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民党五次围剿共产党所发生过什么事情
1、第一次围剿:
由南昌出发的国民党军分三路纵队,从袁水流域到赣江以东,一次次扑空,始终找不到红军主力。
红军的应对政策是一副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几天后,红军总部侦察得知,敌第一纵队司令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正大步向龙冈推进。毛泽东一直等待的机会出现了。
群山环抱的龙冈,中间是狭长的盆地,当地群众又能帮助封锁消息,是红军设伏的好场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击败国民党军10万兵力,第18师师长张辉瓒被活捉,第一次围剿结束。
2、第二次围剿:
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积极部署对红1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决定采取由西向东横扫,先打弱敌,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从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红1方面横扫七百余里,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粉碎敌人“围剿”后,乘胜转入进攻,分兵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解放了赣东,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泰宁、宁化、长汀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根据地。
3、第三次围剿:
1931年7月,国民党军集结3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赶赴南昌指挥,并请德、日、英军事顾问参与战事筹划。
1931年11月10日黄安战役打响,历时43天,国民党军被歼15000余人;1932年1月19日商潢战役打响,历时10多天,国民党军被歼5000余人。
1932年3月21日,徐向前率部包围了六安苏家埠等敌据点,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历时48天,国民党军被歼30000余人,总指挥厉式鼎被生擒,第三次“围剿”又以胜败告终。
红军第一方面军30000人,在毛泽东指挥下,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避敌主力,共歼敌7个师,17个团,俘15000余人,缴枪20000支。第三次“围剿”又以失败告终。
4、第四次围剿:
1932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近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
其部署是:以陈诚指挥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16万余人为中路军,分3个纵队,担任主攻任务;以蔡廷锴指挥第19路军和驻闽部队为左路军,以余汉谋指挥的广东部队为右路军,负责就地“清剿”,并策应中路军行动。
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指挥这次“围剿”,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
经过黄陂、草台冈两仗,国民党近3个师被歼灭,1万余人被俘虏,第四次围剿又以失败告终。
5、第五次围剿:
从1933年9月25日至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
其部署为: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第1、第2、第3路军,计33个师又3个旅。其第1路军4个师又2个旅位于吉水、新淦(今新干)、永丰、乐安、宜黄地区;第2路军6个师位于金溪、腾桥、崇仁地区。
以陈诚任总指挥的第3路军18个师又1个补充旅为此次“围剿”的主力军,集结于南城、南丰、临川地区。北路军的任务是:由北向南,构筑碉堡封锁线,实施对中央苏区的主攻。
以第3路军在第1、第2路军策应下,向广昌方向推进,寻求红军主力决战;由北路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的2个师扼守赣江西岸的吉安、泰和等地,配合西路军维护赣江交通;总预备队3个师位于抚州(今临川)附近。
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指挥11个师又1个旅,筑碉扼守武平、安远、赣县、上犹地区,阻止红军向南机动,相机向筠门岭、会昌推进,配合北路军作战。
西路军总司令何键所部9个师又3个旅,和浙赣闽边守军5个师又4个保安团分别“围剿”湘赣、湘鄂赣和闽浙赣苏区红军,并阻止红一方面军向赣江以西和赣东北机动。
第19路军总指挥蔡廷锴指挥6个师又2个旅,负责福建防务,并阻止红军向东机动。空军5个队配置于南昌、临川、南城,支援作战。
这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
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五次反围剿
⑵ 红军三次反围剿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辉瓒红军和苏区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威胁。1930年10月,中原大战一结束内,蒋介石便调兵遣将部署军容事围剿,准备在3至6个月内消灭红军,摧毁苏区。围剿的重点是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
从1930年冬到1931年秋,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的积极防御作战方针,连续粉碎国民党军三次围剿。同时,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等苏区的红军也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⑶ 1930洪湖围剿是国军中央军吗
1930年10月,洪湖革命根据地发展到拥有监利、沔阳、潜江、公安、石首、华容、南县等7座县城和大片乡村,纵横达数百里。国民党南京政府对此十分恐慌。11月,蒋介石令其第10军军长"湘鄂川边区清乡督办"徐源泉指挥4个师又7个旅的兵力,采取分区重点围攻,步步为营、逐步清剿的战法,组织对湘鄂西地区的大规模围剿,并把重点放在洪湖地区。
直鲁联军徐源泉部组成的第10军(1929年12月---1939年1月)
⑷ 20世纪30年代前期国民党军队对红色军事“围剿”的重点是啥
20世纪30年代,七国党,国民党军队对红。
⑸ 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对_、根据地连续发动了_、次大规模的围剿。根据地军民在_、_
这.个.问.题.实.在.无.聊.之.致.。如.今.大.陆.史.料.渐.开.,「国.民.党.躲.在.峨.眉.山.上.,抗.战.胜.利.了.下.来.抢.劫.」这.种.中.共.建.立.政.权.后.的.诋.毁.观.念.,早.已.经.不.起.史.料.的.冲.击.。毛.泽.东.在.抗.战.胜.利.后.亲.赴.抗.战.陪.都.重.庆.,在.众.人.面.前.高.呼.「蒋.委.员.长.万.岁.」,以.表.达.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的.地.位.崇.高.敬.意.,由.此.就.可.见.一.般.。
毛.泽.东.在.建.政.后.,接.见.日.本.来.访.宾.客.时.,多.次.表.示.,如.果.不.是.日.本.侵.华.打.击.国.民.党.,共.产.党.不.可.能.夺.取.政.权.,共.产.党.要.感.谢.日.本.军.阀.侵.略.中.国.,亦.是.一.大.证.据.,其.言.如.下.: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日.,日.本.社.会.党.委.员.长.佐.佐.木.更.三.偕.委.员.黑.田.寿.男.去.北.京.,对.毛.说.:..我.曾.经.跟.日.本.朋.友.谈.过.。他.们.说.,很.对.不.起.,日.本.皇.军.侵.略.了.中.国.。
毛.答.∶不.!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不.了.政.权.。所.以.,日.本.皇.军.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好.教.员.,也.可.以.说.是.大.恩.人.,大.救.星.。
(出.自.毛.泽.东.,《从.历.史.来.看.亚.非.拉.人.民.斗.争.的.前.途.》一.文.)
一.九.七.二.年.,日.本.和.中.共.建.交.的.时.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向.毛.泽.东.道.歉.:对.不.起.啊.,我.们.发.动.了.侵.略.战.争.,使.中.国.受.到.很.大.的.伤.害.。
毛.泽.东.说.:不.是.对.不.起.啊.,是.你.们.有.功.啊.,为.啥.有.功.呢.?因.为.你.们.要.不.是.发.动.侵.华.战.争.的.话.,我.们.共.产.党.怎.么.能.够.强.大.?我.们.怎.么.能.够.夺.权.哪.?怎.么.能.够.把.蒋.介.石.打.败.呀.?
(出.自.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等.来.访.日.本.客.人.时.的.谈.话.)
事.实.上.,蒋.中.正.对.日.抗.战.的.思.想.,自.北.伐.统.一.时.期.就.有.了.。1927.年.6.月.,他.以.北.伐.军.总.司.令.的.名.义.在.山.东.发.起.「断.绝.对.日.经.济.关.系.同.盟.」,号.召.全.国.民.众.抵.制.日.货.,八.月.他.因.战.事.失.礼.和.武.汉.关.系.第.一.次.下.野.,随.后.赴.日.本.,向.宋.美.龄.提.亲.,并.且.晋.见.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田.中.首.相.劝.蒋.的.政.府.守.住.长.江.以.南.,不.要.和.在.东.北.的.日.本.驻.军.发.生.冲.突.(乃.因.清.朝.积.弱.签.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遗.留.),蒋.立.刻.驳.斥.,表.示.日.本.不.要.干.涉.中.国.统.一.。
1928.年.5.月.3.日.,国.民.党.外.交.官.蔡.公.时.与.日.本.方.面.理.论.时.遭.日.军.杀.害.,从.这.一.天.开.始.,蒋.在.日.记.中.每.日.写.上.「雪.耻.」二.字.,直.至.抗.战.胜.利.。
随.即.,北.伐.成.功.,中.国.初.步.统.一.,展.开.建.设.工.作.,进.入.美.国.魏.德.迈.将.军.所.称.的.中.国.黄.金.十.年.,此.一.期.间.,中.国.各.项.建.设.,如.工.业.、铁.路.、交.通.、对.外.贸.易.、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关.税.自.主.,等.等.从.无.到.有.,其.实.就.是.为.长.期.抗.战.做.完.全.的.准.备.。
当.时.蒋.虽.剿.共.,但.也.正.在.德.国.帮.助.积.极.组.织.一.只.现.代.化.的.精.锐.部.队.。而.蒋.之.剿.共.,其.实.是.借.助.中.共.长.征.的.路.线.,尾.随.中.共.进.入.当.时.半.军.阀.、中.央.难.以.控.制.的.滇.、贵.、川.地.区.,以.为.长.期.抗.战.基.地.做.准.备.。
蒋.介.石.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就.曾.预.料.战.事.发.展.。他.认.为.日.本.会.进.攻.苏.联.,与.德.国.瓜.分.苏.联.,进.取.欧.洲.。因.此.战.端.刚.开.之.时.,蒋.介.石.将.兵.力.集.中.到.上.海.,引.诱.在.北.方.地.区.的.日.军.南.下.,又.将.抗.战.中.心.迁.到.大.后.方.四.川.,使.日.军.原.先.的.北.上.苏.联.战.略.,被.迫.受.中.国.钳.制.,并.最.终.如.蒋.在.战.前.所.料.,日.本.开.始.放.弃.北.上.,而.南.下.太.平.洋.,爆.发.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使.美.国.加.入.世.界.大.战.。
此.时.,欧.美.、苏.联.都.十.分.重.视.中.国.的.战.略.地.位.。因.为.惟.有.中.国.能.够.拖.住.日.本.,避.免.日.本.以.中.国.为.基.地.而.南.下.或.北.上.。而.中.国.以.恶.劣.的.军.力.,与.强.大.的.日.本.皇..军.纠.缠.持.续.如.此.旷.久.,成.功.将.日.本.的.南.北.战.线.,拉.成.东.西.,是.世.界.上.任.何.反.法.西.斯.国.家.都.没.能.做.到.的.。因.此.由.中.、美.、英.、苏.构.成.的.二.战.同.盟.国.家.,由.此.形.成.,中.国.地.位.百.年.来.首.次.与.西.方.列.强.平.等.,列.强.加.予.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逐.渐.废.除.,中.国.被.誉.为.当.时.全.球.四.大.强.国.之.一.。
此.间.历.史.,绝.非.在.此.能.够.千.万.一.,其.中.中.共.在.抗.战.前.和.抗.战.时.破.坏.抗.战.(如.成.立.独.立.在.中.国.之.外.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号.召.全.国.各.民.族.独.立.出.来.、又.如.抗.战.时.期.毛.泽.东.确.定.中.共.抗.战.路.线.是.一.分.抗.日.,两.分.应.付.,七.分.发.展.、十.分.宣.传.,导.致.中.共.核.心.人.物.张.国.焘.气.不.过.,投.奔.国.民.党.真.抗.日.阵.营.,又.如.中.共.在.抗.战.后.期.突.然.发.动.黄.桥.事.变.,打.击.抗.日.的.国.军.江.苏.省.主.席.韩.德.勤.部.,杀.害.国.军.一.万.两.千.人.等.等.)、张.学.良.无.知.导.致.西.安.事.变.等.(西.安.事.变.蒋.就.早.已.准.备.改.组.中.共.军.队.共.同.抗.日.,周.恩.来.还.曾.写.投.降.书.给.陈.立.夫.表.示.愿.意.接.受.中.央.控.制.,所.以.蒋.赴.西.安.准.备.与.周.恩.来.谈.判.,但.不.想.张.学.良.无.知.,发.动.西.安.事.变.,导.致.中.共.谈.判.的.筹.码.加.大.,后.来.张.学.良.看.了.蒋.的.日.记.,才.明.白.自.己.犯.下.大.错.,而.亲.自.送.蒋.回.南.京.),均.有.历.史.可.查.,在.此.也.不.需.赘.述.。
台.端.若.要.简.略.了.解.此.间.经.过.,可.寻.找.观.看.台.湾.民.间.所.拍.摄.的.抗.战.记.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
⑹ 20.1930年到1931年,在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形成了 A.鄂豫皖革命根据
中央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军事“围剿”的重点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回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在答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央局。当时,毛泽东、朱德领导下的赣南、闽西根据地,是全国各根据地中力量最强的。中共中央决定将苏区中央局和苏维埃中央政府设在赣南根据地。
此后人们把红一方面军所控制的赣南、闽西根据地称为中央根据地或中央苏区——作者注)和红一方面军。从1930年冬到1931年秋,中央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进行了三次胜利的反“围剿”斗争。
(6)1930年十月国民党军事围剿的重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央根据地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与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是分不开的。在这期间,地方党组织在根据地人民群众中反复进行反“围剿”斗争的政治动员,领导人民群众支援红军作战。
根据地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实际行动组织赤卫队、交通队、侦察队、运输队配合红军,并掩护红军主力的转移和集中。他们实行坚壁清野,使气势汹汹、长驱直入的敌军在根据地内饥疲交困,吃尽苦头,战斗力大为下降。
⑺ 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是指什么事件
全面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援助下首先向中原解放专区发动大举进攻,属全面内战爆发了。接着,国民党军队向其他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
战争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力量方面占着明显优势。面对严峻的形势,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派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解放区军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经过八个月的作战,人民军队歼敌70多万人,敌人的机动兵力大为减少。国民党全面进攻的计划遂告破产。
重 点 进 攻
全面进攻被粉碎以后,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西北野战军采取“蘑菇”战术与敌人周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在青化砭、蟠龙、沙家店等战役中,西北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队3万余人。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美械装备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3万余人。至此,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了。
⑻ 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中央苏区根据地取得了几次反"围剿"的胜利
4次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2001-12-27 9:24:0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1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围剿"的战役。
蒋介石调集兵力实施"围剿",红军提出诱敌深入方针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三年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对此,国民党当局异常恐惧。
国民党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急于8月下旬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在汉口召开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确定了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苏区红军的总方针。10 月,蒋介石在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基本取得胜利后,即迅速抽调兵力,组织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企图在3~6个月内消灭红军,并将重点置于中央苏区,同时指令其江西省政府主席、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实施。
10月20日前后,从湖南省和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方面抽调"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陆续进入江西省境内,在武汉的第19路军也准备进入江西参战。11月2日,鲁涤平将集中江西境内的7个师又 1个旅编为3个纵队。并限于5日前,第1纵队第18师集结于樟树,第24 师集结于丰城西北之赣江北岸,新编第13师集结于临川;第2纵队第 50师集结于西山万寿宫,独立第14旅集结于靖安;第3纵队第77师集结于上高,新编第5师集结于高安;总预备队第8师集结于南昌。企图一举消灭红一方面军于袁水流域的清江(今临江)至分宜地区。
这时,红一方面军约4万人正在中央苏区西北部清江至分宜段的袁水两岸地区活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讨论中,有一种意见主张仍按中共中央和军委8月初的指示,进攻南昌、九江,以迫使国民党军转入防御,放弃其"围剿"。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提出,在红军和苏区尚未巩固、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宜脱离苏区贸然攻打大城市。面对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应主动退却,将敌诱进苏区内,发现和造成敌之弱点,依靠苏区人民的支援,选择有利于红军作战之战场,集中兵力适时反攻,各个歼敌于运动之中,以粉碎其"围剿"。10月30日,总前委在罗坊会议上通过了这一方针,并决定红军主力东渡赣江,在地形、群众条件较好,便于尔后发展的赣江以东地区作战。据此,中央苏区党、政、军、民迅速行动,进行政治动员,实行坚壁清野,部署游击作战,建立支援红军作战的组织等反"围剿"准备。
红军主动退却,国民党军一再扑空11月5日前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以红3军留在赣江西岸监视国民党军;率红3军团、红1军团第4、第12军等部,从袁水两岸东渡赣江,向靠近苏区北端的新淦(今新干)、永丰、崇仁、宜黄之间地区转移,并向樟树镇、临川方向进逼。11月上旬,各路国民党军分别进到清江、新淦、黄土街、罗坊、新喻(今新余)、分宜等地,均因红军已先期转移而扑空。鲁涤平得悉红军主力已东渡赣江,深恐红军夺取樟树镇、临川,遂以第3纵队仍在赣江西岸进攻,以第1、第2纵队尾追过赣江,寻求红军主力决战。
红军面对国民党军的并进长追,为保存军力,待机破敌,即以少数兵力配合群众武装迟滞、消耗"围剿"军,主力于11月中旬分别由赣江以东新淦、崇仁、南城、南丰、吉水之间地区和赣江以西路口、油田地区,逐次向苏区中部的东固、龙冈地区转移。
18~20日,"围剿"军各纵队分别进至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城等地,再次扑空,遂转入就地"清剿",为进攻苏区中心区作准备。12月初,红20军分散在富田、东固、龙冈地区活动,并与当地群众在东固附近山头构筑假工事迷惑敌人;主力则秘密移至宁都县黄陂、小布、洛口地区集中。中旬,又移至平田、砍柴冈、安福圩地区,抓紧整训和筹措给养。
12月上旬,蒋介石到南昌亲自组织对中央苏区的"围剿",确定于中旬开始,各路"围剿"军以东固地区为会攻目标,分进合击。
并急电催调第19路军由武汉入赣参战;另调驻福建的第56、第49 师、暂编第2旅向闽赣边界推进,堵截红军。至此,"围剿"军总兵力增至11个师又2个旅,共10万余人。为了加强指挥,设立了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鲁涤平兼主任;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其部署:第6路军第24师由蛟湖向东韶、洛口、宁都进攻,第8师由黄陂、南丰之线向广昌、宁都、雩都(今于都)进攻,第56师经建宁向石城推进;第49师和暂编第2旅向瑞金、会昌推进;第9路军第18师由永丰分经古县、白沙向东固进攻,第50师由乐安分经招携、藤田向龙冈、东固进攻,新编第5师由吉安经富田向东固进攻;第77师主力守吉安,一部向安福方向"清剿";第19路军第60、第61师经萍乡分向万安、泰和推进;第12师第34旅仍防守赣州。
红军适时反攻,打破"围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鉴于国民党军宽大正面的"围剿"布势及战线拉长,间隙过大,兵力分散,且"围剿"军均非蒋介石嫡系部队,派系复杂,难于协调等情况,于12月中旬在宁都县黄陂召开总前委会议,再次缜密研究反"围剿"作战方案。
毛泽东等鉴于战场态势已利于红军反攻,决定选择接近红军集中地的"围剿"军主力为歼击目标,集中兵力实施中间突破,割裂"围剿"军整个部署,然后各个击破,粉碎"围剿"。
为不失时机地转入反攻,方面军派第12军第35师赴兴国东北约溪地区引敌西向并监视之,主力全部集中到黄陂、麻田地区隐蔽待机,抓紧进行政治鼓动和临战准备。12月16日,各路国民党军开始向苏区中心区进攻。19~21日,新编第5师(后改称第28师)、第18 师先后进占东固,未见红军主力,该两师却在浓雾中发生误战。第 50、第60、第61、第24、第8师分别进到招携、万安、泰和、草台岗、新丰、三坑等地。沿途屡遭红军小部队和地方武装袭扰、阻击,交通运输常被阻断,故进展迟缓。24~28日,第28师进至因富,第18师先头1个旅进到南垄;第50师进到源头,准备续攻小布;第24 师经东韶进至洛口;第8师进到广昌,先头进至头陂;第60师准备经赣州转向北进,配合泰和之第61师进攻兴国。红一方面军得悉第50 师欲孤军进犯小布,遂于25日和27日两次在小布设伏。但该师惟恐被歼,不脱离源头阵地,红军伏击未成,撤回原集结地待机。28 日,鲁涤平令其深入苏区的5个师向宁都以北黄陂、小布、麻田地区红军发起总攻。其中张辉瓒率第18师第52、第53旅和师直属队,于 29日由东固孤军冒进龙冈。红一方面军总部得悉第18师主力向龙冈推进,当即决定以一部兵力在赤卫军、少先队配合下,牵制源头、洛口、头陂之第50、第24、第8师;集中主力分左、右两路秘密西进,求歼第18师主力于运动中或立足未稳之际。29日下午,方面军在向龙冈前进途中,查明第18师主力已到龙冈,当晚确定围攻龙冈的部署:左路红3军为右翼,于30日晨占领木坑以北地区,继向龙冈攻击前进,红12军(欠第35师,指挥第64师)为左翼,于30日拂晓向表湖前进,以一部占领龙冈南端之盲公山,主力截断龙冈至南垄大道,从兰石、茅坪攻击第18师侧后;右路红3军团、红4军以主力向上固、下固前进,以一部到还铺附近,向龙冈西北端之张家车攻击前进,如上固无敌,主力向还铺、张家车攻击前进,以一部向下固、潭头警戒。
在约溪地区的红35师,于30日午前插至南垄、龙冈之间,配合红12 军主力攻击龙冈,并向南垄警戒。方面军总部30日进至小别附近的黄土岭指挥。
30日晨,第18师第52旅为先头,师部和第53旅随后,由龙冈向五门岭前进。9时许,其先头在龙冈以东小别附近,突遭居高临下之红3军先头第7师迎头痛击。张辉瓒误认为是红军小部队袭击,自恃兵力、武器占优势,遂组织部队向红军阵地反扑。战至中午,红3军全部加入战斗,第18师亦展开两团兵力猛攻,战斗十分激烈。15时许,张辉瓒率4个团拼力向红军实施多路进攻,又被击退。此时,红4 军和红3军团一部已插到张家车,截断了第18师与东固、因富的联系,并从侧后向龙冈猛攻;红3军团主力占领了上固及附近有利阵地,切断了敌从西北方向增援和龙冈之敌向西北方向突围的道路。
至16时许,完成了对第18师主力的合围,红军即发起进攻。张部向西北突围未逞,全军溃散。激战至18时许,红军全歼第18师师部和2个旅,俘张辉瓒。
第18师主力被歼后,深入苏区的其他各路"围剿"军闻讯退缩。其中,第50师于1931年1月2日晨分路溃逃,主力经南团撤往东韶。红一方面军总部当日决定,分左、中、右三路尾击第50师主力。中路红12军经南团、琳池由西向东攻击东韶;左路红3军团经头陂由北向南攻击东韶;右路红3军到达田营后,以主力牵制第24师,以一部迂回东韶以东攻击;红4军为总预备队,随红12军跟进;方面军总部进到龙坛指挥战斗。3日,红军中、左路相继进抵东韶附近,旋即向立足未稳之第50师发起攻击,激战至15时许,分别突破其防御。但这时,因右路红军尚未迂回到东韶东端,第50师余部乘隙向东和东北方向窜逃。红军奋起追击,再歼其一部。此战共歼第50师1个多旅。
东韶战斗后,各路国民党军争相撤离苏区,在兴国、泰和、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之线转入防御。至此,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被粉碎。此役,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的第一个战役,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支援下,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5万人,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
2006-8-16
1931年2月,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采取“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方针,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大规模“围剿”。3月下旬,国民党军18个师、3个旅、3个航空队共20万人集结完毕。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加紧进行反“围剿”的各项准备。4月1日,国民党军分4路开始进攻。
毛泽东坚决主张采取诱敌深入方针,把敌人引到苏区内,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粉碎敌之“围剿”。5月10日,国民党军继续向苏区中心区域推进。13日,王金钰部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由富田分两路向东固前进。红一方面军首长按预定计划,决定趁该敌脱离其富田阵地的极好时机,集中兵力歼敌于运动中。16日,经一昼夜激战,将其大部歼灭于富田、东固之间地区,取得首战胜利。接着向东横扫,19日在白沙截歼第47师1个旅的残部和第43师一部,22日在中村歼灭增援之敌第27师近1个旅,27日攻克广昌城,歼守军第5师一部,31日攻克建宁城,歼守军第56师3个多团。至此,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 (新华社发)
中央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6月,蒋介石自任总司令,调集23个师又3个旅,约30万的兵力(其主力为蒋之嫡系5个师,约10万人),准备分别从南昌、吉安、南丰等地向我中央根据地发动更大规模的第三次“围剿”。鉴于前两面次“围剿”失败的教训,蒋介石此次决定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1方面军主力,摧毁我中央根据地,然后再实施深入“清剿”。
红1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乘胜发展进攻,6月初攻克黎川,进逼南丰、南城等地,主力分散在闽西的建宁、长汀、沙县等地做群众工作,远离中央根据地中心区。这时红1方面军仍是3万余人,还没有得到有力的休息和补充。面对敌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围剿”,毛泽东、朱德决定仍然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以一部兵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迟滞敌人前进,主力则从闽西地区出发,绕道千里,回师赣南兴国地区集中,积极进行“围剿”准备。
7月1日,敌军开始分路向中央根据地大举进攻,但在我一部红军和地方武装的阻击、袭扰下,敌人不知我军主力去向,处于盲目进攻状态。红1方面军主力在敌“围剿”开始后,由闽西建宁地区出发,沿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经安远、宁化、长汀、瑞金,千里急行军,于22日各部先后到达于都西北地区。在周密研究和分析当面敌情及战场态势之后,红1方面军决定采取“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首先从敌人翼侧打起,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横扫。31日,当红1方面军按计划由兴国向富田开进之际,被敌发觉,遂改变原定作战计划,决定实施中间突破,向东面的莲塘、良村、黄陂方向突击。敌人发现我军在黄陂地区后,集中主力与我决战。红1方面军以一部兵力向东北方向佯动,调动敌人,主力向西急进,使敌疲于奔命。在我军的不断打击下,敌被我拖得疲惫不堪,已无力再战,蒋介石被迫于9月初下令“围剿”军总退却。从8月7日至9月15日,我军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高兴圩、老营盘、方石岭等地,六战五捷,击溃敌人7个师,歼敌17个团,毙伤俘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经过这次反“围剿”作战,红军的全部作战原则基本形成。
中央根据地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到21个县境,人口250万,面积5万平方公里,成为中央苏区的全盛时期。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新华社电 1932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近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
1933年2月12日晚,红3、红5军团各一部向南丰城外围阵地发起进攻,战至次日晨,未能突破防御。陈诚令守军第8师固守,同时调兵企图合围红军于南丰城下。周恩来、朱德识破诡计,立即向中央建议实行战略退却,将主力秘密转移到根据地内的东韶、洛口地区隐蔽待机,并以红11军伪装主力,吸引敌人主力向黎川方向前进。
[被屏蔽广告]
陈诚被红11军的行动所迷惑,遂以第1纵队第52、第59师由乐安东进,第11师由宜黄南下,在黄陂、河口地区会合后向红军进攻,并堵截红军归路。27日,敌第52、第59师分南北两路东进,当其到达红军预设战场时,红军突然发起攻击。经两日激战,将其大部歼灭,俘敌第52师师长李明和第59师师长陈时骥。
陈诚吸取黄陂战斗失败的教训,将其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改为中间突破,并将3个纵队改编为前后两个纵队,向广昌方向前进,寻求红军主力决战。
为分散敌人,创造战机,周恩来、朱德以红11军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吸引中路军前纵队加快南进,同时率红一方面军主力秘密北移,准备侧击力量较弱的中路军后纵队。陈诚再次上当。
3月20日,敌中路军前、后两纵队相距已近50公里。红一方面军总部抓住战机,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歼灭敌人后纵队第11师于草台岗、徐庄地区。21日,经一天激战,歼敌第11师大部。至此,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基本被打破。
⑼ 从1930~1932年,弱小的红军反国民党军事围剿,凭什么获得了四连胜
我认为是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以及红军战士的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支持着他们。在当时恶劣的情况下,战士们不怕牺牲,顽强战斗,才是胜利的关键。
⑽ 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红军(我记得是胜利的了)请尽量详细点。。。谢谢
从一九三零年十月起,蒋介石先后调集十一个师另三个旅,即张辉瓒第18师、路孝忱新编第13师、罗霖第77师、公秉藩新编第5师(后改第28师)、谭道源第50师、许克祥第24师、毛炳文第9师、蔡廷锴第60师、戴戟第61师、刘和鼎第56师、张贞第49师、第12师之马昆第34旅、刘夷独立第32旅、周志群新编第14旅,及三个航空队,共十万人的兵力,分布于樟树、抚州、南昌、靖安、高安、上高及闽赣边地区,由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准备向中央根据地的红1方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这时,红1方面军有第1、第3两个军团,共约四万人,部署于靖江至分宜的袁水两岸地区,以战备姿态进行群众工作和筹款。在面临敌人大规模“围剿”的情况下,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于十月十旬在新喻县罗坊举行联席会议,确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红1方面军总部于十一月一日下达了“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的命令,随即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反“围剿”的准备。根据方面军总部的决定,十一月上旬,红军主力从袁水两岸地区转移到赣江以东的新淦、吉水、永丰、安乐、宜黄、崇仁等地,以战备姿态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向部队、地方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讲清敌人进攻的必然性、严重性和红军实行战略退却、诱敌深入的必要性,说明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的道理以及对付敌人“围剿”的方法,统一思想,消除顾虑,增强胜利信心。另外,还在根据地内进一步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按照“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方针,分配调整土地,加强赤卫队、少先队等群众武装的训练,实行坚壁清野,肃清反革命分子,筹措给养物资,充分发挥根据地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造成取得反“围剿”胜利的良好条件。
十一月五日,敌人首先向袁水流域推进,扑了个空,又继续向赣江东岸逼进。红1方面军除以少数兵力配合地方武装,迟滞、迷惑敌人,诱敌就我范围外,主力实行“求心退却”,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全部退到东固、南垄、龙冈地区。十二月一日,又秘密转移到黄陂、小布、安福圩地区,荫蔽待机,进行作战准备。
十二月十六日,各路敌军开始向我根据地中心区进攻,至二十八日,先后进占万安、泰和、东固、源头、广昌、建宁一线,东西相距八百里。在我集结地域周围的敌军有五个师:左路第18、第28师进至富田、东固、南垄;中路第50师进至源头;右路第24师进至洛口,第8师先头进至头坡。由于敌军深入我根据地,战线拉长,兵力分散,又不断遭到红军和赤卫军、少先队的袭扰,士气沮丧,饥饿疲惫等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造成了红军反攻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态势。
十二月二十五日,红1方面军总部在小布召开了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主持大会,并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主席台两边台柱上,右边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左边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他在反“围剿”的动员报告中,还指出了歼敌致胜的六个条件:(1)军民一致,人民积极援助红军;(2)可以主动选择有利的作战阵地;(3)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一
口一口地把敌人吃掉;(4)可以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拣弱的打;(5)可以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然后再打;(6)可以造成敌人的过失,乘敌之隙,加以打击。
红1方面军总部,根据当面敌情,决定实行中间突破,先打第50师或第18师,打开敌人阵线的一个缺口,以便各个击破,粉碎敌人“围剿”。由于第50师不脱离居高临下的阵地,我军两度由小布向北开进,又两度忍耐撤回。十二月二十九日,敌第18师主力向龙冈推进,急于寻我主力决战。该地区人民条件和地形条件均对我有利,敌人又是孤军冒进,于是红军主力秘密西进,埋伏在龙冈附近山中。十二月三十日,当敌张辉瓒率其师部及两个旅,由龙冈进至小别附近时,即遭我猛烈攻击,边张辉瓒在内的九千余人全被歼灭。
张辉瓒师被歼后,在源头的谭源师仓惶东撤。红军乘敌阵势混乱,挥戈东向,星夜向东韶急进。一九三一年一月三日,谭师退到东韶,立足未稳就遭我突袭,被歼半数,俘敌官兵三千余人,残敌向南丰方向溃逃,其他敌军慌忙撤退,敌人的第一次“围剿”遂被粉碎。
“围剿”的敌人撤退以后,红1 方面军乘胜转入进攻,至三月中旬,在永丰、乐安、南丰、广昌、宁都等县境内,消灭了一些地主武装,恢复和加强地方武装,发动和争取了几十万群众,巩固和扩大了中央根据地,为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造志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