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历史如何记得快又牢

历史如何记得快又牢

发布时间:2021-02-22 21:24:10

历史知识点怎样才能记的快记得牢记的准呀

倘若你能来吃苦的话,平时就努力自一点,把重要的知识点抄写在小纸片上,放在口袋里、书桌上、床头前......(一切你平时经常接触的地方),然后你有空就去看看、念念、记记,这样的话到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紧张了,而且记得牢,使得知识真正为自己所用......
如果你是迫切要用那些知识,最好拿一张稿纸,将历史事件用时间串起来,抄写列在纸上,一边看历史事件表一边记,效果会好些......一定要专心了噢~因为你都知道时间紧迫了,在短时间之内,克服一下不去想其他的事,认真掌握知识点......
越是时间紧迫越不要慌张,记住多少算多少,不然紧张得全忘了更亏......一定要适量地写一写,手脑配合很重要~ 希望可以帮助您~呵呵......

㈡ 背历史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能记得又快又牢

我也是从高中走过来的,是文科,对政治与历史的学习有点经验,仅供参考。首先我想强调回一点,政治与历史答不是让你去背的,而是让你理解,让你记忆,要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结构。 先说历史,历史是一门结构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它的内容太过复杂,繁琐。因此在思维上就应该形成一个时间结构,把时间分段,比如说中国古代史,时间段是好分的,大体结构出来之后,就应该由你去填充,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的,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等等,必须要充实,掌握了一段时间的历史事件之后,就要与其它段的历史事件作比较,找相同点与不同点。最后要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放到一起,把他们相融合,放到一起,你会发现,你已经掌握了历史,当然,你不需要去背,只要一遍一遍的翻看课本就行了,你会理解,你就不会忘了。 再说政治,政治是比较空洞的,很空,难以把握, 我的方法是实践,因为在实践中你才能记住,大量去翻阅一些政治事件,从中发现一些政治理论,去看新闻,看报纸,自然而然,你会把那些政治理论熟记于心,同时还有一个好处,锻炼你的做题的能力,提前准备了考试材料,是一举多得 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别脱离课本,一定会把这两门重要的学科学好

㈢ 怎样记历史政治又快又记得牢

抛掉学过的,也就是先假装忘记,当做自己从来没学过一样地仔细看一遍书,回一定是要有答认真地看,可以抓一些细微的点让脑子里有点印象。其他的也有人回答了,当做故事看。全都看完了后翻回目录标题,看着标题想想自己还记得标题中的哪些内容

㈣ 怎样可以又快又记得很牢背会政治历史

首先,在政治历史中总有一些名词或说法是固定的,您如果能够将这些版记住的话,那就会省权事不好。其次,您在背诵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一字不差的将所有内容记住,只要能够说清楚其意思就可以。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包括所有得分点就可以。最后,在背诵之前首先要通读一遍,将其中的意思理解了,这样背诵的时候就不会盲目了。

㈤ 怎样背历史才记得牢,还背的快

梳理出脉络,不管是时间还是地点的脉络。多看几次,并相信自己能够记住它就好。其实你每天可以和别人多聊聊历史事件,活学活用很容易记住。

㈥ 历史怎么才能记得更牢,更快,更多,有什么好方法吗

第一招:浓缩记忆法

定义:
浓缩记忆法就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紧扣住关键字眼、把复杂的识记材料加以凝炼和压缩来记忆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

例子:
西汉初年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是:「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并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把田租规定为十五税一。」我们可以浓缩为「两让一放一定」 。

好处:
浓缩记忆法的优势在於加大了大脑对知识信息的容量,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更提高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第三招:图示记忆法
定义:
图示记忆法是以各图表图、图形记忆庞杂不易归纳或不易理解的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

好处:
图示记忆法的使用,不仅能解决历史知识中一些重点和难点的顺利记忆问题,而且还比较自然地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概括、综合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第四招:运算记忆法
定义:
此法是将需要记忆的历史年分或数字化成简单的算式,从而帮助记忆的方法。

例子:
(1)加法: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是1578年,可想为15=7+8。
(2)减法:东周开始於公元前770年,可想为7-7=0。
(3)乘法:清兵入关,明朝灭亡是1644年,可想为16=4x4。
(4)除法:秦统一於公元前221年,可想为2/2=1。

好处:
这种运算法的好处是用简单易记的数式来将原本没有意义的历史年分数字变得有意思,使人容易记忆。

第六招:归类记忆法
定义:
归类忆法是把历史知识分门别类地找出一条条线索,记忆成串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

例子:
中 国古代史就可按政治、经济、民族、对外、文化五个大方向来串线。政治方面又可按朝代(或政权)的变迁、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改革措施的变化、军事战争的情 况等项目来串线;经济方面又可按政策措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来串线;民族关系方面可按地域或民族、国家来串线;文化方面可按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 筑、文学、艺术等来串线。

好处: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便於以时间为经、以类别为纬,把大量的历史知识编织起来,加强了记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
举例一:
在某个电视节目中要叫人记忆下列东西:
风筝 铅笔 汽车 电锅 蜡烛 果酱

在这六样东西,你可以记得几项呢?其实你可以六样都记得而且轻而易举。只要靠著你的想像力。
你要想像,你放著风筝,风筝在天上飞,这是一个什麼样的风筝呢?是一个白色的风筝。忽然有一枝铅笔,被丢了上去,把风筝刺了个大洞,於是风筝被掉了下来。而铅笔也掉了下来,砸到了一台汽车,挡风玻璃也全破了。后来,汽车只好放到一个大电锅里去 ,当汽车放入电锅时,汽车融化了,变软了。后来,你拿著一个蜡蠋,敲著电锅,当当当的声音,非常的大声,而蜡蠋,被涂上了果酱。
现在回想一下。
风筝怎麼了? 被铅笔刺了个大洞。
铅笔怎麼了? 砸到了汽车
汽车怎麼了? 被放到电锅煮
电锅怎麼了? 被蜡蠋敲出声音
蜡蠋怎麼了? 涂上了果酱。
如果你再回想几次,就把这六项记了起来了。

请注意,在这里所运用的方法,并不是编故事,也不是讲故事。而是运用想像力来形成一个电影的运镜画面。所以,必需要有颜色,有物体,有声音,并可以成功的利用想像力来「骗」过头脑,让头脑以为真的有发生过这件事。所以,在想「风筝被铅笔刺了个大洞」时,脑海中必需要有一个风筝,是方的还是圆的,是红色还是白色的风筝,而且是随著风摇来摇去,摇动的程度有多大,当风吹过时,有没有「啪啪啪」的声音。而破洞是在风筝的中间,还是在旁边。有多大?

㈦ 历史到底要怎样才能记得快记得牢

理解记忆,与语文、地理、政治等相关学科以及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㈧ 历史怎样快速而又牢固的记年代

中国朝代时间表

夏 前2100年-前1600年 启 阳城
商 前1600年-前1100年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年-前771年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周平王 洛邑
春秋/战国 前770年-前221年 / 洛邑
秦 前221年-前206年 始皇(嬴政) 咸阳
西汉 前202年-8年 高祖(刘邦) 长安
新 8年-23年 王莽 长安
东汉 25年-220年 光武帝(刘秀 洛阳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
三国(魏) 220年-265年 曹丕 洛阳
三国(蜀) 221年-263年 刘备 成都
三国(吴) 229年-280年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年-316年 武帝(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年-420年 元帝(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年-439年 / 洛邑
附:五胡十六国
前赵 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 304~347
后赵 319~350
前凉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后秦 384~417
后燕 384~409
西秦 385~431
后凉 386~403
南凉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凉 400~420
北凉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朝
宋 420年-479年 刘裕 建康
齐 427年-482年 萧道成 建康
梁 464年-549年 萧衍 建康
陈 557年-589年 陈霸先 建康
北朝
北魏 386年-534年 拓跋圭 平城→洛阳
东魏 534年-550年 元善见(高欢立) 邺
西魏 535年-557年 元宝炬(宇文泰立) 长安
北齐 550年-577年 高洋 邺
北周 557年-581年 宇文觉 长安
隋 581年-618年 文帝(杨坚) 大兴
唐 618年-907年 高祖(李渊) 长安
第1任 618-627年 高祖(李渊) 长安
第2任 627-650年 太宗(李世民)
第3任 650-684年 高宗(李治)
第4任 684-684年 中宗(李显)
第5任 684-684年 睿宗(李旦)
第6任 684-705年 武则天
第7任 705-710年 中宗(李显)
第8任 710-710年 殇帝(李重茂)
第9任 710-712年 睿宗(李旦)
第10任 712-756年 玄宗(李隆基)
第11任 756-762年 肃宗(李亨)
第12任 762-780年 代宗(李豫)
第13任 780-805年 德宗(李适)
第14任 805-806年 顺宗(李诵)
第15任 806-821年 宪宗(李纯)
第16任 821-825年 穆宗(李恒)
第17任 825-836年 敬宗(李湛)
第18任 836-841年 文宗(李昂)
第19任 841-847年 武宗(李炎)
第20任 847-860年 宣宗(李忱)
第21任 860-874年 懿宗(李凗)
第22任 874-889年 僖宗(李儇)
第23任 889-904年 昭宗(李晔)
第24任 904-907年 哀帝(李柷)
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 /
五代: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吴 902~937
前蜀 907~925
吴越 907~978
楚 907~951
南汉 907~971
闽 909~945
南平/荆南 924~960
后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汉 951~979
北宋 960年-1127年 太祖(赵匡胤) 开封
第1任 960年-976年 太祖(赵匡胤) 开封
第2任 976年-998年 太宗(赵炅)
第3任 998年-1023年 真宗(赵恒)
第4任 1023年-1064年 仁宗(赵祯)
第5任 1064年-1068年 英宗(赵曙)
第6任 1068年-1086年 神宗(赵顼)
第7任 1086年-1101年 哲宗(赵煦)
第8任 1101年-1126年 徽宗(赵佶)
第9任 1126年-1127年 钦宗(赵桓)
南宋 1127年-1279年 高宗(赵构) 临安
第1任 1127年-1163年 高宗(赵构) 临安
第2任 1163年-1190年 孝宗(赵昚)
第3任 1190年-1200年 光宗(赵惇)
第4任 1200年-1225年 宁宗(赵扩)
第5任 1225年-1265年 理宗(赵昀)
第6任 1265年-1275年 度宗(赵禥)
第7任 1275年-1276年 恭宗(赵显)
第8任 1276年-1278年 端宗(赵昰)
第9任 1278年-1279年 卫王(赵昺)
辽 916年-1125年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西夏 1038年-1227年 李元昊 兴庆
金 1115年-1234年 完颜阿骨打 中都
元 1271年-1368年 世祖(忽必烈) 大都
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南宋。
明 1368年-1644年 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
第1任 1368年-1399年 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
第2任 1399年-1403年 惠帝(朱允炆)
第3任 1403年-1425年 成祖(朱棣)
第4任 1425年-1426年 仁宗(朱高炽)
第5任 1426年-1436年 宣宗(朱瞻基)
第6任 1436年-1450年 英宗(朱祁镇)
第7任 1450年-1457年 代宗(朱祁钰)
第8任 1457年-1465年 英宗(朱祁镇)
第9任 1465年-1488年 宪宗(朱见深)
第10任 1488年-1506年 孝宗(朱祐樘)
第11任 1506年-1522年 武宗(朱厚照)
第12任 1522年-1567年 世宗(朱厚熜)
第13任 1567年-1573年 穆宗(朱载垕)
第14任 1573年-1620年 神宗(朱翊钧)
第15任 1620年-1621年 光宗(朱常洛)
第16任 1621年-1628年 熹宗(朱由校)
第17任 1628年-1644年 毅宗(朱由检)
清 1644年-1911年 世祖 - 顺治(福临) 北京
清建国于公元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第1任 1644年-1662年 世祖 - 顺治(福临) 北京
第2任 1662年-1723年 圣祖 - 康熙(玄烨)
第3任 1723年-1736年 世宗 - 雍正(胤禛)
第4任 1736年-1796年 高宗 - 乾隆(弘历)
第5任 1796年-1821年 仁宗 - 嘉庆(顺琰)
第6任 1821年-1851年 宣宗 - 道光(旻宁)
第7任 1851年-1862年 文宗 - 咸丰(奕詝)
第8任 1862年-1875年 穆宗 - 同治(载淳)
第9任 1875年-1908年 德宗 - 光绪(载湉)
第10任 1908年-1911年 恭宗 - 宣统(溥仪)

附: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民国再共和, 代代往下传。


望采纳

㈨ 历史应该怎么背,才记得快,记得牢

我自己曾学历史专业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适合你否。历史嘛,多背专是应该的,但要有技巧,属平时要将知识点归纳起来,列成树状图,先背好主干知识,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忆起当天所背过的内容,回忆不起的第二天就马上看书。不过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否则你就一定会讨厌历史的. 因为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费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张时间,也没有记住多少东西。二是记不准,易混淆,张冠李戴,错记漏记,把观念或原理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三是记不牢,容易忘,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记住的东西,没有多长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历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阅读全文

与历史如何记得快又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