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
主要是眼界的问题,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可以去参观大型艺术博物馆,多看一些回世界答名著典故。参加世界组织机构的志愿者活动,老师和家长多多关注和引导这一方面。
所谓"世界意识",是指以开阔理性的全球视野、人类视野,认识、对待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实的思维方式。
Ⅱ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大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快速发展和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当今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多种文化的影响与冲击,经济全球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敏感的群体,社会的变化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他们普遍存在人生价值观的冲突。在新形势新政策下,如何引导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与分析
1.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
人生价值观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生价值取向和人生价值途径的认识和根本态度。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正确的,他们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拥护党和国家的大致方针,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有激情,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并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发展中。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社会并解释问题,但在探讨人生价值的道路上仍存在一些偏差和错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深,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代大学生个人主义有所抬头,个别大学生甚至成为拜金主义者。在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刺激下,大学生逐渐冷漠优良传统,价值偶像错位。部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出现一种模糊、冲突的状态。
2 .针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
首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物质生产全球化推动着精神生产全球化。正如马克思所说“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①不同价值观的相互冲击,尤其是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冲击,致使大学生思想混乱、价值迷茫,产生一系列理想失重现象。其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传媒如网络、影视、书刊等热衷于宣传和介绍错误的价值观念,甚至是歪理邪说,致使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困惑。再者,作为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物质上富足的他们心理仍尚未成熟,青年时期仍是心理急剧发展的动荡时期,观念的多元和多变使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价值标准,又缺乏对国情的了解、生活实际经验的不足,使大学生很容易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出现偏差。
二、如何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紧抓理论学习
1.引导学生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是党和国家根本意志与利益的体现。高校及其代表国家未来的学子们,应当成为行使这种意志的重点部位和后备中坚力量。另外,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世界观指导,提供科学方法论指导;有利于修炼大学生良好的人格魅力,增加大学生的知识涵养。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高校应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与教学宗旨统一起来,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化为教学要素、过程和效果,营造充实、丰富、生动、优秀、创新的教学工作体系和科研工作体系中,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积极倡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提出进一步要求。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地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高校应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到各门学科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系统的理论学习,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学习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思想,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精髓。传统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存在经典性强、历史性强,实用性高的优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会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人生方向的正确理解,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奋斗方向,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对人应该朴实做人,低调做人的教育也帮助大学生防备物质社会的浮华冲击,避免盲目崇拜和拜金主义。
(二)加强实践教育
1.宣传先进典型,进行共同理想教育
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我们要注意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应邀请优秀知识分子、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组织同学积极参与聆听。同时我们要大力宣传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梁强、李素丽、秦文贵这样的先进模范人物,将他们不怕苦、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讲述给同学,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榜样来改正自己在人生价值观取向上的错误观念。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发展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大学生们最熟悉最亲近的学习榜样。
在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时,要处理好多数人群与少数人群之间的关系,既要宣传先进的思想道德,又要进行共同理想的教育,这样才能团结、教育大多数大学生。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无论进行哪方面的教育,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共鸣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容易沟通每个人的思想,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只是少数先进分子的自觉行为,并不能作为对一般大学生的必须要求。当然这并不是要放松教育,而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点让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确立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开展以人生价值为主题的研讨会,定期进行思想总结汇报
怎样引导和培养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际上关系到我国应培养什么样接班人的大问题,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决这些年来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选择并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定期开展以人生价值为主题的研讨会是十分必要的。
积极主动地定期进行思想总结汇报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的有效途径。首先,思想总结汇报应是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流露,最重要的是真实,切忌只做表面文章。其次,写思想总结汇报应根据自己不同时期的,集中就问题谈透彻,不要泛泛谈多个方面的问题。再次,写思想总结汇报要密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杜绝形式主义。最后,写思想总结汇报要对自己做一分为二的评价,不但要对自己的进步进行肯定,而且要出自己仍存在的不足,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并及时改正。
3.组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为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坚持对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除进行一些宣传报告式的教育外,我们还可以针对大学生喜欢参与性、竞争性活动的特点,更多地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例如采取访问先进典型、有奖征文大赛、演讲比赛、辩论大赛、千人签名活动等形式来教育、启发大学生。通过种种方式,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来熏陶大学生,从而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结束语
新形势新政策下,大学生在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身处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浮华背后更需要大学生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避免走上歧途。因此,作为哺育英才的摇篮,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努力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Ⅲ 结合历史,谈谈大学生如何做到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首先了解历史,培养良好的历史观念,然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Ⅳ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如何培养党史意识
(一)转变思想意识、重视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
从思想上重视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真正做到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中共党史相关课程,特别是应该在选修课中加大党史教育的学分比重,引起大学生对党史教育重视。
(二)多措并举提高高校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自觉性
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学习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在党史教育中,可以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潜移默化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堂教育之外,要组织青少年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首先,充分利用校园资源。依托校园内的“文化墙”“文化长廊”、图书馆资源、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合理设置教学实践环节,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四)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学队伍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特别是党史教育的教师,政治站位要高。坚持将党和人民的立场作为自己的立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正如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五)积极打造“互联网+党史”模式,提升党史教育效果
要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毒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现如今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重要阵地。高校要利用网络多媒体介绍、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密切关注网络动态,帮助大学生去伪存真。
(4)大学生如何培养历史眼光扩展阅读
近年来,党史类题材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这类影视作品会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历史认知出现偏差、迷惑、不全面、甚至误解等问题。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给党和国家及学生个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型媒介如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据调查,大学生网络使用率近100%,其中每周上网 10 小时以上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一。这一新型载体的庞大力量,也给推进中共党史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未完全形成之际,对新型媒介中出现的文章、观点、态度、价值导向等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很容易受到干扰、甚至毒害。不利于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发展。
Ⅳ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10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对于不同的时代,历史使命感也不同,对于当版代大学生来说权。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更好的服务使自己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平时好好学习理论,把责任感提高到思想高度,其次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身处21世纪,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是困于“象牙塔”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把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Ⅵ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一、什么是历史意识
什么是历史意识?历史意识不仅是记住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它更多的是对历史的理性思考,思考个人、民族所处的生存状况并形成在现实中生存的智慧,思考作为个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观念和意识才能更好地开拓未来。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意识就是通过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思想观念。“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而已,而是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
二、新课标要求下的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历史意识
初中历史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从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培养的历史意识有:
首先,历史意识应该是跨越时空审视历史的思维观念和方法。把一切事物看成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根据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于友西等学者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认清和把握世界发展的进程和潮流,认同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美德,继承革命传统,使学生具有把我国建设程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和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历史责任感,这些都是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可以看出,历史意识中蕴含着学生必须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
其次,历史意识应该是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等历史情感,即对自己民族、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历史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1、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历史意识的基础
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形成学科能力与素养,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地钻研课标、吃透教材、全面的认识
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历史知识是基础,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学生怎能具有检讨过去、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呢?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的关联,注意每一节知识内在的联系。
2、在教学中注重思想观念教育,是培养历史意识的内容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传递历史知识,而是在人的教育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中学历史课程每一章节无不透露着深厚的思想观念教育内涵。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忧患意识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教材中“导入框”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历史意识起到导航作用,教师要认真关注,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可联系青藏铁路的开通,分析青藏铁路为发展西藏,造福西藏的巨大作用;采用有关图片和数据说明党和人民对西藏发展做出的贡献,深刻领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达赖一伙藏独势力种种破坏国家安定团结,违背藏族人民意愿的罪恶行径和最终失败的可耻下场。 3、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下,有序地进所谓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它能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
索的体验,能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以及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正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其所谓“明智”,可理解为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
4、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析评能力,是培养历史意识的落脚点。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能够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
例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有正反两个方面,教材主要介绍正面人物,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了解正面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通过对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思想得到良好的熏陶,获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反面人物,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发展规律。如历代封建王朝的衰亡、历史上的变法改良都存在着共性,通过分析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事理,历史意识得以提高。
总之,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学会借鉴前人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正
确理解现实和思考未来。历史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实现真正的回归。
Ⅶ 大学生怎样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
多看看关于历史的书,特别是近代史,体会老一辈他们为了今天的共和国付出了怎样的回代价,明白今答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多体验体验生活,多关注关注边缘人的生活,你会看到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的不满意,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生活在水生火热中,他们急切需要改变这一切,需要我们的帮助。
多关注关注国际形势,明白国际竞争的激烈程度,牢记落后就要吃亏的真理,担起祖国伟大复兴的重担!
注:
我这话是自己认为的,没有书上的条条款款,万万不可只此就作为此题的答案!我只希望中国有越来越多合格的大学生来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哎,别看祖国现在蒸蒸日上,其实我真的很担心它未来的发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