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医历史悠久,为什么很多人对中医抱着不相信的态度
随着西医的不断普及,在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去学中医。毕竟,西医及相关工作远高于中医药,就业率也较高,即使在民间,也有没有老师可以自学成才的人,结果,一些人打着“魔术”、“治病”的幌子到处行骗。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中医,主要是因为它不能像西医那样提供准确的疗效、理论和案例,一切都取决于一个词,这和我们的日常烹饪是一样的,前者有具体的物质要求、准备工作和各种步骤;它使人们更加清楚和放心。
『贰』 中医的发展历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
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
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
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
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辨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2)中医和西医哪个历史悠久扩展阅读:
中医文化的发展-历史名医:
一、中医的起源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带),与黄帝结盟击败蚩尤。中华儿女将炎帝和黄帝奉为华夏始祖。
“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农氏为了医学实践和探索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后人为纪念他。
将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中医源自于原始社会,发源于黄河流域。
二、中医理论的奠定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著有《难经》。开启了以“望闻问切”为诊断方式的医疗里程,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医临床的灵魂
张仲景(约公元150——约公元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四、中医的变革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发明了茵陈蒿治疗黄疸病的方法。
创办了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五禽戏”,发明了麻沸散用作临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剂早1600多年,又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的先河,可以说华佗开启了中医临床的重要变革。
五、中医理念的进步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
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个提出对妇女和儿童单独设科的,(这也是最早的提倡妇女儿童保护意识的)。
他是第一个完整阐述“医德”的人,也是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的,第一创建巴豆排毒的,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
六、中医的完善
李时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
考古证今,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本书收集药物1518种,其中植物1195种,记录古代医学家和民间药方11096种。
附药物形态图1100多种,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补充了不足,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学著作。
『叁』 中医与西医区别的几种说法
一、 中医的基础理论大多来自古代哲学,或者说禀承了中国人特有的类比思维模式,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方药等莫不如此。说特有的类比思维并不意味着中国人都用这个模式思维,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挺实际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去说它,那是它们的专利,这里要说的是理性文章,如哲学、科学、逻辑学、地理选择之类。雷霆是什么?朱熹就认为和爆竹差不多,是郁积之气的散发。照此推论,人们的歌哭笑,战争、洪水、地震这些现象也和雷霆一样了?难怪要“大发雷霆”,因为他有郁积之气需要散发。用“聚-散”的模式来解释雷电也许不错,错在它的“气”和“电”不是对等的东西。不要小看这一点,“如果那些术语(科学的专业术语)要达到它们的目的,它们的意义就必须具体规定到能肯定所得出的陈述是完全可检验的,并能使自己用于解释、预见和反推”(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可检验性和定量内容是对科学的本质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大概与我们缺乏一套相应的身体物理概念体系有关。类比是异中求同,是趋于综合的一种运作,而分析是同中求异,趋于精细。综合对文艺有利,分析将更有利于于科学,如果能把两者结合起来那当然更好,上古时代的初民都是那样做的。 西方医学源于古希腊,代表人物是希波克拉底和盖伦。他们强调的是心-身、人体-自然的相互联系,即整体医学。医生非常重视个体健康的特殊性,认为人之所以发病是由于机体内部出现了紊乱。这跟中医大同小异,所谓“阴平阳秘”,“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文艺复兴运动之后,西方医学医走上了一条背离传统的路子,“体液”说受到了猛烈抨击,一切都以实证为基础,以观察、检查、证据收集来进行验证,理性主义渗透到了所有的方面。对照之下,我们的医学就只能谨守着过去的典籍,谨守着“医者,意也”的古训,一路走下去,并以此沾沾自喜,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是中医阴阳学说的总纲,在《内经》里明白写着。教材在讲到这一句时特加按语:“……人的生理、病理的产生同样根源于阴阳的变化,从而使祖国医学摆脱迷信巫术的束缚,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沿着科学的道路向前发展。”果真是这样吗?谁都知道阴阳概念来自古代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世界各民族都有:“世界开始时是一片茫茫大海,叫做努”(埃及神话)。中国不叫“努”而叫混沌,与大海是一个东西(见《老子校释》“淡若海”朱谦之案),就是晦暗、黑夜,哲学叫“太极之初”。黑夜就是大海,是混沌。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当然是大(太)素。它们都根植于初民的白天黑夜经验。文化人类学上把这类东西叫做“成对相反物”,包括黑白、好坏、冷热、生熟等。这是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实在世界时的一种秩序建构,是与人从自然分离出来后产生了自我意识紧密相连的。知识起源于分别,对知识来说分别心不可少。所以,这类概念才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才是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什么地方都可以用,用了也不会错。只是长此以往,磨掉了棱角的它们似乎就有些大而无当,空空如也了,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于是,顺着这列模糊的路标,后来者就要靠自己的悟性去摸索,因此才有在它之上的各家学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天、云、天气、上窍、腠理、四肢属阳,其他属阴,这里它们的关系显然是相似和类推,往好处说跟科学的模型理论差不多,可能具有或然性,但不能推而广之。 五行学说相对来说要精细一些,因为毕竟多出了三个名目。按照《礼记》的说法,这是最关乎民用的五种东西,于是就借来作了世界元素的代表。无独有偶,印度古代也有这个范畴系统:五大、五微、五根、五唯、五作根、五作业,原来是很可以拿来作一篇文化传播学的大文章的。表面上看,木火土金水,春夏(长夏)秋冬,东南中西北,青赤黄白黑,仁礼信义智,鸡羊牛马猪,李杏枣桃栗,目耳口鼻二阴,肝心脾肺肾等一一对应,丝丝入扣,构成了一个囊括一切而又和谐完整的理论体系(脏象学说),但是稍具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它在打比方,把天象、物象、体象、病象、社会现象等特征进行隐喻式转移。正因为如此,它的类比思维模式就更是表露无遗了。 “气”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无所不包而又无孔不入的概念,这里不可能对它进行分析。往上说它是超形而上的东西,往下说它又很具体。与“阴”“阳”“心”“神”“血”等概念一样,构成了中医学理论的主要支柱。除此之外,在中医那里还有脏腑、经络、津液等等,也是很基本的概念。限于篇幅,这里只拈出“心”来略作申说。 众所周知,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是那本中医学的圣经——《黄帝内经》,而《内经》中把这一切都统率起来的是脏象学说。“心”是什么?这不得不涉及到“神”,因为心为神舍,神动于心。首先,神是超形而上的,类似于终极存在。“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仿佛。”又说:“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视,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这种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连想也别去想,只能用诗的语言去形容,用现象学的方法去逼近,没有办法。下一层次是形而上,就是“阴阳不测谓之神”的“神”,与老子“非常道”的“道”很相似。再下一层次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万物的规律,“物由主之者”。往下依次是生命的标志,身心活动,心理活动(包括灵感)。(在《〈内经〉“神”义的层面分析》中我有详细论述,见《西藏科技》1992年第2期) 中医运用“神”主要落实在后面三个层次上,前面几个层次是为后面的找根据,以便获得一种哲学的优越性。一句话,中医关于“心”的学说在“主神明”和“主血脉”。关于“主神明”,我怀疑是那时的普遍认识。《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神明之主也”,《孟子》说“心之官则思”就是证据。因为“心”像高高在上的君主,“神明出焉”,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围着它转,所以“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不只是发神经,其他方面也要受到影响。关于“心主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这样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这里没有说明为什么“心”非要“主血脉”,不好妄加猜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心”与“脉”与“通于夏气”的“夏”在五行里是一个类别,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拘泥于脏象学说,按照人间朝廷的君主功能来理解心功能属于典型的隐喻性思维。问题是这个“心”不是解剖意义上的“心”,它是一个功能集,与之相对应的心神不足和由此导致的心阴虚、心阳虚的病理模式也难以确定其指涉。 中医学把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劳伤饮食起居等作为致病的主要因子。当然,这里我们不能强迫古人用细菌病毒去解释,但是我们要追究的是这个病理模式赖以建立的机制。重要的不是对病因进行寻找归类,而要看它如何理解发病,就是病机学说。 以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为例。无一例外,中医学的病机都是与这些邪气的自然特性密切相关的。“风”的特点是什么?“风者善行而数变”,所以感受风邪后就会起病急骤,恶风,肢体酸痛,到处游走,比如部分风湿性关节炎就是“风邪”作祟。“火”的特点是什么?火是热之甚,其性上炎,于是发热,面红目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湿”的特点是什么?湿性重浊,粘滞,感染了湿邪就会头身重如裹,黏糊糊地经久难愈,舌苔白而厚腻。不必再介绍下去了,以此类推,这就是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这样说或许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但是时至今日在拥有了现代病理学的前提下,我们的专家、学者、教授、医生仍将之奉为准绳,以之指导临床实践就很难理解了。病机学说的三段论式推理本来是不错的,错在它把自然状态的六淫与人体内的病因等而视之。出现在体内的起病急骤,恶风,肢体酸痛,到处游走的是“风”吗?发热,面红目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的是“火”吗?“一种实践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它预定要作用的世界那部分到多大程度取决于实践的性质,它所产生的理论的性质以及实在世界的性质。我们甚至可以说,那些通过科学实践同实在世界发生联系,而它们的运用总是有成效的理论是真的。”(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第153页)可见病因病机学说“与事实不符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它代表着中医学的精华:整体观。奠定这个方法论基础的是《伤寒论》。汉以前有医经和经方之分,理论与技术脱节。张仲景融两家之长,把理法方药结合在一起,以三阴三阳统摄诸病,创立了六经辩证体系。现在常说的八纲辨证,其落脚点就在这里。后来的温病学派发展出一套卫气营血辩证,其实就是六经辨证的延伸。 众所周知,疾病的诊断离不开人的感知。在西方,第一本关于符号学的著作是希波克拉底的《论预后诊断》,就是症状学,即讨论如何通过症候来判断病情。作为交际过程中有意义(传达信息)的媒介物,症状(信息)在不同个体、不同疾病、不同时间和部位的表达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如何透过这些庞杂的表象看到它的本质,这就是诊断学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技术手段限制,古人只能通过暗箱操作来探究疾病的内在联系,于是就有了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依证论法和以方遣药,即把有联系的症候群、病因、治法、方药串在了一起,提纲挈领,极大地方便了后人诊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这样说你不会明白,更不能就凭这个去当医生,否则把它编程输入计算机让它处理就行了。在我看来,中医的辨证(证候分类)主要借鉴了《易经》的八卦衍生模式,是阴阳五行、气血津液和病因排列组和的结果(取舍在所难免)。说起来挺方便的,但用起来仍然随意性很大,最好是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日积月累,这样才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西医诊断讲究从病入手,抓住一个病,从它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鉴别、治疗、预后一路说来,说得挺实在的。中医主要从症状入手,将其归类,探究其内在的联系,然后处方用药。所以,听西医的诊断心里挺踏实——“医生,我得的什么病?”“胃癌。”哦,你知道怎么回事了。听中医的诊断你就会犯迷糊——“医生,我得的什么病?”“胃痛。”等于没说,你不说他也知道胃痛。一病有多症,一症属多病,必须不断添加症状项去辨析,这就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因此《伤寒论》才要费那么大的劲去辨假象。这说明这个体系至少需要改进。那么,如何进行改进呢?须得借助实在世界重塑整个模式。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故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辨证论治倒是恰当地体现了这一点。 说到中药,有人也许要说,它们都是被证明了有效的,应该不属于巫术范畴了吧? 这里举一个例子,比较极端,出自《东坡志林》卷三。 “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柁牙,为柁工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馊余可以已佞,舔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 像这类“以意用药”例子在古书里到处都是,你在《酉阳杂俎》、《桯史》、甚至《本草纲目》里都可以见到。有人怀疑我们今天常用的活血药桃仁就是巫术的残存。《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引《岁时记》说:“桃者五行之精,压服邪气,制百鬼。”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插桃枝、贴桃符驱邪的记载了。如今,江湖游医更把这一套发扬光大,越弄越离谱,简直就是当时巫术仪式的重演,这个且不说它。 中医对药物的运用是按照君、臣、佐、使的人伦关系进行配搭和理解的:主药为君,其次为臣,再次为佐,以此类推。如果这种配搭只是一种比喻,倒也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它的性味归经就不一样了。四气五味说到底是属于阴阳五行范畴的,寒热温凉属于阴阳,辛酸甘苦咸属于五行,因此,在此基础上组合出来的药方就是可塑性很强的一种东西。麻黄性温味苦,辛,入肺、膀胱等经,有祛寒发汗,平喘利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已经知道了麻黄碱、挥发油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他有效成分和功效也将被陆续揭示出来,不能因为现代药理研究还不到位就把它拿来作为中医正确的证据,照此下去,与时推移,中医药将面临越走越窄的境地。 我从不怀疑中药的有效性,并且一直认为它是缺乏技术条件时巧妙运用天然药物的顶峰,但是我却怀疑它的药理解释。抗生素的杀菌抑菌作用我们都知道得很清楚,但当说到银花、黄芩一类中药时我们就只能用“清热解毒”四个字来解释。这个解释说明什么?需要的是对它们如何“清热解毒”的说明,这才是摆脱了类比思维的真正的科学,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药理学才是令人信服的。或许有人要说,这样做的后果不是导致中药学消亡,让西医或现代医学取而代之吗?确实有这种可能。不过为了战胜疾病,让不合理的合理消亡又有何不可?何必把民族主义、地方主义那一套搬到科学里来,像他们那样坚守自己的领地?固步自封早晚也要被人取代。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肇始至今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事实是除了在前人基础上的修补完善,几乎没有大的发展(温病学派可能是一个例外),就像解释经典的传笺注疏一样。这个事实有它内在的逻辑性。在我看来,葆有它生命的不是它的理论而是药物,特别是药物组合而成的方剂:天罗地网,大范围包抄,有有效的,有没有效的,有效果好的,也有吃死人的。如果你足够聪明,临床经验又足够丰富,或许可以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正是中医名家各执一端而又卓然成家的道理。这里,病人对医生的信赖也有些作用,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本来中医治的就是慢性病,病人的心理因素作用挺大,或许由于你的信仰你就自己好了也说不定。 根据我的经验,中医的治病说到底只有一条:理论给人信心,剩下的就是药物和剂量的选择了。那么多补气药你选择哪一味?给它多大剂量?就这么简单。最简单的也是最复杂的。因此,我想说我在这里并不一概贬斥中医,相反,我倒想褒扬它,因为它已近于艺术。在这种意义上,它比机械割裂的西医强。世界上的事都是把戏,看谁玩得高明。文学是对句式的选择,绘画是对色彩和线条的选择,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说发明是假的,问题早就摆在那里,就看我们如何解释。所以,我说中医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归根到底还是巫术,只是这样说要好听一些。 探究中医的巫术类比思维就不能不说到隐喻,这是难以回避的问题。语言总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这里用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性语言”,即广义的隐喻,包括明喻),我们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行为。借助隐喻,我们把熟悉的喻体的特点投射到了本体之上,从而使本体获得了相应的性质。神经是什么?生命体内传递知觉和运动的纤维性组织。“神经”是一个比喻,“生命体”、“纤维”、“组织”也是比喻。这么看来,中医和西医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仔细探究,我们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概念来自实例和种属特点,从实例到种属特点的抽象恰好吻合着人类的思维发展史(卡西尔语言发展三阶段论)。实例作为原型与原始思维的具象性是难分难舍的,根隐喻的实质就是这种语言的概念化过程。根据伽达默尔的理论,隐喻性语言向直义性语言的过渡是因为我们的经验实体化后对它们进行了指称、种属化和定量分析。中医所缺乏的正是这种指称、范畴化和定量分析,其运用仅靠停留在隐喻阶段的类比运作,而西医却是范畴化后的一种事理说明,比喻只是作为它感知世界和构造概念的辅助性工具。原始思维的特点是近取诸身,把自己做了万物的标准,所以才有至今沿用且被文艺视为圭臬的生命力强大的拟人法(有生),才有山腰、桌腿、车头这些说法。中医学充分利用了这一有生模式,或者说在迫不得已、不知不觉的情况运用了它。这里重要的不是比喻模式(模型)是否低劣,而是它与推理(逻辑)的区别。 从哲学的观点看,“理解来自于相互作用,来自于与环境和他人的不断的协商。我们的身体以及物质和文化环境的特点赋予了我们的经验一种经验格式塔。这些格式塔决定了我们经验的一致性。如果我们认为经验和在与语境互相作用中直接产生的格式塔相一致,那我们就是直接理解这一经验的,如果我们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赋予另一领域的经验以结构,我们就是隐喻性地理解这一经验。”(束定芳《隐喻学研究》)由此可见,中医学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经验格式塔建立几乎依赖于文化环境的特点而很少考虑身体和物理的属性,它只是用一种经验来赋予另一种经验以结构(同构),而全然不顾这两种经验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可以替换。由于物理身体属性的粗略化,中医的陈述和包含在陈述中的概念不说错误至少说在信息提供程度上是不严谨的,因为这个理论本身就不是一种精确的有结构的理论,更不用说对它进行实验验证了。辩证论治和方剂组合因为缺乏依据实证的基本范畴而出现了极大的偏离,依赖辩证和在辩证之下的方药加减更难以像西医那样做到一一对应。心阴虚或者心阳虚也罢,脾阳虚或者寒湿困脾也罢,从实证的角度看它们都难以归位、定量和范畴化。总之一句话,中医最缺乏的是通过身体物理接触而发展出的那一套自己独特的概念体系。因此,数十年来人们含辛茹苦所进行的中西医结合尝试才收效甚微,因为它们根本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范畴体系,其思维模式的差别使得在它们之间寻找对应点的努力都一一落空。如果有兴趣的话,我们还可以拿藏医来作一番比较,那样将更能看出在文化制约下的他们在面对同一实在世界时各自所采取的不同范式和立场了。这可能正好印证了福柯的那句话:医学根本不是一门科学。 然而我们要说,即使它不是科学,为了达到它的目的它仍然必须通过身体和物理的接触来实现。这就是中医的致命伤,中医解剖学的缺失也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一遇到现代医学它就暴露了弱点,显得孤立无助的样子。幸好现代医学远不能说完备,它那一大碗中药还可以或多或少起到一些似是而非的作用,因而它才能够在现代社会立足。不过,1920年的“废止旧医(中医)”已经敲响了警钟,这却是不得不防的。二、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术,它所具有的特点在世界其他民族传统医术中都可以找到共同之处,并没有特别值得称道的特色。 既然中医是指中国的传统医术,那么与之相应的西医也应该是指西方国家的传统医术,即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流行于西方国家的医术。在这个意义上的西医与中医在思维上、方法上有很多共同点。 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对应脏象学说相似,古代西医也有一套根据天地四元素提出的四体液学说。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由土、气、火、水四种元素组成,而疾病则是由于四种体液失去平衡导致的;由肝制造血液,肺制造的粘液、胆囊制造的黄胆汁和脾制造的黑胆汁。人之所以会生病,被认为是由于四种体液失去了平衡所致,治病就是要让体液恢复平衡,因此衍生出了放血、发汗、催吐、排泄等疗法。希波克拉底用整体的观念和博物学家的眼光来看待人体和疾病,研究整个病人与其环境的关系。他注意到气候、食物、职业这些因素能引起疾病,因此认为疾病能够痊愈;自然能够把让身体恢复到平衡状态。他提倡通过恰当的饮食、休息和锻炼让疾病自然痊愈并保持健康,尽量少用药物。古代西医也主要用草药入药,认为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的热、冷、干、湿属性,可以借助他们让体液恢复平衡。西医处方往往同时用很多味草药,讲究不同草药之间的相互搭配,这也与中药处方很相似。 现代医学在19世纪兴起并在20世纪中叶成熟之后,西医在西方医学界便逐渐被抛弃了,但是在西方民间仍然有人信奉,所谓自认疗法、草药疗法、就是传统西医的残余。这些不再获得主流医学界认可的民间医术被统称为“另类医术”,种类五花八门,常见的包括:顺势疗法、认为吃了以后能产生和某种疾病相似症状的药物正是治疗该疾病的良药,而且药物成分越稀,稀释的倍数越多,治病的效果越好;脊柱按摩疗法,认为疾病是由于神经系统紊乱导致,可通过按摩脊柱加以治疗;反射疗法,认为人的手、足中有与全身各部位相对应的区域,可通过按摩手、足中相应的部位来治病;虹膜诊断术,认为全身疾病都能在眼睛虹膜上表现出来;颅骶疗法,认为人脑也能发出可以用手指摸到的搏动,脑搏异常就导致疾病,可以用手摸头骨来诊断和治疗;触摸疗法,用手把能量传给患者(类似于发功)或汇集患者的能量来治病。。。。。。中医、藏医、印医等来自东方民族的传统医术也被归入另类医术中。 这些另类医术也都自诩比现代医学高明。他们的自我标榜和对现代医学的攻击异口同声,如出一辙,例如都自称有整体观念,攻击现代医学只见局部不知整体;都自称对病人富有人文关怀,攻击现代医学把人当机器、物体看待;都自称通过增强病人自身的免疫力、自愈能力来治病,而现代医学只会拙劣地借用外力对抗疾病。他们还强调自己的疗法历史悠久、久经考验、其有效性被无数使用者所验证,并往往有患者的证言为证。这些调门我们的中医的支持者口中也经常听到。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一方面现代医学在迅猛发展,一方面却是另类医术在西方也日益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西方社会反文化运动的兴起;人文学界反科学、反智思潮的盛行;另类医术倡导者团结起来组成全国性、世界性组织,对西方政界施压,要求政府解除对另类医术的限制甚至资助另类医术,如把祈祷疗法(通过祈祷来治病)也算进去,这个比例则超过60%。只要医学科学还无法征服所有的疾病,全民无法获得低廉高效的医疗服务,另类医术总会有它生存、繁衍的空间的,在国民的科学素质整体不高时,更有泛滥之势。三、 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 很多人说中医科学,但我要说的是中医怎么科学呢?中医里面有很多药物,在实验室里都不能够杀死病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藿香正气,大家知道,夏天拉肚子吃点藿香正气,藿香正气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内里有寒和湿的时候,这时候你体内是寒湿的状态,中医的藿香正气里面都是散寒祛湿的药物,但它在实验室里,藿香正气水煮完了以后,把那个大肠杆菌放进去,它一个都杀不死,反而它是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但是人喝到肚子里,就能解决问题。为什么?因为本来藿香正气的药物就不是杀死大肠杆菌的,它是调整你体内状态的。所以西医很多人说,因为它不能杀死病菌,所以就是不科学的。 其实科学不仅仅是一个杀死谁的问题,病治好了,把你的状态调整好了,你已经从腹泻的状态变成正常状态了,你说谁科学?谁不科学?我看两个都很科学。你可以用抗生素,我可以用藿香正气,道理是一样的,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从中医文化理论的角度讲,中医更强调了以和为贵,因为西医老想杀死谁,那谁不想死,大自然不让它死,它就千方百计地变异,你今天用了,明天就没有用了。现在西方医学已经看到这个问题了,所以西方医学已经非常慎重地使用抗生素了。中医遇见这个问题怎么办?它不管你变成了萨达姆,还是变成了希特勒了,只要有这个环境存在,它就能发展,中医把这个环境撤掉了,在你这儿就找不到发展的条件了。 正因为我们祖先从来讲以和为贵,没想杀死谁,所以我们两千年前用的中药到今天依然有效。我想如果大家理解了这个理念,就能够理解中医那些用草根树皮做成的中药为什么能够解决疾病。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他们俩的根本理念是不一样的。中医更侧重的是用药性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使得被破坏的平衡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况,从而使得疾病不能在你这儿找到它发展的余地,这就是中医的基本含义。四、 中国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了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医学体系,但它们的研究和服务的对象相同,都是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有效手段,但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各自的发展中,必然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从而推动我国的医学乃至世界医学的重大变革。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逐渐认识到生命体是一种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物质系统,因此有必要建立整体医学及其方法论,这是世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的皮毛筋骨肌肉是通过经络和脏腑息息相关,可以影响脏腑,脏腑病又可以在皮肤上有所表现。有人说“西医用西药,中医用中药”,“西医凭生理解剖,中医凭阴阳五行”,“西医用听筒,中医看舌候脉”等等,都是以相貌取之而不着边际的泛泛之论。事实上其区别只有一句“一言中的”之话,就是西医没有“证”,所以治疗疾病就“见病发药”;中医主要不治“病”而治“证”,所以治病要“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疾病是通过辩证诊治的基本法则来进行的,中医的辩证的从整体出发,来认识疾病,推断病情。它既与现代医学的诊断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现代医学的病名诊断而
『肆』 中医和西医这两个哪个更靠谱一点为什么呢
中医和西医是很多人互相争论的一个焦点,喜欢西医的人就觉得中医不靠谱,相信中医的人就觉得西医伤身体。其实这两种医并没有谁靠不靠谱,只是针对不同的疾病,他们的作用不一样而已。中医既然存在了几千年,如果他真的不靠谱,那我们是怎么活到了现在,而西医仅仅存在了上百年,如果不靠谱又怎么会占领了整个的医疗市场,所以说两者都有自己的优势。
西医的效果比较快,能够找到病因,迅速的让人恢复健康,但是长期服用西药可能会产生抗体。中药就不会,但是中药的效果比较慢,针对一些急性病的时候用中药就来不及了,所以说两个没有哪一个更靠谱,只有适合疾病而已。如果是慢性疾病可以用中医治疗,如果是急性的还是要用西医。
『伍』 现在的中医备受推崇,你觉得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为什么
我是一个热爱中医的人,而且崇尚这些自然疗法,所以我觉得中医会更加好一点。特别是对于人体自然规律来讲,中医更符合人体的一个自然规律。对于身体的调理来讲,中医也是最棒的,而且不伤害身体,不对抗身体,帮助身体真正的好病。
对于自己身体的调理,也相信每个人也都接触过中西医,只要自己觉得身体舒服了,康复了那就行。
『陆』 中医自古流传,为何现在西医更加先进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医者的本领也是非常的厉害,自古以来中医一直是治病的方法,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多的人会选择西医,西药比中医更加常见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西医更加先进呢。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方法和好处,并不能两者相作比较,也不能说谁比谁高级,谁比谁先进,都有自己的长处。
『柒』 中国自古就有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底蕴,优势明显,但为什么论现代医学就远不如西方国家呢
原因倒是挺多的。我说说我的观点吧。
中医没有系统的体系,全凭经验,治疗效果完全取决于医生的能力。
对于很多病没有西医动手术见效快。并且在近代的时候被抹黑扭曲了很多。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待人补充吧
『捌』 中医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西医呢
LZ您好
古典西医复指的是2500多年前的希腊医学制体系。当然在此之前,比古中国还早的古埃及,古巴比伦一定也有自己的体系但远不及古希腊医学体系对后世影响更大
而我们现在所说狭义的西医,指的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走出中世纪黑暗,医学开始用科学的眼光审视。
一般标志性事件是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开始的
而17世纪度量,(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的发展令西方医学彻底近代化。
所以,狭义的西医历史大约是470年以内
『玖』 西医和中医哪个历史更悠久
当然是中医。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立国早,中医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