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宿迁有哪些名胜古迹
1.挂剑台、来乾隆行宫、项王故里、皂河龙自王庙、真如禅寺、宿迁孔庙、清凉寺、闽商会馆天后宫……不胜枚举。而彭雪枫烈士墓园、宿北大战纪念馆、“双沟惨案”纪念馆、陈毅纪念馆等地则是感受红色旅游的最好景点
2.境内的双沟地区是世界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下草湾文化遗址”是江苏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所在地,相传夏、商、周三代,古族。远古时期,徐夷在此生息。秦代置下相县,东晋设宿豫县,唐代宗宝应元年,为避代宗李豫讳,改称宿迁至今。
3.这里也是西楚霸王的故乡。
4.沭阳则是虞姬的家乡
② 宿迁有哪些古迹
王庙行宫
行宫龙王庙行宫,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坐落于宿迁市西北20公里处的古镇皂河。该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23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占地36亩,四院三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顿于此,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缮,故又俗称为"乾隆行宫"。198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OO一年六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庙行宫建筑群,布局严整,规模宏大,轴线分明,左右对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整体呈长方形,内外宫墙。中轴线上建筑物主次清晰,错落有致。自南向北,整个建筑群分为六大部分。最南端为古戏楼,古戏楼向北,为青砖铺设的宽阔广场。广场北侧是山门,山门的正上方,青砖镶嵌着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七个镏金大字"敕建安澜龙王庙"和一方"乾隆御笔"印。
在第一道院落的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碑亭正中耸立着一块5米高的御碑,碑帽的正面镌刻"圣旨"二字,碑身正面刻有圣旨全文,主要内容记叙了康熙、雍正皇帝建庙的原由和修庙的经过。碑身的背面和碑帽的两面分别镌刻有乾隆22年、27年、30年、45年、49年下榻此处所题写的御笔诗文。整个御碑亭的设计,造型大方,凝重端庄,充分显示了皇家建筑的特点、风格以及独有的艺术魅力。
在御碑亭的两旁,建有钟、鼓二楼。乾隆皇帝下榻此庙时,撞钟击鼓,两厢奏乐,以最高礼仪恭迎皇帝的驾临。
御碑亭的北侧是龙王庙行宫的主要建筑龙王殿。龙王殿,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结构严谨,装饰华丽,金碧辉煌,气韵无穷。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龙王庙,均在这里朝政议事,敬神祭祖。
龙王庙行宫的最后一进院落,是乾隆皇帝的寝宫。也称禹王殿,禹王殿属于宫式大作,屋面饰黄色琉璃筒瓦和龙吻,大殿分上下两层,占地面积360平方米,殿高20多米,是龙王庙行宫内最高的殿宇。乾隆六下江南,五次临幸于此都是夜宿于这殿宇楼上,人们称为"正宫"。与正宫相呼应的是东宫和西宫,这是随同南下的皇妃们居宿的地方。东西宫门前植有柏、柿、桐、椿、槐、杨六树,取意"百世同春""百世怀杨",象征大清江山和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兴旺不衰。
龙王庙行宫这一珍贵的古建筑群,在"文革"中一度遭到破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八十年代初,经过几百年风雨剥蚀以及战乱和人为破坏的"敕建安澜龙王庙",仍然以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古代建筑技巧,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共投资1000万元分别对龙王殿、御碑亭、钟、鼓楼等建筑物进行了大规模修缮。恢复了"敕建安澜龙王庙"的历史原貌。
宿迁特产宿迁宿晓红葡萄:俗名小黑葡萄。为我国古老优良酿造葡萄品种。小黑葡萄的栽培,最早见于1901年的《宿迁县志》上,当时洋北半壁店 (今船行) 一带多处连片棚架栽培。
宿迁铁球山楂:又名麻球,产于黄河故道沿线、马陵山麓的支口、蔡集、皂河乡一带,1570年前后 (明代) 即有栽培。果实圆,色红,味酸甜。
宿迁水晶山楂糕:呈玫瑰色 ,晶莹透亮,放在报纸上能透过糕体看清文字,酷似一枚红色的水晶。口感细腻,酸甜适口。放于手上,似有弹性。有开胃消食,活血化淤,对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也有一定疗效。相传2000年宿迁人民为怀念西楚霸王项羽而创制,初名“霸王糕”。
“黄狗”猪头肉:由民间名师黄德 (诨名叫黄小狗) 始创,人称“黄狗”猪头肉,已有200多年历史。其肉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肥肉酥烂,精肉鲜香,味纯而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品尝此肉,大为赞赏。又有“乾隆老汤”之雅称。
宿迁黄花菜:花大肉厚,粗壮整齐,长短均匀,色泽淡黄,干而光泽,紧实柔软,久煮不烂,微带脆感。有大菜、大鸟嘴、大黄壳等优良品种。
宿迁五香大头菜:因放有小茴香、花椒、丁香、八角、桂皮等5种香料,故称。明代末年开始生产。
骆马湖银鱼:银鱼形体纤细,明莹如银,无鳞软骨,肉嫩味美,具色、香、味于一体,实属鱼中极品。冷冻保鲜银鱼远销各省市。“金梅牌““太湖牌“冷冻保鲜银鱼获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并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
埠子车轮饼 埠子:埠子车轮饼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较为欣赏的一种食品,既香又甜,既脆又酥,工艺复杂,口味独特,是馈送亲友的理想佳品,被列为江苏省“老字号”食品,享誉省内外。 有荤馅、素馅、豆沙馅之分,滋阴壮阳,质优价廉。
③ 谁有宿迁市历史沿革的文章
宿迁是悠久的,早在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点燃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关于宿迁在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沧桑变革,本报“民生话题”栏目也曾刊登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但都不太具体详细。
从宿城区博物馆搜集到《宿迁的历史沿革》一文,整理如下:
宿迁,这块土地相传上古时候为少昊氏的领地。《禹贡》记载为当时九州之一的徐州之地。宿迁历史悠久,文化层堆积深厚。旧石器时期因年代久远,有待进一步考证。最早发现的文化遗存为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在骆马湖以东地区随处可见层叠的文化层,上层为普遍存在的60厘米厚的汉文化层,下为一米厚的西周文化层。其中著名的有属于龙山文化体系的黄泥滩遗址(关庙)、井儿头遗址、黄营遗址(来龙)。商周时期有尖墩遗址(来龙)、青墩遗址(晓店),这些遗址表明,我们的祖先很早的时候就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
到了春秋时期,这里产生了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钟吾和犹国。北有钟吾,都城在今宿迁城北30公里的司吾山脚下,犹国在南,都城在今宿城区郑楼附近。而后到战国,这里的属地不断变更,先后属过鲁、宋、楚、秦等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下相县,属临淮郡。下相古城遗址在今市经济开发区古城居委会。汉朝承袭秦朝的郡县制,又在原钟吾国的土地上置司吾县。至两汉时,这里已具有高度的文化,徐州(彭城)地区的汉文化向这儿辐射,我们能从侍岭的汉城遗址、洪武墩的汉墓群以及晓店的清凉院遗址看出当时商业发达、城市繁华、人口集中。
西晋太康无年(公元305年),设立宿豫县、宿豫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宿豫这个名称。
北魏时属徐州,东魏时属东楚州,梁时改属泗州郡,宿豫为当时的州治所在地。
隋时,宿豫属泗州下邳郡。公元762年,为避唐代宗李豫讳,将宿豫改为宿迁,属河南道徐州彭城郡。五代时与唐朝的隶属关系相同。
宋时属河东路淮阴军邳州郡。北宋时,宿迁县境包括今新沂、泗阳、睢宁和淮阴县的渔沟镇,为历史最大。南宋时,宿迁为金、宋对峙之地,连年战争,城垣毁坏,1193年,黄河水患,宿迁县城迁到今城南项王故里处。
元、明、清时期宿迁属淮安府。1576年,黄河决口,今项王故里附近的宿迁县城地势低洼,受洪水威胁迁至城北马陵山附近,筑土城,即今马陵公园南首。清初,宿迁又改属徐州。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成立,废除州府制,宿迁先直属江苏省政府,后隶属淮阴专署。
在人民革命斗争中,成立的泗宿县、宿迁县归华中军区六分区领导,属淮海区。
解放后,泗宿县并入宿迁县,隶属淮阴专区,归仁地区划归泗洪县,洋河地区划归泗阳县,原宿迁北部沂河以北划归宿北县(今新沂市),宿迁县的规模比以前缩小。1987年12月,宿迁撤县建市(县级市)。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宿迁市,辖四县一区(即泗阳县、泗洪县、沭阳县、宿豫县、宿城区),宿迁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④ 宿迁有多少年历史
宿迁,位于江苏来省北部,是著源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和“蚕茧之乡”。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宿迁市历史悠久,境内有江苏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下草湾文化遗址”,是中国历史上不以成败论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
在淮河岸边,5万年前便有先人临水而居,称为“下草湾人文化遗址”。相传夏、商、周三代,古族徐夷在此生息。公元前113年,泗水王国在此建都,传五代六王,历时132年。秦代置下相县,东晋设宿豫县,唐代宗宝应元年改称宿迁至今。宿迁风光秀美,景观众多。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迁,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宿迁,原名宿豫,位于江苏北部淮水之阳。
地级宿迁市1996年建市,现下辖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宿迁经济开发区、苏宿工业园区、湖滨新城开发区、洋河新城,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 。
⑤ 宿迁的历史文化
有京杭运河贯穿境内,西楚霸王项羽的故居,乾隆下江南所住的乾隆行宫【内龙王庙】,拥有鱼米之乡的洪容泽湖,鸟类的天堂清清骆马湖,“意杨之乡"的泗阳,也曾出土很多珍贵的西汉文物。
⑥ 江苏宿迁市名称的由来
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秦置下相等县。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封常山宪王少子刘商为泗水王,王都设于凌县,辖2.5万多户11.9万人,传五代六王,历时132年。西汉时废凌县设下相。历经东汉、西晋,至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改下相县为宿豫县。南北朝、隋朝仍为宿豫县。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改宿豫县为宿迁县。境内先后设怀文县、潼阳县、桃源县和临淮郡。其后至宋、元、明、清时期各州屡有废替。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运河以东为宿豫县,运河西一度属泗宿县,今晓店以北到今徐州新沂市新安镇为宿北县。1945年9月到1946年7月曾设宿迁市,属泗宿县。1946年6月,宿迁县(包括运东和运西)同宿北县新沂河以南地区,合为宿迁县,属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1987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迁县,设立县级宿迁市。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市政府所在地为宿城区。
⑦ 关于宿迁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有京杭运河贯穿境内,西楚霸王项羽的故居,乾隆下江南所住的乾隆行宫【龙王庙】,版拥有鱼米权之乡的洪泽湖,鸟类的天堂清清骆马湖,“意杨之乡"的泗阳,也曾出土很多珍贵的西汉文物。
⑧ 宿迁的历史有多久
在秦汉文化的风云际会之地,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那就是被清代皇帝乾隆盛赞为“第一江山春好处”的中国江苏省宿迁市。这个年轻的城市历史悠久,境内有江苏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下草湾文化遗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史记》中说“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下相便为现在的宿迁。
地级宿迁市1996年建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29万。她是江苏重要和新兴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一朵艳丽的新葩,作为江苏、安徽两省之通衢,宿迁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宿迁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水量910毫米。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共有耕地675万亩,是中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林业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中国意杨第一故乡。
中国著名的四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和中国为数不多的二级水质湖——骆马湖,象一对孪生姐妹滋润这个著名的鱼米之乡。境内河流纵横,可供水产养殖的优质水面达303万亩,盛产银鱼、鳗鱼、甲鱼、螃蟹、青虾等50多种水产品。螃蟹产量全国第一,银鱼出口量江苏省第一。
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是宿迁又一宝藏。洪泽湖、骆马湖烟波浩淼,气象万千,珍禽比翼,渔舟泛影;始建于1681年的乾隆行宫气势非凡;楚霸王项羽的纪念馆——项王故里雄伟壮观;嶂山森林公园景色秀丽,自然典型。
宿迁市矿产资源丰富,石英砂、陶土储量超5亿吨,蓝晶石、黄砂储量居全国省辖市之首,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宿迁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极好的基础。建市以来,宿迁市年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以两位数的增幅发展,全市已形成食品、酿酒、纺织、建材、电子、化工、机械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其中,“洋河、”双沟“大曲早在明代就享有盛名,居中国十大名酒之列;spcc绢丝出口量占全国绢丝出口总量一半以上。
宿迁市位于江苏北部淮水之阳。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秦置下相等县。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封常山宪王少子刘商为泗水王,王都设于凌县,辖2.5万多户11.9万人,传五代六王,历时132年。西汉时废凌县设下相。历经东汉、西晋,至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改下相县为宿豫县。南北朝、隋朝仍为宿豫县。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改宿豫县为宿迁县。境内先后设怀文县、潼阳县、桃源县和临淮郡。其后至宋、元、明、清时期各州屡有废替。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运河以东为宿豫县,运河西一度属泗宿县,今晓店以北到今徐州新沂市新安镇为宿北县。1945年9月到1946年7月曾设宿迁市,属泗宿县。1946年6月,宿迁县(包括运东和运西)同宿北县新沂河以南地区,合为宿迁县,属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1987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迁县,设立县级宿迁市。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市政府所在地为宿城区。
⑨ 宿迁有哪些名胜古迹
1.乾隆行宫.
传说乾隆七下江南,都是走运河.必经宿迁.每次经过宿迁时,都要在此驻足赏景,
并有三次在运河旁的一小镇拜天祭祀.当时官府便再此修建了这做行宫,得到了乾隆大帝的赏识.乾隆行宫是一座保存很完好的古建筑群,有很多历史古迹,花草丛,生鸟语花香.
2.项王故里.
项王故里位于宿迁市南郊1公里废黄河堤下,是西楚霸王项羽的诞生地(项羽的故乡在宿迁市西南郊区).
项王故里占地0.5公顷,里面的项王蜡像馆里有楚国时期的各种人物蜡象,容貌威武,相貌逼真.在院子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植槐.是项羽小时侯亲手种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3.骆马湖风景区.位于市郊区依山而建,傍水而立,交通方便.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沙滩运动休闲,
快艇,游泳等水上娱乐项目,同时配备了餐馆,酒店等,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在我家附近这三个景点在全国都是很有名气的,当然还有很多,不过我不怎么了解,也没去过.还有宿迁是全国有名的杨树之乡,老百姓养成了到处栽树的好习惯.家前屋后,河旁塘边,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树,从远出看去,郁郁葱葱,绿的让人透不过气,在江苏这个发达的省里,这是一个没有污染的人间圣地,世外桃原!我觉得就3处吧..
⑩ 宿迁的历史名人有那些
1、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本名项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
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霸王别姬,自刎而死。
2、徐子容(1782-1847),画家、诗人。徐子容原名广绪,字子容,以字行世。江苏沭阳人,生于治北汉坊镇(今茆圩),离城二十余里。中文名 徐子容 出生地 江苏宿迁 出生日期 1782 逝世日期 1847。
其父徐抡元,字维斗,沭阳诸生,《永乐大典》馆誊录,曾任宁远府经历、蓬溪县丞、威远知县。时金川用兵,加五品衔督理拉江等处粮务。在西藏廓尔喀之战中,管理粮务,死于军中。
徐子容于1801年由四川抚父枢归沭,1826年后,得屠可如(之申)、蒋砺堂(修铦)保荐,曾任蓟州吏目、正定主簿十余年。1835年后历任钱塘主簿、德清主簿、乌程县丞、程安与孝丰典史、嘉善主簿兼县尉,1847年复任钱塘主簿时死于任上。
《古僮文献捃遗》吴铁秋先生云:“先生著述及所作山水,多散佚不可摭拾,今所存者,《听云楼且存稿》诗若干卷、《尺牍》若干卷、《腐言》一卷、《题跋》一卷、《论诗文画》一卷。文集不可见”。
3、刘清韵(1841一1915年),女,又名淑曾,小字观音,字古香,江苏沭阳人。刘清韵6岁即从师学习,爱好文学,擅长诗词,精通书法、绘画。刘清韵一生作品很多,有《小蓬莱仙馆传奇》、《小蓬莱仙馆曲稿》、《小蓬莱仙馆诗钞》、《瓣香阁诗》等共24种。
内容涉及街头巷尾、农家井畔、官场逸事、民俗风情,故事曲折、文笔纤秀,地方色彩浓厚。她是晚清一位有成就的女文学家。 晚年随丈夫钱梅坡回沭阳乡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沭阳遇大水灾,刘清韵家被淹,有14种传奇散失,仅存10种。
刘清韵的一生同宋代才女李清照颇多相似之处,她们都是早年生活优裕,有一个能够理解自己、和自己诗酒唱和的丈夫。
晚年陷于不幸,在极端落寞中走完人生旅程。但是,她们在文学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刘清韵多才多艺,一生写作了不少作品,仅刊印传世者就有《小蓬莱仙馆诗钞》1卷、《瓣香阁词》1卷、《小蓬莱仙馆曲稿》和《小蓬莱仙馆传奇十种》,取得了多方面的文学成就。
4、房震亨(1781-1847),清代桃源(今泗阳)字长卿,岁贡生。桃源(今泗阳)县临河乡房家湖人。他一生坎坷,治理家道没有什么本领,而对诗文则颇有造诣。
生平吟咏,直抒胸臆,其诗庄重诙谐兼具,有的取里巷歌谣,点窜成篇,无不可歌可泣,是白香山、陆剑南的流派,著有《苏翁诗文集》行世。《苏翁诗文集》又名《苏翁存稿》。
《苏翁存稿》为木刻印刷,全稿分诗词和杂文上下两卷,计有诗词317首(阕),杂文17篇。上卷为诗词,诗词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五言、七言、绝、律皆有,诗词歌赋,不一而足。其诗清新隽永,明白晓畅。
5、瑞璇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倪绍赞为县学秀才,于瑞璇5岁时病逝。父亲去世后,瑞璇随母亲寄居舅父樊正锡家。樊正锡是睢宁县文化名士,他见瑞璇聪颖过人.非常喜 爱,亲自教她读书识字,因此得以尽览其舅所藏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和史传杂记等。
瑞璇7岁开始学古文,8岁习作诗,9岁读诵五子书,长大后凡先秦两汉、魏晋六朝、唐末大家等论著、诗文,无不精通。她不仅能写诗作画,而且.通晓音律和精于女红,是一位不多见的才女。
倪瑞璇虽在世时间不长,但其著作成果仍属可观,有《大学精义》、《中庸折中》、《周易阐微》以及6本诗集等。她的诗歌,笔力矫健,题材多样,或借古讽今,或抨击时弊,或关心民生,或抒写忧愤,均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
倪瑞璇的诗歌,题材多样,格调高雅,使一位极有见识、忧国忧时的现实主义诗人。为了纪念这位女诗人。后人曾把马陵公园的西望河楼改建成"倪瑞璇图书馆",馆藏女诗人生平著作。1938年,马陵公园及瑞璇图书馆毁1于日军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