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中某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为了探究它为什么发内生,怎么发生,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才会去探究历史事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举例陈胜吴广起义,但就事件本身来说,这两个人引导了一次农民起义而已。但是为什么是他们呢?为什么不是当兵或者官僚或者乡绅主导的呢?这时候就要探究陈胜吴广所处的阶级背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背景或者更多的时代背景,才会理顺这件历史事件的过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搞明白这些也有防微杜渐的功效。
2. 如何坚持历史主义方法论
历史的看问题,可以说是坚持这种方法的要义。但也要看其现实态,把辩证的眼光看待,国情的眼光,历史的眼光等充分结合起来,考虑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因素和影响。
3. 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同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因为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专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属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3)如何坚持历史主义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阶级社会有几个发展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一切思想、言论、行动,一切社会制度,一切学说,都贯串着阶级性。
贯串着各种不同阶级的特殊利益与要求。统治的阶级根据他们的利益要求和观点来制订各种法律与制度,如是,社会上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成为统治阶级的东西,都充满着阶级性。国家是统治阶级政治秩序的维护者。
4. 怎么用历史主义和辨证分析来进行科学的研究
不要跟着书上的那些拗口的词去想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也很深刻——“肯定历史,正确对待历史的两面性,以客观的态度分析认清当下问题”
5. 如何坚持历史主义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只是史学研究中的支流,但尽管是支流,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回,因为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答一些人有很强的现实目的性,试图按照他们对现实的要求,来“改造”历史.当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些观点并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可言,因为他们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事实.但从政治上看,作为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流传和泛滥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和重视.
6. 如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看问题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解决处理好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加以解决和处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中的活灵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也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解决处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统一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正确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同时也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把辨证法应用于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一)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我们党坚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把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从历史起点看,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就没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转变,没有历史是非的清理,没有工作中心的转移,也就没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逻辑起点看,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贯彻执行。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也就是说,思想路线不正确,就找不到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就不能在重大历史关头找准正确方向,就不能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用辨证法观点来了解人和事。
了解情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和出发点,也是坚持唯物论、辩证法的根本。按照哲学原理,了解情况必须要结合实际,了解得全,了解得准,做到周到而必要。要做到这样,必须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深入调查研究,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了解。如我们对某个人评价时,往往会说这个同志其它还可以,就是某一方面差一些,那么我们是否对他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了解。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和做任何一件事情需要了解,要辨证的去看,所以了解情况需要辨证法,怎样去了解情况也需要辨证法,辨证法是贯穿于我们了解情况的始终。
(四)用辨证法观点来分析解决矛盾。
事物就是矛盾,问题就是矛盾,矛盾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矛盾无处不在。如我们在决策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分析解决,而且还必需要解决好。我们在工程建设管理当中,经常会在质量、安全、进度、资金管理中发生矛盾,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又要保持按期完成,同时控制住造价。其实从辨证法的角度去分析和看,这是一种正常的存在,只有在工作中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统筹兼顾,才能完成好一项工程建设任务。
(五)用辨证法观点来研究工作中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一些哲学观点本身就是方法。实事求是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同时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有些常用的方法尽管本身不是观点,但稍加琢磨就可看出是哲学观点的延伸或运用。哲学最大的意义是为我们工作确定原则、指引方向、启迪思路。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可以解决思维方式问题,帮助我们从认识论、方法论的根本上理清工作思路。研究工作对策必须研究解决不同矛盾的不同方法,而对立统一规律能够开阔我们的思路,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方法。总之,辨证法可以使我们脑子灵、点子多、思路清、方向明,对研究工作对策作用很大。
(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能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是顺利开展好工作的关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非马克思主义,我们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既不是由哪几个理论家来回答的,也不是由哪几个领导人物来回答的,而是由共产党全党的实践来回答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注意反对和防止将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当作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用非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坚持马克思主义
7. 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同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请举
因为生活在中国,中国的社会科学都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阶级分析法是马克专思的历史唯物主属义很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但单从一个侧面分析人物又犯了片面看待问题的错误,要坚持辩证的看待问题,所以既要阶级分析,又要历史分析。
(7)如何坚持历史主义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历史人物:
1、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私营企业主;
2、应聘于外企、三资企业的各级、各类白领(主要指类似办公室文秘、技术工人等)
3、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师及各类市场稀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4、国营大企业及垄断行业的老板;
5、传媒、演艺界、体育界的明星、大腕儿。
8. 论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应该如何坚持群众观点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包含的客观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贯坚持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它们不仅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而且贯穿于这一理论体系的一切方面,使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得以确立。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该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的要义,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概括为“实事求是”,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地统一起来。在20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为了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的思想解放视为头等大事。邓 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在他看来,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题中应有之义,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又是其最高层次的组成部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及其产生发展全过程的“精髓”。我们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来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所谓理论基石,就是某个科学体系或学说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根据或原理,在整个理论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在阐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认为马克思有两个重大发现:一是“新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它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的观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它“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得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因此,“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列 宁进一步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正因为有了这两大发现,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同样,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理论上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现实情况下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着奠基的作用,理论体系的其他部分都是这些基本原理的具体展开和深化。它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础性的理论内容,没有它们便不能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主要属性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深刻体现。邓 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论断既揭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又强调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认识,反映了我们现阶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和实现程度。社会主义本质要贯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进程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的科学认识,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的基本国情的正确判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出发点,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足点。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现实根据和理论前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是数百年来人类经济学说史上最重大的思想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和重要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和一般原则,而且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战略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原理,在更具体的层次上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形式和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的目标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第一,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搞两极分化;
第二,把消灭剥削看作是一个过程,当作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任务,逐步进行;
第三,对于将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式和方法,对小平也做过一些原则设想。
(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要求;
第二,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第四,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同步同等富裕,不同于平均主义。
总之,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又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目标。三个方面紧密配合,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所以, 们要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就要看到它的三部分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固有属性,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从时间上说,社会主义本质适用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而不仅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稳定性;从空间上说,社会主义本质不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性。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部表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反映,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外在樗。社会主义特征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或意识形态。它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应具备的一般特点。社会主义体制是在不同国家和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形式和社会主义特征的实现形式,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制度的总称,即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模式。相对地讲,社会主义本质具有稳定性和抽象性,社会主义特征具有直观性和可变性。同时,征相对于社会主义体制而言,前者是共性,具有普遍性;后者是个性,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制是按普遍到特殊,抽象到具体,共性到个性排列的。社会主义本质属于第一个层次,是从理论上直接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的认知概念,是对社会主义最高层次的理论概括,它是社会主义特征和体制的本质,既决定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体制,又通过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体制来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特征是介于本质和体制之间的第二个层次,它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并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的认知概念。社会主义体制是第三个层次,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实践形式。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是社会主义体制在炒同社会主义国家表现为多样性,在同一社会主义国家不同历史阶段表现为可变性,它是从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回答社会主义“怎么做”的实践概念,离开了社会主义的体制,社会主义的本质无从体现,社会主义的特征也无从实现。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总之,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是从理论,制度,实践三个层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完整回答。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邓小平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他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划清了真假社会主义的界限,揭示了社会主义优于高于资本主义的根源,从理论层面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问题,新时期一开始,邓小平就反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实制就是要 们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中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坚持共产党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从制度层面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体制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做法必须适合于和服从于社会主义的特征,必须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基本思路有四点:一是社会主义体制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二是在经济体制方面,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是在政治体制方面,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制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四是在文化体制方面,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体制的论述,是从实践层面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这一重要思想。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9. 联系实际如何做到运用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来分析现实问题
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是物质在地球这一特定条件下经历了从无机物到生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从猿到人的漫长岁月的发展而产生的最高产物。劳动实践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脑。人在劳动实践中改变自然界也改变人自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经过亿万次重复而形成的对客观规律的自觉反映。意识和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和思维存在的形式是语言,而语言的外壳则是由物质空气的震动产生的声音。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意识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物质却是存在于意识之外,可以为意识所反映,而又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统一于物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原本没有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产生于实践,它们的统一又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又明确指出,社会意识归根结柢决定于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社会历史也是统一物质世界中的具有自身客观规律的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
②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统一物分裂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内容,同时又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与量是事物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属性。一定的量规定一定的质,一定的质也规定一定的量。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又包含着促使自身消亡的否定的方面,辩证的否定构成从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肯定与否定是对立面的统一。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和斗争构成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范畴是认识客观世界普遍联系之网的网上纽结,它以概念的形式反映了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种种矛盾关系的各个侧面,是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各个环节。物质与意识、运动与静止、时间与空间、斗争与统一、质与量、肯定与否定,以及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等等,这些范畴都是对立的统一。范畴可以帮助人们从事物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分析事物的矛盾,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较全面的认识。
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法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入手,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一步步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全过程。列宁指出这种方法是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问题的分析等,都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范例。
③认识是辩证过程。认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认识的对象是普遍联系的、充满矛盾的、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客观世界。认识的主体是物质世界自身发展的最高产物——人类。人类在自己的思维和意识中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不可知论把思维、意识同客观存在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不可能完全认识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理论。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然界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脑的产物归根结柢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原理,即世界可知性的原理。社会实践是对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驳斥。当人们能够根据某一客观过程所需要的条件使这一过程产生出来,并使它为人们的目的服务时,就证明了人们确实认识了这一过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人脑,从而创造了认识的物质器官。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客观世界不能自然地满足人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为了生存和发展,人必须改造客观世界,而为了成功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必须回到实践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又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最后归宿。实践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和感知越来越多的现象,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只有通过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才能拨开笼罩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迷雾而暴露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本质的理论思维能力是在人类长时期的实践发展的历史中形成和提高的。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各种仪器,扩大和增强了人感知现象的能力,人类还在实践中创造了电子计算机作为人们理论思维的得力助手。正是实践才使人类有了动物所没有的认识能力,离开了实践既无法感知事物的现象也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因而也不可能有认识及其发展。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即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的过程,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真理是不可穷尽的。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④辩证法、逻辑与认识论的一致。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又是认识的规律,也是思维辩证发展的规律。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外部世界的辩证发展的规律,而认识规律、思维规律的辩证法则是主观辩证法,是对前者的反映,即辩证的思维规律。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认识发展的规律和逻辑理论思维的规律是人们对客观辩证规律的自觉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领域的理论,它在认识的过程中自觉地反映客观辩证法。而认识既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又是通过一系列逻辑思维的抽象过程进行的,即通过概念的矛盾运动进行的。逻辑的主要内容就是概念的矛盾运动。因此,逻辑学同时又是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的统一。它们在内容上一致的基础是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即客观辩证法;自觉地实现三者一致,把它们统一起来的基础是社会实践。人类在认识过程和逻辑思维中自觉地反映客观辩证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推动社会的发展。
10. 历史主义方法基本要求和意义
在历史研究与史学批评中,历史主义应当与唯物辩证法相结合,令思维方式具备深刻、准确的逻辑性,唯物辩证法还具有从客观实际出发,主张事物发展的前进性、阶段性,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法则等等思想原则,从而使历史主义具备完整的历史观、方法论和鲜明的立场。在史学领域,历史主义是研究方法的主线,作为最高逻辑思维方式的唯物辩证法,则补充、强化了历史主义,被纳入历史主义的框架内。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史学界,曾经强调历史主义必须与阶级观点相结合,这是不允当的。阶级观点不过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法则在一些具体历史问题上的观念,不具备方法论上的普遍性,将之作为普遍的历史学原则会导致谬误,滥用于史学批评更是祸患无穷。例如戚本禹《必须把史学革命进行到底》(《红旗》杂志1966年第3期)一文,论述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时期史学阵地的所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未点名地“批判”翦伯赞等人在解放前为“左翼史学家”,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解放后没有接受脱胎换骨的思想改造,成为资产阶级右翼和“史学革命”的绊脚石。这种史学批评具有极“左”的阶级观点并且结合了强烈的历史主义形式,足够我们永远引为警戒。
一般而言,具体的史学批评大多仅涉及学术认识的问题,很少需要提到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角度。在史学批评中贯彻历史主义方法,就是要在遵从历史主义基本观念的前提下,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实事求是、兼指得失,是史学批评的基本出发点,历史主义要求尊重历史的实际情况,而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原则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的无根据议论。对于一部历史著述、一种史学思想、一类史学观点的批评,并非绝对排除基本否定或基本肯定的评价,那些炒作、抄纂甚至剽窃之作,完全应当予以严肃的批评,但批评者在未细致研究批评对象之前,不应预设基本否定或基本肯定的意图,而只能从实事求是、兼指得失的宗旨出发。
第二,史学批评联系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相关的客观条件予以分析,是历史主义方法的主要特征之一,即将事件置于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考察,可以加强认识的准确性与深刻性。例如对于《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恢宏气度,批评其夸张、渲染的内容和文字,都应该联系西汉武帝时期强盛的政治背景,好大务博的事功追求,哲学、文学上弘博视野与虚构、夸饰风格来分析,而不是止于赞扬司马迁的创新精神和批评其史学的局限性;批评王夫之绝对排斥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思想,应该联系明清之际的政治大变动与民族矛盾的历史环境,而不是过度地谴责其认识的偏激;对于当代史学界浮躁风气及某些学术腐败现象的批评,应该联系历史研究整体结构的缺陷、学术管理及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来予以分析,而不是仅仅限于学术道德方面的褒贬。
将事件置于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考察,必须避免脱离实际的穿凿附会,结论要谨慎,评价重实据,否则最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偏差。如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战国策派”史学观点,存在学术认识的谬误和政治见解的幼稚,应当予以批判,但被判定为“法西斯主义史学流派”,则缺乏有力的实据,乃是不恰当地联系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历史背景所造成的偏激性论点。近来一些史学批评,对某些老一辈的史学家的部分见解和议论横加指责,而实际上,当时乃是因为史料不足才造成学术的疏误,是社会的大环境促成的议论失当,这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谅解的,不顾那些史学家的总体成就而肆意贬斥,不是历史主义的正确态度。而又有一些史学批评,将过去受到过火批判与遭受政治打击的史家,描述为完美的学术大师,千方百计为其学术认识中的谬误加以辩护,这也是非历史主义的态度,远离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第三,评论一部史学著述、一种史学思想、一类史学观点,要将之置于思想、文化、学 术及一般历史进程中分析和定位,看其究竟比前人提出哪些新的见解?新的启示?价值如何?影响多大?产生了什么问题?出现了什么失误?这是史学批评所面临的比较复杂的任务 ,往往需要多层次发掘、反复研究和广泛讨论,以努力避免发掘研究不足与轻下虚美 赞誉的两种倾向。例如“古史辨派”在史学上的疑古考证,对旧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强 力 冲击作用,史学思想与方法上皆开新立异,应予以充分肯定,对其中的讹误和偏颇, 虽然应当批评,但不占主要地位。而史学界时下流行的“栽花”、捧场式的书评,虽未 必 全然空洞无物,但其虚美、浮夸之风是应当受到抵制的。
正确地贯彻历史主义方法,有助于保证史学批评的学术宗旨,史学批评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史学界的学术认识问题,这就需要从事史学批评的学者扎扎实实地进行史学研究,培养自己的学术底蕴。史学批评者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应当有较深的史学史造诣,否则难以将评论对象在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给与恰当的定位。说到史学批评的学术宗旨,涉及学术与政治的关系。笔者认为:政治与学术之间也是辩证的、历史性的关系。带有政治宗旨的史学批评也可以取得重大的学术突破,但这主要表现于重大的宏观性问题,如梁启超《新史学》对封建旧史学的批判。即使如此,太强的政治目的仍不免导致某种偏激的议论,梁启超把“二十四史”都说成帝王的家谱就是一例。
历史学对社会的审视具有综合性、总结性,但同时也有滞后性,即总要在现实事物过去一段时间后再予以总结,史学批评就更滞后一步。但所有社会活动的最后的审判,将是历史学的学术性研究,不同史学观点的审判,将取决于史学批评,因此,轻视史学和史学批评的思想,无疑是文化视野的狭窄与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