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时候的虎符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虎符是古代皇帝 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 中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就是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考古学家发现过得最早的虎符是秦惠君的杜虎符,汉以后的虎符设计上又有了变化, 调发军队时,须有使臣持符,两符相合,方能发兵。现代常用的“ 符合 ”一词,便源出于此。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汉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曰“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西安市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郭沫若先生曾经选取这一题材创作了著名话剧《虎符》的剧本,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如何不生气?由此也可见当时虎符作用之大。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贰』 “虎符”是什么意思
【释义】: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
『叁』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什么镇馆之宝
1、彩陶人面纹细颈瓶
新石器时代中期文物,高13.5厘米,口径5.8厘米,腹径10.5厘米,底径3.5厘米,1977年陕西省临潼县姜寨遗址出土。
泥质红陶,饰以黑色彩绘。小口,大平沿,瓶首形似花苞;束颈,溜肩,垂腹,小平底。口部绘制八道粗辐射纹,颈的上部饰黑彩,肩至中腹绘由三角、椭圆及圆点所组成的变形人面纹。
人面纹是这件细颈瓶的主题纹饰,突出两只大大的眼睛,也有人称之为“兽面纹”。人面纹可能是神话化了的图像,反映了原始人的图腾崇拜。
这种正面双眼的人面或兽面纹的图像一直影响到了后代,尤其是在商代的青铜器上常能见到类似的纹饰,表明这种纹饰的传承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龙泉窑刻花三足炉
明代文物,通高25.1厘米,口径25厘米,腹径27.5厘米。1956年西安市郊区出土。
宽沿上卷,束颈,鼓腹,三柱足,口沿上设两只对称的编索状竖耳。颈部一周刻划回纹,腹上刻划折枝花卉三处,用凹宽带区分。通体青釉晶莹肥厚,有匀称密集的气泡。外底无釉,为红色肚脐状。胎质灰白细密。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市境内,现已发现古窑址三百余处。据调查,其创烧于北宋早期,兴盛于南宋,衰落于明中期,有七八百年的烧造历史。
3、“廿六年诏”陶权
秦朝文物,高12.4厘米,底径15.3厘米,重2.85千克,1956年陕西省博物馆征集。
灰陶制成,陶质细腻。整体为覆钵形,上有桥形提钮,钮下穿圆孔。腹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为统一度量衡而颁发的诏令八行四十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权是古代天平的砝码。有皇帝诏文的秦权,其质地多为铜和铁,这在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江苏等省和自治区都有发现。作为陶质的秦权,出土较少,有诏文的更是罕见,因而这件“廿六年诏”陶权,极显珍贵。
4、彩绘胡人牵驼俑
唐代文物,高45厘米,1974年陕西省咸阳市契苾明墓出土。
该俑头扎幞头,凸目圆睁,阔鼻大口,留有蓬松的络腮胡须,身着翻领袍服,袍服下摆撩起缠于腰间,外套毛皮坎肩,下穿红色窄腿裤及皮靴;双臂屈抬腰间,右手半握拳呈牵驼姿势。
5、捧食盒侍女俑
宋代文物,高41厘米,陕西省汉中市出土。
女子头发向后平梳,挽髻,上身穿襦袄,外罩宋代非常流行的一款服装背子”,下着长裙,脚穿平底翘头鞋,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用织物衬、盖的多层食盒,似乎是为了保持盒中食物的温度,正在静静地耐心侍奉主人。
参考资料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
『肆』 陕西历史博物馆分几部分
常设展览: 第一展厅 第二展厅 第三展厅
唐代壁画珍品馆
大唐遗宝展
数字展厅
『伍』 古代大军是不是只认虎符,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虎符是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用铜做成,一般分为两半。一半掌握在黄帝手里,另一半在率兵将领手里。
我们常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大将军虎符在手,号令一发,千军万马随之而动。那么,真的手有虎符,就可以随意调动兵马吗?
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事。
虎符的由来
虎符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材质大多为铜、金等,上面一般镌刻着调兵范围和对象等文字,形状似虎。虎为山中之王,百兽之首。人们常常说虎虎生威、猛虎下山、英雄虎胆等等,也会把那些能打仗的军队称为虎贲军,把那些敢打胜仗的将领称为虎将。传说虎符的发明者是姜子牙,为了周王调遣军队时不出差错,姜太公用虎符作为君臣调遣不对的信物。
真是只认虎符不认人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家天下时代,皇帝至高无上,谁都得听他的。虎符则类似于皇帝在军队中的代言人。“虎符一出,如见君王”,手持虎符的人一定是君王的亲信。上面派来的亲信和将军一起去带兵,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同时,君王的亲信还有监督将军的责任。如果将军用兵不当,情况会马上禀报君王。
只认虎符不认人,其实只是一种理论状态。能够拿着虎符前来下令的一定是皇帝的亲信,但像晋鄙那样,心里只认魏王而不认魏无忌,结果落了个身首异处。
虎符是古代帝王集权的象征,见证了古代军事制度,承载着大量历史信息。诸如新郪虎符,阳陵虎符,东郡虎符等都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陆』 秦的虎符总共发现了几个
截止至2019年7月,发现的秦国虎符共三件,分别是:秦新虎符、秦杜虎符回、秦阳陵虎符。
秦新虎符,1975年一农民在西安答市西南郊沈家桥村东北500米处平整土地时发现,该地是秦国杜县所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新虎符,现为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阳陵虎符,山东省临城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虎符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6)陕西历史博物馆虎符另一半在哪里扩展阅读
它清晰的展现了秦国虎符的功用,由此可以大致看出秦国的兵制:军队统一,军权高度集中,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体制严密,兵役制度也较为完善,这些都表明秦王朝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军事制度的已经基本成型。
杜虎符的虎作直立行走状,昂首,尾端蜷曲,背面有卯槽,颈上有小孔。身上有错金铭文9行文字。但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看到烽火台燃起烽烟,将军不等到君王的右符来到,也可以自作主张出兵救驾。
杜虎符铭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别是错金字,精致优美。
『柒』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四大藏品是什么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四大藏品:
1、金樽兽首玛瑙杯。
2、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3、鸳鸯莲瓣纹金碗 。
4、青釉提梁倒注瓷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前身可以追溯到1909年成立的陕西“劝工陈列所”,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1717950件(组)。
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 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7)陕西历史博物馆虎符另一半在哪里扩展阅读:
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大馆藏:
1、神秘瑰丽的青铜器。
雄伟的造型、古朴的纹饰、丰富的铭文,形成中国古代青铜器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不同时代的青铜器约6千件,仅西周青铜器就近2千件。乐器、食器、水器和酒器,样式多样。
2、多姿多彩的历代陶俑。
从秦朝到明朝的历代陶俑藏品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重头戏。这里有气势磅礴秦朝兵马俑、再到汉代跽(ji)坐俑、色彩绚丽造型妖娆的唐俑等等,每个时代的陶俑都是风格鲜明,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审美观。
3、精美绝伦的金银器。
在古代,金银器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目前唐代金银器在我国出土的数量不多,在这里可以看到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近千件制作精美、做工精细的金银器。舞马壶、鸳鸯莲瓣纹金碗,都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4、独具魅力的唐墓壁画。
唐墓壁画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珍贵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画精品近600幅。这些壁画都是从唐代墓葬当中原件揭取下来的,描绘了当时的仪礼规范、生活习俗、服饰特色、娱乐方式与建筑风格。
『捌』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物名字都是什么 如图
图1是唐朝的赤金走龙。皇后之玺”图3是西汉时期的“皇后之玺”。
『玖』 虎符是做什么用的
虎符,亦称兵符,因作成伏虎状,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能分成左右两半,用兵时,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右一半由国君保存。要调动军队时,国君将右一半交给差遣的将领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验证可信,方有权调动军队。
战国时秦相吕不韦掌握着大批军队,对秦王(嬴)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嬴政亲政后,于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用虎符收编了吕不韦的军队,使得吕不韦空有相国之名而无实权。
公元前257年,秦军进攻赵国,兵临邯郸城下,赵国求救于魏楚两国,魏国派大将晋鄙率军10万救赵。这时秦国向魏国施加压力,魏王屈服令晋鄙按兵不动。赵国相国见魏不肯进兵,就写了一封告急信给魏国相国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通过魏王妃子如姬的帮助,盗出魏王亲自掌握的半个虎符,假传王命,击杀晋鄙,夺得兵权,然后率兵8万,会同楚军一起救赵,遂解邯郸之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窃符救赵的故事。1942年郭沫若先生曾以此故事为题写了著名的历史剧《虎符》。由此故事也可看出当时虎符制度的严密。
我国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杜虎符长9.5厘米,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错金而成。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国杜县)。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队下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殹。”据此可知,当时用兵时,50人以上,必须出示会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此符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件阳陵虎符,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虎符,出土于山东枣庄,上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因为虎符是发兵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