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战时中国武器
陆军:
步枪:
汉阳式:仿德国1888年式毛瑟步枪,1895年在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1944年停产。
中正式:仿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1935年在巩县兵工厂开始生产。
仿日本38式:1928年太原兵工厂仿制。
77式:仿中正式步枪,外形略有不同。
轻机枪:
抗战时期国民党兵工厂生产的轻机枪有两种:仿瑞士启拉利式和仿捷克ZB26式。
重机枪:
24式重机枪:仿德国MG08马克沁式重机枪。
30节重机枪:仿美国勃朗宁M1917式重机枪(口径改为7.92毫米)。
掷弹筒:
27式掷弹筒:日本大正10年式掷弹筒改进版。
枪榴筒:
28式枪榴筒和28式枪榴弹。
迫击炮:
29式150迫击炮,31式60毫米迫击炮,33式120毫米迫炮。
山野炮和榴弹炮:
抗战爆发前国民党的兵工厂可以生产山野炮和榴弹炮,不过产量很少,抗战爆发后由于钢材短缺,干脆放弃了山野炮和榴弹炮的生产,集中力量生产需要材料较少的迫击炮。
战防炮和高射炮:
30式37毫米战防炮:仿德国37毫米战防炮。
20毫米高射炮。
空军:
抗战爆发前夕,中国空军有大约600架飞机,但是除去没有作战能力的各类教练机、运输机(含淘汰的战斗机、轰炸机),以及老旧不堪和质量不过关(多为意大利货)的机型外,真正具备作战能力的飞机(含侦察机)仅有271架!
空军主要机型:美制霍克-3战斗机,美制波音281和248/P-26战斗机,意制菲亚特/CR.32战斗机,美制霍克-2战斗机,意制布瑞达-27/Ba.27战斗机,美制道格拉斯式/B-18轰炸机,美制诺斯罗普2E轰炸机,美制A-17A攻击机,美制马丁式/B-10轰炸机,德制亨格尔式/HE-111轰炸机,美制雪莱克/A-12攻击机,美制可塞式/V-65C侦察机。
海军:
没多少可说的,实力太弱,中国海军舰艇总排水量为6.8万吨,相当于日本海军的5%。仅拥有轻巡洋舰以下的各种舰艇,而且新旧不一,武器装备落后,最好的海圻号巡洋舰也只有4300吨,而且是近40年舰龄的高龄舰。
❷ 二战时中国武器有哪些
首先,先明确一件事,就是二战时的中国(中华民国)是一个农业国,军工生产能力不强,因此从外国购买武器,由于各地军阀喜好,条件不同,导致了武器种类繁多,中国也被冠以“万国武器博物馆”之称。那么我不一定说得全,尽量做到全面,从海陆空军各军种给你说一下中国的装备。
首先是步兵的标配步枪,这里最主要的两款步枪都是国产步枪,即汉阳1888式步枪(主要是列装川军,黔军等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地方军阀)和中正式步枪(主要供给中央军,晋绥军,桂军,粤军等部队),此外,也有一些军阀列装一些其它步枪,比如中央军精锐部队(德械师)在列装中正式时也有一部分德国毛瑟1924式步枪,滇军用的是比利时FN1935式步枪,东北军用的是日本三八式步枪以及东北兵工厂生产的辽13式步枪,此外还有一些军阀用着意大利卡尔卡诺式步枪(粤军)和法国勒贝尔1886式步枪(滇军),数量比较少,且这两款步枪在当时已经过时。故影响力有限。在抗战中期,由于苏联援助,中国获得了一批苏联莫辛纳甘式步枪,主要配给了中央军,湘军,粤军等身处一线,比较受重庆政府“照顾”的部队,战争后期,在印度的驻印军(新1军和新6军)以及云南的远征军(不是第一次远征军!主要是71军,8军,54军,5军)列装了美国的M1加兰德自动步枪(不知道有没有列装春田步枪)和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这里中国军队主要是中正式步枪最为经典(虽然没有汉阳式普遍),中正式步枪是民国仿制德国毛瑟1924式的成果,口径为7.92mm,相比之下日军的制式步枪三八式步枪口径为6.5mm,因此中正式的威力要大于三八式,而且工艺简单,适合中国大规模量产,可靠性还是还不错的,缺点还是有的,比如射程,不如三八式步枪,其次是精度,不如三八式,然后是后坐力大,中正式仿造的毛瑟步枪是一款西方步枪,它是以西方士兵的体格设计的,西方士兵普遍比亚洲士兵更魁梧,高大,使得中国士兵由于营养不良无法承受强大的后坐力导致疲惫不堪,最后是长度,中正式加装刺刀的总长度不如三八式加刺刀长度,这会使中国士兵在肉搏战中吃亏。总之,中正式与三八式各有优劣,三八式只要不是打到要害都不至于死,中正式只要命中非死即伤。后期随着加兰德自动步枪的进入,中国军队的轻武器对日本形成了碾压状态,主要得益于中国军队自动火器多的优势。
第二是手枪,手枪方面,中国的德械师官兵配备了毛瑟军用手枪(俗称盒子炮),军官则配备了比利时的勃朗宁手枪(高级将领)和美国的M1911(没错,就是这个军用手枪之王,一般给了驻印军将领)。相比之下日本的南部十四式手枪(日本士兵不用手枪,将领才有),穿透力极弱,连木板都不一定打得穿。手枪方面中国也是优于日本。
冲锋枪方面,中国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首次使用了冲锋枪,型号是德国的MP18“伯格曼”冲锋枪(俗称花机关),也就是一战末期德国“暴风突击队”的制式武器。后来被各路军阀列装,其中中央军与东北军最多,淞沪会战时国军德械师中也大量列装了MP18冲锋枪(主要是高级将领卫队和经验丰富的老兵),经常将这些士兵集中起来组成花机关突击队使用。后期中国从美国引进了M3冲锋枪(就是那个黄油枪)和汤姆森冲锋枪以及英国的司登式冲锋枪,逐渐对日本形成了火力覆盖,而日本由于对白刃战的迷信以及认为“百发百中(步枪射击)优于百发一中(冲锋枪射击)”的观念一直没有考虑列装冲锋枪,直到战争末期在太平洋被美军以及中国战场被中国军队用冲锋枪打得抬不起头时 才弄出来一款百式冲锋枪,不过数量不多且性能平平,因此冲锋枪方面中国完胜。
机枪方面,分为轻重机枪,轻机枪,中国最多的轻机枪莫过于捷克ZB26式轻机枪,此外,抗战前,中国军队还列装有瑞士启拉利式轻机枪(主要集中亮相于“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十九路军)和丹麦麦德森轻机枪,德国MG13轻机枪(主要是中国从德国进口的坦克,装甲车上携带的),法国哈奇开斯M1922式(滇军,中央军装备,号称“后勤噩梦”),芬兰拉蒂M26式轻机枪,比利时FN1930式轻机枪(滇军)。抗战中期苏联援助了中国一部分捷格加廖夫轻机枪(DP机枪),后期中国军队则通过租借法案获得了英国的布伦式轻机枪(其实战争前中国从英国购买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上面就是布伦式轻机枪),加拿大的勃然式轻机枪,美国M1918式轻机枪。相比之下,日本最有名的轻机枪莫过于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由于编制统一,后勤比中国轻松的多,但缺点也多,比如可靠性极差,经常卡壳故障,且独特的漏斗式供弹方式要求射手训练有素,所以一旦射手战死,其它士兵不会上弹,很可能造成火力中断。因此中国除了后勤方面之外,轻机枪(主要是捷克式)性能是优于歪把子的。
重机枪方面,中国列装最多的就是仿制德国MG08重机枪的国产24式重机枪,当然,国内还是有相当一部分MG08重机枪的,除此之外,位于云南的“法械师”滇军拥有法国哈奇开斯M1914式重机枪(这装备中央军都眼馋)。抗战后期通过租借法案获得了利器——美国M2重机枪(俗称老干妈)。日本的九二式重机枪性能也算不错,至少可靠性方面比二四式重机枪好,但是适用环境不如二四式重机枪,射速也不如二四式,总之,重机枪方面,双方持平,如果这中国多一点哈奇开斯和老干妈,就是绝对的碾压了。
接下来就是辅助类支援武器,比如高射机枪,机关炮,迫击炮,掷弹筒方面了。首先是高射机枪与机关炮,机关炮的定义一般是20mm及其以上的小型速射火炮,同时部分机关炮是高平两用的,放高打飞机放平打装甲。高射机枪一般指大于重机枪口径低于20mm口径的大型机枪。在当时,中国军队拥有的高射机枪很少,我所知道的似乎只有一款——法国哈奇开斯M1930式高射机枪(列装滇军),而且数量不多且弹药补给困难。似乎出现在禹王山战役,60军用它打爆了几辆日军装甲车,修滇缅公路时,也用它来防空过。日军方面的高射机枪我不清楚。不过机关炮方面,中国还是比较多的,估计抗战前有个三四百门。型号也是五花八门的,最多的应该是瑞士的苏罗通20mm机关炮和厄利孔20mm机关炮,其次是丹麦麦德森20mm机关炮,意大利布雷达20mm机关炮,最少的是法国哈奇开斯25mm机关炮(滇军有4门)。其中性能最好的,最受欢迎的是瑞士厄利孔机关炮,相比之下日本的九七式机关炮在供弹方面,射速射程方面均不及厄利孔机关炮,但日军装备较多,厄利孔在中国最多不过一百多门,影响力有限。
迫击炮掷弹筒方面,说白了,掷弹筒就是“超轻型迫击炮”优点是便于携带,随停随射,缺点是没有瞄准装置,精度不如迫击炮。掷弹筒方面,中国主要是缴获日军的掷弹筒加以仿制(外国人不用掷弹筒这个装备)。迫击炮方面,中国军队的迫击炮来源有四种,一是战场缴获(日本89式迫击炮),二是国外购买,三是国外购买后仿制,四是自己生产(貌似只有东北兵工厂做到了),国外购买的迫击炮主要是法国的布朗德81mm迫击炮(滇军)和德国的GRW50mm迫击炮(中央军),后期通过租界法案获得了美国M1型81mm迫击炮。国内仿制的迫击炮主要是三一式60mm迫击炮(上世纪80年代才退役),性能上优于日本大正十式掷弹筒和八九式迫击炮。国内自产的迫击炮主要是东北兵工厂出产的120mm重型迫击炮。最后说一下,日军没有配备火焰喷射器和火箭筒,反坦克步枪,中国则通过租借法案获得了美制火焰喷射器和巴祖卡火箭筒。日军有92式步兵炮,性能优异,中国军队也多缴获装备。
火炮方面,火炮我这里分成了反坦克炮,山炮,榴弹炮,高射炮4种,反坦克炮方面,德国在抗战前向中国竭力推荐他们的PAK37mm反坦克炮(也就是后来被德军称为“敲门砖”的火炮),中国总共购入500多门,主要列装中央军精锐德械师。虽然37mm火炮在欧洲火力贫弱,但面对日军的薄皮坦克,37mm火炮可以轻松击穿其装甲。中期的苏联援助中获得了苏联45mm反坦克炮,后期通过租界法案获得了美国M3式37mm反坦克炮,列装美械师。日军的反坦克炮与(九四式37mm反坦克炮)中国实力相当,都是37mm。但中国却有一种火炮实力优于37mm反坦克炮,它就是奥地利百禄47mm反坦克炮(也可以成为步兵炮),重量轻于PAK37反坦克炮,威力也大于它,只可惜数量没有PAK37多,中国军队当时仅有100门。
山炮方面,中国军队当时列装最多的火炮是瑞典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中央军),其次是晋造17式75mm山炮(晋绥军,仿造日本41式山炮,将射程提高至7km),辽十四式75mm山炮(东北军),法国M1897式75mm山炮(赫赫有名的“意大利炮”),法国施耐德1928式轻山炮(约52门),法国施耐德M1919式75mm山炮(40门)以及滇军少量的施耐德M1906式65mm山炮(滇军装备)。与之相对应的日本九四式山炮性能远远不及博福斯与施耐德山炮,一体现在射速上,博福斯M1930式和法国M1897式山炮极限射速达到了恐怖的每分钟30发(两秒一发的逆天射速)是九四式(10发/分)远远不及的,二是射程上,九四式山炮射程为8.3km而施耐德M1897式为8.7km,博福斯M1930更是达到的9.1km。所以质量上中国山炮优于日本,但数量少也是个硬伤。后期通过苏援和租借法案获得了苏联76mm山炮和美国M1式75mm山炮。
榴弹炮方面,抗战前中国向德国购买了48门sFH18式150mm重型榴弹炮,这批火炮在淞沪会战时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虽然德国货不错,但是问题还是有的,关键就在于太重了,中国的公路与桥梁承受不住,行动不便。其次,日军的89式150mm重榴炮射程超过了sFH18式,不过好在日军的89式榴弹炮数量比sFH18还少,不成气候。后期通过租界法案获得了美国的M1式105mm榴弹炮,成为了中国军队后期的主要重火力。此外,滇军手上有2门法国施耐德M1917式105mm榴弹炮,后期美国向中国提供了他们自己仿制的法国施耐德M1918式155mm重型榴弹炮。此外,在抗战前,东北兵工厂生产出了240mm的重炮,不过月产只有2门,九一八事变中也被日军全部缴获。
高射炮方面,中国进口的是德国88mm高射炮(好像是固定的要塞防空炮,功能有限)和瑞典博福斯的40mm高射炮,数量也不太多,不过博福斯40mm高射炮性能的确不错,战绩也不错。
接下来是坦克及装甲车辆,中国最早的坦克应该是张作霖向法国购买的雷诺FT-17坦克(世界上第一款旋转炮塔的坦克)和意大利的菲亚特3000型坦克,英国NC27型轻型坦克,美国M1917式轻型坦克,这批坦克在九一八事变中也被日军缴获,除了张学良此前送给南京的2辆FT-17坦克。中央军也在战前购买过一批菲亚特3000不过数量未知。除此之外,中国军队由于在长城抗战中被日军装甲车打得抬不起头,所以以徐庭瑶(中国装甲兵之父,国军名将杜聿明,关麟征等的老上司,长城抗战是为17军军长)为代表的军官主张发展中国的装甲部队,南京政府随即开始向西方国家购买坦克装甲车,具体型号有英国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53辆),英国维克斯MKE/F式轻型坦克(20辆),维克斯M1931式两栖坦克(29辆),意大利CV33超轻型坦克(94辆),德国1号轻型坦克(17辆),222型装甲车(10辆),德国豪须式(221型)装甲车(约13辆),德国223型装甲车(4辆),法国AMR35坦克(中央军12辆,滇军4辆)。抗战爆发后这些装甲车辆也损失殆尽,昆仑关战役后,中国向波兰购买了45辆仿制的雷诺坦克以加入第五军,苏联也援助了中国88辆T-26轻型坦克和4辆BT-5快速坦克以及一部分装甲车(30多辆),这些装备和那45辆雷诺,16辆AMR35坦克,20多辆德国装甲车以及94辆CV33超轻型坦克共同构成了中国第一支机械化军。战争后期,通过租界法案,中国获得了美国的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M2A4史都华中型坦克,M3装甲运兵车和M4谢尔曼中型坦克,英国的“环球载具”装甲运兵车。相比之下,日本的九五式坦克和八九式坦克名义上是“中型坦克”实际上连轻型坦克都算不上,无法在500m外击穿这些美制或苏制坦克装甲,而这些外援坦克上的37,45,76mm火炮可以轻松击穿日军坦克装甲(日军坦克装甲薄到中国重机枪都可以打穿)。所以当后期美援到时,中国在装甲力量上就超越了日本。
陆军完结,空军方面,我们分成战斗机与轰炸机两种。首先要先明确抗日战争中制空权归属问题,首先是全面抗战最初,即淞沪会战刚刚爆发之时,由于日军陆航海航(日本当时没有独立的空军)没有做好准备,且中国空军战机,机场多集中与华东地区,所以制空权在中国手中,这一时间,中国空军轰炸机不断轰炸日军阵地与舰船,给日军造成了不小杀伤,随着日军登陆,制空权开始进入争夺状态,双方互有胜负,中国由于飞机少,依赖进口,处于下风,但制空权也没有完全落入日军手中,随着苏联援助,中国空军恢复了元气,开始逐渐占据上风,直到日军的零式战机出现,壁山空战使中国空军损失惨重,日军彻底获得了制空权,这种现象持续到了1944年飞虎队来华,中国才驾驶着美国飞机再度与日军争雄,1945年,中国空军完全夺取了制空权(比如湘西会战)。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飞机的质量,数量,飞行员素质决定了制空权的归属。在战争开始之前,中国空军号称600架飞机,实际上能起飞作战的只有373架,一码归一码,数量少,质量却不差,中国空军当时的当家主力战斗机是美制霍克-3战斗机(74架),其次是美国P-26“玩具枪”战斗机(10架),霍克-2战斗机(3架),V65C“可塞”侦察机(41架),英国“格斗士”战斗机(40架),意大利菲亚特CR32战斗机(6架,最好的双翼战斗机),布雷达Ba27战斗机(11架),法国第瓦汀510C战斗机(56架)。轰炸机主要是美国A12“雪莱克”攻击机(20架),诺斯罗普2EC轻型轰炸机(45架),B-18“道格拉斯”中型轰炸机(58架),B-10“马丁”重型轰炸机(6架,“轰炸”日本的就是她),德国亨舍尔He-111型重型轰炸机(6架)。同一时期日军的九二式战斗机,九六式战斗机性能不如这些外援货,但胜在了数量众多,日军在开战前拥有2700多架飞机是中国的近8倍。中期苏联援助的伊-15(347架)和伊-16(13架),斯勃3轰炸机进入中国成功抵消了日军九七式战斗机的威胁,与日军不分伯仲,随着苏援的终止与日本零式战机(零式机动性很好,但缺点是防护性极差)的加入,中国空军所有型号战机显得十分落后,制空权丧失,直到后期美援P-38“飞蛇”,P-40“战斧”(飞虎队标配),P-51“野马”(二战最好的战斗机之一)战斗机和B-25中型轰炸机的加入,中国夺回了制空权。
海军方面,中国海军在抗战前的总吨位是7.6万吨,日军则是中国的30倍有余,中国海军最大吨位的军舰是“华甲”号水上飞机母舰(8600吨,满载10000吨以上,可搭载7架飞机),最大的火炮战舰是“海圻”号轻巡洋舰(4300吨,清朝老爷舰),最先进的军舰是采购自日本的“宁海”号轻巡洋舰和根据“宁海”号仿制的“平海”号轻巡洋舰(2958吨),此外,中国海军其它比较有实力的军舰是:“镇海”号水上飞机母舰(2908吨,中国最早的准航母),“德胜”级水上飞机母舰2艘(932吨,“德胜”,“威胜”),“逸仙”号轻巡洋舰(1500吨),肇和级轻巡洋舰2艘(2600吨,“肇和”,“应瑞”),海容级轻巡洋舰3艘(2900吨,“海容”,“海筹”,“海琛”),以及很有名的“中山”号护卫舰(780吨)。其它军舰多是炮舰,吨位不大,也不出名(比如“咸宁”,“永绥”,“醒狮”,“楚同”等),此外海军还有15艘购自英国,德国,意大利的鱼雷快艇,编成了“岳飞”,“文天祥”,“史可法”,“颜杲卿”四个大队。海军也在江阴海战和虎门海战中全军覆没,直到抗战结束也没恢复,直到战后日本赔偿战舰以及美国英国赠送军舰,中国海军才开始恢复。
❸ 有哪些二战时期的武器,装备是现在还在使用
具体型号来说,服役至今的二战武器不多了。依然作为实战用途的可能只有勃朗宁回M2,另外在中答东还有少量的STG44在服役。其他的诸如P51、衣阿华级、虎式等重武器要么是作为私人藏品,要么是放在博物馆里,或者干脆把自身改成了博物馆,虽然还能用,但已经没有实战能力了
❹ 关于二战中武器装备的问题、
二战中德国出了不少好武器,象虎式豹式坦克,P40P38冲锋枪,V1V2飞弹,BF109战斗机,ME262喷气战斗机,多拉卡尔大炮等都是精品。精度好威力大,性能可靠,缺点就是质量好了产量却始终上不去。虎式坦克的最高月产量不到100,ME262喷气战斗机性能非常优异,据说在空中只被击落过一架,但是只造了几百架。相反,苏联的东西性能虽有差距,但是产量惊人,T34坦克整个二战中造了十万零三千四百辆,波波沙冲锋枪制造了八百万支,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超过三十万门,巨大的数量优势弥补了性能上的不足。
二战期间的6年间,世界各国共生产并装备了约29万辆坦克
===================================
岁月轮回,斗转星移。几十年的世事沧桑,往日的敌人成了朋友,昔日"一个战壕的战友"又成了敌人,令人大有"30年河东,40年河西"之感。
历史就是这样翻开了一页又一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中的一批英美等国的坦克,成了历史的见证。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页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苏联,用列宁同志的话说,是"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法西斯轴心国的崛起,使苏联和英国、美国等国家变成了同盟国,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根据二战期间的战时租借法,苏联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中,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笔者在这里,较全面地介绍一下二战期间西方援苏坦克的史实。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过半个多世纪,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已经泛黄。但是,在战胜德国法西斯57周年的今天,回顾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还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根据史料记载,二战期间,美、英、加拿大等国向苏联提供了2280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其中的1981辆在海运途中损失掉,美英的运输舰也为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付出了装备和人员的代价。这就是战争!运抵苏联的20000多辆外国坦克装甲车辆,占到二战中红军坦克装甲车辆总数的20%。
1941年,英美启运了第一批援苏坦克,包括:487辆"范伦泰"、"提特拉奇"等英国坦克以及182辆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和M3"李"中型坦克等美国坦克。这批坦克参加了1941年12月至1942年对德军的作战。要知道,当时是苏联最困难的时期。在"巴巴罗萨"作战中,苏军损失了18000辆坦克。这批援苏坦克,数量虽然不多,但确是"雪中送炭"之举。
1942年,海运的数量更大,包括2487辆英国坦克和3023辆美国坦克。虽然当时有一部分单独用军援坦克编成的坦克部队,但是多数军援坦克是和苏制坦克混合编成的。例如,1942年,苏军第38坦克旅中,有30辆"马蒂尔达"坦克和16辆苏制T-60轻型坦克。1943年,苏联红军的坦克旅中,完全装备苏制坦克的占61%~68%,混合装备的占19%~22%,单独装备英美坦克的占10%~17%。1944年~1945年中,援苏坦克中主要是美国的M4A2"谢尔曼"中型坦克。
二战期间,援苏的卡车和军用汽车等,数量更为巨大。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嘎斯"等军用汽车343624辆。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知道,解放初期街上跑的苏制"嘎斯"51汽车,用的全是木质蒙皮,钢材等作战物质的匮乏可见一斑。而美国援苏的军用汽车和卡车就有501660辆。其中包括:77972辆吉普车,151053辆一吨半军用卡车,200662辆两吨半军用卡车。在二战后期,这些军援卡车在运送作战物质和兵员方面,比苏制卡车发挥的作用更大。
在如何看待军援坦克发挥的作用上,苏联学者和英美学者有着微妙的差别,当然是在战后。苏联的史学家认为,英美援助苏联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数量上有限",质量上也不如苏联的T-34坦克。而英国的史学家则认为,由于援苏,英国军队得不到更多的坦克,况且英国的"范伦泰"和"马蒂尔达"坦克不仅远远优于大量装备的苏制T-60坦克,也比得上1942年以后装备的T-70轻型坦克。苏联学者还认为,美国的M3中型坦克"不怎么样";而美国的学者则认为,M3中型坦克在北非"干得很出色",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也比T-60和T-70轻型坦克要强得多。美国的学者更认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在性能上和T-34中型坦克不相上下,而在耐久性和可靠性上却要强于T-34中型坦克。看来各家都说"自己的西瓜最甜"。我们不想评论这一场"唇枪舌剑"的是非曲直,历史自有它公正的评价。尽管不能说援苏的外国坦克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几万辆坦克和几十万辆卡车,决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装备在关系到苏联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同样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历史将记住这一页。
援苏坦克一瞥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援苏的英美坦克的有关情况。
"范伦泰"步兵坦克
它是英国援苏数量最多的一种坦克。其中,英国援苏的"范伦泰"坦克为2394辆,作为英联邦成员国的加拿大援苏的"范伦泰"坦克为1388辆。也就是说,英国生产的"范伦泰"坦克的29%援助了苏联,加拿大生产的"范伦泰"坦克几乎全部用于援苏。苏联红军往往把"范伦泰"坦克上的2磅或6磅火炮换装为76.2mm火炮,以增强火力。但是,由于"范伦泰"坦克的炮塔较小,装上76.2mm火炮后,炮塔内显得十分拥挤,这项改装不算很成功。
"马蒂尔达"步兵坦克
在援苏的英国坦克中,"马蒂尔达"仅次于"范伦泰"坦克,达1084辆。不过,"马蒂尔达"坦克的机动性较差,尤其是在冬季。红军的坦克兵不太喜欢它,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
"丘吉尔"步兵坦克
英国从1942年起,援助苏联"丘吉尔"步兵坦克,总数共301辆。"丘吉尔"坦克的性能比"范伦泰"和"马蒂尔达"坦克要强得多,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有35辆"丘吉尔"坦克参加了战斗。
"提特拉奇"空降坦克
1941年,英国经伊朗向苏联提供了20辆"提特拉奇"空降坦克。由于其数量有限,仅起到宣传作用而已。
通用装甲输送车
援苏的通用装甲输送车共2656辆。其中,英国提供的1212辆,加拿大提供的1348辆,美国提供的96辆。由于它的履带中心距较窄,雪地行驶的性能较差,它发挥的作用不如美国军援的半履带式装甲车,一般用于输送人员和物资、侦察及战场联络。
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美国从1941年起向苏联红军提供了1676辆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红军的坦克兵不喜欢它的"高大的外形轮廓"和"不便使用的前机枪",但北非的英国坦克兵却视它为"沙漠情人"。它的总体性能要优于T-60/T-70轻型坦克。
M3"李"中型坦克
美国军援总数为1386辆,为M3A3型。另有以M3中型坦克为底盘的M31坦克抢救车115辆。苏联的坦克兵不喜欢它那高大的外形轮廓,常常谑称为"6个坦克兵的活棺材"。
M4A2"谢尔曼"中型坦克
它是美国援苏数量最多的坦克,总数达4252辆,包括装75mm火炮和装76mm火炮两种类型以及少量以M4中型坦克为底盘的自行炮架、坦克歼击车等。应当说,在二战的最后阶段,苏军的"谢尔曼"坦克和T-34坦克一道,在向德国老巢的进军中,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半履带式输送车
美国援苏的半履带式输送车包括M2/M3/M5/M9装甲输送车和M15A1、M17多管迫击炮车,共2278辆。由于半履带式装甲车的越野性能和通行性能远优于轮式车辆,这些半履带式装甲车在苏德战场上获得广泛应用。苏联人还将M3半履带式装甲车加上Su-57火炮,改装成T-48坦克歼击车,用来对付德军的轻型装甲车辆。
M3A1侦察车
这是一种4×4的小型侦察车。美国援苏的M3A1侦察车共3340辆。作为侦察、警戒、指挥和通信联络用的小型侦察车辆,它是苏制BA-64装甲车的重要补充。
回眸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事件,援苏坦克,易北河会师,雅尔塔会议、波斯坦公告......,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http://www.e-zine.com.cn/dayall.asp
右栏分类对比查询
二战轻型坦克 二战中型坦克
二战重型坦克 二战坦克杀手
二战自行火炮 二战装甲车辆
2回答者: xianjan138
❺ 二战期间各国主战武器都是什么
盟军 美军:式点45口径勃郎宁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0.45英寸(11.4mm) 弹夹:7发 M1 格兰德步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8发 M1 卡宾枪 工作方式:半/全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15/30发 射速:550发/分 汤姆森冲锋枪 工作方式:半/全自动 口径:0.45英寸(11.4mm) 弹夹:20和30发、50发(弹鼓) 勃朗宁轻机枪 工作方式:半/全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20发 M1919A6式重机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式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容量:250 发 射击速度:400—500发/分 M1919A4式重机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容量:250发 射速:400—550发/分 M2-HB.50口径重机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全自动,风冷 口径:.50英寸(12.7mm) 弹夹容量:110发 射速:450—550发/分 反坦克火箭发射器 工作方式:电子点火 口径:75mm(3 英寸) 穿透力:100mm(4 英寸) MARK II 手榴弹 工作方式:摩擦点火延时引信 重量:0.59kg 延时时间:4—4.8 s 火焰喷射器工作方式:自动 容量:使用40次 英军:李·恩菲尔德4型步枪 工作方式:非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10发 威伯利-斯科特左轮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45英寸(11.4mm) 弹夹:7发 斯登冲锋枪 工作方式:半/全自动 口径:.352英寸(9mm) 弹夹:32 发 射速:550发/分 布朗式轻机枪 工作方式:自动,风冷 口径:.303英寸(7.7mm) 弹夹:30发 射速:500 发/分 维克斯式马克I型重机枪 工作方式:自动,水冷 口径:.303英寸(7.7mm) 弹夹:250发 射速:450发/分M36型手榴弹 工作方式:摩擦延时引信 重量:0.51千克 反坦克手雷 工作方式:撞击引信 重量:0.56 千克 火焰喷射器 工作方式:自动 容量:40次 苏军: 纳甘1895式左轮手枪 比利时和俄国联合研制,荣誉勋章中有登场 托卡列夫TT33手枪 我国仿制即为经典的54式手枪 PPsh-41冲锋枪 经典的”波波莎”,高达900发/分的射速和71发弹鼓带来恐怖的火力,无论是在苏军还是德军眼里,这都是一件”完美”的武器 使用35发弯弹夹的PPsh-41 弹夹的好处是故障率低,重量轻,易携带 PPsh-43冲锋枪 由PPsh-42改进版,而PPsh-42是在列宁格勒被包围的情况下开发的,该枪使用了35发弯弹夹 莫辛·纳甘式步枪(1891-1930型) 苏军步兵的制式装备,和日本的三八式类似,精度较高,威力较小 莫辛·纳甘式卡宾枪(1891-1938型) 主要供骑兵使用 西蒙诺夫AVS-36自动步枪 托卡列夫SVT-40半自动步枪 SVT-38的改进版,产量较多 西蒙诺夫SKS半自动步枪 使用AK47同样的M43短弹,1945年投入使用,一直服役到AK47列装,我国仿制即为56式半自动 莫辛·纳甘式狙击步枪 连美国黑帮都使用的优秀武器 托卡列夫SVT-40狙击步枪 荣誉勋章中有登场 托卡列夫·马克沁重机枪 苏军对原始的马克沁机枪的改进版本,二战前期使用较多 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 1943年由苏联枪械大师郭留诺夫研制,用以加强捷格加廖夫系列轻机枪的火力,主要杀伤集结有生目标或对付低空飞行目标 捷格加廖夫DShK -38“德什卡”12.7mm重机枪 苏军最著名的机枪,虽然机动性较弱,但12.7mm口径可以在阵地战中提供无与伦比的火力,德军可谓吃尽了它的苦头,同时也作为坦克上的高射机枪 PTRD14.5mm反坦克枪 主要用于杀伤坦克成员,穿甲厚度为25mm,还有一种型号称
❻ 苏联二战时期各军种主要武器装备
装甲车辆:T3476E T3485 KV-1 KV-2 T35 T28 T26 SU-5 BT-7 BT-5 BT-2
BT-7A IS-2 IS-3 SU-76 SU-85 SU-100 JSU-122 JSU-152
轻武器:TT-30 PPDPPSH-41波波沙 莫辛-纳甘 SVT40 DP27 DSHK1938
空军:佩-2 佩-5 佩-7 伊尔-15 伊尔-17 米格-3 米格-3AM-38、米格-3M-82(又称为米格-9)、I-211E(又称为米格-9E)、I-230(米格-3U)
火炮:M-1939型76.2毫米野战炮 152毫米榴弹炮 ZIS-3 1943年式85毫米野战加农炮 1910/1930年式122毫米榴弹炮 1931/37A-19榴弹炮 M-30式122毫米榴弹炮 1931年式203毫米榴弹炮(B-4) 1939年式280毫米榴弹炮 BR-18式305毫米榴弹炮 喀秋莎
海军:“Барсук”獾级 “Бриллиант”灿烂级 “Ястреб”鹞鹰级 “РТ”级 “Пурга”暴风雪级 “Буг”布格河级 Киров基洛夫级 Тайфун”台风级 “Азов”亚速级 Хасан”哈桑级 Ударный” 攻击级
❼ 二战时期装备
二战时期苏军步兵装备
莫辛纳干步枪
苏军步兵的制式装备,和日本的三八式类似,精度较高,威力较小
莫辛·纳甘式卡宾枪
主要供骑兵使用
PPsh-41冲锋枪
经典的”波波莎”,高达900发/分的射速和71发弹鼓带来恐怖的火力,使用35发弯弹夹的PPsh-41
弹夹的好处是故障率低,重量轻,易携带
托卡列夫SVT-40半自动步枪
SVT-38的改进版,产量较多
托卡列夫SVT-38半自动步枪
本身存在缺陷,产量不到1000支
捷格加廖夫DP-28轻机枪
1927年专为步兵研制的轻型机枪,使用60发弹鼓
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
1943年由苏联枪械大师郭留诺夫研制,用以加强捷格加廖夫系列轻机枪的火力,主要杀伤集结有生目标或对付低空飞行目标
捷格加廖夫DShK -38“德什卡”12.7mm重机枪
苏军最著名的机枪,虽然机动性较弱,但12.7mm口径可以在阵地战中提供无与伦比的火力,德军可谓吃尽了它的苦头,同时也作为坦克上的高射机枪
PTRD14.5mm反坦克枪
主要用于杀伤坦克成员,穿甲厚度为25mm,还有一种型号称为PTRS
RGD-1914/30式手榴弹
根据沙俄1914年研制成功的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广泛使用的1914式手榴弹改进而成,使命里那种RGD-33 为1933年的改型,主要改进破片性能,曾在冬季战争小批使用,后无进一步发展
F-1型手榴弹
荣誉勋章中有出现,大战前夕研制和列装的,二战中被广泛应用,主要问题是引信复杂,而且在外形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延时时间有不定长的多个,通常在领取后要卸下引信进行检查,弄清延时长短,新手使用极易出现事故
1943式反坦克手榴弹
最早成功采用聚能破甲(空心装药)原理的手榴弹,但其药形罩设计不尽合理,其威力主要靠使用大量的高能炸药来产生.
这种手榴弹现在原华约国的预备役部队中仍能见到,但一般只用于训练。
托卡列夫TT33手枪
我国仿制即为经典的54式手枪
坦克装备:
T-34中型坦克
T-34坦克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呕血杰作。T-34最先是БТ坦克发展计划的产物,最先的设计方案A-20型中型坦克于1937年11月完成设计。A-20坦克装备一门45mm火炮,最大特点是大倾角的防护装甲,但仍保留了БТ坦克的轮履结构。而后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改装76.2mm火炮的A-30型。科什金针对轮履方式所带来的生产复杂、不合实用的情况,彻底抛弃轮履方式,于1939年在哈尔科夫首先试制出A-32履带坦克,后改称T-32坦克。
T-32坦克在1939年向总部展出的时候,引起了轰动。T-32不仅继承了БТ坦克优秀的机动性能,而且火力和防护能力有极大的飞跃。T-32的优异表现也压倒了同场展出的KV-1坦克。而后科什金依照领导要求,改进设计成功了T-34中型坦克。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样车之前,苏联领导层就决定同意用T-34装备苏联红军。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驶离哈尔科夫的工厂生产线,被命名为T-34/76 Model1940型(T-34/76A)。2月初,2辆T-34在进行哈尔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辅-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中,给在莫斯科红场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
操劳过度的科什金因患肺炎一病不起,于当年9月26日病逝,最终没有看到绝笔之作T-34的精彩表现。他的助手莫罗佐夫接替了他的遗志,T-34坦克于6月完成生产图纸,随即投入大批量生产。T-34坦克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是二战期间总体设计最优秀的坦克。
T-34/76A坦克于1940年完成115辆,并将一部分派往芬兰实战试验,但未能来得及参加战斗。至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共完成T-34坦克1225辆,大大超过了同期Ⅳ号坦克的数量。至莫斯科会战前夕,已有1853辆T-34交付部队使用。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种型号,是苏德战争期间产量最大的坦克类型。从1943年秋天开始,针对德国已经出现豹式和虎式坦克,T-34安装85mm火炮,定名T-34/85型坦克。同年12月15日获准投入大批量生产,当年生产283辆,次年即猛增至11000辆,取代T-34/76成为战争后期苏军机械化部队的主要装备。各型T-34在战时生产超过50000辆,远远超过所有德国坦克的总和,称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保证。
T-34/76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后一系列战斗中德军竟找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坦克,导致了德军大量坦克的过时,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应付局面,这就是“T-34危机”。作为应对措施,德国Ⅲ号改装长身管50mm火炮,Ⅳ号坦克则改装长身管的75mm火炮,同时都大大加强装甲,勉强可以对抗T-34/76。同时又开始研制Ⅴ号“黑豹”式和Ⅵ号“虎”式,其中“黑豹”坦克明显效仿T-34的设计思想,以至于早期原型车简直同T-34/76一个模子。
不过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同德国主战的各型坦克(Ⅲ、Ⅳ、Ⅴ、Ⅵ)基本都配备无线电相比,协同作战能力相差不少,所以当编队行进作战时难以充分发挥坦克的优异性能,特别是遭遇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差。所以由一辆性能不怎么样的Ⅲ号坦克,击毁多辆T-34的战例屡见不鲜。后期随着T-34/85坦克无线通讯设备的改善(同时增加一名无线电通讯员),这个弱点才逐步改观。
战后,苏军中T-34坦克直到50年代才被T-55取代。此外T-34也装备很多国家的军队,曾经在朝鲜、越南、中东等战场参战,甚至在波黑内战之中,仍出现了T-34的身影。
T-34/76A型,是各型T-34坦克的原型,科什金的惊世之作,是苏德战争初期制造“T-34危机”的主要功臣。T-34/76A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现代坦克的设计思想打下了基础。
美军装备:
M1步枪 M1卡宾枪 注油枪 春田狙击枪 汤木森冲锋枪 BAR勃朗宁步枪 .30机枪
英国武器 布朗式轻机枪 恩菲尔德冲锋枪
德军武器 K98步枪 G43步枪 MP40冲锋枪 STG44突击步枪 MG34机枪 MG42机枪 FG42伞兵机枪
其他装备
伞兵盔
按形式不同又可分为M1C、M2D等型号,与一般步兵盔的最大差别在于内盔增加了左右耳际的A型加强边,藉以串联皮下巴片。外盔的下巴带末端设置了一组四合扣,用来与内盔固定,降低空降时内外盔脱离的机率,而M1C与M2D的差异则仅在于外盔下巴带固定环的不同。
伞兵型急救包
内含一个急救绷带组、止血带以及一剂吗啡。许多伞兵都将此型急救包绑附在钢盔的伪装网或是M36背带上。伞兵仍有配发使用一般的急救绷带组。
腕带式指北针
外型看起来像是一支大手表,佩挂方式也和手表相同;让伞兵在天旋地转的空降过程中,仍能辨别方位。与一般指北针不同之处在于内部装填著油。
M3格斗刀
严格说来,这把刀算不上是伞兵专用装备,许多步兵也有配发;然而在诺曼地空降时,伞兵们几乎是人手一把,不是绑在手臂、就是绑在小腿上,几乎已经成为伞兵们的标准配备了。
M2伞兵摺刀
摺刀具有簧力,按下刀侧按钮即可自行弹出,用来割断缠绕的伞绳或任何它能割断的东西。M42伞兵服胸前的小口袋就是用来放置这把小刀的。
M4救生背心
空降配备。本来是发给飞行组员的救生背心,而为了防止(减少)在空投时落水遭溺毙的意外,伞兵们也都穿上这件像幼儿围兜的黄色背心。由於用途固定,往往成为伞兵平安落地后第一个丢弃的装备之一。
腿挂物资袋(腿袋)
空降配备。由英国人设计的「伞兵改装套件」,使他们在空降时能携带更多的物资,容量大、使用也方便;但由于固定机制设计不良,很多伞兵是在跳出机门时见上它最后一面,从此再没相逢。
T5伞包
空降配备。伞兵最重要的装备就收在这里头。
绳索
帮助伞兵们从高处落地的重要工具。这里所指的高处,是指树梢、屋顶、甚至悬崖这种不小心飘落的地方。
M1938 皮革手套
这双本来为山岳部队所开发的手套,*著伞兵的爱用而出名,最后也成为伞兵行头的正字标记之一。
M1910 伞兵用T型铲
一般的M1910铲的木柄很容易在跳伞时折断,因此伞兵们自行将木柄截短,保留T型手柄部位,创造出了专用的T型铲。实际上外型与一般通用的单兵装备并无二状。
响片
是根据82空降师的作战经验所决定使用的敌我识别工具,灵感来自儿童玩具,可发出「喀哒」声,还有另一种作成蟋蟀外型的响片。这玩意儿只有在D-DAY时、由101空降师使用过。
M1 Rigger 弹袋
由Rigger Section 制作,只配发给伞兵使用的弹袋。有两种尺寸,小的用来携带M1卡宾枪或是M1步枪的弹药,大型的则可用以携带汤姆森冲锋枪以及黄油枪的弹匣。
M36背带垫片
在加挂大量弹药、装备之后,M36背带会让使用者的肩膀十分不适,所以伞兵发展出此型垫片,安装于背带上,以分摊装备重量,舒缓肩部的压力。
M5防毒面具袋
为了预防德军使用生化战剂,所有参与D-DAY战斗的部队都配发了此型防毒面具袋,袋子全由橡胶制成,可防水。不同於一般的胸挂佩带方式,伞兵多采用腿挂方式佩带。
二战德军使用的步兵武器列表
Submachine Guns 冲锋枪
MP 18 I 博格曼
MP 28 博格曼(改进MP18I)
MP 30(?) 冲锋枪(来自奥地利S1-100型冲锋枪)
MP 34(?) 冲锋枪(来自奥地利斯太尔SOLOTHURN型)
MP 34 Bgm 博格曼
MP 35 博格曼
MP 38 施梅瑟
MP 38/40 施梅瑟(MP40初产型号)
MP 40 施梅瑟
MP 40/II 施梅瑟(双排弹匣)
MP 41 施梅瑟 (带有MP28枪托的MP40型)
MP 44 突击步枪(也是MP43/StG44型)
EMP 44 型冲锋枪 (Erma公司在战末制造的便宜冲锋枪)
MP 704(f) (法国PM冲锋枪)
MP 715(r) 就是苏制波波德PPD 34/38
MP 716(r) 波波德40
MP 717(r) 波波沙41
MP 719(r) 缴获的波波斯43
MP 722(f) 缴获的法制MAS-38
MP 738(i) 意大利贝雷塔38/42
MP 739(i) 贝雷塔Mo.938
MP 740(b) 比利时造冲锋枪(?)
MP 741(d) 博格曼在丹麦授权制造的冲锋枪
MP 746(d) 麦德森M-42
MP 749(e) 缴获的英军斯登II型
MP 751(e) 缴获英军司登II型消音冲锋枪
MP 760(e)/(j)/(a)/(r) 缴获的汤姆森1928型(英国、南斯拉夫、澳大利亚、俄罗斯均有)
MP 761(f) 缴获法制汤姆森1921型冲锋枪,1939年制造
MP 3008 德军末期仿制司登II型冲锋枪
MP E 厄玛型
Czech ZK 383 捷克冲锋枪
Captured LL 缴获雷辛50、55型冲锋枪
Captured LL and OSS 缴获UD M42型冲锋枪
Captured US 缴获美军M3A1“滑油枪”
Finnish Suomi M-31 芬兰苏米冲锋枪
Hungarian 39M and 43M 匈牙利冲锋枪
Romanian M1940 and M1941 Orita 罗马尼亚奥里塔冲锋枪
Captured GB - Lanchester 缴获英军兰彻斯特冲锋枪
Danish Madsen M/41 丹麦麦德森M41冲锋枪(授权制造的苏米冲锋枪)
Automatic Rifles 半自动、全自动步枪
Main cartridges: Kurz 7.92x33 7.92x57 均使用7.92短弹或长步枪弹
7.92 mm - Vollmer Selbstladegewehr 29 费玛1929式自动上膛步枪(未使用)
7.92 mm - Gewehr 35 型步枪
7.92 mm - Maschinenkarabiner M35 Vollmer Developed also as private venture in 1935, version Typ A 35/II follows in 1938 and Typ A 35/III in 1939 M35费玛机关卡宾枪,A 35II型于1938年制造,以及A 35III型在1939年制造
7.92 mm - Gewehr 41 (W) 华特G41型(标准1942型)
7.92 mm - Gewehr 41 (M) 毛瑟G41型(未通过)
7.92 mm - Gewehr 43 型(改进于G41型,由瓦斯驱动)
7.92 mm - Karabiner 43 卡宾型43(1944年发明)
7.92 mm - MaschinenKarabiner 42 (H) 型机关卡宾枪(雨果施梅瑟设计,共8000支产量)
7.92 mm - Maschinenkarabiner 42 (W) 型冲锋枪(由42型机关卡宾枪萌生,1943年7月第一批制造,首先用在东部前线)
2 二战德军使用的步兵武器列表
7.92 mm - Maschinenpistole 43/1 型冲锋枪(带有枪榴弹)
7.92 mm - Maschinenpistole 44 MP44冲锋枪(MP43型在1944年春天命名)
7.92 mm - Sturmgewehr 44 StG44突击步枪(正式将MP44冲锋枪命名为突击步枪,设计没有变化)
7.92 mm - Geraet 06 (H) G06(毛瑟设计)
7.92 mm - Sturmgewehr 45 StG45突击步枪(带有滚轮闭锁系统,之后根据原理设计出西班牙赛特曼58突击步枪)
7.92 mm - Volkssturmgewehr 1-5 型福克斯突击步枪(一种便宜和量产的自动武器,1944年末完成第一批制造)
7.92 mm - Fallschirmj?gergewehr 42 FG-42型伞兵步枪(莱茵钢铁公司为迎合空降兵需求而制造,在1942年通过)
7.92 mm - Selbstlader-Karabiner Mauser Made 毛瑟制自动卡宾枪(仅在一战使用)
7 mm - Flieger-Selbstlader-Karabiner 15 瑞士制造的15型自动上膛步枪(仅用于一战)
7.62 mm - Selbstladegewehr 257(r) 缴获的俄制AVS-36自动上膛步枪
7.62 mm - Selbstladegewehr 258(r) 缴获的俄制SVT-38自动上膛步枪
7.62 mm - Selbstladegewehr 259(r) 缴获的俄制SVT-40自动上膛步枪
7.62 mm - Selbstladegewehr 251(a) 缴获的美军M1加兰德步枪
7.62 mm - Selbstladegewehr 310(f) 缴获德法制Fusil Mitrailleur RSC Mle 1918型
7.62 mm - Selbstladekarabiner 455(a) 缴获的美军M1卡宾枪
Bolt-Action Rifle 手动枪机步枪
G-98 98式步枪
G-221/223 (Jugoslavians) 南斯拉夫一站后的步枪
G-299 or 98 (Polish) 波兰制步枪
Gewehr 24 (Czech) 捷克造毛瑟24式步枪(授权)
Gew 29/40 (Austrian) 奥地利造步枪
Gew 262 (Belgian) 比利时造步枪
Gew 289 (Polish) 波兰造步枪
Gew 290/298 (Jugoslavian) 南斯拉夫造步枪(授权)
Gewehr 98/40 匈牙利造Huzagol 8mm 35M步枪
Gewehr 33/40 捷克造步枪(在布努诺武器工厂制造)
Gewehr 98 (?) 奥地利8mm 1895式步枪
Gewehr 306 希腊、意大利、南斯拉夫造G-9
Gewehr 294 南斯拉夫改良为7.9mm的98式步枪
Gewehr 33 捷尅Musketon vz 16/33 标准卡宾枪
Gewehr 209 意大利Fucille 1938 6.5mm 卡宾枪
Gewehr 210 意大利Fucille 1941 6.5mm 步枪
Gewehr 211 荷兰M95曼利夏6.5mm 步枪
Gewehr 214 意大利Fucille 1891 6.5mm 步枪
Gewehr 215 希腊 曼立夏-施瑙尔 Model 03/14 6.5mm 步枪
Gewehr 231 意大利Fucille 7.35mm 步枪
Gewehr 241 法国 model 07-15 M34 7.5mm 步枪
Gewehr 242 法国 MAS-36 in 7.5 mm
Gewehr 249 美国 Springfield M 03 in 7.62
Gewehr 252 俄国莫辛 M-91 in 7.62 和 南斯拉夫 Puska M91R
3 二战德军使用的步兵武器列表
Gewehr 254 俄国莫辛 M-91/30 in 7.62)
Gewehr 256 俄国莫辛 M-91/30 in 7.62 带有 3.5倍瞄准镜)
Gewehr 261 比利时 Fusil 1889 Mauser in 7.65 mm
Gewehr 263 比利时 Fusil 36 Mauser in 7.65 mm)
Gewehr 281 英国 No 1 Mk III in 7.7 mm)
Gewehr 301 法国 model 1886 transforme 1893 in 8 mm
Gewehr 302 法国 model 1907 transforme 1915 in 8 mm
Gewehr 303 法国 model 1886 racroche 1935 in 8 mm
Gewehr 304 法国 model 1916 in 8 mm
Gewehr 305 法国 model 1907 dit colonial in 8 mm
Gewehr 307 南斯拉夫 Puska 8 mm M93
Gewehr 311 丹麦 Gevaer m/89-10 in 8 mm
K-98a
K-492 南斯拉夫一战之后的步枪
K-493 波兰步枪
K-98b
K98k 经典的毛瑟98K步枪
Karabiner 408 意大利 Moschetto modello 38 in 6.5 mm
Karabiner 409 意大利 Moschetto modello 91 for cavalry in 6.5 mm
Karabiner 410 意大利 Moschetto m 91 for technical troops in 6.5 mm
Karabiner 411 荷兰 卡宾 aantal 1 in 6.5 mm
Karabiner 412 荷兰 卡宾 aantal 1 OM en NM in 6.5 mm
Karabiner 413 荷兰 卡宾 aantal 3 OM en NM in 6.5 mm
Karabiner 414 荷兰 卡宾 aantal 4 OM en NM in 6.5 mm
Karabiner 411(n) 挪威 卡宾 m/1894 in 6.5 mm
Karabiner 412(n) 挪威 卡宾 m/1895 in 6.5 mm
Karabiner 413(n) 挪威 工程师用 卡宾 m/1904 in 6.5 mm
Karabiner 414(n) 挪威 炮兵用 卡宾 m/1907 in 6.5 mm
Karabiner 415 挪威 卡宾 m/1912 in 6.5 mm
Karabiner 416 意大利 moschetto modello 91/24 in 6.5 mm
Karabiner 430 意大利 moschetto modello 38 in 7.35 mm)
Karabiner 451 比利时 卡宾 1889 in 7.65 mm)
Karab0iner 453 比利时 卡宾 1916 in 7.65 mm)
Karabiner 454 俄国 卡宾 obr 1938 g in 7.62 mm)
Karabiner 457 俄国 卡宾 obr 1944 g in 7.62 mm)
Karabiner 494 希腊 S-95)
Karabiner 497 波兰 卡宾 1/98/25 in 7.92 mm (来自于莫辛设计)
Karabiner 505 (Italian or jugoslavian S-95)
Karabiner 506/1 (Danish Fodfolkskarabin m/89-24 in 8 mm
Karabiner 506/2 (Danish Artilleriekarabin m/89-24 in 8 mm
Karabiner 506/3 (Danish Ingeniorkarabin m/89-24 in 8 mm
Karabiner 506/1 (Danish Rytterkarabin m/89-24 in 8 mm
Karabiner 551 法国 1890 in 8 mm
Karabiner 552 法国 model 1892 in 8 mm
Karabiner 553 法国 model 1916 in 8 mm
Stützen 95 (?) 奥地利 Repetier-Stützen-Gewehr m-1895 in 8 mm
VG 1 福克突击步枪 1
VG 2 福克突击步枪 2
Volksturmkarabiner 98 福克突击卡宾枪 98
❽ 二战主要国家武器装备排名
单纯计算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排名如下:
陆军:德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单纯计算主力舰吨位:
海军: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苏联(忽略不计)
单纯计算空军总量和现代化程度:
美国-德国-英国-日本-苏联-法国-意大利
❾ 二战时期,哪个国家的武器装备最先进
二战时期,美国武器装备最先进。
美国的国防工业实力应当是主要交战国中最强大的。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和经济大国,有数据显示,1940年时美国的GDP即达到2000多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工业大国。依托强大的经济,美国同时建立起了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也最具活力的工业体系(当然它还是最安全的工业体系),1940年美国钢产量达到2800万吨,居当时的世界之首。到1945年时,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美国军事工业已经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8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的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的规模。海军装备方面,1941-1945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而同期的日本在海军装备上拼尽全力也只建造出航母15艘(也有17艘一说)、战列舰2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63艘、潜艇126艘。
美国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战争需要,而且还被大量用来支援同盟国作战,对盟国的物质支援其实早在美国参战之前就开始了。苏德战争期间美英援助苏联的大量军用装备和物资(仅美国援苏的飞机就超过了13000架、汽车超过40万辆),这些物资(尤其是机械化装备)为苏军取得对德作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当说,美国巨大而不受任何干扰的工业生产能力为同盟国服务是同盟国最终取胜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