区境划出。清仍明旧。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府,所属各县先直属于省,后分隶于道。21年,原饶州府治鄱阳县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辖境为鄱阳、余干、万年、德兴、浮梁、乐平6县;原广信府治上饶县为第六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辖境为上饶、玉山、广丰、横峰、铅山、弋阳6县。23年,婺源县由安徽省划归江西管辖。24年,第五行政区改驻浮梁,辖境为浮梁、婺源、德兴、乐平、鄱阳、都昌、彭泽、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12县;第六行政区仍驻上饶,辖境除原有6县外,新增贵溪、余江、万年、余干4县。此时疆域当以第六行政区辖境为主。36年,婺源县自第五行政区划出归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
自民国38年6月至1971年4月23日区境定名为上饶地区时止,其中20多年间境内区划建置与疆域盈缩变动频繁。1983年1月27日,鹰潭市及贵溪、余江两县自区内划出,同年10月16日,乐平县以及波阳县的鲇鱼山公社、荷塘垦殖场划归景德镇市所属。至此,上饶地区所辖为上饶市及上饶、玉山、广丰、铅山、横峰、弋阳、余干、波阳、万年、德兴、婺源等12县市。其境北毗本省九江、景德镇2市和安徽省黄山市及池州地区,东邻浙江省衢州市,南隔武夷山与福建省南平地区接壤,西南与本省鹰潭市和抚州地区为邻,西滨鄱阳湖与本省省会南昌市隔湖相望。总面积为22971平方公里。后经测量,土地总面积为22791平方千米。 上饶市地貌以丘陵为主,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地形为南东高、北西低,山地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和东南部,且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山脉呈不同高度之带状分布于信江两侧,自北而南依次为鄣公山、怀玉山和武夷山,呈倒山字形排列。北部怀玉山脉呈北东东向蜿蜒于横峰-上饶一线,主峰灵山高达1223.6米,南北两侧广布丘陵,南侧信江流域为狭长的丘陵盆地,西部为广袤的鄱阳湖平原。中部为信江盆地,多为低山丘陵,相对高度一般在200米左右。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大部分属鄱阳湖水系。信江、饶河是上饶市的主要河流,纵贯上饶市,汇入鄱阳湖后经湖口注入长江。信江流域面积16890平方千米,上饶市境内流域面积12221.3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72%,占鄱阳湖水系集水面积的7.44%;饶河主要由乐安河与昌江组成,流域总面积15428平方千米,占鄱阳湖水系集水面积的9.5%,饶河主流乐安河流域面积8989平方千米,昌江流域面积6222平方千米。
全市土地总面积22791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2342平方千米。丘陵区面积14436平方千米,平原区面积6013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0.27%、63.34%和26.39%。
注:图册资料来源 上饶市气候温湿,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6.7℃至18.3℃之间,年均日照时数1781至2098小时,年均无霜期251至274天。由于气候温暖,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农作物生长十分繁茂。主要灾害天气有冬季冰雪、干旱、雷电、暴雨等。
自有记载以来,上饶市全年平均气温为16.7~18.3℃,年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4.6~5.9℃,极端最低气温为-14.3℃(余干县1991年12月29日);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8.0~30.0℃,极端最高气温为43.3℃(玉山县1953年8月10日)。
2003年夏是上饶市境内最热的一年,7、8月份上饶市有4个县(铅山、上饶、广丰、弋阳)出现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42.1℃、42.0℃、41.4℃、41.4℃,突破历史极端记录。还有3个县极端最高气温和历史极值持平。上饶市无霜期为251~274天。年日照时数为1780~2100小时之间,占可照时数的40~47%。
上饶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1850毫米,属降水较多地区。1998年达2619毫米。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影响很大,以怀玉山区各县降水量为最大,年降水量都在1800毫米左右;湖滨地区的余干为最少。
J. 江西省上饶市到今有多少年历史了
上饶内自秦代起就建有学校。唐贞观四年(630),各州县普遍设孔庙,庙内设回学宫,为儒学教官的衙答署所在。有学舍,因庙为学。唐宋元明清各代,本区均设有州、府、县学。宋代县学生员得考选升入州学,宋、明、清各代,州、府、县学则不相属。主要的学校有饶州府学、广信府学。各县(州)学创建年代先后不一。
上饶市,古称信州,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自古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
上饶下辖12个县区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两次)、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等多项城市荣誉。
辖境东西宽210千米,南北长194千米。土地总面积22791平方千米,山地面积2342平方千米,丘陵区面积14436平方千米,平原区面积6013平方千米,分别占上饶市总面积的10.27%、63.34%和26.39%。
上饶名山胜迹众多,早在唐朝就已是旅游胜地,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观光游记、诗词歌咏数不胜数。境内拥有丰富的山水秀丽景色宜人,更有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和古色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