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京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其他名称
南京是来中国著名古都,世源界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发现表明,大约3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6000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聚居着本地原始居民,时至今日,已经历了无数世代的生息繁衍。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 。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 2470年历史 。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1700年来,南京曾是十朝都会, 六朝金粉之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国烽火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众多遗迹,记载着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传颂着多少可歌可泣的伟绩。
“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尽管几番更换城名,依然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雄奇的丰姿、绮丽的风光,盛名百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⑵ 南京在历史上具有哪些名称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内商女,时时犹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今天的南京,在五代时叫金陵,为南唐的都城;又叫建康,这是更早的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再往上溯,乃是三国时期的东吴之都城,叫建业。
⑶ 南京在历史上有哪些称呼
范蠡筑越城
【范蠡筑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城周长约1.2公里,面积约0.94平方公里。后称越城,又名范蠡城。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军事性质的古城,被公认为南京城市的开端。�
孙权定都建业
【孙权定都建业】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由京口(今江苏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秣陵关一带),次年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在朝野"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呼声中,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孙权以其兄孙策的长沙桓王故府为皇宫,规划并建造了周长约11公里的建业都城。�
南唐立国金陵
【南唐立国金陵】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金陵最初隶属建都广陵的杨吴政权的势力范围。徐温死后,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操纵杨吴朝政。933年,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建议,欲将杨吴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935年,杨吴皇帝封徐知诰为齐王,次年,以金陵府为西都,广陵为东都。937年,徐知诰废杨吴皇帝自立,建立齐国,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939年,复姓李,更名?,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南唐都城周长约19.35公里,贯秦淮河于城中。西据石头 牵��锇紫虑?今大中桥),南接长干山岗(今中华门),北止玄武桥(今北门桥)。历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国亡。�
明初建都南京
【明初建都南京】1368年,元末红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奠都南京。在此之前,他作了一系列的准备。1356年朱元璋攻入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并多次听取谋士陶安、冯国用、叶兑等人关于建都的建议。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立为吴王,吴王府便设在应天。1366年,改筑应天府城,作新宫于钟山之阳。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诏,以应天府为南京,大梁(开封)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为留都。�
⑷ 南京在历史上有哪些别称
南京简称“宁"是我国江苏省省会城市。是座山水名城,又是文化名城,更是座历史名版城。权
先秦时期别称有:越城、金陵邑、秣陵。秦汉三国别称:石头城、建业、建邺、建康、冶城、南琅琊郡、丹阳。两宋元明别称:升州、江宁府、建康府、应天府、天王府。国民时期称:南京府、废上元、江宁县、南京市。
⑸ 南京在历史上都有哪些别称啊
冶城、越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升州、蒋州、上元、白下、集庆、应天、江宁、天京、龙盘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博爱之都、开明之城、钟山风雨帝王城
⑹ 南京在历史上有哪些名字
南京的第一个地名——金陵,(楚威王置金陵邑于石头城)
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
汉初南京为楚王韩信鄣郡秣陵县侯国封地。汉武帝改鄣郡为丹阳郡。
孙吴(三国时期)南京第一次成为都城。(时称建业)——南京第一次建都。
晋武帝改建业为建邺。西晋为避愍帝司马邺讳,该建邺为建康,晋元帝建康建立东晋王朝。——南京第二次建都。
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南朝是指包括在我国南部连续建立的四个王朝的时期,他们均以健康为都。)
以上就使大家通常说的六朝古都的来历。
隋文帝废丹阳郡立蒋州。
唐代曾有江宁、丹阳、归化、金陵、白下、上元等名。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改升州为金陵府。
南唐建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史称南唐——南京第七次建都。
宋高宗改江宁府为建康府。
元朝改建康府为集庆路。
明太祖建都应天,以为南京,这是第一次有“南京”这个名字的出现。——南京第八次建都。
清初时南京所属江苏省改为江南省(治所在江宁府,即今南京),江苏省就是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得名。
太平天国改江宁为天京,建为首都。——南京第九次建都。
中华民国建都南京——南京第十次建都。
请采纳~
⑺ 南京在历史上的称谓有哪些
早期历史——石头城、金陵:
南京古为吴地,位于“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扬州地域。前495年,传说吴王夫差在此筑冶城。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范蠡筑越城,位置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埋金以镇“王气”,并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别称“金陵”。
六朝——建业:
211年,三国之吴大帝孙权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都城周长约11公里,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史。
——建邺、建康:
晋灭吴后,于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建兴元年(313年),为避司马邺之讳,改为“建康”。五胡乱华,西晋灭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建立东晋(317年-420年),南京从此成为正统中华文化的中心。
隋至元——江宁县
589年隋灭陈,擒陈后主,平毁城邑宫苑,在石头城置蒋州。唐初在此置江宁县,隶属于润州(今镇江市)管辖。至德二年设置升州,后被废除,复为县。
——江宁府
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称江宁府。南唐金陵城的范围,南到今中华门,西到今水西门和汉中门,北到今珠江路北门桥,东到大中桥。今天的内桥就是南唐皇宫大内正门前的桥梁,中华路就是当时的御道和城市的中轴线。宋朝以后南京城市就是在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逐步扩建而成。
——江宁府、建康府、集庆路
宋置升州,北宋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为江南东路首府。元朝时为集庆路。
明朝——应天府
元至正十一年,红巾军起义爆发。1356年,原为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的明太祖朱元璋攻占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以此为基地。他采纳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消灭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等势力。
——南京(留都)、江宁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定都于此。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北京皇宫及官衙均仿照南京制度),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仍设六部等机构。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杀,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即位,即弘光帝。1645年,南京被清兵攻陷,降为江宁。
之后便主称“南京”了
⑻ 南京市在历史上的各种叫法
南京自2470年前建城抄起,历经朝代更袭替,曲折坎坷,仅城市名称就有过越城(又名范蠡城)、金陵、秣陵、扬州、丹阳、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次更改,建置演变频繁为国内罕见。
还漏了一个叫“石头城”。
⑼ 南京在历史上的称呼
东吴-----建业
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建康
南唐-----金陵
明代-----南京
清代-----南京
太平天国-----天京
1864年7月天京被攻陷后至今-----南京
⑽ 南京在历史上的重要别称有哪些
金陵、建康、江宁、天京、应天等。
1、金陵
金陵是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正式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其来历,一般认为因南京钟山在春秋时称金陵山而得名。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后,就在今清凉山上修筑了一座城邑。因为那时紫金山叫做金陵山,它的余脉小山都还没有自己的名字,楚邑建在清凉山上,而清凉山当时是金陵山的一部分,所以把此城命名为金陵邑。
2、建康
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六代京师之地,是中国在六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建康城范围东西南北各40里,有宫墙三重,南拥秦淮、北倚后湖、钟山龙蟠、石城虎踞,苑囿主要分布于都城东北处,宫城北有华林园,覆舟山有乐游苑,华林园、天渊池等宫苑点缀其中。
西南有石头城、西州城,东南有东府城、丹阳郡城,宣阳门至朱雀门间五里御道两侧布置官署府寺,居住里巷主要分布在御道两侧和秦淮河畔,城内外遍布佛寺,有大小寺庙五百余所。
建康城是中国传统礼教制度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中国古代都城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开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并深刻影响到东亚各国。
六朝皇宫台城,宫殿壮丽巍峨,殿阁崇伟,为北魏都城以及东亚各国争相效仿,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深远影响了后世都城建设的形制。
3、江宁
江宁是南京的旧称之一,寓意为“江外无事,宁静于此”、“江南安宁”等,南京如今的简称”宁“便是取自于以前的名称”江宁“,即“江宁县”、“江宁郡”、“江宁府”等。
如今的南京设有江宁区(注:江宁区不等于江宁)。“江苏”的得名便取自于“江宁”与“苏州”之首字。
西晋太康元年(280)析建邺县西南置临江县,二年改江宁县。
唐至德二年(757),于江宁县置江宁郡。
五代十国时期,江宁为南唐国都,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上元县、江宁县、溧水县、溧阳县、句容县、广德县、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六合县、铜陵县、青阳县等县。
宋朝时期,江宁为江南东路的首府,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上元县、江宁县、句容县、溧水县、溧阳县等县。
清朝时期,江宁是统辖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上海)、江西省两(三)省的两江总督署驻地,两(三)省首府,是清代中国的军事重镇,两江经济中心,财政物资的重要供应地。
下辖上元县(今南京主城东部)、江宁县(今南京主城西部)、溧水县、句容县、溧阳县、江浦县、六合县、高淳县,治所位于江宁县和上元县。
4、天京
天京是南京在太平天国时期的名称,是太平天国的首都,在清朝两江总督署所在地江宁(今南京)上建造的都城。天京喻“天国京师”之意,谓之“金陵小天堂”。
1853年(清咸丰三年)3月29日,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在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金陵城,暂住藩习衙署,不久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江宁,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1864年(清同治三年)曾国荃的湘军攻破天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结束,两江总督曾国藩将天京改回江宁。
5、应天
应天府,或称京师,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留都。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今南京),并改名应天府。三月,改集庆路名为应天府。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为南京。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的25年间,应天府为明朝的京师。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为京师,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攻克应天府后改名为江宁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