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关天后宫的历史
汕头天后宫
[编辑本段]
位于汕头市东南出海口,距离市区约3.6海里的南北航道中间,有一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古名为“马屿”的海岛,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渔船和其它船只停泊于此避风或待航。
末代淳熙年间,停泊马屿的福建渔船渔民为求妈祖庇佑海上航行安全,与当地船民及商贾到福建湄洲组庙请来妈祖香火,在岛上创建一简陋狭小的妈祖庙以供朝拜。此后,来岛进香拜谒海上女神的越来越多,“马屿”也逐渐被改称为“妈屿”。
有了妈祖庙,妈祖的圣事很快传播到潮汕各地。乘船过海上岛的善信者络绎不绝,朝拜后将带来的活鸡放生在岛上,任其孳息,时日长久,满山鸡群,故而“妈屿”又名“放鸡山”。
揭阳乔林天后宫
[编辑本段]
位于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乔林乡,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形状为一艘远洋大船船楼,船头刻有“安澜水庆”匾额,赞颂海神祖姑。宫庙建三进宫殿式。中殿顶端建八角燥井,既通风通光又壮丽美观。正殿供奉祖姑塑像,旁有侍女和千里眼、顺风耳塑像。祖姑塑像既壮严又慈祥,突出圣姑除暴去恶救苦救难的形象。宫庙梁柱雕刻精工细致,殿顶嵌瓷巧夺天工。庙的右前方有碑亭和可供香客乘凉歇息的书,书廊前边有记载历代重修的碑记石刻。宫庙四周乡河缭绕,浮光倒影,风景清幽,名气远著。
天后圣姑是乔林卿林氏族人的直系小姑,南宋时,祖姑的第六代裔孙陶公(讳文熙),任职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巡历于潮汕,观榕江之滨的磐溪是块土沃物丰的土地,留下第三子崇(讳德高)卜居立籍,创建乔林乡。二公从福建莆山县涵头望江里请来祖姑香火,建庙奉敬。乔林先辈历来十分崇敬祖姑,现在的十多万乡民(包括海外侨胞)对祖姑也十分虔诚。每逢祖姑耶诞都热情捐资庆祝。全乡三个自然村以村为单位,每个二月二十一,由长辈们穿着礼服带队,招展彩旗,欢奏鼓乐到圣庙奉请祖姑香火到神坛。家家户户备办礼品,诚心朝拜。神坛前高搭戏台,各村都演梨(戏)三天。宫前神檀香火更盛,也高搭戏台演戏二天。全乡设计四个神坛三天共演12台大戏。庆典之后,还整装队伍大锣大鼓奉送祖姑香火进宫庙。为使祖姑香火更加旺盛,乡民还成立了天后宫理事小组,小组的成员由三个自然村选派。近十年来在理事组的积极管理下,天后宫庙务不断发展。
1995年,对天后古庙背后场地进行清理,修建“天后园”。建成后的天后园有古树、假山、鱼池、凉亭、留芳亭和诏廊。诏廊裏竖立着宋、元、明、清四朝皇帝对祖姑的封赠圣旨46道的精工石刻金字的碑林,这是全国少有的,也是林氏后裔弘扬祖姑伟德的重大创举。为方便广大香客,2000年乡民献地兴建了香客停车场。最近又增置价值近万元的大型石雕香炉。理事小组还节约不必要开支,拿出人量资金协助本乡建初级中学,修桥筑路,竖大型石刻乡界碑,设立乡界路标灯等,以实际行动彰演祖姑美德。日前,理事会正积极开展把乔林天后宫列入揭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芷江天后宫
[编辑本段]
在舞水西岸,与县城隔河相望。清同治八年(1869年)《芷江县志》载:"乾隆十三年(1748年)福建客民创建。"占地3700多平方米,现保存建筑面积1970平方米。坐西朝东,南北建耳室,中间三进;戏台、正殿、观音堂,左为财神殿,右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梳妆楼已拆,建消防池。全部建筑结构完整。解放后,驻进电厂、乡政府、财贸学校。建筑上盖保持原状,下部随着需要改装成宿舍、课堂、餐厅。为人交口称赞的是门坊的青石浮雕。
坊高10.6米,宽6.3米,重檐歇山顶,门楼形状。两侧雄狮蹲踞,石鼓对峙;顶盖斗拱飞椽,十二金鲤咬脊,葫芦攒尖;左右青石铺地平台,围夔龙、规矩龙栏杆;中间十七级石阶紧接沿河大道。面临滔滔舞水,门坊显得格外雄伟。
坊上浮雕,凡95幅。大幅2.62平方米,小幅0.09平方米。鱼龙凤狮,花草木竹,神鬼人仙,形象生动逼真,画面清晰如故。或一幅为一的典,或数幅为一据。华?quot;鱼樵唱和"与"耕读为本"相对,侧柱八幅为"八仙飘海"、"丹凤朝阳"、"二龙争珠"、"狮子滚绣球"、"八王巡天"、"魁星点斗"、"连升三级"……大雕细刻,镂空镌深,堪称鬼斧神工。"五龙拱圣"中"天后宫"三个大字,用笔浑厚圆润;"武汉三镇"、"洛阳桥",施刀细腻入微。参观石雕艺术的专家,无不称扬此坊工艺之绝无仅有。
1979年,天后宫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石坊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参观者,春夏秋冬,络绎不绝。 浙江嵊泗县天后宫 坐落在金平乡金鸡岙,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1949年《奋进中的嵊泗列岛》载:"金鸡澳内天后宫庙,殿宇极大,全山共建",现尚存前殿,是本县仅存的古建筑。前殿分正堂、左右两偏殿。殿宇整肃,装饰古朴,正门洞壁上方,左右各镌有一幅宗教题材的浮雕。门外左右墙上,各镌刻一幅金鸡奋飞图案,有一定艺术性。(《嵊泗县志》编一建置P17、《嵊泗地名志》卷四风景名胜P208)
广州番禺南沙天后宫
[编辑本段]
农历三月二十三,天后诞,南沙天后宫庆
天后林默,(公元 960 年—— 987 年)民间称之妈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屿的一个奇女子,暂短的生命留下了许多行善济世,救助海难的动人传说。历来备受治国者的褒封。人们逐渐把她奉之为神,顶礼膜拜。据资料显示,现今世界上约有一亿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天后宫,足见其影响的深远。
明代,南沙鹿颈村曾建有天妃庙一座,为南沙天后宫的前身。清乾隆年间,经重修定名为“元君古庙”,后被日夷炸毁。一九九四年,国家政协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倡议并捐资重建南沙天后宫,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 重建的南沙天后宫坐落于南沙大角山东南麓,面对烟波浩淼的伶仃洋。1.5 公顷的广场上,矗立着美丽善良的巨型天后圣像。建筑的特点则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这里草木葱茏,繁花吐艳,还有杨柳依依的池塘,高耸的南岭塔,雅致的小山亭。暧日晴烟,凉风习习。树上的鸟儿自由歌唱,花间的彩蝶翩翩起舞。一派祥和景象,令游客留连忘返。
景区内更有大角山炮台多座,与东莞的沙角炮台相守望。当年鸦片战争,硝洇滚滚,写下了中国人民抗击英帝国主义可歌可泣悲壮的一页。现今炮台内弹痕残壁,依稀可寻。国家已将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逐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值得青少年参观学习和缅怀的好地方。 ---------------------------南沙天后序---------------------
天后 — 林默(公元 960-987 年),人民亲称“妈祖”,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海上保护神。
天后‘虽属中国民间信仰之一'但不是凭空想象的神明偶像,而是一个是实实在在的人‘一个勇敢无畏的人,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人。她曾以一介女子,在湄洲湾海上涉波履险,救急救难;她曾以神的名义,鼓舞着郑和远航舰队的官兵,同心协力,实现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 七下西洋;她曾以正义的化身,激励着满怀爱国热情的郑成功壮士,从荷兰殖民主义者手里,收复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她始终以爱的源泉,充溢着千千万万中国海员和华侨的心田,庇佑他们走遍五洲四海
天后,本是宋代一位普通民间女子,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无数救难济世的动人事迹,赢得当代和后人的敬仰。后来又根据众多的神话传说,人们渐渐把她奉祀为神,形成一种民间信仰。一千多年来,在中国沿海的众多城镇,以及内陆江河沿岸的要埠,直至像贵州镇这样的西南古城,都建有天后的祀庙;台湾更建有天后庙八百余座,三分之二的人敬奉天后;港澳地区,妈祖的名字早已是家喻户晓。
此外,在东南亚、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非洲各国,甚至在北欧的挪威、丹麦,只要那里有中国海员、华侨,那里就有天后的足迹,就有敬奉天后的人。
天后的生平
根据《湄洲志》和台湾《林氏太宗谱》的记载,天后姓林,名默,世居福建莆田贤良港。父惟悫(一说名愿),宋初宫都巡检;母王氏,生一男(名洪毅)五女。宋建隆无年( 960 年)庚辰 三月廿三日 生第
六女,弥月不闻啼声,异之,因名曰默,甚钟爱之。七岁教之学,悉解文义。 10 岁喜静坐一室。 12 岁,有老道士玄通者来其家,授以玄微秘法。十五岁能为常人治病,常渡海至湄洲救助海上遇险船舶。其秋 9 月,父与兄浮海而北,时西风正急,狂涛震荡,女在机织,忽闭睫,神色有异,手持梭,足踏机轴,状如有所挟,母怪其假寐,抚之醒而梭坠地,曰:“阿父无恙,兄殁矣!”俄而父归,言于怒涛中几溺者屡,似有主其舵令二舟相近者,终于父舟脱险,兄舟舵折而沉。次日,女与母、嫂驾舟入海,寻得兄尸。乡人神之,称之为神姑。 28 岁 九月九日 ,别诸姐日:“今日欲远游以畅怀,恨不得同行。”家人漫笑之。逐渡海上湄峰最高处,闻隐隐有鼓乐声,彩云布合,逐不相见。时雍熙四年( 987 年)丁亥,里人建庙于其处祀之。
---------------------------景点介绍------------------------ 南沙天后宫是参照福建田湄洲妈祖庙建成的(该庙是妈祖庙的祖庙),占地 100 公顷 。其整体建筑是清代宫殿式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极具宫廷的气派。天后圣像高达 14.5 米 ,屹立在占地 1.5 公顷 的天后宫广场上。整座天后宫四周绿树婆娑,殿中香烟袅袅,置身其间令人顿生超凡脱俗的感觉。
矗立在天后宫广场巨大的天后石雕圣像,用 365 块花岗岩石砌成,象征着天后娘娘在一年 365 天中都保佑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广场中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中轴线,南沙天后宫的建筑物都是依据这条中轴线而建造的
牌坊原全国宗教协会主 席赵朴初 先生生前为牌坊题词。穿过牌坊便到达山门。山门是天后宫的正门,室内供奉是“千里眼”和“顺风耳”这两尊像神。
山门两侧有钟楼和鼓楼。钟鼓楼内的钟和鼓都按时敲击。每逢节庆期间,这里更是钟鼓齐鸣,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献殿则位于山门的正上方。殿内供奉着“蹈海天后”,四海龙王则持圭在两旁站立着,寓意天后女神统领四海龙王的安澜利运
正殿是南沙天后宫的中心,木雕神龛中分别供奉着以香檀木雕刻贴金的天后像,以及从天后故里湄洲妈祖庙点睛分灵出来的出巡软身天后像。整个殿堂仁爱与威严同在,正气与圣洁共存
寝殿位于正殿之后,是天后起居休息之所,内供奉素装的天后坐像,两侧布置模仿天后日常生活的器具和摆设。从这闺房中,可看见天后是一位十分艰苦朴素的民间女子
南岭塔塔高 45 米 、共 8 层。据传,修塔的原因大致有四:一是此塔可平衡右侧较高的大角山的主峰;二是应了所谓“左青龙”的说法;三是天后既为海神,就必应有指路导航的建筑物在此;四是该塔作为人们登高眺望的建筑,它同时亦是一座标识物。与此同时,这塔的层数是 8 层,之所以是双数,与其它塔单数的不同,是因为民间传说中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男神仙的代码是单数,女神仙的代码是双数。天后是女神,因此天后宫内,无论是阶梯、瓦楞还是对联的单联(上联或者下联)字数,都是呈双数的。
放生池是游客放生的地方,所谓种善因得善果。放生是一大善事,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这里放生。
大角山炮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中国军民在此与外国侵略者殊死拼斗,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炮台在 1982 年被国务院正式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大角山炮台这一文物古迹十分重视,专门拨出巨款重修,并于 1997 年香港主权回归前夕对广大游客开放。现在对游客开放的七座炮台分别是:振威台、振定台、安平台、安胜台、安威台、安定台、安盛台(后改名为流星台)等,以及火药局即洋弹药库一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虎门大角山炮台-----------
虎门是珠江的主要入海口,是南中国的重要门户,虎门要塞是我国八大要塞之一,是鸦片战争的主战场。虎门炮台始建于康熙五十六年( 1717 )年,后几经毁坏、几经修建,共计有炮台 50 座。 大角山炮台雄踞虎门西岸,与沙角炮台隔江对峙,扼守虎门水道出口,构成虎门要塞的第一道防线。二次鸦片战争后,大角山炮台增设为:振阳、振威、振定、安平、安定、安威、安胜、安盛等八处炮台 , 分布在南北两道山梁上。 十九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正当烟毒危及中国生存的关键时刻,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禁烟,与两广总督邓延祯,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整顿海防,缉拿烟贩,严惩受贿官吏,并于 6 月 3 日至 25 日在虎门海滩销毁 237 公斤鸦片,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叫嚣“要用武力教训中国政府懂得对外义务”。 1840 年 6 月下旬,英侵华远征军舰船 48 艘,陆海军 15000 余人抵达广东海面,并宣布从 28 日起封锁广州江面和海口,于是震惊中外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同年 6 月 30 日,英军主力北上,攻陷浙江定海,舰抵天津,直逼北京,道光皇帝慑于英舰炮火威胁,将林则徐、邓延祯二人革职,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与英方谈判求和。 1841 年 1 月双方正谈判时,英军突然进攻虎门,随即于 1 月 26 日非法抢占香港。 1841 年 1 月 7 日,英军同时进攻大角、沙角炮台,左路英军共四舰 1400 多人, 110 门火炮,向大角炮台猛烈轰击,并派小船抢占滩头,大角炮台千总黎志安率 200 多名官兵英勇抗击,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大部伤亡,大角炮台沦入敌军之手。 1856 年 10 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两广总督叶名琛采取投降路线,英法联军乘虚而入,大角山炮台于同月 23 日再度被陷。 帝国主义的野兽侵略,给中国人民戴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沉重枷锁,这民族的耻辱,我们当永世不忘。
陆丰虎岛天后宫
[编辑本段]
虎岛天后宫位于陆丰市螺河下游东岸灯峰山下,距陆城5公里,交通便捷。
据记载:早在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6-1277年),福建百姓因灾向粤东大迁移中在灯峰山下安居生息,带来了妈祖神位。目前18个村庄的二万多人,大多为妈祖信众。宫庙原为小庙,于明代洪武年间(1370年)建成大庙,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虎岛天后宫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由广大妈祖信众大力捐助,经多次修建,焕然一新。宫庙包括前后殿、拜亭以及殿两侧厢房,540多平方米,理事会楼房一座,200多平方米。宫庙范围为2000多平方米。宫殿为硫璃瓦飞檐,殿顶正面饰立体“双龙戏珠”,大殿拜亭两侧辟有“龙虎”天井。宫内文物,虽遭“文革”破坏,但仍有幸存。如大厅正中悬挂“后德配天”、“一六生成”匾额,以及“后德配天万古声灵有赫,母仪称圣千秋且豆重光”“英风护国千秋泰,烈气庇民万古安”等三对木楹联,都是清道光年代社会名流赠送的。同时还保存四尊清代的神像以及香蕉炉等。现在宫庙理事会领导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修建公路、建设公厕等多项慈善公益事业。决心为弘扬妈祖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多作奉献。
② 哪个天后宫是台湾岛历史明文记载最早供奉妈祖的庙宇
湄洲祖庙是湄洲妈祖庙的俗称、尊称,是全世界妈祖信众心中的圣地。
建设年代最久专远的妈祖属庙。据《莆田县志》记载,林默“羽化升天”的同年,雍熙四年(987)邑人立通贤灵女庙于湄洲岛。这座通贤灵女庙即今天的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妈祖林默的庙宇,其建设年代为世界之最。建造于999年的还保存完好的莆田平海天后宫,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妈祖的分灵宫庙,建造年代较久远的妈祖宫庙还有建于1086年的莆田圣墩天后宫、北宋元符初(1098-1100年)的仙游枫亭天后宫,以及蓬莱阁天后宫(1122年)、长岛庙岛显应宫(1122年)、莆田白湖天后宫(1157年)、泉州天后宫(1196年)等。
貌似这个信仰局限于福建和台湾?
③ 世界上最早的宫殿在哪里
考古学家最近在我国已知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2号宫殿下面,发掘出一座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年代提早约百年左右。
主持发掘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介绍说,这座现编为3号的建筑基址属于二里头文化早期,它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二里头文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它南北窄长,已探明的长度达150余米,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
许宏说,过去由于材料所限,学术界对肇始期的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认识来源于过去发掘的二里头遗址1号、2号宫殿,认为其形制简单,独门独院,到了稍后的偃师商城时期,宫室建筑的结构才复杂起来,3号基址的揭露改变了这种看法。
发现于1959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时代约距今3850年--355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王朝时期。而考古发现始建于二里头文化晚期的1号、2号宫殿基址,是此前学术界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
早在1978年对二里头的考古发掘中,就发现2号宫殿基址下叠压着二里头文化早期的大面积夯土遗存,但它的规模、形制结构以及具体年代等问题都有待解明。鉴于此,二里头考古工作队近年将田野工作的重点放到对二里头早期建筑及其与晚期建筑基址关系的探寻上,自2001年秋季起进行了为期4个季度的发掘,发掘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
发掘结果表明,2号基址下面叠压着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大型建筑基址。现编号为3号、5号的两座大型建筑东西并列,其间的通道下发现了长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
考古队在3号基址中院和南院院内还分别发现了成排的中型墓葬,现已清理了5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多铺朱砂、有棺痕,出土了铜器、玉器、漆器、白陶器、印纹釉陶器(或原始青瓷)嵌绿松石工艺品、蚌制工艺品、海贝等大量精美随葬品。其中不少器种如斗笠状白陶器、鸟首玉饰、大型嵌绿松石器、由上百件齿轮状有孔蚌片组成的饰品等前所未见。
成组贵族墓发现于宫殿区,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尚属罕见,在二里头遗址则属首次发现,这对判明3号基址的性质及二里头文化葬俗有重要意义。
④ 上下杭 天后宫的历史资料(100字左右)
上杭路174号浦城会馆,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天后宫,供奉着海上女神妈祖。由于上下杭是水运贸易的聚集地,因此大部分的会馆都设有天后宫,借以祈祷水运平安。早些年174号天后宫里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跟紫禁城一样。另据介绍,原先的建筑里设有戏台,可供逢年过节祭祀时上演戏曲“娱神”之用。只可惜天后宫的主体建筑在前几年倒塌殆尽,仅留下外墙,现在已无缘得见它全部的景象。
三坊七巷天后宫,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郎官巷,为清“绥安会馆”附属建筑,祀“天后妈祖”,临街辟三门,正门为石框门,两边为石框拱门,墙额造型独特。现存为清代重建的构筑,坐南朝北。大门上有如雉堞的宫阙施灰塑彩画,石刻竖式门匾曰:“天后宫”。进门后依次建有前殿戏台、正殿与后殿。戏台毁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殿为抬梁式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双坡屋面。殿内的悬钟与飞天雀替等木构件雕工精湛,最使人赞叹的是殿中的藻井。藻角呈八角形,由七层如意斗拱叠涩螺旋结顶,以镏金勾绘点画,造就急旋飞舞的韵律感与空间的层次感,极显繁复的华丽与高贵。郎官巷西接大小水流湾,内河与闽江相通,是早期水上交通道口。天后宫成为三坊七巷历史地理位置变迁的标志性建筑。如今,修复后的绥安会馆现为郎官巷曲艺会馆,每天表演越剧、京剧、闽剧等。
绥安会馆,即当年建宁、泰宁人设在省城福州的机构,专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绥安是我省一个在历史上几经存、废的县邑建制,最初见于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以会稽南部都尉辖地建安郡,辖建安等十县(即今福建全省),并析建安县置将乐、绥安二县(含今泰宁、建宁两县及宁化、清流、明溪等部分地方)。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绥安县更名为绥城县。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绥城、将乐被并入邵武县。唐武德八年(625年)又从邵武县划出,重设绥城县(隶建州)。贞观三年(629年),又废。至唐乾元二年(759年),原绥城属地被分划为归化(今泰宁)与黄连(今建宁)两镇。
为应乡试而寓此会馆的一位名人是清道光年间的建宁人张际亮(1799-1843),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是鸦片战争时期享有盛誉的爱国诗人,与魏源、龚自珍、汤鹏并称为“道光四子”。字亨甫,号胥大夫、松寥山人。陈寿祺主持鳌峰书院讲席,极器重之,称其诗“足以雄视天下”,推荐其到京师国子监学习。其性伉直负气,清狂落拓。几次入京会试,皆不第。著有《张亨甫全集》、《松寥山人集》、《金台残泪记》等。在其诗文中有其在福州期间寓居郎官巷的生活场景描述,并指出郎官巷天后宫系“邑人所建也”。
⑤ 历史上最早的是那个朝代
第一个是夏
夏朝 约前2070-1600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商朝 约前1600-1046年 亳 河南商丘 汤
周 西周 约前1046-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 前770-476年
战国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6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嬴政
汉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东汉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魏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 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907-960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946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1276 临安 浙江临安 宋高宗赵构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 耶律阿保机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元昊
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注:1206年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元世祖至元8年改国号“元”;1279年统一中国)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极(注:1616年清太祖建立后金;1636年清太宗于崇德元年改国号“清”;1644年定鼎中原)
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 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 首都 北京
⑥ 天后宫在哪个城市
天后宫
天后宫俗成娘娘宫,坐落在天津旧城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现古文化街上。始建于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明代永
乐元年(1403年)重建,为天津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这座海神庙与我国沿海一些城市、台湾省及南洋各国的“妈祖庙”相同,都是供奉一位神女——宋代福建蒲田县贤良港出生的林默。传说她自幼聪慧,15岁便精通医理为人治病,决心终生行善济人。她熟谙水性,常渡海救助遇险船工和渔民;她还能观察风云变化,预测天气,告诉船户可否出航,保护渔舟、商船的安全,被人们尊称为神女。她死后被奉为神抵,立祠供奉,尊称妈祖。以后又经宋、元、明、清各代朝廷敕封,加封天妃、天后,列入祀典,成为人们信仰的海神。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对海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现存山门、牌楼、钟鼓楼、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殿等。正殿内“娘娘”塑像高2.7米,身披霞披,头戴凤冠,四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两旁,殿内两侧还陈列銮驾一套。山门前有两棵幡杆高26米(南杆实高26.2米,北杆实高25.94米),为明清遗存文物,分别绣着:“津门艺萃百肆迎春,溟波裕日济运通航”。
天后宫最初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举行酬神演出及聚会娱乐的场所,宫前有广场和戏楼,两侧街道形成商业集市和年货市场。旧时每月初一、十五,逢年过节,这里香火旺盛;每逢天妃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还举行“皇会”,表演龙灯、高跷、旱船等,百戏云集,万人空巷。当时天后宫的繁华景象,有诗文记载:“旗飐危培集万艘,碧溟漕运溯元朝,天妃庙貌依稀在,金鼎香烟绕绣袍”。
现在的天后宫内设有天津民俗博物馆,在庙内两侧厢房陈列,介绍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和变迁,陈列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及各种民俗造型(婚礼仪仗、服饰等)、清代水机等文物。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是天津人对城市发展的通俗而生动的说法。天后宫是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它和古文化街一样,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发祥地与摇篮。
⑦ 天津天后宫的景点简介
天后宫是天津市现存的著名道教宫观,主要是为了祭祀道教女神天后版。它位于该市南开区古文权化街中段,原名天妃宫、小直沽天妃宫、西庙、娘娘宫。天后宫坐西朝东,面临海河,最初创建于元朝(1206-1368年)时期的1326年,后来的朝代又多次重修。从东向西,主要建筑包括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主体建筑是大殿,建造在高大的台基之上,中间面阔3间,进深3间,7檩单檐庑殿顶,前接卷棚顶抱厦,后连悬山顶凤尾殿,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木结构建筑风格。该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天后宫之一,也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宫之一。天后宫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历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员娱乐聚会的场所,除了举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的仪式外,还经常有各种中国特色的酬神演出。据说在每年农历3月23日为天后妈祖的诞辰,这里经常举办民间花会,吸引了很多游人。 早在1954年,天后宫就被天津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政府又重新修复天后宫,把它作为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
⑧ 世界三大妈祖庙都分别坐落在什么地方
世界上三大妈祖庙分别是:莆田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
1、湄洲妈祖祖庙
坐落在“妈祖信俗遗产地”莆田市湄洲岛。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妈祖林默的庙宇,其建设年代为世界之最。建造于999年的还保存完好的莆田平海天后宫,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妈祖的分灵宫庙。
1992年10月,湄洲岛被辟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湄洲岛还与妈祖的名字连在一起。 2006年05月25日,妈祖祖庙和祖庙的“妈祖祭典”分别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天津天后宫
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年)比天津设卫建城还早七十八年,所以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一说。
3、台湾云林的北港朝天宫
是台湾规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妈祖庙,也是全台妈祖信徒的圣地。
妈祖庙的祖庙:
湄洲妈祖庙是全世界二千多座妈祖庙(宫)的祖庙。经过千百年的分灵传播,随着信众走出国门,妈祖也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一尊跨越国界的国际性神祇。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妈祖庙(宫)2500多座。根据1987年台湾报刊统计的数字,台湾省的妈祖庙(宫)有800多座;香港、澳门地区有57座。
国外有135座,分布在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印度、菲律宾、美国、法国、丹麦、巴西、阿根廷等17个国家。全世界妈祖信众约有2亿人,单台湾省就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信奉妈祖。
妈祖传说:
传说妈祖每次在海上救难后,都要给每位遇险者一碗热气腾腾,芳香扑鼻的兴化寿面,吃后不但会驱寒暖身,而且能逢凶化吉.久而久之,兴化寿面即被称为“妈祖平安面”。
且闻名遐迩,成为保佑平安吉祥的首选食品.每逢亲友来访,寿诞喜庆,逢年遇节,家人团聚,都要吃“妈祖平安面”,以求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台湾的医神保生大帝诞辰。保生大帝台湾民间俗称“大道公”,宋代福建同安县白礁乡人,因其精通医术、救人无数,被尊奉为神。
⑨ 天后宫在哪里
天津天后宫
俗称"娘娘宫",在天津旧城区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现在的古文化街上。始建于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明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为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天后宫坐西朝东,面对海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宫内供奉着天后娘娘。天后在古时被人们称为护海女神。传说她是福建莆田人,水性极好并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故被后人敬为女神。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这时都举行“皇会”,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百戏云集,热闹非常。现在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宫及宫 南、宫北大街,全长580米,宽7米。这里的建筑大多是仿清代民间小式建筑。街内有近百家店铺,主要经营文化用品、古旧书籍、民俗用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刻砖刘砖刻等都在这里设了专门店铺。现在天后宫已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介绍天津的历史沿革,陈列着各种民俗风情实物。
汕头天后宫
位于汕头市东南出海口,距离市区约3.6海里的南北航道中间,有一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古名为“马屿”的海岛,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渔船和其它船只停泊于此避风或待航。
末代淳熙年间,停泊马屿的福建渔船渔民为求妈祖庇佑海上航行安全,与当地船民及商贾到福建湄洲组庙请来妈祖香火,在岛上创建一简陋狭小的妈祖庙以供朝拜。此后,来岛进香拜谒海上女神的越来越多,“马屿”也逐渐被改称为“妈屿”。
有了妈祖庙,妈祖的圣事很快传播到潮汕各地。乘船过海上岛的善信者络绎不绝,朝拜后将带来的活鸡放生在岛上,任其孳息,时日长久,满山鸡群,故而“妈屿”又名“放鸡山”。
揭阳乔林天后宫
位于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乔林乡,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形状为一艘远洋大船船楼,船头刻有“安澜水庆”匾额,赞颂海神祖姑。宫庙建三进宫殿式。中殿顶端建八角燥井,既通风通光又壮丽美观。正殿供奉祖姑塑像,旁有侍女和千里眼、顺风耳塑像。祖姑塑像既壮严又慈祥,突出圣姑除暴去恶救苦救难的形象。宫庙梁柱雕刻精工细致,殿顶嵌瓷巧夺天工。庙的右前方有碑亭和可供香客乘凉歇息的书,书廊前边有记载历代重修的碑记石刻。宫庙四周乡河缭绕,浮光倒影,风景清幽,名气远著。
天后圣姑是乔林卿林氏族人的直系小姑,南宋时,祖姑的第六代裔孙陶公(讳文熙),任职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巡历于潮汕,观榕江之滨的磐溪是块土沃物丰的土地,留下第三子崇(讳德高)卜居立籍,创建乔林乡。二公从福建莆山县涵头望江里请来祖姑香火,建庙奉敬。乔林先辈历来十分崇敬祖姑,现在的十多万乡民(包括海外侨胞)对祖姑也十分虔诚。每逢祖姑耶诞都热情捐资庆祝。全乡三个自然村以村为单位,每个二月二十一,由长辈们穿着礼服带队,招展彩旗,欢奏鼓乐到圣庙奉请祖姑香火到神坛。家家户户备办礼品,诚心朝拜。神坛前高搭戏台,各村都演梨(戏)三天。宫前神檀香火更盛,也高搭戏台演戏二天。全乡设计四个神坛三天共演12台大戏。庆典之后,还整装队伍大锣大鼓奉送祖姑香火进宫庙。为使祖姑香火更加旺盛,乡民还成立了天后宫理事小组,小组的成员由三个自然村选派。近十年来在理事组的积极管理下,天后宫庙务不断发展。
1995年,对天后古庙背后场地进行清理,修建“天后园”。建成后的天后园有古树、假山、鱼池、凉亭、留芳亭和诏廊。诏廊裏竖立着宋、元、明、清四朝皇帝对祖姑的封赠圣旨46道的精工石刻金字的碑林,这是全国少有的,也是林氏后裔弘扬祖姑伟德的重大创举。为方便广大香客,2000年乡民献地兴建了香客停车场。最近又增置价值近万元的大型石雕香炉。理事小组还节约不必要开支,拿出人量资金协助本乡建初级中学,修桥筑路,竖大型石刻乡界碑,设立乡界路标灯等,以实际行动彰演祖姑美德。日前,理事会正积极开展把乔林天后宫列入揭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台东天后宫
道教宫观。在台湾省台东县台东市中华路一段二二二号。据《台湾寺庙大观》记载:创建于清代光绪十四年 (1888年),初称妈祖庙,俗称东台妈祖庙;民国十五年(1926年)迁建今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增修扩建,1973年曾有修缮,1979年兴建牌楼、唐乐台及钟鼓二楼。过宫前牌楼,两旁侧立金亭,再前为正殿,殿系双檐歇山造型,燕尾轻扬,龙凤凌空,檐问悬挂“天后宫”三字金匾,殿内正龛供奉木雕妈祖坐像,头戴珠冠,身披绣袍,神态慈祥,左龛奉注生娘娘,右龛祀城隍神及福德正神。
明代,妈屿海域盗贼猖獗。时任南澳岛副总乒何斌臣奉命海面剿寇,悉知妈祖显圣,出兵前特到岛上祷祝妈祖庇佑,并许愿能剿贼擭胜,即拓新庙宇。后出师凯旋,于明万历四十八年正月望日卜地开鸠基工,五月朔日遂告落成。
古庙历经沧桑。清咸丰八年重修,后又倒塌。民国十七年,由汕头市总商会发动扩建。改庙为由山门和正殿组成一厅二间,釆川石木雕建筑构件,屋顶为硬山形式,屋脊有嵌瓷装饰,只有潮汕古建筑的地方特色。
1979年,妈屿辟为旅游区,妈屿天后宫香火旺盛,到这裹来朝拜的善信逐年增多,一些回国探亲的海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特地到妈屿朝拜妈祖庇佑功恩。
香港九龙叶辉女士来岛朝拜,见庙宇残破,捐资为妈宫屋脊重新嵌瓷“双龙夺宝”,使旧庙焕然一新。普宁侨商张百花夫妇也解囊捐资修葺庙宇。
洼濠旅港同胞蔡振廷先生捐资4 0多万元建设“戏台”及“石牌坊”。旅居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美国的华人及港、澳、台同胞也热忱捐资倡议重建妈祖庙。
1980年,妈屿村成立集体管理组织——妈宫理事会,建立规章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乐善捐款主要用于庙宇修建和环境建设,善信捐助钱物归集体;动员妈宫管理人员集资经营香烛及纪念品市部,以盈利解决工资分配。
1988年,妈屿妈宫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妈宫扩建,获海内外善信响应,择日于庚午年中秋日奠基,癸酉年(1993年)农历3月17日竣工落成。宫庙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63平方米增至365平方米。开光庆典期间,近万人位临参观朝拜,是时香烛浓烟满天,航运客轮来往穿梭,庙内外人群摩肩接踵,挤得水泄不通,锣鼓声、鞭炮声响亮震耳,是岛上有史以来参拜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
扩建后的妈屿天后古庙,石雕艺高,木刻精细,嵌瓷技巧,金漆工美,近观工艺独特,远望富丽堂皇,是一座极具潮汕特色的古建筑庙宇。妈宫周围环境也进行了全面规划并逐项建设。现已建有高12米的“石观音菩萨”、“石天后牌坊”、“石李老君”、“朝圣门”和标志“放鸡山”的金雄鸡、银母鸡及小鸡群嵌瓷景点。还有“吉祥亭”、“如意亭”、“友谊亭”等旅游设施,初步形成妈宫古迹与游览景点融于一体的妈屿风景区。
贵州镇远天后宫
贵州镇远天后宫天后宫建筑年代比较晚,但其工艺精美。特别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正殿重檐翘角和屋脊上,都是凤在上而龙在下,可见该建筑年代在慈禧当政时期。
天后宫位于府城西门,今新中街。北靠石屏山,南临舞阳河,近百级台阶延伸到河岸码头,是古码头石阶最多最陡的一处。由码头、山门、正殿、厢房前廊、耳房、及膳房等组成,现存建筑正殿及抱厦分别为清同治十二年与光绪三年由福建籍人捐资重建。正殿内供奉海神“妈祖”。背饰镂空灰塑二龙戏珠,具有典型闽南风格,抱厦屋面舒展,线条流畅,木雕精美,远离大海的镇远建有供奉海神“妈祖”的天后宫。天后宫在沿海一代称“妈祖庙”,在内陆设天后宫是不多见的。据考证,舞溪以上只有三处,即湖南芷江、贵州镇远和黄平旧州。但镇远天后宫最险、最高,内中建筑工艺最美。
天后宫的存在,是历史上舞阳河水运发达的见证,说明了历史上镇远水运发达、舟船云集的盛况。
⑩ 最古老的妈祖庙在哪里
最古老的是福建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