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果要客观评价蒋介石,他的历史地位应该是功过参半还是过大于功
蒋介石在统治中国期间的确做出了很多贡献,但重大贡献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让中华民国的政令统一名至实归,二是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三是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带到台湾,让日本统治时期受到洗脑的台湾人重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932年1月29日在南京召开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后蒋介石向报界发表谈话说“余决心迁移政府。与日本长期作战,将来结果不良,必归罪于一人。然而两害相权,当取其轻,--倘不迁移,随时受威胁,将来必做城下之盟。此害之大,远非一人获罪之比。余早有志牺牲个人,以救国家,他复向所惜哉! ”
随后蒋介石通电全国:“同胞惨遭蹂躏,国亡即在目前,凡有血气,宁能再忍? 我十九路军将士即起为忠勇之自卫,我全军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患迫燃眉之时,皆应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为革命尽责任,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以与此破坏和平,蔑弃信心之暴日相周旋 !中正与诸同志久共患难,今日虽在野,犹愿与诸将士誓同生死,尽我天职。”
在蒋公的感召下第十九军、第五军(第五军是后来蒋介石暗中派遣的,参战也是打的十九路军旗号)将士与上海民众同仇敌忾、奋勇抵抗、浴血奋战迫使日军在30多天的攻势中屡战屡败,迫使东京四易其帅,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1932年3月3日在国联的紧急要求下,中日双方同意停战。“一·二八”抗战,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第一次与世界强国打成了平手,震动了日本。此后,国内外对国民政府领导的抵抗都一致肯定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反对孤注一掷的作战方法,强调对日作战是一场长时期持久的战斗,必须“以时间为基础, 与敌相持,在久而不在一时”。他反对“一线配备”与“一次决战”,认为那样做,一败之后,将永无复兴之望。他说:“我们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他把我们第一线部队打败之后,我们再有第二、第三等线的部队去补充,把我们第一线阵地突破以后,我们还有第二、第三各线阵地来抵抗”,“越能持久,越是有利”。中国国民政府自1935年起前后在上海附近修筑了吴福线、锡澄线、乍平嘉线三道国防工事年1937就已竣工。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⑵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如何
可以这么样讲,峨眉山能成为现代游客的心仪之所,首先得感谢两个人。第一是蒋介石。那第二呢?当是毛泽东。蒋、毛分别是国共两党的领袖,感谢蒋介石很好理解,他到过峨眉山嘛。为什么要感谢毛泽东?可能有的人不太明白,其实中年以上的人大概都知道,在民国三十四年日本宣布战败的前两天,即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发表了一篇雄文:《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文章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这位‘委员长’现在要‘下山’了”。
“委员长”是指蒋介石,“山”是指峨眉山。毛泽东这篇文章影响巨大,可以说给峨眉山做了几十年的免费广告,至今影响尚存,峨眉山不应该感谢毛泽东么!
人所共知的事实是,蒋介石与毛泽东是一对“政治冤家”,而他们真正成为对手,其实系自蒋介石上峨眉山后始。1934年10月,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主力被蒋介石指挥的“国军”逼得无路可去,只好开始长征。这年年底,顺着红军退走的方向,蒋介石瞄上了西南地区。1935年,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来到了四川,亲自坐镇指挥“剿共”,并在峨眉山下开办了军官训练团,整编川军。
就是此时,蒋介石在峨眉山脚下的红珠山,修建了自己的别墅。如今别墅尚在,这就是游人可以看到的“蒋介石官邸”。不只可以看到,有钱的人还可以住进去,28000元人民币,可享受“蒋委员长的套房”一晚。
这次到峨眉山,我便专门去看了蒋的别墅。别墅位于山坡上,前有红珠河,后面是高山。蒋介石颇通堪舆,说这里风水好,“前有照”,推门前望,峨眉胜景和红珠河风光尽收眼底。后面接连有几个小山丘,于是才在这里建了自己的官邸。如今这附近分别建了好几幢别墅,紧靠的蒋介石官邸的是“三号楼”,又称“元帅楼”,因为朱德元帅曾住过,故名。
⑶ 蒋介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作用和地位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专为重要的影响。属
决策抗日战、坚持抗日战方面,作为当时执政党的领袖,蒋介石确实起到了其他人无可替代的作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声明“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表示了发动抗战的态度。但即便是此时,国民党高层内部的意见仍然不一致,仍然有人对能否发动和坚持抗战抱有怀疑态度,包括胡适这样的知名人物,也主张忍痛求和。蒋介石通过各种方式,说服、调和、打通国民党内的不同意见,最后决策实行抗战,“义无反顾”。就这一点而言,蒋介石对于抗战的发动确实是有贡献的,而且他在抗战期间也始终坚持了抗战的立场,抵制了日伪的“诱和”及国民党内外的求和主张,也值得予以充分的肯定。
⑷ 对蒋介石的历史评价
在台湾,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从“神化”到“丑化”的过程,甚至掀起过一些政潮内;容在大陆,对他的评价则经历着从“漫画”到“写实”的过程。现实政治的演变与档案材料(尤其是“蒋中正总统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的不断开放,使得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为持续的“热点”。
蒋介石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作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著名的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评价)
(4)蒋介石的历史地位如何扩展阅读:
蒋介石介绍:
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蒋中正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于民国政坛,在孙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国民党达半世纪;其于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于军政核心,领导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次大战,但其政治手腕与独裁统治亦遭受批评。
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⑸ 蒋介石的历史地位是功过参半还是遗臭万年
对蒋介石,即使是中共的官方文件中也从未用过“遗臭万年”这个词,毛主席对这个对手还是相当尊重的。
⑹ 中国近现代的所有政治人物中,蒋介石的历史地位可以排名第几
整人可以排在第一位。历史业绩能排进前三。
⑺ 蒋介石的真实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他老是来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自、政、军主要领导人。1908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后兼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西安事变后接受抗日主张。1948年召开国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同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及国民党总裁,1975年4月5日于台北去世。
⑻ 蒋介石的历史地位
作为一个政治家,蒋 介 石 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回口的大多答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蒋 介 石 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
希望能够帮到您!
⑼ 蒋介石的历史地位是功过参半还是遗臭万年-
当然是功过参半啦,他的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结束论军阀混战的时代,基本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2.全面抗日
3.是中国在世界上有重新获得了一小块地位
而其过无非就是想专制独裁(注意!只是“想”)
1.杀共产党
2.挑起内战
3.所谓的压迫人民
但这几条过就足以盖过他所有的功,让他身败名裂了。其实,作为共产党,在某些意义上是要感谢蒋介石的。要是没有他的功,也就没人帮他们扫平后路,凭借共产党那点微弱实力,怎么可能坐上执政党的宝座的:要是没有他的过,他们也就没有机会,出师无名,也自然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执政党。
每一个领导人物或者说一个党派都是有政治野心的,你能说毛主席没有吗?文化大革命,纯属是为他一个人而挑起的,十年文革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使中国从各个层面上都停滞了十年,只是没有被推翻罢了,要是被推翻了,还不是和蒋介石一个下场。你可以说共产党没有野心吗?说的好听只是想让中国强大,没有其他的意思,与国民党刀锋相见只是被逼的,但你能保证他们不想步步高升吗?要是不想,又何必自立门户,自创党派呢?回顾中国历史,哪一次所谓的人民起义不是为了权和利呢?反之,你能说蒋介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吗,他也是一个革命党人,也同样为国家着想,只不过与共产党政见不同罢了。
可以说共产党是明白天下大势的,他们所推崇的社会主义很适用于当时的中国。
而蒋介石夫妇所向往的资本主义对于当时社会来说真是太遥远了,太不适宜了,还导致了党内的腐败,这也是他们所失败的一大原因。不过我认为资本主义本身是没有错的,社会主义也只是暂时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切都是要改革的。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邓小平,他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时局,知道持续的社会主义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于是便有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完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基本转型,将中国的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好了,不说那么多题外话了,蒋介石有功有过,怎么认为天下人自会评说。
⑽ 蒋介石的历史地位有什么功与过
1920-1921年华北四省区大饥荒:死1000多万人,灾民3000万(一说5000万)
1925年川黔湘鄂赣五省大饥荒,死人数不详。
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死1300多万人。
1931年饥荒长江水患死14万人,受灾民众1亿人,灾后因饥饿、瘟疫而死亡人数达300万人。1934年全国大旱灾,导致饥荒,饿死过600万人。
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饥荒:受灾大约3700余万人,死人数不详。
1941年广东大饥荒,死人数不详。
1942年中原大饥荒:仅河南一省1000万人口就饿死300万人。另有300万外出逃荒,冻饿而死不计其数。
1943年广东大饥荒,300万人冻饿而亡。
1945年东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东﹑浙江﹑福建﹑山西﹑广东﹑安徽﹑广西灾民达1900万,死人数不详。
1946和1947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
整个民国时期,仅我能查到的资料,因为灾荒(不包括战争死亡、未公布死亡数据的灾荒、及其他死亡人数)死亡的人数是:5564万人。
仅在蒋介石治下(不包括不包括战争死亡、未公布死亡数据的灾荒、日伪统治区的死亡人数、扒开花园口淹死的89万,及其他死亡人数),就死亡达:3650万。
这就是蒋介石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