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历史论文600字
仰望历史
抬头仰望历史的天空,那无数颗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星辰如
宝石般镶嵌在夜幕中。
1911年10月10日,这颗积蓄已久,迫不及待想要冲破
黑暗的太阳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它的升起,标志着两千多年的专
制统治结束了;它的升起,也标志着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开始
了;它的升起,标志着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它,使中国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拯救了祖国母亲,华夏子孙;它,在
世界的东方孕育出了一头雄师——中国。
追溯旧中国的历史,经济落后,思想沉闷,闭关锁国,军事废
弛,列强入侵,山河破碎,人民在苦难中无助地挣扎,人民在深渊
里痛苦的呻吟。一条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熄灭了人们的希望
;一场场血腥残忍的斗争,冲击着人民的心灵;一幅幅战乱频繁的
画面,燃烧了心头的怒火与悲愤……这一切的一切终于激发了中国
人的斗志,终于使颓废的中国人觉醒,于是,“世人未为我敢为,
天下未发我首发”的创新精神令人们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qiā
ng。于是,涌现出的一批批视死如归,不畏艰险的革命志士给人
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功绩。
在这颗太阳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无数有志之士追求真理,舍生
忘死。他们那种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精神使华夏从落后衰败到繁
荣富强,从战乱不断到国泰民安。
岁月更迭,沧桑巨变。昔日的太阳如今已经长大。那些事,那
些人,那些物以及那种精神促使了一颗太阳的成长,它们伴随着太
阳的光芒,给人温暖,给人光明,射进每个人的心中。事已去,人
已走,可那种精神将永远悬挂于蓝天之上,将永远照耀我们前进。
㈡ 如何通过历史展望未来
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每年的九月十八日,在中国城市的上空,都会响起一阵急促的警铃。
这是一场不堪回首的往事,每当听到它,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在1931年9月18日,由于中国当局软弱无能以及无限的放纵,使得日本关东军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
再加上国民党奉行的不抵抗政策,在短短几天内,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祖国大片的大好河山就这样拱手送人,举国上下,没有一个人不痛心。
要知道,几千万父老乡亲就这样成了亡国奴,受尽了欺凌。
还有随后发生的“七。
七”事变、南京大屠杀……这一个个惨烈的历史场面,终于让认识到,如果再不抵抗,侵略者的铁蹄将踏遍整个中国;
如果再不将“东亚病夫”的帽子摘掉,中国将成为全世界的笑柄。
在这样的环境下沉睡在东方之巅的中国苏醒了,这头雄狮终于发威了。
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开始了自己的反抗。
八年抗战中,有多少名字值得记住。
“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这些前辈们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为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今天,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已经走出了曾经的屈辱与落后,走向了繁荣与富强。
瞧,2008年8月8日,国第一次举办了奥运会;
2008年10月15日,太空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在这一次次的欢悦背后,祖国那屈辱的历史又怎能忘记。
虽然前辈们为创造了安逸的生活环境,但仍是还有很多问题等待去解决,还有很多的困难等着去攻克。
像前不久的钓鱼岛事件,仍是向证明,中国只有更强大才能站稳脚跟,作为新时代的,理当担负起这份责任,才能让中国这只金鸡,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屹立在太平洋上,永远不倒。
尽管还是小学生,但还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自己乃至祖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家,演讲完毕
㈢ 关于现代世界的历史小论文
英国曾凭借首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优势迅速发展,并且通过不断完善君主立宪制使本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英国还机智的抢占先机,积极海外扩张,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掠夺了大量的生产原料,为本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一度成为海上霸主。但由于其海外扩张的非正义性,以及后来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使得其霸主地位动摇(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对其实力有进一步的削弱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另外,其对还外政策的不完善严重侵害了战败国和其海外殖民地人民的利益(美国就是一个例子),导致资本主义国际社会动荡,东欧各国在世界上一直以来保持的经济政治上的优势为美国、苏联所取代。
苏联曾凭借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社会的稳定性,在十年内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于是为其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奠定了基础。可其最终因为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又称斯大林模式),严重侵害了广大苏联人民的利益,最终解体。
最终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遇到经济危机时会及时颁布适当的经济政策解决危机。而且其当局善于向人民及无产阶级、中产阶级妥协,从而避免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而且,美国在与苏联对抗时善于拉拢他国,对抗苏联(比如:与中国建交)。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政府向人民妥协的表现,因为政府一旦高度压制人民就会导致政权覆灭(苏联就是一个例子)。所以,中国应当学习英国,抓住机遇;应当学习美国,不断完善民主法制,改善人民生活,善于联合海外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对抗那些反华势力,为国家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确保共同理想的实现,以至实现共产主义。
当然,适当的提高国防实力,也是必须的。这就要求高度重视科技发展,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以调动其对科学研究 热情。发展科技还必须发展教育,这就要求教育部门不断推进教育革新。中国教育重视理论基础但不重视实践学习,这有利也有弊,所以导致大量人才外流,这一点必须改革。一定要让大学生有事做、有老师教。并且要改变教育观念,要让传统的“教”,变成“服务”,以免一些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从而没有社会责任感。待这一切解决之后,科技必定有飞跃的发展。但事实上很难做到,而且政府不愿这样做。改革必定会触犯贪污腐败者的利益,改革者要不惧生死。
总之,现在的中国,要懂得忍耐,敢于受辱,忍一时的耻辱,得一世的尊重。
㈣ 怎样面对过去和展望未来的议论文
白驹过隙.我该将怀想什么?对于那三年,张张画面似乎仍像昨日一般浮现在眼前.怀想过去,如翱翔于天际一般.那般温暖.而对于将来的三年,我满怀憧憬,所有的画面都是那般美好.我的青春年少,我的青葱岁月……
迷路在人海,看不清未来.
也曾迷惘过,一度跌落的成绩也曾令自己一蹶不振.捶脑,我自问为什么会这样失败.曾经渴望过,拿着令众人羡慕的成绩,高举过头顶,对着所有人大笑.似乎那段时间,这真的仅是我的幻想而已.半夜,独自哭泣.关上门,埋头不想让任何人看到我的懦弱,我的无助.或许,以前太过自信.自信到自负.一次的失败.足以让我的信心从100跌到0.和死党间的话语,都明显减少,甚至快几近于隔绝,他们谈天论地,我暗自神伤.如果一直如此沉沦.未来一片黑暗.我却未曾发现.
你用温暖的双手,带我到黑夜的出口.
迷惘时.我庆幸.有那么几个未曾见过面的朋友.那般鼓励我,支持我.他们说:“你可以的.你一定没问题的.”只是短短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我含着眼泪,笑了.那段时光,是他们与我携手向前,不离不弃.虽然我们从不曾见过.但他们那般对我信任.我明白,自己要擦去眼泪.我需要振作!
失落时.我窃喜.我的死党并未忘记我.我彷徨时,轻拍肩膀.“嗨!”我抬头.她笑靥粲然,我亦微笑.相视一笑.死党间的默契,足以.
于千万人之中,我能遇见你们,是我的幸福;于过去的年月中,有你们相伴,亦是我的光荣.
天亮后我才明白,眼泪汇成了这片海.
我是迟钝的人,直到最后,我才发现很多东西一直在我身边.比如现在,毕业后才醒来,才发现梦境般的三年原来是如此的真实.我却直到分别了才知晓.曾听说过,面对是最好的武器.或许此时的我,该坦然的面对我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天亮后,不该说晚安.我的生活,仍将继续.
记忆的远方,我披戴的荣光.照进天窗擦亮梦想.
我自信,我自强.在那些辛酸的夜晚,所有的泪水,此刻幻化成的是梦想的篇章.当所有的一切尘埃落定,我们该想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幻城》中释这般说,未来才是最重要的,那才是我们将要度过的漫长年月.在关闭掉记忆的闸门,我们是该展望那扇未来的天窗了,那里有光明和所有美好的事物.那是我们将要面对的一切.
对于未来,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就明白.未来靠的并不是一纸优秀学校的通知书,而是自己的奋斗.当站在学校门口的那一秒,我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我的梦想在每次付出汗水创造生命绽放,告诉世界我们这一代自信的力量
有人说一部《奋斗》写出了80后的奋斗历程.对于一个90后的我来说,或许为了寻找自己的归宿.也需要奋斗吧.未来很长,需要用汗水浇筑一道美丽的属于我的生命之墙.坚定,坚强,自信.所有那些在外人看来不属于90后的词汇.我想,我能拥有.或许困难,或许有很多的我连想都不曾想过的困难会出现在我面前.可又能怎么样呢,不怕,我不怕.即使布满荆棘,我想,会有很多人陪着我.我们一直都在.他们说过,会和我一起,战胜未来.所以,就让我展示属于我们这一代,自信的力量吧.站在年轻的战场上,我们昂首,我们抬头,我们一起奋斗.我们会让所有人为我们而激荡.
你的话,你的笑.是我逐梦路上最美的太阳.
我知道,将会有漫长的三年等着我去闯.三年前的自己,站在初中校园的门口,我对自己说,就这样吧.浑浑噩噩就成了.直到三年的尾巴上我才知道,不该虚度.如今,又一个三年即将起航,我庆幸自己能在未来的三年之前明白,奋斗才是我最终的归宿.
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对于三年的新生活,心中猛然出现一副美丽的蓝图.胜过眼中最美的玫瑰,没有刺,一切都是这般温和而美好.我想,我会朝着那样奋斗.加油.
而头顶那轮最美的太阳,正照亮我的青春年少,我的青葱岁月.
那时,阳光正好.
㈤ 历史论文1000字
贴春联,我抄国年俗的文明符袭号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过春节、贴春联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民俗之一。贴春联民俗的延续,生动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一、春联的由来
春联,就是把喜庆、吉祥的词语或对偶句写在红纸上,张贴在门口的两边,每副春联还有横批,多是喜庆、贺岁之类的词语。每逢除夕之际,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望新的一年过得更好。
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年俗,源远流长,也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关于春联的由来,有人说发端于宋、明代。其实,我国民俗中贴春联过新年的风俗,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有了贴春联的习俗。不过,那时候由于没有纸张,所以春联往往是刻写在门庭木掾或石柱上,当然也有的富贵人家把春联写在丝帛稠带上。后来,造纸术发明后,一些文人墨客便用把春联写在纸上悬挂,以后在发展到用红纸书写春联,春联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挂在普通百姓的门口或者厅堂。
㈥ 急求一片形式与政策课的论文,题目可为 “历史照亮明天” 或者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亦或是“生
让历史照亮明天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曾说,“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回望历史,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个百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又飞速跨进信息社会;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进化”,在这个短短的百年里完成了,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领域,人类文明都达到了空前的辉煌顶点。
然而,也就是在这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接踵而至,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与杀戮之中,文明的灯火一度被战争风暴吹得七零八落。音乐家梅纽因沉痛地说:“如果定要我用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
“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战史专家王书君如是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王书君筹备三年,推出新作《太平洋大战》系列图书,丛书共分三册:《风暴》、《激流》、《落日》。王书君说:“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是因为时间的河流里沉淀着人类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理,回首是为了正确地认知,缅怀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共同守护历史真相与和平果实,才能让正义不可战胜。”
《太平洋大战》系列图书是存原有作品《太平洋海空战》基础上扩充知识内容,并根据近年最新战史研究结果加以整理、完善而成。书中详细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经典战事,从战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野心膨胀,阴谋策划珍珠港事件讲起,详尽描述太平洋战争陆、海、空血战的全貌实况,包括日军入侵东南亚,中国远征军鏖战缅甸,珊瑚海大海战,中途岛大海战,马里亚纳大海战,硫磺岛登陆战等惨烈战事,同时回顾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日战争历程,痛斥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累累罪行。“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自由与专制的人类命运大决战。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刻,世界人民能如此紧密地团结在反法西斯的大旗下,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彻底改变了世界的走向,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关键一步。”王书君说。
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让人类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找到持久和平之道。二战后,中国加入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300多个国际多边条约,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主张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到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从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到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60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努力“更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这是一个度尽劫波的国家对世界的承诺和贡献。
王书君旅居美国二十年,也曾去过很多地方访问,他有一个感慨:这么多年来,在法国小城阿罗芒什,经历诺曼底登陆的人们戎装相聚,重现“最长的一日”用鲜血凝成的和平;在美国独立日阅兵方阵中,走上反法西斯战场的士兵享受着人们最崇高的致敬;在伦敦,二战时服役的轰炸机飞过阵亡将士纪念碑,投下数以百万计的鲜花……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举行阅兵和其他盛大活动,已经成为欧美很多国家的传统,在特殊的时间节点重温历史,展示的是捍卫正义的力量,表达的是各国人民祈望和平的心愿。干书君说:“我很高兴地看到,与其他战胜国一样,今年秋天,中国沿用了这国际惯例,首次举行抗战胜利日阅兵,纪念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庆祝属于正义的胜利。”
“学习历史近四十年,不仅不觉得枯燥,反而越来越有兴趣。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个人的历史,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正如一滴水和一座湖泊的关系,当阳光穿过,它们反射的是同一种光芒。探寻它们,皆可以让我们真正聆听到生命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王书君这样告诉我们,学习历史,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
㈦ 历史与未来论文1500字左右
摘 要:爱国主义历来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觉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是历史教师担负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学;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而广大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因为历史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利用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爱国主义教育表现在“拯救中华”这个意义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爱国主义则表现在“振兴中华”上。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结合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使学生具有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与紧迫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民族凝聚力,自觉树立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另外,关注一些热点的时事政治,例如:“钓鱼岛”事件,应该对事件发生的经过和历史缘由加以说明,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上遭受屈辱的历史,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情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当然,我们今天回顾钓鱼岛事件,是为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并以此为动力,深刻地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事实。这不仅有效地落实了课本与时政知识,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明朝中期,我国科技文化比较先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清政府闭关自守,使国家逐步落后。鸦片战争以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后来因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为了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等。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民族自由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引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三、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意识增强。所以,教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对千古传诵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气概的历史名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教师如果有感情地朗读,能燃起学生的热情,激起他们的联想;在讲古代文明成就时,要多运用直观教具,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时,就把彩陶、地动仪、长城等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非常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讲帝国主义侵略的暴行时,把南京大屠杀、八国联军侵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要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妨在多媒体教学上使用表格列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这些条约的签订使得当时的清政府丧失了国格,丧失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领事权、驻军权等等进行对比学习,使学生从中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达到复习以及把爱国主义渗透到教学当中的目的。
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发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善于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文化等。另外,还应避免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片面性与绝对化等弊端。对历史功臣要赞扬,对历史罪人也要鞭挞。在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是与非、功与过的史实中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如果能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就会发现祖国的历史是那么的悠久,文化是如此的昌盛,并且绵延数千年始终未断,这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千百年来,尽管饱受磨难、坎坷曲折,却能在千疮百孔的状态下保持繁荣昌盛,有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有投笔从戎的班超和九死一生通西域的张骞;有“苟利国家生死己,岂因祸福避驱之”的林则徐;有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等等,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生存与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很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一股浩然正气,并且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从这些优秀人物的言行和事迹中使学生受到启迪,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并升华为时代的责任感。
㈧ 一篇关于历史的论文。2000字以上。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我记得在最初改革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想到中国改革会如此的漫长,如此的艰难,到1987年的时候,国务院要求部委的一些研究人员制订了一个“358”规划,改革3年、5年、8年规划,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希望这个改革到95年的时候就基本完成,现在我们知道,整体30年过去了,我们改革远远没有完成,是不是还需要30年,都很难讲。我想可能到60年的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也许改革还没有真正的完成,所以改革是一个非常艰难、漫长的过程,我们在计划体制下生活了也不过就是29年,真正计划体制下,我们改革已经是30年。这样如此漫长的一个过程,同时我们又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有些什么经验值得我们总结?我们究竟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未来应该怎么走?有哪些方面需要政府、企业界或者学者采取一些有效的行动,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我们知道今年各个方面都涉及了很多有关改革30年的纪念,光华新年论坛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那一天,我们请到了10位中国的经济学家,他们先后在各个领域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一些重要的有价值的贡献,或者发表了一些重要的有争议的思想,但是无论是他们对政策的研究,还是对经济理论的探讨,都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就我个人理解来讲,可以说没有经济学家的这些探讨,不会有改革的今天!不会有今天改革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