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中国近的屈辱历史有哪些

中国近的屈辱历史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2-25 11:53:29

❶ 历史上中国有哪些屈辱历史

1、五胡乱华
2、靖康耻辱
3、蒙古灭宋
4、土木堡战役
5、南京大屠杀
6、文化大革命
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向中国贩卖毒品,每年约45000万箱毒品运入国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危机,引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清政府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毒品,人民无不称快。英政府正式派兵侵略中国,48艘舰船和数千英军入侵广东、进犯厦门、浙江,攻陷定海,继而天津大沽口,直至陈兵南京城下。清政府大为惊慌,向英军乞和,英国趁机提出割地、通商、赔款要求,签订了《虎门条约》和《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拥有百万大军的清帝国在本土作战,居然败给了数千英国远征军。

二、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攻占了中国首都,火烧了“圆明园”。清政府随后与俄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割让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本决定对华宣战,先后占领了东北安东、凤凰城、金州、大边和旅顺。随后在山东半岛登陆,进犯威海卫。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2.35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多的财政收入,结果使日本一夜暴富。时任日本内阁大臣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日本财政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白银收入。一想到有2.3亿白银滚滚而来,政府顿觉无比富裕。”日本就是依靠这笔赔款,打下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力强盛的基础。

三、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清政府与德、奥、俄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在北京划定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向德、日谢罪等。《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

四、日本帝国的入侵 日本侵略中国得到巨大好处后,为了摆脱国内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经济矛盾,于1931年,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陷落。1935年,日军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7年7月7日,在芦沟桥向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从此,全国性的抗日斗争爆发。华北大片国土落入敌手。不到一年,华东和华中地区相继沦陷,10月25日武汉失守,国民党政府从武汉迁往重庆。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华南,10月21日广州沦陷。仅一年零三个月,日军就侵占了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历经艰难,前后持续14年之久。

五、南京大屠杀 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六、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七、旅顺大屠杀 1894年11月21日,日军攻陷旅顺,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超过二万人遇害,死者葬於白玉山东麓的安葬岗,今称“万忠墓”。

❷ 中国的屈辱历史有哪些

1、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

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战略性大胜:法国远东舰队虽于海战赢得全胜。

并一度攻占基隆,却因沪尾(今台北县淡水镇)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无法达成拿下台湾岛的战略目的;而清军虽于初期陆海皆遭惨败。

导致由恭亲王奕䜣领班的军机处被全面撤换(甲申易枢),但后期台湾及杭州湾防卫成功,且有冯子材统率各部于镇南关之役给法国陆军带来较重伤亡。

法军统帅尼格里也身受重伤。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法国总理茹费里等内阁集体垮台。以此为契机,两国重启和谈,结果订定《中法新约》,清方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

两国重开贸易。受此战的影响,清廷于台湾设省,以刘铭传为巡抚大力推展现代化防务及新政,并积极筹建北洋水师。

2、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由完颜干离不领军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赵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是为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

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

3、土木堡之变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

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

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

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

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

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4、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

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

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

5、北京条约

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58年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进一步攫取了大量的特权。

1859年,英、法、美三国分别派遣驻华公使,率领舰队来华换约。清政府加强了天津、大沽的防务,准备在上海与英、法公使换约,以阻止公使入京。

英、法拒绝在上海换约,于1859年6月北上天津大沽口外,不走清方指定的入京换约路线。强行突入大沽,结果被清军击败。英、法决定再次组织联军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1860年8月,英法联军17000余人到达天津附近海面,攻克大沽,占领天津,在通县击败清军主力。9月22日,咸丰皇帝逃往热河,任命恭亲王奕䜣为全权议和大臣,留京求和议约。

在谈判时,清政府毫无抗争,完全接受了英、法的条件。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

❸ 祖国的屈辱历史有哪些

祖国的屈辱历史有:

1、《南京条约》的签订。

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2、《天津条约》的签订。

《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 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3、《北京条约》的签订。

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委任钦差大臣奕䜣作为谈判及签约代表。签约地点在北京礼部衙门,今天安门广场东南角。另外,1887年与葡萄牙签定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亦称《中葡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让英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以及内河行驶主权被严重侵犯。

4、《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5、《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开资料来源:网络-辛丑条约

参开资料来源:网络-马关条约

参开资料来源:网络-北京条约

参开资料来源:网络-天津条约

参开资料来源:网络-南京条约

❹ 中国近代史上曾遭受的屈辱有哪些

1、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2、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

这次的入侵历史上也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吃到甜头之后,第二次连同法国一起,借口马神浦事件和亚罗号事件,再次入侵中国。

这次直接打到了北京,抢掠了圆明园后,为了掩盖事实真相,火烧了圆明园,损失了150万件文物,并且和清政府签订了3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800万两。

3、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覆灭

1894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这是一场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胜利者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但之后日本帝国的野心不断膨胀,最终走上了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而失败的一方不仅承受割地赔款之辱,且刚刚开启的近代化进程亦被拦腰打断。当时清政府号称亚洲第一大舰队的“北洋水师”,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

4、济南惨案,日军造成中国首个重大惨案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 第二次北伐进行期间,日本恐怕中国一旦统一,必不能任其肆意侵略,竭力阻挠北伐进行。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一九二八年,国民革命军于五月一日克复济南,日军遂于五月三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

5、“9.18”事变,日本正式入侵中国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奉天事变、盛京事变、满洲事变、柳条湖事变等,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

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队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而占领沈阳。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❺ 中国有哪些屈辱的历史

1、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

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战略性大胜:法国远东舰队虽于海战赢得全胜。

并一度攻占基隆,却因沪尾(今台北县淡水镇)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无法达成拿下台湾岛的战略目的;而清军虽于初期陆海皆遭惨败。

导致由恭亲王奕䜣领班的军机处被全面撤换(甲申易枢),但后期台湾及杭州湾防卫成功,且有冯子材统率各部于镇南关之役给法国陆军带来较重伤亡。

法军统帅尼格里也身受重伤。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法国总理茹费里等内阁集体垮台。以此为契机,两国重启和谈,结果订定《中法新约》,清方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

两国重开贸易。受此战的影响,清廷于台湾设省,以刘铭传为巡抚大力推展现代化防务及新政,并积极筹建北洋水师。

2、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由完颜干离不领军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赵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是为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

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

3、土木堡之变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

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

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

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

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

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4、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

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

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

5、北京条约

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58年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进一步攫取了大量的特权。

1859年,英、法、美三国分别派遣驻华公使,率领舰队来华换约。清政府加强了天津、大沽的防务,准备在上海与英、法公使换约,以阻止公使入京。

英、法拒绝在上海换约,于1859年6月北上天津大沽口外,不走清方指定的入京换约路线。强行突入大沽,结果被清军击败。英、法决定再次组织联军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1860年8月,英法联军17000余人到达天津附近海面,攻克大沽,占领天津,在通县击败清军主力。9月22日,咸丰皇帝逃往热河,任命恭亲王奕䜣为全权议和大臣,留京求和议约。

在谈判时,清政府毫无抗争,完全接受了英、法的条件。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

❻ 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

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历史介绍:

一、第一阶段(1840年—1860年)

这一阶段既是中国由君主专制社会走向半殖民社会的开端,也是列强在中国建立殖民体系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形成。

《南京条约》又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三国在中国取得了如下权利:

1.取得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2.取得协定关税的权利。

3.取得在华传教、租地建房的权利。

4.取得领事裁判权。

5.取得部分中国领土的占有权。

这些不平等权利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无论是今后的租界、内河巡航、高额赔款都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发展与补充。

1853年在上海的一场小刀会起义令英国人取得了控制中国海关的绝佳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4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条约:

1.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

2.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这次战争带来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欧美各国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

1.胃口大开的领土要求。

2.扩大对外贸易窗口的要求。

3.内河航运权。

4.鸦片贸易合法权。

5.内地自由行动权。

6.劳工出国权。

这一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大多围绕着贸易而进行,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在本国市场销售商品取得利润不能完全满足资本家的欲望,因而就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

所以各国采用的都是自由贸易的经济方针,政府制定的对外政策无不以扩大贸易对象,实现商品输出为主要目的。打开中国的大门,建立殖民地,要求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都是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面对顽固不愿开放的清朝政府,各国就采用了先以武力手段迫使中国政府谈判,再取得交易特权与商品市场。

二、第二阶段(1860年—1919年)

在《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清帝国进行了一场洋务运动的变革;在1860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清政府“内外祥和”,称之为“同治中兴”。但是,好景不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76年因马嘉理案签订烟台条约。1883年,法国为侵略越南而挑起战争。在这场被称为中法战争的战争中,清军于马尾海战大败后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却主张趁胜求和。1885年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这场战争显示了洋务运动的成绩,更暴露了洋务运动的严重不足。

此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他们制定了入侵中国的“大陆政策”,并通过不断扩军备战一步步实施他们的计划。在一切就绪之后,1894年,日本发动了日本称为日清战争的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战争迅速失败。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

三、第三阶段(1919年—1949年)

在这一阶段,在中国植根近80年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遭到动摇:早先苏联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历来传闻如此,但是没有证据证明苏联做到了这点,或者作出过这个声明。);国内民主意识与救亡图存观念日益上涨,大规模的群众集会此起彼伏。令当时的北洋政府受到极大压力。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展现出中华民族不甘于受人宰割的决心,其结果是远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没有在破坏中国权益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此后不久,随着联俄容共的实现,中国国民党领导进行北伐。自1927年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大陆上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权力收回与“改订新约”运动,使得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由于中国与意、日为交战方,因此废除了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为了维持反法西斯同盟的稳定,1943年1月11日美国和英国分别与中华民国签署《中美新约》、《中英新约》,自愿放弃在同盟国中国的特权,1945年8月15日取得抗日胜利、

(6)中国近的屈辱历史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近代史介绍: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❼ 中国屈辱历史有那些

年12月,林则徐奉命赴广州查禁鸦片,迫缴鸦片237多万斤,1839年6月3日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1840年英国资产阶级以保护鸦片为名,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签订了可耻的城下之盟---《南京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843年英、清又签订了《虎门条约》。从此,中国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4年美、法两国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854年和1856年英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借口“马神甫”事件在1856年发动侵华战争,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清又与英、法、俄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再次侵华,咸丰逃,英、法抢劫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纵火焚烧。中国人民100多年用心血建筑的园林化为废墟。
1860年10月,清又和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沙俄迫清签订了《瑷珲条约》,侵占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获利国。
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895年清、日签订《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中、德签订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901年,八国联军、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又与清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
从鸦片战争起,中、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共一千多条。
从此,我国的锦绣山河分割得支离破碎,漫长的海岸线没有一处是自己的港口,帝国主义强盗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这是旧中国的遗产---一部屈辱的历史。

❽ 中国受尽屈辱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1、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

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战略性大胜:法国远东舰队虽于海战赢得全胜。

并一度攻占基隆,却因沪尾(今台北县淡水镇)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无法达成拿下台湾岛的战略目的;而清军虽于初期陆海皆遭惨败。

导致由恭亲王奕䜣领班的军机处被全面撤换(甲申易枢),但后期台湾及杭州湾防卫成功,且有冯子材统率各部于镇南关之役给法国陆军带来较重伤亡。

法军统帅尼格里也身受重伤。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法国总理茹费里等内阁集体垮台。以此为契机,两国重启和谈,结果订定《中法新约》,清方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

两国重开贸易。受此战的影响,清廷于台湾设省,以刘铭传为巡抚大力推展现代化防务及新政,并积极筹建北洋水师。

2、北京条约

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58年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进一步攫取了大量的特权。1859年,英、法、美三国分别派遣驻华公使,率领舰队来华换约。

清政府加强了天津、大沽的防务,准备在上海与英、法公使换约,以阻止公使入京。英、法拒绝在上海换约,于1859年6月北上天津大沽口外,不走清方指定的入京换约路线。

强行突入大沽,结果被清军击败。英、法决定再次组织联军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860年8月,英法联军17000余人到达天津附近海面,攻克大沽,占领天津,在通县击败清军主力。

9月22日,咸丰皇帝逃往热河,任命恭亲王奕䜣为全权议和大臣,留京求和议约。在谈判时,清政府毫无抗争,完全接受了英、法的条件。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

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

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

1843年7月22日、10月8日,耆英与璞鼎查又先后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和细则, 将协定关税和租界制度予以落实。

并使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益。《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5、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

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

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均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大量的揭露。

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

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❾ 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并列举几个。

一、屈辱史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它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而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英、美、日、俄、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侵入中国,8月攻入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

中国人民在遭受屈辱的同时,中国也一步步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部落后挨打的近代历史,也是一部耻辱史。

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每每想起,都会痛彻肺腑。在近代中国走向衰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同时,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也由之而起。

二、事例

1、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860年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圆明园遗址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10月17日,英国首席代表额尔金以清政府“不讲道义,不顾国际法”,将捕获的英法“侨民”十八人虐待致死为口实,照会清政府:“圆明园者,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誓必毁为平地”。

野蛮地英军于10月18、19两日,将北京西北郊的五园(即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皇家园林焚为灰烬。

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妄行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

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天3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2、五卅(sà)惨案

五卅(sà)惨案(也称为五卅血案,或写作五▪卅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

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3、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八国联合军队。

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有所增加。此事件最后以大清王朝战败,联军占领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陕西西安,谈和后清朝付出白银4.5亿为终。

八国以日本派遣的军队人数最多,派遣士兵约23000人,军舰约18艘,陆战队约540人总派遣的军队人数为23540人,奥匈帝国派遣的人数最小只是象征性派遣75人,日本成为八国联军的主力。

八国联军侵华是指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

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占领北京。侵略军在华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鸿章等人乞和。

11月,侵略军增至10万分别入侵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并进兵山西。沙俄还单独出兵17万分六路入侵中国东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4、《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5、《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

①、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开启了资本主义浪潮。

《辛丑条约》真确文本原存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存于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恒温恒湿的库房保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关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辛丑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五卅惨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火烧圆明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近代史是中国发展的“清醒剂”

❿ 中国曾经的屈辱和辉煌的历史有哪些

一、中国的辉煌成就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

2、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3、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4、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5、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6、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7、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8、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9、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升天。

10、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

11、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

12、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升天。

13、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成功升天。

14、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15、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取得了金牌51枚、奖牌总数100枚的历史最好成绩。

16、2010年,我国内地首条海底隧道、全长8.695公里的厦门翔安隧道正式通车,标志着我国海底隧道自主设计、自行施工的能力跃入世界先进行列。

17、2012年8月29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等10余家单位联合研制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IT400)通过验收,其最高试验检测速度达到400km/h、可在350km/h进行持续运营,总体技术指标代表世界高速检测列车最高水平。

18、2013年神舟十号再次飞天实现对接。

19、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20、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

21、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

23、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二、中国曾经的屈辱

1、1840年至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通商口岸,丧失关税自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2、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共赔款1600万两白银,开十处通商口岸,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在此期间,英法联军焚毁北京西郊圆明园。

3、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签订《中法新约》,中国虽在战事上取胜,但由于统治者的软弱无能,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4、198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赔款白银两亿两,增开4处通商口岸,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赔款9.8亿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6、1912年俄策划外蒙独立,英国制造西藏麦克马洪线侵占西藏土地。

7、1931年东北事变,中国失去东北三省。

8、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

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9、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10、1937年12月13日日本发动南京大屠杀,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10)中国近的屈辱历史有哪些扩展阅读:

几个重要成就介绍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年代中期,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打破他们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和毛主席果断做出了自力更生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1956年,在中央制定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十二年远景规划中,原子能研究被列为第一项重要任务。创建初期的中国的核工业,曾得到过苏联的少量技术援助。但是1959年6月,苏联背信弃义,拒绝向我国提供有关资料,不久又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1960年7月,在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发出号召: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大批的科技人员参加到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的攻关中。他们隐姓埋名,把健康、青春、甚至生命,都献给了祖国。

筹备初期,物理学家钱学森找到科学家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爆竹”,要你来做这个“爆竹”。当晚,邓稼先通宵不眠,既兴奋又感到责任重大。他对夫人说: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在邓稼先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而拼搏的时候,连他的岳父许德珩都不知道女婿到底在干什么。

1964年10月16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终于掌握了核技术。恰好在这一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作和演出的全体人员,当人们得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时,全场沸腾了。

同一天,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2、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7时,空军徐克江机组驾驶着72号轰炸机,进行氢弹空投试验。沉寂的戈壁大漠上空,瞬时升起了一颗极为神奇壮观的“太阳”。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氢弹原理突破,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半,而中国仅用了两年零两个月。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正是由于科技人员心中时刻惦念着民族的强盛,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发展才得以步履矫健。

3、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58年,中央决定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组建专门的研究、设计机构,拨出专款,研制人造地球卫星,代号为“581”任务。度过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之后,中国科学院研制人造卫星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和进展。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该报告计划在1970年至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代号为“651”任务。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阅读全文

与中国近的屈辱历史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