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中国军队常用装备有那些,和那个时代常用的枪械,武器有那些,写小说要用
【汉88式毛瑟步枪】
全长:1250mm
全重:4.06kg(不含刺刀)
枪管:长为740mm
口径:7.92mm
弹头重:14.7克
弹头初速为:600m/s
表尺射程为:2000m
该枪配有刺刀,刺刀式样为单刃偏锋,刺刀全长为517.5mm,刀身长为395mm,刺刀全重为0.566kg。
驳壳枪,俗称“盒子炮”,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德国毛瑟兵工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该枪的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其为“匣枪”的。有一种全自动型的驳壳枪,称做快慢机,毛瑟厂称之为M712速射型,在1931年5月量产。驳壳枪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驳壳枪被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最早的驳壳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利用工作闲暇设计出来的。但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申请了该枪的专利,所以驳壳枪也叫毛瑟手枪。
毛瑟兵工厂1898年制造的毛瑟96式军用手枪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用手枪。该枪长30厘米,高14厘米,重量为1.25千克,口径为7.63毫米,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毛瑟96型枪有多种变型,如容量为70发的下装弹型。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曾大量购用了毛瑟军用手枪。毛瑟手枪枪身坚固,射程远,杀伤力强,但枪身太大,佩带不便,因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新式手枪所取代。
勃朗宁半自动手枪
勃朗宁设计的M1911半自动手枪,成为全世界现代手枪的设计标准。M1911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等多次战火洗礼,直到1986年才退役,创下了手枪服役时间最长的纪录。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M1911的总产量超过250万把,是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手枪。在制造了无数个经典战斗场面之后,勃朗宁手枪已近神话。
2. 民国至今的陆军有哪些兵种和武器
中华民抄国初年,主要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后又增建装甲兵、化学兵、铁道兵等兵种,步兵人数最多,是陆军的主力。其新定编制序列为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以后还有集团军、方面军、路军、军团、兵团等高级编制单位。装备方面主要以仿制和购买西方的武器为主,大量装备陆军的有步骑枪、轻重机枪、高射机枪、山炮、野炮、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汽车、装甲车、坦克和无线电台等。
3.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过哪些稀有武器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过哪些稀有武器?
二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过哪些稀有武器?那意大利炮必须上榜!
不过不是李团长用的那门山炮,而是高射炮。
MP-18冲锋枪
抗战初期,德国和苏联给了中国不少援助。
4. 中国解放军现役的武器装备有哪些
太多了,举几个比较出名的吧
陆军:95式突击步枪、96式主战坦克、99式主战坦克
空军:歼10歼击机、歼11歼击机、轰6轰炸机
海军:辽宁号航空母舰、052型驱逐舰、054型护卫舰、022型导弹艇
5. 中国解放军现役的武器装备有哪些
目前PLA的主要装备有:
陆军:坦克为99、96系列主战坦克以及很多88、59D;05式内155自榴炮;92系列、09式轮式容步战车;05两栖突击车;红箭73A、红箭8、红箭9反坦克导弹;95枪族等;陆航的直8、直9、直10、米171直升机等。
海军:辽宁号航母;052D
052C
051C防空为主的驱逐舰;052B、051B、052通用驱逐舰;现代级驱逐舰;051改驱逐舰;054A护卫舰;054护卫舰;053系列护卫舰;055护卫舰;072A登陆舰;093
094
091
092核潜艇、039系列常规潜艇等;海航的歼8
歼10
歼11B
飞豹
苏30MK2
歼15
卡系列直升机
直8
直9等
空军:轰6;歼7G、歼8II、歼10、歼11系列、苏27系列;强5;飞豹;运7
运8
运9
伊尔76;空警2000、空警200;高新系列。
第二炮兵:长剑10、东风31A、东风21C、东风15、东风11等
6. 请问国民革命军陆军配备的武器装备都有哪些,最好全一点。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仿佛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军服服制和单兵装备制度。这是源于旧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在经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个帝国--满清王朝的覆灭之后,苦难的中国就又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年代。军阀们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大量购进西方列强的各式武器,我国渐渐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国军事博物馆”。同时也就出现了纷纷乱乱的军服及装备。直到中原大战的结束,国民党南京政府才在形势上基本统一了中国。但军队中除中央军外,还保留着大量的军阀残余部队。其都保留着原有的装备特征。 谈及国民革命军的军服服制和单兵装备制度,必须先从国民革命军的整军运动说起。 1933年,南京中央政府国民政府军政部根据德国军事顾问提出的建议.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整军计划。在整军过程中,不同编制的部队有不同的名称.主要有整理师、整编师、调整师、新编师四种称谓,按照德国顾问塞克特《陆军改革建议书》所提方案.要将全国陆军重新编组成60个师,称为整编师,装备德国进口武器,应用德国先进的军事体制。 但其整理师的概念是最早提出来的。1934年12月,尚未轮到编组的部队根据军事委员会颁布的《陆军师暂行编制表》的四团制师为标准进行整理,故整理师。它的编制为2旅4团,师直属骑兵1个连,炮兵1个团,工兵、通讯、辎重各1个营,1个卫生队,1个特务连。 1935下半年,第一批10个师的整编计划开始实施,由于当时德械装备尚未运抵中国,只得在编制体系和武器装备方面进行一些内部调整,故称之为调整师。但lO个师中有一个例外,就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它完全按照当时德国陆军步兵师的编制编成,异于国民革命军其它师级部队。 1936年,军事委员会对整军方案作了进一步规划,确立了减少大单位,充实小单位,特别是充实团以下部队的战斗力以及人事、经费等方面的整军原则。根据这一规划,整编的部队称为二十五年调整师(1936年即民国二十五年),初步计划年内完成20个师的整编,先从中央军和东北军开始。中央军的37个师师共186个团,除正在围剿红军的一线部队外,其余部队一律改为四团制的整理师。各军师直属的骑兵、炮兵、工兵等兵种,则集中进行整训。预定中央军参与整军的135个团中先整编出18个四团制的整理师,再将其余63个团合编为32个团,在此基础上组建8个新编师,新编师基本上以2个整理团合并为1个团。东北军的18个师54个团计划整编为10个整理师(由原来40个团组成)和2个新编师(由原来8个团组成)。 整理师与新编师的差别在于,整理师的各级军官基本还是以原来的各级军官为基础,而新编师则完全打破原来的人事编制,由来自不同部队的各级军官进行混合编组,以彻底清除军队内部派系林立的现象,建立一支完全新型的国家军队。整军过程中,当时担任第五任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的法肯豪斯对该计划提出了建议:“各师应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的编制和装备为标准,如果暂时没有条件组建工兵营和通讯营的,可以先组建工兵连和通讯连;加强炮兵建设,各师应尽量配属一个辖3个炮兵营的炮兵团(山炮营、野炮营和105毫米榴弹炮营各1个);轻武器方面应统一武器制式,并在师建制里组建一个修械所负责武器的保养维护和修理。” 到1937年7月,中央军共调整35个师、整理24个师.东北军调整10个师,另有粤军10个师、川军26个师和9个独立旅被整理。在中央军的30个师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装备,其中还有一些全部实现了德械化,并接受德国顾问的系统训练。已经过这样的整军而面貌一新的中央军,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在抗战初期,就是以这些经过整军的德式师担当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至抗战爆发前.整军计划一共进行了两期,共计20个师,第三期的10个师正在进行之中。在已完成整军的20个师中,实际上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只有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 德式师的编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中央军教导总队,为装备最全,训练最正规的精锐之师,1937年11月被扩遍为3旅6团的甲种师,总兵力达三万余人,其中3个团即第1、第3、第5团为全德式装备,另3个团(多为新兵)则在整训之中。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 基本编制如下: 师直属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通信营、军士营、特务营、输送营各1个。 全师下辖3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 以全德式装备的第1团为例: 团直属榴弹炮连、战防炮连、通信连、输送连各1个。 每团下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连(配9挺轻机枪)、1个重机枪连(配6挺重机枪)、1个迫击炮排(配2门82毫米迫击炮) 德式师的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 基本编制如下: ㈠ 师直属部队: 1个炮兵营; 3个榴弹炮连(配12门75毫米山炮); 1个战防炮连(配4门37毫米战防炮); 1个高射炮连(配4门20毫米高射炮); 1个工兵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个通信营(配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 1个辎重营; 1个特务营;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㈡ 全师下辖2个步兵旅; 每旅下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配6门83毫米迫击炮); 1个小炮连(配6门20毫米机关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每团下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配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 每营下辖3个步兵连; 每连下辖3个步兵排; 每排下辖3个班(每排配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㈢ 全师下辖2个补充团:采用换装德式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 整军计划实施的同时,1936年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颁布了《陆军服制条例》,但限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或各地被服工厂的规格而有所差异,抗战后期更趋于混乱。在日本投降后,国民党部队的中央军三个军通过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抢运到华北、东北等地接受日本投降时,被美军评价为“装备不佳,使用不同枪械,穿着各色制服”,这些部队统统都是国民革命军中的嫡系部队,嫡系部队尚且如此,其他地方部队的状况当可想而知了。 如果对国民革命军陆军装具进行细分的话,主要可分为标准服制(即国民政府军队的基本服制)、中央军部队服制(主要以德械步兵师的步兵装具为主)及普通部队服制(主要以原地方军阀的部队装具为主)三大类。
7. 晚清新军武器装备(求详细资料)
“清末新军编制
以镇为单位,每镇步队两协,马队`炮队各一标,工程`辎重各一营,军乐一队。
镇设统制官,以下有正参谋官`二三等参谋官`执事官`书记官`执法官等以及马弁`护兵`伙夫等。协有统领官等,亦有马弁`护兵`伙夫等。标分三营,设统带官等,亦有马弁`护兵`伙夫。
步队每营分前`左`右`后四队,每队三排,每排三棚,每棚目兵14名。合计每营有管带官1,督队官1,队官4,排长12,司务长4,正目36,副目36,正兵144(每棚4),副兵288(每棚8)。此外另有号目`号兵`护目`护兵`医兵`备补兵`伙夫`驾车兵`喂养,并配属车`骡。
马队一标三营,每营四队,每队二排,每排二棚,第棚目兵14名。另有喂养夫马夫等,每营战马260匹。
炮队一标二营,每营中`左`右三队,每队三排,每排三棚,每棚目兵14名。每队配炮6门,每营18门。另有弹药车等。每炮`每车配马6匹,连骑乘马匹在内,每营有骡马260匹。另有过山炮一营,过山炮18门,编制大体同上。
工程`辎重营,均每营四队,每队三排,每排三棚,每棚14人。军乐队有队官`排长,所属为乐兵20人`学习乐兵24人。此外镇所属机构有粮饷局`军械局`军医局。
全镇官长及司书人员748员名,弁目兵丁10436名,夫役1328名,合计12512员名。制度规定战时步队每排增三棚,炮队增加运输人员。
按清末新军编制实际上抄自日本,镇即日之师团,协即旅团,标即联队,营即大队。战时扩编即日本的战时编制。民国初年陆军编制并无改变,仅将镇`协`标改称师`旅`团,又改队为连而已。”
8. 八路军都有哪些武器
七七事变后中日两国的战争性质,从地区性冲突升级为了全面战争。而在我国人民十余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里,中日两军的武器装备是大大的呈悬殊态势。
基本上,国军的一个团的火力跟日军一个大队的火力比起来只能有个一半。而在战争一打响后,由于我们缺乏主要的工业基础,军工体系更是不完善。
整个战争需要的武器消耗,在当年那个一穷二白的国家面前根本供应不起。打到后来基本是我军的一个团,相比敌军一个大队的火力也就三分之一多一点罢了!
而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军队手里也打出了几件赫赫有名的武器,比如,中正式步枪、毛瑟手枪、捷克ZB-26式轻机枪与二四式重机枪等在战场上显而易见的武器。
而在抗战中,中国确实是到了最困难的地步,国军的武器装备相比日军也是差得多。但是在整个抗日战场上,八路军的武器装备相比国军却又差了一个等级!
在当时,虽然被改编入国军,可蒋介石按时发的也就当初规定的四万多人的武器粮饷。
到了皖南事变,双方决裂,蒋介石就停发了原本答应的钱粮,大家也都知道八路军后来扩编惊人。
到了抗战结束,正规军都上百万了,更何况各地的民兵。
人一多,八路军的武器自然也就差了。在人手一支的步枪上,清朝的汉阳造都被拿来用了,还有老套筒,一直到后来才有了一些缴获的日军三八大盖。
而在干部的手中,最著名的手枪自然就是毛瑟手枪了,这东西好用,所以咬咬牙八路军还是装备上了的。
还有一种就是缴获于日军的南部十四式手枪(俗称王八盒子),其实啊,这东西八路军并不喜欢用,实在是外观太奇葩。
不过鉴于有总比没有好,八路军其实还是装备了不少的。
而轻机枪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捷克式了,与往常一样,后来的八路军又缴获了大量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而这家伙虽然还是不太好用,主要就是人机交互设计得不好。
不过后来在八路军中也是大量装备,与捷克式一起成为了主力轻机枪。
而在重机枪方面,早期都跟国军一样轻一色的“民国二四式”水冷机枪,就是数量有限,基本是红军时期留下来的老家底。
到了后来自然也是时不时的打打杀杀,缴获了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这东西相比水冷的二四式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就这样,渐渐的这款日军的主战装备也成为了八路军万国牌里的标配了。
而接下来要说的自然就是火炮了,其实在这方面八路军真的不咋地。标配的有六零式迫击炮,还有一些日军的九二步兵炮(这个炮优点相当多)、山炮但有个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炮弹不多(估计一个炮兵部队也就百来发弹药)。
此外还是有些许12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当然了问题还是一样,弹药不多,打完了就基本是花架子。
所以说,八路军虽然在整个抗战中,没在正面战场跟日军打过。但在敌后战场还是坚持抗战的,而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是差强人意,国军的装备差而他们的更差。
这一基本情况一直到抗战后期,中国战场进入反攻才改善。而这一切也正应了歌中所唱的那句:“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9. 国民党军队的装备.武器(图文最好)
(一)志愿军装备的杂式枪械
一般地来讲,一个国家的军队装备的武器都应该是制式武器,但中国却不是这样,建国初期的装备,不是制式武器,而是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武器,所以式样就特别杂。
手枪是短枪管单手发射的武器,它主要用于自卫和在近距离内突然袭击敌人,主要配备军官和特种兵。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的手枪型号多,品种也复杂,因而不一一叙说,只例举一些枪名,它们是:德国7.63mmMl932式毛瑟自动手枪、比利时9mm大威力勃朗宁半自动手枪、7.65mmM1900式、M1910式、M1910/22式勃朗宁手枪、美国0.32英寸野人牌手枪,西班牙的星牌、阿斯特拉、皇家手枪等等。
中国人民志愿军所装备的冲锋枪有美国M3式冲锋枪、英国的司登冲锋枪和旧中国仿造的汤姆逊冲锋枪。0.45英寸(11.43mm)M3式冲锋枪,此枪是我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缴获国民党军队的,以后成为我军的装备。
11mm三元式冲锋枪。1947年(民国36年),国民党兵工署第60厂依照美国0.45英寸M3A1式冲锋枪制成了一种冲锋枪,定为“三元式”。其自动方式为自由枪机原理,射击方式为全自动。它发射0.45英寸柯尔特自动手枪弹,由30发弹匣供弹,膛线右旋4条,枪全长为757mm,枪管长为203mm,瞄准基线长为277mm,枪全重为3.54kg。
9mm三七式冲锋枪,此枪是在 M3A1式冲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主要改进点将枪的口径从0.45英寸(11.43mm)改为9mm。自动方式仍为自由枪机原理,射击方式为全自动。它发射9mm手枪弹,枪全长为751mm。
晋11.25mm仿M1921式汤姆逊冲锋枪,此枪是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制造,它发射晋造11mm手枪弹,表尺射程为600m,由20发弹匣或50发弹鼓供弹,膛线右旋6条,理论射速为600发/min,枪全长为 950mm,枪管长为395mm,枪全重为5.62kg。
7.63mm仿M1921式汤姆逊冲锋枪。此枪是在晋造冲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以求得与7.63mm毛瑟手枪弹通用。射击方式为单连发。它发射7.63mm毛瑟手枪弹,表尺射程为1000m,由弹匣供弹,枪全长为962mm,枪管长365mm,瞄准基线长为646mm,枪全重为5.24kg。
此外,志愿军还装备有英国的司登冲锋枪。司登冲锋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其自动方式为自由枪机原理,固定击针,开膛待击。此枪是由英国枪械设计师谢波德(Sbeppnerd)和杜尔宾(Turpin)设计的,由思菲尔德兵工厂制造,此枪的名称就是由两位设计师的第一个字母和制造厂的头两个字母组成,“STEN”发音为司登。司登冲锋枪的型号有MKI、MKⅡ、MKⅢ、MKⅣ、MKⅤ式等。我志愿军装备的司登冲锋枪是英军依照 MKⅡ式在加拿大朗·布兰奇兵工厂为国民党军队制造的一批司登冲锋枪。它发射9mm派拉贝鲁姆手枪弹,初速为323m/s,有效射程为200m,由32发弹匣供弹,枪全长784mm,枪全重为3kg,理论射速为500~550发/min。
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的步枪,都是属于非自动步枪,是以毛瑟步枪为主,在装备的毛瑟步枪中,有7.92mmMl898式毛瑟步枪,7.92mm98K式毛瑟步枪,7.92mmMl924式毛瑟步枪,7.92mm二四式步枪(又称中正式步枪),7.92mm汉式步枪,另外还有三八式步枪。
7.92mmMl898式毛瑟步枪。它属于非自动步枪,是德国的枪械发明家毛瑟设计,1898年定型,毛瑟兵工厂制造,此枪是毛瑟所发明的步枪中最得意的一支步枪。它发射7.92mm98式毛瑟弹,弹头初速为859m/s,表尺射程为2000m,由5发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枪全长为1255m,枪全重为4.08kg。
7.92mm 98K式毛瑟步枪。它属于非自动步枪,枪机样式为旋转后拉式,此枪由德国毛瑟——沃克公司制造,德国军队在1935年开始大量生产此枪,1945年停止生产,发射7.92mm毛瑟枪弹,弹头初速为745m/s,有效射程为600m,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枪全长为1103mm,枪全重为3.89kg。
7.92mmMl924式步枪。它是毛瑟兵工厂研制,1924年定型,是德国军队的装备,此枪属于非自动步枪,枪机式样为枪机旋转后拉式。它的构造和M1898式基本上相同。唯有枪管短150mm,所以此枪又被称为“M1924式短管毛瑟步枪”该枪可以兼作马枪之用。它发射7.92mm98式毛瑟尖弹,初速为810m/s,表尺射程为2000m,由5发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枪全长为1100mm,枪管长为590mm,枪全重为4.08kg。
7.92mm毛瑟步枪。此枪由比利时DN国营兵工厂制造,它与德国M1924式毛瑟步枪构造相同。它发射7.92mm98式毛瑟尖弹,弹头初速为810m/s,由5发弹仓供弹,枪全长为1095mm,枪全重为3.783kg。
7.92mmVZ~24式步枪。此枪与M1924式毛瑟步枪构造相同,由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武器公司制造,此枪曾是捷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的制式步枪,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装备过此枪。它发射7.92mm98式毛瑟尖弹,初速为823m/s,采用5发固定交错弹匣供弹,枪全长为1106mm,枪全重为4.1kg。
7.92mm二四式步枪。此枪是德国M1924式步枪的仿制品。德国M1924式步枪,构造简单、性能优良、国民党兵工署决定仿造此枪。1935年(民国24年),兵工署第十一厂(巩县兵工厂)从德国购买到 M1924式毛瑟步枪的图纸和样板,就开始制造此枪,同年10月正式出品,并定为国民党军队的制式武器,当时定为“中正式”,后来正名,因是民国24年制造,亦为“二四式”。它发射7.92mm98式毛瑟枪弹,弹头初速为810m/s,表尺射程为2000m,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枪全长为1110mm,枪管长为600mm,瞄准基线长为504mm,枪全重为4.08kg。生产此枪的不仅仅是第十一厂,还有兵工署第一厂(汉阳兵工厂),第二十一厂(金陵兵工厂),第四十兵工厂和第四十一厂。
6.5mm三八式步枪。此枪俗称“三八大盖”,它是日本侵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武器之一,也是我国缴获最多的步枪之一。它发射6. 5mm友坂尖弹或圆弹,弹头之初速为762m/s,表尺射程为2400m,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枪全长为1280mm,枪管长为769mm,枪全重为3.9kg(不连刺刀),著名的战斗英雄杨连弟在入朝作战时就是使用的三八式步枪。
7.92mm汉式步枪。汉阳兵工厂于1938年(民国27年)内迁并入国民党军政部兵工署第21厂,21厂生产的汉式步枪和汉阳造88式步枪构造相同,诸元也完全相同,当时定名为:21厂7.92mm汉式步枪,它发射7.92mm毛瑟圆弹,弹头初速为600m/s,表尺射程为2000m,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40mm,枪全长为1250mm(不连刺刀),枪管长为740mm,瞄准基线长为655mm,枪全重为4.06kg(不带刺刀)。
10. 古代近代武器种类
铁兵器]
古代利用钢铁铸造的武器,是冷兵器的一种。始于春秋末期,盛行于战国以至火器发明的漫长时期。主要包括铁剑、铁杖、铁锥、铁鞭、铁锏、铁枪等。随着炼钢术的不断进步,铁兵器的质量和形制及种类也不断发展、完善,其形状逐渐趋于统一和定型,但性能仍没脱离近战的以直接杀伤为主的范围。铁兵器直到火器出现并发展后才逐渐消亡。
另
“十八般兵器”一词在古书中还找不到,明代谢肇 《五杂俎》,清代褚人获《坚 集》两书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艺”之说。显然,“十八般兵器”一词是后人所造。“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各异。汇总起来。古今有以下十多种不同的说法。
据《五杂俎》和《坚 集》两书所载,“十入般兵器”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后人称其为“小十八般”。
今天,武术界普便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则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最早是汉武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抓、戟、弓、钺、斧、牌。棍、枪、叉。
到了三国时代,著名的兵器鉴别家吕虔,根据兵器的特点,对汉武帝钦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为九长九短。九长:刀、矛、戟、槊、镗、钺、棍、枪、叉;九短:斧、戈、牌、箭、鞭、剑、锏、锤、抓。
从以上各说看,十八般武艺所列兵器大同小异,形式和内容却十分丰富。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双器械;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杀的击的、射的、挡的。
可见,十八般武艺所列兵器,是古代大师的兵器(约有四百多种)中,在实战时最常用的一部分。
[长兵器]
古代较长的手持格斗兵器的统称。长兵器的称谓是与较短的手持格斗兵器比较而言的。古代长兵器与短兵器的划分没有严格的尺寸标准,一般将等于身长或超过身长,多用双手操持的冷兵器列为长兵器。
[短兵器]
古代较短的手持格斗兵器的统称。短兵器的称谓是与较长的手持格斗兵器比较而言的。古代长兵器与短兵器的划分,没有严格的尺寸标准,一般将不及身长,多以单手操持格斗的冷兵器列为短兵器。
[抛射兵器]
利用物体惯性,在空中独立飞行一段距离后杀伤敌人的冷兵器。抛射兵器种类繁多,按赋予飞行动力的形式可划分为手抛兵器、抛掷器械和弹射器械。抛射兵器源于在原始社会用于狞猎的石块、木棒等。后出现了将树枝弯曲用绳索绷紧的弓。随着劳动和战争实践的发展,出现了金属手抛兵器和较为复杂的抛掷、弹射器械。射击武器出现后,抛射兵器作用逐渐下降,现已成为狩猎,体育和特种用具。抛射兵器利用人的臂力、重力、木头的弹力、卷起或拉长的纤维的弹力投掷各种弹丸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和摧毁其防御工事。常用约有:投掷弹、狼牙捶、飞镶、投石带、投矛器、弓、弯、希腊纵火剂、投掷机、弓箭、自射器、标枪、短投枪、德里德矛和投射机。
[系兵器]
古代系以绳索,抛放打击敌人后可以收回的兵器。系兵器按杀伤方式分为打击、钩割、捆缚等类型。打击、钩割类系兵器中国古代又称为犬兵。捆缚类系兵器一般称为袭索。系兵器是抛射兵器与长、短兵器的结合,具有独特的作用。这种兵器不算军队主要武器,往往用于特定人员和任务。
[短兵器]
对古代直接用于防护人体,免遭敌人兵器伤害的装具和器械的,总称。它可分为附着人体的防护装具和手持防护器械两大类。人体防护装具包括头盔和皑甲。皑甲又有人体和个部位防护甲之分,如面叭颈甲、胸甲、护手、甲裙等等。手持防护器械在古代各国一般均选用盾牌。卫体装备按制作材料区分,可分为木、竹、藤、革、金属等类型;按作用可分为单纯防御型和攻守结合型两类。
[戎]
中国古代对兵器的总称。如弓、丈、矛、戈、戟称五戎。《礼记·王制》:戎器不粥于市。郑玄注:“戎器,军器也。”
[五兵]
一组兵器的合称。关于五兵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楚国的子恶请令尹子常,曾“取五甲五兵……惟诸门左”。五兵又有车兵五兵与步兵五兵之分。据《考工记·庐人》记载,车兵五兵为戈、支、戟、酋矛、夷矛;这五种兵器都插放在战车的车舆上,供甲士在作战中使用。步兵五兵,据《周礼·夏官·司右》郑玄注所引《司马法》文记载,包括弓矢、支、矛、中国西周和春秋时期军队配置的伍的兵器装备。当时认为,步兵的这五种杀伤方式戈、戟。它是当时步兵的一个基本编制单位和杀伤距离各不相同的兵器所构成的梯次配置的组合体,可以充分发扬多种兵器协同的威力,即《司马法》所阐明的“兵惟杂,兵不杂则不利”的原则。此词渐渐流为对兵器的泛称。
[十八般兵器]
中国民间对古代兵器的泛称。源于“十八般武艺”之说。十八般武艺是指使用兵器的技艺,由于多是兵器名称,久之,便演化出“十八般兵器”一说,其具体说法有八、九种之多,较为常见约有两种,一种是指刀、枪、剑、哉、棍、棒、梁、镜、斧、饿、铲、镀、鞭、锏、锤、叉、戈、矛十八般。另一种说法,出于明代谢肇制《五杂组》和朱国帧《涌幢小品》中,是指弓、鸳、枪、刀、矛、剑、盾、斧、饿、戟、鞭、锏、挝、受、叉、爬头、绵绳、自打。前17种是兵器名称,第 18种是徒手拳术。
[古代作战器械]
古代用于作战工程保障的器材的统称。按尺寸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器械;按作用可分为攻击型、防守型、机动保障型、维修保障型等;按使用范围可分为步骑战阵器械、攻守城器械、水战器械,车战器械等。
[珂罗摩迦]
印度古籍记载的一些尖端锋利的劈刺武器。其中有:
1、镊积底,有4臂长,金属制的手执武器;
2、帕罗斯,24安古尔(1安古尔相当于1英寸)长的双柄铁制武器;
3、恭特,长约7臂,或6臂,或5臂的标枪;
4、哈特邀,三角矛;
5、米底帕拉,巨型标枪;
6、首罗,尖角矛;
7、刁达摩罗,前端如箭形,长4臂、或4臂半、或5臂的木棍;
8、猪耳,顶端如猪耳形,锋利的木棍;
9、逝那那,铁制武器,两端各有三角,长有20、22、24安古尔,中间有双柄;
10、迎罗帕那,手中投掷物,即矛,重量分别为7、8、9邀尔沙(1邀尔沙等于16克),可投出一石驮努沙([1驮努沙即l弓的长度);
11、特拉悉迎,尖端锋利的铁制武器。
[砍砸器]
石器时代的工具或兵器,形状不固定将砾石或石核边缘打成厚刃,用以砍砸。常见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
[盔甲]
冷兵器时代头部和躯干各部位防护装具的统称。它的名称繁多,但基本上分为护头的盔和护身的甲两部分。甲又可分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几部分。早期,人们用兽皮柳条,有垫衬材料的布套,木头等固定在躯干上用以防护兵器的攻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皮盔甲、膝盔甲、铜(青铜)铸盔甲。整块金属锤炼而成的板甲、金属编织的锁子甲等等。较早的铜制盔甲出现于亚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殷周时代的中国、吠陀时代的印度都已出现了铜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铁制盔甲是中东的亚述人。在盔甲的普及过程申,还出现了颈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护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封建时代的亚洲一些国家和中世纪的欧洲盔甲倍受重视.制作极为完善精美,也较昂贵,还出现了金银、稀少皮革制作的盔甲。随着近代火器的广泛使用,古代盔甲茬战场上的防护作用逐渐降低,最终被以现代技术制作的防弹背心、钢盔等取代。