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跪求历史记载的薛刚反唐的具体内容,因何反的唐反的唐代哪位皇帝是否成功了
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台(张士贵之子)所害,全家抄斩。薛丁山的长子回薛勇、次子薛猛囿于封建道德,并答斩于市。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全部传记。
应该反的是武则天
后来成功了,保着庐陵王李显登上了皇位。
⑵ 中国历史上哪些皇帝是靠篡位夺权的
秦二世胡亥 西汉时期的王莽(建立新朝) 南北朝时期 南朝: 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 萧道成篡位,建国南朝齐,史称齐高帝,南朝宋亡。萧衍篡位,建国南朝梁,南朝齐国灭亡。 陈霸先篡位,建国南朝陈,史称陈武帝,南朝梁亡。 北朝:高洋废杀东魏帝,并屠杀东魏皇室,东魏亡。他建国北齐,史称北齐文宣帝。 宇文护废西魏恭帝,建国北周,立宇文泰子宇文觉为北周孝闵帝,西魏亡。 581年杨坚篡位自立为帝,即隋文帝,建国隋,北周亡。隋朝:隋炀帝弑父篡位唐朝:李渊废隋帝杨侑遂建“唐”朝。 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废睿宗秸号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宋朝: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庙号太祖。他本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由于战功卓著,成为了后周世宗的左膀右臂。世宗死后,继位的恭帝年幼,赵匡胤于是有了称帝的野心。显德七年春节,赵匡胤的党羽制造辽国进攻的假情报,当时的宰相范质急令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正月初三,赵匡胤抵达陈桥驿,当日夜里他酣睡之时,被手下黄袍加身,三呼万岁,拥戴为天子。后周官僚得知后已知无力回天,只得面对现实。周恭帝被迫逊位。
明朝:明成祖朱棣篡其侄建文帝朱允炆位清朝:在这解释一下,到目前为止没有权威的文献证明雍正帝胤禛是篡位的。三国时期我没有写,我能找到的东西就这些了,希望采纳。
⑶ 历史上哪位皇帝受外敌侵入确不敢反抗
在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受yd侵入,却不敢反抗这样的内容,很多,你自己看一看一下
⑷ 历史上皇帝挨打的故事有哪些
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物,其身体自然也是贵不可言。朝臣们拜见皇帝时总要行三叩之礼,大声三呼万岁!既然皇帝的身体如此重要,自然要十分小心地保护,不能随意碰着伤着,至于棍棒相夹更是大不敬的事情。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金国第二任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就曾被大臣们从龙椅上拖下来痛打一顿,这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上也是唯一的一次。
完颜吴乞买是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弟弟。据史料记载,完颜吴乞买力气惊人,经常跑到树林里,一个人赤手空拳跟狗熊打架。结果,每次倒霉的都是狗熊,他本人顶多只是皮外伤。他和完颜阿骨打的兄弟感情很深,在著名的“头鱼宴”事件中,阿骨打作为部落的代表被应邀参加。按照惯例,每个首领都要翩翩起舞,逗辽国皇帝高兴。阿骨打很有骨气,打死也不跳。辽国皇帝非常生气,想当即下令要杀掉阿骨打。一身大块头的吴乞买突然冒出大智慧,以随从的身份当场表演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赤手空拳擒熊缚虎。结果辽国皇帝看得哈哈大笑,就免掉了阿骨打的大不敬之罪。
完颜阿骨打十分痛恨辽国皇帝欺压百姓,欺压族人,作威作福的丑态,还时常拿自己的族人取乐,视他们和奴隶无异。面对这一切,完颜阿骨打的心底便燃烧了熊熊不灭的怒火。
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率领族人揭竿起义灭掉了辽国,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了金国,是为金太祖。完颜吴乞买担任了暗班勃极列(勃极列是金国特有的领导机构,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常委,暗班勃极列就是皇位接班人),跟随皇帝哥哥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
金太祖统军伐辽时,他留守京都,总管朝政。天辅七年(1123年)八月,金太祖病逝。九月,完颜吴乞买继帝位,是为金太宗,改年号天会。
那么他被打屁股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金朝开国之初,家底儿太薄,连皇宫都修得跟土匪窝一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提倡节俭,郑重地与群臣定下誓约:国库中的财物,只有打仗时才能动用。如果有人违反了誓约,不论是谁,都要打二十大棍。这一铁令一直被很好地遵守着,直到完颜阿骨打去世。
到了完颜吴乞买做皇帝的时候,起初也是很节约的,就按他的皇宫来说,所谓的宫墙是用柳树和榆树形成的篱笆。前厅办公,后院住人,有点像梁山泊的味道。放猪的赶羊的老百姓,前后院随便出入。除非进行重要的军事会议,才会有士兵把守。
房子可以烂点,衣服可以破点,但是总不能连酒也不喝点吧?于是,忍了很久的完颜吴乞买有天终于忍不住了,他在某个黑灯瞎火的夜晚,偷偷打开了国库的大门,抓了一把财物去美美地享受了一次。事后,丞相清点国库时发现了此事,赶紧告诉了重臣粘罕。粘罕一点儿也不含糊,马上在朝上揭了此事。经过群臣商议,决定处罚这个奢侈浪费的皇帝。他们把完颜吴乞买连扶带架请下宝座,打了二十棍子。打完,又把他搀回宝座,然后,以粘罕为首的全体大臣一齐跪拜请罪。
事已至此,完颜吴乞买也无可奈何,然后恕众臣无罪。逗了一辈子狗熊的完颜吴乞买,做梦也没想到会栽在大臣们的手上,至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奢侈浪费过了,直到驾崩
⑸ 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帝王是通过造反登上皇位的,他们的结局如何
在我国封建社会,最讲究的就是宗法制度。所以,在历史上,除了尧舜禹时期,实行的是禅让制外,其他王朝的继承者,大部分都是按照祖制,立嫡立长来继承皇位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我国历史上也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帝王,比如唐朝的李世民、宋朝的赵匡胤和明朝的朱棣。他们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他们虽然都是通过非常手段登上皇位的,但是,他们励精图治,开创了太平盛世。是历史上著名的明君。这里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他们辉煌的一生吧。
最后这位皇帝,就是大明王朝的朱棣。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虽然他的皇位在后人看来是名不正言不顺。但是,朱棣是唯一一个最像朱元璋的皇帝。他励精图治,开创盛世,被百姓称为永乐大帝。他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君王之一。
⑹ 历代皇帝谋反事件,越多越好
历代皇帝谋反事件具体如下:
1、杨广
杨广当了皇帝,踩着他父亲的尸体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年杨坚是诛杀北周皇室成员,篡夺帝位成功的。如今他的儿子杨广刺杀了他,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2、杨谅
杨谅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五子,当时的官职是并州(太原)总管(军区司令员)。他起兵造反是因为知道隋文帝病重的时候,杨广假传隋文帝的诏书,缢杀了故太子大哥杨勇,而自己手握重兵在外会更令杨广猜忌,这使得杨谅异常地惊恐,生怕重蹈大哥杨勇的覆辙。
所以杨谅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攻之。
3、李世民
李世民最开始并不是皇位的第一候选人,李源虽然对李世民十分喜爱,但是,却没有将皇位传给李世民的打算。李渊当政时期,李世民在军中立下赫赫战功,在军队中拥有极高的威望。手握重兵的李世民在李建成眼中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李建成惧怕李世民越做越大,就要设计杀掉李世民。
然而,李世民在李建成还没有出手之前,就率先对李建成下手,在玄武门射杀了李建成。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兵变。
4、朱棣
朱元璋离世后,朱允炆顺利登基,成为了大明朝第二位皇帝。然而,明朝时期藩王手中是拥有实权的,也就是说,朱棣当时手中握有着大量的军队。在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便对侄子的皇位产生不小的兴趣。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最终成功夺取了皇位。
5、刘志
刘志是东汉桓帝的名字,他本来是没有希望当皇帝的,但当时柄持朝政的大将军梁冀见他年幼木讷,坚决要立他。刘志不甘心无皇帝实权,于是招来五个自己信任的太监,和他们密谋一番。大家互相歃血为盟,刘志亲自啮臂出血,以示六人同命,誓除梁冀。
汉桓帝延熹二年,在刘志的亲自指挥下,五个太监带领早已准备好的一千余宫廷侍卫,忽然冲出皇宫,包围了梁冀的府第。梁冀夫妻反抗无及,双双自杀。
⑺ 历史上篡改历史最多的皇帝是哪一个
我觉得篡改历史最多的人应该是唐太宗,毕竟他皇位得来并不光彩。
流传下来的,唐太宗的形象大多都是正面的,英勇果决,而其兄弟的形象显得猥琐无能,这就有点儿假了吧。
记得之前看《隋唐演义》的时候,李世民就是一个非常正派的人,而他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则沉迷声色,草包一个,甚至连他老爹的女人都不放过,对比非常强烈。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只不过帝王家更加赤裸裸,更加残忍。
⑻ 中国历史上最能反腐的是哪个皇帝
应该是明太祖朱元璋,具体看这篇文章
黄袍加身之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没有忘记他的苦出身。十七岁时,还被人叫着朱重八的他便失去了父母和兄长,过着乞讨为生的叫花子生活。正是这样“接地气”的经历,使他对贫民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朱元璋深知,曾经叱咤天下的前朝大元,之所以那么快土崩瓦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吏普遍贪污腐化。因此,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初就特别重视廉政建设。
戴着枷锁的王朝
明初的官场,充分贯彻了“治乱世,用重刑”这个基本原则。对于犯下贪污罪行的官员,朱元璋严厉惩处绝不手软。由他亲自主持制定的《大明律》中,特别将有关赃罪条文单独列出,并且明确规定,官员受赃数目达到八十贯(一贯相当于银一两),就要处以绞刑。他还颁布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开列了一些从重惩治贪污官员的典型案例,让大小官员以此为戒。
完善且行之有效的监察体制对约束官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中央,有都察院负责纠劾“坏官纪者”,还有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以稽查百官之失。地方上,既有提刑按察使司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又派出巡按御史考察府州县官。此外,国家还赋予地方士民直接进京陈事或将危害地方的贪官污吏拿送至京师的权利,并规定地方不许阻拦。
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明朝在开国年间吏治较为整肃廉明。然而,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逐步恢复发展,商品经济日趋繁荣,人们不再满足于糊口度日,开始追求现实的享乐,并向往奢侈安逸的生活,整个社会攀比之风盛行,拜金主义大行其道。与此相应,官场中的风气也每况愈下。为保住官位和谋求升迁,下级对上级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送礼行贿,公然进行。在平时,官员特别是京官,盛行将叶子金夹在书册中贿送,美其名曰“书帖”、“书帕”,往往于相见揖让时,“口叙寒暄,两手授受”,人称“世风日偷,如江河日下,不可止矣”。另也有学者指出,明代官员的俸禄标准较低,正一品官员的年俸禄只有1044石,正七品知县的年俸禄只有90石,为官员贪婪腐化提供了借口。
渐渐地,朱元璋悲哀地发现,他一向推崇的酷吏重刑法宝不再有效,血雨腥风中,十五万颗贪官的人头落地,却依然挡不住他的官员“前腐后继”。杀到后来,京官上朝前,皆像赴死一样和妻儿诀别,嘱托后事。下班回家,庆幸又多活了一天。最盛时,官员戴枷坐堂,面刺金印,堂外剥皮楦草,前任贪官的皮囊在风中摇曳。
这样戴着枷锁的王朝岂能长久?郁闷的朱元璋,瓦刀脸上挂满了问号。
出淤泥而不染
到了明中后期,官场已彻底成为贪污的渊薮,腐败的巢穴。此外,由于法网日弛、监察失效、考课舞弊等原因,使得明初严密的监察体系逐渐失去了效果,贪污腐化的趋势愈发不可逆转。大明王朝,已经走过了富有朝气、蓬勃向上的壮年时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
然而,也有那么一些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人,保持着一身清廉之气,希望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拯大厦之将倾。
路迎就是这样一位清官。路迎是山东汶上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他在湖广襄阳知府任上,严格约束衙门中的胥吏,并坚决打击地方上对小民作威作福的豪强,治绩为当时人所称道。后来,路迎又先后出任松江知府和淮安知府。淮安地处南北要冲,南北往来官员的接待费用以及运输北上物资所需的各项杂费,都向当地的民众摊派,而这些款项的很大一部分,都落入了衙门书役以及驿站官员的腰包。小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路迎裁革各项浮费,节省了许多有名无实的开支,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淮安人民感恩功德,专门建立祠堂为他祈福。
由于治绩突出,路迎被升为浙江按察使。嘉靖十三年(1534年),路迎到嘉兴府视察,知府照例向他馈送银两。路迎不但将馈赠原封不动地退回,还在嘉兴知府的礼单后写道:“此物奚从来,奈何污我?”该知府随后也因为考绩为“不谨”而被罢免。同年,路迎升任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边境重镇宣府。当地军士骄横,往往虚列名籍,冒领、侵吞边镇钱粮。路迎仔细核对军士名单,严厉打击将领克扣士兵钱粮以及冒领、贪污军饷的行为,不到两年的时间,边政肃清。
最有名的清官
要论明代的清官,最有名的当然是海瑞。
海瑞,字汝贤,海南琼山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举人。他幼年生活困苦,深悉民间疾苦。在担任浙江淳安知县时,海瑞只吃粗米,且命老仆在官署空地自种蔬菜以供日常食用,为母亲过寿,他特意买了两斤肉,以至成为传遍街头巷尾的“重大新闻”。万历初,首辅张居正特意派巡按御史查察当时赋闲在家的海瑞,御史只见粗茶淡饭,居舍萧然,不由得叹息而去。
海瑞驭下甚严。他严令下属不许以任何形式贪污受贿。在淳安任知县时,就曾立下规矩,如果有人用钱物到衙门打点关节,无论数额多少,行贿者和受贿者都要被处以枷号两个月的处罚。超标招待过境的官员和使节是当时危害甚大的一种行贿方式,海瑞则力图整治这一风气。还在他担任淳安知县时,巡盐都御史鄢懋卿出巡,此人表面上要求地方一切从简,其实所到之地,极尽搜刮之能事。在即将经过淳安时,海瑞特地上一禀帖说:“传闻所至与宪牌异,欲从宪牌则惧招尤,欲从传闻则恐违宪。下邑疲敝,未知所从。”鄢懋卿见到禀帖,一笑置之,最终绕道而过。
他还将嘉靖朝以后官场贪污盛行、民生凋敝归因于惩处贪官污吏的刑罚太轻,为此他上疏恳请万历皇帝恢复太祖时枉法八十贯论绞的祖制,甚至认为应该对贪赃枉法之徒重新使用剥皮楦草(明初酷刑,剥下人皮,用草填充之)的酷刑。
海瑞的所作所为,对于当时贪污、奢侈盛行的风气,还是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因为忌惮海瑞的威严,当地有贪腐劣迹的属吏大多自行辞职离开。在当地监督织造的中官甚至因为海瑞的到来而减少了自己出行时的仆从,平时生活讲究排场奢华的豪强将朱红大门临时涂成黑色。
最为人称道的是海瑞卒于官署后,遗物只有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靠朋友们凑钱才为他入殓发丧。目睹这一切的时人朱良感慨道:“披鳞直夺比干心,苦节还同孤竹清。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
“三字经知县”徐九思
《明史·循吏传》记载了这样一位深受百姓爱戴和传颂的地方官代表,他就是句容县知县徐九思。
徐知县是江西贵溪人,虽官位不高,但刚正廉洁,爱民如子。在徐九思刚出任应天府句容县知县时,有一个狡猾的县吏,拿一份空白文书来偷盖县印,徐九思发现后,要依法对其予以重惩,衙门里的众官员为其求情,但他秉公执法,不为所动。从此,句容官场风气为之一变。
徐九思到句容不久,同僚及当地百姓就逐渐了解到他的“爱民三字经”,即“勤、俭、忍”。“勤”,就是勤于公务,为避免县吏在征税催赋、佥派徭役时营私舞弊,徐九思先是了解乡民的贫富状况,然后再依据实情分配徭役,平衡赋税的轻重,查实豪强隐占的赋额,不再转嫁到贫困户头上。
“俭”,就是节俭裕民。徐九思要求自己“不嗜肉,惟啖菜,佐脱粟”,他在县衙的园圃里种上蔬菜瓜果,饲养了家禽,还把园中的水池改建为鱼池。园中的收获不仅改善了县吏的生活,而且节省了县衙的招待费。目睹当时贪腐盛行、奢靡成风的情形,食不甘味的他苦思冥想,居然想出了这样一个创意——命人在县署前的石屏上刻画了一棵青菜,居中题词:“为吾赤子,不可一日令有此色;为民父母,不可一日不知此味。”两边配上一副对联:“方丈石墙为户屏,一丝画菜为官箴。”以此自勉也警示他人。这块被称作“菜铭碑”的石屏与立于衙署大堂前的戒石碑,赫然成为句容县衙独特的风景线。
“忍”,就是忍让不争。徐九思告诫自己安于清贫,不争名利,不与贪官同流合污。但是他的忍是有原则的,他对自身的名利可以“忍而不争”,对于百姓的利益,则丝毫不忍不让。句容曾遭大旱,官府开仓发粮赈灾。按照旧例,应当将救济粮全部平价出售,粮款上缴。徐九思认为,灾年中真正受难的灾民早已无钱,平价之粮对于他们犹如市价,而有钱的豪民富户却乘机抢购囤积。为此他向上官据理力争,并根据实际情形进行改革,将拨下的救济粮,一小部分以市价出售,以归还官仓;其余大部分粮食,他亲自监督,在县衙前施粥,救助饥民,使有钱者无空子可钻,无钱者却能真正受惠。
荣膺“三字经知县”称号的徐九思,在句容知县任上整整九年。离任时,每天都有大批民众前来与他道别,致使其行程延迟了一个多月。全县民众自发为他建立生祠,将他当作神灵来供奉崇祀。“方丈石墙为户屏,一丝画菜为官箴”这幅对联也流传至今,成为清正廉洁的格言。
大明历经276年,不乏这样清正廉洁的官员,虽然受时代和政治体制的限制,他们无法也不可能改变其时政治腐化、吏治败坏的大局,然而,他们与腐化风气相抗衡的铮铮傲骨以及对当时和后世社会的警醒却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的传统时代,法令制度发挥效用的空间相比于今天要大大压缩,而且已有的法令制度又受制于皇帝的主观意志,并依其需要随意变更。这样,就给社会治理带来了随意性、主观性和不稳定性。官员个人的人格品质、能力和意志等,就很大程度决定着国家政治和地方管理的好坏。因此,清官们在社会治理、社会稳定以及为百姓谋利方面功不可没,仅以封建制度的卫道士来评价他们是有失公允的。
当然,清官绝不仅仅意味着不贪污、不爱钱,这只能称为廉吏。察吏安民,兴利除弊,谋求百姓的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才是官员的基本职责。那些历史上流芳百世的“清官廉吏”,在自身奉公守法、安贫乐道的同时,更为人看重的是为官一任,有所作为。
⑼ 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逼将军策反
一起吃饭了吗嗯,击神一龙一猪未成曲调先有情三小时中国好声音及有版多少根本来厅纱惜字权如金N迅过来我是你的关系的不好吧谢谢你的人哑光大禾塘街修炼爱情公寓式姐删掉一起吃饭了吗嗯,击神一龙一猪未成曲调先有情三小时中国好声音及有多少根本来厅纱惜字如金N迅过来我是你的关系的不好吧谢谢你的人哑光大禾塘街修炼爱情公寓式姐删掉一起吃饭了吗嗯,击神一龙一猪未成曲调先有情三小时中国好声音及有多少根本来厅纱惜字如金N迅过来我是你的关系的不好吧谢谢你的人哑光大禾塘街修炼爱情公寓式姐删掉
⑽ 历史上王莽推翻了哪一个皇帝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汉族,魏郡元城人,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
西汉哀帝自元寿二年六月(公元前1年)去世后,九岁的汉平帝即位,元后临朝称制,以王莽为大司马。王莽自元寿二年再次成为大司马至于身故,掌握政权达24年之久。
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时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侍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四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帝崩。汉哀帝继位后其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的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崩。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1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两万多人。3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被加九锡。
5年,汉平帝病死,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居摄二年(6年)有人不断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作皇帝的先河。
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深重,政治动荡,人心思变,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这种思潮为王莽代汉创造了一个舆论上的思想准备。西汉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灾荒,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王莽代汉正是适应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基本思潮--人心思变,社会思治这一实际情况产生的。
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11年,黄河改道,灾民遍野。天凤四年(17年)各地农民纷起反抗,形成赤眉、绿林大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中他为商人杜虞所杀,新朝灭亡。
王莽年表: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去世,汉元帝即位,姑母王政君任皇太后,外戚王氏集团开始形成。
公元前46年,王莽出生。
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射身校尉,开始进入专权的王氏集团。
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逐步进入统治核心。
公元前8年,王莽任大司马,成为外戚王氏集团的核心。
公元前7年,王莽被免职,一直到公元前2年,才重新回到长安。
公元1年,王莽被封为“安汉公”。此后,王莽逐步清除异己,将大权独揽。
公元8年,王莽代汉自立,建新朝,来时一系列改革,但均以失败告终。
公元23年,王莽被共进长安的起义军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