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鸡兔同笼问题的来历
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孙子算经》上的解法很巧妙,它是按公式:兔数 足数-头数来算的,具体计算是这样的:兔数 (只),鸡数=头数-免数=35-12=23,并且书中还给出了公式的来历:把足数除以2以后,每只鸡只剩下一足,每只兔剩下两足了,减去头数,就相当于每只鸡兔再减去一只,鸡足减完了,剩下的每只兔只有一足了,此时所剩足数恰好等于兔子头数.
http://ke..com/view/14142.htm
② 求赐教下古今中外的数学家有哪些
江泽涵 · 刘徽 · 祖冲之
· 欧拉 · 阿贝尔和伽罗华 · 笛卡儿
· 伟大的韦达 · 高斯 · 希尔伯特
· 数学之父— 泰勒斯(Thales) · 嘉当 · 毕达哥拉斯
· 应用数学大师——欧拉 · 欧氏几何的创始人——欧几里得 · 划时代的科学巨人—牛顿
· 业余数学家之王——费尔马 · 孙子巧解“鸡兔同笼” · 吴文俊
· 钱学森的故事 · 华罗庚的故事 · 毕达哥拉斯悼论与
· 失明的数学家欧拉 · 青年数学家伽罗瓦 · 南北朝时代的伟大数学家祖冲之父子
· 惊人的计算 · 程大位及其所著《算法统宗》 · 我国最早的女数学家班昭
· 多产的数学家 · 想入非非的除法 · 速算天才
· 李冶及其数学著作 · 徐光启和《几何原本》 · 朱世杰
· 陈建功 · 杨乐 · 杨辉
· 熊庆来 · 王元 · 苏步青
· 僧一行 · 程大位 · 陈省身
· 陈景润 · 祖冲之 · 数学神童维纳的年龄
· 学成绩不佳的数学大师—埃尔米特 (Hermite) · 希尔伯特 · 数学家:R.E.博切尔兹
· S.P.诺维科夫 · 博学而另类的代数几何学家 A.格罗腾迪克 ·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
· 芒德勃罗:沿着博物学传统走来 · 罗巴切夫斯基创立非欧几何的艰难历程 · 约翰·纳什
· 卡当 · 祖冲之给我们的启示 · 有关希尔伯特的两个小故事
· 华罗庚的退步解题方法 · 小欧拉智改羊圈 · 保罗·厄多斯 (Paul Erdos)
· 埃瓦里斯·迦罗瓦 · 桑雅·卡巴列夫斯基 · 一位仁道主义的数学家—阿涅泽
· 学成绩不佳的数学大师—埃尔米特 · 数学奇才、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 数学之父—塞乐斯 (Thales)
·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 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沈括 · 中国数学界的伯乐——熊庆来
· 业余数学家之王——费马 · 信仰“数即万物”的毕达哥拉斯 · 江泽涵
· 数学奇才——伽罗华 · 欧拉 · 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
· 几何之父——欧几里德 · 第一个算出地球周长的人——埃拉托色尼 · 西方的勾股定理之父——毕达哥拉斯
③ 请问鸡兔同笼有哪些数学家研究过
数学书上有
④ 我国古代历史有多少数学家对鸡兔同笼进行
鸡兔同笼问题:
鸡数量=(头×4-脚)÷(4-2),
兔数量=(脚-头×2)÷(4-2)。
⑤ 五个关于数学的历史故事,像鸡兔同笼的那种
碑文的奥秘
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的著名数学家丢番图,人们只知道他是公元3世纪的人,其年龄和生平史籍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在他的墓碑上可以得知一二,而且它告诉人们,他终年是84岁。
丢番图的墓碑是这样的:
丢番图长眠于此,倘若你懂得碑文的奥秘,它会告诉你丢番图的寿命。诸神赐予他的生命的1/6是童年,再过了生命的1/12,他长出了胡须,其后丢番图结了婚,不过还不曾有孩子,这样又度过了一生的1/7,再过5年,他获得了头生子,然而他的爱子竟然早逝,只活了丢番图寿命的一半,丧子以后,他在数学研究中寻求慰藉,又度过了4年,终于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数学家的遗嘱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
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
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呢?
不是洗澡堂
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虽已获得博士学位,但无开课“资格”,因为她需要另写论文后,教授才会讨论是否授予她讲师资格。
当时,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十分欣赏爱米的才能,他到处奔走,要求批准她为哥廷根大学的第一名女讲师,但在教授会上还是出现了争论。
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让她当讲师,以后她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大学评议会。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
另一位教授说:“当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发现自己拜倒在女人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
希尔伯特站起来,坚定地批驳道:“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大学评议会毕竟不是洗澡堂!”
终生只能单身
德国杰出的自然学家亚历山大·洪堡德在喀山拜访俄国非欧几何学的创建者罗巴切夫斯基时,他问数学家:“为什么您只研究数学呢?据说您对矿物学造诣很深,您对植物学也很精通。”
什么您只研究数学呢?据说您对矿物学造诣很深,您对植物学也很精通。”
“是的,我很喜欢植物学,”罗巴切夫斯基回答说,“将来等我结了婚,我一定搞一个温室……”
“那您就赶快结婚吧。”
“可是恰恰与愿望相反,植物学和矿物学的业余爱好使我终生只能是单身汉了。”
蝴蝶效应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这一天,Lorenz想更进一步了解某段纪录的后续变化,他把某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后续结果。当时,电脑处理数据资料的数度不快,在结果出来之前,足够他喝杯咖啡并和友人闲聊一阵。在一小时后,结果出来了,不过令他目瞪口呆。结果和原资讯两相比较,初期数据还差不多,越到后期,数据差异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两笔资讯。而问题并不出在电脑,问题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27,而这些微的差异却造成天壤之别。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韩信点兵
韩信点兵又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
我们先考虑下列的问题:假设兵不满一万,每5人一列、9人一列、13人一列、17人一列都剩3人,则兵有多少?
首先我们先求5、9、13、17之最小公倍数9945(注:因为5、9、13、17为两两互质的整数,故其最小公倍数为这些数的积),然后再加3,得9948(人)。
中国有一本数学古书「孙子算经」也有类似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答曰:「二十三」
术曰:「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即得。」
孙子算经的作者及确实著作年代均不可考。不过根据考证,著作年代不会在晋朝之后,以这个考证来说上面这种问题的解法,中国人发现得比西方早,所以这个问题的推广及其解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在近代抽象代数学中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