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徽州府成立于哪一年
徽州复,古称新安,自秦制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太平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
『贰』 古徽州指什么地方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古称歙州、新安。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来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治所在歙县。
元升为“徽州路”,明清为“徽州府”。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为地级黄山市,徽州行署同时改为黄山市政府,其中原来的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现在“徽州”一词除了指“徽州区”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历史、文化和语言,历史上长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辖的歙县、绩溪、休甯、祁门、黟县和婺源六县区域。
(2)历史上徽州府发源哪里扩展阅读:
徽州属《禹贡》“扬州”之地。春秋时属吴国,句践灭吴后属越国。战国后期属于楚国。秦汉时置歙县、黝县,属会稽郡。南朝时设置新安郡,隋朝改歙州,治所在歙县。
宋宣和三年(1121年),在平定方腊之乱后,将歙州改名为“徽州”,属于江南东路。元升为“徽州路”。
明清为“徽州府”,治所仍在歙县,下辖歙县、黟县、休甯、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省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徽州府属安徽。
1912年,民国废府,各县由省直辖,“徽州”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1934年,婺源县划归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仍划归江西。
1949年设徽州专区,专署驻屯溪,辖屯溪市及歙县、旌德、绩溪、休甯、祁门、黟县6县。其后辖境屡有变动。1970年改称徽州地区。
1987年11月27日,撤销徽州地区,设立地级黄山市,原县级黄山市改为黄山区,并设立黄山市徽州区,以歙县、休宁县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徽州
『叁』 徽商起源于何时
唐代,来祁门茶市十分源兴盛。南唐,休宁人臧循便行商福建。宋代,徽纸已远销四川。南宋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朱熹的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歙县)的一半,人称“祝半州”。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商人还在徽州境内发行“会子”。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
徽商来自徽州,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六县之中,歙和休宁的商人特别著名。徽商在宋代开始活跃,全盛期则在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商帮,徽商皆处于贫困山区,种地无以生存。明代《安徽地志》所说的“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顾炎武说: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肆』 徽州古道的徽州府边境府际古道
古道名。徽杭古道 西起安徽省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杭州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15千米,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其中昱岭关至大光明顶搁船尖的山越密道,是古徽州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战斗的古战道,正在被引起关注。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点有:障山大峡谷、胡氏宗祠、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第一关,昱岭关,大光明顶搁船尖等。此道始辟于宋,历代维修,逍遥岩上至今仍存宋宝柏年间的筑路碑文。此段凿通之前,绩溪人赴杭州,须绕道歙县。逍遥岩凿通后,由此至杭州,比走歙县路程缩短60公里,至今仍为逍遥山区进出通道。
江南第一关,关隘名,又名逍遥岩。位于绩溪县伏岭乡东部。海拔424米。乃徽州至杭州古道要隘。危岩陡绝,南北夹峙,上多怪石,下临深渊。1257年绩溪县人胡旦,随山势开凿瞪道,以便行旅。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间曾重修。从关脚至隘口瞪道约1400余阶,部分绝壁嵌入2米长花岗岩石条,筑成瞪道。关门由四根巨大石条横架在天然石住上构成。东西两媚分别镌有徽杭锁钥和江南第一关字样。关东施茶亭旁岩石上,刻有记古道小史碑文。关名为明朝抗倭名将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徽州绩溪人胡宗宪 所取。 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庆府城,位于徽安古道西侧20余公里。沿徽州至安庆古道,行至石添唐家渡分路,转向正北,经沟汀、鹪鹩入贵池县境;至虎子渡,沿秋浦河,指北偏西,顺流直下,经高但、殷家汇转。向东北行至贵池城。全程200公里。
人们在安徽池州石台县珂田乡境内仙寓山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了这条神秘的古道,仅存7.5公里长,北起石台县珂田乡新店村的山林中,南至榉根山岭脚下的园通庵遗址古徽道沿途每隔一段便有一座石亭横跨古道,亭内建有石凳,两侧还有耳房,专供行人歇脚休息。.
榉根岭位于徽池古道上,海拔806 米,因旧时盛产红榉树得名。今天我们仍可见继保亭,古稀亭,玉泉亭,启源亭,玉泉井,饮水槽等,其框架及碑刻保存较好。榉根岭段古徽道是兵家要地。唐朝末年,夏章在此“寇祁门”。清咸丰年间,曾国藩坐镇祁门,指挥清军攻打当时被太平军占领的安徽省府安庆,在榉根岭和太平军交战,此战多次见于《曾国藩家书》,交战激烈,事关局势中大,成为曾国藩军旅生涯中最为险恶的一段经历。如果没有榉根关的险要形势作为屏障,以太平军的数量和战斗力,然能够一举攻入祁门,夺取曾国藩驻扎在祁门洪家大屋的两江总督衙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俘获中堂大人等湘军统帅,那么历史的轨迹就要改变了。 因此,榉根关为曾国藩赢得了宝贵时间,挣脱险境,最终为他得了八月安庆之役的大捷。安庆失守,天平天国都城天京西侧门户洞开,太平天国自此命运出现变化。 古道名,也称徽饶古道。由徽州府城至徽州婺源县,进而向南可通江西省饶州府。古道最高点的分水岭为浙岭,是春秋时期吴国和楚国的边界,立碑“吴楚分源“。自歙县至屯溪,从屯溪起,向西南行,经黎阳、高枧、瑶溪、新村、霞阜、龙湾至五城;转向南,经山斗、于金担、官铺街、黄土岭、下但,出休宁县界,前行通婺源县。瑶溪至五城段古道仍存,石板路面。其余路段多为公路利用。古时,此道为婺源和徽州的联系孔道,婺源茶叶由人力通过此道挑运至休宁龙湾,然后由水路或陆路运屯溪;由屯溪运去食盐、布匹、粮食和其它日用品。休宁西南部的茶叶及其它土产,也大部分由此道运至屯溪交流。
现存徽饶驿道位于休宁县樟前村和婺源县浙岭乡境内,以樟前村履安桥为起点,浙岭乡岭脚村为终点。古驿道不等同于一般的青石板路,有一定的宽度要求,以满足当时官员的八抬大轿和马匹安稳通过。古驿道上亭很多,观音亭、熊志亭、万善庵、五猖庙、同春亭、燕窝亭、松珍亭等,有的精细,有的简陋,依山而建。一小石屋,面积数平米,内设石凳,为过往路人游客遮风避雨,提供茶水。此段古驿道“七上八下十八折”,与松珍公路和浙岭公路形成一个完好的旅游线路图。2014年5月11日,多位徽州学爱好者发现”吴楚分源“古石碑被盗,一块被打碎另一块被扔河中 。 古渡名。位于石台县城2公里处,处鸿陵溪中游。俗名灯盏渡。古为徽省(徽州至安庆)、徽池(徽州至池州)两通衙之渡口。北岸,渡口平展;南岸,岩石竣立,可望而不可攀,曰鹰科岩,昔有古柏10余棵,现岩下已辟为公路。此渡仍存,为村民之渡。
『伍』 徽州府的介绍
徽州府即徽州,简称“徽”,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徽州府治歙县,府城为今歙县,辖境为今黄山市(除黄山区即原太平县1)、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州府府治在今歙县县城徽城镇。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已成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民国元年废府留县,原领六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8年5月13日在徽州府城歙县设徽州专区,随后迁往屯溪市(今黄山市屯溪区),1934年由于蒋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1947年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但由于军管问题,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1987年为响应中央打好黄山牌以发展旅游业,绩溪县被交换而划入宣城。1987年,国务院批准徽州地区与县级屯溪市成立地级黄山市。徽州的历史地理继1912年废府留县、1934年婺源隶赣后再次被人为地割断了,给徽州一府六县百姓、给热爱徽州文化的人们留下了难以平复的伤痛和遗憾,这是行政区划史上的一大败笔。
『陆』 安徽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个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有没有
安徽概况
安徽历史悠久,早在二、三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原始社会晚期,生活在今皖中、皖西和皖北的居民属夷族系统,皖南大部分地区为越族栖息地,大别山以南靠湖北、江西长江沿岸属三苗族。
夏商见于史籍的有涂山、南巢、六、英、虎方、林方、人方。西周王朝在今皖西北分封一些小国,如焦、夷、沈、胡等,而以东仍是分散的氏族部落方国。春秋大国争霸,这些封国和方国先后沦为吴、越、楚所有。战国后期,安徽全境并归强楚,楚畏秦逼,亦由湖北辗转迁都至今寿县。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涉及今安徽的有九江郡、泗水郡、砀郡、颍川郡、会稽(吴)郡,可考的县有25个。西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安徽郡县分隶淮南、荆、淮阳、梁等国。景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众建诸侯而小其国,王侯食邑略如郡县。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和六安国,徐州辖临淮郡、楚国,豫州辖沛、汝南两郡和梁国,共74县。东汉沿袭西汉旧制,稍作调整而已,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豫州辖汝南郡、陈国、沛国、梁国,徐州辖彭城国、下邳国,共69县。
三国时期,安徽为魏、吴分割。魏属豫州辖安丰、汝南、谯3郡和梁国、沛国,徐州辖下邳郡、彭城国,扬州辖庐江、淮南两郡,置39县。吴属扬州辖丹阳、新都、庐江3郡,置19县。西晋安徽仍属扬、徐、豫三州。扬州辖淮南、庐江、丹阳、宣城、新安5郡;徐州辖临淮郡、彭城国、下邳国;豫州辖汝阴、安丰两郡和沛国、谯国、梁国。共设74县。东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建制置废无常,地方归属不定,加之侨置郡县,因此安徽区划比较混乱。
隋罢郡为州,以州统县,先后设颍、亳、宋、陈、徐、仁、寿、庐、熙、和、濠、滁、扬、蒋、宣、歙等17州,辖55县。大业初,复汉制,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徐州领彭城、下邳2郡,豫州领梁、谯、汝阴、淮阳4郡,扬州领淮南、庐江、同安、历阳、江都、钟离、丹阳、宣城、新安9郡。共56县。唐贞观元年,实行道、州(郡)、县三级管理,安徽为河南、淮南、江南三道分领。其中,河南道辖颍、亳、宋、徐、泗5州,淮南道辖濠、扬、滁、和、庐、寿、舒7州,江南道辖宣、歙2州。共设44县。中唐时期,道成为正式行政区划,安徽分属河南、淮南、江南东、江南西四道。河南道领颍、亳、宋、徐、泗5州,淮南道领扬、滁、濠、寿、庐、和、舒7州,江南东道先后领歙、日升2州,江南西道先后领宣、池2州。共55县,1军。晚唐藩镇林立,安徽境内有4个节镇。宣武军治宋州,领亳、颍、宋3州;武宁军辖徐、宿、濠、泗4州;淮南节度使抚有扬、滁、寿、庐、和、舒、光、黄8州;宁国军有宣、歙、池3州。
五代十国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据,江淮、江南地区先后为吴国、南唐所据,行政区划制度仍循唐末藩镇、州、县制。北宋立国,实行路、府(州)、县(军、监)三级制,安徽分属5个路。京东西路辖单、徐2州,京西北路辖颍州,淮南东路辖亳、宿、泗、扬、滁5州,淮南西路辖庐、和、舒、濠4州和六安、无为2军及寿春1府,江南东路辖宣、歙(徽)、池、太平4州和广德1军。共计62县,2监。南宋在淮河以南设淮南东、淮南西、江南西3个道,领3府8州7军,辖51县2监。金国在淮河以北安徽境内设南京路、山东西路,领7州16县。
元朝实行省、路(府、直隶州)、散州(军)、县四级制,行政区划繁复,隶属关系混乱多变。安徽分属3个行省:中书省领济宁路,辖境内1县;河南行省领归德府(辖徐、宿、亳3州)、汝宁府(辖颍州)、庐州路(辖无为、六安、和州3州)、安丰路(辖濠州)、安庆路(直管6县)、扬州路(辖滁州)、淮安路(辖泗州);江浙行省领宁国路(直管6县)、徽州路(直管5县和婺源州)、太平路(直管3县)、池州路(直管6县)、广德路(直管2县)。共计60个县。
明朝实行三级区划,南北直隶和布政使司为一级区划,府、直隶州(厅)为二级区划,散州、县(厅)为三级区划。安徽属南直隶西部地区,设凤阳、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7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广德4直隶州。共置49个县,7个散州。清朝初期,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二、三级区划仍袭明制。清顺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划为左、右两藩分片治理。康熙四年(1665),调整左、右藩辖区,奠定了安徽、江苏两省的疆域。康熙六年(1667)正式建省,取安庆府和徽州府首字合成为省名。乾隆二十五年(1760),定安庆为省垣,健全了省级三司衙门。
同治四年(1865),析为三道:凤颍六泗道领2府2直隶州,共19县(州)。凤阳府辖凤阳县、怀远县、定远县、凤台县、寿州、宿州(领灵璧县),颍州府辖阜阳县、颍上县、霍邱县、涡阳县、亳州、太和县、蒙城县,六安直隶州辖霍山县、英山县(今属湖北省),泗州直隶州辖天长县、五河县、盱眙县(今属江苏省)。安庐滁和道领2府2直隶州,共14县(州)。安庆府辖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庐州府辖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巢县、无为州,滁州(直隶州),辖全椒县、来安县,和州直隶州辖含山县。徽宁池太道领4府1直隶州,共22县。徽州府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婺源县(今属江西省),宁国府辖宣城县、宁国县、泾县、太平县、旌德县、南陵县,池州府辖贵池县、青阳县、铜陵县、石埭县、建德县、东流县,太平府辖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广德直隶州辖建平县。与现今安徽辖区比较,少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淮徐道,多婺源县、盱眙县、英山县,基本与今安徽境域同。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安庆道辖怀宁、桐城、太湖、潜山、宿松、望江、合肥、庐江、舒城、巢县、无为、和县、含山、六安、霍山、英山等16县,芜湖道辖芜湖、繁昌、当涂、宣城、南陵、泾县、太平、旌德、宁国、歙县、休宁、祁门、绩溪、贵池、铜陵、石埭、东流、至德、青阳、广德、黟县、婺源等22县,淮泗道辖凤阳、定远、凤台、怀远、灵璧、寿县、宿县、阜阳、颍上、太和、霍邱、蒙城、涡阳、亳县、泗县、五河、盱眙、天长、滁县、全椒、来安等21县。共59县。今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徐海道。
国民党统治安徽后,于1928年改行省、县两级制,设60县。1932年,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制,为省的派出机构,所辖区称为专区。安徽全省划为10个专区。1945年,第一专区辖怀宁、桐城、潜山、宿松、望江、太湖、岳西等7县,第二专区辖六安、立煌、舒城、霍山、霍邱等5县,第三专区辖阜阳、亳县、临泉、颍上、太和、涡阳等6县,第四专区辖宿县、蒙城、灵璧、五河、泗县等5县,第五专区辖嘉山、凤阳、滁县、来安、天长、盱眙(今属江苏省)等6县,第六专区辖芜湖、宣城、泾县、广德、当涂、南陵、郎溪、繁昌等8县,第七专区辖休宁、歙县、祁门、黟县、绩溪、宁国、旌德、婺源(今属江西省)等8县,第八专区辖贵池、至德、太平、东流、石埭、青阳、铜陵等7县,第九专区辖巢县、全椒、和县、含山、无为、庐江等6县,第十专区辖寿县、合肥、定远、怀远、凤台等5县。1947年元旦,正式成立蚌埠市。至此,安徽省辖1市63县,砀山县、萧县仍属江苏省。
1949年5月,中共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建国后,1952年8月,撤销皖北、皖南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会设在合肥。
『柒』 古时徽州府界是哪儿
1.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更名为徽州;
2.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专改为属徽州路;
3.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政权改徽州路为兴安府;
4.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5.清末太平天国曾占据有徽州大部,改徽州府为徽州郡,下辖四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
6.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留县,古徽州固有六县直属安徽省,徽州府之名遂废。
总而言之,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江南左”取安庆府、徽州府的首字,称为安徽省。
『捌』 徽州府设于什么时候
徽州原名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镇压州人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改为徽州
——徽的意思是用绳子捆绑,有镇压反叛的含义
『玖』 安庆府和徽州府合称安徽,原本省会是安庆,为什么要把省会移至位于中部的合肥
在20世纪50年代,安徽的不少省领导都感觉到了合肥的诸多局限性,有把省会迁到条件较好的沿江城市芜湖的想法。为了“断绝”这种想法,使安徽的领导们安心建设合肥,1958年,毛主席利用视察安徽和为新建立的“安徽大学”题校名的机会,以书信的形式向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曾希胜明确了他不同意把省会迁到芜湖的态度!(这封信现雕刻于安徽大学校本部南门背面的墙壁上)。毛主席之所以执意要将省会留在合肥,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建国之初,长江以南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有匪患,西南地区尚未平定,再加上台湾岛上的国民党蒋氏集团一直叫嚣着反攻大陆。安徽地处长江咽喉地带的战略要冲,把省会放在一个长江边上的城市有着很大的战略安全隐患,如果像武汉和南京这样的沿江战略重镇失守,敌人依靠长江便利的交通条件,顺水而至,极有可能在一天之内拿下两个省会城市。而合肥周边三百公里的方圆内,东,南,西都是山区,向北是平原地带,也就是说,如果军队东进,西进,南下设置集结点,合肥是最理想的地区,它是山区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地形能够缓冲敌军的进攻,容易展开反攻和推进前的物资和人员的准备。合肥是作为军事价值存在的, 把省级机关和企业设在合肥,把其它地方的资源向合肥集中并在周边县市发展军工基础企业都是为了这个军事上的目的,安徽整个省就如同是一个军事泄洪区和军事缓冲区。从一定意义上说,合肥能成为安徽省会主要是“军事政治”的产物,而没有多少经济发展上的考量!
还有就是:
安徽建省后,事实上的省会在安庆府(今为市),计算安徽省第一个省会安庆作为省会的历史,应自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批准安徽建省开始。但因当时仍为守土的省官——安徽布政使司仍寄驻江宁城南的大功坊故江南布政使司旧址,这时的安庆城充其量只能视为安徽省的临时省会。
说实话,合肥作为省会一来是战略上的考虑,因为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国内国际环境没有现在这样的安全,主要是怕打仗的话,作为沿江城市被打击的可能性大
毛主席亲定省会合肥的五大原因作为一代伟人,至今不得不叹服毛主席的战略和长远的眼光,当初毛主席“合肥一带生机勃勃,比较适合”(毛主席原话)的一句话并不是随便道来,这有其中原因,根据毛主席的卫士所写的回忆录中记述,毛主席选定合肥做安徽省省会有下述五大理由:
1、政治方面:安徽自古以来因处中国中部,淮河长江将安徽一分为三,俗称皖北、皖中、皖南,中心城市即江淮之间选择,有利于施政,即“都能顾过来”(毛主席原话);
2、经济方面:建国初期,安徽的经济也很一般,民国时期全省就缺发达的经济城市,虽然芜湖、蚌埠当时小有名气,但经济总量相对比于全国其它城市仍差距较大,这样而来新建一个省会比在小城市基础上扩建一个城市更方便;
3、军事因素: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至今为止仍是大家津津乐道的部分,安徽省的省会选择跟军事考虑关系很大,合肥是“吴楚要冲”,三国时,孙权北上、曹操南下,在合肥这个中国南北分水岭争夺几十年,张辽大战逍遥津是其中一段著名篇章,过后的淝水之战更是世界军事史公认的“世界十大战役”。近的说渡江战役,总指挥部也在合肥,刘邓陈粟陈在此设立指挥部,发起了解放全中国的总攻;
4、人文因素:合肥历代名人数不胜数,关键一点的是合肥包容性极强,合肥籍名人中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方面,而相对于皖南出文人,皖北出壮士而言,更为全面,比如:搞政治的有包拯、李鸿章,搞军事的有段祺瑞和刘铭传,搞科技的有杨振宁等等;
5、地理几何因素:安徽所处的华东地区历朝历代都是中国的经济核心地区,毛主席当然看到这一点,为了安徽经济能够独立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得有自己的核心城市,合肥正好处在此处,在南京、徐州、苏州、杭州、武汉等华东及华中重镇的包围下不至于偏离航道。
综上所述,本人分析,安徽当时的候选城市没被采纳的原因如下:
1、蚌埠:在徐州的影响下,位于难受易攻的的平原和铁路干线上,且地理位置过于偏北,城市因战争遭到破坏较严重。
2、芜湖:位于长江南岸,同样难受易攻,并且封建社会所重视的水路优势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丧失优越性,退化为弱势,军事和水灾不得不考虑,现代社会所需的航空及信息中心的要求很难达到,另外受江浙文化影响,没有文化独立性和代表性,作为省会无法和东边的南京和西边的武汉成为支点,容易倾斜往南京。
3、安庆:经济方面和军事方面原因同芜湖,并且经济实力建国初在安徽就排不上前三,城市因为地理原因,容量很小,不利于大规模建设,虽然人文深厚,但对于安徽这样的省份,只能代表皖南,对皖北包容和控制能力较差,淮海战役时的徐蚌大战,蒋介石就说过,如果在合肥,起码不会皖北被共军控制后,安庆的人还不知道。另外,毛主席研究历史的透彻性令人叹服,他就很忌讳将省会设在太平天国大败的安庆。
4、马鞍山,铜陵:以上理由不用赘述,还有一点,矿业城市不适合省会。
『拾』 江南徽州府是安徽吗
徽州府即徽州,简称“徽”,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徽州府治歙县,府城为今歙县,辖境为今黄山市(除黄山区即原太平县 )、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州府府治在今歙县县城徽城镇。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已成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民国元年废府留县,原领六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8年5月13日在徽州府城歙县设徽州专区,随后迁往屯溪市(今黄山市屯溪区),1934年由于蒋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1947年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但由于军管问题,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1987年为响应中央打好黄山牌以发展旅游业,绩溪县被交换而划入宣城。1987年,国务院批准徽州地区与县级屯溪市成立地级黄山市。
徽州的历史地理继1912年废府留县、1934年婺源隶赣后再次被人为地割断了,给徽州一府六县百姓、给热爱徽州文化的人们留下了难以平复的伤痛和遗憾,这是行政区划史上的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