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平定三秦的是刘邦还是韩信为什么只能在汉王传找到详细的记载
当然是韩信。但是当时韩信在刘邦手下为臣,所以只能在汉王传里看到。
可以说韩信的功劳被刘邦给抢了,谁叫一个是主,一个是臣呢。
最倒霉的就是韩信还未得善忠,真是悲剧。。。
Ⅱ 诸葛亮出祁山时,为何不采用魏延的建议让魏延率一军直接进攻长安
公元228年,蜀军在经过多年的准备之后,计划向魏国发动大举进攻,以完成刘备的遗愿:北灭曹贼,光复汉室!
这时,蜀军有两个军事计划:
一个是诸葛亮的计划:派疑兵出斜谷吸引魏军主力于关中地区,大军安从坦道,攻取陇右,切断魏关中与河西地区的联系,为进一步攻取关中和河西打下基础。
另一个是魏延的偷袭关中计划。历史上最终是采取了第一个计划,结果是虽然经过5次北伐(如果包括后来姜维的就更多了),也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那么,我们就想知道,魏延的计划是怎样的呢?如果采取的是魏延计划,历史会改变吗?
一、魏延的计划到底是怎样的?
关于魏延的偷袭关中计划,主要有两个版本:
《魏略》的记载:“夏侯茂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腥聚合,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这两个版本的前半部分是相同的,大致是用一万轻装部队出子午谷偷袭关中,不同的是后半部分:第一个版本是计划占领长安一带,待诸葛亮主力自斜谷来会合,目标是一举拿下咸阳以西的关中地区;第二个版本则是要抢占潼关天险,将魏军增援拒于关外。
在此之前,大部分文章和资料均以为第一个版本是魏延的计划,其实不然,理由如下:
1、军事上第一个版本不合理,所以也遭到普遍的批评。因为根据第一个版本,即使魏延计划完全获得成功,也仅是控制了关中的西半部分。当魏国中原增援大军赶到后,必将在长安附近的平原地区与蜀军展开激战,这对擅长山地作战的蜀军可是非常不利的;
2、长安一带没有任何险要可守,这对于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魏延来说,不会不清楚在这样的地形与骑兵和重装步兵为主的魏军决战是什么结果;
3、一旦关中成为战场,双方则均不能依靠当地供应粮草,10万蜀军的粮草需要依靠汉中翻越秦岭来供应。而魏军可以依靠河东、中原进行补给(有渭河水运),比较方便(曹操当年攻关中就是依靠河东的粮草的),这样蜀军必不能长久;
3、魏延是想按照西汉韩信的模式进行此次作战,应当是要全取关中。(这将在历史比较中谈到)
4、长安是魏国西京,又是雍州治所,仅城墙一周就有80里长。即使魏延击败或赶跑魏守军占领长安,也根本守不住。
5、攻占长安,只能切断关中魏军逃走道路,但是不能阻击增援大军。
因此,魏延计划的第一个版本,从军事上看是很不合理的。而魏延计划的第二版本,则完全避免了这些问题。所以我认为,《三国志魏延传》所记载的偷袭关中计划才是魏延向诸葛亮提议的真正的计划——既第二版本计划,是比较符合军事规律和历史规律的。
这个计划就是:偷袭关中——以轻装兵快速出子午谷到长安,不攻长安而迅速东进夺取潼关等险要,大军出斜谷攻略关中各地,并与子午谷部队尽快会合,坚守潼关、武关等险要,直接夺取关中,拒魏军于关外。
所以,下面所说魏延计划均是指《三国志魏延传》记载的魏延第二版本计划。
二、两个计划本身的优劣是什么?
两个计划是指诸葛亮计划和魏延计划。
战略上:
诸葛亮计划是夺取陇右,以后再根据情况进行发展;魏延计划是直接夺取关中,一步奠定光复汉室的基础。
如果蜀国的战略目标是光复汉室,则消灭中原的魏国是首先必须完成的任务。其后才是统一中国的大业。
从历史上看,以关中为根据地统一中国的有:秦、汉、隋、唐,而以关中为基地统一中国北方的则是前秦。而以四川或陇右为根据地统一中国或北方的则一个都没有。 陇右在人口、经济发达程度、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上均无法与关中地区相比,因此关中的失陷对魏国的打击是更为严重。
所以,要想完成光复汉室、统一中国的战略目标,魏延的计划是比较积极的,而诸葛亮的计划是相对平稳,也是比较消极的。这也从历史的实际得到了证明。
战术上:
魏延计划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而后集中兵力坚守险要的潼关、武关、蒲坂等地,确保关中的安全,而且可以防止魏军主力的快速增援。由于魏国陇右和河西地区兵力不多又分散,完全可以随后逐步加以各个击破。这对于国力弱小、兵力不足的蜀国来说,是比较理想的;
诸葛亮计划则由于道路遥远,相对要化较长的时间,这样,魏军就能赢得时间向战区增援大军。而且陇右的防御并不容易,除了正面的陇山隘口外,还有北面的高平迂回线路和南面的武都,都有可能遭到魏军的攻击。这样必定要陷入长期作战的局面,这对于运输线遥远的蜀军来说,决不是战术上的好选择。
冒险性:
诸葛亮的计划看似非常有把握,是安全、十拿九稳的计划。但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从历史的实际看,诸葛亮所谓十全之计,在从228年到234年的5次北伐中,根本没有一次有完全成功的希望。即使是最接近成功的第一次北伐,由于魏军主力已经到达关中,就是街亭不败,也会在陇右与魏军展开长期的作战,很明显,蜀军从汉中到陇右的运输线过长,根本无法支撑这样长期的作战。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与东汉时期的隗嚣一样——失守陇右。
而看似冒险的魏延计划,一旦成功就可以依托潼关、武关、蒲坂津的天险,保卫关中,而这时关中将成为蜀军可靠的补给基地,蜀军最头疼的粮草问题无忧也。
所以两厢比较,诸葛亮计划即使成功也没有最终胜利的希望,而魏延计划一旦成功,可以说光复汉室的计划已经完成一半了。
三、 魏延计划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要实现魏延计划,需要具备哪些必备条件呢?
1、 突然性。利用刘备死后5年蜀军没有在北线采取任何军事行动、蜀国比较有名的军事领导均已去世给魏国造成的麻痹思想,充分作好战役的保密工作,发动突然的袭击;
2、 速度。隐蔽作好一切准备工作,快速进兵,抢在魏军增援到来前按计划占领各重要战略要点和险关,阻击魏军于关中以外;
3、 吴国的配合。利用吴国在东线发动大举进攻(或与其联合计划)、魏军战略机动部队东进的时机,适时发动,使魏军短时间内难以进行有力的反击;
4、 魏国关中地区防御力量薄弱,保证蜀军突击部队可以迅速达到战役目标,避免陷入相持局面或被魏守军击退;
5、 蜀军集中最强大的部队和指挥力量,不可犹豫,务必一战成功,否则这样的战机不会再有。
那么,以上5个条件蜀军是否具备呢?分析如下:
第3、5个条件,是完全取决于蜀国自己和同盟,相信只要通过努力完全能够达到;
第1个条件,主要取决于蜀军自己。因为汉中相对出口较少,很容易进行封锁,特别是战役准备的最后阶段,应当能够做到保守秘密。魏延轻装部队所走的子午谷,人烟稀少,也没有什么迂回道路,只要先派出便衣侦察队,清理和秘密封锁道路,就可以保证在部队出子午谷前不被对手知晓;
第2个条件,也主要取决于蜀军自己,还部分依靠老天的帮忙——不要下雨。由于蜀军以山地兵见长,在秦岭中快速行进应是其基本技能。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按照计划要求快速进军的;
第4个条件,则主要取决于敌人,部分受到蜀军战前烟幕成功与否的影响。只要前面几个条件完成,魏军就不会察觉到蜀军的企图,也就不会增加兵力或更换指挥官了。
四、 魏延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
如果前述5个条件满足,魏延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诸葛亮完全可以选择在吴国于东线大举进攻的时候,发动这次战役,或者象第五次北伐那样与吴国在战前就确定下联合进攻的时间,这样一来,魏军在洛阳的战略机动兵团极有可能会调往东线,当蜀军在西线发动时,魏军机动兵团再掉头西进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了。 蜀军已经集中了9万大军,参加这次进攻,加上多年的物资准备和稳固的后方,以及魏延、赵云、吴壹、高详、王平等战将,可以说对魏关中守军处于完全的优势。
根据多年驻守汉中的魏延的计划,蜀军轻装部队经过子午谷需10天,可到长安。从长安到潼关约260华里,也既370汉里,根据司马懿8天走1200汉里的行军速度,平均急行军每日可走150汉里,这样一来,魏延军再要3天左右应可赶到潼关一线。如果魏延军在长安作战3天(只要击退长安守军或把其吓的不敢出来即可),再赶到潼关,也是不会超过8天的时间即可完成,而魏军增援的大军却最快也需要10天以上才能赶到(包括长安去洛阳报告3天、魏军商讨对策1天、兵力集中调动2天、向西开进4~5天,潼关到洛阳430华里,既614汉里),故从时间上魏延军完全可以提前占领潼关。由于当时潼关处于魏国内地,故平时不会有什么守关部队。
而诸葛亮的主力20天左右也可以自斜谷进到关中(应是前军轻装军,不用完成攻城任务),可以留部分兵力,围困可能坚守的陈仓、眉城、武功、长安等地,主力迅速东进与魏延军会师潼关,再分兵北进蒲坂津和南下武关,封闭另外的两个进入关中的通道。
唯一的问题是:长安魏军有多少兵力,指挥官是谁,会坚守长安吗?
根据魏延的战前侦察,魏长安守将是安西将军夏侯茂:
《三国志夏侯敦传》记载:“敦弟廉及子茂素自封列侯。初,太祖以女妻茂,即清河公主也。茂历位侍中、尚书、安西、镇东将军,假节。”
《魏略》记载:“茂字子林,敦中子也。文帝少与茂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承夏侯渊处都督关中。茂性无武略,而好治生。”
《魏略》又记载:“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无谋。……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
由此,可以看出,魏长安守将乃从未带兵作战,不喜军事,没有谋略的皇帝女婿,由于西线一直平静无事,才派来此地做官的。这样的将军,一旦蜀军突然出现于长安城下,必定是手忙脚乱,哪里还能组织有效的防御和反击呢?从魏国后来的反映也可知道:魏国后来得到诸葛亮扬声出斜谷,马上就更换了长安的指挥官。
魏军在长安一带有多少部队呢?根据《魏略》记载:“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
由于魏国根本没有想到蜀军会进攻,所以关陇地区的防御力量很薄弱,基本就是各郡的地方军守备各城镇,而基本没有机动的野战部队。关中沿秦岭的要点有陈仓、眉城、武功、长安,如果前三城各1~2千兵守备,长安5千兵,估计在这一线有1万人。可是由于分散部署,很难对抗蜀军的进攻。另外在北面的各郡还会有5千到1万兵力用于防备少数民族骑兵等对各郡的侵扰。
故,在长安能用来反击魏延军的仅5000人而已,这也是为什么魏延敢于用5000轻装兵长途奔袭长安的原因。否则,如果长安魏军兵力超过1万,恐怕魏延的疲惫之师要被消灭在长安城下了。
魏延军以主力击退长安的守军,而后留下负粮的5000人,自己率精锐5000东进夺取潼关等地,利用当地民众的粮食做补给,短时间内不会挨饿。这样一来,魏延计划成功实现,关中为蜀所有,统一大业的基石奠定矣。
这里面其实最关键的就是长安的魏军指挥官。如果其水平高,将不会守在城里,而是集中兵力出城,保持与魏延军的距离,牵制住魏延,即不作战又不让其顺利东进或搜集粮食,以赢得时间。
但是夏侯茂不会有这样的能力,而唯一希望是郭淮帮助其指挥。即使这样魏延还有成功的可能,就是牺牲负粮军——上去缠住郭淮军,自己的精兵迅速东进夺取潼关。
所以,我认为魏延军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有人担心魏军会在子午谷里埋伏,这是缺乏基本军事常识的担心:首先蜀军的前提就是保密,魏军不可能提前去埋伏;而子午谷极为险峻,两面不是峭壁就是悬崖,大部队是不可能埋伏的。 还有人以为子午谷在魏国境内,实际上根据地图,子午谷在两国交界地区,但是离魏兴郡还比较远。魏延作计划时,孟达还没有造反(后来司马懿到了城下他也还未来得及造反呢),魏兴郡也一直在沈仪手里,魏延制订计划当然要考虑这面的情况。
还有人担心诸葛亮大军20天出不了斜谷。注意,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之所以走的很慢,是因为他不需要着急,因为已经与吴国约定同时进攻,走的慢一些,魏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吴国那边。这也是军事常识问题。
还有人担心,魏军会不会从新城、魏兴郡一带进攻汉中呢?可以说是可能性极小。因为新城等地到汉中也都是高山峡谷,道路艰险,魏军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大部队并做好进攻准备——即使在诸葛亮突然攻打祁山、三郡响应、魏国形势危急而汉中空虚的228年,在这个方向魏军也根本没有任何的动静,何况当时司马懿正带领4万多大军刚刚消灭了孟达于新城。
魏延为什么要计划出子午谷呢?我们知道斜谷比子午谷好走的多。那是因为只有出子午谷才能突然出现在长安附近,才能抢在长安部队前面到达潼关,因为从汉中去潼关,子午谷是最近的一条路——魏延的计划一切都是为了抢占潼关天险。
最后的结论:
所以,根据以上的史料和分析,可以认为:
1、魏延计划的中心是抢占潼关,进而占领整个关中地区,而不是攻占长安,占据咸阳以西地区。《三国志魏延传》记载的计划是符合基本军事规律的;
2、魏延计划是蜀国以弱胜强、甚至统一中原(乃至中国)的最佳计划;
3、魏延计划在当时的情况下,有很大的成功希望,而不是非常冒险;
4、魏延计划作为一个一战成功的计划,有一定风险,但是即使失败,也不过损失1万人,而对诸葛亮出斜谷的大军不会有任何损失,更不会危及蜀国的整体安全;
5、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根本就没有什么“十全必克”的军事计划。为了完成光复汉室的大业,这样的风险是值得冒一下的。何况就连被诸葛亮称为“十全必克”的平取陇右计划,最后还不是一个兵败街亭,损失2万多人的结果吗?
这样的结论,可能喜欢诸葛亮的朋友不高兴,可是不管诸葛亮出于什么原因(性格谨慎、不善出奇兵、压制魏延)而没有实行这个伟大的计划,实在是蜀国的悲哀呀。
另外,《智囊》卷5的记载与魏略很相似,只不过把时间说成是:“魏延既大破魏郭淮等,迁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时夏侯茂镇长安,亮在南郑,与群下计事。……”(以下与魏略的记载差不多,省略)这样一来魏延提出的这个计划就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前了,这是不准确的。
根据《魏略》记载:“至太和二年(228年),明帝西征,人有白茂者,遂召还为尚书。”说明这时夏侯茂早已不在关中,魏延这时是不可能再说这样的话了。
但是魏延可能两次提出这个计划:也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和第二次北伐之前。因为第二次北伐前的形势与第一次很接近,只是缺少了突然性。但是由于第一次惨败,魏国也不会估计到蜀军这么快就会再次发动进攻,这也是一个有利条件。这大概就是魏延“辄欲请兵万人”的来源吧。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但是我认为,偷袭不管成功与否,都要比诸葛亮的全军从斜谷出击要强,而事后也证明诸葛亮的计划虽然不能说完全错误,但中间的露洞实在太多,才导致了此次北伐的失败。我个人感觉,说诸葛北伐是为了统一国家,还不如说他是为了回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而进自己的心意。还有,诸葛亮本身的长处也是在内政和战略上,对战术上确实很平常,因此每次的具体战术,多都是靠别人提议,比如马谡、法正等人,这也许是他不能采纳魏延奇袭计划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孔明神人,魏延骁勇。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人生。
Ⅲ 李商隐、辛弃疾、曹操、马致远、秦观、等著名诗词作家的资料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 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如果说李贺的诗偏于想象,则李商隐的诗重于象征。
李商隐的诗于宋初十分流行,“西昆体”仿效义山诗的用典,后成为西昆诗派,但只是机械地学到了堆砌辞藻,而不能得义山诗的神髓。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如《马嵬》二首直指唐明皇“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样“指斥乘舆”的勇气在政治宽松开明的唐朝也并不多见;而《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北齐》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等诗句都是对唐敬宗奢靡之风的直斥和讽喻;名篇《贾生》:“夜半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斥责晚唐诸帝求仙访道炼丹图长生,并因此误国的荒唐行为。《行次西郊一百韵》则真实地描写了甘露之变三年后兵祸旱灾后民不聊生的情形,并追述了百余年来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从今昔对比中探求政治的出路,忧国忧民,颇似杜甫的《北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与李贺一样,李商隐也善于写梦;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在李商隐的诗中,这两种境界水乳相溶,借梦寻得对痛苦人生的解脱,借梦寻得灿烂美丽快乐的人生。如“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牡丹》);“十年长梦采华芝”(《东还》)等。
李商隐的诗固然是诗苑奇葩,文也是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李商隐全集》以清人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三卷、冯浩详注《樊南文集》八卷、钱振伦钱振常兄弟笺注《樊南文集补编》十二卷汇合成全集,并删除笺注而成,内容全而篇幅不长,价格较低,并在书后附以李贺诗集,适合有一定古文基础而又喜爱晚唐诗文的读者阅读。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生平大事记】
(华中科技大学 徐汉明 编)
一一四○年(宋高宗赵构绍兴十年)一岁
五月十一日(公历五月二十八日)辛弃疾生于山东历城四风闸。
[父辛文郁早年逝世,由祖父辛赞抚养。祖父在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做金国的县令,当辛弃疾到了读书年龄时也跟到谯县。亳州有个叫刘瞻的人,长于作田园诗,当地负有时名,辛弃疾拜他为师,与党怀英同学。]
一一五四年(宋绍兴二十四年)十五岁
由济南府保荐到燕京参加进士考试,考试虽然失败,但给了他一个观察敌情的机会。
一一五七年(宋绍兴二十七年)十八岁
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借机更加了解了敌情。
一一六○年(宋绍兴三十年)二十一岁
祖父辛赞逝世至晚当在本年。
一一六一年(宋绍兴三十一年)二十二岁
在济南南部山区组织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举行起义,后投归耿京起义军,委任为掌书记。
一一六二年(宋绍兴三十二年)二十三岁
正月,耿京派贾瑞、辛弃疾等人奉表南归,十八日到达建康(今南京市),当天被皇帝赵构召见,授辛弃疾右承务郎。
被召见之后回起义军营,途中得知叛徒张安国等人杀害耿京投降金人,辛弃疾等带骑兵五十直闯有五万人的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交朝廷治罪。
南归后,任江阴签判,协助地方官处理政务。
一一六四年(宋孝宗隆兴二年)二十五岁
江阴签判任满去职。
一一六五年(宋孝宗乾道元年)二十六岁
向孝宗赵眘奏进《美芹十论》。
任广德军通判。
一一六六年(宋孝宗乾道二年)二十七岁
任广德军通判。
一一六七年(宋孝宗乾道三年)二十八岁
任广德军通判。
一一六八年(宋孝宗乾道四年)二十九岁
任建康府通判。
与建康行宫留守史正志、军马钱粮总领叶衡及赵彦端、韩元吉、严焕等人来往,参与游从宴会,酬答唱和,开始歌词创作活动,确定了以后长短句的写作方向。
一一七○年(宋乾道六年)三十一岁
在延和殿受孝宗皇帝的召见,进奏《阻江为险须藉两淮》及《议练民兵守淮》两疏。
召对之后,调任司农寺主簿。
把收复大计写成《九议》给宰相虞允文。
与在朝中任职的张木式 、吕祖谦来往,相与游从。
一一七二年(宋乾道八年)三十三岁
春,由司农寺主簿调滁州(今安徽滁县)知州。因滁州连遭灾荒,人烟冷落,城郭萧条,居民逃荒在外。到任后,宽征薄赋,恢复市场,使荒陋的面貌很快改换过来。
把滁州新市场的一处建筑取名为繁雄馆。又修建奠枕楼为当地居民登临娱乐的场所。
有奏议上朝廷,论敌我形势,但得不到朝廷的反应。
一一七四年(宋淳熙元年)三十五岁
春,离开滁州,到建康留守叶衡幕中做了几个月的参议官。
秋,登建康赏心亭,写下了著名的词篇《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秋冬之交,叶衡入朝为相,辛弃疾因叶衡的推荐而被皇帝召见,召见之后,便留在临安(今杭州)做仓部郎官。
一一七五年(宋淳熙二年)三十五岁
六月任江西提点刑狱,节制诸军,讨捕于四月起事的茶商赖文政。七月,离开临安到江西接任。经辛弃疾的策划和部署,赖文政亲身到辛弃疾处投降,被押到江州处以死刑。因灭茶商军有功,加秘阁修撰职名。
一一七六年(宋淳熙三年)三十七岁
秋冬之际,改任京西路转运判官,到襄阳就职。
一一七七年(宋淳熙四年)三十八岁
春,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冬,江陵驻军中的统制官率逢原纵容其部曲殴打当地百姓,辛弃疾上疏论奏此事,建议对横行的军人和统制官加以惩处,因率逢原在朝廷有得力的后台,奏章未被采纳,反以帅守与驻军不能协同为由,被调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的知府兼江西安抚使。
一一七八年(宋淳熙五年)三十九岁
本年暮春被召往杭州做大理少卿。经吕祖谦介绍,与陈亮相识,成为好友。
下半年,被调任湖北转运副使。
一一七九年(宋淳熙六年)四十岁
三月,改作湖南转运副使。自湖北调任湖南时,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饯行,辛弃疾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向朝廷奏进《论盗贼札子》。
秋,调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
一一八○年(宋淳熙七年)四十一岁
对湖南土豪劣绅欺压乡民的武装组织乡社进行整顿。
创置湖南飞虎军。
冬,秘阁修撰被改为右文殿修撰,并再次任隆兴府知府兼江西安抚使。隆兴府遭严重旱灾,到任后,立即采取措施,举办救荒工作。
一一八一年(宋淳熙八年)四十二岁
七月,因举办救荒工作有功受奖,升为奉议郎。
春初,在江西信州上饶兴建带湖新居庄园。高处建舍,低处辟为稻田。主张“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把新居特取名为“稼轩”,并以此作别号。
十一月,由于谏官王蔺的弹劾,官职一并被削夺。
冬,带湖新居落成。罢官后,回到上饶带湖新居。
一一八二年(宋淳熙九年)四十三岁
闲居上饶家中。
一一八三年(宋淳熙十年)四十四岁
春,友人陈亮来信,说秋后来访,但后来因陈亮被诬下狱没有来成。
一一八五年(宋淳熙十二年)四十六岁
与信州守郑汝谐常有来往,酬唱甚多。
一一八八年(宋淳熙十五年)四十九岁
正月,第一本词集《稼轩词甲集》由门人范开编定印行。
在与上饶接壤的铅山县境内的期思渡修建了一座别墅,取附近一清泉名为瓢泉。瓢泉附近是一座连绵百多里的名山,主峰叫鹅湖,山下有座寺院叫鹅湖寺。南宋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曾在这寺院里辩论过哲学方面的问题,是学术史上有名的胜地。辛弃疾常和他的朋友去鹅湖寺游憩。
冬,友人陈亮来访。辛弃疾与他鹅湖同游,瓢泉共钦,长歌相答,极论世事,两人纵谈十日,成为南宋词坛上著名的鹅湖之会。有《贺新郎》一词,写与陈亮纵谈的喜悦和陈亮去后依依惜别的心情。从此以后,他们书信往来,彼此唱和,交谊日深,直到陈亮逝世。
一一九二年(宋绍熙三年)五十三岁
被起用为提点福建路刑狱公事,春初赴任。
九月,福建路安抚使林枅[木千干ji]死,辛弃疾兼代福建路安抚使,直到年终。
是时,与在建阳闲居的朱熹往来,游从甚繁,并常向他征求处理福建政务的意见。
向朝廷上疏,建议推行经界(清查地亩所有权与均平赋役负担)和改变盐法。
年末,得知皇帝要召见他。
一一九三年(宋绍熙四年)五十四岁
因皇帝要召见,正月初从福州启程,途经建阳同朱熹会晤。到杭州,陈亮也特地跑来相会。
被皇帝召见,奏进《认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疏》,就长江上游的军事防御提供了几点意见,但没有受到重视。奏对之后,留在朝廷做了半年的太府卿。
秋,职名被提名为集英殿修撰,派做福州知州兼福建路安抚使,重到福州。
一一九四年(宋绍熙五年)五十五岁
友人陈亮逝世。
七月,由于谏官黄艾的弹劾,被罢官,只给一个挂名的闲散差事,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
八月,回江西上饶,继续他的退休生活。
九月,因御史中丞谢深甫提出弹劾,职名由集英殿修撰降为秘阁修撰。
一一九五年(宋宁宗赵扩庆元元年)五十六岁
闲居上饶家中。
春,在铅山期思的新居全部落成。
十月,由于新御史中丞何澹再次提出弹劾,秘阁修撰的职名被削夺。
一一九六年(宋庆元二年)五十七岁
带湖居宅失火,全家移居铅山期思瓢泉新居。
九月,又有朝廷言官提出弹劾,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的空名也被削夺。到此,生平所有的各种名衔被削夺得干干净净。
(辛弃疾在这之前和之后的闲居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同一些士大夫阶层的人游山逛水、饮酒赋诗中消磨掉的。表面看来澹泊冷静,放浪林泉,不关心世事,实则胸中燃烧着炎炎烈火,不忘恢复失地,借歌词为陶写之具,抒爱国忧民之情。)
一一九八年(宋庆元四年)五十九岁
恢复集英殿修撰,又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
一二○○年(宋庆元六年)六十一岁
三月,友人朱熹在武夷山中逝世,辛弃疾为文往哭之。
一二○三年(宋嘉泰三年)六十四岁
六月,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
是时,与在绍兴三山闲居的爱国诗人陆游往来,辛弃疾谷为陆游建一新舍,陆游没有接受,新舍未做成。
年末,宋宁宗召见,临行前去三山向陆游告别,陆游写长诗一首送行。
一二○四年(宋嘉泰四年)六十五岁
正月,宁宗赵扩召见,辛弃疾陈述对付金人的意见,主张北伐,要有一段时间做充分的准备,提出应把用兵任务交给元老大臣。
三月,派任镇江知府。到镇江后积极为对金用兵作准备,预制了一万套军服,计划招募一万名士丁。
一二○五年(宋宁宗开禧元年)六十六岁
六月,调任隆兴知府,未到任,又因谏官弹劾,新令撤回。
秋,怀着满腔忧愤返回铅山。
一二○六年(宋开禧二年)六十七岁
春,被起用做浙东安抚使,辛弃疾上疏辞免。
五月,朝廷正式发布伐金的命令,各路军队在韩侂胄指挥下都溃败下来,失败的原因,不出辛弃疾的预见,鲁莽从事,准备不够。
十二月,进龙图阁待制,派知江陵府,未就任。南宋向金求和,朝廷又召辛弃疾到杭州秦陈对时局的意见,拟任兵部侍郎,一再力辞,不肯出山。
一二○七年(宋开禧三年)六十八岁
召对之后,春,从杭州回铅山。八月,身染重病,在铅山家中养病。
秋,金人以索取韩侂胄的首级作为议和条件,韩侂胄大怒,再次对金用兵,并想请辛弃疾出来为他声援,任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疾速到临安赴任。诏令到铅山,辛弃疾病已沉重,卧床不起,只得上章请辞。
九月初十日,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没有实现的志愿离开了人世。死后葬铅山县南十五里阳原山中。
曹操:曹操,字孟德,公元154年生,沛国谯县(安徽毫县)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在三国演义中提到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而在三国演义中,南阳何禺页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于公元184年汉末黄巾之乱时显露头角,董卓死后,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10万军队,公元201年在仓亭(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公元208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并成为东汉朝廷丞相。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于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以击马超,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使大夫任命曹操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葬于高陵。
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共有25个儿子,卞皇后生文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曹昂、相殇王曹铄,环夫人生邓哀王曹冲、彭城王曹据、燕王曹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曹林、中山恭王曹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曹铉、陈留恭王曹峻,尹夫人生范阳闵王曹矩,王昭仪生赵王曹干,孙姬生临邑殇公子曹上、楚王曹彪、刚殇公子曹勤,李姬生谷城殇公子曹乘、mei戴公子曹整、灵殇公子曹微,赵姬生乐陵王曹茂。其中长子曹丕曹操认为笃厚恭谨,立为后继,成为后来的魏文帝;次子曹彰,三国演义中提到他黄须,勇而无谋;三子曹植为曹操最喜欢的儿子,虽才华横溢但个性怯懦,嗜酒放纵;四子曹熊体弱多病。曹操另有三女,长女曹节,次女曹宪,三女曹华,均嫁与汉献帝为妻。曹操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与苏轼一家并称,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观沧海》是他公元200年10月打败袁绍后于河南延津县附近所作,《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出他的高远志向,公元208年冬于湖北汉口西南长江边赋歌《短歌行》,抒发出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心情。
马致远: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史上的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而《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益改造。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自杀。这样,《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汉宫秋》也许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情绪。但是,我们要注意到马致远的基本人生态度,要么是在元朝统治下积极求取功名,要么是视一切价值标准为空幻,所以,在这方面过分强调是不适当的。这个剧本同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地方,主要是反映出在民族战争中个人的不幸。像金在蒙古压迫下曾以公主和亲,宋亡后后妃宫女都被掳去北方,这些当代史实都会给作者以较深的感受。而《汉宫秋》是一出末本戏,主要人物是汉元帝,剧中写皇帝都不能主宰自己、不能保有自己所爱的女人,那么,个人被命运所主宰、为历史的巨大变化所颠簸的这一内在情绪,也就表现得更强烈了。事实上,在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也更多地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
当臣下以“女色败国”的理由劝汉元帝舍弃昭君时,他忿忿地说:“虽然似昭君般成败都皆有,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灞桥送别时,他感慨道:“早是俺夫妻悒快,小家儿出外也摇装。”对夫妻恩爱的平民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尤其第四折“孤雁惊梦”一大段凄婉哀怨的唱词,表现出汉元帝对情人的无限思恋,把剧本的悲剧气氛渲染得愈加浓郁。这里在塑造戏剧人物的同时,也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受。
《荐福碑》也是马致远的早期剧作,写落魄书生张镐时运不济,一再倒霉,甚至荐福寺长老让他拓印庙中碑文,卖钱作进京赶考的盘缠,半夜里都会有雷电把碑文击毁。后时来运转,在范仲淹资助下考取状元,飞黄腾达。剧中多处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如:“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
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这个剧本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也反映出当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端低落的处境下的苦闷。
《青衫泪》是由白居易《琵琶行》敷演而成的爱情剧,虚构白居易与妓女裴兴奴的悲欢离合故事,中间插入商人与鸨母的欺骗破坏,造成戏剧纠葛。在士人、商人、妓女构成的三角关系中,妓女终究是爱士人而不爱商人,这也是落魄文人的一种自我陶醉。
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事迹,宣扬全真教教义的。这些道教神仙故事,主要倾向都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一空人我是非,摆脱家庭妻小在内的一切羁绊,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剧中主张回避现实矛盾,反对人们为争取自身的现实利益而斗争,这是一种懦弱的悲观厌世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剧中也对社会现状提出了批判,对以功名事业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提出了否定,把人生的“自适”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包涵着重视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虽然作者未能找到实现个体价值的合理途径。
在众多的元杂剧作家中,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与此相关联,马致远的剧作,大抵写实的能力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而自我表现的成分却很多。包括《汉宫秋》这样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内,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这常常是作者在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岳阳楼》中吕洞宾所唱《贺新郎》一曲:
你看那龙争虎斗旧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汉。为兴亡笑罢还悲叹,不觉的斜阳又晚。想咱这百年人,则在这捻指中间。空听得楼前茶客闹,争似江上野鸥闲,百年人光景皆虚幻。
这实际是作者在其散曲中写过多次的一种人生感受。
如上所述,马致远大多数杂剧的戏剧效果不是很强的。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再就是语言艺术的高超。马致远杂剧的语言偏于典丽,但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
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作品风格
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秦观:秦观(1049~1100)字少游,扬州高邮人。史称其少豪俊慷慨,举进士不中,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合。可见他本来的志意是想要有所作为的,而这种史传的记述,与他的词很不相称。他的词很温柔婉约,可见秦观的性情有两个方面。
秦观在举进士不中以后本不想再参加考试了,何以又参加考试了呢?这就要说到他与苏东坡的一段关系。苏东坡在徐州时,有一
Ⅳ 古代蒲坂在哪里。 就是东西魏时期的蒲坂
永济古称蒲坂,扼蒲津关口,当秦晋要道,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永济市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是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
Ⅳ 为何古代打仗必争函谷关
先讲结论,这个问题便是一个伪命题,古代攻打关中,并非只走函谷关这一条通道。潼关、函谷关的重要性,其他回答已经指出,兹不赘言。关隘和军事通道密不可分,因此我主要讲讲其他几条进攻关中的军事通道及相应的关隘。
首先,攻打关中的敌人并非只来自东方,还有南和北方。先说北方,关中平原的北部,是一系列山地,衡山山脉横亘于鄂尔多斯草原以南,关中北部山地以北,黄龙山山脉和子午岭则并列于东西,三者构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地形状况,这个马蹄形向南开口,而开口处,正是关中平原的北部——长武、彬县一带,这一带也是关中平原北部的门户地区,古代北方势力入侵关中平原,也多是取道于这一带。
西北的入侵势力进入渭河平原主要是经过泾河的上游,即贺兰山地区,出发到今宁夏固原县的萧关,从萧关出发,又有两条通道:第一,从萧关跨越清水河河谷,向东由泾河谷地到达关中平原北部的长武、彬县一带,比如西周时期,国家的政治中心在关中,来自西北的敌人?狁(也被称为犬戎),最常走的,就是这条萧关道,因此长武、彬县一带也成为西周王朝的重要军事驻扎地。
第二,是穿越清水河河谷,顺六盘山东麓一路南下,到达千河上游的陇县,再进入今天的凤翔地区,这条路被称为回中道。西汉匈奴南侵,就曾经由回中道到达了凤翔地区。唐代吐蕃也曾由回中道进犯长安。
当然,也有不从萧关出发的。陕西西北部的延安,古代称为高庐,历来是交通枢纽,因此北方的势力也会从延安出发,顺着洛河南下,这条道路被称为延州道,比如突厥人和蒙古人就曾沿着延州道南侵,但是由于这条道路路途艰险而漫长,军事供给困难,也容易遭到埋伏,因此北方的势力还是多借助萧关道和回中道南下。那么对这两条通道的防守,也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北部的长武、彬县一带和关中平原西部的陇县、千阳一带。在这两个地区,历代设立了大量的关隘。在长武、彬县一带,有冉店关、穆陵关,其东北的旬邑附近还有石门关和雕岭关。在陇县附近,则有陇关、安夷关、安戎关、咸宜关、白岩关、箭括关等等。同时,这两条要道的共同出发地——萧关也非常重要,不过由于萧关距关中平原太远,常常被北方势力所掌控。
其次,南方的入侵势力,可以经由秦岭的各个谷地进入渭河平原,由此也形成了一些军事通道,最主要的有陈仓道(经散谷)、褒斜道(经斜谷)、傥骆道(经骆谷)、子午道(经子午谷)和武关道(经蓝田谷),对这些通道的防御,也形成了许多关隘,比如防御陈仓道的散关、仙人关,褒斜道的斜峪关、鸡头关,傥骆道的骆谷关、华阳关,子午道的子午关、腰岭关,武关道的武关和?i关等等。这些通道和关隘,在历史上都很有名,来自南方的势力,可由汉中或南阳盆地,经这些通道攻打关中。比如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指陈仓道。西周昭王南征、战国秦楚相争,常常走武关道;在灭秦战争中,刘邦攻打关中,也是走武关道进入关中平原(不过刘邦走武关道,主要是因为函谷关打不下来,侧面反映了函谷关的险要)。
至于东边的敌人,也并非只有函谷关和潼关可守。位于汾河谷地的晋国(后来的魏国),可直接越过黄河向西进攻秦国腹地,那么在这里也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关隘,称为临晋关(又被称为蒲津关)。
关中之所以称为关中,是因为其相对封闭的地理形势下,在各个方向的军事通道上都设立了许多关隘,除了函谷关之外,还有本回答提到的其他各种,都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
在古代洛阳通往西安的古道上,河南的崤山至潼关段因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
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后,即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因“丸泥可封”之险自古为军事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中原腹地与西部地区的通衢要冲;还因两千多年前中华文化圣贤老子在这里写下了不朽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故而又被称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
今天的函谷关关楼。
地理位置占主要原因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占据函谷关等于遏止关中东进的西大门。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关中对中原,在地势上呈高屋建瓴之势,四面有山河为之险阻。《资治通鉴》上称关中“带河阻山,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届高屋之上建领水也。”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则由函谷关、武关、散关和萧关分别扼守,闭关可以自守,出关可以进取,从而形成能进能退、可攻可守的有利态势。
纵观战史,如果出现分别位于关中和中原的两股势力交锋的情形,双方必定以函谷关为争夺的急所。如果关中一方占据函谷关,则足以保障关中东部门户;如果中原一方占据函谷关,则关中必危。函谷关依险而立,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周慎靓王三年,楚、赵、韩、魏、燕五国联军攻秦,攻函谷关不下,秦兵出关反击,联军大败。秦始皇六年,楚、赵、魏、韩、卫合兵攻秦,进至函谷关,再次大败而还,合五国之力,精兵、猛将、谋臣云集,面对函谷关天险,却无可奈何。秦末,刘邦率军西伐关中,不从正面攻函谷关,而绕道入武关,不能不说是出于对函谷关天险的顾虑。建安十六年,曹操讨汉中张鲁,凉州诸将以疑惧而反,马超率众十万扼守潼关,曹操顿兵关前,久攻不克,后北渡黄河,从上游南渡出马超军后,历尽艰险,才击破马超。东魏天平三年,高欢发军三路攻关中,以猛将窦泰攻潼关,另以军攻武关,自率主力从蒲坂渡河,西魏宇文泰集中精锐击破攻潼关的窦泰军,高欢只得全线退兵。李渊入关中后,当即遣世子李建成率兵把守潼关以备东方之兵,自己从容经营关陇,开创大唐基业。
在古代函谷关的重要性,是因为当时的天下格局是东征西讨。远在传说时代,炎黄夏都是西北民族,他们从西向东发展,要夺取此关;信史时代周秦隋唐发祥于西北,统一全国,要夺取此关;西汉刘邦夺取此关,统一全国。东汉先夺取河北下中原,夺取此关统一全国。以后至唐代,东西方都是以此关为中心,相互攻伐!所以函谷关是当时最重要的雄关!标题不太恰当,那时首都在关中,主要是从关中统一全国的多,是关中据函谷关而统一天下!而其他地方更不易通过!其实要是看地图也就不难理解,洛阳到西安平坦大路就是函谷关,如果绕函谷关进攻关中只有走河东或蓝田关。函谷关如果在敌人手里,绕河东攻击河西就要一鼓作气拿下河西进而堵住华阴,必须要连续突击,单个国家做不到,如果进展缓慢,函谷关的守军可以北上堵住河东进河西的路。吴起敢从河东攻击河西,那时候函谷关在魏国手里。六国攻击秦其实也可以走河西,楚韩牵制函谷关,可是六国不愿给魏做嫁衣,人多宁愿死磕,因为打下河西只有魏离的近占便宜。
关中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是个封闭的环境,东北是黄河天险环绕,南边是高耸入云的秦岭,山高路陡,不便行军突袭。只有东面,而东面是秦国的函谷关。历史上,从东南两个方向攻入关中的只有刘邦从武关走蓝田路,成功了,那还是趁着秦军在东边对付义军,无暇顾及而成就了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