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有几大主题分别是什么
来源: 广州日报 昨日下午召开的广州市规划委员会今年第一次会议上,历时5年,经过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多次论证,广州市规划部门反复斟酌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方案首次公开。记者了解到,广州今后将越秀路至江湾大桥共20.39平方公里的封闭环状地区列为历史城区范围,对西关骑楼等广州典型骑楼分为四大区重点保护,新增的13个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价值不亚于现有历史文化街。方案刚公布,立即引起了众委员的热议,他们强调,保护历史城区,也应合理利用。广州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该方案还不是最终结果,还需进一步修改完善。 广州历史文化将分八大主题 据介绍,1982年广州市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0年广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1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21片内部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区。从2003年8月开始,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就开始了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7年11月提交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最终成果,昨日正式提交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并首次公开。 记者从部分公开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了解到,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八大保护主题分别为历史悠久古都城、岭南中心文化城、丝绸海路港口城、革命策源英雄城、田园风光山水城、千年发展商业城、改革开放前沿城、全国著名华侨城。通过保护,广州将形成“八个主题区域”:莲花山自然人文主题区域、从化市历史村镇主题区域、沙湾镇岭南市镇主题区域、黄埔港丝绸海路主题区域、先烈路革命史迹主题区域、三元里鸦片战争主题区域、长洲岛军校史迹主题区域、沿珠江工业旧址主题区域。 广州典型骑楼分四个区来保护 据介绍,全市共划定48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其中在历史城区内划定22片,历史城区外的市域范围内划定26片。 新增的13片历史文化街区绝大部分紧邻已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成合理的保护体系,基本涵盖广州三大历史区域的重要地段。新增的13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并不亚于已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华林寺、海珠南-长堤等历史文化街区,既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又有比较完整的近代街区;宝源路、多宝路、宝华路、和平中、光复南、文德南、洪德巷等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密集典型,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 在此次规划中,特别强调对骑楼的保护,广州典型骑楼街分为4个区加以保护,第一个区为大新路-海珠南路骑楼区,第二个区为西关骑楼区,第三个区为北京路-万福路骑楼区,第四个区为同福路-南华路骑楼区。 首次公开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引起了规划委员会委员的激烈讨论。有委员提出,该规划在历史文化遗产所列的7个重点区域中遗漏了越秀区,“越秀区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该委员认为,应该具体介绍历史文化遗产在越秀区分布的特征。
㈡ 广州现在有哪些历史文化保护区
我只知道陈家祠…或者看看西关的房子…本来西门口有个城墙的,不过早年拆了
㈢ 广州市著名的商业街有几个都有什么来历
众所周知的当然是北京路和上下九步行街啦。
【北京路历史来由】
近年来,越秀区政府根据本辖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和鲜明的商业经济优势,在“擦亮广州市的窗口”的共识下,确定把北京路以及与之相连的教育路和西湖路,结合周边商业网点、旅游景点、文化古迹,规划建设为一个综合性的“羊城商业旅游区”。
这个繁华区域的形成有着历史渊源。明清时期,今中山路(旧称惠爱街)是广州旧城东西主干线,南北两边大都是官署衙门(东有府学,西为将军衙门,中有两个总督衙门),是政治中心区。北京路(旧称双门底)则是由城南直通天字码头(官员登陆入城用)的主干道。因此,现在北京路北段与中山四路相连接的丁字形地段,成为当时衙署官僚及其随员、家属居住的集中地段。为适应他们的消费需要,逐渐形成了一个全市的繁华商业中心。
“双门底”故事
在清代,北京路的街名唤作“双门底”,至今许多老人也还称这个旧名。以今天的西湖路(当时叫西湖街)为界,以北是双门底上街,以南是下街,下街延伸至今天永汉电影院的位置,有城门楼一座,名为“大南门”,这是广州的内城楼之一,城墙就是今天的大南路与文明路一线了。“双门底”的起源是因着今天西湖路与北京路交界处,原有高楼一座,名“拱北楼”,楼有双门拱,故街名“双门底”。楼上设有一座元代铜漏壶,是广州城镇城之宝之一,据清人笔记所说“百年不爽”,也就是百年都不差分秒。拱北楼拆除马路后,铜壶转存于广州市立博物馆,后来拨调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双门底在清代是商业重地,故流传有“双门底卖猫———装假”的歇后语。一直在双门底经营至今的“活化石”,是陈李济药厂。该厂前身陈李济杏和堂创始于明代万历年间,铺面就在今天的“银座”一带,近五百年而尚存,也算是北京路历史的最老见证了。
“永汉路”典故
民国年间北京路那时叫“汉民路”,为的是纪念缔造民国的元勋、番禺人胡汉民,后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又改名“永汉路”,为什么叫“永汉”呢,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原来当时主政广东的是杨永泰,他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广州的路名上以垂久远,但当时的规矩是只有已故的历史人物才可享受此殊荣。杨永泰动了脑筋,就将“汉民路”改作“永汉路”,又将相近的万福路一段取名“泰康路”,这样就把“永泰”两字嵌入了两条路名之中,这也是北京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掌故。
高弟街·“许地”
北京路南段,近年也兴旺了不少,尤其是高第街一带,更是粉饰一新,车水马龙。
高第街最出名的,首推许氏家族,连街名也叫“许地”,这个由潮汕西迁来的巨族百余年间人材迭出,甚至近有小说家专门著有《千秋家国梦》来诉说许家的兴起。许家的后人曾带我在许地转了几次,指点着残存的建筑告诉我当年这里是某某的居所,看着弯弯的月亮门、百余年的蚝壳窗、墙头上依稀的灰批单龙,真令我浮想联翩。最后老先生指着家门口一株种在破缸里的苏铁说,他祖母年轻时,这树就已种了几十年,现在树龄差不多百余年了。看着这干瘦的树头露着恹恹的生气,仿佛就是许地旧物的典型呢。
高第街上的铺子,广州人最熟悉的是绸缎铺“九同章”和具店“三多轩”,三多轩今已迁到广州路,老铺旧地还住着当年店主黄家的后人。摸着那螺旋的木梯扶手,你可以看到那八卦形天窗上筛下的阳光幽幽照在贴金的檐花上,还真有些繁华的余韵!百多岁的老画人黄金海在这住了七十多年,我见到他时,已不太能清晰说话,可精神还很健,今年初才辞世,享年104岁。如果他能细述北京路的百年沧桑,那该多精彩!老人家的女儿指着旧铺的外墙说,那儿原来有“三多轩笺扇庄”的水泥字,是民国元老谭延闓的手笔,可惜在最近翻新外墙时拆掉了。 我细细地寻觅过,却像北京路上的许多往事一样,半点遗迹也找不着了。
大小马站今昔
最旺的一段(大南路以北)的北京路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只有两处建筑,一是屹立于大南路转角处(今为中国石化公司所使用)的六层大厦,另一处是北京路尽头的广东财政厅大楼,罗马柱式巨柱及新古典主义的外墙尽显国民初年的情怀。
北京路两旁的街巷,也是藏龙卧虎的文物荟萃之地,可惜近年遭大规模拆迁,很多旧物已经荡然无存,如靠近惠福路口的仙湖街,曾是大诗人梁佩兰的故居;白沙居,据说明代大儒陈白沙曾住于此。近年经有心人的呼吁,总算保住了古书院群的一部分。古书院群位于北京路大小马站及书院的一带,这里是清代各县士子聚集会文及暂住的落脚点。记起昔年在大小马站小吃摊边留连,每爱抬头欣赏那大杂院门头的石额,那苍劲的字迹总令人想起这些书院的黄金年代。可惜今日大多是七十二家房客住满,想开发利用也颇为头痛。曾有摄影家将书院三层高的“奎星楼”(旧时供奉奎星的高阁)摄入画图,背景为新建的高楼,寓意都市的变迁,但今天想找完整的奎星楼也不容易了。
上下九步行街
上下九步行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俗称西关)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蜚声海内外。全长约1218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238间和数千商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当今商业步行街中西合璧的四大西关风情特色,并构筑成一副独特的、绚丽多姿的西关风情画。营造出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㈣ 广州有什么历史文化
文化艺术
岭南文化
广州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胜古迹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怀圣寺、陈家祠、圣心堂、三元宫等,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广州,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行花街
广州又叫花城,广州人爱花。有钱人家几千上万元一盆的进口花卉也会买上几盆。普通人家也要岁朝清供一盆金橘、几株水仙,一枝梅花。除夕夜一家老小行花街是传统,也是广州市民的重头戏。
行花街也就是逛迎春花市,年前3、4天开始,除夕达高潮便结府都要花大力气予以布置。花市开市后,华灯初上时(实行交通管制),行花街的人就摩肩接踵而至,8、9点钟后人如潮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行花街嘈杂拥挤,难免磕磕碰碰,但人们全都彬彬有礼,格外谦让与宽容,满脸都是笑意和喜悦。一般前几天多为外省人,因为绝大多数外省人要看央视年欢晚会。年三十逛完花市后常常去叹夜茶,花市鲜花争奇斗艳,品种繁多。
行花街顾名思义主要是逛和欣赏,买肯定要买一点,可多可少,以示吉祥如意。所以,情侣们双双穿梭花市最多也就买一两枝玫瑰、银柳、百合;而家庭多选择传统的本地金桔、富贵竹、桃花、发财树、红运当头等。
西关小姐与东山少爷
西关在老广州城的西门以外,东山则在东门以外,两者遥遥相对。历史上,两地形成的文化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西关地势低洼,水乡泽国,河涌如网,人口稠密,是繁华闹市区。 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为官家子弟。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一些华侨和军政官僚在广州市东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兴建的仿西洋别墅,引来达官贵人聚居。“东山少爷”就是由此而来;而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飞蝶舞。这里的女孩子是地道的大家闺秀,她们纤细的身段,软软的粤语,受过良好教育,有的还会些手工,尊敬长辈,拥有中国的传统美德。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
骑楼—建筑风格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广州近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西洋建筑的移入、传统建筑的复兴以及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等若干阶段。西洋建筑在广州便有了以下类型,如天主教圣心堂(石室)一类的宗教建筑;如广州邮务管理局大楼、粤海关大楼、市府大楼、省财政厅大楼、省总工会大楼一类的公共建筑;如西关大屋、竹筒屋以及东山花园洋房、小洋楼一类的住宅民居建筑;如中山纪念堂、海员亭一类的纪念性建筑;还有如爱群大厦、南方大厦、市银行大楼、省银行大楼、新亚大酒店以及遍布广州各主要商业街道(骑楼商业街)的商业骑楼建筑。其实,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的。皆因商业建筑中的"骑楼"部分是在楼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筑,在马路边相互联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可达几百米乃至一两千米以上。广州有"五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之说,因而"骑楼"正好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一时风靡整个广州城,而逐步地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而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均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上世纪60年代以后,广州新建的商业街区已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了。
西关古老大屋
西关,是老广州人对市中心荔湾区内北起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这一带的称呼,这里古时位于广州城的西门外。这一带有许多典型的传统旧屋,人称“西关古老大屋”。 这些老屋过去多是豪门富商的住宅,高大明亮,厅堂结合,装饰精美。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这种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种花木等功能。 西关古老大屋现存数量已从清末民初鼎盛时期的800多间变成不到100间,其中较值得参观的有十三甫正街15号的大屋。
曲艺戏剧
著名编剧唐涤生主条目:粤曲、粤剧、南音和咸水歌
粤剧,源自南戏,广泛流传于两广、港澳和海外华人社区,在广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清朝解禁粤剧后,粤剧艺人在广州黄沙成立八和会馆,此后广州逐渐成为粤剧活动的中心之一,民国时期达到繁盛的顶峰,并且内战时一批粤剧艺人迁往香港。建国后一度由于文革受到摧残,但改革开放后再次得到重视,重新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蓬勃发展。
在广州的粤剧著名剧目有:《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双仙拜月亭》《再世红梅记》、《蝶影红梨记》、《香罗冢》、《红了樱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红》等。广州历来的粤剧剧团有觉先声剧团、广东省粤剧团、广州粤剧团、广州红豆粤剧团等等,而粤剧名伶有:薛觉先、马师曾、靓次伯、梁醒波、新马师曾、芳艳芬、红线女、郎筠玉、罗品超等。
㈤ 历史文化街区的介绍
历史文化抄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袭、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文物保护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界定是:法定保护的区域,学术上叫“历史地段”。
㈥ 羊城的文化有哪些
璀璨“岭南文化”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胜古迹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怀圣寺、陈家祠、圣心堂、三元宫等,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广州,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饮茶”文化
“饮茶粤海未能忘。”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其他地方的问候语大多是“吃了吗”,广州人则往往是“饮咗茶未”(喝茶了吗)。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一盅两件,优哉游哉;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由此可见,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已经成为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广州老字号的茶楼有:陶陶居、陆羽居、怕香居、南园、北园、泮溪、大同、惠如、三如、多如、巧心、得心、正心、福来居、西华居、美珍居等。
“行花街”
广州又叫花城,广州人爱花,无花不成年。有钱人家几千上万元一盆的进口花卉也会买上几盆。再穷的人家也要岁朝清供一盆金橘、几株水仙。除夕夜一家老小行花街是传统,也是广州市民的重头戏。 行花街也就是逛迎春花市,年前3、4天开始,除夕达高潮便结束。每年市政府都要花大力气予以布置。花市开市后,华灯初上时(实行交通管制),行花街的人就摩肩接踵而至,8、9点钟后人如潮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行花街嘈杂拥挤,难免磕磕碰碰,但人们全都彬彬有礼,格外谦让与宽容,满脸都是笑意和喜悦。一般前几天多为外省人,因为绝大多数外省人要看央视年欢晚会。广东人少看中央台,年三十逛完花市后常常去叹夜茶,花市鲜花争奇斗艳,品种繁多,舶来品中有欧洲的薰衣草、泰国的富贵掌、荷兰的郁金香、北欧的玫瑰、南美的五代同堂、比利时的杜鹃等等;国产品种有江西的金边瑞香、吉林的君子兰、洛阳的牡丹、章州的水仙等等。 行花街顾名思义主要是逛和欣赏,买肯定要买一点,可多可少,以示吉祥如意。所以,情侣们双双穿梭花市最多也就买一两枝玫瑰、银柳、百合;而家庭多选择传统的本地金桔、富贵竹、桃花、发财树、红运当头等。广州人认为外来花虽然很漂亮,但大都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不能满足新年祈望“平安”、“富贵”的意头。行花街是为了沾点花香瑞气,挤掉晦气,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仅此而已。
“西关小姐”与“东山少爷”
西关在老广州城的西门以外,东山则在东门以外,两者遥遥相对。历史上,两地形成的文化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西关地势低洼,水乡泽国,河涌如网,人口稠密,是繁华闹市区;而东山地势较高,地广人稀,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选定东山为传教基地。教会开辟的幽雅居住环境吸引了大批归侨结庐定居。从此,荒凉的东山日渐喧闹,成为一个高档建筑成群的住宅小区。
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为官家子弟。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一些华侨和军政官僚在广州市东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兴建的仿西洋别墅,引来达官贵人聚居。“东山少爷”就是由此而来;而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飞蝶舞。这里的女孩子是地道的大家闺秀,她们纤细的身段,软软的粤语,受过良好教育,有的还会些手工,尊敬长辈,拥有中国的传统美德。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
广州传统特色建筑:
商业“骑楼”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广州近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西洋建筑的移入、传统建筑的复兴以及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等若干阶段。西洋建筑在广州便有了以下类型,如天主教圣心堂(石室)一类的宗教建筑;如广州邮务管理局大楼、粤海关大楼、市府大楼、省财政厅大楼、省总工会大楼一类的公共建筑;如西关大屋、竹筒屋以及东山花园洋房、小洋楼一类的住宅民居建筑;如中山纪念堂、海员亭一类的纪念性建筑;还有如爱群大厦、南方大厦、市银行大楼、省银行大楼、新亚大酒店以及遍布广州各主要商业街道(骑楼商业街)的商业骑楼建筑。
其实,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的。皆因商业建筑中的"骑楼"部分是在楼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筑,在马路边相互联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可达几百米乃至一两千米以上。广州有"五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之说,因而"骑楼"正好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一时风靡整个广州城,而逐步地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而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均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本世纪60年代以后,广州新建的商业街区已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了。
西关古老大屋
西关,是老广州人对市中心荔湾区内北起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这一带的称呼,这里古时位于广州城的西门外。这一带有许多典型的传统旧屋,人称“西关古老大屋”。 这些老屋过去多是豪门富商的住宅,高大明亮,厅团结合,装饰精美。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这种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种花木等功能。 西关古老大屋现存数量已从清末民初鼎盛时期的800多间变成不到100间,其中较值得参观的有十三甫正街15号的大屋。
对外交往史
广州有着悠久的对外交往史。在秦汉时期(约公元前226-公元220年),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与海外交往频繁。中国的丝织品、瓷器、铁器、铜钱、纸张、金银等以广州为起航站运往海外,换回珠宝、香药、象牙、犀角等,广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贸易大港。到了元代(约公元1206-1368年),世界上同广州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与地区有140多个。到了明代(约公元1368-1644年),广州便有了“出口商品交易会”。到了清朝(1757年),有一段时期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对外交往更加频繁,当时著名的“广州十三行”就是专门分工做对外贸易的洋行。对外通商的繁荣也促进了广州与海外的文化交流。
㈦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是哪些
第一届
北京市国子监街、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南大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路、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山东省青岛市八大关、山东省青州市昭德古街、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街(区)(海口骑楼老街)、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八廓街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第二届
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罗西亚大街、北京市烟袋斜街、福建省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漳州古街)、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第三届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晋商老街、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渔梁街、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江苏省无锡市惠山老街、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广东省潮州市太平街义兴甲巷、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店头街、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古街、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翘街。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第四届
福建省厦门市中山路、四川泸州尧坝古街、西藏江孜县加日郊老街、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古城老街、江苏省南京市高淳老街、山东青岛小鱼山文化名人街、浙江省临海市紫阳街、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广东省深圳市中英街、安徽黄山市休宁县万安老街。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第五届
广东省广州市沙面街、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河南省濮阳县古十字街、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明清古街、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水街、广东省珠海市斗门镇斗门旧街、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永宁老街、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松口古街、江苏省泰兴市黄桥老街、四川省大邑县新场古镇上下正街
㈧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有哪些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榆次老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融晋商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同时,晋中古朴的民俗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赋予老城灵气与生机,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乔家大院》、《走西口》等影视剧均在此拍摄。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1600米,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 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 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最繁盛、最有规划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其角色就有如香港的弥敦道。整条街区分为多个不同的段落,两旁耸立的不是大型的百货公司,便是有名的时装店及特色食肆。由于街上禁止车辆行使,因此不论是不平日或假期,街上的人潮同样是川流不息。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涵盖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现在的中央大街已经成为了集休闲、游览、购物为一体的步行街。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2006年2月13日以乔致庸人物为背景,由胡玫导演,朱秀海编剧,陈建斌和蒋勤勤主演的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开播。拥有独家出版权的上海辞书出版社也推出了《乔家大院》同名长篇历史小说。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 12公里处的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十八罗汉头像海外回归故里资寿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来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为优势,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新开通的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山西榆次常家引,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业长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该族深谋远虑,居富思危、课子苦读、家学渊源,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将优秀的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经商集团保证了持久精英,纵横捭阖,将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完美地体现在经济意识与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驰名中外之儒商望族。
㈨ 广州记忆深处的10条街道是哪10条
1,中山六路;2,龙津西路;3,上、下九路;4,荔湾路;5,龙津东路;6,大新路;7,文明路;8,新河浦路;9,沿江西路;10,洪德路。
1 中山六路
地处西门口的这条骑楼老街就像是广州老城的一条中枢神经,通过发散性的神经网络储存了很多关于老广州的珍贵记忆。状似碉堡般的“宝生大押”(民国时期的广州三大当铺之一)是这条街的标志,文中提到的老国货商店“励红百货”也在这里(东华东路上“欢梦园百货”是另一家难得的老国货店,其前身是广州著名的老字号百货商店——胜利百货),还在坚持冲洗银盐黑白照片的老字号“艳芳照相馆”则位于临近的朝天路上。与中山六路相交的光孝路因光孝寺得名,“未有羊城,先有光孝”。除了这座广州最古老的寺庙,光孝路上还完好保存着广州传统的市井生活,比如“信行丰炖品皇”,味道无可挑剔的一盅盅煲汤加上忙里忙外的阿叔们以及“嗡嗡”作响的电风扇,都堪称广州“平民美食风景”的典范。
光孝寺
2 龙津西路
这是承载广州“老西门”记忆的另一条中枢神经,清末豪门富商所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西关大屋”主要集中于这一带(龙津西路以及相邻的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等),位于逢源路上的“小画舫斋”是其中保存较好的一座。与龙津西路相连接的恩宁路则是一条充满原生态市井氛围的骑楼老街,各种凉茶店、粥粉店、烧腊店、纸扎店以及残留的满洲窗掩映在树荫当中,尤以街上的几家“叮当”作响的老铜器铺最有特色。此外,恩宁路上还有一座很容易被忽略而过的重要建筑——被海内外粤剧界尊为“母会”的“八和会馆”。文中提到的“西关国医馆”位于相距不远的长寿路上,即使不看病,也可以尝尝国医馆的特制凉茶。
斩叉烧
3 上、下九路 相连的上九路、下九路以及第十甫路是如今广州最著名的骑楼景观街和商业街,一切都已非常景观化和商业化:沿街的骑楼被整修一新并被改造成为各种专卖店,为了不遮挡商铺门脸,所有古树也被“整修”没了,整条街看上去更像是没有生命的布景。不过在这里还是可以寻到一些残留的老广州记忆,比如美食老号——“陶陶居”和“广州酒家”,底气十足的菜品质量以及上世纪国营饭店般的服务风范都非常“老广州”。糕点制作历史过百年、号称“莲蓉第一家”的“莲香楼”也在第十甫路上。再有就是南信牛奶甜品专家,他们的“双皮奶”和“姜撞奶”已在街头坊间畅销了近70 年。
煲仔饭
4 荔湾路
这里是广州的“鬼街”。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当大部分人都在熟睡当中的时候,却有“极少数人”举着手电筒来这里的“天光墟”淘宝。夜幕中沿街排开的地摊上主要以售卖各种二手电子产品为主,如果你眼力够好,或许可以从这里淘到一些收藏级的老相机、旧音箱、老电唱机、古董收音机或其他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天一亮,所有的地摊便会“人间蒸发”。除了“鬼市”,荔湾路还以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而闻名,这是广州最热闹和最具岭南特色的节庆聚会。
5 龙津东路
只是为了在百年老茶楼“荣华楼”吃一次“粤剧下午茶”,也值得去一趟龙津东路。如今在广州能一边慢悠悠地品茶吃点心、一边看现场粤剧演出的地方真的很少了,从这点上说,“荣华楼”的传统下午茶既便宜(光是喝茶的话,每个人也就几元钱而已)又奢侈。值得一提的还有附近的“向群饭店”,这是又一家极不讲究环境与服务,但菜品味道又让人没话可说的广州美食老号。
6 大新路
这条著名的“鞋业一条街”在历史上曾云集了众多的岭南传统手艺店铺,包括珠宝玉器、象牙雕刻、醒狮扎作等。如今来大新路自然不是为了买鞋,而是走访那几个“硕果仅存”的醒狮扎作店,包括:“先声”、“浩声”、“全声”等。岭南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舞狮的传统,每逢佳节喜庆或开张庆典,都可以见到“狮王争霸”般的热闹景象。
7 文明路
这条以美食出名的老街会让你亲身体会“吃在西关”这句老话的现实含义。“达杨原味炖品”是广州名气最大的老号煲汤店,很多人都不惜排上半个小时的长队也要在这家门面简陋的小铺中一尝“原只椰子炖竹丝鸡”的美味。永远门庭若市的还有“百花甜品店”,甜品味道不仅“二十几年如一日”的好,而且花样百出,绝对能挑到你眼花。这条路上其他口碑相传的美食老店还有“华兴肠粉店”、“玫瑰甜品店”、“老西关赖粉”、“西关婆婆面”等。除了美食小铺,这条街上还有一处几乎不为人所知的有趣所在:广州市工人文化宫,文化宫内有一个长期招生的咏春拳馆——没错,就是电影《叶问》中的那种“君子拳术”。在文明路很容易就吃撑肚皮,不妨习习武、消消食。如果你真的对功夫感兴趣,那位于和平中路的“南北国术馆”则是最好的去处。
炖汤
8 新河浦路
看过“西关大屋”,不妨再去转转“东山洋楼”。老话说:“有权有势住东山。”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广州的达官贵人们纷纷在东山按照西洋别墅的样式建造私家宅院,至今仍有数百座小洋楼散落于东山一带的新河浦路、烟墩路、寺贝通津等街巷中。如今,很多小洋楼被改造成了咖啡馆、小酒吧、杂货铺、西餐厅或艺术馆,非常“好逛”。
9 沿江西路
虽然同属“广州外滩”上的殖民地建筑群,但与完全公园化、景观化的沙面大街不同,这里还保留着很多活生生的市井情趣:在“大同酒家”,你可以一边吃下午茶、看粤剧,一边俯瞰窗外的珠江风光;在“爱群大酒店”,你可以重温一下上世纪三四年代的奢靡遗风;如果你愿意沿江往东多走几步,则可以到达有“广州第一码头”之称的“天字码头”,这里是广州商业历史的源点。
石室教堂
10 洪德路
如果你想品尝一下最地道的广州凉茶,那就去洪德路吧,这里有家“耕田公凉茶店”,是广州“老派凉茶”的代表。在很多广州人的儿时记忆中,凉茶都是一种苦到要捏着鼻子喝的“药水”,而凉茶确实也有药用的功效,很多老式凉茶店都是“对症下茶”的;但在如今的广州街头,绝大部分都是如饮料般好喝的“新派凉茶”。“山草堂”是另一家“难得一苦”的传统口味凉茶店,它位于离洪德路不远的革新路上。当然,珠江南岸老城区的妙趣还远不止于此:在同福东路的“美华理发店”中,你还可以见到老式的铸铁理发椅以及坚持在牛皮上“磨刀霍霍”的理发师们;位于小港路的“丛林商店”是又一家难得的经典国货店;而南华中路上的“趣香饼家”则是又一处广式糕点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