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历史上哪个人40岁出山

历史上哪个人40岁出山

发布时间:2021-03-13 14:53:54

A. 历史上谁辉煌过40年而且这人又自高自大

李成梁,飞扬跋扈,好勇斗狠,40岁成名,90岁伯爵逝世
乾隆算不算,自大成性,自诩上国上皇
这类人往往位高权重,很多有大作为的长命君主都在内。
长时间的庞大权利,加上本身文治武功的出色,使他们往往骄傲自大
软键盘打字不容易,麻烦楼主给个采纳

B. 40岁以后才发迹的人有吗有哪些人

比比皆是,肯德基那老头六七十才发的,马云以前摆地摊的,长城汽车是我们保定的,老板魏建军也是

C.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说的啥意思,古人为何这样说

古人这样说也许是缘于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启发,也许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活到四十多岁,无论在生活还是事业上,都比较有干劲、有气势,如出山的猛虎一样多了承受人生风雨的能力,能更加自如的面对生活的一切


许多的例子,证明了这句俗语是正确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在事业上能有一番作为的人基本上是在四十五岁以后,比如古代的姜子牙、百里奚都是七十多岁才走上政途;现代社会的干部队伍虽然越来越年轻化,但省部级干部基本都是在四十五岁以上。一些演员如张嘉仪、靳东、陶红等也都是年纪越大越有名,虽然能力不分年纪,但年纪的确可以丰富人生阅历,让人更加睿智和成熟。

俗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有无穷的魅力和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有深刻的启迪!

D. 历史上哪位能人70岁才出山

范增(公元前277一公元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居鄛人。秦朝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公元前206(汉元年)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范增是70岁出山的权谋家。

E. 大龄出山历史人物都有谁 类似于姜子牙的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甪(lu)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F. 谢安早年为什么不做官,四十岁时为什么又突然出山。。。

下午主要是被气疯了,打了将近两千字结果网页卡住了..所以之前的回答有点肤浅.现在让我来为楼主解决这个问题,以下内容纯属鄙人愚见,能不能被采纳,全看楼主雅量.

谢安,我想你应该对他做过一定程度的了解,他是我国为官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无论什么时代,他都显得那么超凡脱俗.我来简单地概述一下谢安.
谢安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祖上就曾在西晋王朝做过高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长之类的职务,谢家氏族可谓代有人才出,每一代几乎都有子弟入朝为官,且为官有道,家门日益兴旺.到了谢安这一代,就主要是他叔叔谢鲲,哥哥谢万这些为代表.官位都比较大,门庭也很稳定.
谢安从小就生得一副好模样,所谓奇人异象恐怕就是这个道理,不是我故意这么说,关于对谢安样貌的评价在历史上都是有所记载的,各种史书里面都提及谢安长相不凡.也就是说他是个帅哥,实实在在的帅哥.有的时候,我们都在想,一个人如果长得帅并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但是,让人蛋疼的是,他不仅长得帅,还博览群书,天文地理,甚至玄学都很精通,并且个人修养也好,言语举止都让人觉得很舒服,对于这样的一个人才,几乎人人都会感到羡慕.但谢安有个让人头痛的问题,他太喜欢玩了,好像什么事情都不会放在心上,结交的朋友也是三教九流,平日就跟这些人一起游山玩水,吟诗对饮,好不惬意.以至于后来竟然吸食一种叫"五石散"的东西,这种东西出自于道家炼化之物,起作用就相当于现在的冰毒,K粉之类的精神药物.但这有什么办法,那个时候的官家子弟就好这口,父母又不会多加干预,毕竟大人们都忙,只要自己的孩子成绩好,不做犯法的事情,这些都无所谓吧.所以谢安的身体健康都一直存有隐患,导致了他在东山病逝是因为吸食五石散的缘故这一说.
谢安自幼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什么都不需要操心,养成了他诗酒写意的生活作风.可惜好景不长,他的哥哥谢万,当时是一个带兵的将军,在一次败军之后被罢黜,谢家当时年青一代中,就属谢万能够成为中流砥柱,他这一垮,谁来撑起谢氏家族的兴衰.然而,东晋王朝刚开始成立,不论内忧还是外患,都苦苦困扰的整个江左政权.当时的皇帝司马睿也属于那种无谓的庸君,自己也没有什么本事.这个时候,统治者需要一些忠实的大臣来稳固局势,所以就想到了当时名望很高的王家和以及声名远播的谢安.
那个时候,谢安真的早已盛名远扬,连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都知晓他这个人.可想而知,他的影响力是多广.谢安听到朝廷要启用他这个消息的时候,显得并不高兴,反而露出无奈和懊恼的神色,为什么,因为他是真的不愿意做官的,他觉得麻烦,真的很麻烦.但是家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摆在面前,自己又不能袖手旁观,一旦撒手,后果将不堪设想.内有桓温当权,外有蛮夷侵扰.东晋政权岌岌可危,他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他不得不选择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踏入仕途,为了那句"安石不出,奈何苍生"把自己后面的时间全都倾注在整个天下.哪怕后来谢家权倾朝野,连后来的皇帝司马曜都要尊敬地称他一声"安公"的谢安,实则内心是悲哀的,他出山为官不是为了做官,他是为了谢家的利益和苍生的福祉,他其实并不愿意花这么心血在这上面,但时代选择了他,他本想闲云野鹤,放荡一生,只是造化弄人,命途多变,谁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
但无疑的是,谢安为官以来,真可谓把这个官字,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开辟了九品中正制,在相对于前朝历代来说,都是一种创新,虽然毁誉参半,但其根本的目的是带动整个政权的发展.只是后来这种制度被歪曲,被利用,造就了门阀,造就了典型的官官相护风气,什么门第,什么望族和寒族之分,当然这都是后话.谢安为官多年,一上台就稳定了局势,拖死了桓温,抵御了蛮夷,在很大程度上使江左政权处于一种反常的兴盛.再到后来他的侄子谢玄出道,又经过淝水之战,谢家登上了历史的巅峰,超越了任何一家,声威名望甚至远远超过当时的司马氏一族.如日中天的谢安并没有为此感到愉悦,他只想退隐山林,圆他自己的梦而已.
谢安怎么说呢,他是我见过的最趋于完美的一位历史人物.无论从正史还是野史来看,几乎都是褒多于贬,而且是大大地多于.一个不想做官却做得比当时任何人都好,都称职,这样的剧情太富于戏剧化了.其实谢安出山之前,他自己也预见到了自己的命运,毕竟他哥哥谢万不是个正儿八经的人物,他知道家族的重担会落在自己的肩上,但是他想逃避却又不敢走远,入朝为官之前,也在观天下大势,察民生万苦,为自己将来的出山做准备.说起来,他是相当矛盾的一个人,真的,太矛盾了.我猜他肯定是天秤座.而且很多迹象都表明他基本符合天枰座的描述.长得帅啊,风度翩翩啊,学问又高,心肠又好,最重要的拥有正义感,处事的态度很随和啊这些.谢安出山说大点,是为了天下苍生和家族利益,说小点,其实是为了图个心安.他如果不出来,良心过不去,自己心中的秤会失衡,他将会内疚一辈子.所以,谢安四十岁的时候突然出山,是一种对"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一种写照.他不是做官给其他人看,他做官完完全全就是为了自己.
命运选择了他,时代选择了他.对黎民百姓来说,他出山是幸事,对他自己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悲剧.
然而,前人是非,我们是没有资格评说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铭记和审视内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我们要尽量不让他倾斜.

如上回答,不知楼主同意否.

G.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成名比较晚,什么多少岁上位,多少岁成科学家,多少岁干嘛干嘛,

中国历史上十位大器晚成的名人

1、姜尚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励志故事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张了。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2、吴承恩
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82岁)离开了人世。
据说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各位年龄偏大,在学术、政界、商界均不得志的,可以考虑来写励志故事小说,说不定也写成一代大师。
3、重耳
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过着流亡的生活,可以说是颠簸流离,尝尽了苦难。这位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随即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满了励志传奇故事。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始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嘉,有的却是冷言冷语。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果体,(一个国君也居然喜欢看希奇。)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前632(65岁)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前628年(69岁)冬天,晋文公逝世。
4、黄忠
忠在三国里亮相的时间较晚,成名也很晚,但我想年轻时可能有点小名气,但确实老了之后跟着刘备后才出名的,特别是定军山一战,斩掉名将夏侯渊威震天下,后来能被刘备封为后将军也可能和这一战有很大的关系。
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州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公元211年(64岁)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公元219年(72岁),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
5、慕容垂
慕容垂从小就勇冠三军,深受父亲慕容皝的喜爱。后来却被太傅慕容评逼走,在在付坚麾下忍辱负重几十载,直到须发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
慕容垂为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暐之叔。甚得慕容皝宠爱,后来得到慕容恪赏识,曾为前锋都督,前燕吴王。369年晋将桓温率军攻前燕,在枋头撤退,慕容垂以三万骑追到襄邑(今河南睢县),大败晋军。后被太傅慕容评逼走,携妻子投降前秦。淝水之战中进攻被委派进攻襄阳,暗中保存实力,在前秦败后叛变,慕容垂纠合鲜卑、乌桓,建立后燕,率军二十万攻邺励志故事,一年后夺据邺城。
386(60岁)年称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岁)年消灭慕容泓的西燕政权。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与本是藩属的北魏关系恶化。395(69岁)年太子慕容宝征北魏,于参合陂之役大败,隔年慕容垂反击,但病死于亲征途中。
6、屈原
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适,但我认为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确实是比较晚的时候。这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是有关的。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伟大的《离骚》才横空而出。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屈原还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其他三位为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英国的莎士比亚)之一。
7、刘邦
刘邦应该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除了运气出奇的好,我觉得他也有自己过人之处。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此时的刘邦已是47岁的“高龄”了。47岁在今天想创一番事业也觉得自己老了,在2000多年前47岁的人可能相当于今天67岁的人。何况还是从一个县里小小的干部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差距。
刘邦的革命事业进展非常迅猛。公元前206(仅仅3年时间)年十月刘邦便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入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革命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55岁),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一般说“从奴隶到将军”表示一个人的飞跃,而刘邦8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更牛。
8、勾践
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国内天灾大败吴国。勾践二十四年(47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古代励志故事——“有志者,事竞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9、齐白石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
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10、苏洵
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H. 东晋宰相谢安四十岁出山,一生风流浪荡却不敢纳妾为什么呢

导语:大家都知道“东山再起”这个词,这个词在古代是指出山为官的意思,尤其是指之前隐退过,后来又再度出任重要职位。东山再起的历史故事一直在江宁周边流传,讲的就是东晋政治家文学家谢安的故事。谢安这个人才学卓越,也很有政治抱负,但是初出茅庐时,自视甚高,又耽于安乐。谢安一生气就辞官不干,到当时的江宁土山隐居去了。

谢安隐居时模仿会稽东山的景色对土山进行了改建,并且把名字也改成了东山。后来谢安又出山做宰相了,东山再起这个词就流传开来。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谢安为什么隐居多年后又出山官?一代风流宰相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豪族世家生才俊

自古才俊多出生在豪门大族官宦之家,谢安也不列外。谢安字安石, 祖籍陈郡阳夏,生于谢氏大族。谢氏大族发迹于简文帝时期,在东晋的发展分三个阶段,分别以伯父谢鲲跻身玄学名士、堂兄弟谢尚取得方镇实力和谢安内外多建功绩为代表。谢安的父亲是谢裒(pou 二声),任太常卿,母亲庄氏。小时候的谢安,就神态沉着,风姿卓然,且思维缜密敏捷,善于写行书。当时的名士桓彝就称赞他风采清秀神态明达,前途不可估量,最起码不比另一位名士王承差。

谢安出身名门,求学路上都是名师大家,自己又肯努力学习,因此少年成名,早早就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享有很高的声誉。当时的宰相王导和名士王濛都特别欣赏和器重他。朝廷征召谢安到司徒府做著作郎一职,但是被谢安以身体不适为由辞掉了,因为谢安觉得这些并不是因为他的真实才学而用他,只是因为他出身名门和一些虚名就给他安排的闲散职位。

大树底下好乘凉

没有应召的谢安躲哪去呢?反正上头有父亲叔伯兄弟为家族操心,谢安辞官后乐的逍遥,跑会稽郡隐居去了。谢安出身名门,自然爱好风雅,喜欢与王羲之等名士名僧游山玩水,过着出门赏山水人情、垂钓打猎、回家就写诗作文的生活,好不快哉。这样的好日子,家里又不用自己操心经济仕途,在谢安看来,为什么要去做官呢。


事了拂袖去隐居

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后,谢氏家族一跃成为最有名望的家族,因为谢安在事先的运筹帷幄到最后的“小儿辈大破敌”表现的都异常镇静,对稳定人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臣子的强大难免引起帝王的猜忌,谢安也不能幸免,只是谢安比较聪明,主动上交手上的权力后回到东山隐居了。谢安虽不得已出山匡扶社稷,为家族拼搏,但是隐居的生活才是他真正的人生追求。只是隐居事情还没安排妥当,谢安就病逝了。

I. 古人言“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真的是这样吗

人的一生总要经过从生到死这个过程,这是自然规律,谁也避免不了。人的一生分为几个年龄阶段,而那个阶段是我们的黄金年龄呢?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那我们看看我们的老祖宗,是如何看到这个问题的。我相信“老”这个字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面对,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但是岁月还是在我们身上留下了老的印记。

到了四十五岁,我们不管是从阅历上,还是财富上,我们都积累了很多,虽然和之前相比,我们体力和精力上没有年轻的时候充沛,但是经验和智慧却是我们制胜法宝。我们常说“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这种分说明了年龄虽然大了点,但还是不输当年啊。这时候我们的经验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了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

我们经过之前四十五年的“闭关修炼”,此时对人生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为人处世也是游刃有余,对社会的观察也是敏锐度极高。此事再做任何事情,都会显得胸有成竹,虎在古时候,人们会认为是正义和威严的象征,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大器晚成,就像出山猛虎一般凶猛。刘邦在四十八岁的时候,还是一个地痞流氓,但是在他五十五岁的时候却称帝了。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哪个人40岁出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