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历史中真实的程咬金是怎样的人
民间有句谚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在《隋唐演义》、《说唐全传》等隋唐历史小说中,程咬金跨越的篇幅是最长的,从瓦岗寨起事,到玄武门之变,从薛仁贵征东,到薛丁山征西,从薛刚反唐,到中宗复位。小说中程咬金大腹便便,虽然本事不高,只会三斧子半(三板斧),但他粗中有细、机警过人,常常化险为夷,同时运气极好,还曾经在瓦岗寨做过混世魔王。
历史中真实的程咬金又是什么样的人呢?是否真如隋唐历史小说中所描述的传奇人生呢?据文献记载,程咬金字义贞,后改名为程知节,济州东阿人。程咬金并非贫寒出身,从他的曾祖父程兴到他的父亲程娄,程家一直在北齐政权的担任地方大员。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天下之时,程咬金才刚刚出生。
年少时程咬金骁勇善战,喜欢舞枪弄棒,但最为擅长的兵器并不是板斧,而是马槊(在马上使用的长矛)。时值隋朝末年,盗贼遍地,为保卫乡里,20岁左右的程咬金招集几百个乡亲组织起了“民团”。随着天下局势越发的动荡,程咬金投奔了瓦岗军的首领李密。历史上李密的首领位置是翟让推让给李密的,而非程咬金。
此时瓦岗军的势力如日中天,李密通过精挑细组织了8000精兵,号为“内军”,充当自己的亲兵,分别由四员猛将率领,程咬金是其中之一。也大概在此时,程咬金才第一次遇见大约年长自己18岁,同样担任内军骠骑将领的秦叔宝,从此两人的命运也连在一起。
618年9月李密率领瓦岗军与王世充在洛阳附近展开决战。李密率领程咬金等人驻军邙山,派遣单雄信率领外马军,驻扎在偃师城北。王世充率军突袭单雄信部,李密派遣程咬金、裴行俨率军援助,双方展开血战。激战中,裴行俨身中流矢,坠落马下,程咬金上前连斩数人,抱起裴行俨,两人共乘一马撤退。王世充追兵用槊来冲击他,反被程咬金将槊折断,并“斩追者,乃免”。
邙山之战瓦岗军的势力遭到重创,李密逃亡关中,投靠李渊,程咬金等人则被王世充俘获。王世充虽然收编了程咬金、秦琼等瓦岗寨的猛将,但程咬金十分厌恶王世充的为人,于是与秦琼等人在阵前倒戈,率领十几个人投向唐军。李世民大喜,封程咬金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秦琼为秦王右三统军。此后程咬金成为李世民的心腹,追随他出生入死,“从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搴旗先登者不一,以功封宿国公。”
随着唐朝统一战争的结束,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围绕着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621年李建成为削弱李世民的力量,将程咬金外调为康州刺史。程咬金拒绝上任,对李世民说道:“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
626年6月4日作为李世民的亲信,程咬金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因功被封为太子右卫率、右武卫大将军之职。李世民即位后,程咬金先后担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左屯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等职,并改封为卢国公。643年李世民将追随他开创大唐的24位功臣画影图形供奉于凌烟阁之中,时年55岁的卢国公程咬金位列第十九,而排在末位的秦琼已于五年前病逝。
649年李世民病死,程咬金奉太宗遗命命率领禁卫军护卫太子李治回京即位,并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三个月之久。李世民死的消息传到西域,被唐朝封为瑶池都督府都督的阿史那贺鲁(西突厥人)开始反唐,夺取西州、庭州等西域地区,统一西突厥部众,与唐朝对抗。
经过几年的准备,655年唐高宗李治派遣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军队讨伐阿史那贺鲁。9月唐军在鹰娑川击溃阿史那贺鲁两万人,“追奔二十里”。当先锋总管苏定方建议乘胜追击时,副帅王文度以有密旨为由拒绝,而年迈的程咬金也丧失了当年的锐气,默许了王文度的指挥。大军不仅丧失歼敌良机,反而“马多瘦死,士卒疲劳,无有战志”。当大军抵达怛笃城时,数千家胡人开城投降,程咬金不顾苏定方的阻拦,听从王文度建议,“取其资财,屠城而去”。
大军回京后,程咬金被免官,但不久再次被任命为岐州刺史。此后程咬金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李治批准。此后戎马一生的程咬金渡过了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直到665年2月7日程咬金于长安怀德里的宅邸中病死,时年77岁,此时唐朝的皇帝还是李治。此后朝廷追封他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并陪葬于李世民的昭陵旁边。
在小说、影视剧中程咬金娶了裴元庆的姐姐裴氏,但在真实的历史中程咬金一生中先后有两位正妻,前妻孙氏628年病死,时年31岁;继妻崔氏,出身百年名门清河崔氏,于659年病死,时年67岁。
文学作品中程咬金有两个儿子,程铁牛、程万牛。但在历史中程咬金共有嫡子3人,庶子3人(文献中有名字的)。长子名叫程处默,后来承袭了父亲卢国公的爵位。次子程处亮(有的文献也叫程怀亮)于633年迎娶了时年10岁唐太宗的第11个女儿清河公主李敬(早婚在古代很正常),两人年纪应该相当。程处亮成为驸马都尉,被封为东阿县公,先后担任左卫中郎将、宁远将军等职。此外程咬金还有一个少子,名叫程处弼,庶子有程处寸、程处立、程俊等人,留下的资料很少。
这就是历史中的程咬金,他是一员能够冲锋陷阵猛将,却不是一员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这就是今天的话题。不要把文学当成历史,但文学中包含历史的因素,这正是历史小说的魅力。
㈡ 如何评价程咬金
程咬金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混世魔王,那个只不过是一些小说或者演义当中版的,历史上并无此称号,包括程权咬金的三板斧在内也都不是历史上真实的。 其实关于“程咬金三板斧”很多都是演义,并不是正史,很多情节都是虚构或夸张的,正史中真实的程咬金半路杀出来时,手里拿的兵器,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板斧,而是十八般兵器中的另一种。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七十二程知节列传记载:“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欧阳修、宋祁的<新唐书>卷一〇三程知节列传记载:“善马槊”。至于程咬金是如何使用马槊这种兵器的,史料中没有什么细节,倒是记载了他在战斗中受伤挂彩、“刺槊洞过”、折断其槊、救人危难的过程。
㈢ 程咬金的历史评价
李世民:志怀锐颖,气干强果,业预艰难,效宣行阵。入司禁卫,勤诚著於轩陛;出镇方隅,惠化洽於黎俗。畴庸有典,式隆宠命。
《旧唐书》: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为功臣药石。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籞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而并晓世充之猜贰,识唐代之霸图,可谓见几君子矣。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赞曰:太宗经纶,实赖虎臣。胡、鄂诸将,奋不顾身。图形凌烟,配食严禋。光诸简册,为报君亲。
《新唐书》:帝王之将兴,其威灵气焰有以动物悟人者,故士有一概,皆填然跃而附之,若榱椽梁柱以成大室,又负偃植,各安所施而无遗材,诸将之谓邪。然皆能礼法自完,贤矣哉!
《大唐故骠骑大将军卢国公程使君墓志》:绕星飞贶,捧日摛祥。鸿源浚远,庆绪灵长。曾父德迈,大父名扬。懿哉显考,粹范昭彰。其一。惟公挺生,载标时杰。敏识韶亮,逸韵高绝。猛概桓桓,英规烈烈。影媚虬浦,声驰鹓穴。其二。性符端确,志叶贞醇。详善服义,砥行栖仁。践直无隐,基忠有津。智兼二略,艺总六钧。其三。昔在隋季,卷怀昏德。日斗星亡,风回雾塞。聿逢运始,投诚徇国。抚剑要功,褰旗静慝。其四。洪勋允著,大赍斯酬。分竹为牧,疏茅俾侯。要鞬睢籞,司戟摇丘。恩滋业泰,宠洽名休。其五。出总外台,入居中垒。抑扬风政,肃清奸宄。拥旆祁山,建旗汧水。云谁树绩,我昭其美。其六。辞荣养素,宅静凝玄。方期介祉,奄怆归全。山扃聚月,野隧衔烟。雄图遽已,盛德空传。其六。
㈣ 对程咬金的评价
程咬金,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人。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败亡,与秦叔宝投秦王帐下,以平宋老生、窦建德、王世充功封宿国公。玄武门之变有功,迁右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贞观中,历泸州都督,改卢国公。高宗时出征贺鲁,因屠城罢官。卒后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 程知节是程咬金成为唐朝官员以后的名字,其曾祖父程兴,是北齐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治所在今山东茌平西南)大中正,唐又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由此可见,程知节应是世家大族之后,绝非寒门出身。 隋末四海鼎沸,大乱之中,程咬金聚数百徒众,捍卫乡里。他青年时就骁勇异常,善于马上击槊。李密起兵反隋,他前去投靠参加瓦岗军,署为内军骠骑。成为李密左右的重要人物。当时李密拣选八千名勇敢异于常人的兵士,以四骠骑统领,号为内军,程咬金即四骠骑之一。李密常对人讲,“此八千人可当百万军”。李密与王世充交战时,程咬金领内马军与李密在北邙山指挥。王世充率众猛攻单雄信统领的外马军,李密见状就命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也是勇猛骑将,先行冲阵,行到中间被流矢所中,滚落马下。程咬金挺身而出,一骑先行,击杀敌人,王世充那些争前想斩大将人头的兵士望之披靡。程咬金下马把受重伤的裴行俨抱上马,两个人骑一匹马往回走。王世充又派骑兵追击,由于马上还有裴行俨这名伤员,程咬金的动作不如平时灵活,一根尖槊洞穿其身,这位大英雄牙关紧咬,回身生生把槊把折断,顺手一带把追刺他的兵士拉至近前,刀斩其头,后面追骑大骇,谁都不敢再近前,最终两个人平安归营。(裴行俨就是《隋唐演义》中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的原型。正史中,他勇猛善战,号“万人敌”,降于王世充后,心有不甘,想行刺未成,被王世充所杀。) 李密与王世充大小近百战,胜多败少,但洛水之战,由于王世充事先索得一个貌似李密的人,他把此人推向阵前,声言已捉得李密,瓦岗军误以为李密真的被俘,遂军心动摇,阵势混乱,结果大败,程咬金、单雄信、秦叔宝等人不得已,归于王世充。王世充这位隋炀帝宠臣、西域胡人出身的枭雄对这几位大将“接遇甚厚”,很希望他们帮助自己扫平天下。相处没多久,程咬金就对秦叔宝说:“王世充器量浅狭,平时胡乱妄语,喜欢诅咒发誓,迷信神怪,简直就是个跳大神的老娘们儿,根本不是拨乱济世之主!”不久,王世充与李世民战于九曲,程咬金等人列于战阵,忽然与秦叔宝等人拨转马头,面向王世充说:“蒙您接待,极欲报恩。但您性多猜疑,身边又多小人,不敢在您身边久留,今谨奉辞!”言毕,与左右数十人跃马而奔唐军,投奔李世民。王世充身后数万兵马,但因惧怕程咬金等人的勇武,只得眼睁睁望着他们离去,无一人敢蹑追其后。 归唐后,程知节“每阵先登”,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军功封宿国公。高祖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为了翦除秦王李世民左右羽翼,把程知节外调为康州刺史。情急之下,武人出身的程知节对李世民以言相激:“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我冒死不走,请大王您也速下决心!”“玄武门之变”后,升为右武卫大将军。贞观年间,改封卢国公,是唐太宗至始至终的忠臣之一。 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程知节任葱山道(在今新疆西)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十二月,程知节引军至鹰娑川,遇突厥强兵四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师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追奔二十里,杀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嫉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知节说:“现在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则战,万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还对人讲皇上有密旨给他自己,让程知节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可怜远道万里的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知节:“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现在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英雄老矣,此时程知节全无青壮年时代的锐气,摇头不从。 唐军至恒笃城,有胡人数千归降。王文度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还能得大笔资财。”苏定方切谏:“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伐叛!”程知节默许王文度。几千胡人被杀得干净,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史书虽未明讲程大将军也贪财宝,但“独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儿。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知节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大英雄晚节不保,杀降利财,贪生怕死,令人遗憾。虽然不久又被朝廷起用为岐州刺史,毕竟气短,程知节上表退休。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程知节善终于家。赠骠骑大将军,赔葬昭陵。 其子程处默,袭卢国公爵;程处亮,以功臣之子娶太宗女清河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少子程处弼,官至右金吾将军。 程咬金墓位于陕西礼泉县烟霞乡上营村西,关中环线路南。历尽盗劫,考古工作者曾进行过清理,出土《程知节墓志铭》和《程知节碑》,现存昭陵博物馆。根据这些出土文物,文史工作者考证清楚了程咬金的生卒年月和其出身,弥补了以往史料记载的不足,也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程知节。 而在以《说唐》为代表的系列话本及历史演义小说中,程咬金,被演义成使一柄八卦宣花斧、性格直爽、粗中有细的福将,而且特别长寿,活了一百多岁,直至武则天政权垮台。程咬金也是《隋唐演义》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其绝技就是梦中学会的三板斧,外号“混世魔王”,人如其名,干的混事数不胜数,以贩卖私盐起家,和秦琼是姑表兄弟,曾为瓦岗寨大魔国国王,后投降李唐。据此改编的戏曲影视中,程咬金也是一个重要而可爱的角色。各种版本常有出入,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中国人耳熟能详。这就是通俗演义小说的民间力量,尽管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已经被演义或涂改,却使程咬金的名子妇孺皆知。
㈤ 历史上的程咬金是怎样的
程咬金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直至今天,在我们使用的俗语中还有“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这样的话。在《隋唐演义》《薛仁贵传》《薛刚反唐》中,他是一个重要人物。二十多年前听广播评书是件很时髦的事,许多老百姓正是从评书里了解了程咬金这个人物,还有一些票友是从戏剧中认识他的,现在也有许多朋友是从影视剧中看到这个人物的。人们往往把程咬金和《说岳全传》中的牛皋、《明英烈》中的胡大海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些人性格豪迈,似有些憨傻,常做出些令人捧腹之事,虽然武艺不高,在战场上却是常胜将军、“福将”。关于程咬金的故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个人物在正史中又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程咬金生于何年已无从查考,但在隋末恐怕是没有人会质疑的,他死于公元665年,评书中说他活了108岁,比后来的药王孙思邈(581—682)还要长寿。程咬金是唐初大将,后来改名叫程知节。他是济州东阿(今山东)人,隋末从李密参加瓦岗军,任内军骠骑(评书中说他当过瓦岗军的首领,自号“混世魔王”,后又禅位李密,改任先锋官)。李密兵败后,他又归附了王世充,后归唐,任秦王府左三统军。他跟着李世民镇压了窦建德起义军,又击败了王世充。程咬金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等职,封卢国公(评书中说他被封鲁国公直至鲁王)。唐高宗时他率军攻西突厥,无功而还,被免职。后起为岐州刺史,致仕。 《唐书?卷二?本纪第二》记载:“金刚列阵,南北七里,以拒官军。太宗遣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当其北,翟长孙、秦武通当其南……”这恐怕是程咬金的名字在《唐书》中的初次亮相了。 很快,书中又写道:“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幡而入,直突出其阵后,张我旗帜。贼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德于阵。”这是程咬金参加过的一次辉煌战役,消灭了窦建德这支起义军的力量,为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这段简短的文字说明了程咬金(程知节)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为李世民剪除政敌,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李世民也没有亏待这位功臣,于是大加封赏,其中“程知节七百户”。 《卷四?本纪第四》记载:“夏五月癸未,命左屯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等五将军帅师出葱山道以讨贺鲁。”“御玄武门,饯葱山道大总管程知节。”“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与贺鲁所部歌逻禄获剌颉发及处月预支俟斤等战于榆幕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获驼马牛羊万计。……程知节与贺鲁男喗,斩首数千级,进至怛笃城,俘其部落户口及货物巨积。”“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坐讨贺鲁逗留,追贼不及,减死免官。”这些文字记录了程咬金所经历的又一次大的战役,但结果似乎并不理想,他也因此 “减死免官”了。 《卷五七?列传第七》中说“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四人食七百户”,讲的是程咬金的待遇问题,和前面有点重复。 《卷六四?列传第十四》记载:“建成乃荐元吉代太宗督军北讨,仍令秦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并与同行。”连李世民的政敌都知道要拉拢程咬金等人的重要性,可见在当时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卷六五?列传第十五》中提到“左领军大将军、宿国公程知节可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十七年,令图画无忌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卢国公程知节”,这恐怕是唐王朝统治者所能授予功臣的最高荣誉了。 直到《卷六八?列传第十八》中,才对尉迟敬德、秦叔宝和程咬金等人单独立传。可惜上述这段文字对于程咬金这位大英雄的描写过于简略(不足1000字),比起评书中的那个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相去甚远。 《卷八三?列传第三十三》为苏定方立传时提了几笔程咬金,因为这是给老苏立传,老程也只能给当当配角,没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 《卷一九五?列传第一百四十五》中提到“诏程知节、苏定方、任雅相、萧嗣业领兵并回纥大破贺鲁于阴山,再破于金牙山,尽收所据之地,西遂至耶罗川。” 这恐怕是程咬金的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唐书》中了。 我对《唐书》中关于程咬金的描写感到非常不过瘾,觉得比起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项羽、韩信、李广等人的描写相去甚远,于是又翻开了《新唐书》。 《新唐书?卷三?本纪第三》提到的“伐贺鲁”之事与《唐书》雷同。 《卷七十九?列传第四》重复了“乃多引秦王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与行,又籍秦府精兵益麾下”的内容。 《卷八十六?列传第十一》中“王令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为北军,翟长愻、秦武通为南军。”与程咬金在《唐书》中的初次亮相重复了。 《卷八十八?列传第十三》又说了一遍“程知节户七百”,简直味同嚼蜡。 《卷八十九?列传第十四》记载:“(秦叔宝)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这段内容有点滑稽,在《唐书?卷六八?列传第十八》中,类似的话明明是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的,在这里却倒了过来。反正是两个人在背地里说王世充的坏话,并且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至于是谁说的,也就并不重要了。 《卷九十?列传第十五》是为程咬金作传的,内容和《唐书?卷六八?列传第十八》雷同,文字比前者还要少。 《卷一〇五?列传第三十》提了句“程知节普州刺史,国于卢”,也没有什么新东西。 《卷一一一?列传第三十六》《卷二一五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下》还是讲征讨贺鲁的事情,和《唐书》中的内容差不多。 《卷一九一?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又提到凌烟阁的事,“右武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比《唐书?卷六五?列传第十五》中多了个“右武卫大将军”的头衔。 从感觉上讲,对于程咬金的事迹《新唐书》未必比《唐书》中的“新”到什么地方去,于是我又一次感到失望了。 原本是想从正史中找到些比程咬金卖耙、贩私盐、劫皇杠、贾柳楼聚义、斧劈老君堂、三斧子半……更精彩的内容,没想到我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那些内容在历史学家的眼里恐怕只是“野史”“稗史”之类的东西了,是难入正史的大雅之堂的。事实上,就连程咬金使用的兵器也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八卦宣花斧或者八卦开山钺,而是槊。 在许多时候,如果你想了解一个未必真实但却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是去听评书、看小说吧。因为在历史上,像司马迁这样能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
㈥ 历史上的程咬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史上真实的程知节却是个世家大族出身,程知节的曾祖父名叫程兴,当过北专齐兖州司马属,程知节的祖父名叫程哲,当过北齐晋州司马,程知节的父亲名叫程娄,当过北齐济州大中正,大中正的职位,程知节擅长的兵器是马槊,也就是长度超过一长八尺的矛。
隋朝末年,朝廷横征暴敛,又连年对外用兵,民生艰难,百姓揭竿而起,程知节率众投奔李密,负责保护李密的安全。
公元618年,王世充击败了李密,大破瓦岗军,程咬金和许多将领,因走投无路,不得已暂且跟随了王世充。跟随王世充不到半年时间,他和秦琼都认为王世充人品太差,便不肯与之为伍。更重要的是,这时唐王朝已经建立,各路起义军再与新生的政权对抗、厮杀,只能是涂炭生灵,祸害百姓。程咬金便于次年二月投奔唐军,归顺唐王朝。程咬金和秦琼归唐后,唐高祖李渊让他们跟随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敬重二人的为人,也深知二人英勇善战,任命程咬金为秦王府左三统军,任命秦琼为马军总管。此后,程咬金如鱼得水,跟随李世民各地征战,屡建战功。
㈦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你们真正的了解么
在不少电视作品中都出现过程咬金这个人物,不少人被电视剧作品的人物印象所迷惑了,然而,真实历史上的程咬金是怎样的呢?
在李渊的安排下,降唐后的程咬金被安排在李世民手下。知人善任的李世民任命程为秦王府左三统军。李世民在全军中挑选千余精锐骑兵,皆着黑衣皂甲,分左右队,由程咬金、秦叔宝、尉迟敬德等骁将统领,号称玄甲队。程咬金每次交战都身先士卒,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宿国公。
在玄武门事件中,程咬金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事变后,程咬金拜授太子右卫率,升任右武卫大将军。
贞观年间,程咬金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人世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高宗时期被拜为左卫大将军。但后在征讨突厥阿史那贺鲁时,因听信假传圣旨的王文度的话而被免官。不久,高宗皇帝念其有功,又任命他为岐州刺史。此时的程咬金已经身心疲惫,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得到批准,从此在家颐养天年。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朝廷追赠他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唐太宗的昭陵。
㈧ 历史上的程咬金是什么样的人
电视剧而已 何必当真
㈨ 在历史中,程咬金是个怎样的形象
的传奇人生呢?
据文献记载,程咬金字义贞,后改名为程知节,济州东阿人。程咬金并非贫寒出身,从他的曾祖父程兴到他的父亲程娄,程家一直在北齐政权的担任地方大员。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天下之时,程咬金才刚刚出生。
年少时程咬金骁勇善战,喜欢舞枪弄棒,但最为擅长的兵器并不是板斧,而是马槊(在马上使用的长矛)。时值隋朝末年,盗贼遍地,为保卫乡里,20岁左右的程咬金招集几百个乡亲组织起了“民团”。随着天下局势越发的动荡,程咬金投奔了瓦岗军的首领李密。历史上李密的首领位置是翟让推让给李密的,而非程咬金。
此时瓦岗军的势力如日中天,李密通过精挑细组织了8000精兵,号为“内军”,充当自己的亲兵,分别由四员猛将率领,程咬金是其中之一。也大概在此时,程咬金才第一次遇见大约年长自己18岁,同样担任内军骠骑将领的秦叔宝,从此两人的命运也连在一起。
618年9月李密率领瓦岗军与王世充在洛阳附近展开决战。李密率领程咬金等人驻军邙山,派遣单雄信率领外马军,驻扎在偃师城北。王世充率军突袭单雄信部,李密派遣程咬金、裴行俨率军援助,双方展开血战。激战中,裴行俨身中流矢,坠落马下,程咬金上前连斩数人,抱起裴行俨,两人共乘一马撤退。王世充追兵用槊来冲击他,反被程咬金将槊折断,并“斩追者,乃免”。
邙山之战瓦岗军的势力遭到重创,李密逃亡关中,投靠李渊,程咬金等人则被王世充俘获。王世充虽然收编了程咬金、秦琼等瓦岗寨的猛将,但程咬金十分厌恶王世充的为人,于是与秦琼等人在阵前倒戈,率领十几个人投向唐军。李世民大喜,封程咬金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秦琼为秦王右三统军。此后程咬金成为李世民的心腹,追随他出生入死,“从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搴旗先登者不一,以功封宿国公。”
随着唐朝统一战争的结束,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围绕着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621年李建成为削弱李世民的力量,将程咬金外调为康州刺史。程咬金拒绝上任,对李世民说道:“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
626年6月4日作为李世民的亲信,程咬金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因功被封为太子右卫率、右武卫大将军之职。李世民即位后,程咬金先后担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左屯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等职,并改封为卢国公。643年李世民将追随他开创大唐的24位功臣画影图形供奉于凌烟阁之中,时年55岁的卢国公程咬金位列第十九,而排在末位的秦琼已于五年前病逝。
649年李世民病死,程咬金奉太宗遗命命率领禁卫军护卫太子李治回京即位,并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三个月之久。李世民死的消息传到西域,被唐朝封为瑶池都督府都督的阿史那贺鲁(西突厥人)开始反唐,夺取西州、庭州等西域地区,统一西突厥部众,与唐朝对抗。
经过几年的准备,655年唐高宗李治派遣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军队讨伐阿史那贺鲁。9月唐军在鹰娑川击溃阿史那贺鲁两万人,“追奔二十里”。当先锋总管苏定方建议乘胜追击时,副帅王文度以有密旨为由拒绝,而年迈的程咬金也丧失了当年的锐气,默许了王文度的指挥。大军不仅丧失歼敌良机,反而“马多瘦死,士卒疲劳,无有战志”。当大军抵达怛笃城时,数千家胡人开城投降,程咬金不顾苏定方的阻拦,听从王文度建议,“取其资财,屠城而去”。
大军回京后,程咬金被免官,但不久再次被任命为岐州刺史。此后程咬金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李治批准。此后戎马一生的程咬金渡过了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直到665年2月7日程咬金于长安怀德里的宅邸中病死,时年77岁,此时唐朝的皇帝还是李治。此后朝廷追封他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并陪葬于李世民的昭陵旁边。
在小说、影视剧中程咬金娶了裴元庆的姐姐裴氏,但在真实的历史中程咬金一生中先后有两位正妻,前妻孙氏628年病死,时年31岁;继妻崔氏,出身百年名门清河崔氏,于659年病死,时年67岁。
文学作品中程咬金有两个儿子,程铁牛、程万牛。但在历史中程咬金共有嫡子3人,庶子3人(文献中有名字的)。长子名叫程处默,后来承袭了父亲卢国公的爵位。次子程处亮(有的文献也叫程怀亮)于633年迎娶了时年10岁唐太宗的第11个女儿清河公主李敬(早婚在古代很正常),两人年纪应该相当。程处亮成为驸马都尉,被封为东阿县公,先后担任左卫中郎将、宁远将军等职。此外程咬金还有一个少子,名叫程处弼,庶子有程处寸、程处立、程俊等人,留下的资料很少。
这就是历史中的程咬金,他是一员能够冲锋陷阵猛将,却不是一员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这就是今天的话题。不要把文学当成历史,但文学中包含历史的因素,这正是历史小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