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历史怎么背的快,背的牢
我自抄己曾学历史专业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适合你否。历史嘛,多背是应该的,但要有技巧,平时要将知识点归纳起来,列成树状图,先背好主干知识,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忆起当天所背过的内容,回忆不起的第二天就马上看书。不过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否则你就一定会讨厌历史的.
何况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费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张时间,也没有记住多少东西。二是记不准,易混淆,张冠李戴,错记漏记,把观念或原理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三是记不牢,容易忘,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记住的东西,没有多长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历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⑵ 初中历史时间口诀
A、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专元明清属帝王休。
B、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C.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代代往下传。
⑶ 如何快速记忆初中历史
记忆初中历史知识的方法一:
1、名词五点法
即用五个要点概括名词
即: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评价或意义。此法适合于人物、事件、著作等类别的名词。
如:《孙子兵法》可这样概括:①春秋时期;②吴国;③军事家孙武所著;④总结了前人及自己作战经验写成《孙子兵法》;⑤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2、数学代表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提取字头法
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4、谐音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5、关键字词法
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6、概括记忆法
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一场革命、二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
记忆初中历史知识的方法二:
一、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
此法记忆时生动轻松、朗朗上口,久久难忘。特别适用于初一学生,因为初一学生理解记忆能力还比较欠缺,侧重于机械记忆,如果把一些枯燥的知识编成顺口溜、歌诀,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把每一课的内容总结为几句顺口溜,这种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机械记忆效果大有好处,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更为重要。
例如: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 (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二、数字归纳记忆法
数字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
例如: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可归纳为“四三二一”来记忆。即:四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次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一条主线──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学习中也可用七个“3”进行归纳总结。即:3个导火线:英格兰人民起义(英)、波斯顿倾茶事件(美)、三级会议召开(法);3个革命开始标志性事件: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英)、莱克星顿的枪声(美)、攻占巴士底狱(法);3个重要文件:《权利法案》(英)、《独立宣言》(美)、《人权宣言》(法);3个中心人物:克伦威尔(英)、华盛顿(美)、罗伯斯庇尔(法);3次政变:宫廷政变(英)、热月政变(法)、雾月政变(法)。
三、精简浓缩法
精简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
例如:隋朝大运河记住“永、通、邗、南”。记忆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只要记住两个成语就行,“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中英南京条约》记住“赔款、开商、割地、关税”;如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可将其简化为“割三岛、赔两亿、开四口、设工厂”。南昌起义意义记住三个“一”:“一面旗帜,一个标志,一个节日”,还可以通过数字把课文内容浓缩为若干条,如“新文化运动”可浓缩为“一个口号,两个阶段,三项内容,四位代表人物”等。内容整理的过程就是深加工的过程,一定会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力。然后将其还原为完整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既便于记忆,又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串联记忆法
串联记忆法是将所记忆的几项内容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联系串起来记忆。
例如:用串联法记忆“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时间长了,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两个,如果用串联法记,就容易记牢。即:“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用串联法记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五、知识结构记忆法
此法适用于课后复习、单元复习、专题复习、系统复习等各种各样的复习。复习时画知识结构树,一边回忆一边画,包括大标题、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下的各项具体内容,就像画一棵树:树干、树枝和树叶,记的时候先抓住枝干,再添枝加叶。“知识点是零散的,就像满地的珠子,如果我们用线把它们串起来,带走就方便了。”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六、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例如: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 “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有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用“刘叶煮粥喝”这五个帮助记忆,记起来就方便多了。
七、历史年代记忆法
记忆历史年代是令许多同学头疼的,但有些年代学生又不得不记。那怎么办呢?孤立的数字是难记而易忘的,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变得易记而难忘,对此,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1)比较记忆法。如:中共第一、二、三次代表大会,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举行;“三国鼎立”的年代:220年,曹丕建魏;221年,刘备建蜀;222年,孙权称吴王。世界近代历史开始(1640年)和中国近代历史开始(1840年)刚好相隔200年;中国奴隶社会结束(公元前476年)和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公元476年),一个在公元前,一个在公元后;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和中国戊戌变法(1898年)。对于这样的时间,只要记住一个,另外两个也就记住了。
(2) 尾数相同的事件。如:以“9”为例的历史事件。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49年,新中国诞生……
(3)归纳同一个年代发生的大事。如: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总理衙门设立,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开始。又如1927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大事: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共产党人领导了三次武装起义,召开八七会议等。
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历史学习更要不断总结记忆的窍门,但记忆方法是需要自己再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琢磨,上面的几种方法我们也不能全部生搬硬套,需要我们灵活掌握。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乐趣无穷。
记忆初中历史知识的方法三: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
、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
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
时间:1914~1918年。
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性质和后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第二届“大 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 镇英军投降。(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三、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 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
(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2)西汉的“编户制度”。
(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调制。
(5)唐后期的两税法。
(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
(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再如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李大钊的主要革命活动的内容散见于第二册和第三册部分章节中。教学时,我按时间的先后把它整理为:(1)领导新文化运动;(2)领导“五四”运动;(3)创办《每周评论
》。 宣传马克思主义;(4)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5)参与组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6)1927年在北京英勇就义。
四、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 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名称则可编为:
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上后。
十国:南、北、汉、闽、楚、吴,
南唐南平前后蜀,
还有吴越毋疏忽。
五、趣味记忆法
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就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提高记忆效果。例如我讲巨鹿之战时,就简略补充“破釜沉舟”成语典故。讲楚汉战争时补充“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等典故。在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讲商鞅变法告诉学生用“欠三壶酒
”的谐音来记前359年这一时间,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六、规律记忆法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性。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能为预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借鉴,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例如,无论上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内容,首先我都要求学生重视其目录,明确课本内容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另外,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都可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如分析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的原因时,虽然引起起义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根源无非是:(1)残酷的刑法,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2)土地高度集中;(3)自然灾害等等。
⑷ 如何巧记初中历史知识点
我当时是自己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一份详细的历史大事年表。因为书上的有些是按照各事件的始末叙述编排的 并未按照历史时间编排,这也可能造成记忆上的障碍或混淆。另外就是多看跟课本内容相关的纪录片 电影会有帮助
⑸ 初中历史巧记方法
一、来谐音记忆:
1.李渊源建立唐朝时间618年。
可以记忆为:李渊见糖(建立唐朝)留一把(618)。
2.新中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可以记忆为:猪(珠海)头(汕头)下(厦门)深(深圳)海。
二、歌诀记忆法:
1.经典的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
三、历史线索对比记忆
1.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的顺序是:经济——制度——思想文化。
2.西方近代化: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殖民掠夺,经历的顺序是:思想文化——制度——经济。
⑹ 初中历史重要事件巧记方法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 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8年 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1860年 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98—1900年 义和团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l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 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45年 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年 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 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4年 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底 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
1937年秋 中共召开洛川会议
1931—1933年粉碎国民党四次反革命“围剿”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长征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57年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45年8月—10月10日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签字
1949年4月 北平谈判
1946年初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1949年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952年 土地改革运动
1950—1953年 抗关援朝战争
1950年 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1957年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反右倾”斗争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 二月抗争
1976年 四五运动
1973年 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复苏
1975年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1971年9月13日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76年10月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
1971年10月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⑺ 怎么学好初中历史呢(方法或技巧)
很多同学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谈史色变”。其实是没有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没能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成功就是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历史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那么如何学好历史?
1、兴趣至上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其实,历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东西,试想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传说、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本身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2、方法为主
读历史材料: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关注历史年代:
上课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温故知新、勤于思考:
历史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整理历史知识: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⑻ 如何“巧记”历史年代
记年代用谐音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相信我们的许多历史老师也都知道这种记忆方法。学生到初一后,我们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始训练谐音法,而学习它,最好从记历史年代开始!编记时,尽量让学生赋予年代生动的形象,或用幽默、奇异,再加之尽量与多一些的别知识放在一起一同记,以下是我的一些例子:
(因为是我编的谐音,对你而言,看了是“拗脑”的,如果你自己编,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它才会变成记忆术!)
例:1.幽默
五代后梁朱温907——923年开封
编为:后娘猪瘟,舅同吃,舅娘扇他一开封!
(“同”字是从“洞”字来,因为“O“就如一个“洞”,以后你就都这样用)
明朱元璋(年号 洪武) 1368——1644年应天、北京
朱元璋弘武,伤(了)老爸还乐滋滋!老爸已叫不“应天”!
2.能加则加
辽耶律阿保机916——1125年上京
撩耶律阿保机上京求一妞(契丹,金完了!)要娘哭!
此“一妞”则叫契丹(契丹族、阿保机916年建立的契丹国,辽最后是1125年被金灭的,故“金完了”!)
3.能减就减
1206年,蒙古各部落贵族聚会,推举铁木真做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以和林为都的蒙古汗国。
编为:铁木蒸石榴和零食,蒙古族建国。 12某某年,“12”我们可以推出来,只记二十六。
又: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可编为:郑和七次下西洋,圆鼓咚咚沙沙响!
(以上也有数字难以“配合的”谐音联想不得以的原因)
4.形象
我以上编的都有形象,一般文字也会有形象,但我们尽量要奇异而生动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地形象。
1735年为乾隆元年
见龙池上舞!是“形象”而生 “动”的?
5.几个年代“串联”起来记
629年,玄奘前往印度求佛经;745年,鉴真和尚到达日本;821年,立唐蕃会盟碑。
编为:唐僧老两口,看到鉴真和尚与妻无事,唐蕃会盟把俩邀!
1851.1.11太平天国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把南京改为天京,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
(想像一小孩在闹哭!)记:金田(田鸡)无要,要姨姨,哭啥?难惊改天惊,要把老子烦死!
我们学生经过这样的谐音训练了后,就可以对琐碎、散乱的一些文字知识进行谐音记忆。我们学习谐音联想更意记忆法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这些知识,而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等,我认为记忆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死记硬背!
⑼ 学习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历史其实不难记
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但很多学生把准确记忆理解为死记硬背,历史学科本来是有趣的,学生是喜欢的,并且也是学得懂的,他们担心的是记不住,害怕的是考试。如果有好的记忆方法,让他们能学得轻松,考得愉快,相信所有的同学都会喜欢历史。下面就介绍常见的几种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性的体验一下。
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此法记忆时生动轻松、朗朗上口,久久难忘。特别适用于初一学生,因为初一学生理解记忆能力还比较欠缺,侧重于机械记忆,如果把一些枯燥的知识编成顺口溜、歌诀,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把每一课的内容总结为几句顺口溜,这种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机械记忆效果大有好处,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更为重要。
例如: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数字归纳记忆法
数字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
例如: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可归纳为“四三二一”来记忆。即:四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次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一条主线──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学习中也可用七个“3”进行归纳总结。即:3个导火线:英格兰人民起义(英)、波斯顿倾茶事件(美)、三级会议召开(法);3个革命开始标志性事件: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英)、莱克星顿的枪声(美)、攻占巴士底狱(法);3个重要文件:《权利法案》(英)、《独立宣言》(美)、《人权宣言》(法);3个中心人物:克伦威尔(英)、华盛顿(美)、罗伯斯庇尔(法);3次政变:宫廷政变(英)、热月政变(法)、雾月政变(法)。
精简浓缩法
精简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
例如:隋朝大运河记住“永、通、邗、南”。记忆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只要记住两个成语就行,“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中英南京条约》记住“赔款、开商、割地、关税”;如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可将其简化为“割三岛、赔两亿、开四口、设工厂”。南昌起义意义记住三个“一”:“一面旗帜,一个标志,一个节日”,还可以通过数字把课文内容浓缩为若干条,如“新文化运动”可浓缩为“一个口号,两个阶段,三项内容,四位代表人物”等。内容整理的过程就是深加工的过程,一定会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力。然后将其还原为完整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既便于记忆,又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串联记忆法
串联记忆法是将所记忆的几项内容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联系串起来记忆。
例如:用串联法记忆“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时间长了,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两个,如果用串联法记,就容易记牢。即:“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用串联法记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知识结构记忆法
此法适用于课后复习、单元复习、专题复习、系统复习等各种各样的复习。复习时画知识结构树,一边回忆一边画,包括大标题、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下的各项具体内容,就像画一棵树:树干、树枝和树叶,记的时候先抓住枝干,再添枝加叶。“知识点是零散的,就像满地的珠子,如果我们用线把它们串起来,带走就方便了。”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新中国成立与巩固》:
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例如: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有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用“刘叶煮粥喝”这五个帮助记忆,记起来就方便多了。
历史年代记忆法
记忆历史年代是令许多同学头疼的,但有些年代学生又不得不记。那怎么办呢?孤立的数字是难记而易忘的,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变得易记而难忘,对此,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1)比较记忆法。如:中共第一、二、三次代表大会,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举行;“三国鼎立”的年代:220年,曹丕建魏;221年,刘备建蜀;222年,孙权称吴王。世界近代历史开始(1640年)和中国近代历史开始(1840年)刚好相隔200年;中国奴隶社会结束(公元前476年)和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公元476年),一个在公元前,一个在公元后;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和中国戊戌变法(1898年)。对于这样的时间,只要记住一个,另外两个也就记住了。
(2)尾数相同的事件。如:以“9”为例的历史事件。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49年,新中国诞生……
(3)归纳同一个年代发生的大事。如: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总理衙门设立,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开始。又如1927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大事: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共产党人领导了三次武装起义,召开八七会议等。
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历史学习更要不断总结记忆的窍门,但记忆方法是需要自己再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琢磨,上面的几种方法我们也不能全部生搬硬套,需要我们灵活掌握。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乐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