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军偏旁部首是什么字
冖。来
1、读音:源jūn。
2、部 首: 冖;笔画:6;繁体:军;五笔:PLJ。
3、释义: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下辖若干师;姓。
(1)军事什么偏旁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红军、军长、参军、军部。
1、红军
读音:hóng jūn。
释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全称中国工农红军;指1946年以前的苏联军队。
2、军长
读音:jūn zhǎng。
释义:一个军的最高军事长官。
3、参军
读音:cān jūn。
释义:参加部队;古代官名,汉末至唐时设立,是王、相或将军的军事幕僚,宋有司户参军等,为地方低级官员。
4、军部
读音:jūn bù。
释义:指军官;指军一级的指挥机关。
Ⅱ 兵是什么偏旁
部 首: 八
笔 画 7
五 行 水
五 笔 RGWU
详细释义
1.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版经过战权斗而取得胜利)。
2.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Ⅲ 兵字偏旁是什么字
兵部首:八
[拼音] [bīng]
[释义] 1.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专血,指不经过战斗属而取得胜利)。 2.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Ⅳ 兵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兵部首:八
兵(拼音:bīng)是现代汉语常用字 ,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兵是版会意字,像双手握权着武器的样子。
本义就是指作战用的武器,也称兵器,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手握兵器的人是参与作战的,所以“兵”又引申为战士、士兵,如:兵强马壮、当兵。又进一步引申为军队、军事、军种,如:兵不厌诈、兵临城下。
“兵”斧头转向右边,双手未变,小篆形体,斧头已经变形,小篆与秦、汉文字都不甚相合,却与西周、战国楚文字相合。
(4)军事什么偏旁扩展阅读:
“兵”字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是个“斤”字。在古代,“斤”字就是斧头,是一种非常锋利的武器,下半部是一个人的双手。
组合起来就是双手握着锋利的武器,有的学者认为,“兵”像双手挥斤斫木之状。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双手拿着兵器。不过学术界多认为“兵”的本义是兵器。
如《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迩来服。”意思是兵器上血迹都没有,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远近都归顺于他们。
Ⅳ 兵字是什么偏旁
兵
bīng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专而取得胜利)属。
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卒
笔画数:7;
部首:八;
笔顺编号:3212134
笔顺:撇竖横竖横撇捺
笔顺说明:提为横,点为捺,竖勾为竖,横折或竖提都为折。
Ⅵ 武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武”字的偏旁部首是:“止”。
拼音:wǔ
释义:
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版对):武器。
2、关于技权击的:武术。
3、勇猛;猛烈:英武。
4、姓。
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
笔画:
(6)军事什么偏旁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
一、习武[ xí wǔ ]
释义:练习武事;练习武艺。
二、威武[ wēi wǔ ]
释义:
1、权势和武力:威武不能屈。
2、威严有力:威武雄壮。
三、武断[ wǔ àn ]
释义:武断,原指以权势断定是非曲折,后指完全凭自己的想象作决定。也指利用权势横行霸道。
四、英武[ yīng wǔ ]
释义:英俊威武。
五、用武[ yòng wǔ ]
释义:使用武力;用兵、英雄无用武之地。
Ⅶ 军的偏旁是什么
冖
部首:冖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释义
基本解释
1、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2、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3、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军。
详细解释
【动】 1、会意。金文字形如右图,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
2、围成营垒。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3、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4、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饶阳。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5、驻扎。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6、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明·徐渭《雌木兰》 【名】 1、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2、军队的编制单位。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军人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3、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4、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5、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6、营房,军营。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7、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8、唐于设兵戍守之地,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9、阵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2]?
常用词组
1. 军备 jūnbèi [armament] 军事编制、装备 2. 军操 jūncāo [military drill] 军队中进行的操练 3. 军车 jūnchē [military vehicle] 军用车辆 4. 军船 jūnchuán [military motor ship;troopship] 军队专用的机动船只;载兵的船 5. 军刀 jūndāo [soldier’s sword saber] 旧时军人用的长刀 6. 军队 jūnì (1) [army]∶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武装组织 (2) [array]∶一群士兵 规章定下了,在外国的战争应由封地的军队进行 7. 军阀 jūnfá [warlord] 旧时拥有军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8. 军法 jūnfǎ [military law] 军队中的刑法 以军法从事。——宋· 苏轼《教战守》 挠以军法。 9. 军费 jūnfèi [military expenditure] 国家用于军事方面的经费。包括用于军事建设和战争的经费 10. 军风 jūnfēng [army style] 军队的作风 11. 军服 jūnfú [military uniform;uniform] 军人所穿的统一服装 12. 军港 jūngǎng [naval port] 专供停泊军舰的港湾 13. 军工 jūngōng (1) [war instry]∶军火工业 (2) [military project]∶军事工程 14. 军功 jūngōng [military exploit] 军事上的功绩 15. 军官 jūnguān (1) [officer]∶武装部队中有权力或指挥职位的人,特指有任职令的人 军官和士兵的俱乐部 (2) [commissioned officer]∶被任命为少尉或少尉以上军衔的担任武装部队领导职务的官员 16. 军管 jūnguǎn [military control] 军事管制 17. 军规 jūnguī [military discipline] 治军的法规律令的统称;军纪 18. 军棍 jūngùn [war club] 战士用的棍棒;尤指美洲印第安人作为武器使用的一种棍棒 19. 军国主义 jūnguózhǔyì [militarism] 实行军事独裁,强迫人民接受军事训练,向人民灌输侵略思想,使政治、经济、文化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反动政策。如日本军国主义 20. 军号 jūnhào [bugle] 军队中用来吹奏各种信号的铜号 21. 军徽 jūnhuī [army emblem] 作为军队的标志而正式规定的徽记 22. 军婚 jūnhūn [marriage between a serviceman and a civilian] 现役军人婚姻的简称 即夫妻一方为我国军队现役军人的婚姻。军婚受我国法律保护 23. 军火 jūnhuǒ [munitions;armsand ammunition] 军队用的一切武器和弹药的总称 24. 军机 jūnjī [Privy Council in the Qing Dynasty] 即军机处,清代总管军政大权的御前官署 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号为军机四卿。 自四卿入军机。 25. 军机处 jūnjīchù [military-political-affair setup] 清代辅助皇帝办理重大事宜的机构 26. 军籍 jūnjí [military status; one’s name on the army roll] 原指登记军人姓名等的簿册,现指公民入伍后取得的军人身分 27. 军纪 jūnjì [discipline] 军队的纪律 嘉奖了这些身经百战的部队的军纪 28. 军舰 jūnjiàn [warship] 国家所有用于战争目的的船舶;尤指为战斗而武装起来的军用船舶 29. 军阶 jūnjiē [(military)rank] 军衔的等级 30. 军界 jūnjiè [military circles] 在军队中服役的军官们 31. 军垦 jūnkěn [reclamation of wasteland by an army unit] 派军队开垦荒地和生产 军垦农场 32. 军礼 jūnlǐ (1) [honors]∶旧时指军中的礼仪 (2) [military salute]∶军人的礼节;军中的礼节 33. 军吏 jūnlì [military officer] 军官,主要指下层小官 东向而朝军吏。——汉· 刘向《列女传》 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34. 军粮 jūnliáng [army provisions] 军用食物 35. 军龄 jūnlíng [length of military service] 军人在军队中已服务的年数 36. 军令 jūnlìng [military orders] 在军事上所发布的命令 37. 军令状 jūnlìngzhuàng [written pledge to dosth,the failing of which would subject one to military punishment] 原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现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38. 军旅 jūnlǚ [army] 即军队 39. 军马 jūnmǎ [army horse] 在军队中服役的马和骡的统称。通常分为乘马、驮马和挽马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0. 军帽 jūnmào [army cap] 军人戴的帽子 41. 军门 jūnmén [gate of borrack] 军营的门 张良至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拥盾入军门。 42. 军民 jūnmín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军人和平民 43. 军命 jūnmìng [military missions; orders] 军事的使命;军队的命令 军命在身,不便久留 44. 军棋 jūnqí [kriegspiel] 一种战棋游戏;用木块,木钉,小旗当战斗力量和枪炮按着模仿打仗的情况作的规定来移动 45. 军旗 jūnqí (1) [banner]∶有一条边串连在竿上的一块布,由君主、封建领主、骑士或其他领袖作为标帜,用来在战斗中作为召集部下的中心 (2) [army flag]∶用颜色区别的军团或军种的旗帜 46. 军器 jūnqì [ordnance] 旧指军用器械 47. 军情 jūnqíng [military or war situation] 军事情况;军事态势 泄漏军情 48. 军区 jūnqū [military region] 亦称“大军区”。根据战略需要划分的军事区域及与其相应的军队一级组织 49. 军权 jūnquán [military power] 统率军队的权力;兵权 50. 军犬 jūnquǎn
Ⅷ 各是什么偏旁部首
各的偏旁部首是:口
Ⅸ 兵马俑的兵是什么偏旁部首
[ bīng ]
部首复:八 笔画:7 五行:水 五笔:制RGWU
基本解释
1. 武器 :~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Ⅹ 士兵的兵的部首是什么
士兵的兵的部首是底部的八部分(下图蓝色所示):
兵兵 <名>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双手,象双手持斤。
本义:兵器,武器。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
2、军人;军队:士兵|兵强马壮。
3、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法|兵书。
一、动词的“兵”:
用兵器攻击,刺杀〖kill〗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又如:兵诛(用兵器诛杀)
伤害〖injure〗
反以自兵。——《吕氏春秋·侈乐》
又如:兵荒(战争造成的饥荒及其他灾祸);兵寇(乱兵或乱兵的侵扰)
二、名词的“兵”:
(1)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 同本义 [arm;weapon]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兵者,凶器也。——《国语·越语》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兵者,国之爪也。——《墨子·七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汉·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兵解(古代方士以为学道者死于兵刃,供兵刃解脱躯壳以成仙,称为兵解);兵戈(干戈。借以指战争)
(4) 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army;troop]
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列子·虚实》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四》
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
赵亦盛设兵待 秦,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兵果败。—— 汉·刘向《列女传》
(5) 如:兵柄(军权);兵备道(明代的官名。分巡道的首长,兼管军务,负责管区内的治安);兵房(县衙中六房之一,掌兵事);兵马制置(即制置使。唐大中五年始置,负责边防军务。宋初不常设,后为对金作战,设置渐多)
(6) 士卒 [soldier]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瑜得精兵五万。——《资治通鉴》
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 晋兵。——《资治通鉴》
(7) 又如:雄兵百万;草木皆兵;当兵;兵来将敌水来土堰(不管对方使用何种策略,都自有对付的办法)
(8) 军事;武力;战争 [military affairs;war,warefare]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
夫兵,犹火也。——《左传·隐公四年》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9) 又如:兵交(交战);兵端(战争的发端);兵燹(因战火引起的焚烧毁坏);兵栏(军营周围的栅栏);兵纪(军事要事);兵冲(军事要冲)
(10) 用兵策略,战略 [tactics;strategy]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
(11) 牌戏名 [pawn]
(12)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13)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黑方相应的为“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