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邵阳的历史..
邵阳市,史称“宝庆”,资江与邵水交汇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城。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称白公城,属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属零陵郡。三国初属蜀,后入吴。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为邵陵。,移郡治于资江北岸。唐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宋崇宁五年 (1106) ,分邵州西部置武冈军。南宋理宗赵均作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南宋宝庆元年 (1225 年 ) ,理宗登极,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元代设宝庆、武冈 2 府。明初设宝庆、武冈 2 府,后降武冈为州。中华民国 2 年 (1913 年 ) ,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民国 11 年直隶于省。民国 17 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民国 26 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 年 10 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 11 月,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员公署。翌年 7 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 1955 年 4 月,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 1968 年 2 月,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 1977 年 7 月,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仍由中共邵阳地委、地区革委会代管; 10 月,分邵阳地区东北部置涟源地区。 1980 年元月,邵阳市由省直隶。 1986 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1994 年 3 月,撤销武冈县建制,设置武冈市,武冈市由邵阳市代管。 1995 年,撤区并乡建镇,全市共辖 8 县 1 市 3 区。全市有 199 个乡镇, 80 个乡级镇, 5819 个行政村。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325 人,较全省平均密度高出 38 人。中、东部人口稠密,西南部山区人口稀疏。邵阳又是湖南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辖市,除汉族外,繁衍生息着苗、瑶、回、侗、土家、壮、仫佬、满、布依、拉枯、黎、彝、白等 39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39. 38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5. 94 %。建有 1 个苗族自治县 ( 城步苗族自治县 ) , 25 个民族乡。
⑵ 湖南邵阳市是湖南的什么方向
邵阳市,旧名宝庆,湖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
—专
—属
—
—
—
—
—
—
—
—
邵阳市下辖3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7个县、1个自治县:
市辖区: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
县级市:武冈市;
县:邵东县、洞口县、新邵县、绥宁县、新宁县、邵阳县、隆回县;
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
⑶ 湖南省邵阳市位于祖国的哪一部分
一、从地图上看,邵阳市隶属于湖南省,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在祖国的内中南部,如图容所示:
邵阳,史称“宝庆”。东与衡阳市为邻,南与零陵地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地区接壤,西与怀化地区交界,北与娄底地区毗连;介于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7'之间,总面积20876平方公里。截至2005年,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人口821.37万人(2015年)。2015年,邵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7亿元。
邵阳有娄邵铁路与湘黔、京广线相接,沪昆高速、320国道横贯东西,二广高速、207国道纵贯南北。资江水运可达洞庭湖。名胜有世界自然遗产崀山风景区、北塔、水府庙、昭阳侯国故城址、武冈法相岩等。
⑷ 邵阳是属于湖南的哪里
邵阳,史称“宝庆”。隶属于湖南省,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东与衡阳市为邻,南与零专陵属地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地区接壤,西与怀化地区交界,北与娄底地区毗连;介于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7'之间,总面积20876平方公里。截至2005年,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人口821.37万人(2015年)。2015年,邵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7亿元。
邵阳有娄邵铁路与湘黔、京广线相接,沪昆高速、320国道横贯东西,二广高速、207国道纵贯南北。资江水运可达洞庭湖。名胜有世界自然遗产崀山风景区、北塔、水府庙、昭阳侯国故城址、武冈法相岩等。
⑸ 湖南 邵阳的历史
http://ke..com/view/24304.htm
你看看网络就清楚了
扩展阅读:专宝庆属 http://ke..com/view/441537.htm
⑹ 湖南 邵阳的历史求大神帮助
邵阳以县治位于邵水之北得名。“邵”字本为“昭”,因晋代避司马昭讳改为“邵”。 邵阳行政建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市境鸿古开启,历史代远年长。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栖息屯居。城步西岩上朝园、武冈邓元泰上头园、隆回高坪小坳、邵阳县塘田市水西、邵东牛马司天子坪等多处文化遗址的发掘,较为系统地勾勒出先民们筚路蓝缕开拓山林旷野的进程。 周朝其地属荆州;春秋战国时期属楚,雄溪(今巫水)流域为南楚与百越相交之域。相传春秋鲁哀公时代(公元前494-477),楚王族白公善在今市西区地带筑城防守,人称白公城。秦代,今市境分属长沙郡及黔中郡地。 西汉初,始设昭陵县,属于长沙国零陵郡。县治设今市西区,为境内有县级建制之始。三国初属汉。222年地属东吴,226年吴国置昭陵郡,隶荆洲。辖昭陵县、昭阳县、夫夷县、都梁县、高平县、新城县六县。其后在资江流域,相继建立都梁、夫夷、昭阳3个侯国。吴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北部都尉置昭陵郡,治今市西区,境内建郡自此开始。西晋太康元年(280),武帝司马炎因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改昭陵县、昭阳县为邵陵县、邵阳县。“邵阳”之名由此始。移郡治于资江北岸北塔湾。并把新城县并入邵阳县,分都梁为武冈县、建兴县、都梁县,加上邵陵、邵阳、夫夷、高平,于是邵陵郡所辖增为7个,改隶湘州。后相继被改为建州(隋末)、南梁州(唐初)、邵州(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和敏州。境内西南部巫水流域,自汉至隋为“无阳五溪蛮”地,先后属镡城、舞阳、龙标县。隋废邵陵郡,一域之内单立邵阳一县。唐代设邵州,辖邵阳、武冈2县。武冈县治今城步儒林镇;邵州与邵阳县自此在今市西区同城而治,历千余年。宋初,武冈县治从城步儒林镇移今武冈城。崇宁五年(1106),置武冈军。 南宋理宗赵殉当太子时,曾封为邵州防御使,他做皇帝后年号“宝庆”(1225年),就把邵州升为宝庆府,用以纪念自己的潜龙之地,所以邵阳又有“宝庆”之称。宝庆之名沿袭700余年。元代设宝庆、武冈2路。明初设宝庆、武冈2府,后降武冈为州,宝庆府领武冈、邵阳、新化、城步、新宁1州4县,经清代沿袭至中华民国初年。 民国2年(1913),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 民国11年废道制,各县直隶于邵阳市。民国17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 民国26年(1937),邵阳市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邵阳,辖邵阳、武冈、城步、新化、新宁5县。 民国36年坼邵阳县增设隆回县。辛亥革命时成立湖南军政府宝庆分府。1938年至1949年属邵阳市第六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3日成立邵阳市临时政府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并成立邵阳市,隶邵阳县。 1950年7月12日明确为县级市,11月更名为邵阳市人民政府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辖邵阳、新化、武冈、城步、新宁、隆回6县。翌年7月,邵阳市升格为专辖市。 1952年,境内分置新邵、邵东、洞口3县,并划益阳专区湘乡、双峰、涟源3县隶邵阳专区,共辖12县1市。 1955年4月,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1956年11月,撤销城步县,设置城步苗族自治县。 1958年增领绥宁县,邵阳专区共辖14个县(市):邵阳市和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武冈、城步、新宁、绥宁、新化、涟源、双峰、湘乡县。 1965年,湘乡县划隶湘潭专区。 1968年2月,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1977年,邵阳地区一分为三:7月28日,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仍由邵阳地区代管;10月,分置涟源地区(今娄底地区),邵阳地区仅辖邵阳、隆回、洞口、武冈、绥宁、城步、新宁7县。 1980年元月,邵阳市由省直隶,辖东、西、桥头和郊区4区; 1983年又增领邵东、新邵、洞口、隆回、绥宁、城步、武冈、新宁、邵阳9县和东、西、桥头、郊区4区。 198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撤销邵阳地区建制,邵阳市便成为全省范围最大的市。 1987年桥头区并入东区。 1994年3月,撤销武冈县建制,设置武冈市,武冈市由邵阳市代管。 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全市共辖8县1市3区,包括邵阳县、邵东县、新邵县、隆回县、武冈市、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县和北塔区、大祥区、双清区。全市有199个乡镇,80个乡级镇,5819个行政村。 [编辑本段]八、人口民族 邵阳历史悠久,已发现的古人类聚落遗址出土文物表明,境内先民的活动屯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至唐代,邵州出现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唐贞观十三年(639),邵州所辖邵阳、武冈两县只有2856户、13583人,至天宝元年(742),邵州人口发展到17073户、71644人。100余年间,人口增加4.27倍。宋崇宁元年(1102),邵州辖邵阳、新化、武冈3县共98861户、21.816万人。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宝庆路(辖邵阳、新化县)、武冈路(辖武冈、新宁、绥宁县)共14.9516户、48.2968万人。自明中叶至清初,人口流向是“湖广镇四川”,宝庆府居民大量迁往四川等地。明万历六年(1578),宝庆府辖邵阳、新化、武冈、新宁、城步5州县,降为20638户,22.1207万人。 清代,朝廷奖励垦荒,并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税”的法令,民间隐蔽人口减少;加之明末清初红薯传入境内,人们饥饿状况有所改变,宝庆人口出现第二次增长高峰。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至清末民初,增内邵阳、武冈、绥宁、城步、新宁5县,人口从143.87万人增加为271.91万人,近100年时间,人口差不多翻了一番。 中华民国38年间,因战争、灾祸、瘟疫不断,人口有减有增。民国30年(1941),境内邵阳、武冈、城步、新宁、绥宁5县人口为262.31万人。至1949年,增至322.98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文化、卫生不断发展,邵阳人口增长出现第三次高峰。1960年,境内人口发展到371.05万人。1972年突破500万,为506.91万人。1983年突破600万,达605.38万人。1995年,全市人口达到700.9万人。1999年,全市人口达到711.04万人。 1990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邵阳市总人口为678.68万人,居全省14个地、州、市之首位。 邵阳市现有人口约725万,其中农业人口602万占83%以上,非农业人口123万,男性388.29万,女性331.71万。人口密度大约为每平方千米335人。 邵阳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占94.06%,除汉族外,有39个少数民族,人口达39.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94%。 世居邵阳的苗、瑶、回、侗4个少数民族,人口均在万人以上。其中苗族有30.6825万人,瑶族31665人;回族29126人,侗族22203人。其他3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500人以上的有土家族、壮族、仫佬族;100人以上的有满族、布依族、拉祜族、黎族、彝族、白族;10以上的佤族、哈尼族、傣族、水族、高山族、蒙古族、藏族、布郎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傈僳族;1人 以上的有毛南族、仡佬族、畲族、普米族、基诺族、景颇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纳西族、锡伯族、阿昌族、怒族、京族、俄罗斯族。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城步、新宁、绥宁、武冈市、洞口、隆回等县,建国后,邵阳市在党的民族区域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成立了一个民族自治县一城步苗族自治县,全市共有25个民族乡,其中苗族乡8个,瑶族乡7个,侗族乡2个,回族乡1人,苗族侗族乡4个,侗族苗族乡2个,苗族瑶族乡1个。
⑺ 邵阳地区在湖南省的什么地区
你是真的不懂吗?邵阳它就是一个地级市《以前是地区》,湖南有14个这样的地区,邵阳下面就是邵东,新宁等这些县级地方。
⑻ 邵阳历史
中文名称:邵阳市外文名称:Shaoyang City别名:昭陵,邵州,宝庆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回地区:中答国中南下辖地区: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等政府驻地:邵阳市大祥区城北路东面6号电话区号:0739邮政区码:422000地理位置:湖南省西南部面积:20829平方公里,排湖南第3位人口:常住人口2010年707万,湖南第2位方言:邵阳话、湘语、西南官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著名景点:崀山,白水洞,双清亭,北塔,南山,云山,黄桑,虎形山-花瑶机场:邵阳武冈机场火车站:邵阳站、邵阳南站、高铁邵阳北站车牌代码:湘E行政代码
邵阳,地处中国中南部,湖南省西南,原名昭陵、宝庆,邵阳古城建于春秋时代,踞资江之上游,邵水之北,始称白公城。邵阳是湖南省次中心城市,国家“三线”建设时期老工业基地,湖南现代工业的发源地;素为“上控云贵,下制长衡”的交通要塞,为湘中及湘西南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邵阳历史悠久,风景如画,人文荟萃,民族风情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楚文化与梅山文化相得益彰,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邵阳辖三区一市八县,总面积20829平方千米。
:430500
⑼ 湖南省邵阳在全国哪个方向
位于湖南省西南部
⑽ 邵阳在湖南的哪个方向
湘中!!!!!!!!!!!
绝对的湘中!
邵阳人怎么可以不知道邵阳是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