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重要意义
复(1)所谓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制具体的统一是指在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 中,主观认识要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 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2)实践决定认识,由于实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决 定了主观认识也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如果实践进程已向前推移,转入另一具 体过程,主观认识也应当转变,否则,思想就落后于实际。如果实践的进程尚未 进入另一具体阶段,条件尚未具备,就把将来要做的事情强制提前来做,就必然 犯思想冒进的错误。
(3)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在地要求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必须是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Ⅱ 如何准确理解“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的是人们认识过程中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依赖于客观,人的主观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主观和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们的认识任务就是求得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统一应是具体的,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条件、地点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这个统一应是历史的,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就会犯右的保守主义错误。
创立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一起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个别企业的高度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布工人起义。
工人阶级已经迫切要求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工具,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自身解放斗争的自觉性。
当时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也日益暴露了客观世界的唯物辩证的本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使阶级关系明朗化、简单化,并清楚地暴露了阶级矛盾和物质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系。
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国家间、民族间和地区间的隔绝孤立的状态,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同时,自然科学中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R·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三大发现,以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也提供了关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及其过程之间联系的清晰的图画。这一切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
Ⅲ 历史应该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主观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在甲骨文中,“史”,下半部分是一只手,上半部分是一个“中”字,意为“执中”。这个字形就形象地概括了历史的要义:客观记录所发生的事件。问题是,有客观就有主观,客观是相对的,主观才是绝对的,是人都脱离不了主观的束缚,那么历史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
Ⅳ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重要意义
1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体现在:
第一,人们认识的根源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观物质世界。
第二,真理虽然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然而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却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
第三,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真理只能有一个,不是多元的。真理只能是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人是有阶级性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利用,总是受阶级利益的影响和制约。这是阶级对真理的态度问题,而不是真理本身的阶级性问题。
运用真理的客观性原理评析马赫主义的一段话: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成”,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主观真理论以真理是“人造的”、主观的为基本前提,以满足个人主观需要作为真理的标准,鼓吹“有用就是真理”,貌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尺度,实际上是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根本不同的: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实用主义则把个人应付环境的行为称做实践。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结果作为检验真理的尺度,是指通过实践证明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实用主义所讲的效果则是指个人的主观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凡是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指真理的属性和作用;实用主义主张“有用就是真理”,是把对我是否“有用”,作为真理的依据和标准。
Ⅳ 如何理解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一、主观和客观是哲学认识论中一对最大的区分性范畴主观和客观是哲学认识论中一对最大的区分性范畴,具有名词性。 1、主观就是作为人脑反映过程的精神(主观世界),包括认识能力和认识结果; 2、客观就是人脑的反映对象,包括物质(客观实在)和“作为反映对象的精神”(精神客体,不象很多物质那样具有实体性,但具有客观存在性)。精神范畴与主观范畴在外延上是全同关系:作为反映过程的精神就是主观(主观世界);反过来看,主观只包括精神。物质范畴与客观范畴在外延上是从属关系:物质只是客观(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反过来看,客观既包括物质(客观实在),也包括“作为反映对象的精神”(客观存在)。 二、主观和客观是哲学真理论中一对特殊的描述性范畴主观和客观是哲学真理论中一对特殊的描述性范畴,用来说明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对象),具有形容词性;有时前面用副词来修饰,例如:太主观、很客观;有时后面加一个“的”字,例如:主观的、客观的。 1、主观(的)是指认识不符合实际。如果张三的主观认识违背客观对象,人们就评价说:张三的看法太主观,张三的看法是主观的。 2、客观(的)是指认识符合实际。如果李四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对象,人们就评价说:李四的看法很客观,李四的看法是客观的。 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在形式上(包括语言形式和逻辑形式)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即符合客观对象。 谬误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在形式是主观的(与真理相同),但在内容上也是主观的即不符合客观对象(与真理相异)。
Ⅵ 如何准确理解“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何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的是人们认识过程中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首先,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其次,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应当是历史的。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再次,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
(6)如何理解历史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扩展阅读:
同一客观对象在不同的时候其客观实际是不同的。因为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主客观可能相符合。
但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主客观关系就; 不一定一致了。这就要求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这就叫历史的统一,否则就是思想僵化。
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Ⅶ 如何理解历史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1.历史的概念
历史是什么呢?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搞深入研究的人,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处在相异时空环境下的人会给出彼此不同的答案。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一词本身概念界定的困难,似乎超过了其他任何语汇。直到今天,围绕这一概念的讨论,仍然处于错综复杂、众说纷纭的状况。从学理上讲,这种现象实属正常,恰如歌德所说,“人们只是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明确的知识,知识会随着怀疑一起增长。”
A.历史一词所包含的三层含义
国内比较权威的史学理论著作认为,历史一词包含着三层含义。
“第一,它指以往人类社会的客观历史过程,或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历史,即作为历史研习者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的历史;
第二,它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集中成果的历史著作,即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历史过程进行重建的主体化的历史;
第三,它指历史学这门学科,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说,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生过的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杜经国、庞卓恒、陈高华著:《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页。)
如果将这三个层次进行进一步的整理的话,可以认为,历史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即过去发生的事情和人们对这些事情的理解。这也就牵涉到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
2.西方史家论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A.修昔底德的史学认识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以尊重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著称的人,他不轻信传闻,力求使自己的叙述与事实相符合。但是,和其他古典历史学家一样,他也将历史学的道德垂训功能摆在历史写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开篇,修昔底德阐明了自己写书的目的,“我的这部历史著作很可能读起来不引人入胜,因为书中缺少虚构的故事。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和将来也会发生的类似的事件(因为人性总是人性)的人,认为我著作还有一点益处的话,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我的著作不是只想迎合群众一时的嗜好,而是想垂诸永远的。”(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8页。)看来,作者是想借记述雅典国家的兴衰成败来劝戒后人,以史为鉴。比如,他经常以当事者的口吻创作长篇演说辞,实则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在脍炙人口的《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中,修昔底德极力赞颂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兰克的史学认识19世纪,德国史学大师兰克所创建的“兰克学派”以客观主义史学著称。他们有一句名言:历史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就怎样去记述它。在兰克所处的时代,历史学的地位迅速提升,以至后人称19世纪是“历史学的世纪”。当时的历史学家往往对自己的学科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受过严格历史学专业训练的学者认为,只要通过一端时间的整理过去遗留下来的史料的科学工作,历史的原貌即可全面、彻底、真实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兰克和他的学生们花费了大量精力,留下《拉丁和条顿民族史》等传世之作。表面上看,兰克学派似乎作到了将个人的主观因素完全排出了历史写作,而在实际上,他们的这种努力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兰克一方面强调历史的客观性,但是另一方面却历史具有规律性。他以一种典型的精英史观向世人宣称,整个历史都是上帝的手笔,在神意的导引下,帝王将相按照自己的意图创造了历史。所以,兰克学派历史学家使用是史料也大都关乎社会上层人物的一举一动,底层人物则被排除于他们的历史视野之外。尽管在形式上,兰克学派遵循的是客观的科学的制史方法,但从根本上讲,这些全都是服务于其“精英史观”、贯彻其主体意识的。
C.克罗奇的史学认识
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奇是倡导历史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闻名。他认为历史学家应该“只聚精会神于与一个问题相适应和构成活生生的积极历史、即当代史的某一点上”;相反,不依赖主体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体历史是不存在的。(克罗奇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7页。)在克罗奇看来,认识者通过主观感知和个人需要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才是真正的历史。“历史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它的资料就在我们自己的胸中。”
(克罗奇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第14页。)而其他多余的、游离于其视野之外的历史则是虚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在这里,相对于客观历史而言,人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D.柯林武德的史学认识
柯林武德是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在历史哲学上主张“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当事人的思想动机决定了他的行动、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运动。“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所要发现的对象并不是单纯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柯林武德著:《历史的观念》,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43页。)所以,历史学家必须研究人类行动背后是思想。继克罗奇之后,柯林武德将历史认识中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历史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总体来看,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历史本身的客观性。历史学科在某种程度上要求二者的互动。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而言,其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而历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又必须依赖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作出具体而深入的解释。任何历史研究都不可能绝对排斥人的主体活动,这在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大显著特性。将历史学科建设成类似纯自然科学的模式,似乎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历史是不能重演的,其规律性只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才有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没有必要那样做,从现实的角度看,处在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要求具有批判意识的历史学家根据以往的所谓客观史实重新作出与时俱进的精彩阐释。
4.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A.历史认识的相对性的含义
历史认识就本质而言是相对的,相对性的含义在于认识对象比其他科学认识对象具有更突出的自主选择性、非重复性和非直观性;历史认识主体处于历史普遍联系的总过程中,对历史客体的认识活动不能纯客观地超出自己具体的、时代的思想水平,倾向和价值观念的制约
历史认识的绝对性只存在于某些关于具体史实的单称判断,或者代表着人类历史认识无限发展的承继系列的只能逐步接近的方向。
在懂得历史认识相对性的基础上才可能深入探讨历史认识与其他科学认识的共性,客观地谋求各门科学间的借鉴与结合。
B.对历史研究者的要求
历史研究者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思,注意自己的潜在意识、知识特性和其他思想观念倾向在何种程度和意义上映射在自身的历史认识的结果中,以及如何对待这种成分,进而,需以更大的关切注意史料中渗入的他人的主观因素,以最大可能地消除其消极影响。在作出概括性的、普遍性的认识结论时,注重追寻其所以成立的前提、尤其是理论性前提本身的特设性和假设成分。最后,对于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历史认识,放弃认识已经终结的意识,在现实的基点上随时准备投入历史的再认识。(以上参阅赵轶峰:《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
Ⅷ 如何看待历史的客观性问题
首先,我们应以务实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即所谓“务实的实在论”。虽然语言本身是不透明的,是建构出来的,也有其内在主观性,但是语言还是可以与事件连在一起的,“事实”与“语言”更是相互依存的。如此一来,历史学家便可以用语言来捕捉自身之外的事物了。其实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会构建他们自己的一套词汇,这就达成了一种语言共识,即语言具有相对稳定性。虽然以前的历史资料都变成了一种文本,已不具备以前的客观性与权威性,但是这个问题也要辨证地来看待,正是因为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所以文本所蕴涵的内容还是可以被传播的,即文本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但是这种可信度已经相对化了。
其次,我们需要合理相对主义的历史学。虽然后现代主义以相对主义来怀疑一切,解构一切,但是无形中却将相对主义绝对化,即绝对的相对主义。这种绝对主义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一切都不可信,人类便无法生存。所以我们需要的历史观应是一种合理相对主义的历史观,也就是把相对主义本身也相对化、务实化。前文已经讲过世界上不存在普世的史观和史学,所以从多元文化角度来看待历史的相对化历史便势在必行。但是将历史相对化到什么程度,即所谓合理相对主义中的“理”的定位问题却是很难弄清楚的,并不能简单地将这种“理”等同于理性主义中的理性。我认为这个“理”本身也是相对的,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最后,我们需要新文化史所倡导的史观,即微观史观。新文化史其实是传统的现代科学历史与后现代主义历史之间的一种妥协,是一门通过深度描述语境(context)来研究象征符号的历史。既然我们无法做到绝对客观,何不如将历史研究微观化、细致化。虽然这是一种看似文学化了的历史,但是新文化史却是在将古人的日常生活细致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供其得出自己的结论,比纯粹文学还是要客观很多的。过去史家的任务是解释历史,而新文化史家却是通过呈现自己对历史的理解来唤起世人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虽然“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人终归定位的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人。除了理解,新文化史倡导的另一个任务便是保持怀疑,即认识到历史本身的局限和不足。若没有这个怀疑精神,以比尔德为代表的美国进步学派也不会揭穿爱国颂扬式的精英历史,如此,历史便走入死胡同,就不可能进步。而绝对客观的历史也会将历史问题盖棺定论,历史研究之路也会越走越窄,直至消亡。我认为历史应该是一门开放并且有活力的学科,没有定论、百家争鸣的学风才是历史的魅力所在。正所谓“所有历史都是中期报告”。其实我本人从初中到高中,再到本科以及研究生所接受的历史教育也经历了一个从客观的科学史观到新文化史观的转变,恰好也是20世纪国际上史观转向的一个缩影。纵然“那高尚的梦想”(历史的客观性)如同彼岸花一般遥不可及,但是历史的魅力还是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史家向“那高尚的梦想”一步一步地迈进!
Ⅸ 如何准确理解“主观与客观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时刻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的主观要时刻跟着客观,让主观和客观相协调,相统一一致.因为客观的物质世界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主观认识也要不断的发展,深化和向前推移,时刻跟着客观变化发展的步伐,尊重它认识它,即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实这也就是我们课本中所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这个意思.体是说地点空间,历史是说时间,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都会随着空间时间的不断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主观和客观不仅要统一,并且还要在具体中历史中实现统一..
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在实际中的要求.
客观与主观的关系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总体上提出的有关方法论要求.它既适用于某个国家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也适用于一个单位、一个人搞好各项具体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笼统地谈主观和客观的 统一,因为主客观两个方面会因不同的人、不同的实际,不同的时间等因素而有差界.
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统一
不同的实践主体面临的客观实际不同.对一个人来说会面临学习、工作、生活等实际;对一个单位来讲,又表现为它们当时当地面临的实际;对-个国家来说,就是这个国家的国情.我们应根据各自面临的实际情,把理论或原则结合到特定的人或事物上,及时调整思想、观点以达到与客观实际相一致.否则,用一种理论或原则去套不同的实际.只会造成主客观相脱离.陷入唯心主义.
客观实际是全面的,要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必须从全面的实际出发.如果只从个别事实出发去看问题、办事情就达不到具体的统一.
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历史的统一
同一客观对象在不同的时候其客观实际是不同的.因为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主客观可能相符合.但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主客观关系就; 不一定一致了.这就要求我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这就叫历史的统一,否则就是思想僵化.
邓小平理论是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典范,正如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Ⅹ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重要意义
1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体现在:
第一,人们认识的根源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观物质世界.
第二,真理虽然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然而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却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
第三,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真理只能有一个,不是多元的.真理只能是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人是有阶级性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利用,总是受阶级利益的影响和制约.这是阶级对真理的态度问题,而不是真理本身的阶级性问题.
运用真理的客观性原理评析马赫主义的一段话: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成”,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主观真理论以真理是“人造的”、主观的为基本前提,以满足个人主观需要作为真理的标准,鼓吹“有用就是真理”,貌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尺度,实际上是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根本不同的: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实用主义则把个人应付环境的行为称做实践.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结果作为检验真理的尺度,是指通过实践证明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实用主义所讲的效果则是指个人的主观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凡是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指真理的属性和作用;实用主义主张“有用就是真理”,是把对我是否“有用”,作为真理的依据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