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东济南在历史上哪里
历史上叫历城,还有很多其它名称
秦: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郡县制。今济南市区地属济北郡,称历下邑。
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史记》)。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济南郡治设于东平陵(今章丘市平陵城)。西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以济南郡置济南国,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济南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济阳以及滨州市邹平县等市县。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济南王刘辟光谋反被诛,国除为郡。西晋永嘉中,移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区)。
东汉,为济南国。灵帝时,曹操任济南相,政绩颇著。
魏晋南北朝时期,济南多处于战乱之中。晋永嘉(307~312年)年间,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至历城。自此,历城便成为济南地区的政治中心。
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于济南郡侨治冀州,北魏皇兴元年(467年)复名齐郡。
隋朝开皇三年废郡,改济南郡为齐州,辖历城等10县,治所仍在历城。大业初复置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齐郡为齐州,次年置总管府。贞观元年(627年)撤总管府,贞观七年又置总督府。天宝年间先后改称临淄郡、济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齐州。
宋代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中国为15路,济南属京东路,为齐州(《宋史》)。徽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5县,治所设历城,为府治之始。被称为“文学之国”(济南二安)、“富饶之地”,为中国赋税最多的地区之一。
Ⅱ 济南市与历史有关的地名
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之南而得名。济南古城,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在历史上曾有过多种名称。商周时期称为“谭国”,公元前684年,谭国为齐国所灭。春秋时,这里已成为齐国西部重镇。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春秋·桓公十八年》)。“泺”,指泺水,发源于趵突泉。甲骨文中就已有泺字,是济南见于记载最早的地名,那时的济南被称为“泺邑”。战国时期改称“历下邑”,汉代初年称为“历城县”,这两个名字皆因城南历山而得名。《史记》记载:汉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由此,“济南”一名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基本为历代所沿袭,至今已有近2200年之久。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济南郡改称济南国。王莽建新朝后,曾一度改称“泺安”。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恢复“济南国”,刘秀皇子刘康为济南王。公元184年,曹操被任为济南国相。
魏晋南北朝时,济南先后为魏、西晋、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所辖,时郡时国,均以“济南”名之。西晋永嘉末年(公元313年前后)郡治由东平陵移至历城,自此,今济南市区遂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隋初,济南改称“齐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又改称“齐郡”,唐时又复称“齐州”。五代时期,济南沿称“齐州”,先后属梁、唐、晋、汉、周。北宋时,齐州先后司京东路、京东东路。政和六年(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元初,设“济南路”,直属中央中书省。明初,复称“济南府”,下辖26县。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最高行政机关“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迁至济南,济南由此成为山东省省会。清朝时,济南府仍为山东省省会,自康熙年间始,济南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城市。
民国初年,撤济南府,置“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9年7月,正式设立“济南市”。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设“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至今。
Ⅲ 济南的历史简介。
历史概况
济南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据考古发掘资料,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距今4000~4500年前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系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夏代,龙山镇城子崖一带建有较大规模的城市。
商周时代,济南为古谭国(东方方国,都城在今城子崖、平陵城一带)地。春秋战国时代,济南属齐国,称“泺”“鞍”“历下”等邑,为齐国西南边陲重镇。秦代,地属济北郡(郡治博阳,即今泰安)。
西汉始置济南郡,郡治东平陵(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设济南国,首府东平陵。前154年,废济南国,复置济南郡。汉武帝时,济南郡辖东平陵、历城等14县,属青州刺史部。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济南郡复称济南国,辖14县,后改辖10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屡屡更替,济南先后为魏、西晋、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辖境,置郡置国,变化频繁。
其间,济南郡治于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前)从平陵(即东平陵)迁至历城。从此,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刘宋元嘉九年(432年)在济南郡侨置冀州,济南为州、郡两级治所。北魏皇兴三年(469年),改侨冀州为齐州,辖济南郡、东魏郡、太原郡等6郡35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郡并县,齐州仍治济南,辖历城等10县。大业三年(607年)齐州改称齐郡。唐朝建立后,复称齐州,辖历城、章丘、长清等6县。唐中叶天宝年间,齐州曾一度改称临淄郡、济南郡。五代时期,仍称齐州,先后为梁、唐、晋、汉、周的辖境。
北宋,齐州先后属京东路和京东东路。政和六年(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章丘、长清等5县。建炎二年(1128年)后,被金朝所据,仍为济南府,辖7县,属山东东路。其间,曾一度为原济南知府刘豫建立的伪齐辖境。
元初,改为济南路,直隶于中央中书省。至元二年(1265年),辖棣州、滨州2州及历城、章丘、济阳、商河等11县。金元时期,济南先后为金山东东西路提刑司、元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治所,是山东地区的监察中心。
明初,复称济南府,辖泰安、德州、武定、滨州4州及历城、章丘、长清、济阳、商河等26县。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最高行政机关“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迁至济南,济南成为山东省会,全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清初,沿明朝建置。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年(1734年)调整区划,济南府改辖德州和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州15县。
民国初年,撤销济南府,置岱北道,辖27县。1914年岱北道改称济南道,辖县未变。1925年改辖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0县。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厢及其四郊,正式设立济南市。时济南市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
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奴隶、封建社会的济南,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1958年,历城县划归济南市。其后,章丘、长清县于1978年,平阴县于1985年,济阳、商河县于1990年陆续划归济南市管辖。
1994年2月,济南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2016年12月,章丘撤市设区。济南市现辖7区3县。
济南历史悠长,人才辈出。属今济南市籍的历史名人主要有:
中国传统医学的杰出代表、战国时代神医“扁鹊”(本名秦越人),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思想家邹衍,口授今文《尚书》28篇于世的汉代学者伏生,请缨出使南越、为祖国统一事业做出贡献的汉代外交家终军,隋末农民大起义的起义军领袖杜伏威、辅公祏;
唐朝开国功臣、一代名相房玄龄和名将秦琼,中国古代三大求法高僧之一唐人义净(俗名张文明),宋代中华词坛“婉约派”代表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辛弃疾,金元散曲家张养浩、杜仁杰,宋、辽、金三部正史的总裁官张起岩,明代文坛前“七子”之一边贡、后“七子”之一李攀龙;
明《宝剑记》等剧的作者、戏曲家李开先,明万历年间文学为一时之冠的内阁大学士于慎行,清经学家张尔岐,清《四库全书》主要编纂人、藏书家周永年,古文献学家、清《玉函山房辑佚书》的纂辑人马国翰,近代民族实业家、“祥”字号商业的代表人物孟洛川等。
(3)济南哪里是历史经商多地扩展阅读:
一、文学
济南历史上涌现了很多文人墨客,最著名的就是所谓的“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和辛弃疾(字幼安),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词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易安体”,同时也被称为“婉约派”之宗。
辛弃疾被认为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多表现其爱国热情,被誉为“词中之龙”。元代的张养浩,散曲造诣极高,元曲在他的时期达到顶峰。
历代许多墨客骚人也曾造访济南,其中包括唐朝的李白、杜甫,宋代的曾巩、苏轼,金元时期的元好问,明代的李攀龙、王象春,清代的王士祯、蒲松龄,民国的老舍等。杜甫曾诗曰:“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其中“此亭”指大明湖中小岛上历下亭。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已被选进中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如今在大明湖南岸亦建有老舍纪念馆。
二、民俗
1、千佛山庙会
济南自元代开始,就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在千佛山上举行庙会。旧时赶庙会者大多会购买一定数量的柿子,遂有“柿子节”之称。
庙会鼎盛时段,千佛山上的各种摊位可以达到1000以上。全国各地的药商会趁此时机在山上进行药材交易,此被单独成为“药市会”。
庙会期间亦有各种杂技、马戏、歌舞表演等。
近年来,千佛山庙会依然兴盛,举办时间为农历春节期间、农历三月初三、重阳节。以春节庙会为例,众多市民前来上香祈福,并有各色民俗活动,敲大鼓等活动亦允许市民参与。商贩亦借此机会在上山步道两侧摆摊设点贩卖商品,以特色小吃及工艺品为主,亦有书摊及其他特色摊位。
2、放河灯
据济南当地的传说,农历七月三十日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成道的日子。他曾发誓要普度有罪孽的众生,使他们脱离苦海。为“超度亡魂”,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日晚,济南市民以及寺庙的僧侣会制作众多的河灯及纸船,放入护城河及大明湖水中。
北极庙的道士亦同在此日悼念亡魂,他们在大明湖畔放置大量“法船”并在岸边做法,后将“法船”一一烧毁,场面壮观。这个习俗在文化大革命后彻底消失。
3、曲水流觞
从魏晋开始,济南市民及文人墨客在农历的三月初三上巳节会举行一种名叫“曲水流觞”的诗酒宴会。人们围坐在溪水周围,把置有酒杯的托盘放在上游的水面,任其沿水流漂流。托盘若停下,则谁离停下的酒杯近,谁就得饮酒作诗,若作诗未果则要被罚酒。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写道:“历祠下泉源竞发,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宴公私多萃其上”。后经考证,“流杯池”即为今日的王府池子,市民举行诗酒宴会的溪水便是其分流,被称作“曲水河”,所在的街巷因此而叫做曲水亭街。此习俗止于清末民初。
4、趵突泉灯会
自1980年起,济南每逢元宵节和中秋节,会在趵突泉公园举行灯会,从未中断。灯会以老济南特色为主,亦吸引了不少外地及外国游客。近年来之灯会,强调环保、创新、参与,不仅逐渐使用LED灯替换原有卤素灯,还制作如扫码抽奖、头像合成等供市民参与的灯组。
三、语言
济南话属北方官话体系,与普通话相差不大,会普通话的很容易听懂济南话。而由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来济南工作定居的外地人的增多,90后出生的“新济南人”在家庭和学校里通常使用普通话,因而导致了济南话使用者的逐渐减少,传统济南词汇逐渐流失。
济南话的语调相对简单。一般在双音节词中首字为普通话的一声,济南话则为三声,普通话的三声济南话为一声(即一三对换),如末字为一声多数情况下保持一声,末字普通话为二声济南话则为四声,四声调基本相似。
句法方面济南方言在比较句、反复问句和补语结构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但其基本语序和句子的主要组织方式上与普通话差异不大。因此大多数人可以听懂济南话,但有很多方言性词组及俚语需要额外解释。
Ⅳ 济南历史
济南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据考古发掘资料,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距今4000~4500年前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系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夏代,龙山镇城子崖一带建有较大规模的城市。
商周时代,济南为古谭国(东方方国,都城在今城子崖、平陵城一带)地。春秋战国时代,济南属齐国,称“泺”“鞍”“历下”等邑,为齐国西南边陲重镇。
秦代,地属济北郡(郡治博阳,即今泰安)。西汉始置济南郡,郡治东平陵(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设济南国,首府东平陵。
前154年,废济南国,复置济南郡。汉武帝时,济南郡辖东平陵、历城等14县,属青州刺史部。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济南郡复称济南国,辖14县,后改辖10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屡屡更替,济南先后为魏、西晋、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辖境,置郡置国,变化频繁。
其间,济南郡治于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前)从平陵(即东平陵)迁至历城。从此,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
刘宋元嘉九年(432年)在济南郡侨置冀州,济南为州、郡两级治所。北魏皇兴三年(469年),改侨冀州为齐州,辖济南郡、东魏郡、太原郡等6郡35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郡并县,齐州仍治济南,辖历城等10县。大业三年(607年)齐州改称齐郡。唐朝建立后,复称齐州,辖历城、章丘、长清等6县。唐中叶天宝年间,齐州曾一度改称临淄郡、济南郡。五代时期,仍称齐州,先后为梁、唐、晋、汉、周的辖境。
北宋,齐州先后属京东路和京东东路。政和六年(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章丘、长清等5县。建炎二年(1128年)后,被金朝所据,仍为济南府,辖7县,属山东东路。
其间,曾一度为原济南知府刘豫建立的伪齐辖境。元初,改为济南路,直隶于中央中书省。至元二年(1265年),辖棣州、滨州2州及历城、章丘、济阳、商河等11县。
金元时期,济南先后为金山东东西路提刑司、元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治所,是山东地区的监察中心。
明初,复称济南府,辖泰安、德州、武定、滨州4州及历城、章丘、长清、济阳、商河等26县。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最高行政机关“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迁至济南。
济南成为山东省会,全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清初,沿明朝建置。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年(1734年)调整区划。
济南府改辖德州和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州15县。民国初年,撤销济南府,置岱北道,辖27县。1914年岱北道改称济南道,辖县未变。
1925年改辖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0县。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厢及其四郊,正式设立济南市。时济南市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
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奴隶、封建社会的济南。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1958年,历城县划归济南市。其后,章丘、长清县于1978年,平阴县于1985年,济阳、商河县于1990年陆续划归济南市管辖。
1994年2月,济南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2016年12月,章丘撤市设区。济南市现辖7区3县。
(4)济南哪里是历史经商多地扩展阅读:
“济南”,顾名思义,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济水,是一条早已消失了的河流,它发源于河南省的济源县,在山东境内的故道大约就是现在的黄河。
上古时代,济、河、淮(最初可能是指潍水)、江(最初可能是指沂水)并称“四渎”,都是古中国的圣河,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名川。
济水,是沟通中原与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黄金水道,她在济南上古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用任何语言形容之都不过分。然而“济南”作为地名,却出现较晚。
西汉初年,设置济南郡,郡治在东平陵。东平陵今属章丘,位于今济南以东大约二三十公里处。东平陵西侧2公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城子崖古城遗址。
城子崖古城遗址面积20万平方米,它创建于距今四千多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当时应该是一个早期国家的都城所在。夏朝的时候,它是赢姓谭国的都城;商周时期,它是子姓谭国的都城。
春秋前期,齐桓公灭掉谭国,设置平陵邑。到了战国,齐国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便在城子崖平陵城的东侧,新建一座360万平方米的东平陵城。
汉代,这座东平陵城成为济南郡的郡城,或者是济南国的都城。东汉末年的曹操,就曾做过济南国的国相。
所以,上古时代,今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济南以东的章丘一带,只是到了西晋末年,才转移到现在的济南。论其原因,主要在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具体说,东平陵由于是汉魏时期的一座繁荣的大都市,人众物阜,居民用水和工农业用水过多,势必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另外,过度的开发,也使得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而影响到附近河流(如武原水)的流量,乃至枯竭。用水问题日益突出,最终迫使人们放弃东平陵城,而将济南郡治迁到历城,也就是今日的济南。
Ⅳ 济南作为历史名地,有哪些古建筑
大明湖芙蓉街济南王府园林济南华阳宫古建筑群老舍故居
Ⅵ 济南的历史
济南名字的由来
济南1904年开埠通商,是我国内陆城市开埠最早的城市,至今已有百年,但济南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城之一,历史已远过千年,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一说2600年,一说4600年,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足以表明济南历史的久远和文化积淀的深厚。但千百年来,济南的名字历经变迁更改,济南市区的面积也日益扩大。济南名称变化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济南发展的历史。
济南这个名字最初来源是因为它位于济水(河流)之南,(这就如河南河北在古时指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一样),是一个大致的地理方位,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古时所说的济水是由趵突泉等泉水汇聚而成,位置大致在现在的济南北部,由于年代久远,它的河道已被现在的黄河河道所侵蚀,如今早已不复存在。
但从人文这方面讲,济南和山东历来被奉为礼仪之邦,这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关。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济南东面是齐国,西面是鲁国,位于两国交界之处,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但从行政区划上隶属于齐国,时称泺邑,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又改为历下邑。西汉时,改为济南郡,从此“济南”这个名字见诸史册。西汉文帝时又将济南改郡为国。
南北朝时期及以后的隋唐时期,又将济南改称齐州或齐郡。但从北宋开始,又设济南府,随后的南宋、元、明、清各朝历代均没有大的改变。
济南开始成为山东省省府,大约可以追溯到清初。辛亥革命以后,北洋政府将济南府改为济南道,但这次改称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1928年,张学良将军率部在东北改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遂于1929年,将济南道改为济南市,现代意义上的济南市正式形成。但辖区和现在有很大不同。
1948年济南获得解放,成为特别市,并将历城划入济南市,济南市区面积扩大。上个世纪80年代,长清、章丘划归济南管理,作为济南的两个郊县;90年代,商河、平阴、济阳又先后划入济南市管辖,济南所辖面积进一步扩大。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长清由济南市辖县升格为济南的一个区,为济南市西部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济南自古民风朴实,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东临黄海,背依中原,南连华东,北达平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随着济南“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战略规划的实施,济南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济南街名的由来
“经三纬二”、“经七纬一”、“经三纬八”……如果是第一次来济南的话,你也许会感到好奇:“济南人怎么想起用经纬来命名道路呢?”“为什么济南的经纬路与地理坐标的经纬正好相反呢?”这就要从济南的开埠说起了。
1904年,为发展济南经济,当时的清政府将济南东起十王殿(今纬一路),西至北大槐树(今纬十路),南沿赴长清大道(今经七路),北以铁路为限(今经一路),计东西长约五里、南北约二里的区域划作商埠,用以商货转输、发展商业。同时,规划了商埠区的经纬马路。我们知道,远古时代我国的纺织业即很发达,祖先把长的线称为经线,短的为纬线。因此,依“织物”“长者为经,短者为纬”的称说,命名东西向道路为“经”, 南北向道路为“纬”,与经路基本垂直相交。经纬路的命名,体现了当时济南纺织业的繁荣景象。一百多年前用纺织物来命名道路,不仅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现在仍是独具特色的。
Ⅶ 山东省济南市的历史发展有哪些
济南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早在春秋时期,齐国曾在这此筑城。名曰泺邑。后来,齐国又改泺邑为历下。秦代,属济北郡。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历下属济南国,其首府设在东平陵城。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前),济南国的首府又由东平陵城迁至历城。从此,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济南”一称是因为城位于古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占)之南而得名。至唐,这一带经济已相当繁荣,据历城县志载:“唐秦琼为济南人,世代冶铁,有‘铸铁秦家’之称”。宋徽宗政和六年,济南郡改为“济南府”,首府设于历城。元代时,马克波罗曾描述济南之繁荣“园林美丽,堪悦心目,产丝之饶,不可思议”,当时历城已成为全国游览胜地。明代,济南开始成为山东省会,曾一直至清代。1929年7月,正式设立济南市,时有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1994年2月,济南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远古时期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约公元前22世纪)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境内发现以红褐色陶器为标志的西河类型(距今8400-7300年)文化遗址10多处。济南东郊的城子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发现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址约20万平方米。说明济南作为城市的历史在4000--5000年以上。济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舜文化遗址(公元前22世纪)舜耕山、舜井、娥英河、舜庙,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公元前3世纪),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公元7世纪)和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公元11世纪)等。
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泉城文化有其杰出的地位,为祖国和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战国时期的齐国大思想家邹衍(今济南章丘人),创立阴阳五行学说,为稷下学派著名学者;扁鹊(今济南长清人),精通内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创立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 为中国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汉初,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济南郡治设于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汉文帝时,年过九旬的秦博士伏生(今济南市人)口授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使之得以流传后世。东汉,为济南国,灵帝时,曹操任济南相,政绩颇著。
隋唐时期,佛教在济南十分兴盛,唐代高僧义净(今济南长清人),继玄奘之后赴印度取经, 译佛经百余部,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唐代(公元618-907年)的房玄龄(今济南市人)、秦琼(今济南仲宫人)等均为大唐的开国元勋!
宋开国后,济南称齐洲社会的长时期相对稳定,使济南呈现一派太平盛世景象。著名诗人黄庭坚曾以“济南潇洒似江南”的诗句赞美济南的湖光山色。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勤政之余,饱览胜迹,每至一地,总赋诗撰文,为济南山水锦上添彩。北、南宋之交,济南“二安” 相继蜚声文坛: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今济南长清人),词作情真、意深、语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婉约派”之宗,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现在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畔,及章丘百脉泉边都建立了李清照纪念堂;“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字幼安,今济南历城人),不仅是一位毕生致力于国家 统一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高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词慷慨 悲壮,笔力雄厚,他著有《稼轩长短句》、《稼轩词》等。现在大明湖内遐园西部建有辛稼轩纪念祠,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金代著名散曲家杜仁杰(今济南市人)博学多才,诗文俱佳,他曾多次同文学家元好问共游济南。元好问在遍游济南山水后,写下“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济南人”等颂扬之词。元代,济南文风日盛。著名者有宋、辽、金三部正史的总裁官张起岩。另外, 散曲作家张养浩(今济南市人)的散曲造诣极高,元代的散曲至他达到高峰。书画家赵孟兆元代曾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任职3年间留下许多诗画,最著名者当推《鹊华秋色》图,成为传世之作。地理学家于钦,亦曾在济南做官,他游览山川,走访故老,考察齐地风土人情,完成了著名地方志书《齐乘》。
明初,曾置山东行省,济南始为山东首府,从此,济南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明代文坛著名的“前七子”之一的边贡(今济南历城人),诗作以清新婉转、平淡和粹、兴象飘逸见长, 对明代文坛产生过较大影响;著名戏剧作家李开先(今济南章丘人),有《宝剑记》等传世;清代著名学者周永年(今济南历城人)是《四库全书》的主要编纂者之一。
中华民国时期,设立济南市。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王尽美、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学生邓恩铭等人成立了共产主义学会,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国内建立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之一。王尽美、邓恩铭还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
Ⅷ 济南的大型批发市场都有哪些
济南副食、日用品批发市场
1.老东门
老东门主要经营小百货,小家电、小五金、服装、鞋帽、塑料制品、床上用品、不锈钢制品和学习办公用品等上万个品种,是济南市老城区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济南市十大商贸市场之一。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东关大街。
2.济南环联小商品市场
这里经营着品种丰富的副食,也掺杂着日用品、服装、办公用品等生意。老济南人同样也喜欢往这里跑,这里啥都有。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二环东路(花园路口)。
3.西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
济南兴起的比较早的批发市场,办公用品、日用百货、服装、花草、应有尽有。小编在小时候,西市场还没有新建前经常去,满满都是回忆。
地址:济南市槐荫区经一路298。
济南水果批发市场:
1.堤口果品批发市场
堤口果品批发市场是市级水果批发市场,济南以及周边地区的水果商贩基本上都是在那里批发水果,这里常年销售着丰富多样的新鲜水果!
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张庄路1
2.匡山果品批发市场
山东匡山果品蔬菜综合批发市场位于济南市西部“齐烟九点”之一的匡山脚下,由山东匡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大型水果、蔬菜、粮油等综合批发市场。
地址:济南市槐荫区济齐路87号。
济南蔬菜批发市场:
1.七里堡蔬菜批发市场
济南七里堡市场自1994年建成使用,是农业部命名的定点批发市场。占地面积约14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交易大棚15座,经营门面房500余户,设置摊位5000余个,集蔬菜、粮油、副食、调料、水产品、豆制品、果品、肉、禽、蛋、土产杂品、小百货、五金、餐饮等于一体.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北路北端路北。
济南建材批发市场
1.银座家居北园店
地址:济南市槐荫区北园大街483号。
2.居然之家北园店
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北园大街243号,北园与历山路的交叉口往北100米路西。
3.金牛建材市场
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师范路西首。
4.欧亚达家居北园店、大明家居
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北园大街中央。
5.三孔桥灯具市场
地址:北园大街与凤凰山路的交叉口(银座家居北园店往西一站路路北)。
6.新白鹤、明鑫建材五金市场
地址:济南市天桥区水屯路北段和水屯北路交叉口。
(8)济南哪里是历史经商多地扩展阅读:
批发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商品购销量增大,流通范围扩展,生产者相互之间、生产者与零售商之间直接进行商品交换,常有困难或不方便,于是产生了专门向生产者直接购进商品,然后再转卖给其他生产者或零售商的批发商业,商业部门内部有了批发和零售之间的分工。
批发业务一般由批发企业来经营,每次批售的商品数量较大,并按批发价格出售。商品的批发价格低于零售价格,即存在着批零差价,其差额由零售企业所耗费的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商业批发是生产与零售之间的中间环节。
通过商业批发活动,使社会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起到组织和调动地区之间商品流通的作用。还可通过商品储存发挥“蓄水池”作用,平衡商品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