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装备 > 中国近代军事实力的崛起

中国近代军事实力的崛起

发布时间:2021-03-10 05:05:55

Ⅰ 中国近代军事强大,靠谁支援的,说靠自己我不大相信

建国初期主要是通过购进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装备来加以研究改进。逐步学习,逐步完善。才有今天的成就。
比如说我们中国自主研发的原子弹、氢弹等。不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那个国家会提供这方面的援助啊?我觉得咱们中国的军事实力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通过咱们中国人自己不懈追求和不懈努力的得来的。(个人见解)

Ⅱ 关于中国近代军事制度的发展

军事后勤学理论认为,后勤体制是军队作为实施后方勤务工作而确立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总称。它包括各级后勤机构的设置、构成、编制、隶属关系和职权划分等。依组织系统分,它包括陆军后勤体制、海军后勤体制等;以任务性质分,它包括后勤组织指挥体制、后勤保障体制等;以专业内容分,它包括物资财务体制、卫勤体制、运输体制、维修体制等。

清代是中国古代军制发展到最后阶段并逐步向近代军制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突出体现在晚清时期。近代后勤体制建设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促进剂,以甲午战争为转折点。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主要依靠的仍是刀、枪、剑、戟等传统兵器及生锈的"红衣大炮",延续古代军事后勤体制。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意义在于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带给国人思想观念的强烈冲击。武器装备的巨大落差使国人感到了自强御侮的迫切性,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由此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防御思想,但未受到朝廷重视。因此,鸦片战争后的10年内,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启蒙和发展阶段,军队的近代化建设并无多大成效。19世纪50年代初的太平天国运动使清军遭受严重打击,清政府不得不进口大量先进武器以维持其统治;同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开展了一场"以制器为先"的"自强"运动,开始自制先进武器。从另一个侧面讲,新式武器装备的采用,不但使后勤职能人员相应增加、物资消耗量上升,更从军队波及到国家的工业部门、交通运输部门、财政部门,促使了军事工业的建立、铁路的修建,还促使军费筹措机制和军费消耗途径的变化。可以说,军事后勤保障内容的变化是引起晚清军事后勤体制演进的重要原因。但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近代军事后勤体制建设是迫于武器装备的改变而被动进行的,缺乏全面考虑,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有序的后勤体系,不能适应近代战争的需要。甲午战败后,清政府着手改革军制、编练新军,近代军事后勤体制初步建立。本文主要从后勤组织指挥体制与后勤保障体制两个方面,对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军事后勤建设的轨迹进行分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后勤组织指挥体制

后勤组织指挥体制是军队整个后勤系统组织编制、职能划分和制度的统称,是实施后勤保障的组织基础。它由各级后勤指挥机关、专业勤务部门等组成。鸦片战争前,清代的中央后勤管理机构基本承袭明代,以兵、户、工三部为管理后勤的中央机关。三部中涉及后勤的职掌分别是:兵部下设的武库清吏司掌管兵器,职方清吏司掌天下舆图,车驾清吏司掌驿传邮符及牧马之政令;户部管理赋税课征、仓库收支等事,并设有专管用兵经费的军需局;工部掌"修造权衡武备之事",关于火药的存储发放和战船的修造等都属其责,下设有制造库,专攻冶金制造。三部关于后勤管理的意见往往由军机处转呈,皇帝旨意也由军机处传达。在太平天国以后,地方势力逐步坐大,中央权威被削弱。到清末,中央后勤管理系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由于洋务运动的展开,掌管洋务大权的总理衙门也执掌了相当一部分后勤事务大权,如海关、铁路、邮电、兵工厂等,皆涉及到军事后勤条件的改良和进步。随着三部地位下降,地方督抚军权和财力大增,在军事后勤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对战争期间部队的统一后勤征集与调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后,除中央的后勤组织与指挥体制有所改变外,军队的后勤组织体制也有了相当的变化。陆军主要体现在湘军、淮军上,海军则以北洋水师为代表。

1、湘、淮两军的军事后勤组织指挥体制

湘军与淮军是晚清最重要的军事集团,对近代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镇压太平军,曾国藩组建了一支新型地主武装--湘军,它的选将、招募、营制、饷章的制度都与绿营迥异,还装备了洋炮,开了晚清"兵为将有"的先河。从太平天国到甲午战争,陆军延续着湘、淮军的体制。

湘、淮军的后勤机关是粮台。在湘、淮军组织内设有两个机关,一个是主兵的营务处,一个是主饷械的粮台。粮台共分八所:文案所、内银钱所、外银钱所、军械所、火器所、侦探所、发审所、采编所。粮台设总理事务一员,总揽事权,各所则分派委员负责。其主要任务是把通过多方筹措的粮饷、军械等经水路或陆路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分发各路湘军。粮台制与湘军兵为将有的特点相应,其直接受命于曾国藩。在作战过程中,又设立前敌、后敌粮台和转运局,使粮台各部职责更加分明,提高了效率。淮军仿效湘军,在交通要道中枢建立了粮台,这些粮台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及捻军起义中都起到了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就后勤人员而言,是长夫制度的建立。1854年,曾国藩首创长夫制,即在军营中专门设置后勤人员承担军中杂务,规定:"营官及帮办人等,共享长夫四十八名。搬运火绳、子药及一切军装等项,共享长夫三十名。……以上各项共长夫一百八十名,五百人一营,计百人用夫三十六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战斗人员与后勤人员职责分开,有利于提高战斗力与保持后勤保障的及时与效率。可看出,长夫只是与营伍相关的人员,而不在正式编制之内,是"夫"而非"兵"。长夫制由曾国藩首创,并为其它军队所效法,王尔敏先生评价说"长夫的职事性质,极类似现代的工兵,只是尚未臻于完美境地。就中国兵制而论,是一项极大的进步。湘淮军之有长夫,当为中国专设工兵之滥觞。"这可以说是对长夫的重要性及其任务范围的最好诠释。

在后勤制度方面,湘军也是严谨而有实效的。曾国藩的陆军饷章影响到咸丰、同治间东南各省勇营,其后的淮军和袁世凯的小站练兵也采用此项饷章,只是稍加变通而已。陆军饷章确立薪水口粮之制:详细额定了营官、帮办、医生、工匠及勇夫的薪粮,且立定限制,无论官大官小、官多官少,其月饷及长夫数依所带兵人数而定。该制度的优点是:与绿营相比,增加了士兵的口粮,能使士兵专心操防,养一兵得一兵之用;防止冒滥,用以养廉。湘军至同治元年共12年,人员达12万,所用军需不到3000万两,而绿营在咸丰三年以前的2年中,兵仅9.7万,军需银开支达2510万两,可见军需立限的成效。

2、北洋水师的后勤组织指挥体制

如果说陆军后勤体制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湘淮两军之上,那么海军的后勤改革则集中体现在北洋水师的建设之中。1885年增设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确定优先发展北洋水师,装备先进外洋火炮,舰船也得到调整和加强。北洋水师是一支新型的现代化的舰船部队,其作战方式与旧式水军极为不同,物资消耗量也极其惊人,在运行及维修方面均需要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及机器工厂。李鸿章认为:"凡筹饷、练将、修船、制器、铸造、军火、置设天线以及储备戎具煤斤,无一而非急务,且其中仿用西法者十居七八,尤为艺精理奥……,是以地方则有清讼、发审、保甲、水利、筹款、车船、厘金、征信等局;海防则有练饷、支应、军械、机器制造、电报、船坞工程等局,并分设营务处,建立水师,武备学堂及医院、煤厂,使专责成而免贻误。"他强调了军费、军械、电报、船坞工程等从地方到军队的后勤机构建设,也阐明了李鸿章的近代军事后勤思想。1888年颁布了《北洋海军章程》,这是一个适应近代海军建设要求的章程,它是海军军制改革的先声,对北洋海军的后勤体制建设,提出:关于"水师后路各局",有负责维修舰船和旅顺口铁甲大石船坞,有专管兵船一切器具添置购买的船械局,有大沽木船坞,有专管海军全军俸饷的天津海防支应局,有专管水陆各军军火收发的天津军械局,有专修船上零件之威海行营机器厂,有总理水师营务处,有旅顺口、威海卫水师养病院等。

可见,甲午战前,北洋水师已经设置了一套较完整的后勤机构,这是中国军队在后勤近代化方面迈出的第一步。各后勤机构专司一职,其运转均要依据一定的组织规则,调拨军械必先由各营局向北洋大臣请领,由督院发文至军械局,再由军械局交转运局向军械局领取发运。军械的分布情况要按季向北洋大臣汇报。

二、后勤保障体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后勤保障体制是军队实施物质供应、修理、运输、医疗等保障的体制。从另一个方面说,后勤保障体制影响到后勤物质建设与供给的制度性来源,它又与后勤组织指挥体制相配合,使后勤建设与军队作战形成内在联系。

1、物质供应保障

物质供应保障分为实物保障和经费保障。武器装备是物质保障的核心,在军事后勤建设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对于清军作战能力的提高与军事制度的变革有着原动力的作用。总体上讲,清军在后勤建设方面,走的是一条由外购进而仿造、自造的道路。在冷兵器和旧火器时代,武器装备均由国家统筹生产、储运和修理。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军对洋枪、洋炮及舰船的需求逐渐增加,而自身又无生产能力,因此只有外购和求借。1862年,曾国藩创立"安庆内军械所",始造枪炮;1868年8月江南制造局造出了第一号中国轮船,取名"恬吉"。至此,中国近代武器装备的筹措,开始走上自制之路。此后又建立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广东制造局、湖北枪炮厂等近代兵工企业。国防工业的发展使清军在武器装备和海防近代化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时,拥有舰艇吨位数已成为当时世界上引人注目的海上力量。但由于外购与自造并存,购买自不同的国家,仿造不同品型的枪炮,在配件上很难兼容,因而造成了维修和补给的困难。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保障可以说是型号混杂、质量低劣、数量不敷。经费保障包括军费筹措、分配、交换、储备和消费。军费的消耗途径直接反映了军队近代化的进程:太平天国以前,军费开支主要是军饷;太平天国以后,大量军费用于近代武器装备的配备,军饷开支只占很少比例。经费保障与国家的财政制度紧密相联。与前近代相比,清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 "就地筹款"制度的兴起。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兵权、筹饷权归中央节制,兵饷由户部统一配给。太平天国运动中,湘、淮、练军因势而起,由于中央财政危机,各将帅就地筹款,形成了兵为将有的局面,清政府逐步失去了对兵权的控制。"吾辈行军,必须亲自筹饷,不可仰食于他人。"这样,筹饷练兵制械等事,皆听各省督抚各自为政。督抚专权不仅是晚清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勤体制的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使清政府难以扩大筹措军费的渠道,也难以真正实现后勤指挥的统一。

从饷源种类上来讲,清朝中前期,赋税收入是军费的基本来源。到洋务运动时期,由于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开办军事工业,所需费用更是水涨船高,筹措军费的办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饷源以地丁、漕政、盐政、关税、厘金为大宗。前两者没有什么变化,盐政加征,关税收入因为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和税率变化都有了大幅增加。厘金则成为各地方军费不可缺少的重要来源。湖北设局抽厘始于咸丰五年,两年内,仅襄阳一局就共抽收银14万余两。湖南设局抽厘先于湖北。经曾国藩努力,从1855年到1864年,湘军基本上形成了三大饷源基地,即江西牙厘、湖南东征局半厘、广东粤厘,厘金成为湘军最稳定最主要的饷源。

2、交通运输及通讯保障体制

清军在运输及转运体制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代以来,随着轮船、火车为工具的近代交通方式的采用,传统运输方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曾国藩在湘军中建立了水师,平时承运作战物资,战时用作水上攻击。此后,屡经争论,终于修筑了为数不多的铁路。加上台湾铁路,从1881-1894年的十三年间,共修建铁路仅300多公里。铁路在陆运中所占比率并不大,各省驻防的八旗军和绿营兵所用军需主要还是依靠人力畜力,其进步无疑是革命性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通讯方面,1886年中国电报总局分立为北洋电报官局和电报商局,盛宣怀任电报商局总办,其实他一直总揽中国电报全局。电报总局之下,沿线设若干分局,各局设董事、司事、管报生、工匠等;分局之下设讯房机房,沿途设巡电讯房,责成绿营兵巡视。1879年李鸿章试办天津至大沽间的电报局,是一条试验性军用专线;1881年开通津沪线全长3000余里,是中国第一条长途电报线,虽然其经营管理模式为官督商办,但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防军事价值。但是,因经费有限,中国电报线路只有陆线,没有海线,陆线易遭自然和人为的损坏,这一点从甲午战争可以得到印证。

三、影响与分析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不仅震惊了中国人的思想,也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和进程,更对军事后勤提出了与冷兵器时代完全不同的要求与挑战。应该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前军事后勤建设的成效,与前近代相比,已有了相当的进步。首先,后勤专业化的程度加强,后勤逐步与军队分离,不仅建立了专门的后勤机构,在后勤人员的配备上也与作战人员各司其职。如湘淮军的长夫制、北洋水师的后路各局等。其次,近代化的后勤组织与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如粮台、转运局。在后勤保障方面:

其一,军事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为军队近代化武器装备提供了保障,并触及社会基础工业。

其二,拓宽了军费来源,以保障近代化军队建设的庞大支出。

其三,近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在军事后勤保障中运用。正是由于这些近代化的进步,使清政府拥有装备一定数量西式枪炮的湘淮军及新兴的北洋水师,比绿营兵更能适应近代对外战争的需要。甲午黄海之战是中国海军以近代化方式进行海上作战的典型,在陆路战场还出现了步、骑、炮、工协同作战的局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甲午战争是对近代以来清军建设的综合检验,其败因是多方面的,从战略上讲,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综合国力的较量,它的失败有政治的和经济的因素,但其直接原因仍是军事上的,表明战前的军事后勤体制仍然存在诸多缺陷:

其一,也是最为致命的,各自为政,指挥不灵。由于各系统的军队以各自筹饷的方式来维持军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各自的军事后勤建设,因而表面上各军设置了不少后勤部门,但一旦大规模的战事降临,则出现协调不灵、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兵为将有,令属多门,互不统属,中央军事后勤体制与军队后勤体制权责交叉,缺乏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后勤指挥机关,甲午战争时期清军的迅速溃败即证实了这一点。

其二,机构设置不全,重视力度不够,导致后勤保障不力。甲午战争期间军粮、枪械不能及时到位是清军战败的重要原因。

其三,虽然洋务运动对于推动清军武器装备近代化有着不灭之功,但由于科技水平落后和基础工业不发达,不能为军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武器装备、交通、通讯等无法保障近代战争的需求。

其四,后勤体制与西方后勤体制相比较仍然有差距:长夫仍然是夫,而不是士兵;另外,按西方军制,一个万人左右的作战单位都应有自己的后勤机关,中央则有统筹的后勤部,协调各军各省区的后勤机关,宏观调配。但由于清朝中央权力的衰落,军事物资的调拨都控制于地方和实力派手中。这些缺陷使清军最终在甲午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清政府下定决心,改革军制,新的军事后勤体制有了改弦更张的契机。

军事后勤体制变革不仅受到当时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影响,也受到国家的军事体制和国民经济制度的制约。在宏观上,军事体制是国家组织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后勤体制又是军事体制的重要一环,因此,后勤体制也会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也即是说,近代中国的军事后勤体制变革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受到晚清政治、经济、思想条件的制约
给分吧行呗

Ⅲ 中国的军事实力和美国比现在到底如何

2008年8月24日,美国发布《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中国的军事实力相当于美国的36%,居世界第三。

中国军事崛起方兴未艾,但仍然脆弱

天基力量:中国仅为美国的5%

美国的卫星数量超过400颗,占世界卫星总量的一半以上,军用卫星超过100颗。

中国在轨卫星一共20颗,且中国官方一直声称都是民用卫星,最多也就是军民两用。

空军:中国仅为美国的20%

美国空军38.26万人,配备预警机52架,战斗机2674架,战略轰炸机174架(其中B-1B型95架、B-52H型66架、B-2A型13架),侦察机57架,运输机846架,加油机607架,教练机1225架,直升机220架。另外,美国民用直升机在1万架以上。

中国空军22万人,各型作战飞机3000余架,直升机250架,600座地对空中程导弹发射装置,2000门高炮。

按照质量乘以数量的原则,中国空军的实力仅为美国空军的20%。

海军:中国仅为美国的15%

美国海军57万人,配备潜艇95艘(其中战略潜艇18艘、战术潜艇75艘、其他用途2艘),航空母舰12艘,导弹巡洋舰30艘,导弹驱逐舰57艘,导弹护卫舰44艘,巡逻舰艇20艘,扫雷舰艇25艘,两栖舰艇252艘,支援及杂物舰艇93艘(其中中途补给舰40艘),军事运输司令部辖船只123艘。

美国海军航空兵配备飞机2732架(其中作战飞机1598架),直升机1361架(其中反潜直升机321架、攻击直升机180架)。

美国海军陆战队17.3万人,配备各型飞机约1000架、主战坦克403辆、轻装甲车590辆、两栖装甲车1258辆、火炮857门、反坦克导弹3225具、火箭筒3142具。

中国海军30万人(包括海军航空兵5.6万,海军岸防部队3.5万,海军陆战队5.6万人),配备74艘主战舰艇,55艘柴电潜艇,6艘核潜艇,55艘中型和重型两栖攻击舰,49艘海岸导弹巡逻艇。

按照质量乘以数量的原则,中国海军的实力仅为美国空军的15%。

陆军:中国与美国相当

美国陆军49万人,配备主战坦克M-60A3、M-1A1、和M-1A2型等共7836辆,轻型坦克M-551型131辆,装甲侦查车"狐狸"113辆,步兵战车M-2和M-3型共6720辆,装甲输送车M-113型18200辆,各类火炮7428门,高炮329门,反坦克导弹32857具,防空导弹"复仇者"式660部,"爱国者"式474部,各型飞机264架,直升机5002架,两栖舰艇161艘。

中国陆军18个集团军共140万人,配备59式坦克5500辆,69式坦克200辆,79式坦克500辆,88B式坦克500辆以上,98式坦克约500辆,99式坦克700辆。

按照质量乘以数量的原则,中国陆军的实力与美国相当。

核力量:中美双方均能确保摧毁

美国拥有洲际弹道导弹580枚,其中"民兵-Ⅲ"型530枚,和平维持者50枚。美国拥有的432枚潜射弹道导弹配置于18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俄亥俄"级S□□N-734型10艘,每艘携带24枚"三叉戟"D-5导弹;S□□N-726型8艘,每艘携带24枚"三叉戟"C-5导弹。

中国拥有160枚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3200公里洲际弹道导弹20枚,射程12800公里的东风5A型导弹30枚,射程8000-10000公里的东风31型导弹24枚,射程12000公里的东风31A型导弹50枚,092级海军巨浪2型导弹20枚,094型战略核潜艇巨浪4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16枚。

按照确保摧毁的原则,中美双方均能确保摧毁。

Ⅳ 谈中国军事实力的发展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近年来,中国自然而然的提升了自己的国防实力,特别是自2009年1月20号中国公开发布新版国防白皮书以来,世界各国的舆论炒作中国国防实力的文章就不断见诸报端。尽管各国出于不同的国家战略目的,对中国国防实力的世界排行名次各不相同,而且差距很大,但是,其中对中国国防实力迅速提升的担忧却不约而同。很多头脑清醒的国际军事观察家尽管也对中国国防实力的发展速度感到惊讶,但是普遍肯定中国的和平目的,并且认定中国军力的发展几乎不会对亚洲邻国构成威胁,从而判定即使中国照此发展速度再过十数年,也赶不上世界一超独霸的美军。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观察家反而支持中国军力持续提升,这样,同处于世界二流水准的中国和俄罗斯,就会对于在世界上为所欲为的美军形成某种战略牵制。那么,依据中国自己披露的数据和国外的“专家”分析,中国军事实力到底居于世界什么位置呢?

首先我们来看,根据国内公开的军事数据和报道,中国的军事实力确切来说应该居于世界中上游水平,大概在5-10名之间。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平心而论,美俄两国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处于全面领先状态,这个差距特别大,也是综合性的,并不是十年八年能够赶上来的。有人说中国很可能很快就能超越俄罗斯,我认为这只是一家之言,即使我们在某种装备方面在数量或者质量上能够超越俄罗斯,但是军事实力还包括全面的军事作战理论,虽然中国近年军事理论建设获得空前突破,但这个差距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美俄两国即使国际和他们的国内局势如何变幻,其所具有的全面军事优势仍旧领先中国很多年,中国军事实力短期内绝对无法和他们相比。

再就是美俄之外的其他世界强国,如法国、英国、日本、印度等。法国和英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世界经济强国,但是这两个国家却不是世界“大国”,因此其几乎没有战略防御纵深,故而这两个国家都极为重视其海空军力量的建设,这也是这两个国家极力发展海基和空基战略核力量的原因。虽说中国近年来各军种发展很快,特别是海空军的新技术和新装备都有很大进步,但是仍然无法和老牌世界强国-英国和法国相比。英国和法国作为世界老牌海军强国,不但拥有航空母舰编队及其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几乎为零的航母远洋作战理论,还拥有远强于中国海军的核动力潜艇舰队。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国家拥有丰富的海军远洋航行能力和作战理论,这一点中国海军似乎短期内难以望其项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英法两国都要强于中国,但因为这两个国家和我们相距遥远,我们仅有的陆军优势几乎可以忽略。

而作为我们的近邻的日本,不论是海军还是空军的综合作战能力都远强于我们。日本海军的四个“十.九”舰队群,都是最新型的水面舰艇,如果再加入最新型的“日向”级直升机母舰及其舰载机编队和改进型具有弹道导弹拦截能力的“宙斯盾”型驱逐舰,以及日本海军世界最先进平均服役时间最短的的17艘潜艇,则日本海军在西太平洋的海上优势仍很难撼动。日本空军早就独霸东北亚的天空,其所拥有的第三代战机如F-15J/DJ和F-2的时间都早于中韩两国,训练和作战应用水平当然更成熟。虽然近年来中国空军的第三代战机数量急剧上升,但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日本空军却可以全力应对突发事态,而中国空军却不能够。同样,作为战争能力的倍增器,日本空军拥有亚洲最强的空中预警机群,空中电子战能力,即将拥有空中加油机群,以及庞大的航空反潜机群等等。而中国相对占据优势的陆军和第二炮兵部队,因为和日本远隔重洋以及投鼠忌器的原因,都很难体现出来。

同样作为亚洲邻国的印度,虽然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却是一个极端信奉军事实力的国家。尽管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GDP都远落后于中国,但是印度的军购规模和数量一点也不比中国差多少,而且由于印度特殊的国际地位,其军购来源相对多样化而且技术水平要强于中国。印度除了能毫无阻碍从俄罗斯得到技术水平高于中国的各种武器装备外,还能够从欧盟国家、以色列、美国等国家,采购新型武器装备。虽然绝大多数武器印度自己并不能很好的仿制且来源多样性未必真有好处,但是这个南亚武器联合国却集合了世界各种先进武器之大成,并且还拥有中国梦寐以求的航空母舰。单纯从武器技术水准来说,印度海空军似乎要强于中国,专门针对中国的导弹核武器也“足够”战略威慑之用,中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陆军虽然强大,但要面对南亚地区的高寒和热带丛林作战,这也无形中对中国陆军的作战能力打了一定的折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除了战略核武器之外,在其他作战能力方面,几乎和印度难分伯仲。

再从国外的分析来看,日本《朝日新闻》22日称,“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表明中国的军事费用保持了连续20年呈2位数的增长,这是一项惊人的纪录”。日本《东京新闻》21日甚至认为,中国军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其实,日本人之所以这样说,除了日本欲为自己毫无顾忌发展军力进行造势外,日本人所谓的“中国军力世界第二”也仅仅是从单纯的武器数量对比来说的。众所周知,中国虽然在武器装备数量上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却大多是一些技术水平完全无法与先进国家相比的老旧武器装备,即使中国拥有了先进武器,那也根本无法在数量上和日本等国家相比。这就像中国的GDP一样,虽然增幅名列世界第一,但是因为基数低,每年增加额基本和美国每年约3%的增长率差不多。

而去年也有美国媒体提出中国军力应该排在美俄之后,位居第三位。但同时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公布的2008年世界最新军力排名中,中国排第四名。而此后美国兰德公司向美国防部提交的报告却称,中国军力世界第八。兰德公司认为军队的信息化程度决定信息化战争的胜负,而解放军的信息化程度在全球的排名仅为第24名,远不如大多数发达国家。“由于中国缺乏远洋实际作战能力,考虑到导弹核武器和核潜艇等其他因素,中国的军力勉强能排到世界第八”。

上面这些所谓排名分析,都认为中国近年军费开支大幅增加,对外先进武器采购量也很高,以及中国军方越来越重视的信息化能力建设,都无形中提升了中国国防实力的国际排名名次。但是很多分析都是仅仅停留在数字上或者表面上,并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国防建设实际情况,虽说中国及时发布新的国防建设白皮书对这些情况予以解释,但仍有很多国外机构或者新闻媒体对此妄加猜测。还是上面提到的《简氏防务周刊》21日的报道比较中肯:“中国要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发展,至少需要到2020年”。而武器装备系统的信息化和体系化能对军队战斗力提升起到倍增器的作用。西方国家军队在这一点上优势尤其明显。尽管目前解放军也装备了部分先进装备,但是美军的评估认为,中美两军在全球探测网络、通讯网络和交战网络领域相比,“解放军的信息化建设和美军有着近30年的差距,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10年以上”。我们认为这个分析比较符合当前的实际,但是他们也显然低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发展决心和潜力,也轻视了中国人提出的“跨越式发展”的丰富内涵。随着中国这几年在高性能计算机、全军情报信息网、军用数据链、微电子技术、各类应用卫星特别是“北斗”导航卫星等等方面的进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大批新型武器装备的成建制列装、大批掌握最新科技知识的专门人才的加盟、大批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军事理论问世、以及能够使人才尽情发挥的科技环境等等,也为中国国防实力的进步铺平了道路。我们甚至能够预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不可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这个发展过程是以和平为前提的!中国人民是支持的,同样中国人民也希望和平。

尽管以上对世界和中国军事实力排名的分析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并不具有严格的可比性,因为战争不是以某种单独武器和单项就能取得胜利,只有实战才能体现各国的实力,也是符合实际的真正排名。但是仍能使得我们从中获知一些有意思的比较。不管中国国防实力处于何种地位,不管外国人怎样颠倒黑白或者混淆视听,我们中国国防实力仍旧要按照适应中国国情的思路发展下去,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注定要成为一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我们充分相信中国人民解放军能保卫人民的幸福安康和发展果实。这一点,我们毫不怀疑

Ⅳ 中国的军事实力跟美国比还有多少差距

中国的军事实力相当于美国的36%,居世界第三。
中国军事崛起方兴未艾,但仍然脆弱
天基力量:中国仅为美国的5%
美国的卫星数量超过400颗,占世界卫星总量的一半以上,军用卫星超过100颗。
中国在轨卫星一共20颗,且中国官方一直声称都是民用卫星,最多也就是军民两用。
空军:中国仅为美国的20%
美国空军38.26万人,配备预警机52架,战斗机2674架,战略轰炸机174架(其中b-1b型95架、b-52h型66架、b-2a型13架),侦察机57架,运输机846架,加油机607架,教练机1225架,直升机220架。另外,美国民用直升机在1万架以上。
中国空军22万人,各型作战飞机3000余架,直升机250架,600座地对空中程导弹发射装置,2000门高炮。
按照质量乘以数量的原则,中国空军的实力仅为美国空军的20%。
海军:中国仅为美国的15%
美国海军57万人,配备潜艇95艘(其中战略潜艇18艘、战术潜艇75艘、其他用途2艘),航空母舰12艘,导弹巡洋舰30艘,导弹驱逐舰57艘,导弹护卫舰44艘,巡逻舰艇20艘,扫雷舰艇25艘,两栖舰艇252艘,支援及杂物舰艇93艘(其中中途补给舰40艘),军事运输司令部辖船只123艘。
美国海军航空兵配备飞机2732架(其中作战飞机1598架),直升机1361架(其中反潜直升机321架、攻击直升机180架)。
美国海军陆战队17.3万人,配备各型飞机约1000架、主战坦克403辆、轻装甲车590辆、两栖装甲车1258辆、火炮857门、反坦克导弹3225具、火箭筒3142具。
中国海军30万人(包括海军航空兵5.6万,海军岸防部队3.5万,海军陆战队5.6万人),配备74艘主战舰艇,55艘柴电潜艇,6艘核潜艇,55艘中型和重型两栖攻击舰,49艘海岸导弹巡逻艇。
按照质量乘以数量的原则,中国海军的实力仅为美国空军的15%。
陆军:中国与美国相当
美国陆军49万人,配备主战坦克m-60a3、m-1a1、和m-1a2型等共7836辆,轻型坦克m-551型131辆,装甲侦查车"狐狸"113辆,步兵战车m-2和m-3型共6720辆,装甲输送车m-113型18200辆,各类火炮7428门,高炮329门,反坦克导弹32857具,防空导弹"复仇者"式660部,"爱国者"式474部,各型飞机264架,直升机5002架,两栖舰艇161艘。
中国陆军18个集团军共140万人,配备59式坦克5500辆,69式坦克200辆,79式坦克500辆,88b式坦克500辆以上,98式坦克约500辆,99式坦克700辆。
按照质量乘以数量的原则,中国陆军的实力与美国相当。
核力量:中美双方均能确保摧毁
美国拥有洲际弹道导弹580枚,其中"民兵-ⅲ"型530枚,和平维持者50枚。美国拥有的432枚潜射弹道导弹配置于18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俄亥俄"级s□□n-734型10艘,每艘携带24枚"三叉戟"d-5导弹;s□□n-726型8艘,每艘携带24枚"三叉戟"c-5导弹。
中国拥有160枚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3200公里洲际弹道导弹20枚,射程12800公里的东风5a型导弹30枚,射程8000-10000公里的东风31型导弹24枚,射程12000公里的东风31a型导弹50枚,092级海军巨浪2型导弹20枚,094型战略核潜艇巨浪4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16枚。

Ⅵ 清末的中国军事实力排名

以纯军事力量来说,清政权的军队装备的先进性比较靠前。版
不过,不应该只看新军权和北洋军.清政权的正规军还有八旗与绿营,
而自三藩之乱后,八旗基本做废,乾隆之后,绿营也基本报废,
两大国家正规军的堕落才会有太平天国后湘\淮军的崛起.
所以,该怎么去评价清末的军事实力排名呢?
以1911年革命前计算,大约在15名左右吧.
然而清政权没有合格的军事工业及科研体系,武器装备基本靠买,也没有完善的预备役及国民动员体系,这些都会降低战争能力。

Ⅶ 90年代中国军事实力

90年代初,中国的军师实力很落后,当时中国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也只能内是号容称而已。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陆军。而海空军则是三流水平。当时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还是以是歼六为主,歼七,歼八都是少量装备的。海军基本形同虚设,当时除了有几条苏联淘汰的军舰。最大的也只有2000多吨。不过这种情况在苏联解体后就得到了改善。苏联解体后,中国在乌克兰购买了大量二手军舰。92年到96年足部装备部队。现代级驱逐舰就是那个时候买的。

要说排名的话,军队人数永远都是世界上最多的。现在也是。
实力的话,谁知道呢,海军实力跟现在的越南差不多吧。空军还可以,我们飞机数量多。二代战机与三代战机的实力差距还没有三代战机跟四代战机的实力差距那么大。

中国的二炮实力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始终都是。

终合实力的话,第三吧。美苏比不了。其他国家的话,除了打海战,其他肯定我们赢。

Ⅷ 中国近现代军事发展史,越多越好

总体来说,中国的军力和美国还不是一个层次。美国以其先进的作战理念和高科技的信息技术而称霸于世,中国的优势在于解放军的作战精神,这也是中国近现代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以弱胜强的关键。中国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虽然处于劣势,但正如毛主席所说,武器装备对战争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与人。任何高潮的战争指挥艺术,如果没有优秀的士兵去实施,最终也难以成功。可以预见,如果中美开战,虽然在短时期、局部区域美军有着其现代化优势,可能会突破解放军的防御,但战争形势必然会趋于长期华,打持久战、消耗战,正如抗日战争,这是美国所承受不起的。可以说,即使解放军实施这种防御性战略,也会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更何况,中国领导阶层已充分吸取的海湾战争中伊军惨败的教训,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解放军掀起了一场现代化的浪潮,军队素质、装备、信息化程度都上了一个台阶。诸如,在90年代初期,空军最先进战机就是歼8,而且数量少;海军最先进舰艇的就是旅沪级驱逐舰;二炮部队主要核威慑武器是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这都是中国军力的短板,而陆军也只有数量上的优势。在新时期,我们空军陆续装备了苏27、苏30、歼11、歼11B、歼10等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海军装备了旅海级、旅洲级、旅洋I级、旅洋II级、现代级等先进的驱逐舰;第二炮兵部队也列装了东风21、东风31等先进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解放军已经初步形成具备打赢局部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成为一支攻防兼备的武装力量。可以说,在与美军的较量中,解放军在局部领域内还可以形成进攻态势,实施积极的防御战略。中国不断发展的经济也为军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中国历来坚持和平发展战略,和广大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这样在国际上也会赢得广泛的支持,取得道义上的胜利。因此,解放军也是具备很多优势的,而这些缺失美军不具备的。

战争是矛盾的最后解决手段。其实,现阶段中国和美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双方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共同利益,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可能有大规模战争发生的。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继续推动解放军的现代化改革,实施积极防御战略。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Ⅸ 世界应如何看待中国军事力量崛起

避免与他国进行军事竞赛 中国必须成为一个能够提供全球公共服务的责任大国。中国的军事崛起有需要,也有必然。随着中国军事投入的增加,国际社会也给予中国军事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其他国家视中国的军事崛起为威胁,也必然会在军事上和中国竞争,最终有可能导致中国和其他国家间的军事竞赛,这正是中国必须避免的。中国军事崛起至少必须考量如下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军事崛起的可持续性;第二个因素是苏联的军事现代化模式。

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大问题,就是要实现基于国家安全之上的国防和基于国际责任之上的国际合作。中国的军事崛起必须考量到区域化和全球化这两个重要要素。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军事崛起是为了提供区域和全球性的“公共服务”。中国不可能一直采用“搭便车”的策略。这既不能和中国的大国地位相吻合,更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国际利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需要中国提供更多的全球性“公共服务”。中国现在在经济、军事上的公共服务远远不够。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很多国家一直在呼吁中国做一个负责的大国。

国际责任为和平崛起创造条件 国际责任也给中国的军事和平崛起创造了条件。如果中国能够把军事崛起放置于中国的国际责任构架内,其他国家不仅不会感受到“威胁”,反而会感觉到中国军事崛起的必要性。从国际责任的视角看,中国的军事和平崛起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承担国际责任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在联合国的构架内,也可以和其他国家合作,还可以是单独进行。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刚刚开始。这里尤其要强调中美两大国之间的合作。从长远来看,如果中美不能合作提供全球性“公共服务”,双方都很难单独提供。两国现在有战略对话,在这个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天,中国既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单独提供,很多国家也还没有认同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中国要提供,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威胁。在现阶段,中国还是会在联合国的构架内或者和其他国家合作来提供全球性“公共服务”。

阅读全文

与中国近代军事实力的崛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