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青岛历史上割让给哪个国家

青岛历史上割让给哪个国家

发布时间:2021-02-22 21:24:06

㈠ 青岛以前是哪个国家的租界

青岛曾经是德国的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该特权转移给日本。

1897年11月,德国内以“巨野教容案”为借口侵占青岛;翌年 3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强租青岛99年。1898年 9月,德国开放青岛为自由港,整个青岛地区作为德国殖民地又称“胶澳租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月,日本侵占青岛,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军事殖民统治。
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㈡ 青岛曾经是德国的吗 为什么当时的青岛人不生气 一战后 德国战败 青岛割给日本 青岛人就生

馆陶路始建于1899年,曾经被称为“老青岛的华尔街”、“洋行一条街”,至今仍保留有10栋省文物保护建筑。

本次文化周将举办老青岛金融回顾展,展览以青岛开埠以来的德华银行,大清银行,汇丰银行,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东莱银行,大中银行,明华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的春秋故事。

此外,文化周期间将在馆陶路37号举办“德国百年唯美机械展”。十九世纪手工机械的音乐盒、照相机,手摇黑胶唱片机、机械打字机,本次展出将让广大市民重新回味欣赏一下它们的外观和功能,感受19世纪末欧洲工业化革命所崇尚的唯美主义和工匠精神。

- 永不落幕的文化周 -

为与你一起继续探寻最灿烂的自由、最质感的生活,组委会计划推出网上乐购平台——德韵生活馆,届时展会名优商品可实现电商销售,线上与线下结合,德国商品青岛展销会将实现全季节、全天候的运营,更好的满足广大市民全年畅购的需求,详情请关注公众号。

㈢ 德国是什么时候侵占青岛的 德国侵占中国青岛的历史

1897年11月13日,德国借口“巨野教案”,派三艘军舰由迪特里希率领驶进胶州湾,据《山东通史》守兵将领章高元派人盘查,德国谎称“来此游历”,章高元信以为真并发出邀请宴请德军官遭德方拒绝。

1897年11月14日,德军下最后通牒后,章高元请示朝廷,获回电:”非奉旨不准妄动。”然据青岛著名学者李明考证,根据翁同龢与李鸿章的手记等史料,清廷收到消息已经至少是15日后了,所谓当日不抵抗命令存疑。然纵使细节淹没,最终史实已然确凿,最终青岛不战而降。

1898年3月6日,李鸿章、翁同龢与德使海靖在北京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自此青岛沦为德国殖民地,历史被彻底改写。

(3)青岛历史上割让给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德国殖民者到来之后,在青岛实行了包括铺设铁路、开设工厂、建设港口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业建设,在开启了青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为青岛之后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岛经济产业的发展方向。

青岛当今经济上的几大支柱产业,包括航运业、轨道交通产业以及纺织业,大多都可以追溯到德占时期由德国当局建立的工业。

诚然在纺织业和航运业上,青岛有着很大的地理区位优势,但是客观上而言,德占时期的建设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带来的先发优势是不能忽略的。同时,在占领青岛期间,德国在社会治理治理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㈣ 日本统治青岛后把统治权转给了哪个国家

元是中国的一个王朝,元统治中国时,蒙古人是中国人.不属于殖民统治.而日本统治朝鲜是殖民统治,朝鲜不是日本本土,日本人也不是朝鲜人.

㈤ 割让青岛条约叫什么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兵占领青岛。康有为藉此上书光绪回,引发戊戌变法
1898年答3月,签署《胶澳租界条约》。11月,宣布青岛为自由港。
即1898年3月6日 (戊戌年二月十四),清政府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割让青岛给德国。

㈥ 德国侵占中国青岛的历史事件

巨野教案
亦称曹州教案(菏泽曾称曹州)。清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十七日(1897年11月1日)长期积怨饮恨,饱受压近期凌的劳苦人民,忍无可忍,在磨盘张庄教堂内杀死了两个德国洋教士,朝野上下,一片震惊,外国洋人闻之丧胆,这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封建官府压迫具体体现。
鸦片战争以后,英,法,美,德,日等这国主义国家相继侵入中国,他们用洋枪火炮打败了腐朽的清政府,迫使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迅速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特别是在1896年前后,外国列强在我国神圣国土上任意划分势力范围,对中国加紧进行军事,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并派入大批传教士对我中华民族进行精神腐蚀和文化渗透,清政府逆来顺受,屈膝求和。在巨野,传教士及其教徒肆无忌惮,横行乡里,敲诈勒索,作恶多端,清朝官吏畏之如虎,敬若上帝,是非混淆,百般袒护。百姓们饮恨吞声,积怨痛恨,遂至一发而不可制,终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1897年11月1日夜,阴云密布。十多个手拿匕首,短刀的人,闯进磨盘张庄教堂,杀死了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迦略。能、韩二人原本分别在阳谷和郓城一带传教,因去兖州天主教总堂参加"诸胜瞻礼",路此天晚而宿。张庄教堂神甫薛田资,主让客先,安顿能,韩二人成了替死鬼。薛田资听到动静后发现情况不妙,仓惶逃往济宁,电告德国驻华大使并转德国政府。
1897年11月13日,即教案发生后的第12天,德政府派军舰多艘,强行占领胶州湾,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惩办了山东巡抚李秉衡、兖沂曹济道锡良、曹州镇台万德力、巨野知县许廷瑞等近十名地方官;赔银20万两,并在巨野,济宁,曹州等地建造教堂及传教士防护住所。从此山东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正如当时日本《外交时报》所称:华政府于山东一举一动,皆受德人指使,似满洲之实权归俄人掌握彼山东之实权,亦将归诸德人矣。

巨野教案已成为历史长卷中的一页,它记载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色的光辉史迹。也饱含着外来侵略的欺凌和耻辱,这一切将被中华民族后世子孙永远铭记在心。
巨野教案遗址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城东北10公里的麒麟镇磨盘张庄村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的是,磨盘张庄教堂于1967年被拆除,唯甫用的椅子,大床,教堂门窗幸存,为县文物管理所收藏,原教学遗址公存当年水井一眼。1977年,巨野教案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了山东胶州湾。

㈦ 青岛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哪个国家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姜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有了征伐权,成为周王朝东方大国。

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与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次年,无知被杀。鲁伐齐,欲纳公子纠,而齐高氏、国氏已召小白先入,击败鲁师,立为齐桓公。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公元前684年,齐灭掉西面小国谭,向鲁推进。公元前681年,又与宋、陈、蔡、邾会于北杏,南下灭小国遂,迫使鲁与齐言和,盟于柯。次年,齐假王命合陈、曹伐宋,迫使宋国屈服,并与宋、卫、郑会于鄄,又次年,齐与宋、陈、卫、郑复会于鄄,开始称霸诸侯。

春秋中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年,齐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合诸侯之师侵蔡伐楚,与楚盟于召陵。此后,齐多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齐会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齐霸业达于顶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齐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齐、晋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大败。到灵公、景公时,齐依旧是仅次于晋的中原强国。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

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抒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公元前386年,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姜齐绝祀。

田齐妫姓国家,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陈完入齐,事齐桓公。陈完传五世至陈桓子,陈氏开始强大。以后陈氏逐渐兼并齐国的栾、高(齐惠公之后)和国、高(齐文公之后)以及鲍、阚等族,专齐政。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姜齐之旧。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 、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成皋。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愍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愍王子法章为齐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忌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二、齐国国君表
太公—丁公—乙公—癸公—哀公—胡公(在位年不详)

献公 (9) 前859——前851
武公 (26) 前850——前825
厉公 (10) 前824——前815
文公 (10) 前816——前807
成公 (12) 前806——前795
庄公 (64) 前794——前731
僖公 (33) 前730——前698
襄公 (12) 前697——前686
桓公 (43) 前685——前643
孝公 (10) 前642——前633
昭公 (20) 前632——前613
懿公 (4) 前612——前609
惠公 (10) 前608——前599
顷公 (17) 前598——前582
灵公 (28) 前581——前553
庄公 (6) 前553——前548
景公 (59) 前547——前489
悼公 (4) 前488——前485
简公 (4) 前484——前481
平公 (25) 前480——前456
宣公 (51) 前455——前405
康公 (26) 前404——前379
威王 (36) 前378——前343
宣王 (19) 前342——前324
闵王 (40) 前323——前284
襄王 (19) 前283——前265
王 (44) 前264——前221

㈧ 青岛在历史上被哪些国家侵略过

青岛在历史上被德国和日本侵略过。

清光绪十七年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清光绪二十三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民国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民国八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民国十一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民国十八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民国二十七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民国三十四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省辖市。

(8)青岛历史上割让给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青岛市出露十分广泛。

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㈨ 1897年青岛被哪个国家占领

1897年11月,清政府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

阅读全文

与青岛历史上割让给哪个国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