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提几点建议
(1)必须运用客观、公正而合理的基本原则。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必须坚持用实践的标准。实践是检验任何真理的也是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唯一标准。有的历史人物的活动的主观动机虽然是好的,但是实践效果不一定好。有的虽然主观动机不好,但是客观效果却是谁也意想不到的,可能也能促进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必须坚持用生产力的标准。衡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基本标准,主要是看这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了还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是确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的最基本的标准。促进的就是进步的,反之就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
为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应当先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都要把其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或特定的历史阶段)进行考察和评价。首先要确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如果脱离了时代,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评价任何一个 历史人物时,都应当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必须运用全面的原则。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应把所有人物的所有活动或历史事件集中起来,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绝对不能只根据某一人物的某一件事,进行片面的或局部的分析和断定。
(3)必须运用“史论结合”的原则。“史论结合法”是我们评价历史问题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时应当有史又有论,而且史实要典型,要有较强的说服力;结论要客观、公正、合理、准确而精练。
2. 何为正确的历史观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大家都是国关的呀
3. 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历史观 英雄观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做法:
1、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树立清晰正确的历史观,即要求我们不因乱花迷眼而不辨妍媸,不因支流众多而不识主流。
2、要大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要高度警惕,以史为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世界和平。一要始终坚持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二要始终坚定信念跟中国共产党走。三要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振兴中华,开拓未来。
3、要不断弘扬、传承和践行抗战精神。要珍惜当下、不断进取。要丢掉幻想、时刻警醒,正视危机、勇敢担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要警惕和反对包括歪曲中国抗战史在内的历史虚无主义,只有尊重和铭记历史,才能放眼未来。
4、铭记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记住每一个时间,记住每一个人物的名字,而是更应该从历史的记忆中,从英雄的故事里,感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魄和力量,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激励人民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才能辨是非、知兴替,以史为镜、鉴往昭来。
5、进一步树立清晰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一代代延续下去。树立清晰正确的历史观,或许说得有些高大上,但至少我们可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自己的国家,可以不做造谣传谣的“键盘侠”,可以在工作中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可以在生活中对他人诚信友爱,传递“正能量”。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做法:
1、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力度。
政府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管理力度,通过相关的法律手段,对发布不实的信息、谣言的网站以及个人等进行严肃的处理,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信息的出现。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英雄主义精神的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网络编辑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不应该为了自身利益,散布不符历史事实和英雄事迹的报道。
2、不断提升自身的英雄信念
网络监管人员也需不断提升自身的英雄信念,为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保障。任何网站和个人都不能扭曲历史事实和英雄事迹进行网络传播,如若发现,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进行严肃处理。因此,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高校领导对网络进行监督和维护。
3、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高校领导需要加强对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样不仅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所以,高校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规范使用网络平台,对一些网络虚假信息进行识别,从而提升自身的识别能力。
4、采用先进技术传播正能量。
大众媒体应当关注更多的网络热点事件,并且承担各种舆论引导的责任。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该在网络热点事件传播中担负起舆论引导的责任,进行正面引导与宣传,传播正能量。针对抹黑英雄恶搞历史事件,相关媒体应该在后续报道中对英雄事迹进行澄清,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英雄精神永垂不朽且神圣不可侵犯的正能量,提高人民对英雄的认同感。
拓展资料:
历史观主要是研究"社会"和"人"这个两个核心的要素。地理环境,人口以及生产方式构成社会运动的基础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生活条件。
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第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必须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力与生态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将人类社会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
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本质就是实践。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经济结构是最基础的结构,决定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指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4. 如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讨论稿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五观”。
5. 如何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
本文认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历史观上要承认和还原客观,国家观上承认和服从治理,民族观上承认和尊重多样。
6. 如何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您好,中国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发回展了祖国的经答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的观念,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历史上民族间的矛盾和战争,正确评价民族历史英雄人物,树立中华各民族都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各民族中形成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华各民族才能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华民族先锋队”的领导下,不断把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希望帮到您,满意请采纳,谢谢。
7. 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所用到的马原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潜移默化地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加深了我
们思想的深度,我们可以了解、学习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我们
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高、望得
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
义哲学,现在虽然即将结束对这门课的学习,但我仍会在课下抽出时间继续深入学
习。因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我觉得学
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在于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
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
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确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让从昏昏噩噩的大学生活中重新
振作起来,从今以后我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
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
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我们现在的年龄,处在一个很尴尬的时段,除了理想以外什么都没有,又想
做一些事情。很纠结,很不爽。但无论如何,人生就是这样的,谁都会有这样的阶
段。马克思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啊,好事多磨,坚持到底,就是
胜利。这门课真的让我豁然开朗了很多,不只是教给我了一些哲学思想,它打开了
我的思路,让我开始认认真真的去思考了。
8. 怎样理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
一、正确的历史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什么?就是不应忘记的“前回事”,就是过去的事物答。“
二、正确的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器。国家本质是阶级统治。而阶级统治是跨民族的。这与民族国家理论有很大差别。
三、正确的民族观
不同的民族观,对民族认识的结论是不同的。民族观与世界观一样,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有人曾撰文,要创新民族观,认为把回答“什么是民族”的问题作为前提是不正确的,而要以所谓的新民族观为出发点,但全文的核心是去民族化,根本的是在民族问题上去国家化、去历史化。
9.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一、什么是历史意识
什么是历史意识?历史意识不仅是记住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它更多的是对历史的理性思考,思考个人、民族所处的生存状况并形成在现实中生存的智慧,思考作为个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观念和意识才能更好地开拓未来。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意识就是通过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思想观念。“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而已,而是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
二、新课标要求下的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历史意识
初中历史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从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培养的历史意识有:
首先,历史意识应该是跨越时空审视历史的思维观念和方法。把一切事物看成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根据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于友西等学者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认清和把握世界发展的进程和潮流,认同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美德,继承革命传统,使学生具有把我国建设程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和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历史责任感,这些都是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可以看出,历史意识中蕴含着学生必须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
其次,历史意识应该是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等历史情感,即对自己民族、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历史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1、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历史意识的基础
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形成学科能力与素养,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地钻研课标、吃透教材、全面的认识
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历史知识是基础,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学生怎能具有检讨过去、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呢?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的关联,注意每一节知识内在的联系。
2、在教学中注重思想观念教育,是培养历史意识的内容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传递历史知识,而是在人的教育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中学历史课程每一章节无不透露着深厚的思想观念教育内涵。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忧患意识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教材中“导入框”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历史意识起到导航作用,教师要认真关注,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可联系青藏铁路的开通,分析青藏铁路为发展西藏,造福西藏的巨大作用;采用有关图片和数据说明党和人民对西藏发展做出的贡献,深刻领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达赖一伙藏独势力种种破坏国家安定团结,违背藏族人民意愿的罪恶行径和最终失败的可耻下场。 3、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下,有序地进所谓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它能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
索的体验,能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以及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正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其所谓“明智”,可理解为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
4、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析评能力,是培养历史意识的落脚点。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能够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
例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有正反两个方面,教材主要介绍正面人物,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了解正面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通过对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思想得到良好的熏陶,获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反面人物,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发展规律。如历代封建王朝的衰亡、历史上的变法改良都存在着共性,通过分析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事理,历史意识得以提高。
总之,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学会借鉴前人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正
确理解现实和思考未来。历史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实现真正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