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在清朝的没落真的是因为闭关锁国吗
我倒觉得只归因于闭关锁国未免狭隘,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失去了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中实现近代化的机会。
至于中国为什么会失去这样的机会,闭关锁国只是原因之一。即使中国开放对外贸易,我也不认为中国能够顺利实现自我近代化。毕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稳定性,没有极大的力量是难以突破的。
————很久以后补充的分割线————
闭关锁国不是中国没落的根本原因,可以举出几点论据。
首先,中国的闭关锁国并非完全的封闭:民间的通商始终在私下进行;官方的通商也并未完全禁绝——“行商”制度提供了通商渠道,朝贡体系提供了东亚的“政治-经济”型架构;西方的传教士、商人、外交使节没有获得正式的许可,但也在中国始终有存在和存在感,康熙时期甚至在政治领域有影响和作为。
但这样的沟通渠道所传递来的信息完全未曾触动中国的根本结构;即使是大量美洲白银流入造成的经济动荡也未曾引起重视。原因并非只是所谓的妄自尊大。一者当时中国处在“朝贡体系”的中心帝国位置,其自我认知和在结构中的位置即是超然的,其经济、文化和制度上都存在着优越,只有中国向汉文化圈文化输出和制度输出,几乎不曾有输入,这和华夷之辨的意识是一脉相承的。二者中国在经济上也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自然经济对外依存度低,反而茶叶、瓷器和丝绸大量出口。两者客观原因结合,导致中国并无向外拓展和输入新文化的动力。
其次,即使在关禁被打开之后,中国的近代化也并未顺利实施。其过程之磋磨艰辛、阻力之大、来回之反复,与日本万世一系的制度相比都过于艰辛,可见旧制度惯性之大。即使经历过多次战争,首度被一度占领,沦为所谓“洋人的政府”,彻底“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清末新政(晚清最后十年间)都无法完成君主立宪的改革,可见制度稳定性之高。
再次,中国所谓的“没落”需要打上引号,我们当然会感到耻辱和悲愤,因为绝大多数时间里,三千年国家史里,汉族政权都是本文化圈和世界范围内的一流阶层,最高话语权阶层。晚清与之相比,的确是沦亡没落。但另一个层面来说,中国如此丰沃,而得以保存自主政权,得以保存国体,其经济规模也始终处在世界的较高位,其工业虽然薄弱,但对比其他在近代化大潮中失落的国家而言,已经十分完整和健康——中国的没落是相对的,相对于心理预期,相对于国际地位。
以上。
————很久以后因为评论再次补充的分界线————
清朝的正统性问题,辩论几乎是没有意义的。本质上这并不是一个历史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甚至是一个现实政治问题。这点不必展开也不适合展开。
话题转回近代,清朝统治需要为中国近代的沦落负责吗?需要。我从未为清朝开脱。尤其是清朝带来了一个极为特殊的问题:民族问题。满汉矛盾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内耗。举例来说:清末的反复政变,官制的满汉双轨,地方汉族大吏的脱离倾向,中枢不得不交给满族亲贵来领导等等。如果是一个汉族政权,情况会有不同吗?会,一定会。
汉族政权的优势在哪里?简单谈几点。例如,汉族政权的更替会减少对江南地区的冲击,至少江南三屠和太平天国可能不会发生或者烈度减小,使当时已经相当发达的江南社会经济能够进一步发展。或许中国真拥有走向资本主义的机会也未必。再例如,汉族政权很难完全解决蒙古、西藏、新疆问题。清朝的成就之一就是它几乎完全解决了传统的边患问题,也因此没有足够的他者威胁,以至于康熙之后军备极度废弛,军事科技没有发展。如果具有蒙古、日本的威胁,情况很可能会有改善(代价是中国的疆域可能很难达到清朝的水平)。再例如,汉族政权不会有养活满族八旗的问题,也不会有八旗绿营之争。但必须注意的是,清末面对外来侵略时,八旗和满族将领也有杰出的表现。
这几点都是清朝统治带来的特殊问题,影响十分重大,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心腹之患。我对一个汉族政权到建国两百年能否保持足够的朝气、实力和开放性十分怀疑。要知道明代也是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为什么大家只在责备清朝呢?
另外,希望大家能不低估一个“国家”的架构的复杂性,这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包罗万象,囊括巨细。清朝并非是因为洋枪洋炮的缺少而在战争中失败的。仅据茅海建老师《天朝的崩溃》所举而言,清朝军队机动能力极差,地方驻守部队以内卫为主要职能而非外战,军事思想落后,武器维护差,战法落后,士兵训练落后,身体素质落后,地方和中央沟通机制不通畅,信息差巨大,人臣无外交……这些问题甚至只是军事方面的,并未深度涉及政治经济,已经能够显示中国的沦落并非只是武器的落后。
西方百年来的成体系的军事科学岂能一蹴而就?地方防御工事的建立岂能一蹴而就?当时适合中国国情的军队只能哪里是一朝一夕能够转变?士兵的身体素质涉及国家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岂能轻易提高?军费自何出?沟通如何加速?机动性如何加强?这是整个现代性的问题。
以上,以及感谢大家的讨论,我在这里统一回复,不在评论中讨论。
『贰』 第2次鸦片战争,国都怎么能被外国占领啊,军队战斗力不强吗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过去一般认为,鸦片战争在中国一方是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清军可以就地取得兵员和物资的补给,具有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如果道光帝坚持抵抗,重用林则徐,依靠人民群众,是可能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主要由于:一、由于道光帝的昏庸,和战不定,二、投降派如琦善等人的破坏;三、清军的腐败。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观点有了很大的变化。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萧致治主编《鸦片战争史——中国历史发展中第三次社会大变革研究》都认为,整个鸦片战争,清军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其中原因决不能用决策者的态度来进行解释。
他们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首先应该从中英双方作战能力这方面进行分析。
在军队数量方面,英国远征军人数最多时也不过2万名,而清军投入前线的总兵力达到10万。但是,由于清军防线太长,英军可以机动地选择攻击地点,在具体的攻击点上,英军人数保持了绝对优势。
在武器装备方面,清军冷、热兵器并用,70-80%配备刀矛弓矢等冷兵器,配备的火器如鸟枪、抬枪等,射程不过一、二百米,每分钟一、二发;大炮射程为1000米左右,而且都是实心弹,杀伤力小。英军则全部装备了步枪,射程为二、三百米,每分钟三发;大炮的射程达2000-3000米,炮弹种类除实心弹外,还有霰弹和开花弹,杀伤力很大。兵舰方面,英舰大号长32丈余,分三层,可安炮72尊;中号长27丈,分二层,可安炮30至40尊,还配有可安放10尊大炮的轮船。而清军兵船尺寸最大的也不到英舰一半,安放七八门炮,完全不是英舰的敌手。
军队的调遣方面,由于绿营兵驻扎十分分散,集中困难,加以调兵手续复杂,从邻省调兵约30—40天,隔一、二省约50天,隔三省约70天,隔四省约90天。而英军从印度调兵约30—40天,从南非开普敦到香港约60天,从英国本土调兵也不过四个多月。如果使用蒸汽船的话,速度更快。清军在军事上这些明显弱势,集中体现了当时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和社会制度腐败,决定了它在鸦片战争的失败。鸦片战争以后,道光帝和清朝官僚集团并未吸取教训,依然故我,致使在十几年以后重蹈覆辙。
『叁』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不可能打赢
本来,封建制国家和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动员能力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从根内本上来说,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容,英国当时可以拿出15%以上的GPD作为战争或者其它大规模支出,清朝只能动用2-3%左右(封建制国家的顶级水准也就5%)
因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导致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大部分产出要自行消耗,比如种地,一家子种1年地,产出了5000斤粮食,但是自己要吃掉3000斤,再出售1500斤粮食,换布匹,盐等物资;只有最后剩下的1000斤是可以动员的(可以收税,养官员,养军队)。
英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大大高于封建制,因此要比清朝强大的多。
另外,军事上,封建制军队和近代军队比,就是渣渣,组织结构就决定了根本不是对手
哪怕英国离的远,投放能力不足,还是能对万人以下的清军实现压倒性优势。
清军要想消磨掉英军,至少要投放2-3万以上的敢战部队3-4只,(类似后来八里桥的清军),这意味着10万左右的精锐部队,说实话,全大清国也拿不出来
『肆』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这是本好书,《天朝的崩溃》读后感。作者治学严谨——从每章后面长长的引用书单即可看出。通俗易懂——连我这样不喜欢思考的人都能读得不忍放下。观点新颖——这条不多解释。
下面是自己看过后所想的。
道德的困境
鸦片战争中有人认为失利是由于奸臣所致,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否觉得荒谬?道德历来是大家所提倡的,可是依靠道德的力量真的就能做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
转而想到,天朝是很喜欢树立道德楷模的。而天朝每有贪腐,即认为是道德约束不够。可是,人本质是自私的,怎么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达到圣人的标准?结果只能是所有人都带着伪善的面具,却在背地里做见不得人的勾当,读后感《《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戴面纱的历史
看过之后,会大呼原来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有种被历史课本欺骗的感觉。
记得有人跟我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知道的或读到的历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历史,所有流传下来的史籍其实都是别人所记录的,到底当时是什么情况,我们也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去观察。
尤其是作为宣传工具的历史教科书,更是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或厚此薄彼,或被选择性遮盖。
实事求是
鸦片战争中,对战双方在武器装备和军事制度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天朝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事情。那除了奋战到死,是否还有其他的道路?或者说明白些,是否议和就是真的是卖国?有时候,说出实话真得很难。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伍』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清军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基本原因
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进行的中英鸦片战争,是英国政府回蓄意挑起的一次海答盗式的侵略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英国仅以二十九艘军舰、八十艘辅助舰船,以及一支一万余人的陆军部队,竟把拥有四亿人口和八九十万常备军的清王朝打败了。而且失败得如此之惨,以致英军所要攻占的城池要塞,无不计日而下;清王朝虽从全国各地调集精兵良将,动用了可能动用的武器装备,也未能打过一次胜仗,或守住过一个重要阵地,或收复过一个城镇。英军在战争中死亡的人数不及五百人,连同死于疫病和舰船失事的在内,总共约二千人,被击毙的最大军官为中校。清朝方面死亡的将弁兵勇约在二万上下,阵亡的大员计有钦差大臣一名,副都统二名,提督三名,总兵六名。至于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国防设施的破坏、国家军费的开支,更是无法数计,单大炮一项,就被英军掳去三千多门。清朝在战争中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价,最后还不得不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江宁条约》,割让香港,开辟五口通商,赔款二千一百万元(连同广州等地的赔款,共达二千八百多万元)。
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得如此之惨,认真分析和探讨其原因,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陆』 鸦片战争背景中英综合国力对比
经济方面:道光年间(1821─1851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之首,高于整个欧洲的总和,1700─1820年间的经济增长高于日本。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1820年中国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欧洲的1.22倍,1890年中国GNP是日本的5.28倍;中国的GNP增长率从1700至1820年间一直领先于欧洲和日本。但在1820年后的20年即1840年,中国却被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打败,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又被日本打败。
军事方面: 陆军: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装备上看,大清陆军都是世界数一数二。军队数量对比:当时清军的总兵力大约在80万左右(包括八旗、绿营兵)。鸦片战争中调集并先后投入战争的大约在10万左右,而英军最初派出大约海陆军7000多人,后来增至最高达2万人。如果简单由数字上看,中方占绝对优势。但在具体的战役中,这种兵力上的优势却未能显现。英方船坚炮利的优势使其牢牢的掌握着制海权,也使其掌握着进攻的主动权。为了防御英军可能的入侵,清政府在从盛京到广东的七个省、几十个海口都得到处设防,分到每个重镇上驻守的部队也不过4000-10000。如此分兵,自然在每一处都难以集合优势兵力,所以在中英间的多次战役中,清军能投入的兵力往往与英军相当甚至还处于劣势。当时的清朝交通不便,调兵速度的缓慢更加重了中方的困境。从《天朝的崩溃中》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双方在这一方面的巨大差距。其一:1841年10月26日,道光帝调四川建昌、松潘两镇中精兵两千名前往浙江征剿。但是部队直到1842年2月才风尘仆仆赶至前线,3月10日参加进攻宁波的战斗。而英军于1841年10月10日攻占宁波,此时已休整近半年!!比较中英双方,英军以逸待劳,谁优谁劣,一目了然。其二:1841年4月16日,浙东反攻失败后,道光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该部的前半部550人到达目的地,后半部450名尚在途中。而英军此时已放弃宁波,攻陷乍浦、吴淞等地,正向长江进发。奕经连忙将该部再派往江苏,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
武器上的对比: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国自主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朝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红衣大炮”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的。就形制样式而言这种老式的武器与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了200余年。
中英海军对比:根据记录,最初参战的英国皇家舰队共包括军舰16艘,运输舰28艘,武装汽船4艘,载炮540门,舰队的总人数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约12000人左右。在战争过程中还有部分船只加入用以替换在战争中因受损的船只。清军的水师当时主要有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两支,其任务并不时出洋作战,而是近海防御,守卫海岸。当时清军战舰的吨位小,火力差,不能与英军的军舰相抗衡。而且英军舰队是多年来一直“风里来浪里去”练就出来的,几次大的海战造就了一支无往不胜的无敌舰队!但清军舰队从清建立初始,没经过大型的海战,经验欠缺,造船工艺也大大不如英国,水兵的训练程度也不如英军。鸦片战争前福建水师共有舰船242艘,在营驾驶者118艘,在航率仅为48.8%!!如此大的差距使得清军不敢出海迎战,所以只能放弃海上交锋,从而丧失了主动权。英军以其强大的海军在沿岸不断进攻,而且畅行无阻,所以英军掌握了战事的主动权,清军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鸦片战争中清军调动10万人马与7000余英军作战,结果却死了1个总督2个提督7个总兵2个都统数千士兵(英军损失百人上下,但主要是印度兵)这不能说清军将士不够用命,武器装备是很成问题的!!英军是船坚炮利,攻占沿海要塞的是船舰,用舰炮。英军火炮的射程可达2000米,每分钟射速1-2发,而清军火炮最远不过1200米,且射速要慢得多。上面也说到,英军3艘战舰是有74-78门炮的,5艘战舰都是有22-48门炮的。但中国战船一般只有一门中型炮,4-6门小型炮,且船上没有装甲舰首,没有冲角保护。沙角之战双方火炮比例168:29。
总结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军事实力落后所致。第一,英国挑起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早在1836年英国就已拟定好详细的侵华作战方案,并曾多次派船只在中国沿海进行侦察活动。但清政府直至战斗打响之后,依然认为这是一场局部战争,始终未把它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予以对待,在战前准备上中国已是棋差一着。第二,从军队装备来看,英军已普遍装备了滑膛枪,射程射速均为清军同类武器的两倍!而清军仍以刀矛弓箭等冷兵器为主,虽有为数不少的火炮,但其制造粗劣,工艺落后,海防亦腐朽不堪,各处炮台年久失修,大炮式样陈旧,铸造时偷工减料使其施放时格外危险。炮弹同样质量低劣,放一炮可能对自己造成的威胁还大于敌人。第三,从后勤运输和军队调遣来看,作为本土作战的清军理应具有优势,但事实却不是这样。英军虽是远涉重洋,但仍可以利用东南亚、南非等殖民地就近补给,其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运输船此时就可大展拳脚了!与此同时,那些大型战舰在非战时亦兼作运输船,英军人数不多,但机动性强,在作战时往往兵力能占优势!而且英军是按近代军事编制组织起来的,制度规范,调动指挥十分方便。反观中国,运输方式十分落后,仍是肩挑马负,而且清军编制混乱,调遣速度奇慢无比,各省部队协同作战能力低下,从以上几点不难得出最后的结论。
『柒』 天朝的崩溃的作品目录
自序
绪论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一 琦善其人
二 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三 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四 本书的主旨
第一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一 武器装备
二 兵力与编制
三 士兵与军官
第二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
一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二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三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第三章 “剿”“抚”“剿”的回旋
一 初战
二 “剿”“抚”之变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五 虎门大战
第四章 广州的“战局”
一 杨芳的“果勇”
二 奕山的“靖逆”
三 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第五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一 璞鼎查的东来
二 厦门的石壁
三 定海的土城
四 镇海的天险
五 浙东的反攻
第六章 “抚”议再起
一 “十可虑”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三 求和的历程
第七章 平等与不平等
一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二 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三 “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四 “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第八章 历史的诉说
附录
本书征引文献
人名船名对照表
插图
图一 乍浦西山嘴炮台
图二 虎门防御作战示意图
图三 广州内河战斗示意图
图四 广州之战示意图
图五 厦门的石壁
图六 厦门防御作战示意图
图七 舟山土城
图八 定海防御作战示意图
图九 镇海之战示意图
图十 乍浦之战示意图
图十一 吴淞防御作战示意图
图十二 镇江之战示意图
『捌』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呢
僧格林沁的死标志着清王朝重塑中央军努力的失败。
我就从清王朝军事体制变迁来谈谈吧。
1、清王朝中央军的衰落
知道清史的朋友都知道,清王朝的军事体制为“满洲八旗+绿营”。绿营基本是守备队、治安军层次。小一点的问题可以解决。
大一点的问题就是驻防八旗解决;再大一点就是京营八旗解决。可以说京营八旗是作为清朝最强大的军事打击力量而存在。
所以在看康熙、雍正时期的历史会经常看到史料,类似于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统帅禁旅南征耿继茂。注意几个点:大将军、亲王(宗室)、统帅京营八旗。这就是八旗军征伐的情况。
(落日余晖)
参考文献: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陶短房:《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语列强》
《太平军北伐史料选辑》、《清文宗实录》
卓海波. 僧格林沁若干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胡耀先. 僧格林沁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军事活动[D].内蒙古大学,2006.
李惠民.关于太平天国北伐战役的战俘问题[J].清史研究,1997(04):102-108.
李惠民.太平军在北京[J].近代史研究,1997(03):42-52.
张守常.太平军北伐军人数考[J].近代史研究,1991(01):80-95.
朱光华:有关太平军北伐的新史料——清京城巡防处及其档案述略
『玖』 为什么“西方列强”总是那么强
我们往往在教科书里看到,从1840年起,我们一直受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的威专胁,所以我们属往往觉得武器的差距是我们与西方的主要差距,至少当时清朝的有志之士是这样想的。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我们作为现代人要知道,制度和思维上的差距,才是最主要的差距。中国人农耕文明的想法还没退去,西方已经开始了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了。当然如果论证为啥西方人能够在科学、政治、文化上领先,这又得多说很多,比如他们的航海文明,比如他们崇尚商业,再比如他们的宗教文化等,我就在这里不多说了。
第二,推荐你看一本书,叫《天朝的崩溃》,里面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外两方的军事实力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从武器装备、单兵实力、兵力分析、作战指挥等多方面,论述了清朝当时无论是谁执政,谁指挥,都没有任何希望打赢。差距就跟地球人去跟外星人打仗一样,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经验和计谋都是白扯。
『拾』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谢谢!!!!
在老师的引荐下,我读了《天朝的崩溃》这本书!当然,这本书我没有完全读完!我只是选读了其中一部分!对《天朝的崩溃》有一定的了解!这本书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中的历史性研究方法、二手资料的分析、典型事例的深入研究、提出假设的方法。由于是鸦片战争再研究,作者搜罗并阅读了大量有关鸦片战争中的书籍、史料、书信、档案资料等。作者在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鸦片战争的种种问题、现象,给出了全新的解释,力图向我们展示一个全面的鸦片战争,并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参与鸦片战争中的主要历史人物。
在读《天朝的崩溃》的时候,对鸦片战争体会最深的是:鸦片战争前和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的变化!也是令人最揪心的一段历史!在高中学习历史,每当读到鸦片战争时,总有一股说不清的心绪纠结在心头,总会为那段不堪的历史感到惋惜、心痛!不过读《天朝的崩溃》的时候,更多的是带上了一副名叫“客观”的眼睛!
中国与外国的交往从古代到近代,直至今天都没有完全在一个体系中。这是我品读中最大的感叹,书中也提到了蒋先生的名言:“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国家力量的悬殊。经济力量的悬殊便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总所周知,在鸦片贸易以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重点在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量差距甚大,出口往往是进口的几百倍;在鸦片贸易以后,这种进出口的差距掉转过来了!通过鸦片贸易,帝国主义者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多,这样以来,中国与外国的经济差距便越拉越大!
这是造成经济差距的外因,而内因是清朝的外交政策——闭关锁国。闭关锁国这一政策并不见诸与当时任何官方文献和私人著述,是后人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加以概括而提出来的。闭关锁国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殖民主义侵略有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政策,它并不能抑制资本主义力量的发展,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导致最终被动挨打的局面。对于这样的史实,有种惋惜,如果清政府能及时改变一系列对外政策的话,或许以后的局面便不会是那样的悲惨。
带着惋惜的同时,让我想起了另一件历史史实,便是汉武帝的改革!在汉初的时候,实行着“无为而治”的一种政治策略,这种政策对当时汉朝力量的复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走上了轨道后,这种“无为而治”的政策便不适用了,曾一度的给汉朝带来不必要的战争。而当时的汉武帝果断的实行了改革,不在无为而治,改而实行“退恩令”、“刺史”等政策。这样的新政策,给汉朝带来了一个新的繁华昌盛。
如果当时汉武帝没有果断的改革,之后的汉朝会怎样呢?对于时代变迁,必须推陈出新的这种规则,汉朝的政府很是敏感,他们意识到了,实行了改革;然而清朝的皇帝和官员却没有这样的意识,一直生活在他们为自己建造的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一种注定的结果。虽然当时的清军在人数上占尽优势,但是驻防分散,难以集中,调动也很困难,除了训练、打仗外,很大程度上还担负警察的职责。而且当时的清军不论是八旗还是绿营,战斗力都已经相当差劲。除了战斗力差劲外,武器装备上也是十分落后的,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间几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射的速度、准确性都比对手差,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更新。这便是,当时军事力量的悬殊!
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没有明确指出“天朝”失败的原因。历史学家茅海建对“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让我看到了一个愚昧、狂妄又顽固的世界,在西方殖民侵略下,虽然已是遍体鳞伤,但仍在绝望中挣扎,这冷酷无情的史实令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