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理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
一、正确的历史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什么?就是不应忘记的“前回事”,就是过去的事物答。“
二、正确的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器。国家本质是阶级统治。而阶级统治是跨民族的。这与民族国家理论有很大差别。
三、正确的民族观
不同的民族观,对民族认识的结论是不同的。民族观与世界观一样,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有人曾撰文,要创新民族观,认为把回答“什么是民族”的问题作为前提是不正确的,而要以所谓的新民族观为出发点,但全文的核心是去民族化,根本的是在民族问题上去国家化、去历史化。
❷ 如何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
本文认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历史观上要承认和还原客观,国家观上承认和服从治理,民族观上承认和尊重多样。
❸ 魏征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呢
魏征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有所指,即刚灭亡不久的隋朝。隋炀帝好大喜功,远征高句丽,奴役百姓,生活侈奢,为到扬州观花,开运河,长期居外,长安城空虚,民间盗贼四起,各地纷纷起义。终于灭国。
正确历史观须从总结中来,行善去恶去私欲尚节俭有德行,则能修身而能助人。若说历史唯物主义,则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历史人物、历史得失,取得经验与教训。民为邦本,民贵君轻,为民着想则得民心则有天下安定,能传美名于后。
❹ 如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讨论稿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五观”。
❺ 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所用到的马原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潜移默化地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加深了我
们思想的深度,我们可以了解、学习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我们
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高、望得
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
义哲学,现在虽然即将结束对这门课的学习,但我仍会在课下抽出时间继续深入学
习。因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我觉得学
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在于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
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
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确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让从昏昏噩噩的大学生活中重新
振作起来,从今以后我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
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
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我们现在的年龄,处在一个很尴尬的时段,除了理想以外什么都没有,又想
做一些事情。很纠结,很不爽。但无论如何,人生就是这样的,谁都会有这样的阶
段。马克思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啊,好事多磨,坚持到底,就是
胜利。这门课真的让我豁然开朗了很多,不只是教给我了一些哲学思想,它打开了
我的思路,让我开始认认真真的去思考了。
❻ 如何在各民族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我们认为应在中华民族各民族中树立谁离不开谁的观念,我们说中华民族就像生长在中国大地内上的一棵枝繁叶容茂的大树,树干是汉族,树叶和树枝是55个少数民族,他们互相依持,才有着勃勃生机和活力,如树叶和树枝离开了树干,树叶和树枝就难以存活,如果树干离开了树枝和树叶,那么这棵大树也就失去了光彩。因此我们说中国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的观念,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历史上民族间的矛盾和战争,正确评价民族历史英雄人物,树立中华各民族都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各民族中形成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华各民族才能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华民族先锋队”的领导下,不断把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❼ 如何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您好,中国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发回展了祖国的经答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的观念,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历史上民族间的矛盾和战争,正确评价民族历史英雄人物,树立中华各民族都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各民族中形成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华各民族才能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华民族先锋队”的领导下,不断把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希望帮到您,满意请采纳,谢谢。
❽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2000字
《二十四史》记载了千年华夏的历史,现如今的人都是通过它
们来了解历史,然而过度信服于典故和佳谈,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一
个历史人物形象,这是大多数国人的通病。这其实是传统的历史观
引起的。
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说:“纣之不善,
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大意是说
纣王的罪行其实并没有史书中说的那样厉害,只是后人把各种罪行
都归在纣王的身上罢了。司马迁在《史记?殷本记》中称“帝纣资
捷辨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
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可见,商纣王
广闻博见,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身材高大威猛,力量无穷,能言
善辩。他的能力足以向臣下自夸,他的声望足以轻视世人。继位后
,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
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保卫了商朝的安全。毛泽东在
评价帝辛时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
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
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名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
但缘东夷已克服,殷入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
与舒。”可见,不论是古时的吏官还是近代的文坛巨匠,都对纣王
有着极高的赞誉,完全肯定了他英明神武,励精图治的明君形象。
但不论是寓言影视,还是教材,都教育后世不能像他一样残暴,无
道,沉醉于歌舞,他一直作为昏君的典范,作为万劫不复的反面教
材。荧屏热播的《封神榜》让不细细研究历史的平常人对纣王有着
怎样不堪的认识。
相比之下,春秋的越国第二世君主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总是
让我们引以为傲。灭了吴国,称霸一时,这些功劳自然不能抹杀。
然而,就以这些所谓的“成功”给他树起“英雄豪杰”的碑传,那
就荒唐至极了。他在灭吴之后因为听信谗言逼死功臣文种的行为,
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享福的心胸狭隘的“
小人”。军师范蠡早就认清了他的这一“小人”本性,在灭吴之后
及时地退隐从商,才避免了文种同样的命运。草莽皇帝刘邦,原为
不折不扣的无赖,最后却统一天下,他与吕后在对付功臣的手段上
,的确叫人心寒,韩信,彭越两大兵家始祖都冤屈而死,他对曾经
放他生路的丁公,项羽恩将仇报。大明始祖朱元璋也是因为心胸狭
隘而诛杀功臣,这都表现出了农民出身的他们有着改不掉的粗鄙。
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赞誉的他们就不应该戴上一个“奸雄”的帽子?
然而历史也不会抹灭那些失败的真英雄,从纣王说起,部分史
学家也表示,纣王因为扞卫奴隶的权利而触犯了以周国为首的十一
个小国的贵族的利益,难道不就是和商鞅一样的经历吗?他开拓山
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的功绩。商朝疆域的扩展,促进了中原文
明的传播,有助于华夏大地的生产力发展。他曾推行一系列革新措
施,如反对神权,改革旧俗。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大胆地
从中下层提拔了一批新人,为其革新路线服务。为古代中国的最终
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是统一古代中国的先驱者。项羽不
仅有超群的武功,“力拔山兮气盖世”,而且非常讲究朋友之间的
义气。在鸿门宴上他放弃了除掉刘邦的绝好机会,就是因为他看重
与刘邦一道起兵反秦的患难情谊,不忍手足相残。这样一位顶天立
地的大英雄、真豪杰,却因为最后败给了背信弃义的刘邦,而为“
历史学家”们所不齿。但依旧有不少人赞叹他的军事才能,肯定推
翻秦朝的卓越贡献,项羽才是秦末的真正豪杰!
从客观的立场上分析中国“成败论”,就是“成者王侯败者贼
”的必然趋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黄巾起义”叫做邪教作祟,得
而诛之,而“红巾起义”却称为出师有名,替天行道。作为古时的
一个吏官,的确害怕因记载有关当朝皇帝的不义之举而受刑,司马
迁就是因为触犯了汉武帝而处以宫刑,但是他依旧不畏强暴,以“
太史公”的公平立场详实地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
,对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他的《史记》才能堪称史家之绝唱
。后世的吏官谁敢冒着这样的风险去记载实情呢?只能为王侯将相
树碑立传。战后的日本依旧军国主义横行,教科书明显修改了历史
的真实性,妄图掩盖侵华的罪行。这难道不是让后代的历史观更加
模糊,让他们更加迷茫于道德与荣辱之中吗?新世纪的我们应该培
养正确的历史观,让我们正确看待历史,看到每一个历史事件的两
面性,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以成败
论英雄,不因情绪掩盖事实。
❾ 怎样理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这必须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入手,因为只有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达到最高的圆满境界,儒释道三家就是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