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如何分析波兰历史

如何分析波兰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24 16:28:30

Ⅰ 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1945年1月,苏联击败了在波兰的德军,占领了波兰全部地区。1952年,宣布成立波兰人民共和国,贝鲁特当选为国家领导人,开始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

战后波兰在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方面沿袭苏联模式,对重工业的投资过多而对人民的物质福利注意不够,人民没有享受充分的政治民主,法制建设薄弱,使得社会主义在波兰的执行显得异常艰难,导致波兰成为冷战期间东欧最为动荡的一个国家。
1956年6月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同年10月波兰统一工人党改组了政治局和书记处,曾经被批判的哥穆尔卡成为领导人。
1970年12月,波兰决定提高46种食品和日用工业品价格,引起格但斯克等沿海城市数十万工人罢工,后波兰统一工人党改组了政治局,盖莱克代替了哥穆尔卡担任第一书记,并取消了涨价的决定。此后又因波兰举借外债过多和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决策失误,又导致了1980年发生的遍及全国的,持续时间达两个多月的大规模的工人罢工事件。
1980年11月,以瓦文萨为首的团结工会成立,这是东欧国家第一个独立的工会。1981年底至1983年7月,全国实行战时状态,取缔团结工会。
1988年5月再度爆发大规模工潮,1989年2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和团结工会举行圆桌会议,达成了团结工会合法化、改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等重要协议。1989年6月举行议会大选,团结工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获得35%和99%的席位。12月29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并更改国徽。
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告该党停止活动。 1947年普选后,工人党领袖博莱斯瓦夫·贝鲁特当选为总统。1952年7月通过了《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一职。同年,亚·萨瓦茨基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贝鲁特任部长会议主席。1956年3月,贝鲁特病逝于莫斯科,奥哈布继任第一书记。
但波兰的社会结构、政治和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说明在波兰建立社会主义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但以贝鲁特为首的波兰政府的教条主义者还是全盘接受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依据苏联模式,波兰制定了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按“重—轻—农”的顺序进行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结果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片面发展,农业长期落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加上波兰人内心深处的反俄叛逆心理,宗教、自由主义的传统和波兰统一工人党执政的失误、官僚腐败现象盛行等等综合因素,使得社会主义在波兰的执行显得异常艰难,导致波兰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不安定的国家。 1956年,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给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兰就在当时发生了著名的“波兹南事件”。当年6月,波兰西部工业城市波兹南的斯大林机车厂的工人,在要求增加工资、减少税收的经济要求被当局拒绝后,于是在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市爆发了10万人的示威活动。后来演变成警察和工人的枪战。坦克和保安部队也参加了对工人的镇压。据统计,仅一天的冲突骚乱,就有54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另有300多人被捕。为了平息业已非常严峻的局势,当局采取了妥协了立场。6月30日,当局采取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原机械工业部部长被降职;向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征收的税款将分期还给该厂工人;为事件中的受难者举行安葬仪式等,骚动遂平息下去。
1956年8月4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决定撤销1949年11月对原波兰领导哥穆尔卡等人的批判和谴责,并将其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同年10月19日,哥穆尔卡当选为中央委员。在苏波两党会谈中,哥穆尔卡反对苏联对波兰内政的干涉和压力,坚持走“波兰自己的道路”。10月21日,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同年10月举行的党的二届八中全会上哥穆尔卡当选为第一书记,1956~1960年的五年计划,把发展消费品生产和农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主要任务。会议对以前的方针政策进行了批评,提出克服“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加强法制和政治生活民主化,发展经济”,“更快地改善人民生活”的新方针。但由于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无法根本克服,在以后的两个五年计划(1961~1970年)期间,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
1970年12月,波兰格但斯克(原但泽市)等沿海城市的工人、学生、市民抗议政府提高食品和日用品的价格,举行罢工,并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社会骚动,后来发展成流血冲突。在12月20日举行的五届七中全会上,解除哥穆尔卡第一书记职务,由盖莱克继任党的第一书记。西伦凯维兹改任国务委员会主席,由雅罗谢维奇任部长会议主席。
20世纪70年代,是波兰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盖莱克政府踌躇满志地推行闻名于世“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所谓“三高政策”,大量引进外资,大上建设项目,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波兰一派欣欣向荣。然而,欲速不达,在表面繁荣的背后,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各种补贴达到财政预算的40%,外债高达260亿美元。进入20世纪80年代,政府不得不采取冻结工资和部分商品提价的措施以避免危机,长期习惯于计划价格的波兰人毫无心理准备。当政府在1980年7月宣布“议价商店”肉类价格提高40~60%的时候,群众的不满引发了全国性的罢工。
1980年9月,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八届六中全会解除盖莱克第一书记的职务,由卡尼亚继任。10月,一个在当时声名显赫的工会组织,也是东欧第一个独立的工会组织——团结工会出现了,瓦文萨当选为当时团结工会的领导人。团结工会领导的罢工运动最初采取和平方式,并承认社会主义是波兰的政治基础,承认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作用和与苏联结盟。1981年在格但斯克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全国委员会取代全国协商委员会,通过新的政治纲领,要求在波兰实行多元化,建立“自治共和国”。称团结工会是波兰改革的主力,工会纲领中未提到社会主义及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作用。在罢工运动中,工会提出要有自己的报刊、有自由出版权,要“自下而上夺权”。工会与政府分庭抗礼。
1981年波兰统一工人党的九届四中全会上,卡尼亚辞职,雅鲁泽尔斯基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
1981年12月13日波兰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团结工会被取缔,瓦文萨等工会领导人被拘禁,部分工会骨干转入地下活动。工会内部分成两派,以瓦文萨为首的缓和派主张避免同政府发生正面冲突,提倡协商对话;激进派则主张通过暴力推翻政府。随之社会上也发生重大分化,原支持团结工会的人转向支持政府。1982年2月议会通过新的工会法,要求重建新的工会。1982年2月议会通过新的工会法,要求重建新的工会,1983年7月战时状态结束。1984年波兰宣布大赦,而瓦文萨等人则努力为使团结工会合法化而斗争。波兰局势进入了短暂的稳定期。 从1986年开始,由于苏联的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影响,苏联和东欧的局势开始动荡。
1988年,波兰政府的价格改革引起群众不满。
1989年2至4月,波兰统一工人党与团结工会等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经讨论,统一工人党同意团结工会合法。6月,波兰举行全国大选,团结工会获99%的参议院席位。9月12日团结工会的马佐维耶茨基组成以团结工会为主导,包括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的联合政府。原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出任首任总统,任期6年。
1989年12月29日,波兰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并更改国徽。波兰人民共和国不复存在。

Ⅱ 波兰历史上是如何从欧洲强国变成后来惨遭列强瓜分的下场的

导读:波兰与俄罗斯的恩恩怨怨可以说持续了数百年,但是大家可都是亲戚都属于斯拉夫人。在波兰王国和匈牙利成为抵御蒙古入侵的标杆时莫斯科公国开始了在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的附庸生活。当波兰和立陶宛为了对付共同对付条顿骑士团的侵略以联姻的方式合并成为一个联盟时,波兰迎来了历史上的巅峰时刻。从15世纪到17世纪中叶,波兰是东欧实力最强版图最大的国家。直到俄国的崛起敲响了波兰走下坡路的钟声,到俄、奥、普三次瓜分波兰为止。波兰在历史上消失了123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复国。接下来我们详述这段历史以飨读者。

Ⅲ 中国人对波兰知道多少-----中国人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欧洲历史

又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在国内旅行,也就少不了和国内的朋友交流在欧洲的感受。一个重要的印象是,普通的中国人对欧洲的印象多是来自中国的报道,例如说到波兰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她早在几年前就加入欧盟了,当然就更不知道波兰曾经是欧洲的著名强国之一。在三百多年前,波兰的工业水平在欧洲名列前茅,她曾经实行了民选国王的选举制度,波兰的国民从海外选举其他国家的国王或王子到波兰来当国家领袖!波兰制定了欧洲第一部宪法(世界第二部宪法,第一部为美国制定)波兰的第二大城市罗兹曾是欧洲著名的纺织业中心,在二战前,波兰聚集了欧洲最多的犹太人,仅在波兰,希特勒就杀掉了300多万犹太人!在近几百年中,波兰经历了大量的战乱,欧洲列强联合起来,打败和瓜分了波兰,在历史上曾经有一百年没有波兰国家,后来在美国的帮助下,波兰才重新恢复独立!二战中希特勒和斯大林对波兰进行了野蛮的瓜分,苏联在二战中秘密杀掉了退进苏联领土(德国进攻波兰)的几万名军官,并嫁祸于德国,直到苏联秘密档案解密,真相才大白天下! 由于战乱,大量的波兰人逃往国外,在美国生活的波兰人有一千多万人,在乌克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也有一千多万波兰在那里定居,目前,在欧洲有几百万波兰人常年工作,在加拿大、南美、南非和非洲,乃至澳洲都有波兰人的移民和后裔。通过海外波兰人的联系,你可以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联系!中国人需要重新认识波兰!

Ⅳ 波兰的历史,要英文

The Second Polish Republic, Second Commonwealth of Poland or interwar Poland refers to Poland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 from the creation of an independent Polish state in the aftermath of World War I, to the invasion of Poland in 1939 by Nazi Germany,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Slovak Republic, which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World War II.

波兰第二共和国是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成立,1939年被纳粹德专国入属侵,同时这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Ⅳ 立陶宛人是怎么看待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那段历史的立波两国现在的关系怎么样

二战来之后就化解了,以为内二自战初期按照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瓜分地盘条约),立陶宛和波兰东部都被苏联法西斯吞并,两国人民从那个时候开始化仇恨为友谊,共同抵御苏联法西斯,立陶宛那么个弹丸之地,二战期间超过4000名立陶宛人加入德军,而后来东欧剧变的时候也是立陶宛和波兰最先起义的,以前可能不是朋友,现在是铁盟友,以前是共同抵御苏联法西斯,现在是共同抵御俄罗斯对东欧的侵略扩张。

Ⅵ 波兰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有什么重大事件吗

有,在历史上它曾被沙俄和普鲁士等国两次瓜分,二战期间也被德国占领过。

Ⅶ 波兰的历史,肖邦、华沙起义之前的事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肖邦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在巴黎举办了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此后他访问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肖邦晚期
本打算11月在伦敦在举行几场音乐会和沙龙演出,但由于肺结核病情严重不得不放弃这些计划返回巴黎。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他的病情加重,已无法继续授课和演出,最终于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时年39岁。肖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礼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举办肖邦葬礼的教堂历来不允许唱诗班中有女性,葬礼因此推迟了近两周,最后教堂终于做出让步,允许女歌手在黑幕帘后演唱,使得肖邦的遗愿能够达成。有将近三千人参加了10月30日举行的肖邦葬礼,演唱者还包括Luigi Lablache,他此前曾为1827年贝多芬的葬礼演唱安魂曲,为1835年贝利尼的葬礼演唱Lachrymosa。

=================================================
1944年8月1日,华沙市民为争取独立于当天下午五点统一发动武装起义。由于与当时占领华沙的纳粹军队相比力量悬殊又缺乏接应,起义在持续了63天以后,最终以失败结束。据统计,18000多名起义军将士在战斗中牺牲,此外还有15到20万平民在华沙起义中被杀害。
起义经过
在希特勒时代,凡是德军占领的地方都建立犹太区,把犹太人看管起来准备处决。华沙犹太区起初用铁蒺藜围住,后来又筑起高10英尺、长11英里的砖墙。德军把大批犹太人从附近各地区赶入墙内。到1942年1944年7月,其中已容约50万人。平均每间屋子住13个人,食品热量每日每人184卡,饥饿和伤寒每月夺去几千人的生命。1942年1944年7月22日开始,德军每天向特雷布林卡死亡营输送5000名犹太人。1943年1月19日,当纳粹分子进入犹太区集合一批准备运走的犹太人的时候,遇到了犹太人战斗组织的武装反抗。巷战延续4天,击毙德国人50名,缴获不少枪支弹药。纳粹分子撤走,停止了输送计划。
编辑本段起义变化
4月19日,党卫军的头子希姆莱发起一次特别行动来扫荡犹太区,以祝贺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德军在拂晓前包围犹太区。早晨6点钟,2000名党卫军带有坦克和快速火炮进入犹太区中心部分。6万名犹太人大多藏于地堡。犹太人战斗组织和几支独立的犹太人游击队,共约1500名,用手枪、步枪、机枪以及土制炸弹摧毁坦克,杀死德军,堵截企图进入犹太区的纳粹增援部队。德军傍晚撤退了。次日又开始战斗,华沙城硝烟弥漫了几天。5月8日,德军夺取犹太人战斗组织总部的地堡。里面的战士为了避免被俘而自杀或互杀。经过28天的战斗,德军死伤几百人,约1.3万华沙犹太人牺牲,华沙犹太区不复存在。
编辑本段起义结果
1989年4月19日,华沙各界代表举行集会,隆重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华沙犹太区人民反法西斯起义55周年。
分析说明
到底真相是什么呢?从各种史料来看,有几点事实是可以肯定的。
a。国民军发起华沙起义是为了跟苏联争地盘。
从华沙起义中国民军坚决不与红军合作,华沙起义的时机,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b。苏联对援助华沙起义缺乏积极性。
红军虽然进行了一些支援华沙起义的尝试,但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不大情愿的。从红军不断批驳华沙起义的别有用心和不允许盟军使用红军机场为华沙空投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c。红军是进行了对华沙起义的支援的。
虽然很不情愿,但红军还是进行了一些支援起义的尝试的。由于德军的坚强防御才没有奏效。当然,如果领导华沙起义的是波兰左翼,红军也许会更不惜代价一些,但支援还是有的。这并不像西方所说的那样。
==================================================================
波兰历史
波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10个世纪,她的疆土版图在这期间几经沧桑。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皮亚斯特王朝(966-1370)时,当时的波兰是个中等国家,而后,例如根据波兰-立陶宛联盟(1385)建立起来的贵族共和国,则在15-16世纪之交时成为大陆欧洲的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是,18世纪末,波兰被奥地利,普鲁士德国和沙皇俄国瓜分后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00多年之久。

1918年波兰复国,版图扩大到布格河以东,有一狭窄的通道入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在西部和北部重新获得历史上属于皮亚斯特第一王朝的领土以及波罗的海南部长达500公里的沿海地带。波兰人民共和国(1945-1989)的疆土面积与皮亚斯特王朝时大小相似。

波兰在1989年社会体系民主变革后,边界没有改变,但是,其所有的邻国都不一样。在东部,苏联解体后波兰同俄罗斯联邦和独立的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接壤;在南部,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散后同两个单独的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在西部则同统一的德国交界。

疆土版图在历史上的变迁锻造了民族意识。19世纪,正当现代的欧洲国家和民族形成的时候,波兰人民没有自己的独立国家。然而,在这整个时期内波兰人民并没有放弃争取重新独立的斗争,曾多次组织武装起义,可惜,十一月起义(1830-1831)以及一月起义(1863-1864)均以失败告终,这加深了民族灾难,但另一方面却促进许多激励爱国主义的文学和音乐巨著产生,密茨凯维奇,肖邦和斯沃瓦茨基等的作品就是其例。
996年,波兰通过国王梅什科接受洗礼而皈依天主教,随后的年代里,特别是从同立陶宛结盟之后,波兰成为信教自由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19世纪,在为争取独立而同东正教的俄罗斯和信奉基督教的普鲁士德国斗争的年代里,波兰天主教成为波兰人民爱国主义态度的象征并对保持波兰民族的特性起着重要作用。在困难的时刻,教堂是人民的精神支柱,此外,天主教教会未曾脱离群众,还给来自农村的从未有过社会前程的人员提供机会,培养他们成为神父。

Ⅷ 为什么波兰被称为历史最厚重的国家之一

因为波兰是历史上曾是欧洲强国,后国力衰退,并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中亡国几个世纪,一战后复国,但不久又在二战中被苏联和德国瓜分,冷战时期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下,苏联解体后,加入欧盟和北约,近年来波兰无论在欧盟还是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亦与日俱增,自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以来,经过90年的发展变迁,特别是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波兰在欧洲的重要性越来越引人重视。
1918年8月29日,苏俄政府颁布法令,宣布废除俄罗斯帝国与普、奥签订的关于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承认波兰人民享有“独立和统一的不可否认的权利”。与此同时,1916年11月,德国政府许诺建立“独立的波兰国家”,12月底,德、奥成立了“波兰临时国务会议”,并在波兰青年中征兵,社会党人毕苏斯基(1867—1935)被任命为临时国务会议的军政部长。
1918年10、11月,奥匈帝国和德国趋于崩解,从而为波兰的复国形成了有利的国际条件。10月28日,奥占区的波兰爱国者在克拉科夫成立了“波兰清算委员会”。11月7日,社会民主党人在卢布林成立了波兰共和国临时人民政府。10月23日,华沙组成了波兰政府,11月11日,该政府由毕苏茨基领导。卢布林政府和克拉科夫的清算委员会也宣布接受毕苏茨基领导。11月18日,毕苏茨基在华沙组成联合政府,他成为波兰共和国的国家元首。这样,自1795年波兰被瓜分灭亡以来,历经123年,至1918年11月恢复独立,重建祖国。
1919年12月8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决议,同意重建波兰国家,承认波兰共和国,并建议在俄波之间划一临时分界线,即沿着格罗德诺、布列斯特、赫鲁别舒夫、普热米代尔、直到喀尔巴阡山一线。然而,波兰政府力图恢复1772年的俄波边界线。为此,新成立的波兰共和国发动了对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战争,史称苏波战争。
1920年4月,波军进占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广大地区,苏俄红军进行反击,将参与干涉的波军赶出了国境,并将战火烧到波兰的首都华沙,但最后在华沙战役中苏俄军队被波军击败,波兰军队虽然取得了最后军事上的胜利,但是自己也力不胜任的战争弄得民穷财尽,最后双方同意媾和。
1920年7月12日,英国外交大臣寇松代表协约国致电苏俄建议停火,停火线大体是巴黎和会决议中规定的分界线,故称“寇松线”。
1920年7月22日,波兰要求停战。
1921年3月18日,波兰与苏俄在里加正式签订《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和平条约》,即《里加条约》。其主要内容是:缔约双方承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独立,划定了波兰东部边界(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西部地区划归波兰),这时波俄边界线约在寇松线以东150英里处。根据该条约,波兰获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苏俄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大片领土,这也为二战时苏联和德国分割波兰埋下了伏笔。由《里加条约》确定的波俄(苏)边界一直保持到1939年9月17日。另外,根据1919年巴黎和会决议,波兰获得了东波莫瑞和波兹南地区,但泽(后波兰改为格但斯克)被辟为国际自由市,西里西亚的大部分仍归德国,波兰领土面积共38.8万平方公里。

阅读全文

与如何分析波兰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