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历史上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有哪些
1、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号洪熙。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
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
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
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长子朱瞻基继位。
2、刘奭
汉元帝刘奭,生于元平元年(前74年),汉宣帝刘询的长子,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八岁的刘奭被宣帝立为太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奭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
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在位16年,葬于渭陵。
3、曹叡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
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
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
魏明帝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但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广采众女,因此留下负面影响。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4、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后张氏的长子,年号宣德,自号长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
朱瞻基幼年就深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变。
次年,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议,停止用兵交趾。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
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同时,明宣宗也是杰出的书画家。翰墨图书,极为精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
书法能于圆熟之外见遒劲。尤工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宣德十年(1435年)去世,终年38岁,葬十三陵之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长子朱祁镇继位。有《明宣宗御制乐府》一卷,今佚,存词二首。
5、爱新觉罗·旻宁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
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旻宁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八年旻宁苟安姑息、拒绝变革,而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太平天国运动也已在酝酿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机。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爱新觉罗·旻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瞻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曹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高炽
㈡ 请举例中国历史上非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事例
秦2世的即位
隋炀帝的即位
武则天后面的皇帝绝对不是嫡长子,因为早死了
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
……………………无数例子
㈢ 古代皇位是嫡长子优先继承的,但是历史上却很少有嫡长子继承的,有谁是这样的幸运儿
中国古代为了防止兄弟为了皇位手足相残,于是开创了“嫡长子继承皇位”,以保证皇位的顺利过渡,但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很少被实施。我知道这样的幸运儿是建文帝朱允炆。他的父亲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但是却因为疾病而死。而朱允炆又是朱标的嫡长子,所以朱元璋驾崩之后就将皇位传给朱允炆了。
㈣ 中国历史上的皇位继承是怎样的
如果天下太平,那就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若君王无子,就从血缘关系较近的藩王子嗣中选人入主宗庙;如果天下不太平,皇位继承就会受到外戚、大臣的干预;如果君王有其它想法,则可能上演九龙夺嫡那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皇位继承。
除此之外,大臣干政、外戚专权也是影响皇位继承的一大因素。如果皇权衰落,臣权就会坐大,大到影响皇位继承的地步。比如东汉时期的董卓,就以自己手中的兵权废立天子,决定皇位继承。
㈤ 从秦朝到清朝‘’皇帝‘’都是由嫡长子继承的吗
赵匡胤和赵光义就是 兄终弟继
此外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中选立储君的标准分别有:
1. 汗位推选制(八王以贤能与否作为唯一标准选拔)
2.嫡长子皇位继承制
3.秘密建储制(皇帝本人从贤能中指定)
择嗣标准不断演变,有从贤能到嫡长,又有二者兼顾的。道光帝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人。https://..com/question/193639924.html
㈥ 嫡长子继位这个习惯是哪个皇帝规定的
西周时期,周王实行宗法制,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因此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嫡长子继承。至此,嫡长子继承王位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西周以后的各王朝,基本上都执行周朝宗法制所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拥有政治继承权。嫡次子和庶子按照身份等级不同,获得不同的次级政治地位。例如:周王的 嫡长子 为周王;嫡次子为诸侯,庶子或为诸侯或为公、卿。嫡长子具有政治继承权,因此选择政治继承人的行为又被称作“立嫡”。唐朝时立嫡的顺序是:嫡长子最先、嫡长孙次之、嫡长子同母之次弟、嫡长子不同母之嫡弟(父亲续弦之嫡母所生的儿子),然后按庶子、嫡长孙同母弟、庶孙的顺序往下排。中国古代各王朝统治期间的女子,除在家族无男系成员情况下,通常不具备政治上的继承权( 例外情况 是 独女招夫入赘 ),因此女子并不在嫡长子继承制的范围之内。但女子有与家族男系成员相比不平等的经济继承权。通常体现为按家庭财产分配的一份嫁妆。按汉族惯例,该份嫁妆仅为该女子独占,并不归于夫家所有,可传于自己所生的子女,若该女嫁后无出,理论上嫁妆会被娘家收回。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女子与兄弟共同继承父母遗产的事例。
记得采纳啊
㈦ 中国有哪几个皇帝的嫡长子继位的
咸丰的儿子同治是嫡长子、明武宗正德皇帝是孝宗的嫡长子。李世民是嫡次子,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其父是成吉思汗的四子托雷。
㈧ 我国共有几个嫡长子做了皇帝都是谁
嫡长子继承皇位是从周朝开始的,周王实行宗法制,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周天子以嫡长子时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周武王去世,立长子诵(周成王)为王,周武王妻邑姜吕尚之女如果从正统而言的话从秦汉唐宋元明清汉朝西汉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其母吕后(皇后)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其母窦氏(皇后)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其母王娡(皇后)汉元帝刘奭(前48年—前33年),其母嫡妻许平君(皇后)汉成帝刘骜(前52年-公元前7年),其母王政君(皇后)东汉汉明帝刘庄(28年-75年),其母阴丽华(皇后)唐朝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其母章敬皇后吴氏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其母睿真皇后沈氏 沈珍珠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其母昭德皇后王氏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其母庄宪皇后王氏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其母恭僖皇后王氏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其母元昭皇后晁氏宋朝宋神宗赵顼(1067年-1085年在位),其母高皇后 高滔滔宋钦宗赵桓(生1100—卒1156),其母显恭皇后王氏元朝元英宗(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元仁宗(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长子,但是他的母亲我找不到姓名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琜(1300年农历十一月—1329年农历八月),元武宗(1281年8月4日~1311年1月27日)长子,其母仁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乌哈笃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年5.25~~1370年5.23),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琜的皇长子,其母罕禄鲁·迈来迪明朝明仁宗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仁孝文皇后徐氏,名仪华,安徽凤阳人,父徐达。明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在位),其母诚孝昭皇后张氏明英宗朱祁镇(1436-1449),(1457-1464),为明宣宗长子,其母一说是孝恭章皇后孙氏,孙贵妃。一种是说是个宫女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宪宗生母,英宗周贵妃,因为孝庄睿皇后钱氏,钱皇后,英宗元配没有子嗣,宪宗即位追封孝肃太后周氏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明孝宗朱祐樘嫡长子,生母孝康张皇后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明神宗万历帝(1563年—1620年)长子,其母王恭妃明熹宗朱由校(1620~1627),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其母王才人,初为东宫选侍,1605年封才人,1619年殁,及熹宗继位,追上尊号曰孝和太后清朝清宣宗道光皇帝(1821—1850)爱新觉罗·旻宁,母喜塔拉氏孝淑睿皇后。(清仁宗嘉庆(公元1796年至1820年)即位,册喜塔拉氏为皇后。),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一子未名夭,第二子及清宣宗道光皇帝。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清穆宗同治帝(公元1856年3月23日-1875年7月)爱新觉罗·载淳,清文宗咸丰帝(1831~1861)长子,其母为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其他的就是母亲是皇后而继位的时候不是以皇长子或者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还有的是继承皇位为皇长子母亲不是皇后。
㈨ 道光皇帝在清朝十二帝中,是惟一嫡子继承皇位的皇帝,嫡子是什么意思
不是嫡子,而是嫡长子,就是嘉庆皇帝与其正妻皇后所生的大阿哥,就是大儿子,嫡子的意思就是古代统治者与正妻所生的后代,地位高于庶子,比如唐朝时期,唐太宗为什么不愿意立自己与杨妃所生的文武双全李恪为太子,而是先立嫡长子李成乾,而后立李治为太子,这里出去其他因素外,嫡长子制度是不可以不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