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通常所说的“拜倒在石榴裙下”说的究竟是哪位美女
中国人形容男人迷上了一个女人,常说“拜倒在石榴裙下”。所谓石榴裙,就是石榴红颜色的裙子。虽然历史上“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故事不少,但用它形容武则天和唐高宗的故事是最为贴切的,因为其中确实有一条石榴裙。
公元646年,唐太宗病重,太子李治在身边守护。唐太宗的嫔妃们,自然也在左右伺候。一天,李治到院子里透口气,恰在这时,武则天身穿石榴裙款款走过。
武则天走过,跟戴望舒《雨巷》诗中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展现的是成熟热烈、英气十足的美。李治性格内向懦弱,面对这样的女人,要么无法接受,要么无法抵抗。历史发生的是后一种,一见钟情,他拜倒在了武则天的石榴裙下。
但是,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按礼制不得不出家修行。在吃斋念经、冷清孤独的日子里,武则天给已经当上了皇帝的李治写了一首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开启这句话先河的,便是杨贵妃。
唐明皇被她迷得神魂颠倒,荒废了朝政。
补充知识: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
原本嫁给寿王李瑁为妃,后来被唐玄宗看中,奉命出家为女道士,还俗后,被正式册封为唐玄宗的贵妃。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跟随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在途经马嵬驿时,士兵哗变,为了平息众将与朝臣的不满,唐玄宗只得含恨赐死杨贵妃,并交出了手中的权力。
⑵ “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什么历史典故,“石榴裙”是什么
石榴裙是指绣着石榴花的裙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是指当时的臣子为了表示尊敬在看到杨贵妃的时候都要行礼下拜。石榴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果,因为它的果肉籽粒非常的多,所以有了多子的谐音,古人为了表示吉祥的美好寓意,经常在屋前种上一颗石榴树。
所以即使杨贵妃是高高在上的贵妃,可朝臣们在遇见她的时候或是调头就走,或是扬长而去,这让杨贵妃十分的生气因此闷闷不乐。唐玄宗在看到自己的爱妃不高兴之后询问缘由,杨贵妃便如实相告,唐玄宗知道后立刻命令朝中所有大臣在见到杨贵妃的时候,必须行三跪九拜的大礼,于是便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说法。
⑶ 历史上著名的英雄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故事
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与梁红玉。
⑷ 俗话“拜倒在石榴裙下”,到底指的是谁的石榴裙
要说起我国的俗语,那可就太多,太多了,我们每个人随便都能举好几句出来,甚至是好几十句都有可能。而关于俗语,我们在前面的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到了,所谓俗语,官方一点的解释就是指“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且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
简答来说就是,俗语就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当然了,我们可别小看了这些俗语,它们虽然言简意赅,且看上去平淡无奇,但这都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的含义是很深刻的。因此在古代的时候,一些帝王甚至还将俗语和童谣作为判定某个地区民生情况的参考。
由于杨贵妃平日里总是喜欢穿绣有石榴花的裙子,因此那些大臣们在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话来互相解嘲。时间久了,这句话便从宫中流传到了民间,并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现在这句话虽然比喻的是对女性美丽的佩服,但同时也比喻被女色所迷惑。历史证明,杨贵妃得势也只是一时的,等到安史之乱爆发后,
⑸ 史上第一个让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人是谁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的俗语。这句俗语的产回生与唐明皇和杨贵妃答有关。
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朝中大臣对此很是看不过去,对杨贵妃怨言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杨贵妃弹曲助兴。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唐明皇忙问是什么原因,杨贵妃乘机说,因为听曲的臣子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故把弦弄断了。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话,于是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格杀不赦。从此,大臣们见到杨贵妃都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
⑹ 俗语“拜倒在石榴裙下”,这“石榴裙”是谁的呢
唐玄宗一生中最喜爱的女子就是杨贵妃,二人的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杨贵妃其实在史书上根本没有记载其真实的姓名,而杨玉环这个名字其实是后人加上去的。李隆基第一次见到杨贵妃那一年,他已经56岁了,而此时的杨贵妃年轻貌美,只有22岁,中间隔了30多岁的年龄差距,算是老夫少妻。本来杨贵妃嫁给的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杨贵妃和李瑁结婚的那一年她17岁,所以嫁给李隆基的时候,杨贵妃已经给李隆基的儿子做了五年的媳妇了。
李隆基对杨贵妃十分的宠爱,在朝堂之上,很多大臣都反对杨贵妃。因为在大臣眼中,杨贵妃就是一个祸害,李隆基自从喜欢上了她,就无心早朝了。杨贵妃容貌美丽,尤其是喝醉酒的时候仪态最美,于是李隆基闲暇的时候就跟杨贵妃一起饮酒作乐。而喝完酒之后,需要解酒,当时宫中有石榴,石榴可以解酒,于是李隆基就开始喂杨贵妃石榴。大臣们看到这样的景象感觉不成体统,私底下就开始议论杨贵妃。
⑺ “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何历史典故“石榴裙”是什么样子
杨玉环非常受唐玄宗的宠爱,而她非常喜欢石榴,经常穿石榴花样的裙子,唐玄宗下令见到杨贵妃就要下跪,所以叫“拜倒在石榴裙下”。而最原始的“石榴裙”就是石榴红色的裙子,或者是上面有石榴花样的裙子。在那时候只要和杨玉环穿的样式像的裙子就叫石榴裙,所以“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的主角其实就是杨玉环。
这时候杨玉环却凭借醉意,在唐玄宗面前告状,说大臣们对她不恭敬,不愿意跳舞给他们看。唐玄宗一听了不得,自己爱妃这是心中不爽快了。为了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当即下令,所有官员在见到杨贵妃的时候都要下跪以示尊敬。因为唐玄宗的权势,所有大臣再见到杨贵妃的时候,不得不下跪,这就是“拜倒在石榴裙下”。
⑻ 俗语“拜倒在石榴裙下”,到底指的是谁的石榴裙
武则天在《如意娘》中提到: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愿意相信我非常思念你这样的事实,那你就来看看我换下来的石榴裙上那被泪水浸湿过的痕迹吧。其实自古以来石榴裙就是代表女子的一种美好物件,然而在中国的俗语当中,也有一句话叫做:拜倒在石榴裙下。
但是偏偏唐玄宗就愿意相信自己的爱妃,于是便下令以后谁见到杨玉环都应该行跪拜之礼。所以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俗语慢慢也就传开了,其实这讲述的是唐玄宗极度宠爱杨玉环的一个爱情故事罢了。
⑼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说法源于哪里
古往今来,人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石榴的美丽传说。古代年轻妇女最喜爱的是一种鲜艳的红色百褶长裙,这种裙子是用茜草、红花、苏木染成,因为颜色看起来像石榴花之红,所以人们把这样的裙子叫做石榴裙。穿之尽显服饰之优雅,姿容之娇丽。“拜倒在石榴裙下”源于石榴裙底一词,语出我国历史上南朝时期梁国何思澄的《南苑出美人》:“媚眼随娇合,丹唇逐笑兮。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意思是红得像石榴一样的裙子,后来逐渐将男士对年轻美眉的倾慕追求引申为出色美女的脚下,比喻为“拜倒在石榴裙下”。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另一种说法:传说在唐天宝年间,杨贵妃非常喜爱石榴花,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每当榴花竞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即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之中。杨贵妃饮酒后,双腮绯红,唐明皇爱欣赏宠妃的妩媚醉态。因唐明皇过分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则迁怒于杨贵妃,对她拒不使礼。杨贵妃无奈,依然爱赏榴花、爱吃石榴,特别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一天,唐明皇设宴召群臣共饮,并邀杨贵妃献舞助兴。可贵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边,向皇上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唐明皇闻之,感到宠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要求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凡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使礼。于是,“跪拜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
⑽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来历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的俗语。这句俗语的产生与唐明回皇和杨贵妃有关。答
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朝中大臣对此很是看不过去,对杨贵妃怨言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杨贵妃弹曲助兴。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唐明皇忙问是什么原因,杨贵妃乘机说,因为听曲的臣子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故把弦弄断了。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话,于是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格杀不赦。从此,大臣们见到杨贵妃都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
因为杨贵妃平日总喜欢穿绣有石榴的裙子,所以那些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话来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