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没有那一次大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多难兴邦——灾难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顽强意志。面对新的挑战,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历史灾难必将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那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紧紧盯着黑板,饱含着求知的渴望。
9月1日,开学的日子。在位于兰州的甘肃省银行学校,异地安置的舟曲一中高三藏族学生高干让卓曼在教室里上新学期第一课。她专注的眼神,让每一个见到此景的人满怀欣慰和希望。
随着那令人心碎的时刻在时间的长河里渐渐远去,留在人们心中的悲伤化作了希望,化作了力量,化作继续前行的帆和桨。
“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唐代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中的这句话,对多难兴邦作出了令人警醒的阐释。
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兴邦还是衰邦,取决一个民族血液里流淌的坚强,取决于她在灾难面前显示的智慧,取决于她在逆境中迸发的力量。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大禹在洪水滔天中“身执耒臿,以为民先”的身影;沉寂月光下,张衡地动仪前紧锁的眉头……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无数次周旋中,从不缺乏智慧和力量。
战国时期,有了李冰父子的引江分流,凿岩筑坝,成就了都江堰造福百姓的不朽之作;
北宋年间,有了刘彝的潜心规划,精心布局,创造了赣州“福寿沟”泽被后世的千年传奇。
而今天的三峡工程便是这不朽与传奇的延续。1998年长江大洪水最大每秒6.3万立方米,700万人参加抗洪;而今年长江虽然遭遇最大每秒7万立方米的洪峰,由于三峡工程适时调蓄削减,大坝下游居民处之泰然。
……
中国人正是在自然灾害的磨难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漫漫黄沙将几大古老文明淹没的过程,而中华文明却始终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多难兴邦,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我们文化的特质,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造就了特殊的民族文明、性格和信念。
多难兴邦,灾难磨砺人的意志,更迸发人间大爱。那一次次照亮我们的人性光辉,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感人故事不都是在灾难中发生的吗?
站在时代的窗口眺望,你还能看到,1998年大洪水中扛着沙袋的身影,2008年汶川大地震废墟上高高举起的拳头,听到那“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黄钟大吕……
在每一次灾难来临时,中央领导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救灾现场。不惜代价,抢救每一个生命,不放弃、不抛弃。以人为本,不但成为执政党坚定的理念,也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追求。
在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今天,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频发的灾害考验着我们应对的能力,考验着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也考验着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
“无论是历史教训,还是现实之需,在设计中国未来道路时,都需要把防灾减灾上升到国家战略,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胡鞍钢说:“‘十二五’规划,应该是一个‘安全发展’的规划、‘绿色发展’的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规划。”
面对多灾的国情,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一个更高水平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全面启动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摸清灾情家底,绘制出一张张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图;
——根据灾害风险格局,科学布局生产力,合理确定城镇化发展规模;
——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新观念,从被动抗灾到主动防灾,在强化救灾能力的同时,将更多的力量转移到防灾减灾工作中;
——开展灾害知识培训和应急方案演练,组建专业救援力量,完善灾害风险管理方案,大力提高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培育和扶持减灾产业,更多运用金融、保险等市场手段,转移灾害风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巨灾风险防范体系;
——建立科学安全的GDP观念,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经历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进一步深化了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启示我们——
发展,本质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没有发展,就不能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就不能实现现代化,就不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如果不坚持科学发展,就会付出巨大的成本,发展就无法持续。
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造福当代人民,也要造福子孙后代;既要考虑今天的需求,又要前瞻未来。要让我们今天的奋斗,化为后代“乘凉的绿阴”。
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变得更聪明一些,更懂得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决不能为了盲目的“政绩”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坚持科学发展,就要以科技创新为内在动力。只有充分利用和发展现代科技,才能使我们在改造山河中,把黄沙变为绿原,把水害变水利,把人类的每一分努力变为幸福生活。
坚持科学发展,不仅要解放个人的力量,还要解放集体的力量。只要把一个个人变为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集体,就能在任何灾难面前显示无穷的力量。灾害面前,我们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饱含忧患的意识、悲壮奋进的力量;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聪慧睿智的思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文明在一次又一次灾难的洗礼中,生生不息,永远向前,必将在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中创造新的辉煌。
这,就是历史辩证法给予我们的启迪!
2.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和
(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激化了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从此中国开始了民主革命的历程。农民阶级首先掀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也使中华民族开始觉醒,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放眼世界.向西方学习。鸦片战争使自然经济走向解体,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资产阶级.从而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戊戌变法。革命派开始了武装推翻清王朝的斗争。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了各个阶层的爱国力量及海外华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的力量空前壮大,为最终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完成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4)“文化大革命”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到“左”倾错误的危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深刻教训,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历史从此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话蕴含的真理是什么
先理解这句话的正面表达,意思是世界上每一次历史灾难都会以历史的进步来作为补偿,换句说,灾难之后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变得进步了。上升到哲学高度,体现的真理是 历史是的不断前进的发展的 4.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 这个是今年的国考申论最后的考题第一次中日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其首要意义专就是精神意义,属邓世昌以身殉国,显示出中华民族不畏惧牺牲的坚强意义,使得中华民族上下都众志成城,发奋图强,激发了潜力,带动了发展,第二,在侧面推动了中国的历史潮流发展,加快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灭亡,加快了新革命的发展,第三,在技术上使得当时的中国有一定的进步,甲午战争后,中国引进了列强的先进技术,带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 抗日战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结果是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对外战争的彻底胜利,对推动民主革命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6.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挨了打之后就会有一个新的发现 文化大革命后··不就开放了嘛··· 7. 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没有那一次大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说起
1、鸦片战争虽然标志着中国近代丧权辱国的开始,但是同时也是中国从回古代封建社会走向答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先进的近现代思想和科学技术开始流入中国。 8.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
答案B 与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没有哪一次的历史灾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