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装备 > 古代洛阳为什么是军事要地

古代洛阳为什么是军事要地

发布时间:2021-03-09 10:59:34

① 洛阳市为什么总被选为都城

洛阳位于黄河中游南岸的易洛河盆地。古代洛阳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伊、洛、瀍、涧四条河流蜿蜒其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宋李格非说:“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严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清人顾祖禹也认为洛阳“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因而洛阳成为帝王建都的首选之地,“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洛阳作为都城的最早城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历史文献记载为夏王太康的斟鄩城。《史记》卷四《周本纪》载:“自洛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古本《竹书纪年》日:“太康居斟鄩,翌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记·夏本纪》的记载更为详细:“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这表明夏都斟鄩在伊河和洛河交汇处。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现二里头夏文化遗址,经考古发掘与研究,确认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大型古都遗址。专家认为二里头遗址一至三期为夏代中晚期都邑—斟鄩。斟鄩城位于偃师西南翟镇乡二里头村南,北临古洛河,南去伊水5公里,往东不到10公里是伊洛二水交汇处。从夏都斟鄩所处的地理形势上看,遗址刚好位于洛河二级阶地上,符合古代选择城址“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原则,地势平坦便于耕种,又临近伊、洛二水,水源丰富,且有水利舟楫之便,是一个理想的王都所在地。
历代统治者都把山川作为国运的象征,有利的山川形胜,充足的城市供水是选择都址的必备因素。河洛地区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夏商故都居伊洛两河汇流处不远,地势较低,山川形胜稍逊周都,且易被洪水之患。而周都山川形胜优越,又居洛北高地,既保证了充足的城市用水又可免于水患。
汉魏等朝之所以择洛阳建都,同这里地理条件优越有关系。首先,军事形胜重要,环山面水,东有虎牢、成皋之险,西接函谷崤渑要隘,北临邙山屏障,南对天然伊阙,东汉又置函谷、伊阙、广城、大谷、轘辕、旅门、孟津、小平津八关。其次,水陆交通便利。这里西接秦陇,北通幽蓝,南达江淮,东至齐鲁。东汉时,洛阳已成丝绷之路的起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正是由于这一点,他说:“朕以恒、代无漕运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洛伊,通运四方”。最后,邙山洛河之间平原广阔,适于东汉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东汉建都时,对地理条件的利用,堪称洛阳古都建设的创举。公元39年,河南尹发动人民沿邝山脚下凿渠,西引谷水人注京城称为阳渠,解决了城市的防御及供排水问题。光武帝又派王景等人治理汴河,这样洛阳的漕运便与鸿沟水系连接起来,江淮地区的粮食可以输送到京都,保证了都城的供粮问题。
隋唐洛阳城交通较汉魏故址更为便利。从城内交通看,陆路“都内纵横各十街”;水路河渠如网,处处通漕,整个漕运系统以洛水为中枢,南北两翼遍布河渠:北岸有漕渠、瀍水、泄城渠,南岸有通济渠、运渠、分渠,还南引两条伊水与运渠相通。从都城与外界交通看:陆上,城址西移后,控制了伊洛瀍涧四河的谷口,都城成为洛阳平原陆路交通的枢纽;水上,洛阳城跨河而建,为伊洛瀍涧四河纵横交错的中心,同时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在所开四段运河中,除邗沟与江南河的衔接点在京口以外,其它三段的中心衔接点都在洛口,洛阳成为全国水运中心,“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同时,都城置身于伊洛河盆地的广大地城,使洛阳得以成为世界大都市之一。同时新址控制了伊洛瀍涧四水,使城市供水更为丰沛,可以更好解决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都城的供水问题。

② 洛阳军事地位怎样

在军事上古代是很重要的,但是近现代并不是军事要地,从现在的电影电视报道中都很少见到洛阳有关军事的报道

③ 洛阳为什么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考证,行后有夏、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设立国都,建都史长达15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在隋唐盛世,洛阳人口百万,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所以自古以来洛阳既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历代帝王建都筑城的理想场所。

④ 古代人为什么在洛阳建都

首先,洛阳是天下之中、在中国的前半段,就是宋代以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在北方洛阳作为北方中国的中心,当然应该当首都。
其次,洛阳周围的形势非常好,左虎牢、右武关、北黄河、南北邙,这个算是山河四塞,易守难攻。
再次,洛阳位于交通枢纽,隋代建造的大运河就是绕洛阳的,河槽挽天下,控南北,比较适合当首都。

⑤ 古代河南省为什么被称为四战之地

四战之地是个成语,是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评论家李敬泽认为,河南这个地方,古代叫四战之地,是因为打起仗来,四面敌人都过来了,无遮无拦,基本态势就是一个守的态势。

秦王朝建立后,在今河南境内设置三川、南阳、颍川、河内、东郡、陈郡。以后的两汉时期,河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仍处于全国前列。东汉王朝建都洛阳,河南更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之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河南是四战之地。在三国以及两晋、南北朝时代,战乱连年,农业、手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直到7世纪初重建了统一的全国性政权——唐朝以后,中原才摆脱了长期战乱的局面。

(5)古代洛阳为什么是军事要地扩展阅读:

开封在宋时又称大梁、汴梁。开封作为都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长安、洛阳的不足。但是,如果从战略上分析,开封四周无险可守,是典型的“四战之地”,把它作为一个国家的京城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宋朝立国之初,其主要的威胁就来自北方——北汉与辽国。

鉴于中原是四站之地,北宋鉴于晚唐五代以来内轻外重、中央权威扫地的政治局面,采取了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政策,把全国的精锐部队数十万人汇集京师。

⑥ 为什么古代定都都在长安洛阳

在古代中国,决定一个都城地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山川形势等自然因素,也包括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而长安和洛阳则很好地符合了很多条件。

首先,长安地处偏西,位于内地和边疆的交界处,而洛阳居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在交通便利上洛阳占有优势。而长安居关中之地,东有崤函天险,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易守难攻,一旦东方出现变乱,便可以坐镇长安,进可攻,退可守。

王朝的政治需求也是决定定都地点的因素。西周定都镐京,关中时周族的发源地,十分适合他们的农耕经济,周成王时修筑洛邑为陪都,号成周,是为了了监视和震慑商朝的移民,控制东方领地。秦朝统一后,沿用了原先的首都,国祚短暂,未能来得及考虑都城迁移的问题。

西汉最初定都于洛阳,后娄敬进谏,力陈关中的险要和富庶。西汉最终定都关中,除了以上原因,还因为在东方分封了大量的诸侯王国,定都长安可以随时扑灭可能的叛乱。

(6)古代洛阳为什么是军事要地扩展阅读:

朝代 定都年代 名称 地区 辖区

崇国 约前2200年-前1027年 崇 京畿

西周 前1027年?—前771年 丰京、镐京 京畿 樊,杜,高陵,骊山氏,蓝田等邑[县]

秦朝 前350年─206年 咸阳 内史府 蓝田,高陵,栎阳,杜县,骊邑,芷阳[县]

西汉 前202年─109年 长安 京兆尹 长安,蓝田,新丰,霸陵,杜陵,奉明,南陵[县]左冯翊[府]辖区:高陵,栎阳,万年[县]右扶风[府]辖区:户县,周至[县]

新朝 9年─23年 常安 京兆尹 同上

东汉 190年─195年 长安 京兆尹 长安,蓝田,新丰,霸陵,杜陵[县]左冯翊[府]辖区:高陵,万年[县]右扶风[府]户县[县]

西晋 313年—316年 长安 京兆郡 长安,蓝田,新丰,阴般,杜陵,霸城,高炉,万年[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前赵 319年─328年 长安 京兆郡 长安,蓝田,新丰,阴般,杜陵,霸城,高炉,万年[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前秦 351年─385年 长安 京兆郡 司隶校尉部[省]京兆尹[府]辖区:长安,蓝田,新丰,阴般,杜陵,霸城,高炉,万年[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后秦 386年─417年 长安 京兆郡 司隶校尉部[省]京兆郡[府]辖区:常安,蓝田,新丰,山北,杜城,霸城,高炉,万年[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西魏 534年─557年 长安 京兆尹 雍州[省]京兆尹[府]辖区:长安,霸城,山北,杜县,蓝田,新丰,阴般,户县[县]冯翊郡[府]辖区:高陆,广阳,万年,鄣县[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

北周 557年─581年 长安 京兆尹 雍州[省]京兆尹[府]辖区:长安,万年,蓝田,新丰,户县[县]冯翊郡[府]辖区:广阳,高陆[县]恒州[省]周南郡[府]辖区:周至[县]

隋朝 581年─617年 大兴 京兆郡 京兆郡[府]辖区:大兴,长安,高陵,蓝田,周至,户县,新丰,万年[县]

唐朝 618年─904年 长安 京畿道 京畿道[省]京兆府[府]辖区:万年,长安,高陵,栎阳,昭应,蓝田,户县,周至[县]

大顺 1644年─1645年 长安 西京

⑦ 古代十三朝为何都在洛阳建都

洛阳一带是夏民族活动的中心。夏禹的行迹,主要在黄河、伊河和颖水一带。大禹治水的时候,把天下分为九州,洛阳一带称为豫州

阳在古代的字眼里代表着山南水北。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地方在山南边河北边,通常阳光充足,冬天寒风较弱,而且生活便利。因此,人们选在“阳”地建设城市是古代很普遍的做法。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河之北为阳 河之南为阴古人就这样对城市进行命名。

公元581年,杨坚迫使北周皇帝让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公元589年,杨坚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自西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4年,杨坚的儿子杨广杀死父亲,自立为帝,这就是隋炀帝。隋炀帝深知洛阳是军事要地,即位的第二年便征发百万民工营建东都洛阳城,建成了规模宏大的隋东都城。隋炀帝随即把文武百官和皇宫迁到洛阳。洛阳又一次成为全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口超过百万,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隋炀帝还以洛阳为中心修建了大运河。大运河通贯南北,全长约2000公里。当时洛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手工业、商业极为发达,成为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工商业大都会。

10、唐都洛阳

621年,李世民攻克洛阳。洛阳在唐朝的大部分时间里是陪都,地位仅次于长安。有6位皇帝曾经移都洛阳,累计时间约70余年。这期间洛阳便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特别是武则天,在洛阳称帝的时间达15年。隋末洛阳未受到大的破坏,唐代洛阳仍十分繁盛,人口最多时达l40余万。洛阳在经济上比长安还要发达。

手工业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洛阳是唐代丝绸的加工集散地,是唐三彩的故乡。丝绸之路以洛阳为起点,各国使者、学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加强了中外合作与交流。唐代对龙门石窟进行了进一

步开发。现在可以看到的龙门石窟雕像,大部分开凿于唐朝。其中最著名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开凿于武则天时期。洛阳还是全国文人学士荟萃的地方。唐初四杰曾经云集在洛阳。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公权颜真卿颜真卿颜真卿颜真卿、吴道子、玄奘等人,都曾在洛阳活动并从事创作。当时洛阳牡丹已驰名天下。

唐代洛阳是世界东方最大的都市之一。开元、天宝之际,政治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中央集权消弱,蕃镇割据势力扩大,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于公元755年起兵叛唐,攻下洛阳,自称皇帝,国号大燕,定都洛阳并打入长安。安禄山回洛后,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子继位,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仍都洛阳,国号仍为大燕。后长安、洛阳被唐攻破,洛阳再次被史思明攻开,两年后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于公元763年自杀,历经七年安史之乱被平息。叛军盘据洛阳建立大燕国,使洛阳成为大乱的中心战场。唐(含武周)都洛约70余年。

11、后梁都洛

唐朝后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阶级斗争日益尖锐。朝廷陷于派系斗争之中,政治腐败。公元874年,王仙芝率众起义。第二年,黄巢起义响应。起义军于880年11月攻取东都洛阳,l2月破潼关,攻占长安。但黄巢部将朱温叛变,使起义军惨败,唐昭宗李晔封朱温为东平王,后来朱温挟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又先后连杀两位皇帝,自称梁太祖。后梁以洛阳为都4年余。

12、后唐都洛

庄宗同光元年(923年)十二月,庄宗李存勖从魏州迁洛阳,以西京洛阳为都,东京开封为陪都。同光四年(926年)四月,唐将李嗣源兵变入洛,夺取帝位,改元“天成”,是为后唐明宗。天成二年 (927年)十月,明宗迁都开封。后唐愍帝应顺元年(934年)四月,潞王李从珂拥兵入洛阳称帝,是为后唐末帝。后唐以洛阳为都,东京开封为陪都。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后唐大将石敬瑭勾结契丹攻入洛阳,唐末帝自焚,唐亡。后唐以洛阳为都6年零6个月。

13、后晋都洛

石敬瑭灭唐建后晋,即帝位于洛阳,是为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年)四月,晋高祖迁都东京开封。洛阳为后晋首都6个月。

此外,还有河南王(申阳)、西汉(刘邦)、新莽(王莽)、更始帝(刘玄)、郑(王世充)、大燕(安禄山)等朝代或政权曾以洛阳为首都。l932年日侵淞沪,国民政府以洛阳为行都,于同年3月由南京迁都洛阳,5月上海停战,国民政府于l l月又迁回南京.

⑧ 洛阳是有名的九朝古都,那么为何洛阳在历史上多次被选为都城呢

洛阳位于黄河中游南岸的易洛河盆地。古代洛阳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伊、洛、瀍、涧四条河流蜿蜒其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宋李格非说:“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严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早在公元前770年,洛阳就已是东周王朝的国都。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再次定都洛阳。

隋唐洛阳城交通较汉魏故址更为便利。同时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使洛阳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枢纽。同时,都城置身于伊洛河盆地的广大地城,使洛阳得以成为世界大都市之一。城市供水丰沛,可以更好解决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都城的供水问题。武则天时期是洛阳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宫殿建筑宏伟壮丽,城内的大型官仓承担着为京都储存或转运粮食的重任。

阅读全文

与古代洛阳为什么是军事要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