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宜都之名的来历
宜都古称夷道。夷道的来历是因县城濒临清江,而清江古称夷水,按我国从山从水取地名的习惯,择取了一个“夷”字,“道”即县。公元210年,刘备称此地天时地利人和,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含“人杰地灵、宜于建都”之意。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废“宜都郡”置“宜都县”。1987年国务院撤销宜都县改设枝城市,1998年又更名宜都市。至于宜都市政府所在地,原先叫夷道城,后又叫陆逊城和陆城,陆城名从何而来?有这么一个震惊中外的真实故事。
传说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卖草鞋出身的刘备在四川成都登基当上了皇帝。有一天早朝之后,刘备无限深情地叹道:朕自从桃园与关羽、张飞二弟结义,誓同生死,想不到二弟关云长被东吴所害,三弟张飞也因东吴内外勾结被人割去了首级,此仇不报,我是死不瞑目啊。他丢下一支令箭,命吴班为先锋,张苞关兴为护驾,亲统精兵70万,出西川走夷陵在猇亭安营扎寨,要与东吴决一雌雄。
东吴得报,百官尽皆失色,孙权更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连叹:“东吴无人,东吴无人啊!”
“陛下,东吴有人啊!”
“有什么人?”
“有一个姓陆名逊的人。”
这时,帐下走出一个末将举荐陆逊:“陛下啊!这陆逊三岁会读百家姓,五岁倒背三字经,通晓天文和地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不知您意下如何?”孙权召见,见陆逊身高八尺,面如美玉,满腹经纶,出口不凡,顿时好生欢喜,心中暗暗想道:文能立国,武能兴帮,此文武双全,应当重用啊!便当即封陆逊为大都督,领旨拒蜀。
且说刘备在猇亭安营四十寨,连营七百里,白天旌旗掩日,夜晚火光冲天。每天都派人到陆逊阵前叫骂。陆逊听到叫骂,不动声色,一连数十日按兵不动。
古历7月初7晚上,陆逊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即指挥三军杀入敌阵。恰在这时,东南风骤起,陆逊又下令放火烧山,一时间风借火势,火助风威,火烧连营七百里,烧得蜀军焦尸遍野,血流成河。可怜刘备孤家寡人,幸亏常山赵子龙杀出重围,保住了他一条老命,连夜逃奔到白帝城去了。
就在夷陵大战之后,陆逊名振三国,人们就把原宜都郡的“夷道城”改为“陆逊城”。年长日久,人们又把“陆逊城”叫“陆城”(今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了。明朝时期,钱塘名士彭颖来宜都一游,曾留《陆逊城》的诗一首:
天意亡刘不可争,
故叫孺子获功名,
大星未陨原头夜,
安得而今唤陆城。
如今,宜都陆城已是三峡门城重镇,新建了清江大道、长江大道、园林大道、五宜大道、杨守敬大道等主要干道和文丰公园、滨江公园、人民广场、陆逊广场等人文景观,一批风格各异的高层建筑拨地而起。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市老年体协主席、原宜都市人大主任张昌富先生一日观《宜都夜景》,见霓虹闪烁,灯光灿烂,感慨不已,挥毫作诗:
新城笑对二山巅,
玉带三江夜不眠。
灯火星光数十里
疑是银河落人间。
㈡ 宜都的由来
宜都,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花套城背溪新石器时回代遗答址的发现,证明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曾在这里农牧渔猎。春秋战国时期,境属楚地,秦朝时县域属南郡,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县,名夷道县。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宜都之名即始于此,取"宜于建都"之意,并派大将张飞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吴大将陆逊占领宜都郡,获取夷道、夷陵、秭归等县,并任宜都太守在此筑城抗蜀,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境内。市府所在地故称"陆城"。自古以来,宜都就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三峡门城”的美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7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1998年,改称宜都市。
㈢ 宜都地理位置
我到网上帮你查的,你看看吧!宜都,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花套城背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曾在这里农牧渔猎。春秋战国时期,境属楚地,秦朝时县域属南郡,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县,名夷道县,至今已有2138年的建制史。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宜都之名即始于此,取"宜于建都"之意,并派大将张飞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吴大将陆逊占领宜都郡,获取夷道、夷陵、秭归等县,并任宜都太守在此筑城抗蜀,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境内。市府所在地故称"陆城"。自古以来,宜都就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三峡门城”的美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7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改称宜都市。
宜都人杰地灵。这里是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的故乡,杨守敬在历史地理、书法、金石、版本目录、藏书等多个领域著述宏丰、学高品富,被日本书法界尊称为“开山鼻祖”,今天长江三峡的名称,就是由他所定,杨守敬纪念馆就座落在秀丽的清江之滨。宜都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独臂将军贺炳炎、宜昌市第一个共产党员胡敌、湖北医科大学创始人朱裕壁的故乡。
宜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陆地面积中山区占11.7%,丘陵占79.5%,平原占8.8%。有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条主河流,还有大小溪河39 条,均属长江水系。市境地貌特征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位于王家畈乡的帽子尖,海拔1064.6米,为境内最高峰,位于枝城镇的长江之渚--关洲,海拔38米,为全市最低处。
宜都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273天,降雨量1350毫米,日照年均时数约1705小时,主导风为东南风。全市土壤质地以中性为主,共有红壤土、黄壤土、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七个土类。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有杉木、马尾松、青冈栎、栓皮栎、竹林、乌桕、油桐、油菜、胡枝子、马桑、茅草和蕨类等。
宜都,是湖北省承东启西的最佳口岸。它隶属于三峡宜昌“半小时经济圈”,鄂、渝、湘三省市交界处,随着国家生产力布局由东至西转移,宜都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显现。境内建有两座长江大桥、两座清江大桥,从市区到三峡机场只需20分钟,贯穿南北的焦柳铁路及两江航道,形成了空中、陆地、水上立体运输网络,为人流、物流提供了方便、低成本的运输服务,有利于发展大进大出的工业项目。
宜都,矿产资源贮藏丰富。现已探明煤炭储量7500万吨,水泥石灰石6.8亿吨,重晶石、粘土、石英砂等矿产种类繁多,且品位高、易开采,非常适合基础工业的发展。
宜都,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县级能源生产基地之一。它地处三峡、葛洲坝和清江水电梯级开发的中心地带,境内建有2个22万、8个11万伏变电站,其供电网络完备齐全、供电质量稳定可靠,可以满足每年30亿度左右的负荷量。市内还建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成品油油库,河流星罗棋布,水资源充足,对于发展那些高耗能、无污染的大型工业项目,提供了便利条件。
工业是宜都经济的主体,占三分之二以上,并且将继续充当增长的“脊梁”。作为湖北省较早的“五小”工业基地和全国乡镇企业中西部合作示范区,宜都传统产品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在不断的技术改造中表现出不俗的业绩。建材、化工、医药、电子及农副产品加工是其主导产业。
随着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宜都农业得到了巩固发展。全市围绕水果、茶叶、畜牧、蔬菜、水产、黄姜六个特色产业,先后培育引进了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宜昌市级2个。宜都还是全国首批园艺产品和茶叶出口示范区,农业精品名牌荟萃,像宜红功夫茶、天然富锌茶、松云有机茶、波尔羊、光明柑、清江鱼等,都在全国享有盛名,远销海内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业正成为宜都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这里山川秀美,水天一色,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留连于此,写下传芳百世的壮丽诗篇。古潮音洞素有“水旱相连、云雾缭绕、钟乳万千、潮音响彻”之妙景,号称“巴楚第一奇洞”。梁山层峦叠翠、奇峰屹立,佛道两教并存,香火络绎不绝,有“南武当”之美誉。新近发现的王家畈奥陶纪石林错落有致、姿态万千,古海洋生物化石形态逼真、保存完整,是一处集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科普旅游于一体,展示地质奇观的天然博物馆。
㈣ 湖北省宜都市在什么位置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宜都,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花套城背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曾在这里农牧渔猎。春秋战国时期,境属楚地,秦朝时县域属南郡,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县,名夷道县,至今已有2138年的建制史。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宜都之名即始于此,取"宜于建都"之意,并派大将张飞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吴大将陆逊占领宜都郡,获取夷道、夷陵、秭归等县,并任宜都太守在此筑城抗蜀,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境内。市府所在地故称"陆城"。自古以来,宜都就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三峡门城”的美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7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改称宜都市。 宜都人杰地灵。这里是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的故乡,杨守敬在历史地理、书法、金石、版本目录、藏书等多个领域著述宏丰、学高品富,被日本书法界尊称为“开山鼻祖”,今天长江三峡的名称,就是由他所定,杨守敬纪念馆就座落在秀丽的清江之滨。宜都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独臂将军贺炳炎、宜昌市第一个共产党员胡敌、湖北医科大学创始人朱裕壁的故乡。 宜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陆地面积中山区占11.7%,丘陵占79.5%,平原占8.8%。有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条主河流,还有大小溪河39 条,均属长江水系。市境地貌特征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位于王家畈乡的帽子尖,海拔1064.6米,为境内最高峰,位于枝城镇的长江之渚--关洲,海拔38米,为全市最低处。 宜都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273天,降雨量1350毫米,日照年均时数约1705小时,主导风为东南风。全市土壤质地以中性为主,共有红壤土、黄壤土、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七个土类。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有杉木、马尾松、青冈栎、栓皮栎、竹林、乌桕、油桐、油菜、胡枝子、马桑、茅草和蕨类等。 宜都,是湖北省承东启西的最佳口岸。它隶属于三峡宜昌“半小时经济圈”,鄂、渝、湘三省市交界处,随着国家生产力布局由东至西转移,宜都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显现。境内建有两座长江大桥、两座清江大桥,从市区到三峡机场只需20分钟,贯穿南北的焦柳铁路及两江航道,形成了空中、陆地、水上立体运输网络,为人流、物流提供了方便、低成本的运输服务,有利于发展大进大出的工业项目。 宜都,矿产资源贮藏丰富。现已探明煤炭储量7500万吨,水泥石灰石6.8亿吨,重晶石、粘土、石英砂等矿产种类繁多,且品位高、易开采,非常适合基础工业的发展。 宜都,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县级能源生产基地之一。它地处三峡、葛洲坝和清江水电梯级开发的中心地带,境内建有2个22万、8个11万伏变电站,其供电网络完备齐全、供电质量稳定可靠,可以满足每年30亿度左右的负荷量。市内还建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成品油油库,河流星罗棋布,水资源充足,对于发展那些高耗能、无污染的大型工业项目,提供了便利条件。 工业是宜都经济的主体,占三分之二以上,并且将继续充当增长的“脊梁”。作为湖北省较早的“五小”工业基地和全国乡镇企业中西部合作示范区,宜都传统产品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在不断的技术改造中表现出不俗的业绩。建材、化工、医药、电子及农副产品加工是其主导产业。 随着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宜都农业得到了巩固发展。全市围绕水果、茶叶、畜牧、蔬菜、水产、黄姜六个特色产业,先后培育引进了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宜昌市级2个。宜都还是全国首批园艺产品和茶叶出口示范区,农业精品名牌荟萃,像宜红功夫茶、天然富锌茶、松云有机茶、波尔羊、光明柑、清江鱼等,都在全国享有盛名,远销海内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业正成为宜都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这里山川秀美,水天一色,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留连于此,写下传芳百世的壮丽诗篇。古潮音洞素有“水旱相连、云雾缭绕、钟乳万千、潮音响彻”之妙景,号称“巴楚第一奇洞”。梁山层峦叠翠、奇峰屹立,佛道两教并存,香火络绎不绝,有“南武当”之美誉。新近发现的王家畈奥陶纪石林错落有致、姿态万千,古海洋生物化石形态逼真、保存完整,是一处集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科普旅游于一体,展示地质奇观的天然博物馆。
㈤ 宜昌在历史上有哪些大事件
宜昌市历史悠久,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伐楚,拔郢烧夷陵,置南郡,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 两汉时,分属荆州南郡和武陵郡,置有夷陵、夷道、枝江、当阳、临沮、秭归、佷山等县。三国时,大部地域始属魏,又属蜀,旋属吴。晋置宜都郡,统夷陵、夷道、佷山、宜昌(分夷陵西境而置)4县,宜昌之名始见于史籍。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称宜州,西魏改名为峡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4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峡州郡,领原4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峡州,辖原4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峡州曾并入南平国。宋代复称峡州,仍领原4县,属荆湖北路。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4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3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夷陵州为宜昌府,改夷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4县属荆州府。
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8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9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省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9县1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7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㈥ 宜都哪里最好玩
湖北省宜都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山林面积127万亩,水域面积13万亩,辖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27个村,8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2万人。它隶属于三峡宜昌“半小时经济圈”,鄂、渝、湘三省市交界处,随着国家生产力布局由东至西转移,宜都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显现。境内建有两座长江大桥、两座清江大桥,从市区到三峡机场只需20分钟,贯穿南北的焦柳铁路及两江航道,形成了空中、陆地、水上立体运输网络,为人流、物流提供了方便、低成本的运输服务,有利于发展大进大出的工业项目。
宜都,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花套城背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曾在这里农牧渔猎。春秋战国时期,境属楚地,秦朝时县域属南郡,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县,名夷道县,至今已有2138年的建制史。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宜都之名即始于此,取"宜于建都"之意,并派大将张飞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吴大将陆逊占领宜都郡,获取夷道、夷陵、秭归等县,并任宜都太守在此筑城抗蜀,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境内。市府所在地故称"陆城"。自古以来,宜都就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三峡门城”的美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7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改称宜都市。
宜都人杰地灵。这里是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的故乡,杨守敬在历史地理、书法、金石、版本目录、藏书等多个领域著述宏丰、学高品富,被日本书法界尊称为“开山鼻祖”,今天长江三峡的名称,就是由他所定,杨守敬纪念馆就坐落在秀丽的清江之滨。宜都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独臂将军贺炳炎、宜昌市第一个共产党员胡敌、湖北医科大学创始人朱裕壁的故乡。
宜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陆地面积中山区占11.7%,丘陵占79.5%,平原占8.8%。有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条主河流,还有大小溪河39 条,均属长江水系。市境地貌特征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位于王家畈乡的帽子尖,海拔1064.6米,为境内最高峰,位于枝城镇的长江之渚--关洲,海拔38米,为全市最低处。
宜都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273天,降雨量1350毫米,日照年均时数约1705小时,主导风为东南风。全市土壤质地以中性为主,共有红壤土、黄壤土、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七个土类。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有杉木、马尾松、青冈栎、栓皮栎、竹林、乌桕、油桐、油菜、胡枝子、马桑、茅草和蕨类等。
宜都,矿产资源贮藏丰富。现已探明煤炭储量7500万吨,水泥石灰石6.8亿吨,重晶石、粘土、石英砂等矿产种类繁多,且品位高、易开采,非常适合基础工业的发展。
宜都,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县级能源生产基地之一。它地处三峡、葛洲坝和清江水电梯级开发的中心地带,境内建有2个22万、8个11万伏变电站,其供电网络完备齐全、供电质量稳定可靠,可以满足每年30亿度左右的负荷量。市内还建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成品油油库,河流星罗棋布,水资源充足,对于发展那些高耗能、无污染的大型工业项目,提供了便利条件。
工业是宜都经济的主体,占三分之二以上,并且将继续充当增长的“脊梁”。作为湖北省较早的“五小”工业基地和全国乡镇企业中西部合作示范区,宜都传统产品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在不断的技术改造中表现出不俗的业绩。建材、化工、医药、电子及农副产品加工是其主导产业。
随着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宜都农业得到了巩固发展。全市围绕水果、茶叶、畜牧、蔬菜、水产等特色产业,先后培育引进了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宜昌市级2个。宜都还是全国首批园艺产品和茶叶出口示范区,农业精品名牌荟萃,像宜红功夫茶、天然富锌茶、松云有机茶、波尔羊、光明柑、清江鱼等,都在全国享有盛名,远销海内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业正成为宜都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这里山川秀美,水天一色,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留连于此,写下传芳百世的壮丽诗篇。古潮音洞素有“水旱相连、云雾缭绕、钟乳万千、潮音响彻”之妙景,号称“巴楚第一奇洞”。梁山层峦叠翠、奇峰屹立,佛道两教并存,香火络绎不绝,有“南武当”之美誉。新近发现的王家畈奥陶纪石林错落有致、姿态万千,古海洋生物化石形态逼真、保存完整,是一处集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科普旅游于一体,展示地质奇观的天然博物馆
㈦ 宜都的历史沿革
宜都是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城背溪遗址迄今7500多年。
春秋战国时期,县境属楚地。秦时县域属南郡。
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宜都已设有县制,名夷道县,治所在今陆城,隶南郡。西汉末年曾更名为江南县,不久复名夷道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属临江郡。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宜都之名即始于此,取“宜于建都”之意,并派大将张飞为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吴大将陆逊占领宜都郡,获取夷道、夷陵、秭归等县,并任宜都太守在此筑城抗蜀,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境内。时县域属吴。市府所在地故称“陆城”。
宜都历史悠久,红花套城背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确证在置县前5000多年时,人类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三国时期,宜都郡属吴荆州,辖秭归、西陵、夷道、佷山四县。
晋朝时宜都郡属荆州,辖夷道、佷山、夷陵三县。东晋太和年间,夷道改名为西道县,后仍复名夷道。
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析夷道县置宜昌县,宜都郡遂辖夷道、佷山、夷陵、宜昌四县。西魏时,宜都郡属柘州,辖巴山、夷道、归化、夷陵四县。南朝陈时,后梁与陈划长江为界,将县域分为江北夷道、江南夷道二县。江北夷道县属后梁,江南夷道县属陈。陈天嘉元年(560)江南夷道县改为宜都县。
隋开皇七年(587)废宜都郡,宜都县改为宜昌县,先属松州,后属南郡。江北夷道仍名夷道县,属峡州。大业三年(607)改峡州为夷陵郡,夷道县改属夷陵郡。唐初县域仍置宜昌、夷道二县。武德二年(619)改宜昌县为宜都县,属江州。贞观八年(634)夷道县并入宜都县,属荆州都督府峡州郡。
宋朝时,宜都县属荆湖北路峡州夷陵郡。
元代,宜都县属荆湖北道宣慰司山南江北道峡州路,隶河南行省。
明代,宜都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夷陵州。
清顺治四年(1647),宜都隶属于荆州府夷陵州,雍正十三年(1735)改属荆州府。同治四年(1865),县境内设14铺、36保、99甲、13市镇。
民国初年,宜都县属湖北省荆南道。民国11年(1922)属荆宜道。民国19年(1930)设4区,有集镇13个。民国21年属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民国38年(1949)6月,全县划分为3个区、1个督导区,17个乡镇。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县人民政府成立。195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枝江县,将其所辖区域划归宜都县管辖。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62年12月,恢复枝江县制,白洋等6个区和江口镇划归枝江县管辖。
197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县级)。1998年6月,枝城市更名为宜都市。1949年至1957年,宜都县隶属宜昌专区;1958年至1961年隶属宜都工业区;1962年至1969年隶属宜昌专区;1970年至1992年隶属宜昌地区。1992年至今属宜昌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