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历史地理上安庆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于江南地区来说,多山少平原,武汉地区和南京地区是两个重要的核心区,而长内江就是沟通武汉区域和南容京区域的大动脉、黄金水道,安庆处于这个大动脉的中间,背靠大别山,钳制着长江这个大动脉、黄金水道。无论是从南京方向进攻武汉方向,还是从武汉方向进行南京方向,安庆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节点。
❷ 军事地理学中对安徽省安庆市的评价
安庆古称皖城,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此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古就被视为“江介之要冲,金陵之门户”古人曾这样描述安庆:"上控洞庭,彭?下扼石城,京口"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中流砥柱,万里长江于是乎在?
安庆在远古时属扬州之域,春秋时为皖国地,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两汉属庐江郡。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妖巫李广占踞皖城,马援奉诏将其讨平,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术败死,其堂弟袁胤放弃寿春,投奔庐江太守刘勋,被派驻皖城。皖城后为孙策所夺,公元201年,孙权因皖城太守李术投降曹操,发兵攻克皖城,屠尽城中百姓,继而曹操夺取皖城,命江表诸州县,纷纷北徙!合肥以南唯留皖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谴朱光为庐江太守,屯驻皖城,吕蒙对孙权说“皖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进言发兵攻击皖城,皖城后一直为东吴重地!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睿遣曹休侵吴,攻击皖城,未克。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孙权遣诸葛格屯驻皖城,以防曹魏,两年后,皖城终于被司马懿攻占,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吴主孙皓派兵企图收回皖城,然后以此为基础伐晋,晋扬州都督王浑命应绰将其击溃。南朝梁大宝初年(公元550年)侯景率军焚掠建康之前,曾遣部将任约屯驻安庆,以免后顾之忧,次年,梁将王森辩东下,侯景部将范希荣败离浔阳(九江)逃至安庆与任约会合,不久就一起逃离安庆,梁敬帝初年(公元555年)安庆被北齐军占领,自隋以后,因安庆“上控淮淝,山深水?”为战守之资!历代对这里都很重视。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安庆守将李林英反叛,顷刻便被镇压,唐武德初年(公元618年)隋将恭邃据有安庆,后归附唐朝,武德七年(624年)王孝恭袭击辅公佑于安庆,唐上元初年(公元674年)江淮都统刘展叛唐,攻破安庆,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安庆又为陈庄所破,唐刺史张万福将其收回,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徐州节度使庞勋遣兵来犯安庆,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王仙芝率领农民军转战江淮间,一度占领安庆,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安庆城破与吴/之后,庐州刺史杨行密将其夺回,两年后安庆为滁州刺史许劲袭取,唐景富二年(公元893年)杨行密再次占领安庆,以江淮为基地扩张势力,建立了吴国,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柴荣讨伐南唐,攻拨安庆,迅速平定了整个淮南,南宋初年,安庆为李成所陷,宋高宗赵构命诏讨使张浚击破李成,此地才又控制在宋室之手,南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蒙古军队逼近安庆城下,后退去。到公元1246年,蒙古军队又战安庆,宋安庆守将范文虎投降,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安庆为陈友谅部所陷。次年朱元漳军攻夺安庆,后不久又为陈友谅部将张定边夺回,直至元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漳才重新夺回安庆,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农民起义军刘六,刘七部在此抵御过官军,明末,史可法在此抵御过清兵,清代,太平军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战役之一,最初,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对安庆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二月,太平军攻占安庆,仅把安庆作为行军过路的通道,未加重兵驻守。结果很快又被清军夺去,安庆失守给已经进驻天京的太平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清朝大臣向荣和琦善从安庆顺流而下,直扑天京分扎江南江北两坐大营,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太平军发起两征,与6月10日再克安庆,但太平军仍然克而不守,集中全力攻打南昌致使安庆和周围许多州县又落入清军之手,经过几次的失利之后,太平军总结经历,终于认识到安庆在战略上的重要性,这年9月,太平军第三次攻占安庆,石达开亲自坐镇,在此构建筑城防工事,并以安庆为中心,向北南发展,陆续占领了桐城,庐州,青阳,九江等地二十多个州县了,这样安庆就成了长江流域的军事重地,成为天京的西部屏障,使清军无法再从江东下天京,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冬,曾国潘率领湘军四路围攻安庆,英王陈玉成五次救援安庆,都未成功!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六月,湘军对安庆发起总攻,九月陷城,太平军12万(也许是写错了,应该是十二千人)守城将士全部牺牲,安庆失守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洪仁轩曾经说过:“我军最大的损失就是安庆落在清军之手,此诚实是天京之锁钥而保其安全者,一落入妖手,则可为攻我之基础。”是的,自从安庆一丢,向东看去,芜湖,天京,上海诸城相继陷落,太平天国整个东方防线瓦解,现在的安庆战事主要为抗日战争和渡江战役,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此地实为“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
❸ 什么叫军事重地军事重地一般要具备什么条件
中国古代军事地理格局乃是一种棋盘型格局。从军事地理的角度看,中国的地理格局就像一个不规范的围棋盘。在这个不规范的围棋盘上,关中、河北、东南和四川是其四角,山西、山东、湖北和汉中是其四边,中原为其中央腹地。
中国的地域虽然辽阔,但在历代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却主要是上述九大地域。大体上分布在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上。这里所说的起决定性作用,主要是指在历代战争中,上述九大地域的重要性往往关系到天下的统一与分裂、关系到一朝一代的兴与衰,或者,在中原政权与塞外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关系到中原政权的存与亡。
古人贯讲“山川都会”。一般说来,在那些既有山地险要可以凭恃,又有江河水道可以流通的地方容易形成战略要地。
几列东西向的山河与几列南北向的山河纵横交错,将中国腹地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大体上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其中,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地带的一系列山脉----北起燕山,循太行山南下,经嵩山山脉、方城册,接桐柏山、大洪山,再转向鄂西、湘西山脉而接云贵高原----为中国的东、西部之间的一个重要分界线。南北之间也分出几个层次,其主要的分界线则为长江、黄河、淮河及秦巴山地,此外,中条山、大别山也赶到了补充作用。
这几列纵横交错的山河将中国腹地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这些地理单元的腹地一般都有一定的空间容量,外围有险要的山脉或者江河为之险阻;有大大小小的江河周流内外,既是这些地域内部流通的运输线,又将不同的区域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乃是区域之间战略关系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
山脉和江河的战略意义各相同。山脉的意义重在阻隔,而贵在有孔道可以通行;河流的意义重在流通,而贵在有据点可以扼守。
一般说来,山地的断层地带或者江河源流穿切山岭所形成的河谷低地便于作为穿越山地的交通孔道。如关中四塞、太行八陉所扼通道及穿越秦巴山地的几条栈道便是如此。江河主要是作为人力、物力运输的交通线。以江河作为险阻,还须在那些重要渡口或支流与干流的交汇处建立据点,以确保对这些江河的控制。如黄河的孟津和蒲津、长江的瓜洲渡和采石渡、淮河的颍口、涡口、泗口等处,便都伴随着重要军事据点的形成。
有山地险要可以凭恃,则易于在纷乱的局面中建立根据地,形成局部的秩序,积蓄力量;有江河水道可以流通,则便于向外部投递力量,便于向外扩展,也便于介入全局。上述九大战略要地大都拥有这些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九大战略要地并不全是按现在的省级行政区划来划分,而是主要是考虑到它们在军事地理的格局中以其地形、地势的原因构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它们在历代战争中也的确显示出了它们作为一个个独立单元的地位。其中,关中主要是指陕西省的秦岭以北部分;汉中地区则因其相对独立,单独作为一个战略要地;东南主要是指江苏、安徽两省的中南部;中原则主要指河南。其它几地则基本上同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划。在称法上,关中和中原都沿用了古代的称法,因为这种称法本身就极富战略色彩。
在上述几大战略要地的外围,有一些地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地位也很重要;但由于位置的关系,这些地域险要的山川固然保护了自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它与外部的联系,妨碍了它对于全局的全面介入,因此在历代兴亡中,对于全局未能显示出决定性的意义。当然,近代以后,中国的国防形势发生变化,它们在军事地理格局中的地位也有所变化。
在这个棋盘型格局中,关中、河北、东南和四川分处其四角。四角之地,都各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一般都有比较优越的山河形势,有相对稳固的后方和可以凭恃的山川险阻,能够一种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态势;有优越的经济条件,足以供养、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集团;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易于形成一定的社会政治力量。一种势力兴起之初,占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可以建立起根据地,从容经营,积累力量,为日后进取天下打下基础。
❹ 为什么安庆是兵家必争之地
很简单呀 安庆城抄西边和北边是大别袭山东边有几个大湖南邻长江,次地形及其重要,安庆地处安徽,正好是在长江掉头由南往北的那一段上,他又离江苏极近,从长江逆江而上,安庆是离南京最近的一个军事重镇。一旦安庆失守,清军就可以顺江而下直取南京,中间没有任何较大的城市和关卡可以防守。更何况安庆失守等于是掐断了太平天国的唯一水路运输线。当时的情况是,天京同时面对江南江北两个大营,要从陆路运输相当困难,顺长江而下,外国人的舰队又在上海长江口封锁。所以延长江而上,无论是运输还是必要时放弃天京撤退,都是唯一的选择。安庆的失守实际上等于把天京处于了四面包围的境地,被攻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当年陈友谅攻下安庆,顺江而下攻打朱元璋时,朱元璋还有江苏东南和江西在手,可朱元璋的手下已经纷纷逃离,认为南京不可守,朱元璋自己也已做好了死战的准备。由此可见安庆对于南京的重要性是非同小可的,更何况你太平天国根本无处可逃,四面受敌,要真能最后取胜,估计是古今中外第一战争奇迹了。
❺ 在军事上安庆对南京的作用为什么这么重要
南京面对北方庞大的人口优势,南方都是依仗长江天险为最后屏障,构筑淮河为北部防线江夏汉阳为西部防线。此二地缺一不可,否则攻守主动全在北方,而南方只能被动挨打,苟延残喘。而北方想攻破南京,则必须先攻取这两个地区,然后或顺江东下,或两路夹攻。这个时候你再看安庆的位置,如果你是北方政权的头,就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了。首先安庆地处江北,而长江在这里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与西北面的大龙山夹成一个三角地带,陆上入口几乎只有北面的集贤关,可以说是易守难攻。而一旦南方在此地屯兵则可谓是进可功退可守,出了集贤关往北是一马平川的江淮平原,所以北方不拿下此地则江淮地区不稳,江淮地区不稳,你从北渡江攻南京就无从谈起。而从西面来说更是如此,即便你占了今天武汉一带顺江东下安庆你更绕不过去,首先安庆段江面极窄,城内城西还有大面湖泊直通长江可以驻扎水师,扼守长江水道不是随便说说的。更操蛋的是你还绕不过去,因为安庆江对岸往东往南往西几百公里全是山,只有一条狭窄的沿江平原,军队在没有占据长江水路的情况下分分钟被包抄后路。综上,安庆为南京门户的原因有二,一是南京在江北最佳的桥头堡,只要南京握有此地就有反击的可能;二是扼守长江要道使敌即便占据长江中上游也无法顺江东下。历史上湘军攻下安庆时,太平军水师尽丧,长江已为湘军所占据,安庆四面被围,已经是一座孤城。即便如此,湘军还是足足打了两年,围了十八个月,活活饿趴下守军后炸掉城墙而破城的,攻城之惨烈招致疯狂的屠城,以致湘军幕僚都称:军兴以来,荡涤未有如此之酷者矣,杀劫此为最重。
❻ 中国军事战略要地分别位于那些地方
首都地区,环渤海湾地区,三峡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核武器基地地区
注:所谓战略要地,一般指政治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工业基地、核武器设施等。
❼ 清代安徽,为何以安庆为省会
在解放以前,地理位置上安徽还是以长江流域为主,主要发展对象是农业。内安庆做为长江上的容一颗明珠,依江而发展,和江苏南京并列在长江上。安庆,徽州农业是一个重点,在清朝或者以前,徽州的商业在全国还是二把刷子的。加上由长江做为徽商运输的桥梁,所以以前的安徽就是靠水路和粮食生产地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安庆的军事要地,安庆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安庆也是长江上最窄的一个流段。军事位置相当重要,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❽ 安庆为什么被称为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
你好!
安徽省安庆市,旧称怀宁,其地襟带吴楚,北界清淮,南临专江表,处于淮服属之屏蔽,江介之要衢,“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向为四塞之国而兼五达之衢,上控洞庭、彭蠡,下扼石城、京口,古称重镇,为防御金陵(今南京)军事安全之西方门户。历来是长江中下游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誉及“八省通津”的美称。
打字不易,采纳哦!
❾ 合肥和安庆哪个军事意义大
当然是合肥了,三国时候东吴国君孙仲谋几次率师北伐,不都是攻打的合肥这一军事重镇吗?可是都以失败而告终,连续5次战败消耗了吴国大量国力,再说了合肥是淮河流域最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贯穿南北经贸交通上的重镇,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譬如,南北分裂,划长江而治,北方要是南侵必过长江,而江南政府必定会沿长江南岸布防毕竟形势会利于南方,假如战争不顺利,北军必定会驻军安庆,而为安庆提供后勤保障的必是合肥,反之假如南军北伐也必会对合肥用兵,毕竟合肥是打通北方战线的门户,拿下合肥就好比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打下锦州就会压制沈阳一样,压制合肥就会制压许昌,开封,洛阳等北方各大城市,所以说无论从经济,军事的作用来说合肥毕竟是南北必争的军事要冲和咽喉要道,拿下合肥就可以制衡南北力量对比的平衡性,所以合肥要比安庆军事意义大些。 再说安庆,安庆是后期形成的沿江城市,但经济文化军事都逊色于合肥,因为安庆毕竟是历史晚期才形成的战略城镇,早期的安庆就是一个重要军事港口,后来由于出现大的南北分裂,战争不断,安庆又是沿江几个重要的军事攻略港口,必定军事意义开始增强,这就形成了一个人为构筑的沿江军事基地,而不像合肥那样是自然形成的重镇,但安庆只不过是个军港而像军粮军资仍需要腹地合肥为其提供,安庆自身无法自给的战时可以短期应付,拖长了就不行了,不利于持久战,而合肥城高池深物资丰富哪怕是持久战也会拖延的很长,同时安庆是沿江建设的重镇,适合水战而不适合陆战,毕竟交战空间比较狭小,而合肥就不一样,合肥地处江淮平原中部地势平坦交战空间很大,适合于骑兵作战,假如战事不利,可从开封,洛阳,许昌,宛城,徐州各处调兵援助,形成四方八面赶来增援的势头,这就应了《孙子兵法》中讲的地利因素,历朝历代建城都是首要考虑军事因素的,合肥就是座着重考虑军事用途而历代兴筑的攻略都市,依附江淮平原的物产优势和贯穿南北的交通的经济优势成为了强大的中原重镇。同时虽说安庆不如合肥军事意义重大但确实遏制沿江攻略的最重要的据点可以说是合肥的南大门,是合肥的战略屏障,战时只有确保安庆的安全才可确保合肥攻略城市的优势。但我认为毕竟是合肥的军事意义大,安庆只能说是个桥头堡。
❿ 安庆地名的来历
安庆地名的来历:
安庆城始建于南宋时期。南宋嘉定十年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知府黄干在舒州旧址建城安庆以备战守。
后因战乱,安庆府于南宋端平二年移治罗刹洲、杨槎洲,及至南宋景定元年,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
为了阻止蒙古大军从水路进攻南宋国都临安废舒州府利用原舒州府城墙砖石改筑于宜城为新安庆府,并迁怀宁县治附郭。
此地濒临长江,易守难攻。从此以后,安庆府治稳定不移,“安庆”才作城镇地名,并与行政区名称相一致,沿用至今。
(10)安庆为什么是军事要地扩展阅读:
安庆市辖区面积1.54万平方公里,现辖一市七县三区,即桐城市,怀宁、枞阳、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七个县和迎江、大观、宜秀三个区,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59万人。
东晋诗人郭璞说此地宜城,故别称宜城。南宋绍兴年间置安庆军,始得名安庆,嘉定十年始筑安庆城。
清乾隆二十五年至民国二十六年,为安徽省省会所在地和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统治文坛200余年。
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家张恨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两弹元勋邓稼先、杂技皇后夏菊花都诞生于此。
安庆境内遍布名山秀水、人文古迹,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文化遗址。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鹞落坪,另有省级风景名胜区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
安庆正在形成石油化工、轻纺、机械电子、建材和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安庆科技教育事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已连续25年高考录取人数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