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如何做历史高考选择题

如何做历史高考选择题

发布时间:2021-02-22 21:41:19

A. 如何巧做高考历史选择题

本人高三准历史考生。文科就是题海战术最有用。你高二这个很重要的。做题内目。但是做过忘过的没容用的。基本的知识掌握做选择题很简单的。抓住主要的问题。象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本质原因 这种要总结出来一点经验。题目变来变去都一个样

B. 如何提高做历史选择题的准确率

先对课本的内容熟悉,然后分析一下错题,这是我们高考前复习时历史老师传授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其实历史的选择题出法不过就是那几种,你只要掌握好方法要领去判断选择是不难的:选择题基本上可以分为材料式、组合式、排列式、最佳、概念型,逆向式这六种基本类型。综观近几年历史学科高考,考生在选择题部分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试题所采用的干扰方式缺乏了解,下面以高考题为例子解说: 1.添枝加叶 “添枝加叶”原来是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是指命题者在题干或题肢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 [例1](全国文综卷Ⅰ·2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解析]该题B项题肢的设置,命题者就运用了“添枝加叶”的干扰方式。B项题肢增加了修饰、限制的词——“消除”,使观点趋向绝对化,其实题中“被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可知社会中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然舌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任何”、“一定”、“都”等具有绝对性的字词,一定要仔细推敲,慎重选择。 2、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原意是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例2](北京文综卷·23)1940年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建立了集监禁、劳役和屠杀为一体的集中营群。现在该遗址已被辟为纪念馆,目的是向人们警示①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后果②麦卡锡主义造成的后果③犹太人和波兰人被无辜屠杀的灾难④恐怖主义造成的惨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部分考生会选D,犯了“似是而非”的毛病,其关键是不能正确区分法西斯主义和恐怖主义。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建立属于法西斯主义,不属于恐怖主义,故排除④。奥斯维辛集中营建立于二战期间,而麦卡锡主义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故排除②。正确答案是B。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3、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原意是回答的不是所问的问题。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 [例3](山东文综卷·13)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解析]以上四个题肢都涉及到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史实,A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时间为1953-1956年,B是1956年中共八大的内容,C是1958年提出的,D则是针对“左”倾错误而采取的纠正措施,A、B、C三肢说法虽然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纯属答非所问,故不可选。答案为D。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只能选择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或没有直接联系的题肢,即使其本身的说法再正确也不能选。 4、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原来是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干扰题肢,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 [例4](北京文综卷·19)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七届二中全会在新中国建立前召开,故排除①选项。建立人民公社,搞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左”倾错误,不属于执政能力提高的表现,故排除②选项。由于考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史实,不少考生会误选B,就是认为七届二中全会在新中国建立后召开。 [启示]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史实,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 5、鱼目混珠 “鱼目混珠”原是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例5](江苏历史卷·23)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其中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的是 A.腐败蔓延 B.恐怖主义 C.政变迭起 D.民族矛盾 [解析]本题不少考生会认为四个选项都正确,认为腐败、恐怖主义、政变和民族矛盾都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犯了“鱼目混珠”的毛病。其实腐败、政变、民族矛盾由来已久,但恐怖主义则不同,2001年“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并未因为阿富汗等反恐战争而被消灭,反而有日益蔓延之势,成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因此正确答案是B。 [启示]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6、正逆颠倒 命题者在试卷的中间部分,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的试题,常常导致一些考生失误。 [例6](江苏历史卷·20)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是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故选D。但由于受正向选择思维定势的影响,有些考生选择了斯大林时期的A、B、C三项中的其中一项,而把不符合的D项舍弃了,以致失分。 [启示]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原来正确的题肢舍去即可。 7、舍本求末 “舍本求末”原来是指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试题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 [例7](上海历史卷·11)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解析]从表面看A、B、C三项和题干都有联系,本身也正确,但都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D项才是本质上的反映。答案为D项。 [启示]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现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 8、主次颠倒 这类题目常常将相关知识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来看,题肢和题干是吻合的,实际上是以非辨证性干扰辨证性。

C. 高考历史选择题怎么做

历史这一门在高考里面,应该是运气程度最大的一门,模拟考N多次告诉我,最内差的学生历史也容有可能考优秀,最好的学生历史也有可能不及格,所以,我只能说怎样争取尽量不失常,除了运气,还要有点实力,当然,实力都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D. 历史备考:高考历史选择题怎么做

1.细看试题抄

审题的最基本做法是把袭题干和备选项细看一遍,千万不要只看一半就作出选择。

2.明确结构

一般选择题的题干由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构成。选择项是指要求选择的内容,主体知识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史实或观点),条件限定语是对选择项在时间、程度、区域等方面的限定。审题时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的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

3.联系知识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

4.辨析备选项

现在的选择题,不仅难在对题干的理解与信息获取上,也难在备选项中的陷阱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特别是有的备选项,无论是史实还是观点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因而具有较强的干扰性。辨析备选项,就是审清备选项中哪些是干扰项。备选项的干扰性主要表现在史实或观点正确。

E. 如何做好高考历史选择题

如何做好历史选择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明确所考能力,做到心中有数 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及考试大纲来看,高考主要考查的能力有:对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分析、比较、归纳、辨析等。其中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重中之重;考查方式也从机械式照搬教材内容,发展到考查考生对历史内涵的灵活运用。 二、学好基础知识,明白不变的道理 基础知识也就是教材和考试大纲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掌握好基础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只有了解了题目所涉及的考纲内容,才能更深入地挖掘其深层的东西。如一个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意义、影响以及与其他事件的对比等。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熟读教材,按照目录默想某一节知识内容,寻找前后知识的联系点,构建知识体系,然后再做一些试题巩固。 三、认真审题,解题成功的关键 1.判断题型,想好策略,从容应付。 一般来说,选择题的类型主要有:肯定和否定式选择题,直接和间接选择题,最佳选择题,组合选择题,排列选择题,因果关系选择题,比较异同选择题,材料选择题,逻辑推理选择题等。各种选择题都有自己的特点,掌握其各自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组合、排列选择题,这种题只要肯定了其中的一个,就可以否定一些答案了。(2)材料选择题的解答是建立在考生对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教材相关知识深入理解相结合的基础上。(3)最佳选择题,需要判断到底哪一个是最明确的答案,有时还需要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现象与本质等理论来分析。(4)对于否定式和间接选择题,必须头脑清醒,换位思考,排除以前形成的思维定式的干扰。(5)比较选择题,要建立在对两个或多个事件理解到位的基础上。(6)逻辑推理选择题,看出题目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推出结果了。 2.领会题意,抓住关键词。 选择题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构成,做题时首先要看题干和备选项中哪些相符合,其次要仔细推敲题干中的文字表述,明确题干中的时空范围、选择方向和关键性限制词,明辨是非,小心行事。如果在做题过程中,粗心大意,就有可能“一招错全盘皆输”。 四、仔细检查,规范涂卡 避免因没有涂写或涂错机读卡,造成的失分。同时也要注意机读卡的横竖、前后顺序,不要出现错位的现象。下笔的力度也要达到应有的要求。

F.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转载:
1.审题方法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惟一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为重要。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1)读懂背景材料。每组选择题之前所出现的引导材料,是这组选择题的共同情景材料,其与各试题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系,试题也都是受背景调控的。背景对考生驾驭材料和选择答案有着极强的提示作用和限制作用。要重视对背景的解读,明确其时限和范围及所考查的主旨等。
(2)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例: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97年高考题)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其中出现原因是答题项,主干语是指“转变”(即由分散的抗英斗争到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7世纪-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分散到联合一致)。
(3)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是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4)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胡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
(5)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6)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观点,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7)明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G. 怎样才能做好高考历史的选择题O(∩_∩)O谢谢

现在的高考题越来越活了,课本教材的只是已经不够了,而且有的题目出的很偏,你只从课本根本就找不到答案,很多东西也越来越涉及一些政治的观点,而不单单是历史了,你在历史教材中完全找不到解释,而如果你们的老师又不注意平时对学生的视野的拓展的话,遇到一些偏题,怪题,你只能靠蒙了,所以对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你应该理解的深一点,多看看有深度的历史资料,你像很多事件,在历史教材上仅仅用一句话就解释完了它的意义,其实你如果查一些资料的话,你会发现一个历史事件政治决策要从很多方面去讨论,什么地缘政治啊,战略角度啊等等。影响它的因素是很多的,并不是一个。一些偏题怪题,比如从某个名人著作中抠出一句话,让你选说明什么问题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审题要仔细,很多答案貌似都很接近,这个时候你就要抓住他的平生的政治决策总结出观点,才能做的出来。

H. 如何做历史选择题

怎样做历史选择题?
“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
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
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
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
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
答题时要绕几个弯。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
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
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
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
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
等等。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
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猜测
时有以下规律: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
误;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
性小;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
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
母选中。
▲珍惜第一印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
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三、做错选择题的“十种表现”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匆忙答题。
2.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
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
4.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5.历史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
6.比较和迁移历史概念的能力欠缺
7.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能力欠缺
8.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
9.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10.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何处容易设置陷阱:
(1)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完整阅读
例1、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和革命派
(2)设问为否定式:标记设问关键词
(3)相似题:见到似曾做过的题不要兴奋浮躁,应该一喜即冷静,审题看条件及要求,
选项认真判断。
(4)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

I. 如何提高历史选择题正确率(高考)

一是要有一定的史实基础,比如你要记住课本上的知识点。这是根本,不要指望你能通过平时内的电视容传媒就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你还是得背书。
而是要在看题目的时候脑海里面要映射相对应的时间,可以是具体时间,也可以是一段时间,如果是一段时间的话,尽可能得想办法细化——或是从人物上(人物的生卒年、有名年份)、特殊字句上、甚至是所采用史料的书籍编订时间。
三是在选项上做文章,将选项中有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一般的话还会剩下两个选项,这也是最具有干扰的选项。(你可以先进行这一步,也可以在读完题目有上述两步的工作后再进行筛选)
四是一点建议——历史是一个很精细的东西,不能想着大而化之,想要学好历史、做好历史题目,必须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你可以通过看人物传记、历史小说,甚至是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来补充历史知识。而是要对书本上的小字部分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好是能记住旮旮旯旯里面的各种东西,你们可以在背书的时候就像刁难别人一样以问问题的形式来相互提问来加强记忆,我在此是感受深刻,这也是我历史学的很好的一个原因(嘿嘿,跑题了,回来回来)。
这就是我的一些法门,我已经经历了高考,这是我当时的学习方法,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启发。

J. 如何训练高考历史选择题

解答选择题的策略和非常规技巧
自2003年,高考选择题从30题减到25题,每一题的分值已增加到3分,这对解答选择题的能力要求更高,做好选择题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根本保证。
(一)解答选择的策略:
1、熟记历史知识,灵活运用。
历史基础知识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解题和成绩,是能力运用的基本条件。没有基础的能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都是虚幻飘渺,毫无实用的。要保证高考历史取得好成绩,必须过好基础知识这一关,细细阅读教材内容。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做到六个字:全面、扎实、系统。“全面”即要求对历史知识,事无巨细,全面掌握(不是考点知识除外),包括课文文字、表格、图表,注释等。避免记忆中出现知识的空白。“扎实”是建立在对知识的理解之上,死记的东西不会保持长久。任何历史事件都不可能是孤立的,而是环环相扣,某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可能是另一历史事件的起因。如:殖民扩张是工业革命导致的结果,却是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这又要求对历史知识能够“系统”的掌握。
如何“全面、扎实、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需要:一要在复习的时候注意前后事件的联系,注意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二要忌只看不练,没有练习的辅助,知识不可能理解和牢固。三要反复,做到温故而知新,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过目不忘,不反复,难扎实。
2、做题小心谨慎,不盲目求快,不轻视。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历史选择题表面看似简单,其实却暗含陷阱和圈套,稍不留神,即会出错。应认真审题,小心谨慎。
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审题是应注意:首先看时间和地点的限定,特别是时间限定。二要看条件范畴,原因或结果、主观或客观、政治或经济等。三要注意关键字眼。例:
⑴、建国初期,为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经济,人民政府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 )
A、完成土地革命 B、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C、稳定金融和物价 D、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物价”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最密切的关系,故选C。此题关键字眼在“稳定社会秩序”。又如:
⑵、1962年初,中共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其议题主要是( )
A、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
A项发生在“1958年”,B项为“1960年”,C项是“1959年”的,故选D。(此题可见对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要求非常之高)再一例:
⑶、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严重动摇,其主要原因是:
①西欧和日本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③西欧和日本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④“星球大战计划”实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关键词是经济霸主,与经济有关的是①②,③不属于经济范畴,④发生在80年代,也不属于经济范畴,故选C。(此题是典型)
选择题题型多种多样,有理论型、材料型、否定型和多选型,万变不离其宗,根据题目,联想其反映的阶段内容,细心分析题干和各个选项,排除错误项和无关项,找到正确选项。
(二)解答选择题的技巧:
技巧只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必须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但熟练灵活的运用多种解题技巧,无疑对做好历史选择题有很大的帮助。总结个人经验,可归纳为如下方法:
1、巧用政治常识,妙解历史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其基本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①社会的基本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进一步扩大引申为经济决定政治。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②矛盾形成历史运动,历史发展围绕主要矛盾进行③历史总体来看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运用:
例: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其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新航路开辟,扩大文化交往
C、它肯定人,注重人性,适应社会的发展
D、它反对神学迷信,提倡现世生活享乐
运用理论内容①,经济决定政治、思想文化,故选A。根据理论,根本原因一般选经济和内因。当然,做此类题,应注意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
2、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
排除法是在解题过程中最常使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解题方法,可按如下方法进行排除:
⑴与题干条件不符的应排除:选项对应题干条件,不符合者应排除,题干条件应特别注意限制条件,如: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内容限制、其它条件的限制等。
①不符合时间限制:
例1、19世纪60年代,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北美大陆迅速扩展的主要事件是( )
A、美国内战 B、西进运动 C、废奴运动 D、英荷战争
时间限制是60年代,美国内战在61—65年,BCD都发生在内战之前,不是60年代,故选A。
例2、(1998全国高考卷第23题)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标志,这是因为( )
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把持了全国政权
时间限制是1640年,B发生在1642年,C也发生在1642年,D发生在1649年,故选A。
②不符合空间限制:
例:(1999年全国卷25题)15、16世纪之交,欧洲农村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其表现之一是( )
A、货币地租消失
B、出现了最早的无产者
C、封建领主开始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
D、富裕的作坊主扩大生产规模
地点限制是农村,A表述明显错误,应是货币地租流行。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威尼斯,佛罗伦萨,所以B、D应在城市。C封建领主开始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从“农业”一词可对应题干“农村”的地点限制。
③不符合题干内容:
学会分清条件、内容、表现、结果等项目。条件即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一定是在历史事件出现之前。内容、表现是发生在历史事件的过程之中。结果、作用、意义、影响等都必然发生在事件之后。
例:(1993年上海卷第17题)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反蒋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B、上海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三反”斗争
C、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
D、民主党派的联合斗争和人民起义遍及各地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如仔细分析,可看出ABD明显是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具体表现,不是原因,故选C。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题干涉及的范畴是政治领域还是经济领域,如前面已有的一例:
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严重动摇,其主要原因是( )
①西欧和日本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③西欧和日本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④“星球大战计划”实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⑵选项表述错误应排除(做否定型选择题除外):
例:(1995年全国卷第5题)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A“禁绝”、C“一概排斥”、D“封闭”等表述都太绝对,皆错误,故选B。
⑶选项表述相同的,二者都应该排除:历史高考选择题是为单选,不可能出现两个答案,故二者皆不是,此类选择题较少,选择时应慎重分析。
例如:(2001年春季高考第21题)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因为( )
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B、议会权力大为增强
C、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 D、内阁制得以形成
细心分析,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与B“议会权力增强”选项的意思其实是一模一样的,调反过来表述的是同一意思。D项“内阁制得以形成”在君主立宪制形成之前就已出现,也不能选,故选C。
又如:(2000年广东高考卷第27题)启蒙运动中,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
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对比四个选项,ABC所表述的意思是相同的,天赋人权即是要自由平等,要反对教权主义,故应选D。
3、对应估计法:
选择题所涉及到的考点内容非常全面,在解题过程中也许我们会遇上记忆中空白或模糊的内容,能够把不会做的题目做出来,对提高我们的成绩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灵活运用好非常规的估计方法,对解好此类题目有一定的帮助,可以根据如下方式进行估计:
⑴对应估计:即根据题干内容,在选项中选出与题干意思相同或相似的选项:
例如:(1999年广东高考卷第25题)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题干的“强调人的价值”与选项B“突出人的作用”相对应,故选B。
又如:(2000年广东高考卷第26题)文艺复兴时期宣传人用知识武装起来便有伟大力量的作品是( )
A、《乌托邦》 B、《巨人传》 C、《哈姆雷特》 D、《愚人颂》
题干的“人……有伟大力量”与选项《巨人传》相对应,故选B。
这种做法实有牵强附会之意,能够应用的体型少之又少,毫无办法时可采取此下策。
⑵根据掌握的常识进行估计:
例:下列关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束了非洲人民遭受殖民奴役的历史,改变了非洲的面貌
B、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C、使联合国不再是一两个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
D、使非洲国家走上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是道路
根据常识应知道非洲大多数国家还依然贫穷落后,D是明显常识性错误,故选D。
当然,大多数不会做的题目是不可能估计出来的,特别是纯粹考认知性的题目,故应尽量扫除知识中的盲点。
上述做选择题的方法,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大多数题目是考查基础知识,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这不是一般技巧能完全解决的,所有的方法或技巧都只能起辅助作用,最实际有效的复习应以课文为托,充分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

阅读全文

与如何做历史高考选择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