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追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学生急需学习的课程。诚信象三月的春天,把金秋的期望灌入复苏的泥土,它是用一串珍珠串连起来的人格,有效的维护着我们做人的尊严。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中国的希望,要让他们“追求真理做真人,涵养他们一片向真之心。”《中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指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那么又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诚实,不说谎话,信守承诺呢?我们认为要做到四个到位。(一)为人师表,垂范到位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诚信,教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要做到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逐步确立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处处讲究“诚信”,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作好诚信的表率和楷模。对待学生,教师要做他们的长者,理解他们的苦衷,同情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过失,保护他们的天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与家长交流沟通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把微笑留给家长、用真诚对待家长、用爱心打动家长,还要自我约束,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家长,不请家长办私事,不搞有偿家教等。记得我校有位教师讲述她去学生家里家访的事,当时她临时有事,但又告诉了学生要到她家,在犹豫之后这位教师最终做出选择,照常家访。在学生的门口她听到了这样对话,“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诚信,她说今天来就一定会来的,你们看,她不是来了嘛。”她的母亲还不住地说:“还是园园说得对,老师就是老师,说话算数。”由此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啊!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又怎能去伤害学生纯真的心呢?家访的事例也让我们更坚定了教师成为学生诚信的典范教育的重要性。(二)、立足课堂,引导到位要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地方,就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师要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把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德育课程和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诚信人物、事件于课堂教学之中。如“狼来了”这个故事学生都很熟悉的,故事中的小男孩两次撒谎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才导致了最终被狼吃掉的可悲下场。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个不具备诚信的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诚信是无价的!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的讨论。理科教学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如考试不仅要认真作答,要诚实,倡导“诚信从我做起,坚决杜绝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教师要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发挥学校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教化、示范、辐射作用。 (三)、联系家庭,教育到位学生诚心思想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教育,更要优化家庭环境,使其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影响连贯一致,在家庭里,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必须与家庭取得密切联系,携手合作,教育到位。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开家长会、办家长学校,发放学校家庭联系卡,家长开放日。学生常会有一些撒谎等现象,只有和家长相互联系配合才能改掉坏毛病。我班有一位学生,突然口袋里十分有钱,大手大脚乱花,同学们反映情况后,我耐心询问“钱从哪来的?”他脸通红的告诉我,是远在桂林的舅舅给了一百元钱。我联络上他妈妈,了解到他舅舅根本没回来,再进一步和他谈心,与他妈妈一起耐心教育,最后孩子承认了错误,是从家里拿了钱。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杜绝他们的坏习惯,才能茁壮健康成长。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但有些父母的不良行为,却影响了孩子幼小的心。有些家长十分专制,对孩子的爱、温暖方面显得欠缺,不允许孩子反对自己的意见,比如孩子没考到家长要求的九十五分,为了避免回家挨打,不由自主的撒谎;也有些家长是溺爱型的,对孩子行为基本没有要求,也没有控制,只有赞许,没有批评。像我班一位同学经常偷拿别人钱物,经过家访,旁问得知,他从小拿了别人家东西,父母不仅不批评,反而夸他能干,久而久之,养成了好拿别人钱财的毛病,通过和家长诚恳的交谈取得了默契,共同努力下,孩子也慢慢改正了缺点。的确,学校与家庭密不可分,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达到诚新教育的目的。(四)、面向社会,实践到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实践第一的观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在开展以“新世纪我能行”、“我当一天的家”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可以培养其诚信意识;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到福利院献爱心、植爱心树的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在奉献中得以陶冶。通过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当学生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承认的同时,极大的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不仅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也要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我们学校地处弥河镇中心位置,学校的周围有许多的商店。针对这个特点,学生们开展了有关的调查活动。他们到商店里去调查“诚信与单位经营成败的关系”,了解到许多单位和商家取得成功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产品有信誉,售后服务有信誉,学生在调查中体验到诚信的重要作为一名学生学会诚信,坚守诚信,对其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信美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诚信待人的校园环境,教育学生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Ⅱ 浅谈如何做好中学生诚信教育
英盛观察之后总结了4点来说:
1.家庭方面,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单单是经常性的诚信理念教育,更应是表里如一的示范作用。从家庭教育来说,一方面,要发扬中国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自古就有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对现在的诚信教育也有现实的借鉴价值;另一方面,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要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在“成龙成凤”价值理念中,要把培养孩子的诚信、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各种非智力因素与开发孩子的智力相提并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适应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2.教师方面,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中国古代教育中提倡为人师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各个方面都应该为学生作出表率,只有教师自己做好了,才能要求学生做好,才能教育学生做好。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躬自厚而薄于人”的品格,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其“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的为人师表。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外,班级制订的班规班纪,一定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班级内建立适当的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者因诚信得到益处,使失信者因失信而付出必要的代价。
3.学校方面,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责无旁贷。学校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诚信教育实施方案;举办《诚实守信承诺书》签字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校遵守行为准则;要以各科教学为主渠道,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让他们做到:第一,说话要算数;第二,做人要正直,不袒护包庇别人错误,不揽功诿过。另外学校的教育也要讲诚信,学校要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各项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可忽松忽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的点滴小事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学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都认识到树立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将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作为学生的一张“名片”,促使学生珍惜和维护自己的诚信形象。
4.社会方面,要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到对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营造一个诚信社会。使还处在“清醒的认识,模糊的行为”阶段的学生诚信意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的道理,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将讲诚信贯穿于生活学习之中,提高在面临个人利益与诚信行为矛盾时的道德水平。
Ⅲ 如何有效开展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一)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档案系统,制定诚信档案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信用档案系统是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依法建立健全一个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加强对政府、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管理,已是当务之急。因此,有必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档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诚信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从而逐步完善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
上海于2002年9月开始试行诚信报告,应届中专、高职和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除了带上必备个人简历外,还要加上一份由权威机构会同学校、实习单位等部门出具的个人诚信报告,而这份报告所记载核实的内容将成为招聘单位考察应聘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尝试。
(二)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力度
1.教师以身作则,揭露打击学术腐败,重塑学术正义,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榜样。教师是“传道、解惑、授业”的人,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率先做到。但有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不注重诚信,给大学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教师只有言传身教,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应将诚信教育列为师德教育的首要内容,建设一支学术作风正派,教学科研能力过硬的高校教师,才能真正搞好大学生诚信教育。
2.精心组织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加以引导。如举行无人售报、开展诚信与反诚信的讨论、诚信征文活动、以诚信为主题的网页制作大赛、万人诚信宣誓仪式、定期公布不诚信行为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诚实做人、做学问的氛围。
3.全社会行动起来发扬诚信文化,重塑诚信风气。
①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政府不诚信将对整个社会的诚信文化的重塑产生及其恶劣的影响,给广大民众特别是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引导示范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政府诚信行政,打造出讲信用的各级政府来开展诚信教育,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②倡导诚信文化,抵制反诚信文化。社会诚信行为大量缺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诚信文化的失落,而各种反诚信文化却相当活跃。比如,在反诚信文化的支持下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抄袭作弊普遍不被学生认为是可耻的行为而被认为是一种有刺激性的冒险游戏。因而,社会各界要大力倡导诚信文化。与此同时,诚信文化的倡导要和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在继承优良传统和吸收古今中外诚信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诚信文化。
综上所述,诚信观念在社会飞速变化的时代,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借鉴国内外优秀道德准则,认真剖析现实社会中不诚信的反面例子,树立诚信榜样等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学生的诚信意识越完善,对自己行为的诚信意义就理解得越深刻,就会自觉地按正确的诚信规则做事。这样,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会更快实现。
Ⅳ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诚信教育
所谓“诚信”即“诚实守信”。在中学教育中,诚实教育不仅要贯彻于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应该体现于学生的学习中。思想品德上诚实做人,团结互助,平等信任,爱好公物。学习上要认真听讲,独立思考问题,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不讲假话。
Ⅳ 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开展价值观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部分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本内容。作为人生起始阶段的少年儿童时期,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百年大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未成年人教育任重道远。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旗帜,它昭示了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变化,不论人们价值取向怎样变更,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持续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变动深入复杂,利益格局调整广泛深远,思想观念变化激烈尖锐,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冲击,这一切都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不断带来新的问题,也不断挑战传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能够有效地在少年儿童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思想观念激烈变化的背景下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一代建设者,必须改革创新现有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求真务实。
第一,要从人的发展角度去确立教育目标,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需求之中。
检讨和反思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会发现,多年来我们习惯于把正确的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念和思想传递、灌输给青少年.并在不自觉中从整体事业的视角,把青少年作为传输先进价值体系过程中的一个被动的客体,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与青少年自身社会性发展的需求相脱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大的、抽象的、理论性的、与孩子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甚至是相对较为空洞的观点、理论转化为孩子们切实需要、乐意接受、能够理解的东西。这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整体教育观念和价值的思考和转变。其核心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成长发展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青少年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是发展任务学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无论是处于什么社会制度背景下.也不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一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完成得好,这一个体与外部,包括社会、他人、自然等关系就会和谐,其个体的生存状态就会顺畅快乐;相反,则会与外部适应不良,冲突不断,甚至反社会.自身也会面临多方面的失败。在这一学说给6岁一12岁的人生开出的九项任务中,有一条很突出的任务就是“形成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集团的看法”,这实质上就是对社会制度价值和主流意识的认同,作为一种以西方中产阶级为主要对象群体的理论,我们不去全面评价其优劣。但它可以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即从未成年人个体的发展出发去思考社会价值和思想道德教育。依我看,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快乐的人生,必须构建起三个支撑:物质支撑、自我精神支撑、社会支撑。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帮助孩子搭建起这三个支撑。帮助他们获得物质支撑的能力,就需要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帮助他们获得自我精神支撑的能力,就需要培养其坚定的信仰和完善的人格;帮助他们获得社会支撑的能力,就需要推动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这些能力是建立在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和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上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必然是这些支撑的重要内核。
Ⅵ 如何在生活中教学工作中对待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任的伦理规范,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是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来说,诚信是其文明程度的象征,对一个企业、一个单元、一个公司来说,诚信是其信誉和形象的体现,对一个个体的人来说,诚信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公共道德水准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大力提倡“以德治国”,作为德的内容之一的诚信显得尤为重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但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在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其意义是深远的。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怎样开展诚信教育呢? 一、讲解说教,形成诚信导向 在教师的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德育工作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诚信教育。一是利用班、队会,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诚信”?怎样做才算是讲诚信。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人季布“一诺千金”、“守濂守信”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诚信故事,如“恪守信用的周恩来”、“诚实的列宁”等故事,以及一些有关诚信的寓言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向诚信人物模仿。二是利用黑板报、标语等营造诚信的环境,可以书写一些名人格言,如:周恩来说:“自以为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富兰克林:“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二、榜样示范,引导诚信理念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诚信度来为人师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做真人”,其“真”的根本是“诚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体现诚信,做到说话算数。要从一些小事、一些点滴之事做起。如:教师说该多久检查作业就多久检查,说何时家访就何时家访,不能失信于学生。在与学生相处时,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谈话,和学生约定的事要付诸行动,不能给学生留下“老师说话不算数”的印象。 三、强化措施,规范诚信行为 在学生对诚信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许多学生在未完成家庭作业或犯错误时,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都有一些自我保护性的扯谎行为,如家庭作业未完成时,他们往往会说:“我把本子忘家里了”,“我写了,没带来”。犯错误时,明明知道是自己干的错了,往往还说“不是我干的”、“不是我拿的”、“是他先骂我,我才打他的”。在错误面前不诚实,有侥幸能躲过老师的批评和处理的心理,如果老师没发现,或未及时引导,往往会给学生形成说谎会不受到处罚的心理。每当此时,教师要严厉地指出其不但犯了错,扯谎、不老实又是一错,这种不诚实行为是错上加错行为,不准再次发生。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对犯错误后勇于承认错误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赞扬这种敢于承认错误、不说谎话的精神,这时需要教师有一种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学生犯下的错误及以后的表现,允许学生犯一些小的错误,允许学生改正错误,终究是未成年人,只要是不超原则的错误就应当宽容一些。三是要循序渐进。小学一、二年级应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三、四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贪小便宜”、“不要不懂装懂”为主,五、六年级以“不弄虚作假”、“不揽功推过”、“做人要讲信用”为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诚信行为。 四、家校配合,共造诚信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就要求家长也要做到诚实守信,不但对孩子这样,而且在生活中的待人处事也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心中诚信的概念不发生冲突。如教师要求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读文三次并签字,学生未读或未读完三次,家长就签了字,学生就跟着父母学会了扯谎应付老师,家长这种轻易撒谎、不守信用行为,学生会全盘吸收,并有可能长期一起来对付老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诚实的坏品质,让老师难以纠正。因此,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但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对家长的要求,这样才不致于产生教育的负效应。 总之,诚信教育,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从小加以培养,才能培养出言行一致、勇于承担责任的、有负责精神的未来人才,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能振兴。
Ⅶ 如何在语文课中渗透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The trustworthiness ecation)
诚:诚实,信:相信,诚信:乃是人类的无形资产·所以诚信教育内对于我们是非容常重要的,这也许以后会影响他的一生·08一个不平凡的中国,人文奥运是人们提倡的主题,所谓"人文"就是要有道德观、讲文明等而诚信则是"人文"的一种,诚信教育对孩子的人生一种道德的投资·也是社会的一种无形资产,
在学校诚信就是真实的自己,一次考试,我们的诚信就我们真实的自己;在家里诚信就是和睦的家庭护理;一件小事,因为诚信,我们彼此原谅;在社会,因为诚信我们赢的了我们自己的人生·因为诚信我们拥有了整个世界!
诚信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不能缺少的:诚信是世界沟通的语言,诚信是人类的无形资产,诚信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拥有了诚信,我们就拥有了这个世界,所以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Ⅷ 如何在历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学生应通过高中历史课的学习,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学会尊重他人,并且要具有一定的高尚品德和情感。由此可见,历史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德育的功能。在具体的高中历史教学操作中,我们知道历史课是以发现历史美、欣赏历史美和创造未来美为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来说,也就必须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结合历史资源优势,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人格。新课程充分发掘了历史上那些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的名人言行,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
1.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教育。历史名人事迹,比如: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在司马迁狱中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有志者应该敢于面对千难万险,坚忍不拔,奋发向上,才能成就大业。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入时代的血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过硬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2.文明礼貌的教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在学习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高尚情操。同样勤学好问、开拓进取等都能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信手拈来的历史典故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操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历史书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民族未来的命运”。因而可以说,历史学科在普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责任。在所有的品德培养之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最为重要和必先考虑的部分。对于历史学科任课教师来讲,首先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如,在近现代史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从古代史中所提到的我国古代重大发明创造成果为出发点,向学生讲解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引导学生的思路,在温习古代史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然后转入《鸦片战争》的课程教学中,使学生的思路从对于古代强盛的崇敬突然转向对于近代被侵略的耻辱与困惑,进而使学生愿意并强烈要求了解近现代史上中国遭受凌辱和瓜分的过程以及原因。在进入20世纪之后的历史课程内容讲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时代背景,从中华民族所面临的种种危难入手,对各个政治派别所做出的努力进行了解、甄别和分析,认识到共产主义者对中国解放和民族振兴的巨大贡献,从而对当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一个初步的认同。
三、利用丰富的教学活动进行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的渗透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对于高中历史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的渗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建立起更加健全的个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历史事件的总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比如在学习秦始皇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意识到秦始皇改革工作中的积极意义,及其为人们带来的灾难。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些行为的时候,多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思想道德素质是主要的素质,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道德教育,既符合历史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处事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Ⅸ 如何进行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历史教学以其在道德教育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古至今一直都被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内。中华文明中成熟的容伦理观念和思想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德育素材。新课标"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历史教学以其在道德教育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古至今一直都被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华文明中成熟的伦理观念和思想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德育素材。
Ⅹ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追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学生急需学习的课程。诚信象三月的春天,把金秋的期望灌入复苏的泥土,它是用一串珍珠串连起来的人格,有效的维护着我们做人的尊严。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中国的希望,要让他们“追求真理做真人,涵养他们一片向真之心。”《中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指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那么又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诚实,不说谎话,信守承诺呢?我们认为要做到四个到位。(一)为人师表,垂范到位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诚信,教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要做到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逐步确立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处处讲究“诚信”,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作好诚信的表率和楷模。对待学生,教师要做他们的长者,理解他们的苦衷,同情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过失,保护他们的天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与家长交流沟通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把微笑留给家长、用真诚对待家长、用爱心打动家长,还要自我约束,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家长,不请家长办私事,不搞有偿家教等。记得我校有位教师讲述她去学生家里家访的事,当时她临时有事,但又告诉了学生要到她家,在犹豫之后这位教师最终做出选择,照常家访。在学生的门口她听到了这样对话,“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诚信,她说今天来就一定会来的,你们看,她不是来了嘛。”她的母亲还不住地说:“还是园园说得对,老师就是老师,说话算数。”由此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啊!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又怎能去伤害学生纯真的心呢?家访的事例也让我们更坚定了教师成为学生诚信的典范教育的重要性。(二)、立足课堂,引导到位要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地方,就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师要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把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德育课程和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诚信人物、事件于课堂教学之中。如“狼来了”这个故事学生都很熟悉的,故事中的小男孩两次撒谎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才导致了最终被狼吃掉的可悲下场。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个不具备诚信的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诚信是无价的!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的讨论。理科教学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如考试不仅要认真作答,要诚实,倡导“诚信从我做起,坚决杜绝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教师要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发挥学校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教化、示范、辐射作用。 (三)、联系家庭,教育到位学生诚心思想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教育,更要优化家庭环境,使其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影响连贯一致,在家庭里,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必须与家庭取得密切联系,携手合作,教育到位。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开家长会、办家长学校,发放学校家庭联系卡,家长开放日。学生常会有一些撒谎等现象,只有和家长相互联系配合才能改掉坏毛病。我班有一位学生,突然口袋里十分有钱,大手大脚乱花,同学们反映情况后,我耐心询问“钱从哪来的?”他脸通红的告诉我,是远在桂林的舅舅给了一百元钱。我联络上他妈妈,了解到他舅舅根本没回来,再进一步和他谈心,与他妈妈一起耐心教育,最后孩子承认了错误,是从家里拿了钱。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杜绝他们的坏习惯,才能茁壮健康成长。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但有些父母的不良行为,却影响了孩子幼小的心。有些家长十分专制,对孩子的爱、温暖方面显得欠缺,不允许孩子反对自己的意见,比如孩子没考到家长要求的九十五分,为了避免回家挨打,不由自主的撒谎;也有些家长是溺爱型的,对孩子行为基本没有要求,也没有控制,只有赞许,没有批评。像我班一位同学经常偷拿别人钱物,经过家访,旁问得知,他从小拿了别人家东西,父母不仅不批评,反而夸他能干,久而久之,养成了好拿别人钱财的毛病,通过和家长诚恳的交谈取得了默契,共同努力下,孩子也慢慢改正了缺点。的确,学校与家庭密不可分,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达到诚新教育的目的。(四)、面向社会,实践到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实践第一的观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在开展以“新世纪我能行”、“我当一天的家”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可以培养其诚信意识;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到福利院献爱心、植爱心树的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在奉献中得以陶冶。通过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当学生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承认的同时,极大的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不仅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也要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我们学校地处弥河镇中心位置,学校的周围有许多的商店。针对这个特点,学生们开展了有关的调查活动。他们到商店里去调查“诚信与单位经营成败的关系”,了解到许多单位和商家取得成功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产品有信誉,售后服务有信誉,学生在调查中体验到诚信的重要作为一名学生学会诚信,坚守诚信,对其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信美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诚信待人的校园环境,教育学生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